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09 07:19:38
學習次第 : 初階

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

觀空法師 

   
內容簡介
(一)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仗因托緣而得生起,故曰緣起或緣起有。沒有一種事物是自然有或自性有,故曰性空或自性空。緣起和性空是每一事物的兩個方面,既不是一個,又不能離開而有。例如麥芽從麥種、水土、人工、氣候等緣而生,這是麥芽的緣起一面,麥芽不是自然有,這是麥芽的性空一面。二者雖不是一個,但不能離開而有。例如甲莖麥芽的緣起,不能離開甲莖麥芽的性空而有,甲莖麥芽的性空亦不能離開甲莖麥芽的緣起而有。何以故?二者同在一莖麥芽而有,有則同有,無則俱無故。在麥芽上如此,在其他一切事物上亦莫不皆然。

(二)
緣起、性空二者沒有相違相礙,而是互助互成。例如麥芽由於是緣起故才知它自性本空;亦由於麥芽是性空故才能從麥種等緣而得生起。如果麥芽是自然有,它就本來現成,何必待麥種等緣而有呢?這就是緣起與性空二者互助互成的道理。不僅麥芽,其他一切事物亦可類推。
(三)
中觀應成宗大德指出:關於緣起有自性有自性無畢竟無(絕對無)這四個詞的含義和差別都要分析清楚。否則一說有就想它是自性有,一說無就想它是畢竟無,那就有落常斷二邊的危險。因為有中還有緣起有一面,無中亦有自性無一面,不能混淆。在這四個名詞中緣起有自性無是與事實相符合的,因此是正確的。瞭解緣起有則不落損減的斷邊,瞭解自性無則不落增益的常邊。自性有畢竟無是與事實不符合的。因此是錯誤的。妄執自性有是落增益的常邊。妄執畢竟無是落損減的斷邊。研究龍樹菩薩正見者必須遠離斷常二邊而趨中觀正道以積集福智二種資糧,迅速獲得無上菩提,園(圓)滿接引一切眾生皆證佛陀的大願。詳如《緣起贊》中所說,這裏只略談幾個根本概念而己。

                                                                     譯者
   
 
一、此《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譯本中頂格寫者是《緣起贊》文。
 
二、空一格寫者是《略解》文。
 
三、空兩格寫者是譯者說明,例如第一頁中(作略解者歸敬文及頌曰:)。
 
四、各行中有()符號者是譯者所加,例如科目中(甲)、(乙)等。
 
五、文中有()符號者是譯者注釋,例如22頁中遠離(自性)有及(畢竟)無之增益及損減邊一句中之(自性)及(畢竟)等。
 
六、藏文版本《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中在解釋《緣起贊》每一頌或二頌前只引該頌前幾字個而用字代替其餘,此譯本中則將該頌全文錄出,以免閱者另備漢文《緣起贊》本。
 
七、為了便於漢藏兩文對照閱讀,這本書中有兩部論典:前一部分是漢文《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後一部分是藏文《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
 
八、上面已說藏文本《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中引《緣起贊》時,未寫全文。為了減少閱者另備漢文《緣起贊》本之煩,已將藏文《緣起贊》譯為漢文,並依照前後次第放在《略解》之中。由於有便漢藏兩文對照閱讀亦將藏文《緣起贊》全文錄出並依其次第加在此本所印藏文《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中矣。


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

  宗喀巴·善慧稱大師造贊
 
兀曲·語自在阿闍黎略解
比丘觀空譯
(作略解者皈敬文及頌曰:)
納摩古汝瓦格碩惹、娑惹莎得耶(敬禮上師語自在妙音)

緣起性空之吼聲,  折服常斷惡音狐,
攝受本地之眾生,  釋伽(迦)獅子前頂禮。
五濁暗令北方眾,  斷見深義之機緣,
悲風引出善慧日,  照耀雪山日正午。
依怙由說緣起門,  贊淨梵子天中天,
善說心要之句義,  略解釋時屬耳聽!
此中于一切智善慧稱吉祥所作《由說甚深緣起門贊佛婆伽梵·善說心要句義略解》全文分三:(甲一)贊首義,(甲二)贊正義,(甲三)贊終義。
(甲)一贊首義者,贊曰:
敬禮妙音上師
解曰:至尊宗喀巴上師在造贊之首,為所作事順利完成,故誦頂禮妙音上師,表以清淨三門至心皈敬
(甲)二贊正義分二:(乙一)正贊,(乙二)造贊原因及回向。
(乙)一正贊分三:(丙一)略標,(丙二)廣說,(丙三)攝義。
(丙)一略標者贊曰:
由見、說何法,  知、講成無上,
佛見、說緣起,  我恭敬頂禮。
解曰:此緣起法唯由自己見知、或為他人講說,其知及講皆成無上。瞿曇佛陀既自見緣起,  又為他講說,因此,我於無上佛陀恭敬頂禮。
(丙)二廣說分二:(丁一)由緣起門贊之原因,(丁二)由緣起門正贊。
(丁)一由緣起門贊之原因分三:(戊一)示緣起能斷輪回根本,(戊二)緣起是正法扼要,(戊三)因此,頌揚由緣起門贊為最殊勝。
(戊)一示緣起能斷輪回根本者,贊曰:
世所有衰患,  其根是無明,
見何能斷彼?  佛說見緣起。
解曰:世間所有貪等衰患,其根本即是執補特伽羅及法為實有之無明,須由通達緣起之慧,  見諸法實際之理而斷為輪回根本之無明,佛說能斷輪回之根本是緣起故。
(戊)二示緣起是正法扼要者,贊曰:
爾時具慧者,  對於緣起道,
是正法扼要,  雲何不了知?
解曰:在了知佛說緣起能斷輪回之根本時,諸具慧之智者如何不知彼緣起道為佛陀正法之扼要或究竟心要?一定了知!
(戊)三因此、頌揚由緣起門贊為最殊勝者、贊曰:
如是于依怙,  申讚揚之門,
誰在緣起外,  能獲稀有者?
解曰:緣起既為能斷輪回之根本及是正法心要,則於依怙世尊申頌揚之門,有何智者經過尋求觀察,能在由緣起門讚揚之外,獲得更稀有者?不能獲得!
(丁)二由緣起門正贊分二:(戊一)由見緣起門總贊,(戊二)由說緣起門別贊。
(戊)一由見緣起門總贊分三:(己一)頌揚佛由見緣起已而說故較其餘大師優勝,(己二)如何見緣起已而說之情狀,(己三)攝義。
(己)一頌揚佛由見緣起已而說故較其餘大師優勝分二:(庚一)成立正法為無上,(庚二)成立大師為無上。
(庚)一成立正法為無上分二:(辛一)示說緣起為善說中最優勝者,(辛二)示所說緣起能斷戲論綱。
(辛)一示說緣起為善說中最優勝者,贊曰:
何法待緣起,  彼即自性空,
較此語奇妙,  善說規何有?
解曰:佛說任何一法既待緣而有,則彼即是自性空,較此語更奇妙的善說之方法有何者呢?沒有啊?
(辛)二示所說緣起能斷戲論綱者贊曰:
愚夫于何執,  邊執縛堅固;
智達彼盡斷,  戲論綱之門。
解曰:愚夫實事師等於緣起法執為實有,令常斷等邊執之縛堅固不斷;智者諸中觀師通達緣起許非實有而為邊執戲論綱盡斷無餘之門啊!
(庚)二成立大師為無上分二:(辛一)說緣起較說其餘優勝之原因,(辛二)敬禮如是無上大師。
(辛一)說緣起較說其餘優勝之原因者,贊曰:
此法餘未見,  唯佛名大師,
外道之妄稱,  如於狐稱獅。
解曰:此無上甚深緣起正法唯汝宗有,餘處皆未見到。因此,大師一詞唯是瞿曇佛陀之名,迦毘羅及迦那陀等外道雖亦妄稱為六大師,然未具大師之德相,非是大師,亦如稱狐為獅而已。
(辛)二敬禮如是無上大師者贊曰:
稀有大師、救,  稀有勝說、怙,
善說緣起理,  大師我敬禮。
解曰:稀有者,驚奇詞也,謂汝是稀有的說甚深緣起法的無上大師,又是稀有的救獲怖畏的真正歸依處。汝是稀有的善說法中最優勝者,又是稀有的為諸貧困者無比依怙。因此,在善說緣起理的無上大師前我恭敬頂禮啊!
(己)二如何見緣起理已而說之情狀分三:(庚一)佛說性空為緣起義之情狀,(庚二)示若不如是通達即未通達正法心要,(庚三)示若能如是通達則於大師生起真正信心。
(庚)一佛說性空為緣起義之情狀分二:(辛一)廣說,(辛二)總攝。
(辛)一廣說分二:(壬一)示若不許性空與緣起一致之義即不通達能仁意指,(壬二)成立性空與緣起一致之義為能仁最勝意指。
(壬)一示若不許性空與緣起一致之義即不通達能仁意指者,贊曰:
佛為利眾生,  說正法心要
自性本空理。  瞭解此理因
無比是緣起,  見相違、不成,
彼於佛意指,  如何能通達?
解曰:佛為利益所教化之眾生而說正法心要自性本空之理,能瞭解此理的無比之因或方法即是緣起義,而實有師見(自性空與緣起義)為相違;外道(許自然有故)則謂(此緣起)因不能成立。彼等如此所見而許,對於佛的無上意指如何能通達呢?不能通達啊!
(壬)二成立性空與緣起一致之義為能仁最勝意指分三:(癸一)承認許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夠成立、相反者不能成立,(癸二)由於一切法是緣起故之原因而說為自性空之道理,(癸三)由此道理成立大師所說為無上。
(癸)一承認許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夠成立,相反者不能成立分三:(子一)承認許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夠成立,(子二)承認相反者不能成立而墮常斷邊,(子三)因此,頌揚見緣起理為最妙。
(子)一承認許性空中有作用者能夠成立者,贊曰:
佛許何時見,  空即緣起義,
性空與作用,  成立不相違。
解曰:佛承認何時見自性空為緣起義,則一切法自性本空與現前或名言中一切作用悉皆成立不虛,亦不相違而且隨順啊!
(子)二承認相反者不能成立而墮常斷邊者,贊曰:
若反彼而見,  空不能有用,
有用便非空,  許墮憂險處。
解曰:若與前說相反而見,謂自性空則一切作用皆不能有,又於現前有因果等作用即無自性空。因此許彼必墮邊見憂愁危險之處啊!
(子)三因此頌揚見緣起理為最妙者贊曰:
因此佛法中,  極贊見緣起,
彼非一切無,  亦非自性有。
解曰:由上所說原因,佛陀正法中,極為讚揚見緣起之實際為最妙,而緣起之實際在名言中既非全無,亦不見為自性有啊!
(癸)二由於一切法是緣起之原因而說為自性空之道理分四:(子一)由一切法是觀待有故說為緣起,(子二)由於是緣起有故說為自性空,(子三)示若是自性有則不能說有涅槃等,(子四)示於此等教導中論敵無隙可乘。
(子)一由一切法是觀待有故說為緣起者贊曰:
無待如空華,  故不依非有;
性有則本有,  待因緣相違。
解曰:無待之法如虛空華本來非有。因此,不依或無待而有之有為法及無為法一點也沒有。  一切法若是自性有,則此法本有,即與有為法須待因緣會合及無為法須待支分會合相違。
(子)二由於是緣起有故說為自性空者贊曰:
由於非緣起,  既無有一法,
故說非性空,  亦無有一法。
解曰:由上述原因,非緣起之法既完全沒有,故大師說非性空之法亦完全沒有啊!
(子)三若是自性有則不能說有涅槃等者贊曰:
自性不變故,  法若有自性,
則說無涅槃,  亦無戲論滅。
解曰:自性有之自性不能轉變為餘故,佛說諸法若有自性則不能得涅槃,諸邊執之戲論亦不能滅。
(子)四示於此等教導中論敵無隙可乘者贊曰:
佛無自性語,  作大獅子吼,
在智者中說,  有誰能逾越。
解曰:由上述原因,大師說一切法遠離自性有之語作無畏獅子音,在智者會中數數宣說,有誰論敵能越此善說而興問難?不能啊!
(癸)三由此道理成立大師所說為無上者贊曰:
不僅無自性,  及依此生此
安立皆成立,  不違而互助;
即由緣起因,  不依邊執見
此善說亦為,  佛語無上因。
解曰:任何法上,全無自性,與名言中依此因生此果等一切安立皆能成立,此性空與緣起二者既不相違而且互助。不僅此語成為大師所說為無上之因,即由此緣生起此果之原因,不依實事師等常斷邊執之見的善說,亦是成立大師所說為無上之妙因啊!
(辛)二總攝者贊曰:
此皆自性空,  及從此生此
二決定彼此,  無障而互助,
何法較此奇,  何法更稀有?
以此理贊佛,  成贊非其餘。
解曰:此等內外一切事物皆是名言中安立而已,非安立的自性本空,與名言中從因生果的二決定義,彼此之間不僅無障而且是互助的道理,除此以外,有何種法更奇特及更稀有呢?沒有啊!因此,由說甚深緣起理贊佛是無上的贊,若由其他功德贊則不如此優勝啊!
(庚)二示若不如是通達則未通達正法心要分四:(辛一)示承認緣起而不許性空是可笑處,(辛二)示實事師未通達正法心要,(辛三)示自性與緣起相違,(辛四)因此,佛說一切法如幻之道理。
(辛)一示承認緣起而不許性空是可笑處者贊曰:
有被愚奴化,  對佛起瞋恨,
於無自性語,  不忍有何奇?
諸承認佛語,  寶藏緣起義,
不忍性空吼,  我對此希奇。
解曰:有被愚所奴化之論敵,對佛起瞋恨的外道不忍無自性語有何希奇之處?沒有啊!較此更甚的是於佛語究竟寶藏之緣起義承認已,而於一切法自性空的獅子吼不忍受之實事師等我善慧稱感到很希奇而又覺得可恥!
(辛)二示實事師未通達正法心要者贊曰:
引至無性門,  緣起為無上,
若即於此名,  執為自性有,
則導此眾生,  至聖眾正路,
及佛所喜道,  有何妙方便?
解曰:引導眾生至諸法實際無自性之門或方法,當以緣起理為無上,若即由此緣起之名執諸法為自性有,則引導此實事師等眾生至聖眾所行之正路及佛所喜通達空性之妙道尚有何種方便作引導呢?沒有啊!
(辛)三示自性與緣起相違者贊曰:
自性無作、待,  緣起有待、作,
此二于一事,    何能不違、順?
解曰:若是自性有者則熱水無需加工,奴僕無需觀待主人;而緣起是觀待有及有作用,二者何能在一事上既不相違而且隨順和合呢?不能啊!
(辛)四因此,佛說一切法如幻之道理者贊曰:
此等緣起法,  雖自性本無,
然似彼顯現,  故說如幻有。
解曰:由上原因,此等一切緣起之法,雖本無自性,然似有自性顯現,是故大師說如幻有。(庚)三示若能如是通達則於大師生起正確信念分三:(辛一)由示諸法實際生起信念之情狀,(辛二)由見善之功德、及惡之過患而生起信念之情狀,(辛三)由通達佛所說義獲得安樂之情狀。
(辛)一由示諸法實際生起信念之情狀分二:(壬一)由示諸法實際論敵無隙可乘之原因。(壬二)由緣起比量於其他佛語亦生起信念之原因。
(壬)一由示諸法實際論敵無隙可乘之原因者贊曰:
佛所說經典,  無有一論敵
能如法求過,  亦由此了知。
因為由此說,  於見、不見事,
遠離諸增益,  及損減過故。
解曰:於佛所說經典,無一論敵能如法尋得過失之語,其所以成為可信之處亦由此緣起比量而得了知。若問何故而得了知?答曰:由此說緣起之理,於現見事物即用現量,於不現見即由比量而得了知,藉以遠離增益及損減過故。
(壬)二由緣起比量於其他佛語亦生起信念之原因者贊曰:
見佛語無比,  是由緣起道,
因此于餘經,  生正確信念。
解曰:能見佛語為無比之究竟原因既是緣起道,亦可由此於佛所說其他經典生起正確信念啊!
(辛)二由見善之功德及惡之過患而生起信念之情狀分三:(壬一)示大師正法是眾善之根,(壬二)外論師規為諸惡之源,(壬三)如此了知善惡之功過已於大師生起信念而恭敬之情狀。(壬)一示大師正法是眾善之根者贊曰:
依真見、善說  大師學習者,
遠離諸衰患,  斷眾惡根故。
解曰:依從真見實際理已而善為宣說之大師學習者,是能遠離一切衰患及斷眾惡之根的我見故。
(壬)二外論師規為諸惡之源者贊曰:
有在佛法外,  雖長期苦行,
諸惡仍呼喚。  我見堅固故。
解曰:有在佛陀正法以外的論師,雖長期苦行及依五炙身等,然仍為貪等諸惡之所呼喚曰,(:)到我們這裏來,由於自己相續身上俱生及分別我見堅固之所致故。
(壬)三如此了知善惡之功過已於大師生起信念之情狀者贊曰:
奇哉諸智者,  已知二差別,
何故于大師,  不由衷信敬?
解曰:奇哉諸位智者,既已了知善惡二者之差別時,何故不於大師生起不僅口說而是由衷之信敬呢?一定至心信敬啊!
(辛)三由通達佛所說義獲得安樂之情狀分三:(壬一)正示獲得安樂之情狀,(壬二)自責,(壬三)慶倖。
(壬)一正示獲得安樂之情狀者贊曰:
佛語何況多,  若於少分義,
或大概理解,  亦得最勝樂。
解曰:佛語何況很多及善為瞭解,若於少分佛語之義,或大概理解,亦能獲得最勝安樂啊!
(壬)二自責者贊曰:
嗟我被愚害,  于此功德聚,
雖長期皈依,  未獲少分德。
解曰:意自厭惡雲:嗟乎,我心被愚所害,於上所說如此大功德聚之大師雖經長期歸(皈)依,然大師之功德乃至一少分許,我亦未曾獲得啊!
(壬)三慶倖者贊曰:
然近死主口,  在命未盡時,
於佛略生信,  想亦有善根。
解曰:雖懷如此厭惡,然將臨近死主之口,在命未盡以前,能依正理于大師略生信仰,想此亦是有善根啊!
(己)三略義者贊曰:
說中緣起說,  慧中緣起慧,
二如世間王,  優勝唯佛知。
解曰:一切說中宣說緣起之講說,一切慧中通達緣起之智慧,此二猶如世間國王,較其他人優勝一樣,極為優勝之善說唯佛證知,迦毘羅仙等其他之人皆不能如是通達啊!
(戊)二由說緣起門別贊分三:(己一)佛說緣起之情狀及需要等,(己二)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狀及生起求證深法之情狀,(己三)依此尋求能仁密意之情狀。
(己)一佛說緣起之情狀及需要等分三:(庚一)佛為令所化眾生得涅槃故而說緣起之情狀,(庚二)對住持如此佛法者恭敬之原因,(庚三)說明所住持正法之優勝。
(庚)一佛為令所化眾生得涅槃故而說緣起之情狀者贊曰:
佛所說經典,  皆依緣起理,
此亦為涅槃,  佛無不趣寂。
解曰:佛所說一切經典之所詮皆依緣起理而說,此亦是為令所化眾生得涅槃位故,不為所化眾生煩惱寂滅之方法的經典佛沒有啊!
(庚)二對住持如此所說正法者恭敬之原因者贊曰:
猗歟佛正法,  聞者證寂滅,
住持佛法者,  有誰不恭敬?
解曰:猗歟佛陀之正法寶,隨入任何所化聞者耳中時,彼等一切所化眾生略集資糧即得證寂滅涅槃故,對此住持佛陀之正法者,有誰智者不起恭敬呢?起恭敬啊!
(庚)三說明所住持正法寶之優勝者贊曰:
折伏諸論敵,  前後不相違。
眾生得二利,  此法我增喜。
解曰:具有折伏外道等論敵之一切問難,及談論時前後文義亦不相違,三界眾生之現前及究竟二利亦容易獲得等三種特殊優勝處之善妙佛法,我善慧稱於此增長最大的喜悅啊!
(己)二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狀及生起求證深法之情狀分二:(庚一)能仁殷重修持之情狀,(庚二)生起求證深法之情狀。
(庚)一能仁殷重修持此法之情狀者贊曰:
佛為證此法,  數數捨身、命,
親屬及財物,  經歷無數劫。
解曰:佛為現證此甚深(緣起)法故,有時施捨身、命及子、妻等心愛親屬,以及食、衣、乘、騎等受用資具經歷無央數劫而數數行施啊。
(庚)二生起求證深理之情狀分三:(辛一)由未從佛聞緣起法,歎為根劣之情狀,(辛二)由此,心中生起悲傷之情狀,(辛三)複由思維大師教導解除悲傷之情狀。
(辛)一由未從佛聞緣起法歎為根劣之情狀者贊曰:
由見何功德,  如鐵鉤釣魚
引佛意之法,  未聞感根劣。
解曰:由見通達空性法之功德,能斷三有之根,猶如鐵鉤釣魚一樣,特別引起佛心之緣起深法,由未從佛親聞,極感此是吾儕根器劣啊!
(辛)二由此心中生起悲傷之情狀者贊曰:
由此悲傷力,  猶如慈母意
隨愛子而行,  我意未棄舍。
解曰:由上所說自感根器劣的悲傷之力,猶如為母慈愛的兒子死時,慈母之意隨兒子行一樣,我作贊者的悲傷之意亦未曾棄舍啊!
(辛)三複由思維大師教導得解除悲傷之情狀者贊曰:
思佛說經時,  相好極晃耀,
光網所圍繞,  大師以梵音,
此經如此說,  意才現佛影,
如遇月光照,  熱惱變清涼。
解曰:在此情況之下,思惟佛說經時,佛身相好之光明極為晃耀,及有一尋光網所圍繞的無等大師,以具五支清淨之梵音,此經如此情況而說,如是想時,於意鏡中現出能仁佛陀之影像,如遇月光之照,心中熱惱變成清涼,受益極大。
(己)三依此尋求能仁密意之情狀分三:(庚一)尋求之原因,(庚二)尋求之方法,(庚三)獲得之情狀。
(庚)一尋求之原因者贊曰:
于此妙道理,  諸不慧眾生,
猶如兔絲草,  見解甚紛紜。
解曰:如前所說尋求能仁密意之原因時,於此稀有之緣起妙理,在天竺及西藏諸不慧眾生而自矜為智者,猶如石崖及草坪中之菟絲草一樣,彼等見解甚為紛紜啊!
(庚)二尋求之方法者贊曰:
見此情狀已,  我以多勵力,
隨從諸智者,  數求佛密意。
解曰:見上所說情狀已,作贊者我,以多種勵力,隨從標準地尋求能仁密意之天竺智者而數數尋求佛之密意啊!
(庚)三獲得之情狀分二:(辛一)初時未得之情狀,(辛二)最後獲得之情狀。
(辛)一初時未得之情狀者贊曰:
初于自他宗,  諸教義學習,
又陷疑惑網,  我意極熱惱。
解曰:在尋求能仁密意之時,最初於自他各宗教義進行學習,繼由各宗說法不一,使我尋求者墮於疑網,意感熱惱啊!
(辛)二最後獲得之情狀者贊曰:
佛授記龍樹,  釋無上乘法,
遠離有無邊,  教義君陀園。
無垢智輪滿,  無礙遊經空,
除邊執心暗,  映蔽謬說星,
吉祥月善說,  光鬘令明顯,
賴師恩見時,  我意得休息。
解曰:佛於楞伽經中授記聖者龍樹釋無上乘法,遠離(自性)有及(畢竟)無之增益及損減邊,如實解釋佛母般若經之密意的善說《根本慧論》(即中論)等教義的君陀(君陀梵語即夜開花)園。由吉祥月稱論師的無垢智月輪圓滿無缺,在經典虛空中無礙遊行,既破除所調伏眾生的邊執心暗,亦映蔽對深義謬說的一切行星的吉祥月稱論師的《顯句論》等善說白光鬘令中觀本論及釋的明顯之義,蒙文殊上師之恩,令我由慧眼見到之時,我善慧稱之意熱惱得到解除之休息啊!
(丙)三攝義者贊曰:
佛事語最勝,  語中此理妙,
是故諸智者,  應從此憶佛!
解曰:一切佛事業中,以語事業為最勝,一切語事業中又以說緣起理為極妙。因此,明瞭正法扼要之智者,應從此贊而憶念佛陀啊!
(乙)二造贊原因及回向分二:(丙一)造贊原因,(丙二)回向。
(丙)一造贊原因者贊曰:
在大師後而出家,  學習佛經不疏淺,
勤瑜伽行一比丘,  婆伽梵前如是敬!
解曰:由緣起門讚揚大師之原因,就是在無上大師以後出家,學習各種佛經不疏淺而深廣,于所聞義起修持的瑜伽行亦精進之比丘善慧稱是一住持顯密乘者,在佛婆伽梵前生起如是讚揚之恭敬啊!
(丙)二回向分五:(丁一)願一切生中為善知識之所攝受,(丁二)願了知正法本質已於佛陀生起決定信心之有情恒常充滿一切人間。(丁三)願一切生中不顧身、命而住持能仁正法,(丁四)願于光大緣起深理之事業積極進行,(丁五)如是精進時願諸獲法常作助伴。
(丁)一願一切生中為善知識之所攝受者贊曰:
無上大師之教法,  如此值遇由師恩,
此善轉施諸眾生,  為善知識攝受因!
解曰:我能如此值遇無上大師之正法寶的勝緣是由上師之深恩,故願將此造贊之善轉施一切眾生,作為彼等得遇與至尊妙音一樣具足德相的善知識歡喜攝受之因啊!
(丁)二願了知正法本質已,於大師生起正信之有情充滿一切人間者贊曰:
願益者教盡有際,  不為惡念風所動,
知正法體于大師,  生正信者常充滿。
解曰:願饒益眾生的大師之正教寶,直至三有最後之際,于任何時,皆不被魔類惡分別風之所動搖。諸了知正法勝妙本質已,於說法大師生起增上信念之眾生恒常充滿一切人間。
(丁)三願一切生中不顧身命而住持能仁正法者贊曰:
一切生中由緣起,  光顯空性於佛法
願捨身命而護持,  一刹那頃亦不懈。
解曰:今後一切生中,由緣起理光顯真實空性,而于能仁微妙教義,願捨身、命從講說、辯論、著述三門而住持之,一刹那頃亦不鬆懈。
(丁)四願于光大緣起深理之事業積極進行者贊曰:
導師由無量難行,  殷重修持此法寶,
以何方便令發揚?  晝夜恒常繫念之。
解曰:最勝導師釋迦法王,由百千無量難行門而殷重修持此正法寶,我當由何種善巧方便之門令其發揚光大呢?願晝夜常存此尋思觀察而度時光啊!
(丁)五如是精進時,願諸獲法常作助伴者贊曰:
淨意勤修此法時,  梵王、帝釋及護世,
大黑天等諸護法,  願常助伴勿暫離。
解曰:在由清淨增上意樂勤修發揚此正法時,願梵王、帝釋、護世四大天王及六臂大黑天等護法常作助伴,一刹那頃亦不要遠離啊!
(甲)三贊終義者文曰:
此《由說甚深緣起門贊佛婆伽梵一切世間最大不請之友無上大師·善說心要》是多聞比丘善慧稱吉祥著於雪山群中大雪山遏得貢迦、布達拉山下拉頂寂靜處又名尊勝洲,筆錄者虛空吉祥。
(略解曰:)上文易知故不贅述。
(下麵是略解者回向偈及文曰:)
所有廣大法蘊溪,  皆流法性空海中,
極難宣說佛功德,  緣起贊中無不攝。
善慧大師頂生空,  名稱新月慧眼火,
除眾心暗之同時,  敵者戲論成灰燼。
依怙語蓮難開敷,  僧伽海眾之上首,
慧光展示義精華,  具善根者得欣嘗。
如在八功德海邊,  不飲有過之堿水,
智者善說具足時,  愚癡如我何敢言?
然如針尖所穿孔,  羊毛線亦無礙行,
我隨智者之善說,  略述之時有誰責?
諸以慧杵攪經海,  所生善說龍腦香,
奉獻具慧大自在,  及大辯才功德天。
於此勵力所生善,  猶如日光抱雪山,
滅除眾生無明暗,  回向最大菩提道。
此《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是依多聞比丘最勝天光及妙音笑·僧海之囑,懈怠者比丘語自在自己年齡二十三,歲次甲寅年季秋月中浣日于兀曲寂靜處兜率陀頂山寺寫畢。

   
   
宗喀巴大師在《三主要道論》中指出:不具通達實際慧,雖修出離、菩提心,不能斷除有根故,應勤通達緣起法。此頌謂如果不具通達緣起性空之正見,雖修出離心及菩提心等法亦不能斷除流轉三有之根。何以故?三有之根本是無明,出離心及菩提心皆不是無明之親對治法,若要斷除無明必須通達緣起性空之無我慧故。因此,小乘欲得涅槃者必須在修出離心上加修緣起性空甚深正見;大乘欲得無上正徧覺位者亦須在修菩提心上加修緣起性空甚深正見焉。宗大師又在《緣起贊》中說:佛事語最妙,語中此理勝,是故諸智者,應從此憶佛。頌中所說此理即指緣起性空真理。此緣起性空甚深真理對於學佛者之重要性可以知矣。朴老會長深信和瞭解《緣起贊》是闡述甚深真理之心要論典,為了便於對照閱讀,囑將漢藏兩文之《緣起贊句義略解·見深義眼》印在一本,現已照辦。有勞郭元興先生校對修改拙譯漢文稿,在此謹致衷心感謝。印出後尚希各位閱者指正是所至盼。


   
一九八五年八月  譯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