更新日期:2010/03/12 07:35:09
四聖諦
尊貴泰錫度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3/12 07:29:55   編輯部 報導

 

四聖諦與四無量心  尊貴 泰錫度仁波切開示

    釋迦牟尼佛證悟後,傳法四十五年。期間所展現的法教,隨後被弟子編撰為四大部份,即眾所周知的律藏、論藏、經藏與續部。律藏法教的目的在規範佛門弟子的生活行為與法教的訓練等等。這種訓練與規範能使我們-遠離痛苦、獲得快樂,終至解脫輪回。

    論藏法教著重於身與心兩方面的科學。它解釋了「心」是如何運作的?宇宙又是如何運作的?一切事物的基本元素是什麼?一切事物運作的方式,以及事物的生起、持續的過程等種種現象。它可以使我們克服某一特別的染業──無明。而無明正是讓我們身處輪回受苦的根本。

    經藏更著重「心」的訓練。因為身方面的訓練固然重要,但無法達到最終之目的。故「身」的訓練是為「心」的訓練打基礎。就如同你可以不去「做」某件事,但卻無法不讓你的心去「想」做它。因此,心的訓練可讓你對事物不去刻意造作,並能自然,適時的,做出正確的事,這才是訓練「心」的重點。不需奮鬥,也無須造作,一切事物皆任運自然。

    續部是佛陀最高與甚深的法教。但依續部的觀點,佛陀一生未曾說一法,法教乃藉由佛陀而展現。事實上,法教的展現無深淺之別,分別在於眾生不同根器之領悟力。但由於某些眾生相對而言,具有特殊根器,因此佛陀展現了此最為方便與智慧的續部法教。而續部亦是律藏、論藏與經藏,三藏的精華。因此,我們也可以說,續部是佛陀最究竟甚深的法教。

    佛陀開示法教時,其方式並非如同一般觀念上的授課或教學,亦非如同我們在這的開示的現場一樣,你們坐在我面前,我要想想該如何說才恰當等等。佛法如果需要如此來開示的話,是很荒謬的。法教是藉由佛陀而展現,就如同陽光灑向大地照在每一個人身上一樣。但我們會發現,同樣的陽光照在不同的人身上,卻產生不同的效果。譬如把你的頭髪曬成黃色,把我的頭髪曬成黑色,把他的頭髪曬成捲曲。而你有一頭長髪,我卻沒有(以上譬喻是因為在開示現場,有來自全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種族的國家信眾,因此仁波切以幽默的口吻作此比喻。)但太陽將陽光灑向大地時並沒想這些,它並無意將不同人種的髪膚曬成不同的顏色,但這些不同卻自然產生。因此,佛陀展現法教,但眾生卻各因其不同根器,而有不同的領悟。因此以續部的論點,佛陀從未滅度,雖然在律藏裏,佛陀已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圓寂,但現在我們在續部中所談的佛陀仍與律藏、論藏、經藏中是同一位佛陀。從這裏,可以給我們對於佛教有一基本、簡單與一般性的瞭解。

    四聖諦是佛陀證悟後,在鹿野苑所展現的第一部法教。事實上,當佛陀證悟後的一段時間,並未展現法教,而是保持沉默。沉默意味著雖然他了悟了能治癒輪回痛苦根源,如珍貴甘露般之法教,但眾生卻渾然不知,亦不願領受。因此,沉默是金。此時,兩位天神從天而降,化現在其身前,第一位天神送上一幅金輪,懇請佛陀轉動法輪,救度眾生。此金輪正是太陽系宇宙之王車乘之輪。此時兩隻鹿亦化現在佛陀身旁。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在金剛乘寺院的屋頂上,看到兩隻鹿相對面向金輪的原因。而另外一位天神則供養佛陀一隻能夠響徹宇宙四大元素和諧之音的右旋海螺。在這兩位天神祈請轉動法輪之下,佛陀展現了佛法首部法教──四聖諦

    四聖諦的第一諦即「苦」諦。苦諦說明了何為輪回之苦的根源。一旦我們認出,並有一「我」之概念存在時,經由此謬見,苦之因果隨即生起。因為一旦有「我」,即有「他者」。「我」是唯一,「他者」無量。一直以來,「我」都是想樂,懼苦。但我們總是無法知足常樂。看見鄰居院子的草坪剪的比我們漂亮,於是心生嫉妒。當我們環視周遭,發現「我」比「他人」都強,則傲慢之心油然而生。一旦我們欲求某物,則不擇手段的想要得到,貪念隨之而起。其行為如同我們所見的猴子一般,為了拿樹上的芒果,手腳一齊用上,抱著芒果在胸前還嫌不夠,眼睛還望著其他的芒果,「貪」得無厭,令人歎為觀止。當有人不讓我們順其所願,得到想要之物時,則「瞋」心立起。因此,當這些貪、瞋、癡、慢、嫉與我執的心態一旦生起,即被稱為輪回六毒。一旦有「我」之存在,六毒即無法避免。如同你將一塊石頭丟入水塘,它不可能不起漣漪的(此處意指一旦「我」之念頭生起後,所引發的煩惱連鎖效應,就如同水中漣漪之擴散一般,連續不斷。)不信你可以嘗試一下。如果你將石頭丟進水塘而不使水起漣漪的話,那你就已經成就了,其實你也可以用這個方法試試看你自己是否已成覺了(仁波切的幽默)。如果有人來對我說他已成佛了,我想請他將石頭丟進水塘看看就知道了(會場一笑)。

    輪回之苦有多種。第一種是苦苦,意即我們在身心方面,譬如生病等等,所感受到的苦痛。另一種苦,實際上來自快樂本身。因為我們從所獲事物上,得到的快樂愈多,則擔心失去它而所帶來的憂慮與忙碌也愈多。如同前面所講的猴子一樣,剛開始拿到一個不怎麼樣的芒果時,為了保護它而不顧一切;但眼睛仍然看到其他更大更好的芒果。因此,當我們為得到一件東西而感到快樂時,不久它就會變成我們的負擔與痛苦之因。

    如同無常一般,今日你可以榮耀一身,明日可能已被人遺忘;日久之後,沒人再記得你。故一切事物皆是無常。即使是世上最大的快樂,亦有結束的一天,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輪回世界沒有一件事情可以持續不斷。如果你想的話,你可以去挖掘礦石,找出金礦;或許你還可以找到鑽石。即使你能找到這些黃金鑽石,但也不見得能帶給你真正的快樂,或許還會帶給你更多的煩惱與痛苦。事實上,鑽石本身不會痛苦,痛苦的是你自己的心。因此,輪回中無論在什麼境遇,最後所帶給你的只有痛苦。這也是痛苦的第二種面貌──「壞苦」

    只要我們堅實的認定有此二元概念的「我」之存在,則輪回的痛苦永將持續不斷,沒有結束的一天。這是輪回之苦的第三種面貌──「行苦」。只要有「我」,則永遠無法讓你究竟成就。一旦能克服此二元概念之「我」,則有限之「我」,將轉化為無量;二元概念將轉化為不二。至此境地,輪回苦盡。

    第二聖諦是為「集」諦。集諦乃製造苦諦之因,亦是使我們受苦的貪、瞋、癡、慢、嫉等等的染業。它的另一個名相即是我們常稱之的「業」。「業」實際上即是由我們的五毒所製造、轉變與積聚而來。一切事物只要以「我」為基,則其「身」之所為、口說之「語」,與心中之「意」念,皆稱之為「業」。其「業」之深淺,端賴於其所為。譬如前面講的猴子與芒果。如果猴子只想獨佔、搶佔所有的芒果,那就是不善業;如果猴子自己有了芒果,也希望其他猴子能拿到芒果,這個業就還不錯;如果猴子還願意將自己的芒果與其他同伴分享,那就是善業。因此「業」之好壞,全在你背後的動機。只要你的動機是純淨、誠意,那即是善業。反之,即是惡業。當然,你無心造作之意圖,則是無記之業(不好不壞之業)。這就是四聖諦中的第二諦──集諦。它和苦諦原不可分。

    四聖諦的第三諦是「滅」諦。當一切的「業」及「業因」均已被消除時,輪回的苦痛即結束。一旦克服了第二聖諦(集諦)中所說的苦因,即意味著第一聖諦的苦諦亦隨之斷滅。佛陀之所以先開示了「苦」、「集」二諦,是為了替開示解脫輪回痛苦的第三諦──「滅」諦而做的準備。你無法真正解脫輪回,除非你已斷除了製造輪回痛苦的因果。無論你的五毒執著有多深,它皆源自于你的根本無明。一旦克服了堅實的「有我」謬見,一切輪回痛苦隨之而逝。依法教上座部所言,此時你已證得阿羅漢果位。羅漢即是已克服了苦、集二諦者,亦即克服了輪回的苦因與苦果。亦克服了製造一切染業之因──無明。此時,染業已被淨化,已被歸零(現代數位化的用語),如同一張潔白的毯子。如果現在再將一塊巨石投入池中的話,已可不起漣漪,因為在無「我」的心中,水與石頭已然成為不二。一切事物的顯現,皆呈現出其具生之本質與不二。這是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對滅諦所做的解釋。

    四聖諦的第四諦為「道」諦。事實上,你欲證得第三諦的滅諦,需先經由第四諦──「道」諦的修持。但在講解的時候,卻是以苦、集、滅、道的順序來做說明。道諦包含了一切的方法與皈依,用以消除輪回苦痛與製造輪回苦痛之因。譬如我這裏有一個痛處,如果我不對症下藥,反而去刺這個痛處,只會使之更加嚴重。因此,道諦即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克服輪回痛苦。

    道上修行第一步即是持戒。持戒一詞在西方文化中難有適當的解釋相對應,一般西方人聽到持戒時,會以為是否發生了什麼大事。但「持戒」一詞並非像其字面上的意義,好像是某些人定了一些規則,要你去遵守。對於一位佛教徒來 說,它的含意應該是「盡其在我,以達目的『方法』」。譬如說,你想增胖的話,方法是多吃高脂的食物;想苗條的話,方法是吃減肥餐;你想摔斷腿的話,方法是從二十尺高處跳下;如果你想去除頭痛的話,方法就是服用拜耳公司出的阿思匹靈吧!(仁波切對西方弟子的幽默)因此,下次當你聽到持戒一詞時,不需太過緊張,它不過是修道上的一種方便法門。因此,一切這些基本的修持,其目的是在藉由你正確的身、語、意行為,以避免你的貪、瞋等等的五毒的增長,進而淨化五毒所造之惡業。此即修道之根本──持戒。沒有這項根本,則無論你多麼精進修持,亦是枉然。就好像努力減肥,拼命運動消耗卡洛裏,然後再去吃炸雞、披薩、可樂等等,即使喝的是低糖的健怡可樂,減肥亦是無效。同樣的,不以持戒為根基的修持,無論多麼努力,亦是無用。因為那變成只是一項工作,而非修道。

    以戒為基的修持,才能在修行之道上獲致進展,並得到傳承的加持。一般而言,在此之上,修持的過程有兩個步驟:一、前行(修行前的準備工作):二、實修(實際的修持)。這兩個步驟的另一種說法就是:「暇瑪塔」與「毗缽舍那」:藏語「息內」與「薩通」;亦即是我們所知的「止」、「觀」禪修,為何我們要做「止」之禪修?理由很簡單。雖然在究竟上我們完美無瑕,一但有「我」之概念生起,一切五毒染業隨之而起。長久以來已使我們遠離究竟完美。經由「止」,可使你的心暫時平靜,並能在這平靜的過程中,能夠短暫的瞥見心之無限潛能,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止」之修持完美,則「觀」自然生起,所謂「觀」,就是「止」的結果。因為光是有「止」,仍然不夠。「止」修的好,充其量或許只能在生活中扮演好你的角色;一個好老師、成功的商人、好爸爸、好媽媽等等,但它不會帶領你解脫輪回。我們修「止」的目的,是藉由修持的過程中所保有的一顆穩定、平靜的心,而認識我們本具之完美的俱生智。當然,這非一蹴可及,而是經由一次又一次的瞥見,終至完全的開展。這就是第四聖諦──「道」諦。

    以上是我們對四聖諦的一個基本與一般性的解說。下面我們將對四無量心作一簡單的闡述。

    當我們早上起來做晨課時,首先念誦皈依文,然後念誦「願一切眾生解脫輪回痛苦」的四無量心文。這個祈請文,是大乘佛教菩薩道的精義,菩提道上修行的重點完全在於發心與動機,測驗一個人是否在菩提道上修行非常簡單,如果此人修行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一切眾生皆能證悟解脫、成就佛果,那麼,他所修持的,即是大乘菩提道。反之則否。為達此願,並究竟成就,所需憑藉的應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與「舍」無量心,總稱之為「四無量心」。當然,人們多多少少都可能具備了一些對自己人的慈、悲、喜、舍之心,但那是有限度的,而非無量。因此,具備了這四種心態並非說已經就是菩薩了,菩薩的定義是將其修行的最終目的建立在使一切眾生成就佛果上面。而悲無量心的定義就是使一切眾生脫離輪回苦海,直至成就佛果。此處所講之眾生並非僅只自己的同胞。如果我說希望我的西藏同胞都能解脫輪回,成就佛果,這雖然很好,但終究並非無量,並非菩薩道。如果我說希望一切人類眾生能解脫輪回,成就佛果,此亦非無量,亦非菩薩道。我們所指的一切眾生包含了一切形式的眾生。曾有人問我,在別的星球是否也有人類眾生?當然會有,我們的存在,就已證明了別的星球有人類存在,不需要再四處尋找。就好像一個人要證明天空的存在,而四處去爬最高的山想要碰觸到天,那是一個很可笑的行為。

    慈無量心的定義是希望一切眾生具樂及樂因,直至成就佛果。前面所說的悲無量心,指的是針對悲心不如我們者。譬如佛菩薩們對眾生生起悲心;而我們則對不如我們者生起悲心。有時我們會認為富人已比我們富有了,還需我們對他生起悲心嗎?事實上,有時候富人的煩惱痛苦也許比我們更多。因為人們擁有的東西越多,煩惱越多。我們悲心的生起,即是針對那些煩惱痛苦比我們更多者。慈心則是針對一切眾生。喜無量心是希望那些不論是比你更好者、更差者、或與你相等者,皆能快樂,並對他們的快樂心生歡喜。這種歡喜心和我們所具有的傲慢與嫉妒之心完全相反。一旦這兩種不善心態經過修持的淨化與轉化後,會對比你好者,心生歡喜。

    最後是舍無量心。你可以將你所有的慈、悲、喜三種無量心,舍與一切眾生。這是一切修持菩薩道者,所必須具備的根基──四無量心(菩提心)。

時間:2003年3月12日
地點:印度智慧林
繕打:玲珠師姐
摘自:法露雜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