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10 15:03:57
學習次第 : 進階
從人到成佛之路
釋如正
《人間佛教論集》
從人到成佛之路
《佛在人間》第六章
釋如正2005/5/31
前言:
從人到成佛的路,先得認識自己是人。然後要知道:由人來學佛,應該學些什麼?要怎樣學?我們學佛法,應認清學佛的究竟理想,最高目的是「成佛」。另外,要了解成佛的種種方便法門,不同的修行方法。今天所要講的,即是從人到佛的路,直捷平坦的路;如能依此行去,不但穩當,又容易到達。
一 學佛即向佛學習
學佛,就是向佛學習,以佛為我們的模範而學。佛是怎樣修學而成的,我們也這樣照著學。所以真正的學佛,是為佛之大菩提而學。何謂佛之大菩提?佛之大菩提,即信願、智慧、慈悲的一切完滿。初學者於信願、智慧、慈悲或有所偏重,但真正學佛的,必然三類都漸漸學習,以大菩提為目標而學。
1-1初學佛者偏重的不同
重信願,求菩提---對佛發生信仰心,以佛為理想而志願上求無上菩提--著重念佛
重智慧,向法界---學佛的大智慧,從智慧的增長中到達佛的地步--著重研究佛法
重慈悲,救眾生---讚仰佛的大慈悲,學佛的慈悲心行,向佛菩提--著重慈善事業
1-2五乘佛法與三品發心
為後世的福樂而學-----人、天乘。
五乘佛法 為自身的解脫而學-----聲聞、緣覺乘。
為佛之大菩提而學-----菩薩(佛)乘。--------真正的學佛
下品:發增進心---得現世後世樂---不徹底、不究竟、不圓滿的路。
三品發心 中品:發出離心---得涅槃解脫樂---狹小、迂曲的路。
上品:發菩提心---得悲智究竟樂---正確、直捷的路。
二 唯人為能學佛
2-1人類的特勝
引言: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輕自己,覺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擔當大事,為最高理想而努力。這是頂錯誤的,其實人是頂有意義的。
設問:神教與佛教有什麼不同?
舉答:神教說---人間不如天上。佛教說---人間比天上更好。既得人身,不要錯過他,應該尊重人身,發揮人的特性而努力向上,這是佛教的一大特色。
設問:人有什麼好呢?
舉答:經說人有三特勝,天上也不及我們[1]。因人有三種特勝,所以佛特地在人世成佛,教化人類,向佛學習。
2-1-1六道唯人能學佛
地獄-----太苦--------------不會發心學佛
餓鬼-----饑餓不堪--------不會發心學佛
六道眾生 畜生-----大多是愚昧-----不能了解學佛
阿修羅--猜疑心大--------不能堅信佛語
天國-----只顧享福--------沒有心學佛
人--------有三種特勝-----能學佛
2-1-2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不識佛法,不求出離解脫之八難處:
墮在地獄
墮在畜生 ---報障深重,眾苦逼惱。---苦障
墮在餓鬼
佛出世時 生在長壽天---樂報殊勝,無諸苦事。---樂障
生在人間邊地(無佛法處)------不能見聖聞法。
生在人間而盲聾瘖啞--------
生在人間而世智辯聰---有邪見及顛倒見。
佛不出世----生在佛前、佛後---不得遇佛,不知出離之道,無求聖之心。
2-1-3人的三種特勝
(1) 憶念:「人」在印度話中,是「憶念」的意思[2]。人的智慧最強,由於憶念而來的智力,是一切眾生所不及的。
(2) 梵行:能克制情慾的衝動,遵行道德的行為,為了能利益他人,寧可犧牲自己。這種由於梵(清淨)行而來的道德,是人類的一大特色。
(3) 勇猛:人生存在這娑婆世界,什麼苦都可以忍受,無論怎樣困難都可以克服。這種一定達到的決心與毅力,也是人的特勝,在天上是沒有的。
2-1-3人性與佛性
經說佛性有四種功德,就是智慧、慈悲、信樂、三昧。德行通於慈悲,信樂必有精進[3],所以人的三特勝,也就是佛性四德中的三德,在人身中特別發達。也就因此,人身容易修學成就,人類容易學佛。
佛性四種功德 人類三特勝 儒家三達德
智慧 憶念 大智
慈悲 梵行 大仁
信樂 勇猛 大勇
三昧
2-2從人道直趣佛道
我們學佛應該走直截了當的路,就是從人的地位,求生人間,一直到佛的地步。然而依人身,求人身,不離人身而向佛道,都得從不離人事做起。人間正行修集增長,佛道因行的功德,也一天天增長,會漸近成佛的境界。我們不要糟蹋自己,應該利用這人生短短的時間,向這個目標而努力行去。
三 學佛所不可少的信解
要學佛道,有六類不可缺少的信仰與了解:
1三寶威德 --信佛、菩薩的威德神通。---值得崇仰;有高上的智慧與慈悲。
---信法有功德---依法修行,即能使我們到達究竟成佛。
2諸法真實---在變化無常、種種差別之中,有永恆的,平等無差別的真理。
信解 3清淨因果---有離煩惱,離自我見的無漏因果。純潔因行,能得清淨成果。
4能得菩提---一切人有佛性,只要自己肯發心修學下去,決定能得大菩提。
5得道方便---依方法去學,人人都能成佛,必須知道修學方法。
6如來聖教---經律論中所說,是開示我們種種成佛的方法。
四 從十善菩薩學起
對佛有了充分的信解,就得從十善菩薩學起。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菩提(bodhi)是覺悟的意思;薩埵(sattva)是眾生的意思[4]。所以,菩薩是求大菩提的眾生,凡發心成佛的,就是菩薩。
4-1大悲為菩薩發心
菩薩發心,當然包含了信願、智慧,而重心在大悲心。有大悲心而後想成佛度眾生的,就是菩薩。
4-1-1發心的意義
立下大志願,時時起慈悲心,不會忘失。此心發起,堅決不退,便登菩薩位。
4-1-2修發大悲心方法
(1)自他相易法
把自己想作別人,把別人想作自己。想到眾生的苦痛,等於自己的苦,怎能不動悲心,設法解除眾生苦痛呢!不但愛人如己,而且以自己為他人,不專從自己著想。能有這種觀念,大悲心自然生起。
(2)願代眾生受苦想
云何菩薩入大悲心?若菩薩如是念:我為一一眾生故,(於)如恒河沙等劫地獄中受懃苦,乃至是人得佛道入涅槃。如是名為「為一切十方眾生忍苦」,是名入大悲心。《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6( T08,258a13~16)
(3)觀眾生備受眾苦
菩薩以十種觀眾生,而起大悲:(《華嚴經》卷53,T10,282a25~29)
無依無怙
性不調順
貧無善根
長夜睡眠
觀察眾生 行不善法 而起大悲
欲縛所縛
沒生死海
長嬰疾苦
無善法欲
失諸佛法
4-1-3大悲是菩薩心要,成佛種子。
菩薩的最要處,便是大悲心,見眾生苦,好像是自己的苦痛,想方法去救度他們,才是菩薩心、佛種子。
引經說明: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 (T10,846a13~22)
4-2十善為菩薩正行
大悲心發生,立願成佛度眾生,就是菩薩了。但是單單立志發心,還不夠,必須以正行去充實他。菩薩與凡人的分別,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以菩提心去行十善行,是初學的菩薩,叫十善菩薩。十善,就是對治十惡的十種善行。
離殺生---不傷害眾生生命---------------------------------------------進而能愛護生命。
離偷盜---不掠奪他人財物---------------------------------------------進而能行施捨。
離邪淫---不破壞他人家庭的和諧,不作非禮非份之事---------進而能敦倫盡分。
離妄語---不欺詐、拐騙,說謊---------------------------------------進而能說誠實語。
十善 離兩舌---不挑撥是非,破壞他人的和合---------------------------進而能說調和語。
離惡口---不說麤話罵人譏諷人,不說尖酸刻薄話---------------進而能說柔軟語。
離綺語---不說誨盜誨淫,說笑搭訕等無意義語------------------進而能說質直語。
離貪欲----不是自己的,不妄想據為己有--------------------------進而能知足、少欲。
離瞋恨----不發怒、不怨恨、不鬥爭--------------------------------進而能有慈悲心。
離邪見----不起邪知邪見,具正確的人生觀-----------------------進而能明佛法深義。
正見有善有惡
正確的人生觀 正見有業有報
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正見有凡夫有聖人
結說:十善菩薩,是最初修學的初心菩薩,與我們凡夫心境相近,切實易學。依這十種善行去修學,可說人人能學。如說不會做,那一定是自己看輕自己。佛法說: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就得從五戒、十善做起,十善便是人生的正行。如有崇高道德,能行十善,缺少大悲心,還只是世間的聖人,人中的君子。佛法就不同了,十善正行,是以發大悲心為主的菩提心為引導的,所以即成為從人到成佛的第一步。大家以佛為理想,發菩提心,修十善行。此外,如懺悔、發願、禮佛、念佛以外,還要熱心注重護法,把佛法當作自己的生命,不要以為我學佛就好了。如佛法受到損害,受到摧殘,應為了自己的信仰,眾生的慧命來護持。我希望大家,開始學這大乘的第一步,作一菩薩幼稚生,從發大悲心,修十善行學起。
[1]人之特勝,諸經論中多有記載。可參閱《長阿含經》卷20 (T1,135c5~25),《起世經》卷8 (T1,348a7~b5),《大毘婆沙論》卷172 (T27,867c19~25),《大智度論》卷65 (T25,516a6~9)
[2]人,梵語manuSya,由語根√man--「思考」的意思引申而來。見《大毘婆沙論》卷172 (T27,867c)
[3]《瑜伽師地論》卷28謂信為欲依,欲為勤依。如說:「初由信故,於應得義深生信解。信應得已,於諸善法生起樂欲。由樂欲故,晝夜策勵,安住精勤,堅固勇猛…」。(T30,438b13~15)
[4]菩提含有「悟」和「正覺」的意義,而薩埵則含有多種意義,或是「眾生」,或是「心」,或是「志願、決意」。《大智度論》卷44謂:「菩提(秦)言無上智慧,薩埵名或眾生或是大心。為無上智慧故出大心,名為菩提薩埵。願欲令眾生行無上道,是名菩提薩埵。」(T25,380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