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3 02:48: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喜樂與空無 一
壹·序
序
上師瑜伽,是大乘佛教密宗檀陀羅修行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整個密宗檀陀羅修行的主要架構,同時又是修行者觀想的動力來源。
與其他體系不同的是,密宗檀陀羅式修行,主要仰賴于歷代上師傳承下來的一連串啟示。修行者首先須經過灌頂儀式正式入門。此儀式乃為使修行者的心智本體,易於接受密宗檀陀羅艱深的觀想方法。之後,再由根本上師帶領,深入涉獵每一個修行階段。
本書介紹實際的修行入門方法,融合主要的經文醍醐,以及能夠引發個人潛在精神力量的密宗檀陀羅甚深道精義。不但開闢通往佛學之路的途徑,也提供完成日常課誦的指導原則。
達賴喇嘛十四世丹增嘉措,清楚和生動的講述,讓“觀想”成為最令人鼓舞和愉悅的日課。他曾經用下麵這段話,解說上師瑜伽修行法的重要性:
‘上師瑜伽修行法,不僅能夠讓修行者觀想如實佛尊,而且,還能實踐七支修行法,更重要的是,修行者可以藉此盡窺潛藏自身內心的佛性。滋生善良自性和信念。修行者就在追隨上師的指示中,取悅了上師,也經由這種修行方法,修行者將上師的證悟法,轉換成自身證悟的一部份成就,這種修行稱為上師瑜伽。’
本書文中含藏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曲結堅贊所撰寫、達賴喇嘛十四世口授的原版“上師供養法”,名為“不二喜樂與空無大道”。此經文為達賴喇嘛十四世在一九八六年三月,由“大乘傳統保存基金會”于達蘭薩拉舉辦“二次啟蒙經驗禮贊”法會中口授。
當時,英譯本由西藏學者仔細核對,並經過譯者做必要修正。達賴喇嘛所做的是現場口述,照慣例,須對原文主體做四次複誦,以示認真校正。這些,都併入本書主體文中。
十分感激艾福瑞德·陸彥斯會長的謄寫。奈瑞亞和帕樂瑪的打字,及克莉斯汀誇克斯的校對。特別感謝花了數個月時間,致力這項計畫,卻又不願意姓名爆光的校對編輯。全文是以亞力山大柏金博士和馬汀威爾森會長的譯本為範本。
本人盡力俾使譯本符合原意,但是因為經驗和知識有限,錯誤在所難免,請各位讀者多多包涵。
藉由本書傳達的教法精義,謹願有心上士,能夠從書中獲得法王達喇嘛完美和慈悲的精神指引。
貳·引言
修行“上師供養法”的指導根源,要追溯至密宗檀陀羅釋論,又稱為“金剛鬘”。此檀陀羅(或譯怛多羅、怛特羅),以“秘密集會檀陀羅”解釋上師身體所觀想的曼荼羅境地,進而結合大威德金剛、秘集金剛及遏羅迦(黑如迦)等三忿怒尊的修行,以獲得殊勝利益。
編注:秘集金剛,或稱為密集金剛、密聚金剛。後二者皆為訛誤。
遏羅迦,在本書之中特指“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上樂王佛。
上師供養法,是根據上師瑜伽,來說明如何從事此修行。正行(實際的修行),根據秘密集會檀陀羅來解說。加行(初步的自我修行),依據大威德金剛修行法來解說。供養法,則以遏羅迦修行來說明。上師瑜伽廣布的格魯派傳承體系,幾乎每個人都能善信,而且認真修行、如實無二。其他傳承裏,有不同修行方式,例如薩迦派傳承的“俄爾系”便是。
既已成就珍貴的人身,且接受灌頂儀式,你便須審慎立下誓願,步入密宗檀陀羅修行之門,以實現佛七支果位(圓滿七種究竟證悟境地)的成就。
原注:佛七支果位,又稱為“和合七支”,分別是:圓滿受用身支、和合支、大樂支、無自性支、無 緣大悲支、利生無間支及永不涅盤支。
要達到此境地的方法,於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曲結堅贊,所著“上師供養法”最後章節,有如下頌文:
最勝上師謹受我祈請
賜我滿足如願再加持
頂禮上師光明雙足前
安住我心喜現蓮花座
原注:班禪羅桑曲結堅贊(1570-1663)是第一位班禪喇嘛,為格魯派傳承中極具影響力的 代言人。他最大的影響力,是教義的實際面,他遺留的論文,仍然保有明確性和理解性。他同時身為 達賴喇嘛五世羅桑嘉措的根本上師。
修行者必須將修行上師瑜伽,視為人生之路,並以此向上師祈請,再經由修行和求道,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實證純淨幻身和明光(勝義光明),這兩項都是修行邁向成佛的要素。
原注:當修行者將抽離掉世俗成分的“氣”,引到中脈,便會在那裏呈現一個獨特的微細身,稱之為 “幻身”,這是佛道中的報身,為淨化中陰身的要素。
明光,是意志中最細微的層面,只有在所有粗鄙狀態停止作用時,才會很明顯呈現。這個狀態,是凡 人在死亡時的自然感受。但是,也可以經由觀想誘導出來,這裏的明光,是指後者。
也因此,宗喀巴大師的隨行弟子,依照傳統,將上師瑜伽的修行視為人生之路,並結合秘集金剛、大威德金剛、遏羅迦三尊的修行法於一體。
首先觀想的大威德金剛,是忿怒相文殊菩薩。一般而言,至尊文殊菩薩被認為是諸佛之父、諸佛之母,同時也是諸佛之子。文殊菩薩之所以現大威德金剛忿怒相,是因為修行者在修行的初期階段,他的慧根、福德資糧、精進等因素,都還十分薄弱,處於最不利和最不順心狀態,才現忿怒相以協助修行者度過難關。
置身此階段的修行者,只要碰到一點點阻礙,就能造成莫大傷害。修忿怒相大威德金剛法的特別意義,在於提升智慧以通達空相,避免遭受內在與外在的修行障礙。因此,修大威德金剛法很重要。
密集金剛修行法,被視為正道正行。
密集金剛的修行法,有二個主要學派。一是聖者系(聖者學派)、一是智足系(智足學派),二者皆源於印度。
“智者系”根據各曼荼羅之不同主尊,再衍生許多不同修行法。其中,最主要的秘密集會不動金剛修行法。龍樹菩薩就此寫了許多論述,包括前行次第的深奧經論,稱為“修行法精要”,文中述及三身道修行法。
龍樹菩薩曾依據密宗檀陀羅“金剛鬘疏”,來說明秘集金剛根本檀陀羅的要義。舉例來說,在視“死為法身道(求道階段)”章節裏,他抽離“以涅盤為法身道”過程,並分離二十五粗法(顯像過程),同時加以詳細說明。
原注及編注:二十五粗法又稱二十五諦,為“數論派”學說,分別是神我(精神方面之物)、自性(物質方面之物)、覺、我慢(驕傲)等四性。眼耳鼻舌皮等五知根和心根共為六知根。手足舌、生殖 器、排泄器官等是五作根。色聲香味觸等五境。地水火風空等五大。
六知根、五作根、五境、四性以及五天,總共是二十五諦。
修行者藉“五相成身觀(原注:這是指修行者成佛的演進過程)”而生起報身,亦即掌聲住修行者本性,為修行法增添益處。正如許多不同的濃縮版成就法所述,“三身修行法觀想”雖然各具特色,但是,目的卻完全相同。
編注:五相成身觀,請參見蔡東照著“密宗大精采·一·解開密宗的輪廓與奧義”。唵阿吽出版社出版。
由於強調幻身的修行,因此,密集金剛法出現以“中有”為報身的獨特修行法。若是與遏羅迦修行法做比較,遏羅迦法也有“以中有為報身”的修行法,不過,是以形象化的脈管、咒音、手印和種子字來做修行。
大威德金剛的修行法,當修行者以中有為報身道時,稱為“金剛持法”修行,此時,修行者觀想自身化為文殊菩薩相。
修行者到了修行圓滿階段,所呈現的幻身是大威德金剛相。然而,有另一種看法認為:修行者在圓滿階段所呈現的,正如初階生起次第所修的一樣,依然是文殊菩薩相,而非大威德金剛相。
遏羅迦修行法,修行者在進入境界的時候,會現憍情相。但是,這並不是邁向圓滿階段的成熟要素。在圓滿階段,修行者實際上呈現的,是樂空雙運遏羅迦相。
遏羅迦法、大威德金剛法等密宗檀陀羅修行法裏,說明實現幻身的技巧,這些方法更進一步,被視為使修行更加成熟的要素。
正修(實際修行)在觀想脈管、咒音、種子字等等為基礎下完成。但是在秘集金剛法中,如龍樹菩薩在其著作“修行法精義”中所說:
‘藉“中有”進入樂身,是以中有為報身道的修行。’
此乃依據修行者觀想本尊相來做的。這與圓滿階段呈現的幻身十分相似,唯一不同,在於是否有明妃出現。
相似之處,在三遠離位及幻身階段,具有極大益處,起因于修行者對所觀想的本尊,在前行階段就已熟悉。這在生起次第各階段中,也有獨特意義。因為,初階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三身”的修行,所以,可知秘集金剛的修行是最好的修行基礎。
原注:三身即法身,報身和化身。
三遠離位是指被隔離的身、語、意。經由圓滿次第,顯現“喜樂與空無不二”,修行者則可以將身語 意,從一般世俗相中隔離。
為圓滿實現三身修行法——意即證悟圓滿次第,明光的經驗是必要的。如此經驗,必須藉修行者心智本體內,產生大樂來作引導。至於產生大樂之方法,在遏羅迦根本密宗檀陀羅裏,說得很清楚。
在圓滿證悟時,融入菩提心,以及在體內特定部位,體驗四喜的過程,最為殊勝。
編注:“四喜”為喜、勝喜、殊勝喜、俱生喜。
正如遏羅迦法所闡述,當獨一無二的大樂很源“菩提心”融入時,它會流向身體的脈管生命點,並逗留一陣子,在那兒,觀想特有的種子字串,藉此獲得特殊力量,以增加大樂體驗,而且帶向平靜的明光體驗。
這種內在瑜伽的力量,也能夠在遇見合適的明妃時,產生影響。所以,修行者經由遏羅迦法,可以充實“三身”的修行,也能夠使修行更完整,加速獲得修行成果。遏羅迦修行法,被認為是修秘集金剛法的重要輔助修行法。秘集金剛法若是大馬路,遏羅迦法就是具有輔助功能的路肩。而大威德金剛法,則是初步修行時,用來消除路面障礙的除障加行力量。
因此,若能瞭解上述三種修行法的各自特色,再以整合方式來修行,成效會非常圓滿。三尊修行法的真諦,在使各階段圓滿如實,而且接踵而至。
再者,所提到的各種修行法,必須本著“上師瑜伽修行法為根本大道”的觀念來進行。因為上師是最高道德範疇的表徵,是無上資糧田。
幾乎所有印度大成就者,在獲得成就之初,都有瑜伽上師為之耳提面命。可見上師瑜伽修行法的重要性。
就更深層意義來說,三身的基本修行法,就是上師瑜伽法,因為在整個觀想過程中,修行者觀想佛、本尊和上師,三者密不可分。修行者以上師瑜伽為基礎,從事泛修身和向善修行時,會牽引出很特別的力量,因此,要得到成就,一開始就要接受殊勝上師瑜伽修行法。
在西藏,上師瑜伽法傳法地區廣袤,極具地位,甚至某些經典儀軌,是專門闡揚上師瑜伽修行法之精義。藏傳佛教的四個主教派,紅派甯瑪巴、白派噶舉巴、花派薩迦巴、黃派格魯巴,都是如此。
上師瑜伽法有許多不同儀軌,“上師供養法”便是其中之一。每一本經典儀軌,都展現上師瑜伽修行法的多樣化,藉修行以達到滋潤空虛心靈,並接受上師的加持以進入柔順勝境。
我認為,單憑背誦儀軌經文,無法啟迪心志,仍然需要得到上師開示才是正途。雖然觀想諸佛也會產生強大力量,但是,諸佛具有崇高特質,我們並沒有能力直接看到他們,諸佛也不是我們可以直接親近的。另一方面,自釋迦牟尼佛的完整傳承之中,掬取廣大甚深修行成就的根本上師,則是我們可以隨時親近的。
我們的根本上師,很可能是凡夫俗子,也可能是成就菩提行的人。姑且不論他們以何種形象出現在眼前,我們都必須將他當做是真實的金剛持,以及啟蒙和加持的泉源。
上師瑜伽修行法確實非常重要,此法將影響我們獲得的福報和加持。格魯派學人做上師瑜伽修行法時,若能將自己的根本上師,和宗喀巴大師視為一體,那將凸顯特別意義,而且饒益無窮。
我以為,印度並沒有關於上師瑜伽修行法的專門參考書,雖然你會發現:許多印度大成就者,懷有瑜伽上師的學養和風範,但是,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累積功德。
然而在西藏,有許多上師瑜伽修行法的成就者。黃派格魯巴體系裏,有一系的修行法稱為凱珠齊切(凱珠仁波切傳承的單獨世系,或稱凱珠單傳),和空觀思想的經典儀軌,有很密切關係。
還有“榭舉”世系,是傑桑喜饒僧格傳承的“樂土神眾頌”。
另外還有相當完整的上師瑜伽修行法,不需要接受灌頂,即能進入無上瑜伽密宗檀陀境地,因為,這是主張“耳傳”的托登蔣帕嘉措,和巴索卻吉堅贊傳承下來的修行法。巴索卻吉堅贊正是“上師供養法”的嫡傳世系。
廣為人知的上師瑜伽修行法,是和宗喀巴大師攸關的上師供養法,樂土神眾頌,以及克珠單傳,互為表裏。或許還有其他支系存在,只是上述三種修行法最知名。在這些上師瑜伽修行法支系中,上師供養法是最深奧和包羅萬象的,需要經由灌頂才能進入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勝境。
對於像我們尚未得道、卻很幸運地,經由上師的慈悲而接受高層灌頂,且能進入密宗檀陀羅,自在修持上師瑜伽的人來說,把已修持的密宗道次第、修心法、上師瑜伽法等,以及前行和圓滿修行,合併與上師供養法融合為一體,是最好不過的事。
在上師供養法修行方面,修行者必須先將自己化做佛菩薩,以對抗庸俗的觀念和浮世的法想,然後觀想上師身上,有曼荼羅諸佛菩薩廣布的資糧田。
如先前所說,本書的架構,是依照密宗檀陀羅,來闡明上師瑜伽修行法真諦。這個修行法,包含了密宗檀陀羅之路,獨一無二的特徵,例如:成就四圓滿清淨初地的觀想法與要點、三身及圓滿次第的要點等,都詳加說明。本書同時討論一般修行的主要概念,像三士道的修行法、修心修行法的主要精髓等等。因此,這算是既廣泛又完整的修行法,可以和他法一起修行,而不會引起衝突。
開示被完整地傳承下來,因此很容易修行。這曾經是往昔諸多上師、大成就者的主要修行法之一。在所有上師瑜伽修行法中,囊括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所有要點的,唯有本修行法。
一般說來,只要修行者稍微涉獵過佛法,抱定決心,就可以把上師瑜伽修行法前行,修得很好。如果沒有決心,就算把整部“般若八千頌(八千句智慧全備的經文)”完全念過,修行成就依然是咫尺天涯、毫無所得。
廣為人知的上師供養法經文,主要揭櫫密宗道次第,以及密宗檀陀羅修行的醞釀精華。
宗喀巴大師在“最勝根基頌”中說:
慈悲上師恩藏功德中
如理依止是諸道根源
如實感召是諸道基礎
祈請加持成就永追隨
“最勝根基頌”又說:
祈請賜我證悟二次第
檀陀羅道法要全精義
安住四座瑜伽不動念
獲得上師加持並證悟
原注:二次第,意指生起次第,以及圓滿次第。
為了證悟涅盤(獲得解脫)或證菩提(覺悟),必須追隨有經驗、善知識和有成就的上師,依上師指示,以正確方法達到適當證悟境界。“道”的實際修行法,許多經文及密宗檀陀羅,各以不同巧妙方式披露傳授。如果修行者能夠跟隨契合的根本上師,就會得到很大益處——在修行道路上,如順水推舟,進步神速——並且克服所有障礙。因此,初階修行者,必須信賴如實的上師,並且必須完全遵循上師指示,來做正確修行。
編注:廣義的“菩提”,提指如何消除世間煩惱,以成就涅盤的智慧。
為了證得無上菩提(獲致最好的教化),上師和修行者之間,可以說是息息相關。釋迦牟尼佛在毘奈耶之中,明確敍述每位上師應該具備的資格,是由遵守“戒”的規範開始。
編注:“毘奈耶”是經、律、論,三藏之中的“律藏”。
若我們願意將自己交付給精神上師,並立誓追隨上師,這樣,我們就應該“視師如佛”。這樣的觀念,在入菩薩行論中也提到。此外,某些內容比較淺顯的密宗檀陀羅,以及在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中,亦提及修行者必須視上師為諸佛、為所有觀想的本尊,以及所有皈依處的真實化身。
弟子要領受三寶加持的話,上師正是啟迪三寶,以及加持賜福的來源。進一步說,上師瑜伽是所有修行的根本。修行者必須瞭解:上師瑜伽是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的礎石,同時也是積福糧、祛魔障的主要修行法。
雖然觀想諸佛,照樣可以修德積福,但是,若修行者觀想上師視如觀想諸佛,那麼,修行者將獲得更多福德慧智。為了自如從事上師瑜伽修行,修行者必須經過一般“道”的修習,並透過適當灌頂,積聚修行的“本錢”。
修行者可以用許多方法來觀想上師。根據上師瑜伽修行法而為的上師供養法,修行者首先觀想到上師出現在眼睛前面,然後出現在頭頂上,最後是降至心間。因此可以了知:上師瑜伽修行法,包括“觀想上師三要法”的全部重點在內。
上師瑜伽修行法,是很好的修行方法,和很好的修行基礎,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過,對上師的適當信賴依止,是“萬道根源”。
信賴上師的過程有二:意志信賴與行動信賴。“意志信賴”主要是指紮穩依止上師的根基,建立對上師的強烈信心,憶念上師慈悲,自然而然對上師產生尊敬之心;這些必須經由演繹過程來肯定、確信證得無上菩提,因而上師是不可或缺的。
“行動信賴”表示終其一生,悉以上師的忠告為依歸,包括供養上師、承事上師。
如果修行者能夠不斷感念上師的功德,以產生真誠信任,並且視上師為真佛,這樣,對修行過程中的知識攫取,有很大幫助。信任程度愈堅定,修行中所獲得的進步愈快。如同在日常生活中,你愈尊敬、愈接近某人,就愈容易接納某人的建言。同理,你若愈信任上師,從上師處所得的收穫就愈多、修行成就愈大。
佛教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是修行之路的準繩,信徒必須由上師引導,從事修行。如果上師本身能力不夠,或者修行者本身多所質疑和猶豫,且無法與上師有共識,如此,走在修行之路,會寸步難行。
當人思及無益的事,他的心思便有如天馬行空。從事無法獲得利益的事,就靜不下心,這是現代人的通病。但是,人如果專注於佛法教規,就不會有這樣的現象。暫且不論社會上一般人的意識形態,或評估事情的價值觀,對有能力自我評鑒的修行者而言,大家都知道,要克服因自己卑劣天性所造成的習癖,確實非常困難。
有一點很重要,我們應該冀求新方法,並且希望以新知識為基礎,嘗試學習過去未曾接觸過,或不熟悉的道理,找出既可以使自己解脫,又能夠拯救其他生靈,讓他們免於輪回塗炭之苦的方法。
雖然,每個人都有可以親近,可以信任的親朋好友,比如說自己的雙親,但是,這些親朋好友之中,沒有人具有足夠能力,引導我們走進無上菩提極樂世界;只有上師有能力正確地為我們指引明路。
修行者必須觀想一件事實:所有過去諸佛,在最初發菩提心時,都是為了一切有情眾生,才走上修行的道路,而後證得菩提,進入極樂世界,也都是為了所有生靈才這麼做。修行者將發現:唯有自己的上師,才會指示各種巧妙方法,讓我們的心智本體,進入無所不知的菩提境地。諸佛若要幫助情器世間的所有生靈,只有以上師為“媒介”,才能達到這些目的。
所以,上師是我們通往諸佛淨土,唯一的一扇門。感覺上或許有些奇怪,佛既已成道,何以要依賴凡人之軀的上師,來實現幫助有情眾生的願望?
事實上,一點都不奇怪。佛菩薩為圓滿利益眾生功德,化為凡夫相,並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我們必須堅信上師為佛的化身,毋庸顧慮是否真的是佛尊之身?就修行者而言,根本上師是最慈悲、也最珍貴的。對我們而言,釋迦牟尼佛神聖崇高,我們卻無緣親眼目睹。龍樹菩薩也是如此,他有著偉大睿智,我們依舊見不到他。
當我們信任如實上師時,就必須因循規矩方圓地信任,這一點的重要性,在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中,已經引述過。因為信賴是十分重要的事,所以一再被強調。尤其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對修行者應該視上師與佛為一體的重要性,持續不斷耳提面命。
許多密宗檀陀羅中提到,一旦我們開始修行,就必須克服執著凡俗外觀的定見。所以,追隨上師就必須摒棄凡俗外觀假像的看法。我們必須深入省思先入為主、視表像為庸俗的定見,不要以上師外形相貌來評定上師的學養。
摒棄主觀皮相之見,來修行上師瑜伽,是非常重要的。
宗喀巴大師是偉大學者,也是崇高的先知,在西藏諸喇嘛中,他的學識和地位,無人能比。就如貢唐仁波切在其著作“格魯派增長祈請文”中所述:
上師思想博大又精深
學以致用如實修行尊
誓願回向信眾乃聖人
祈請善慧佛教永興盛
宗喀巴大師接受許多教導,也從事許多修行、供養、回向,以發揚佛法。宗喀巴大師在西藏的身份地位,以及他對佛法的貢獻,我不必在此贅述;這是人盡皆知的。宗喀巴大師的著作有十八冊,每一冊都流傳廣泛,因為他是偉大德行的見證者。
宗喀巴大師有些著作,與儀軌有關,例如:請雨儀軌就是。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著作, 仍然展現佛教的深奧教義,並且,所有內容都有梵文經典為歸依。宗喀巴對佛教之教義的深度解說,特別是最難理解的重點,都以許多合理的邏輯推演予以解析。此一事實,後來的學人深信鹹服。
宗喀巴大師是安多人,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就到了西藏中部。小時候他並不具有佛相。姑且不論他是否為文殊菩薩的化身,最好視他在出生時是個凡人,經過不斷努力和修行之後,才成為文殊菩薩化身,這種想法會帶給我們更多鼓勵。
我們每個人都有慧根,能夠瞭解先前所不瞭解、獲得先前所未曾實現的心願。對有些人來說,發現某人從一出生就被認為是龍樹菩薩,或文殊菩薩的化身時,他們毫無質疑地信服不已。不過,我認為某人若一開始是個凡人,後來去凡入聖,反而能夠讓我獲得更多啟示。
縱使宗喀巴大師有可能是文殊菩薩化身,但是,以他具有凡人之軀的情況來看,我們應該視他在出生時,只是一介凡夫。他做過所有普通僧侶所必須做的事,後來,成為偉大的學者和崇高的成就者。他的信徒,他的追隨者,亦即噶當巴的新學派,對西藏佛法,投入許多貢獻。
格魯巴的特質,是宗喀巴大師的信徒們,一開始就對顯宗經典,密宗檀陀羅等,經過詳細和周全的研修之後,把個人的聞思精髓放入修行中,進入第一道——積聚資糧道。對西藏佛教的四個教派而言,一開始並無什麼差別,然而因為格魯派在傳統上,有著研究整體哲理的獨特方式,所以,其成果為四大派共用。
我認為,若能夠在修行者觀想時,提供他們更多推理途徑以供抉擇,那將有益修行者的聞思修更廣泛、慧根更扎實,在修心時,觀想就更有成就。
如同宗喀巴大師在“最勝根基頌”之末頌所言:
此生長隨上師我祈請
永享佛法喜樂與榮耀
功德圓滿佛道佛理中
速得證悟果位金剛持
我們獲得了這麼寶貴的人身,而且又有機會認識了佛法,同時接受大乘佛法諸多傳承上師照顧。當我們擁有這些難得機會,再加上各種條件配合的機緣,我們應當善加利用。在這樣的機緣下,應該趕快嘗試去獲得無上菩提。縱使力有未迨,至少應該試著依循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之道,於“中有身”證得菩提。
設若連這一點都做不到的話,不妨照樣精進,以求在未來幾世中,證得無上菩提。
這些成就,來自于對上師的適當信任(如理依止、皈依),不論是意志上或行動上,上師是我們眼前現有最方便,又是最實際的修行礎石。對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的修行者而言,須觀想三身根本上師與佛為一體,為我們的修行注入特殊力量。
接下來是,對上師供養法的一段簡短“經驗釋論”開示,你必須發心(在內心引起修行的動機):
‘我聽聞(或閱讀)上師瑜伽論法本,目的不僅為我自己,也為其他有情眾生。’
你的發心,至少要被觀想中的菩提心影響,以“利他心”幫助一切有情眾生,使他們登臨極樂盛境。
接著,要開始解說“上師供養法”的精義,為了方便修行者瞭解,謹提列主要大綱如下
一、解說傳承,證明這些開示純熟可靠。
二、說明上師供養法特性,使學人心生信服。
三、解釋,並教導上師供養法的修行方法。
一、解說傳承印證上師供養法可靠
我不認為有必要詳細敍述上師供養法的完整“傳承”,事實上,我也記不住與傳承有關的所有歷史。上師供養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才是教義上師。
慈悲為懷的釋迦牟尼佛,傳授許多不同教法,以符合各種性情和各有興趣的信徒。上師瑜伽修行法為顯密雙修,是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的結合,闡明“般若波羅密多經(此經為諸經之上首)”主要旨趣。般若波羅密多經有兩個主要概念:
隱義(隱藏的意義),是修行的道次第(階段)。
顯義(明顯可見的意義),是空觀思想。
編注:宗喀巴大師的空觀思想,是“緣起性空”。
隱顯二義傳承,主要有“甚深見系(很深奧的觀點)”和“廣大行系(廣泛修行)”二支較為著稱,分別源自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的思想體系,依據上述二個概念而發展。
宗喀巴大師同時具足甚深見支和廣大行支的全部傳承。從宗喀巴大師起,有一種不尋常傳承,即“耳傳”法門,又分兩個派系:
一個是溫薩,另一個是榭舉。有一些學者認為,修行者可以感受到應該有三個主要傳達世系,分別是:榭舉,溫薩以及雄巴。榭舉系起源于後藏,由傑桑喜饒僧格發揚光大。雄巴來自西藏中部,同樣是由傑桑喜饒僧格發揚光大。溫薩世系源自克主傑兄弟。
對於支系的傳承,在此做簡短說明。如同蔣揚秋傑劄西貝登在“宗喀巴大師秘傳”所述;偉大的宗喀巴大師,孩提時代就有佛相。他到西藏中部的,以師徒關係,自文殊菩薩那兒獲得許多啟示。接著把傳承交給多登蔣巴嘉措,他是宗喀巴大師教法傳承的偉大護持者。其次交到巴索卻吉堅贊手中,他有許多弟子,最知名的是“金剛三位昆仲”;仁欽多傑、從西藏東部來的貝登多傑,和從安多來的秋吉多傑。每位都在有生之年,得到崇高成就,讓得無上虹光身。
秋吉多傑是雙親往安多朝聖時,在半路上出生的。巴索卻吉堅贊見到這個小寶寶,認為他有不凡特質,所以親自照顧他,給他甚深開示和傳承。秋吉多傑獲得無上證悟,擁有來自宗喀巴大師的所有傳承。據說,他能夠直接看到宗喀巴大師,並且從宗喀巴大師處得到各種不同傳承,尤其是關於上師瑜伽修行法的三身開示。他的弟子是溫薩巴,在有生之年也證得無上菩提。
溫薩巴的弟子是克主曾格耶榭,他的弟子,正是上師瑜伽修行法的作者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卻吉贊。他很長壽,傳佈佛法對當世有顯著影響,是一位偉人,也是“無宗派論”者,對整個西藏具有非凡無比慈悲恩澤。
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卻吉堅贊編寫的上師瑜伽儀軌,後來傳到西藏中部和安多地區。班禪額爾德尼六世巴丹益喜、普穹噶旺蔣巴、恭穹吉美旺波,以及章嘉若必多吉(章嘉活佛)等,都還在世的時候,上師瑜伽儀軌已經廣傳流布。
在安多地區,這本經文也同樣普遍流傳。上師瑜伽修行法,和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支吉堅贊的“大手印經論”,首次傳入安多時,剛開始受到一些阻力,經典內容必須經過嚴格審查。我在章嘉若必多吉著作中,看到這方面的記載。
我從根本上師——已故嘉傑赤江仁波切——接受上師瑜伽修行法傳承所得到的釋論,乃依據喀欽耶榭堅贊的廣義實修論,而我也得到根本論之“體驗釋論”,另外還有一個釋論,我視其為珍寶,是“野風送遺珍(口傳隨風而飄的傳家寶)”的念誦引導文。
概要而言,這些開示都可以追溯到釋迦牟尼佛本身。西藏則由宗喀巴大師開始,經過班客爾德尼四世羅桑卻吉堅贊,以未曾間斷的方式,一直傳給我的根本上師。
二、說明上師供養法使學人信服
現在,我要說明上師瑜伽修行法的偉大之處。
如前所述,上師瑜伽修行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秘集金剛的根本密宗檀陀羅,以及其釋論。因此,本開示包含秘集金剛的殊勝特性,同時,因為上師瑜伽博大精深,含蓋範圍極廣,所以擁有道次第的特質。雖然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的教示中,都敍述心靈轉換(修心)的要點,但是,還有一套特有的教示,稱為“洛宗”或“修心”,強調克服我執和我慢的方法,以及克服貪執和自私的態度。相關的論述有“修心八頌”等。這些開示,在上師瑜伽修行法之中,非常完整。
本文主題的梵文名稱是“古魯布加”,亦即供養上師的甚深方法。這原本是以藏文編寫,沒有必要刻意給本文另取別的名稱。提示梵文書名“古魯布加”,乃是為了說明本因依梵文經典所造,內容可信度很高。
原文一開頭的禮贊寫著:
依止上師慈悲得大樂
祈請惠賜三身法報化
瞬間獲得普遍大成就
容我頂禮上師金剛足
接著是允諾編寫釋論的誓願:
恭敬頂禮請准傳釋論
法源悉自精義檀陀羅
大成就者天竺軌范師
並獲所有上師潤飾成
接著是:
此法悉為尋求解脫道
精心闡述只為有緣人
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的開示,可以用花園來做比喻:
花園裏有各種的爭妍鬥豔的花朵,我們沒有辦法把所有花朵攫為己有,唯一方法,就是選擇最好的花朵,編成美麗的花環,“把美麗的花環,滿懷歡喜戴上”。上師瑜伽修行法,就是顯宗經典和密宗檀陀羅的所有主要菁華,如同一望無垠的海洋,經由淬礪,把所有菁華凝聚成形在本開示之中。
“古魯布加”接著說:
‘所有卓越的成就,都取決於學人對上師的信任度。’
其中二種成就法,在“藍色經文”和宗喀巴大師的“心靈加持偈”,都有詳細解說,就如同以下所述“事師五十頌”所言:
金剛持尊修行如是說
追隨上師始可獲成就
盡心供養所有一切物
上師歡喜加持我祈請
由此可知,一個人如果想獲得啟迪,邁向前方茫然未知的路途,必須選擇有德行、能力足夠的上師,這個道理顯而易見。學習一般事物,都需要有經驗的人教導,更何況追求解脫的無上智慧,哪能夠不仰賴有經驗而且合格的上師引導?
特別是修行密宗檀陀羅的人,在踏上把上師瑜伽當做人生之路時,絕對有必要培養對上師的完全依止。基於這些原因,殊勝的上師瑜伽,能給修行者帶來充滿意義的人生,並且發揚存在世間的寶貴生命本質。因此,勤修上師瑜伽十分重要。
三、解釋及教導上師供養修行法
本釋論解說內容包括:
(一)加行法(即起步時的修行法)。
(二)正修法(即實際的修行法)。
(三)結行法(即結束時的修行法)。
編注:密宗術語的加行、正行與結行,用白話語來說,就是預備階段、正式進行階段,和結束的完成 階段。
這三個部份,將自下一個單元起,逐項加以討論。於此,先解說幾點與修行攸關的必須注意事項。
一·修行者必備的資格
上師瑜伽修行者所必備基礎,是必須先接受灌頂,才可以進入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境地。接受灌頂,本來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是,近年來參與灌頂法會成了一種時尚。一般人認為:只要參加灌頂法會,即使分了心或是打瞌睡都無所謂。其實真正的灌頂並非如此。
光是“入門”,都要經由正常管道,有一番正確如實的修煉——至少要對何謂修行有通盤瞭解。雖然在求道的路上,有許多不同要素存在,但是,最重要的是三個主要概念:
(一)出離心(出迷界、離輪回之心)。
(二)菩提心(求真道正覺之心)。
(三)正見心(對中觀有正確體認)。
通常,對這三個概念要有真正了悟,才可以接受灌頂。看起來是有一點困難,不過,有心修行的人,對這三點至少要瞭解實質內容,並且發心:願意追求到洞徹了悟的地步。
另外,領受修行法的開示和引導,是必要的。
二·情器世間環境
對刻意與世隔離的修行者來說,另當別論。對我們來說,“器世間”的“環境”,指我們自己的房間、屋子或任何想要拿來當做修法的地方。不論我們所處的地方,是吵鬧或是寧靜,我們都必須不為所動。當你勤于修行,而且能夠控制住意志時,外在因素就無法對你造成太大影響。
說是這麼說,外在因素對初學的人確實有很大影響。因此建議初學者,最好選擇適當修行環境:良好、獨立、安靜的空間,最好是有成就者加持過的地方。不要選擇有戰亂,或有宗教派系鬥爭的地方。
總之,應該盡力改善所處環境,成為自覺舒適的場所。
三·實際修行法
修行有許多不同的方式,除了選擇合乎理想的場所,還要齊備修行法器。若有資糧田,比如唐卡,或者是立體佛像、圖畫佛像等等。或者是宗喀巴大師、根本上師的塑像與照片等。
如果什麼都沒有,其實也沒有太大關係,大可不必太強調佛像等等外在形象,自己內在證悟才是最重要的。
佛像是方便初學者瞭解諸佛的外形法相而已。特別是在像西藏等深層佛法無法輕易推行的地方,保有自己誠心信仰的佛像,是最好不過的。修行者至少可以利用佛像教導孩子,例如:
‘這位是根本上師、這位是釋迦牟尼佛、這位是文殊菩薩。如果經常向他們祈請,他們就會增長你的智慧。’
真正修行的人,外在因素已經不是重點。學習修法的意義和目的,是為了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心靈。如果修行者反其道而行,只注重外在形象的佛菩薩法相,久而久之,佛菩薩像可能淪為個人眾多財物之中的一件東西而已。
如果你擁有塑像,不應該因為材質不同,對佛菩薩像有喜惡差別。佛菩薩像必須按照法本,做適當而正確雕鑿。即使佛像是用黏土塑造,仍然要安置于上方位置。至於守護尊摩訶迦羅的塑像,就算是利用昂貴的金銅鑄造而成,也應該置在低於佛尊的位置。
千萬不可以視佛像為個人的一件財物。雖然有些佛像曾經屬於某位道德高尚的上師,使其獲得特殊力量,或高居神聖地位,但是,不管佛像的年代長短,或神聖與否,都應該安放正確位置來供養。
之所以要視佛像為聖物,乃因佛像能讓我們想起他實際代表佛像尊或上師。我們崇敬的並非佛像,而是佛像的代表者。當我們購買佛菩薩的畫像或塑像時,應當心生崇敬,因為看到佛像,就會想起諸佛的慈悲和功德。不要受役於材質,也別因為產地不同而評估價值厚菲。
經文是必備的。修道次第的修行者,必須擁有宗喀巴大師的道次第,不論是廣論或是略論版本皆可。若加上龍樹菩薩的“寶鬘論”,或寂天的“入菩薩行論”更好。
對格魯派修行者來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版本,簡直就像憲法一樣重要。另外還有一些宗喀巴大師著的重要經典,像“辨了義不了義(了義·不了義抉擇論;善說心要)”、“中觀根本論大疏(正理大海·龍樹菩薩智慧根本經釋)”、“入中論疏(密意勝明)”等釋論。
編注:“入中論”為月稱所著,內容主要闡述龍樹菩薩的“中觀論”。
入中論共十品。其中菁華為第六品“慧波羅蜜多釋論”。
除此之外,班禪額爾德尼四世羅桑曲結堅贊,在“覺法”中的論著也非常好。覺法主要論及擺脫貪欲的修持法。你也可以準備有關修心,或其他適合修行的經文。
若能有表徵佛之一切智的佛塔也不錯。因為你是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的修行者,最好準備金剛鈴、金剛杵等三昧耶法器。你若是沒有適當的修行,只一味大聲搖動金剛鈴,對修行並沒有幫助。
個人修持的態度,勝過外在三昧耶物。修行者若被迫必須做抉擇時,其抉擇一定以最重要者為優先考慮。例如:格魯巴學人,應該把宗喀巴大師的著作,視為最高指導原則,寺廟的其他法本,則是附屬參考書籍。掌握根源,比僅只顧及旁枝來得更重要。
有一種說法是:專心投入修法觀想的時候,必須面向東方:這一點並不重要。結跏趺坐,有一張後部稍微高起的坐椅比較妥當。對西方人來說,結跏趺坐是很困難的姿勢,如果執意於結跏趺坐的姿勢,可能會將所有注意力投注在坐姿是否正確的思緒上,結果,精神和力量會彙聚在膝蓋上,這是很危險的,若有這樣情形出現,還是坐在椅子上為宜。
供養曼荼羅,以集積功德,非常重要。所以,有曼荼羅是件好事。假使負擔得起,可是以購買黃金或白銀制的曼荼羅盤,不過,仍然不可以視之為個人財物。一直認為材質很重要的人,不妨想一想密勒日巴等大成就者,他們豈不是在修行上無法有所成就?因為他們就如乞丐一樣貧窮。
提婆在他撰寫的“中庸之道四百論”中提到,佛法修行者最重要的,是以“心”為基礎,外在條件並不重要,用心才陽一切根本。
參·德行領域的加行
加行有二種方法,分別是:
一、共加行法。又稱為共同加行法,為一般的基本入門修行方法。
二、不共加行法。
編注:加行,是指以比較簡單容易的方法,使修行者在修“正行”之前,紮下必備的根基,也可以說 是一般的入門修行法。
這二種加行的方法,特地解說如下。
一、共加行
每一天,都應該有這樣的修持。
早上一醒過來,你必須培養十分良好的發心。想著:
‘我不要無所事事,虛度今天,最好能夠增進修身養性的功德。’
仔細想想自己相信一種叫做“佛法”的東西。不但聽過,而且相信因果法則,以及與空性、愛憐、慈悲等相關的道理。既然已經瞭解這些道理,再過著沒意義,或是沒有目標的生活,那是極其愚癡的事。
對不相信佛法的人,自然另當別論。至於對佛法深信不疑的我們,遊手好閒過一輩子,是既愚笨又悲哀的事。
所以,每天早上一醒來,培養良好的發心動機,想想:怎麼樣度過今天,才會獲得最好成就?
到了一天即將結束之際,就回承在今天之中,自己做了什麼事情?並且拿來和昨天的行為做比較。這樣做,會有很大助益。一旦發現自己有不正確或不恰當行為,就應該好好反省。
翌日,必須再次肯定告訴自己:誓願不虛耗美好時光。這些,必須透過自覺自省的決心,才能夠達成發心目標。經由重複不斷發心和檢討,把要證悟的目標深植在內心。你必須有如此決斷:縱然不能到達最高證悟境界,至少我不會傷害自己。連一天都不能夠浪費的理由,是因為佛法既珍貴又難得,若不天天不間斷勤修,以獲取佛法勝義,則於事無濟。
這樣的修行,應該在體認“生而為人是很難得(人身難得)”的意義之中來進行。我們必須省思,並為自己沒有墮入畜生道,或對修行毫無益處的地獄道、惡鬼道等三惡趣裏,而感到高興。更為自己生為完整人身、諸根具足而感到慶倖。修行佛法的所有必要條件臻於完備:世界上已經有佛法存在,也有修持佛法根基完善的人類存在。
思考這些事實之時,你必須開始道次第的修行,實現聖道三要,和密宗道二次第。
編注:聖道三要,即出離心、菩提心和正見心。
為了讓這些修行更強而有力,而且更具成效,有必要念誦堅曼怛羅(咒文·咒語)。還有一些特定修持,諸如念誦加“持舌法”,可以減少因無意義的閒言閒語所積惡業。這些都記載在日常修行儀軌中,隨時可以修持;因為,讓生命中的每一天活得有意義,是必要的。
當你開始修行,則必須注意以下六項前行。
一、創造清淨修行境。
修行環境、房間或屋子,必須整齊清潔。
清掃房間的“動機”,不應該受到旁人眼光或是褒貶的影響。你必須這麼想:因為你想要迎請功德,所以保持環境整齊清潔是必要的。在紊亂環境中研修佛法,是非常悲哀的事。環境的不清淨,事實上,正是我們混亂心志所造成。
如果周遭儘是塵埃,你不喜歡這麼不舒適的環境,就必須找出原因。不過我認為:清掃環境確屬必要。尤其像成為觀光勝地之後的菩提迦耶,在這麼髒的地方修行,百分之百會得病。
編注:菩提迦椰,為釋迦牟尼成道處。為印度著名是觀光勝地,周遭環境的清潔情況,差強人意。
打掃灰塵時,會害我們咳嗽,所以我們不喜歡。因此,我們必須找出可以克服不快的方法,比如說,在灑掃的時候,抱持這樣信念:
‘其實,我是在清掃我無知的心智。所處環境愈乾淨,意念會愈清淨,相對地,愈有助於我的修行。’
二、設壇城或上師資糧田。
有清淨環境,再準備與釋迦牟尼佛有關的器物,例如:象徵身語意的佛尊鑄像或畫像,依正確順序排列。如果有“供養上師法”的上師資糧田畫像,不可以縣掛太高,否則會因為看不清楚上師的法相,而使修行分心。
三、獻上可食之供品。
要設置何種供品,不應該受到旁人觀感的影響,也不可以由不正當方式取得供品;取之無道的供品,都不算是好供品。
獻供要有良好發心。就如同皈依戒律中所言,供品是當天食物或飲品,為第一考量:不論是食物、牛奶或茶。供品必須是可以食用的。準備不能吃的供品,然後口中念誦“唵阿吽、唵阿吽”,並沒什麼幫助。
如果能夠把某樣不能入口的粗糙食物,藉由持誦唵阿吽三次,就能夠變成美味食物的話,就另當別論。否則,獻上不能吃的供品,就算重複念誦千萬遍唵阿吽,也無濟于修行功德。
供品最好是你的經濟能力許可。不管怎麼說,至少可以奉上你每天的第一道食物為供品,因為沒有人可以不食而活。供品,切記要用可吃的食品。
一九六O年以後,西藏人曾經有一段時間,處於必須靠吃老鼠等動物維生的窘況。那時,有人說,一種看起來油膩膩的小蟲,吃起來味道很不錯!
還有人告訴我,在一天將盡,接受思想灌輸課程結束,終於到了能夠就寢之前,他們會到廁所抓小蟲,然後全部放在金屬香煙盒裏烤過再吃。
有的人甚至餓到吃人的糞便。這真的是人間悲劇一樁!
以上這些是例外情況。那時候“可食用”的東西,不能用來當做供品。沒有被弄髒或變質的罐頭食品,是很好的供品。如果再遵循適切儀軌獻水供,則可以累積很大功德。
四、毘盧七支坐法。
以感到舒適的方式盤坐下來,身體保持毘盧七支坐法(毗盧遮那佛七部位要點坐勢法)。如果結跏趺坐讓上你極不舒服的話,不妨以一般坐法取代。你可以很自然地坐在椅子上,雙腳交叉著地,忖度是在模仿彌勒菩薩的“彌勒坐”。
編注:毗盧七支坐是佛教的靜坐法之一,藏傳佛教特別重視。七支坐可以說是七種坐姿,或靜坐的七 項注意重點,分別是:
一、雙腳結跏趺坐。二、雙手結禪定印。三、雙肓及背部向後第。四、脊椎挺直。五、頸部稍微低俯 。六、眼睛觀鼻尖。七、舌抵上顎。
觀想時,雙手放在靠近肚臍的地方,左手掌在下、右手掌在上,兩隻大拇指尖互相碰觸,構成三角形。
脊椎必須挺直如箭。牙齒和雙唇,維持平常自然的樣子。舌頭輕輕抵住上顎,這樣在觀想過程中,才不會分泌過量口水。體內上升的氣若太盛,會引起口幹,所以,舌頭頂在上顎,有助解除口幹現象。
頭部必須稍微下垂。眼睛直視鼻尖,這並不表示必須瞪著鼻尖。鼻樑挺直的人,眼觀鼻不至於太困難。可是,鼻型小、鼻樑低的人,眼觀鼻時,凝視太久的話,眼珠會酸痛。歐洲人的鼻子比較高挺,非常方便眼觀鼻。
雙眼過度向下觀望,也會造成酸痛,所以最好保持平常自然的視線方向。剛開始修行,閉上雙眼也許有助於想像力的清晰度。當要更深層集中注意力時,就幫不上什麼忙。閉眼若養成習慣,很容易有心智沉落的傾向。
另一方面,訓練自己在觀想時張開眼睛,雖然一開始,眼睛所看到的景物會困擾你,但是,將來卻能夠幫助你觀想到更清楚的形象。對於戴眼鏡的人來說,觀想會因為戴著眼鏡而更加清楚,摘掉眼鏡反倒會讓影像變得模糊不清。所以,不必刻意閉上眼睛,保持自然狀況最好。過一陣子,你會發現:自己不再注意眼睛是睜開或是閉上了。
雙肩也要保持自然姿態。在這七支(七個要項)之外,如果把適當的呼吸加上去,就成為“毗盧八支坐法”了。
五、對治貪瞋等煩惱。
省視自己的內心,是否對許多事物產生憎恨?是否有強烈執著貪欲?有的話,就以相對方法加以消除。
例如:如果有著極度的瞋怒感,就要觀想慈悲的喜悅來化解瞋怒境。經由心智上的努力,來轉化情緒上的煩惱。或者可以集中意志力於氣息律上(稱為數息觀),取代治絲益棼的混亂心智。
發現意志動搖或分散,宜保持鎮靜,暫且忘卻當前令你分心的事物,傾全力注意吸氣吐氣,專注呼吸動作,並且忖思:
‘現在呼氣,現在吸氣。我正在呼吸。’
這種練習要以十分溫和的方式進行。在一些釋論中,我看過類似的解說。當一個人產生忿怒等負面心思,便應該用力呼氣和吸氣,這樣才能克服情緒所產生的巨大驅動。由於意志的力量巨大,所以用力呼氣,並且想像自己有辦法征服情緒時,真的就會趕走煩惱。
如果只是要利用呼吸來克服分心,則可以用輕鬆的方式進行,在腦海中計數吸氣和呼氣:這是第一次吸氣、呼氣,第二次吸氣、呼氣……。
“那羅巴六瑜伽法:”修法,有一個程式,稱之為“九節佛風清淨法”。首先,修行者由右鼻孔吸氣、左鼻孔呼氣。接著是左鼻孔吸氣、右鼻孔呼氣。不過,在金剛瑜伽母成就圓滿次第修行中,基於特別理由,修行者必須先從左鼻孔開始吸氣。
以那種羅巴六瑜伽法為基礎的話,首先還是要用右手“食指背”按住左側鼻翼,由右鼻孔吸氣,然後用右手“食指腹”按住右鼻翼,由左鼻孔吐氣。之後再用左手食指背按住右鼻翼,以相反方式行呼吸法。經由這個過程,雖然你還是用鼻孔吸氣和吐氣,卻可以想像成氣從兩條脈管進出。
你也可以嘗試不用食指鼻翼的方式,進行呼吸法。這樣可以平息你的情緒,遏止情緒擴張,消除強烈情緒。如同把混濁的水過濾清淨一樣,罪惡感的心境,會逐漸昇華至良好境界。
六、實踐難能可貴的發心。
累積上述五項必要條件,爾後,修行適當與否,都取決於你的發心。
如前所述,必須在早上醒來牽動發心,把一整天做最有效利用。確切下定決心,讓當天變得很有意義,因為此珍貴難得人身,乃因發揮潛力才具有意義。個人心思要永遠保持無瑕美德,十分困難,但是,只要想著:
‘當我開始上師瑜伽修行法,我必須用佛法整合心志,絕對不讓情器世間的俗念,影響修行成就。’
你要在很短時間內,專注意念。注意力愈集中,修行就愈有意義,就能夠從人身中,得到更多心智精華。想想難得珍貴的人身、苦空無常、死亡如影隨形等,就能生起如此決心:
‘當我修行時,要盡可能做到最好的地步。我絕對不浪費此生,特別是在此年、此日和此時。’
修法時,不該存在虛應故事的態度——滿懷熱誠來參加法會,回到家裏,卻什麼也不修持。
單憑參加一次法會,就假裝確有修行興趣,這是欺騙上師的行徑。聽聞開示的目的,是為了將開示的主旨,運用在將來的修行中,只是來到我(達賴喇嘛)身邊開開眼界,那麼,我只是個演員,等我表演完了,你就忘記所有事情,這並非修行本意。
經過幾天、幾個月、幾年努力修持,你的心靈會產生真正提升的變化。因為,人的心識很自然地會去適應熟悉的事物,對不特定的形體,比較難產生感情,所以,面臨新的障礙就無抵抗力,只能夠遵循熟悉的路徑行走。
雖然情緒痛苦沒有任何形體,卻會長時間浸染,而積非成是、逆來順受。我們分明留意到突發性的情緒是錯誤的,可是卻擺脫不了情緒的影響,只因為已經習慣了心境跟著情緒起伏。如果持續修行,絕對會改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也許你已經注意到,現在的心思和十年前的心思有一些不同。就我來說,向別人解釋提升心靈境界的重要性,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連我自己都還不能完全洞悉個中奧妙。然而,若拿目前的心境與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心境做比較,會發現我對空性、對菩提心的體驗,有某種程度改變。至少我知道菩提心所在的方向!
這些體認都是經由修行而來,並非突然頓悟。經由多年來修行所得的熟稔程度,我看到了自己內心有顯著不同轉變。我並不是在誇張自己的成就。達賴喇嘛並非生來就淩駕在大家頭上,若我生來我天縱英明,果真如此,非但不能鼓勵各位,反倒會讓大家打退堂鼓。
為了讓人堅定信仰,我們說佛陀擁有一切圓滿功德。假使你想一步登天跟佛陀較量,你只會落得灰心增志。你會想著:
‘噢,我怎麼可能得道成佛?’
你可以先取禪道、加行道的菩薩做為典範。尤其你若以第一道階梯——資糧道的諸菩薩為典範時,會增加無比信心。就如同在賽跑中,對手超前一大截,後面的人就會失去勇氣和希望。要是發現對手只跟在身邊,就算已經精疲力盡,仍然會激起勇氣,心想:我只要再努力一點點,就可以超越他,有贏得勝利的希望。同樣的道理,我們先以同修學人作為典範,試著追趕上他們,以衍生持續不斷的勇氣。
過去,一般傳道授業的型態是:謙遜的上師,常說自己的證悟成就仍有不足,藉此鼓勵學子努力向上。對現今的學人來說,上師的謙虛,似乎會造成反效果,令他們懷疑上師的能力,而心生氣餒。相對地,如果上師說他具有某些觀想和修行上的成就,並具體說明方法,則能使聽聞者產生更多勇氣和激勵,他們會想:
‘如果我也開始勤于修行,終究會得到和上師同樣的成就。’
由於我們缺少修行,所以一直停留在原地。只要投注心力修行,心智多少會有所改變。你的修行不是做給達賴喇嘛看的!
有一些更誠實的人,他們只是來聽我講道,卻對內容沒有太大的興趣;因為他們睡著了。他們可能平常太忙碌,沒有獲得充份休息,而在道場中他們覺得舒服又溫暖。如果你以純正的動機來聽道,你就能從中獲得一些益處;這些益處還要經由修行才能實現。
最好的修行者,通常是煢居獨處,做一個遁世的隱者。這是最好的方式,卻又是最困難的方式。而且,如果人人都做隱士,大家都會活活餓死。
因此,你必須抱持這樣的態度:
‘我勢必傾全力在最短時間仙,從事上師供養法的修行,只要一小時或兩小時,我非得讓它發揮最大意義不可。’
深入想一想擁有人身珍貴難得的含意一下。我們常聽到某個人死亡,這表示人的生命有盡頭。一個人死了以後,就把財產和親朋好友都拋諸腦後,因為他無從把那些帶著一起走。我們死了以後,甚至要把臭皮囊拋棄,不管是被火葬或水葬,最後是一點都不剩。
你帶不走你的好朋友,也帶不走你的上師。當你活著的時候,或許某些人有強烈意願,要為你赴湯蹈火,例如,有人願意為達賴喇嘛奉獻生命。曾經有人對我說過:
‘我願意放棄生命追隨你。’
——但是,真的到了那個時候,他或許會後悔。
不過,還是會有人願意為我犧牲生命。可是,一旦我死了,為我犧牲性命變得沒有什麼意義。只有在有生之年,經由修行提升心靈層次,這一點才有用處。我們能夠瞭解,死去原知萬事空,大限來臨,親戚或財產在這個時候都幫不上忙。
人永遠不知道“死亡”何時會來臨。沒有人能夠確實自己能活多久。到目前為止,我們藉由食物、衣服、住屋等等外在因素來維持生命,但是我們仍然不能肯定自己的生命能持續多久。所以,心裏要想著:
‘如果我今天就死去,我是否做了足夠修行?’
如果你修行得法,淨化你的業障,在夢境得到對未來的正確指引,這樣非常好,你就不會有任何遺憾。要是在沒有修行的狀態下,今天就大去,那麼你最好確認一下,到底有沒有輪回這一回事?沒有輪回的話最好。很多人不相信輪回,因為他們根本不瞭解輪回,但是這樣無法否定輪回的存在。
堅持沒有輪回的話,很多矛盾之處便無從解釋。在佛教中,若是有一種現象,在我們日常經驗中未曾出現,那麼,就必須用符合邏輯的常理來推論它不存在。如果某種現象有證據,可以用來證明它存在,或者是沒有證據否定它不存在,那就必須肯定此現象是存在的。
輪回現象的存在,有許多支撐論點。人們仍然堅持反對看法,不承認投胎轉世之說,未免太過偏頗。不能因為記不起前幾世的一切,就否定輪回的存在。何況有些人真的記得前世,這並非前人才有的現象,現代人照樣發生如此不可思議現象。
來生可以分為兩種:善趣(好的轉世)和惡趣(不好的轉世)。地獄和餓鬼的世界,我們雖然無法親眼看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周遭動物的出世、生存和死亡,我們可以看見動物都有著強烈的哀樂情緒;就如同我們的快樂和痛苦,起源於自己過去的行為。同樣的,動物的快樂和痛苦,也是根源於牠們過去的行為。
我們知道,造太多罪業,來生有可能墮入畜牲道。想想這個事實,想想自己成為動物的命運吧!這一輩子,我們有幸成為人身,我們為了人的權利而奮鬥,可是如果你明天死亡,投胎成為一隻母狗會有什麼感受?雖然我們幸運投胎為人,我們還是身受各種痛苦和不甘,那麼,我們怎堪去預想淪為動物時的命運呢?
如果命運操縱在你能力之外,那是一回事。假使在你能力範圍之內可以操縱,你就應該下定決心:我要盡最大力量修行。假使你用這種態度做上師瑜伽修行法,會有長足進步。因為經由修行,你可以在腦海中深植證悟的完整過程。心想:
‘我已經從慈悲的上師那兒得到開示、灌頂、賜福等加持,從今天開始,我要傾盡全力修行,做為對上師的成就供養。’
如是崇高精神,不能受到自私自利的偏頗心侵害。你必須更關心其他有情眾生的福社。如經典儀軌所言,加行法應該尋求皈依、發菩提心,以及四無是加行,並駕齊驅。
皈依是用來區分正道、偏道。菩提心的激發,是用來區分北傳大乘和南傳上座部派之精義。皈依和發菩提心,是整個佛法的精髓。
七·皈依師佛法僧四寶。
為了尋求皈依,你必須先觀想皈依境(皈依物件)。然而,也可以不經由觀想皈依境,就直接尋求皈依。但是,最好還是先思量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就三寶而言,對“法”的瞭解最要緊。“僧”意味著在修行時,對法有深刻領悟的成就者:人對法的領悟達到最高層次,便成為佛了。
思考一下“法”的特質。你必須打從內心深處皈依三寶。如此,有時候沒有真正觀想皈依境,反而便佳。否則,你可能會認為:只有在我迎請佛時,佛才會出現,我沒有迎請,他們就不存在。
你同樣也可以尋求皈依——不經由觀想皈依境——經由十方諸佛和眷屬的功德來做觀想。假如你依儀軌觀想皈依境,就可以觀想到來自諸佛的甘露,這種甘露足以淨化你的業障,給予無限加持。
有一種廣為人知的皈依境觀想法,是“化身寶傳”。第二種方法稱為“五聚上師”,如達賴喇嘛三世索南嘉措,在道次第修行中所闡述,是一般觀想皈依物件和發菩提心的理想方式。第三種是傳統“上師供養法”所說的,內容與“五聚上師”十分類似,也是以下的主題。
要用這樣的方式觀想皈依境:
上師就在面前的虛空中,在你跪拜頂禮時,指尖能夠觸及的地方。有八隻獅子擎舉寶座。在中央和四個主要角落,可以看見五個比較小的寶座。中央和寶座稍微大一些,看到的是佛學大士釋迦牟尼佛。
你腦中的釋迦牟尼佛形象,應該不只是尊塑像,而是鮮活明亮的形體。釋迦牟尼佛右邊是彌勒菩薩,左邊是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被修行過的歷代上師圍繞,上師座首是無著,周圍是“廣大行系”諸上師。
文殊菩薩是被“甚深見系”的歷代上師圍繞,座首是龍樹菩薩。釋迦牟尼佛身後,是“加持系”的歷代上師,圍繞著金剛持。“加持系”這個名相,有許多含意,這裏指的,是以修行者主要本尊之傳承,以及諸上師所圍繞而成的集會。
編注:諸佛菩薩等聚集在一起,名相稱為“集會”。例如:蓮華生大士集會樹、宗喀巴大師休會樹之 “集會”。
釋迦牟尼佛面前的中央,你看到的,是自己的根本上師,具足一切慈悲,使你對他產生強烈信仰。事實上,對上師供養修行時,修行者不應該對自己的上師有偏袒之心,最好視所有上師皆為眼前諸佛。就好比第一個教你識字的老師一般。
但是,對於尚未培養出正確修行觀的初學者來說,最好先將注意力集中在上師身上,以產生更密切感受和更強烈信心,以後再將這正確感受的信心,導向其他上師身上。面前的上師,有著和凡夫俗子一樣的正常法相。如果上師的雙眼有任何翳眊瑕疵,就不要一直觀想上師的雙眼。同時,觀想上師被過往接受他教導的其他上師圍,所有上師都面向他。
這些集會(聚會),加起來共有五組,稱為五聚。
其次,觀想密宗檀陀羅諸尊,以圓圈形狀環繞五聚上師。最裏面一圈是無上瑜伽密宗檀陀羅諸尊,次一圈是瑜伽密宗檀陀羅,接著是行密宗檀陀羅,再來是事(或稱為作)密宗檀陀羅。
編注:密宗的發展次第,是作、行、瑜伽、無上瑜伽等四檀陀羅。也有六檀陀羅之說,此處恕不做深 談。
本尊之外是諸佛、諸菩薩、諸勇父及諸空行母。
你要觀想,自己被六道一切有情眾生圍繞住。正如貢唐仁波切說的,我們要以人的形體來觀想諸尊法相,這樣會招徠吉祥,因為,人身是獲得證悟的是適當法相。
編注:諸尊的外觀形體,稱為法相。
你也可以觀想,諸尊各有法相,思量諸尊為器世間受過無數苦難煎熬,因而產生更強烈憐憫心。我認為,你可以先觀想諸尊各有自身法相,然後觀想甘露降臨、業障被淨化,再觀想諸尊因此化為人身法相。如以前的大成就者所說:
‘皈依物件,遍佈整個虛空。有情眾生,覆蓋整片大地。’
當你尋求皈依時,想像自己是吟誦皈依咒的領經師。
編注:領經師是藏傳佛教寺院,僧眾在經堂或法會中,領頭念第一句經文的喇嘛。藏文稱為嗡則,俗 稱“開腔喇嘛”。
皈依的意義,是你希望解除某些恐懼,而去尋求庇護。所有眼前讓你不安的情境,稱為“皈依因”,是激起你想要皈依的原因。你應該打從心底,將自己交付給皈依境,視為可以依賴、使你未來證悟最終境界,像龍樹菩薩,臻于成佛境界,這種境界稱為“皈依果”,是皈依的最終結果。
陷於困境的人,會向高官顯爵求助,冀望消除困難。在因果皈依中尋求庇佑的人,心境也是如此。但是,永遠依靠別人庇佑,並非勇者作為。任何人都要試著達到不必攀緣皈依的程度,這時,佛法僧是足可尋求的皈依對象;具有慧根和勇氣的修行者,莫不以此為主要皈依。
皈依佛法僧三寶修行,不應當只是為自己,而是要為一切有情眾生。當你發心,為了情世產眾生而追求無上智慧時,這就和發菩提心一樣。大乘學人通常具有如是果敢、更有慧根。
原注:大乘學人,指大乘佛教信徒,有兩種不同涵意。一是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另一個是從實際的效 果來看。一般指的是後者,修行者以精神面的才華為基礎,修法成果的差別,在於修法內容的宏大或 渺小。
為了正確的皈依修行,你必須思考為何要皈依的理由?亦即回想皈依的原因。若沒有任何事情,足可讓你感到恐懼痛苦的話,你根本不必為自己尋求皈依。要是你尚未達到無所不懼的境界,則須尋找已經達到不畏、不懼境界的成就者來庇護你。
此時,宜思慮輪回三有果報之苦,無所不有,進而瞭解皈依三寶能夠解救你免於陷入果報深淵。
編注:三有,“大智度論”釋意為欲有、色有、無色有。此處接近“異部宗輪論”所言之生有、本有 、死有。
這一點觀念,並非只適用於你,一切有情眾生亦是如此。想想我們自身和其他有情眾生的痛苦,我們目前所承受的痛苦,將來有可能要繼續承受,甚至至在來世也免不了,如同國王的藏寶庫,再怎麼揮霍就只有那麼多。
如果不受痛苦和恐懼侵襲,就另當別論,但事實罕難如此。我們必須尋找能夠免於痛苦恐懼的方法,這可藉“止觀(以智慧觀察目標物件)”來達成。要達成“止觀”,需要共修的同伴,還需要上師做為求道上的指引者。
三個皈依物件中,最重要的便是“法”,包含止觀以及通往止觀的證悟在內。法,真正保護我們免於恐懼。佛陀就是心智通達,能斷滅惑障,故能免除所有恐懼痛苦。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法”做深入瞭解。
我認為要瞭解“法”,必須先瞭解四聖諦。再者,也需要對二諦先有明晰認知,才會使四聖諦更具說服力,因為,佛陀傳授所有道理,悉以二諦為基礎。如果你的信仰建立在四聖諦或二諦上,就會對皈依處產生強烈信任感。你會認識恐懼的真面目,並深信皈依將使你免於恐懼。
編注:二諦,指真諦和俗諦,又稱為勝義諦與世俗諦,前者意為出世間的真理,後者為俗塵世間的真 理。
如果我們皈依佛陀,他會指引一條自己走過的道路給我們。在你面前的諸佛,已經證悟真道,深知如何去蕪存菁,這樣一個境界,在你知識領域中是可能存在的。你可以經由瑜伽見解的推論,瞭解這種境界存在的可能性。你會肯定面前的諸佛確實存在,不是歷史上的虛構人物;別人也有能力體悟這種情境。
毫無疑問,人人都希望快樂、不要痛苦。我們必須證悟修行真理,以便追求喜悅。我們有必要找一位上師、一位嚮導、一位可以指出正確道路的人。我們也需要僧團做為修行夥伴。如此,可以瞭解做為皈依物件的三寶,是不可或缺的,並且在向三寶們尋求皈依之時,三寶會助你獲知真理。
以這樣的省思,皈依佛、法、僧三寶,並將自己交付三寶手中。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斷除深植在你和一切有情眾生心中的妄想。
把佛當成引導修行的導師、把法當成正道、把僧當成修道之路上崇高的同伴。以這種強烈的信任感為基礎,一起皈依或單獨皈依,並持誦皈依文:
我皈依佛
我皈依法
我皈依僧
除了三寶,另一個皈依境是上師,事實上,上師並非單獨存在,他被含括在佛或僧之內。由於上師是給我們開示和福佑、並帶領我們認識心中三寶的智者,所以,我們首先需要皈依上師。
你不能把上師視為超越佛陀的人。有一位來自西方國家的朋友告訴我,他去朝聖的路途中,同行許多人視上師為超越佛陀之人。他說他不喜歡這樣,而我覺得他是正確的。抱持佛陀低於上師的觀念,這樣並不好。
藏傳佛教中,上師瑜伽一再被強調,有的人因而產生誤解,以為西藏人有“四皈依”;在皈依佛法僧三寶之外,又加上皈依喇嘛,所以把藏傳佛教訛稱為“喇嘛教”。
上量是我們接觸最密的人,我們和上師之間是師弟關係。
編注:佛教名相中的“師弟”,是指“師父和弟子”,而不是“師兄和師弟”的師弟。
只有經由上師,我們才可以得到教化和開示。佛陀是如此崇高至上,對我們而言,佛陀僅是一個祈請的物件,我們可以去菩提迦耶和拘屍那拉城等聖地朝拜佛陀,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如此而已,雖然偶爾有例外,比如可能有人在聖地感應到佛陀存在。然而,對我們來說,最慈悲的還是上師。有句名言這麼說:
含英咀華本應甚深觀
過去諸佛引領諸菩薩
利益一切今世有情眾
悉有成就皆依上師傳
這段話說得真好,誠然鏗鏘有聲。
所以,你一定要發自內心,將自己交付給皈依的四個物件,不僅看咒文,還要不停持誦。我們所持誦的皈依三寶咒文,加上皈依上師那一段,使整個咒文更具影響力。
當你想要從上師那裏尋求皈依時,注意力要集中在根本上師,以及其他賜教的傳法上師。然後,持誦咒語:
‘南無古魯貝(我皈依上師)。’
直到心中起了作用才停止此句咒語。你的皈依修行成就,不應該憑藉持誦咒語次數多寡來論斷。想像一切有情眾生,和你持同樣虔敬態度和堅強意志,一起持誦“我皈依上師”。
虔誠祈請時,觀想甘露自上師——尤其是根本上師——身上流出,然後注入你和其他有情眾生體內。觀想上師肉身流出的甘露,淨化前生所造一切業障,特別是擾亂上師意識的業障:冒犯上師之身、悖逆上師之語、詆毀上師之意等侮慢業障。所有業障統統被淨化,成為烏黑的液體,自你和一切有情眾生內體流出。
想像所有的業障被淨化;想像我們在上師的照顧下,接受啟蒙和加持。
接下來,持誦咒語:
‘南無佛陀耶(我皈依佛)。’
如此得以尋求釋迦牟尼佛的加持,觀想方式和“皈依上師”相同。
再來是持咒語:
‘南無達摩耶(我皈依法)。’
這時候,必須專注于實際修法,將止觀和證悟二法,觀想成出現在資糧田諸尊前面的經篋,如前所述,想像經篋流出甘露,並起淨化作用。
在皈依的觀想過程中,想像所有業障都已經被淨化,特別是關於皈依物件的業障。以法為例,如捨棄佛經、將經文放在墊褥下面,跨越或踐踏經文,以及那些販賣經文或佛像,並從中獲利的人,所造諸業等等,有關法的業障特別多。
當我們和僧團相處時,我們會造許多與僧侶有關的業障,有時候,我們會侮辱或反對某位僧侶。貢唐仁波切曾經說:
‘一切有情眾生的喜悅,包括人類和諸尊,都取決於經文教義。而經文教義的存續,取決於僧團。’
如果有人誤用僧團的法器或是法本等物,算是造很大業障。是故,最後要持誦咒語:
‘南無僧伽耶(我皈依僧)。’
同時觀想所有與皈依物件之僧侶,有關的種種業障,都已經被淨化。
皈依上師、佛、法、僧,並持誦咒語、觀想甘露降臨等,觀想周遭一切有情眾生業障,特別是與四皈依物件有關業障,如墨水一般的黑色液體,自他們身上流出來,然後滲入地面,流入惡靈口中,使諸惡靈感到滿足。或者流入居住在地獄的閻摩天口中。
編注:閻摩天或稱夜摩天、外成就法王。與民間傳說的“閻羅王”,互不相干、枘鑿不入。
經由三寶加持力量,還有你自己修行的力量,使這些業障變成真正甘露,滿足惡靈及閻摩天的口腹之欲。他們一旦得到滿足,嘴巴就會被金輪牢牢封住。這個觀想的意義,跟修長壽法的旨趣相同。觀想你和所有眾生,置身於三寶皈依的呵護下。
觀想皈依修行的三次第景象:淨化心靈、獲得加持、於皈依處獲得保護。若時間足夠,應該盡可能反覆這項修行,直到心智產生感覺效應為止。
八·發菩提心利益眾生
接著是發菩提心。所謂“發菩提心”,簡單說,就是產生利他思想。
想著周遭所有眾生,在無數個輪回世代中,都曾經是你的母親。你同時可以想像角色替換(術語稱為我他交換),把自己設想成其他生靈時,就會思索:所有生靈,應該生而平等,眾生都不願意受苦,都要喜樂。
再想想:有情眾生的快樂,及所有生靈的命運,都很重要。請回想一件事實:眾生都曾經對你施過無數慈悲恩惠。如寂天之“入菩薩行論”所說:
‘有太多理由,要我們去修利他的菩提心。’
強調修利他的理由,並啟發對眾生的慈悲而加以證悟成就,在在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往昔諸佛,是緣於對你的愛和慈悲,而證菩提心,並為眾生帶來福祉。身為佛陀的弟子,你的職責是幫助諸佛實現利益眾生的願望。所以你要這麼想:
‘就我個人而言,不應該放棄任何生靈,即使他十分渺小,我還是應當為他們的喜樂有所貢獻,即使只是為他們誦經也好。我將盡全部力量和才能,以求眾生喜樂——除非我能證得菩提拉,否則為眾生祈願的發心根本就是侈言空談。’
唯有以寬容的愛心與慈悲去修行,始能引發菩提心。你可以諷誦“諸佛正法眾主尊頌”來做比修行,前二句與皈依有關,在你尋求皈依時,可以重複持誦多次。接下來二句,持誦時,應思維發菩提心。若以此法修行,須不斷持誦,直至心中有所感應。
之後,你可以開始“菩提心入佛境”的修行。想像由於已經完成皈依、發菩所心的珍貴修行,佛陀因此感到喜樂,自身上流出甘露。釋迦牟尼佛的化身,融入你體仙,和你一起修菩提心。此時,你要觀想自己化現無數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再融入一切有情眾生體內,使所有生靈的業障得以淨化,並且得到證悟,進而他們也都化現釋迦牟尼佛法相。這就是所謂的“菩提心入佛境”修行法。
事實上,我們並未真正獲得證悟,這個修行法,只是便宜行事的觀想。接著思維:
‘雖然我有如此崇高意識,但是,這只不過是我的觀想。真正阻撓我實現這個理想,不能證得果位的原因是什麼?’
你將會發現,是因為你的意識受限於對他人的情感和成見,而自尋煩惱。
我們必須持續承受痛苦,即使我們並不願意。我們知道痛苦是因為自己的煩惱而來,為了克服負面障礙,並以平等利益一切眾生,我們必須修四無量心。首先從“舍無量”開始修行。
編注:四無量,又稱為四梵行或四無量心。一是慈無量,能施與喜樂之心。二是悲無量,能夠拔苦救難之心。三是喜無量,見人離苦得樂時,則心生歡喜。四是舍無量,對怨親債主以及眷屬,一視平等。
每一個四無量本身,又含有四項要素:無量希望、無量抱負、無量觀點、無量祈請。心想:
‘雖然我做了這樣觀想,但是,仍然停留在觀想表面。阻止我到達證悟境界的,是我對有情眾生的感情牽系,而衍生煩惱。’
然後請求上師本尊加持,幫助你修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舍無量。四無量心的修行,是發菩提心的原動力。
從此開始,就以“上師供養法”經文,當做修行引導基礎。
承受加持化為本尊師
自身光芒萬丈向十方
饒益塵世染及有情眾
功德皆成清淨莊嚴境
本篇視自我啟蒙,和加持供養境的修行為首要。另外有別的派系,認為傳統上,加持供養境要留等最後才修,此與本篇的觀念並不衝突。尚未接受密宗檀陀羅灌頂的人,不可以修上師供養法。我們在剛開始接受灌頂時,宜觀想體驗到大樂的感覺,如此才獲得大樂空智(大樂的空性和智慧)。到修行時候,就必須回憶灌頂時的大樂體驗。
你在清晨醒來,或半夢半醒時,如果能夠想像自己是在空性之歌聲中醒來最好。你曾這麼做嗎?最好能這麼做,即便只是觀想層面,仍然可以體驗到睡眠明光,你就是從明光中出現。晨間現佛身的過程,不得像初生小烏鴉的羽毛變色那樣慢吞吞,而要在醒來的那一刹那,即刻從明光中現身。
雖然你是個凡人,至少在觀想中,你可以呈現所修行的主要本尊佛,把自己當做主要觀想的佛尊。舉例來說,你若修行大威德明王法,你必須在明光中呈現一面二臂大威德金剛法相,同時,觀想的法相要非常晰才好。
不論你在早晨是否觀想憶持佛身,若是一入座修行,眼前馬上能夠出現佛身,那是非常好的。另外,按照本文之次第修行也很恰當,因為,這是凱珠桑傑耶謝的傳承修法。
我們提到“上師本尊”一詞,旨在強調:視觀想本尊和上師為一體的重要性。上師瑜伽如同道的生命,為了顯示其重要性,凱珠桑傑耶謝和嘉瓦溫薩巴撰述了“上師善慧能仁金剛持”、“上師勝樂輪金剛”、“上師不動佛”等辭彙。凱珠桑傑耶謝的上師,是溫薩巴羅桑頓柱,因為這個緣故,他就把“羅桑(善慧)”冠在觀想本尊的名相上,諸如“善慧上樂輪金剛”、“善慧不動佛”等等。
·喜樂與空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