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5 09:06:20
|
蓮花生大士
|
| | |
|
尊貴索達吉堪布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緣起贊講記第八課
索達吉堪布 譯講
音頻 視頻 字幕 配套文本
思考題
1.為什麼要依緣起法來隨念佛陀?這有何必要?
2.請回顧前面論體中所介紹的四個科判的內容,並詳細闡述作者宗喀巴大師在佛前獻上了什麼樣的禮贊及其重大意義。
3.通過學習宗喀巴大師在本論末尾的五種發願回向,有人認為這是末法修行人的行為準則,對此你有何感想?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下面我們繼續講《緣起贊》,尋找甚深緣起之義已經講完了,現在講第二個問題。
丁二、得緣起法後隨念如來:
您之一切事業中,語之事業最殊勝,
語之最即緣起故,智者依此隨念佛。
這個頌詞字面上的意思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您所有身口意的事業中語言的事業最殊勝,而語言的事業中緣起法門最殊勝,所以智者經常依此隨念佛陀。可見,這裏講的隨念佛陀,並不是看著佛像憶念佛,也不是因為佛陀當年示現神通而憶念佛,而是依緣起法來憶念佛陀。
《大集月藏經》裏講了佛陀度化眾生的四種方式[1]:第一是身業度,即以身體示現無比的相好莊嚴來度化眾生;第二是神通度,即通過示現各種不同的神變和神通來度化眾生;第三是名號度,即通過佛的名號來度化眾生,就像佛經裏面所講的一樣,只聽到釋迦牟尼佛的名號也能獲得不退轉果位;第四是法施度,即通過佈施佛法或轉深廣法輪來度化眾生。
但在各種度眾的方式中,語言的事業是最佳的。大家都知道,佛陀住世81年後,就在共同所化眾生前示現圓寂,所以依靠神通和身體度化眾生的時間不會很長。佛陀圓寂後,他的語言被智者們攝集在《大藏經》裏,也就是說在藏經中有包括密宗法在內的三乘佛法,後學者就依靠這些佛語得度。而且佛陀住世時,大多數度化眾生的方式就是給眾生講經說法。
有些經論裏講,佛陀說法49年。天臺宗的孤山智圓大師以一個偈頌歸納佛陀整個一生的說法,即:“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年,華嚴最初三七日。”意思是說,天臺宗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說法之次第:第一華嚴時,總共二十一天;第二阿含時,共弘揚十二年;第三方等時,共有八年;第四般若時,總共二十二年;第五法華涅槃時,共八年。這樣的話,算起來大約四十九年。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佛陀把大量時間用在宣講般若法門上,即二十二年談般若。大家還應清楚,在般若中宣說萬法空性的緣起法最妙。
關於緣起,分勝義緣起和世俗緣起。從勝義緣起的角度來講,就是《中觀根本慧論》裏面所抉擇那樣的緣起法;而世俗當中,則是有因有果這樣一種因緣法。可以說,這兩種法理涵蓋整個世間一切知識,同時也描述或闡述了一切萬法的究竟實相。在這樣的實相中,世間所有邪說、邪見、謬論全都一一擯除。所以,只要我們能深入緣起性空的正見,就會像身處絕頂所有群山一覽無餘一樣,完全照見一切萬法的究竟真理。在《維摩詰所說經》中也說:“于眾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意思是說,對眾生宣說的所有法中,緣起空性法微妙第一;依靠緣起空性的正見,可以斷除或燒盡世間所有邪見密林。
所以,當我們真正通達緣起真理時,就會時時刻刻思念佛陀的深恩。為什麼呢?因為在整個世間中,文學家等智者根本沒辦法依靠自己的智力來開發這樣甚深的緣起道理,以前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就像前一段時間跟各位道友分享的一樣。那這麼甚深的緣起法誰能領會呢?有智慧的人依靠自己的智力,以文字完全可以了知:在這個世界上佛陀是無與倫比的智者,依靠緣起真理可以推翻其他邪說,就像宗喀巴大師和麥彭仁波切(在麥彭仁波切的著作中,也有跟《緣起贊》基本相同的一個論典)一樣。當然,不僅是出家人,世間人也這樣承認,比如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文學家、詩學家——泰戈爾說:“我認為釋迦牟尼佛乃世上最偉大的聖哲。”
這些具有智慧、遠見,對整個世界有巨大貢獻的人都這樣認可的話,其他人就應好好反觀自己了。以前我在講《佛教科學論》時說過:有些人對佛語不承認、不讚歎,這是非常稀有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在學校裏連三好學生的獎都不一定得過,那就不要說得諾貝爾獎了。可能有些人聽都聽不懂,還問:什麼叫諾貝爾獎?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關心過這個世界。像這種人,要駁斥佛的觀點,確實是非常稀有的,也即根本不可能。而講緣起性空時,尤其大智者見到這種真性時,世界的一切都是顯而無自性的稀有之事,就像《中觀四百論》裏所講的一樣:“世間諸所有,無不皆稀有。”
的確,對通達緣起真理的人來講,從兩方面可以感到稀有:第一,本來沒有萬法,迷迷糊糊的眾生卻執著有萬法,這是很稀有的;第二,用種種正理觀察時,世俗中的顯現全都不存在,就像研究量子力學的智者觀察世界全都沒有那樣驚訝,自己覺得特別稀有。所以,真正悟到這種境界時,就會了知如此稀有之事,也會一一推翻世間當中對緣起性空等真理一無所知,而憑自己的分別念來覆蓋的人的邪說。
作為智者,一翻開《大藏經》,不管是《華嚴部》、《寶積部》,還是《律藏》和密宗的續部等,信心就會油然而生。我這段時間經常翻閱寧瑪派的續部,雖然沒有時間全部都讀,只是有時候讀一讀標題,有時候看看後面譯者是怎麼說的,有時候隨便翻幾本書的幾品,但也深深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佛陀的智慧是沒辦法比的,當然這並不是自誇自贊。如果不相信,大家可以靜下心來花一定的時間去學習。在探索的過程中,如果你能真正推翻,我們也可以在你面前恭敬地頂禮。
但在這個世間,很多對佛法排斥的人,或對法理不理解的人,智慧都不是很高。而有智慧的知識份子或學者,雖然不懂佛教的真理,但他們會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不會胡言亂語,也不會肆意譭謗。所以在座的諸位,在漫長的人生中,應該依靠正知正念來觀察自己的心態。若對緣起性空的甚深道理一點一滴都不瞭解,反而對佛法或對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有排斥的態度,那就極不應理。
乙五、攝義:
追隨本師而出家,研學經教不膚淺,
勤瑜伽行之比丘,佛前敬獻此禮贊。
整個論體的結尾是這樣說的:我(指宗喀巴大師)七歲時受沙彌戒,追隨本師釋迦牟尼佛出家,精進研究、學習佛教的甚深道理,經論教典無所不通,並再再宣說,所以智慧並不淺薄、膚淺。的確,在藏地雪域宗喀巴大師非常了不起,一方面他是文殊菩薩的化現,另一方面在普通眾生前顯現的智慧也非常高深。
有一次大師跟一些弟子談論,弟子問他:在講經說法方面,藏地最了不起、最有智慧的人是誰?宗喀巴大師說:以前有個慧獅子論師,他一天可以同時講11部經論。(以現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一天講11堂課。)弟子們都交口稱讚,也祈求宗喀巴大師能不能同時講11部經論。當時大師說:看你們誠懇祈求,我儘量想辦法。
後來大師在一次開法會時通知大家同時講15部論典,兩個論典講完後又不斷增加,共講了17部。傳記裏說是《彌勒五論》、《中觀五論》、《釋量論》、《集論》、《中觀四百論》、《入中論》、《入行論》、《俱舍》、《戒律》。後來還有一次一天講21部論典。如果是我們,一會兒講《釋量論》、一會兒講《集論》、一會兒講《入行論》……想必大家都清楚會是什麼樣的狀態。所以,無論從傳記當中看,還是從弟子們的介紹來分析,在藏地雪域宗喀巴大師都是無與倫比的。
其實,大師不但在字面上或文字上作研究,還精勤修行瑜伽(即不斷修持所有顯宗密宗的真理),是這樣一位比丘。他在對本師釋迦牟尼佛生起極大的歡喜心和恭敬心後,作了這樣的《緣起贊》,也就是說,在佛前獻上了這樣的禮贊文。
這個偈頌告訴後學者,首先應像《俱舍論》裏所講的一樣:如果有出家的緣分,就出家;沒有出家的緣分,也要守持一分在家居士戒以上的戒律;然後再廣聞博學,就像宗喀巴大師那樣,精勤地研究、學習;在此基礎上還要實地修持,如果沒有修習,光在文字上或口頭上很溜,對相續也不一定有利。總而言之,就是要清淨戒律、聞思修行。
而這些的來源就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所以應該時時刻刻隨念並報答佛陀的恩德。即使其他很多行為無法實行,也要經常不斷念《隨念三寶經》,早上起來時也要觀想佛陀對我們的恩德,晚上睡覺時也要想一想,並念一些佛號。若是虔誠的佛教徒,隨時隨地都會把佛當作祈禱的對境,什麼時候都經常憶念。而一些野蠻的人,或修行不太好的人,即使在閉關時也想不起來佛陀的恩德。所以,我們以後應向宗大師學習,整個人生都以守持戒律、聞思修行來度過,就像上師如意寶在《忠言心之明點》裏所講的一樣,建立這樣一種修行次第。若能如此,這是最有意義的。
如果即生真的能利益眾生,哪怕直接或間接幫助一個眾生,也是非常值得歡喜的。如果實在沒有這種因緣和機會,心裏也要經常發願,就像前面引用的《普賢行願品》中的教證一樣——永遠不離菩薩行為,永遠不離菩提心……那這也是對十方諸佛的法供養,也是一種利益眾生的行為。
無垢光尊者在《禪定休息》裏講:初學者利益眾生相當困難,就像翅膀還沒有長成熟的鳥不能在藍天飛翔一樣。那這種人心裏就要依靠菩提心的威力來發清淨的願:但願以我的善根,讓世間無量無邊的眾生得到真實的利益。我以前也說過,有些老年人雖然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他們經常在轉經輪、朝拜神山、拜見高僧大德等時,發非常好的願。可能到藏地朝拜過拉薩覺沃佛像的人都清楚,很多老鄉在外面轉覺沃佛像時,都一邊大聲念一邊轉繞,也就是說,他們在心裏發下了很殊勝的願。若我們能在作任何善根時,發願回向利益無量無邊眾生,這也是非常有意義的。
所以,我希望漢地很多觀念都要改變過來。最近還算不錯,我經常看見很多人發願不離菩提心、度化眾生、護持佛法等。雖然求平平安安等也可以,佛教也能賜予,就像《藥師經》裏所講的一樣:求發財得發財,求長壽得長壽,求子女得子女……但這種利益很短暫,所以大家一定要為眾生和佛法發願。當然,有時候我也想我們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剛開始就讓他們發菩提心,或安住在大圓滿的覺性中,因為有些人連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基礎都沒有打好,而我們卻讓他們拋棄自己、完全利益眾生。好像一個小學都沒有讀完的人,卻給他一個博士生的作業做一樣,恐怕也不一定做得好。雖然如此,我們也要儘量往這方面努力。
所以,希望大家在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把心態轉變過來,若能如此,做什麼事情都很容易。比如說,有人身體雖然不是很好,但他有毅力,他想:不管怎麼樣,我一定要去藏地,路上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去。因為他心的力量很強,最終也會夢想成真。現在有些學佛人特別迷茫,根本不知前進的方向,而我們卻在一切順緣具足的環境中,長期依止善知識、不斷聞思修行大乘佛法,最終也了達了大乘佛法的究竟甚深教義,此時若能讓身邊人的心態稍微有所轉變,這也是弘法利生之舉。因此,大家以後都應肩負起這種責任。
甲三(末義)分二:一、發願回向;二、以宣說五圓滿來結尾。
乙一(發願回向)分五:一、祈願眾生得善知識攝受而回向;二、祈願了知佛法的信徒遍滿大地而回向;三、祈願生生世世不惜生命、毫不懈怠受持佛法而回向;四、祈願能恒時思維弘揚佛法之方便;五、在受持、弘揚佛法時,祈願護法神守護加持而回向。
丙一、祈願眾生得善知識攝受而回向:
無上導師之聖教,有幸值遇源師恩,
此善回向無餘眾,承蒙正師攝受因。
頌詞說:即生有幸值遇整個世間至高無上的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大乘殊勝聖教,源于上師慈悲加持、攝受的恩德。在座的各位都清楚,依靠自己的智慧力不一定遇到大乘佛法,即使遇到,也不一定真正通達緣起性空的真實意義。故宗大師在此回向時,並沒有讓眾生發財、健康、快樂,而是以造論的善根,回向給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讓所有眾生都得到善知識的真正攝受。所以我們在回向時,也要將這次傳講和聞思修行的善根回向給眾生,願所有眾生都遇到善知識,並得到善知識歡喜攝受。
在這裏我們都應知道,對包括末法時代的眾生在內的任何一個眾生來講,遇到佛陀般的上師都很重要。因為只有在遇到上師後,才能獲得上師開導,並依眾多方便行趨入解脫之門。也就是說,唯一善知識能將眾生帶入真正的解脫之門,國家元首、總統、軍委主席、科學家、理論家、富翁等都沒辦法度脫眾生,雖然有些可以賜給幾十年的地位,或一生所需的財富。
現在藏地很多人想發財,就到各個大城市裏去做傳銷,有些還要交六七萬塊錢。對方說:如果你能帶多少多少人,可以給你380萬。有些人說:我已得到了380萬。380萬倒不一定,可能二三十萬已經獲得。大家都知道,傳銷組織是非法的,但政府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著。所以許多人心裏都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幾百萬哪?一傳十、十傳百,就紛紛到大城市裏面去。聽說在那些城市裏,漢族人也特別多,各個地方的人天天都等著拿幾百萬。但實際上,再過一段時間,那個頭兒刹那就消失了,下面的組織也自然而然解散,所以很多人回去時一分錢都沒有。可能為了引誘人,極個別人也能得到一點財富。
即使獲得世間的財富等,也不可能解決生死大事;而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卻有眾多功德。《華嚴經》雲:“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護念,不毀犯菩薩戒……”所以《劄嘎山法》裏講:遇到善知識非常不容易,應像孩童拉著母親的衣襟一樣,千萬不能放;如果放了,在人山人海中就會迷失道路或方向。有些人到了一定的時候自己就想離開,以前法王講過這是一種著魔的象徵,但也沒辦法,眾生業力現前時,佛陀的妙手也無法阻擋。
所以,大家都要發願獲得善知識攝受,並長期聽聞善知識宣說佛法。《普賢行願品》雲:“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于我常生歡喜心。”其意是說,所有對自己有利的善知識,都要經常為我顯示普賢菩薩的行為,還要發願經常跟善知識和善道友聚集在一起,不要與惡知識為友,而且善知識要經常對我生起歡喜心。
為什麼得到善知識攝受那麼重要呢?因為,一個人的行為和心理要向好處轉變,必須依靠另外一個人提攜。我們可以看看這個世界,如果一個地方有一位善知識,那麼當地的佛教就會興盛,許許多多人都會前往解脫之路;如果一個地方有一位惡知識,依靠他所宣揚的邪教,與他結緣的無數人都會同往地獄。所以我們應經常發願:願所有眾生都得到善知識的攝受,這比什麼都重要!想必大家都有這種感覺。我經常這樣想:雖然不敢說自己即生對佛教有什麼貢獻,但對佛陀確實生起了不可退轉的信心,對佛法也有極大的歡喜心和鼓舞心,而這完全來源於上師如意寶為主的善知識當年苦口婆心的教導,才在心裏穩固了這些境界,所以始終都有一種感恩之心。總之,大家一定要如此發願。
丙二、祈願了知佛法的信徒遍滿大地而回向:
願彼佛教至有際,不為惡念風所動,
解正法理于本師,起誠信者滿大地。
祈願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存在此世時,不要被邪知邪見的惡念風所擾亂或動搖。現在世間有些人對佛教一點都不懂,也從來沒有生起過真正的信心,但他們卻在別人面前說:我是真正的佛教徒,或某某高僧大德,或某某轉世大活佛,還不懂裝懂地宣說諸多邪說,且認為自己在弘揚佛法。其實他們是在毀壞佛法、摧毀佛教。所以大師發願,佛教不要被這些人的惡念擾亂、破壞,這是第一個願。
第二個願,願世間所有人真正瞭解正法的道理,都對本師釋迦牟尼佛生起虔誠的信心。現在很多人對佛法並不瞭解但卻有信心,這是一種迷信。有些人說:觀音菩薩和天神一模一樣,可見根本分不清楚佛和神的差別。如果根本不知道佛陀是特別偉大的智者和成就者,也不知道佛法的功德,那他的信徒再多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對佛教應該智信,不應該迷信。
清朝學者梁啟超說:“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是兼善而非獨善,乃入世而非厭世。”確實,很多智者講的道理都說到了佛教的真正意義,也就是說,佛教並不是有些人所說那樣:所謂出家,就是在世間沒有成果,然後才到深山裏去生活等,而是最高智慧的表現。20世紀英國最偉大的哲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羅素也說:“世界上所有宗教中,我所贊成的是佛教。”他所說的原因也在這裏。所以,從世間的角度來講,佛教確實是正信,並非無智者的胡說。
當然,對佛教徒來講,一定要把素質提高。現在包括寺院在內的佛教團體裏面,很多都是迷迷糊糊的信佛,但我認為:不要迷迷糊糊的佛教徒遍天下,這種教徒越少越好,應該智信的教徒遍天下,整個國家都遍滿這樣的信徒都非常好。當然,就像前段時間我在“佛教與科學論壇”上所講的一樣,佛教要讓普羅大眾(指普通大眾)都接受也有一定的困難,因為國情不一定允許。
在唐朝的時候,國王非常信仰、讚歎佛教,國家開辦了很多譯經場,所以出現了玄奘、義淨、不空等著名譯師,八大宗派的開創祖師也出興於世,如:禪宗的慧能大師,三論宗的吉藏大師,淨土宗的善導大師,律宗的道宣律師,密宗的善無畏等。在那個時候,整個佛教聞思修行的水準非常高,這些智者的論典現在我們都看得到。正因為每個宗派的祖師的信仰都不是迷信,後人才享受到了圓滿的佛法——教法和證法。所以宗大師在這裏發願,願真正懂得佛教的正信教徒遍滿大地,佛教不要被邪說邪見或惡分別念擾亂,或者說,希望不懂裝懂而亂說的人不要出現於世。
但現在,因為眾生的惡業等因緣,無論是在藏地還是在漢地,真正的正信者都很難找到。所以,在我們以後有機緣建立道場、弘揚佛法時,一定要先把佛教的教理講給所有在家人和出家人,大家也應該認真聽受。如果懂得法理,行持就與不懂佛法時完全不相同。所以,發這樣的願非常殊勝。在修行過程中,如果全部《緣起贊》不能念,也應經常念誦宗喀巴大師這五個頌詞,並在心裏觀想:願佛教存在之間,不被惡念風所動,一定要真正的信徒遍滿世界……
在藏地,在國王赤松德贊和松贊干布時期,跟漢地的唐朝沒有什麼差別,佛法是非常興盛的。當然,佛法並不是形象,也非在外面修一個水泥工程的建築。即使所有建築都金碧輝煌,我們也不認為它是真正的佛教。比如我們現在建成的女眾大經堂,很多人都說在整個藏地都沒有那麼大的經堂,但我並沒有以此感到自豪,因為這只是弘揚佛法的助緣。依靠這樣的經堂,如果裏面真正有聞思修行,才算是真正的精華。雖然修經堂有功德,但它只是土石水泥工程。如果依靠這樣的工程,給人心裏帶來正信、正見、正知,那佛法就存在於人間,人們的行為也會隨之改變。在造善業後,人們就會獲得快樂,這就是佛法的作用。所以在座的各位,再也不要將佛法的部分當作佛法的整體了。
丙三、祈願生生世世不惜生命、毫不懈怠受持佛法而回向:
願生生世永受持,開顯緣起佛教義,
生身性命寧拋棄,一刹那亦不鬆弛。
宗喀巴大師說:願生生世世永遠受持開顯緣起的佛教意義,為了護持、宣講、修行包括緣起法門在內的大乘佛法,寧可捨棄最寶貴的身體和壽命,一刹那也不懈怠、鬆懈、懶惰。在座的各位也要這樣發願,願時時刻刻、生生世世都要這樣受持正法,不要願生生世世長得非常非常漂亮,或讓我的手非常非常光滑,臉特別特別好看,頭髮細細長長等。當然,世間人也可暫時這樣發願,我前面也講了。但最重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要願生生世世不離正法,要受持、弘揚正法。為了正法,應像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一樣,拋棄自己的生命都心甘情願。
我看過漢地法顯譯師的傳記,當時他上師給他們講:我老了後,你們一定要弘揚佛法,為了弘揚佛法應不惜生命。後來好幾位弟子一同前往印度,在路途中,有的掉入萬丈深淵裏摔死,有的餓死,有的氣候不適應而死,後來只剩下法顯一人。他在印度求法的路上,也遇到了老虎、豹子、獅子等猛獸,後來得到大乘佛法,如《涅槃經》的另一個譯本《大般泥洹經》、《長阿含經》、《雜阿含經》等,並將這些經典從海上帶回中國。
以前,我也講過《大品般若經》(即《般若二萬五千頌》)中常啼菩薩的公案,當時他為了求得般若法門也不惜生命為代價。可見,歷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所以,我們要生生世世發這種願。
在《勝鬘經》(指《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中,有三種非常好的發願,大家一定要記住。第一願:“以我善根,於一切生得正法智。”意思是說,以我所造此善根,願我生生世世都能獲得正法的智慧,即發願懂得佛教或開悟。第二願:“若我所生得正智已,為諸眾生演說無倦。”意謂:我生生世世在獲得正法智慧後,為眾生演說都不生起厭煩心。所以,我們首先要獲得正法,在懂得之後還要為別人宣說,且不生起厭煩心。因此,我希望法師和道友們,在修學過程中不要一會兒就累了、一會兒就哭了、一會兒就困了,為了眾生不能生起厭煩心。第三願:“我為攝受護持正法,於所生身不惜軀命。”意思是,我為了受持、弘揚、護持佛陀正法,在一切生生世世中,付出生命和身體的代價也在所不惜。總之,首先要懂得正法,在懂得後還要為別人演說,最後為了受持、弘揚、護持正法,哪怕遇到生命危難也不捨棄。
以前,宗喀巴大師根據這個經文(如果有時間,大家最好看一下此經)後面的內容[2],講了這樣一個偈頌:“菩薩大願恒河沙,集于受持正法願,一切所積諸善根,為興佛法而回向。”其意是說,雖然菩薩的大願有恆河沙那樣多,但全部集聚于受持正法這個願,故在一切時中所積累的善根,全都為了興盛佛教如意寶而作回向。所以,大家時時刻刻都要發受持佛法的大願。
丙四、祈願能恒時思維弘揚佛法之方便:
願日日夜慎思量,依何方便廣弘揚,
殊勝導師飽艱辛,策勵修行此精髓。
宗大師發願說:願生生世世當中,日日夜夜恒常思量或思維,以什麼樣的方便方法來弘揚本師釋迦牟尼佛通過千辛萬苦得來的佛教精華——大乘佛法,或緣起空性法門,或整個佛法。在座的各位也要經常這樣想,不要天天只關心我下一次吃什麼、穿什麼?若天天都想吃、想穿、想睡等,那就與世間非常低級的動物沒有什麼差別了。因為它們早上起來時也會想:我要吃什麼、我要喝什麼?如果人也這樣,那就太沒有意義了。所以大家時時刻刻都要想:只有佛法能利益一切眾生,我應以什麼方便方法來弘揚佛法呢?
我前面也講過:給眾生錢財、地位、別墅、轎車等都不一定有利,因為這些只能增長貪心、痛苦,所以沒有利益。而真正有利的就是佛法,所以應時時刻刻利用方便方法來弘揚佛法。現在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弘揚佛法,比如法本、光碟,講演、交談,網路、電視,做慈善、建醫院等。但最關鍵的應經常堅定自己的信念:導師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拋棄自己的生命去弘揚佛法,現在我也要用各種方便方法來弘揚佛法。
正因為佛教的慈悲觀、平等觀、空性觀等,對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眾生都能帶來真實的利益,所以我們一定要想以佛教來饒益眾生。當然,所有佛教徒都應有這種信念,不然有些人會說:像你們那樣的人才能弘揚佛法,我這樣的小人哪能哪!所以自己吃飽就可以了。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尤其現在在家人占大多數,出家人的比例很低,所以在家人也要有弘揚佛法的志向。
當然,在家人上上下下的壓力特別多,真正能弘揚佛法的人很少。在藏地,不管是在寺院裏傳法,還是在外面做慈善,基本上都是出家人。以前我們算過,拿甘孜州和果洛州等地方來講,講經說法、建學校、做公益,大多數都是出家人。而漢地也有一部分在家人在做這些,所以在家人也應該有這樣的責任。其實,佛陀對在家人和出家人是一樣要求的。《大寶積經》裏講:“在家菩薩荷負重擔發大精進……教化眾生而無疲倦。”故在家人也應該肩負起度化眾生的重任。
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我什麼時候才能將佛法如意寶傳給有緣眾生?比如,一個學校的學生全部到山上去,其中一個學生找到了很多特別好吃且對身體有利的水果,看大家又渴又餓,他肯定會想:我如何將這麼好的水果分給大家吃呢?所以,我們在享受佛教的大悲觀、空性觀時,也應該有這樣的心願。如果有這樣的心願,慢慢就可以成熟。如果實在此生沒辦法,尤其老年人受年齡、身體等方面的限制有一定的困難,但也要發願:在我換了身體後,馬上變成一位小童子來弘揚大乘佛法。如果願力很強烈,就會像《賢愚經》等經典中記載的故事一樣,下一世就開始弘揚大乘佛法,歷史上記載的很多高僧大德都是這樣的。
丙五、在受持、弘揚佛法時,祈願護法神守護加持而回向:
願以淨心精進時,梵天帝釋世間神,
妙黑天等諸護法,堅持不懈永相助。
願以沒有自私自利的清淨心,精進受持、弘揚佛法的過程中,護法神能經常堅持不懈地幫助。為什麼在修持、弘揚佛法的過程中,一定需要護法神的維護和加持呢?因為完全依靠自力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要依靠以前在釋迦牟尼佛和諸位高僧大德前承諾過的護法神,如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十二地母、妙黑天(即瑪哈嘎拉)等。關於瑪哈嘎拉,以前元世祖忽必烈特別信奉,後來清朝的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也有祈禱的習慣。其實,我們的祈禱對獲得護法神的幫助有很大作用,就像在如意寶前沒有祈禱,就不可能降下資具一樣,所以在天尊前一定要經常祈禱。
乙二、以宣說五圓滿來結尾:
從宣說甚深緣起的角度,讚頌佛陀世尊世間不請至親的這一《善說精華》,多聞比丘羅桑紮巴(宗喀巴),造於雪山環抱的雪山之王歐德王貢嘉布達拉山靜處,又名尊勝洲,由南卡華(吉祥虛空)作筆錄。
其中,《善說精華》是《緣起贊》的副標題,對境圓滿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讚頌圓滿是《緣起贊·善說精華》,作者圓滿是多聞比丘羅桑紮巴(宗喀是地名),尊勝洲是宗喀巴大師當時所居住的地方,並非拉薩那邊叫尊勝洲的寺院,這是環境圓滿,由南卡華作筆錄是筆者圓滿。
很好,《緣起贊》已經圓滿講授!
以後各位法師及在座的各位,應該經常讀一讀《緣起贊》,這樣相續中會生起緣起性空的見解,在方便時也應給大家講一講。
在藏文中,有關《緣起贊》的書籍比較多,有章嘉國師、夏東、阿拉夏等的著述。其中,比較廣的是章嘉國師的。這次我看了一下,也不是特別廣,好像只在字面上作解釋一樣,但科判很好。漢文中,以前很多地方都有人講《緣起贊》,這些書這次沒時間看,也沒有去找,不過以前拜讀過。前段時間,我得到了國外一位上師在1989年傳《緣起贊》的講記,雖然有時候稍微廣一點,但有時候字面上都沒有解釋。所以,這次我們傳講《緣起贊》的講記,在我看到的《緣起贊》的著述中,可能算是比較廣的了。
此次傳講所用的漢文《緣起贊》,我在2004年就作了翻譯,2007年又重新作了校對。雖然只有58個頌詞,但因緣不成熟一直沒有講成,這次才給大家圓滿傳授。在即生中,有沒有再次傳講的機會也很難說,我覺得這是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因緣就是這樣,在我一生中,好多法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對你們來講,以後自己修持乃至為別人傳講的機會都應該有。當然,在有必要時我也會不斷地講,到時再說。
我以前也講過,我剛來學院時,看根登曲佩的傳記中講,他叫侍者念了一遍《緣起贊》和《大圓滿願詞》後就圓寂了。因為當時對宗派的執著比較厲害,就產生了這樣一種分別念:根登曲佩是學寧瑪派的一個人,怎麼念格魯派的法?後來看上師如意寶的密意並不是這樣,才知各教派高僧大德的究竟意趣完全是一樣的。所以,這次也算對剛開始產生惡念的一種懺悔。
總而言之,希望大家以後對宗派不要有偏執,要好好地觀清淨心!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1]《大集月藏經》:“諸佛出世,有四種法度眾生。何等為四?一者,口說十二部經,即是法施度眾生;二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光明、相好,一切眾生但能系心觀察,無不獲益,是即身業度眾生;三者,有無量德用、神通、道力,種種變化,即是神通力度眾生;四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若總、若別,其有眾生系心稱念,莫不除障獲益,皆生佛前,即是名號度眾生。”
[2]《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佛言:此經讚歎如來真實功德,應如是持;說不思議十種弘誓,應如是持;以一大願攝一切願,應如是持;說不思議攝受正法,應如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