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9 18:32:05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9 18:08:22   編輯部 報導

華嚴經.十地品》的菩薩思想與實踐觀行之研究

華嚴經》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有「經中之王」、「佛經之母」的美譽。其義理豐富、邏輯嚴密,被認為是「了義、圓融無礙」的經典。在中國漢譯的經典當中,地位無比的崇高,華嚴宗更將此經判為圓教的經典;並將《華嚴經》的整個修道系統,分為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其中〈十地品〉為《華嚴經》中的一品,是華嚴修道「修因契果生解分」裡的核心階位;經中以「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的思想,以及「十地是通初徹末的一際法門」定位其重要性。本文則透過〈十地品〉各地的分析,歸納其思想的內涵與觀行之特色,探討菩薩各地悲智雙運的菩薩清淨行,以及其中修道歷程的相互關係。


本論文以《華嚴經.十地品》為研究之主題,以各地的菩薩思想與實踐觀行為主軸進行研究。本文各章的論述要點:第一章緒論。在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文獻檢閱、研究的架構與方法等內容作說明。

第二章《華嚴經.十地品》的經典背景介紹。先從《華嚴經》的成立與傳譯作說明。再者以《華嚴經》的組織架構,介紹整體華嚴信、解、行、證的修道程序,說明〈十地品〉於《華嚴經》所處的核心定位,進而了解十地品經典之行布與圓融無礙的宗趣。

第三章《華嚴經.十地品》菩薩思想與實踐的關係。此章先介紹〈十地品〉的說法緣起,再從從聽法者內涵之菩薩特質,以菩薩的思想與實踐的關係,說明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本的思想定位。

第四章與第五章為經典的分析探討,著重思想內在的研究。先從〈十地品〉的各地進行分析,以菩薩地目名稱作特色釋義;歸納各地思想與觀行的特色。第六章為結論。以〈十地品〉整體的脈絡要義為重心,作研究的綜合歸納說明,並進行各地相互關係的探討。再者將研究發現予以說明。並說明研究心得,與未來的展望。 簡易查詢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96/碩士/研究生:王燦榮(釋演廣) 

關鍵詞:  華嚴經 ; 菩薩 ; 十地 ; 歡喜地 ; 離垢地 ; 發光地 ; 焰慧地 ; 難勝地 ; 現前地 ; 遠行地 ; 不動地 ; 善慧地 ; 法雲地

指導教授:熊琬博士   熊琬老師

參考文獻
一、藏經原典
《增壹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冊,No.125。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600-664)譯,收於《大正藏》第六冊,No.220。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No.227。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唐‧不空(705-774)譯,收於《大正藏》第八冊,No.246。
《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收於《大正藏》第九冊,No.262。
《大方廣佛華嚴經》,唐‧實叉難陀(652-710)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冊,No.279。
《佛說十地經》,唐‧尸羅達摩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冊,No.287。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宋‧法護(963-1058)等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No.316。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385-433)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No.374。
《大方等大集經》,隋‧僧就合,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No.397。
《深密解脫經》,元魏‧菩提流支(652-710)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No.675。
《解深密經》,唐‧玄奘(600-664)譯,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No.676。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唐‧佛陀多羅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No.842。
《菩薩瓔珞本業經》,姚秦‧竺佛念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No.1485。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150-250)造,後秦‧鳩摩羅什(343-413)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No.1509。
《十住毘婆沙論》,聖者龍樹(150-250)造,後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1。
《十地經論》,天親菩薩造,後魏‧菩提流支(652-710)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No.1522。
《瑜伽師地論》,唐‧玄奘(600-664)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成唯識論》,護法(530-561)等菩薩造,唐‧玄奘(600-664)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585。
《攝大乘論》,無著菩薩(310-390)造,陳‧真諦(499-569)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593。
《顯揚聖教論》,無著菩薩(310-390)造,唐‧玄奘(600-664)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602。
《大乘莊嚴經論》,無著菩薩(310-390)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No.1604。
《入大乘論》,堅意菩薩造,北涼‧道泰等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634。
《菩提資糧論》,龍樹本,自在比丘釋,隋‧達磨笈多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No.1660。
《金剛般若疏》,隋‧吉藏(549-623)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No.1699。
《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顗(538-597)說,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No.1716。
 
《華嚴經探玄記》,唐‧法藏(643-712)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五冊,No. 1733。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737-838)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五冊,No.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737-838)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736。
《大華嚴經略策》,唐‧澄觀(737-838)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737。
《新譯華嚴經七處九會頌釋章》,唐‧澄觀(737-838)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738。
《新華嚴經論》,唐‧李通玄(635-730)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739。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唐‧李通玄(635-730)撰,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六冊,No.1741。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唐‧慧沼(650-714)撰,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No.1788。
《大乘起信論義記》,唐‧法藏(643-712)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No.1846。
《大乘義章》,隋‧慧遠(523-592)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No.1851。
《勸發菩提心集》,唐‧慧沼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1862。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643-712)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No.1866。
《摩訶止觀》,隋‧智顗(538-597)說,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No.1911。
《龍樹菩薩傳》,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47。
《華嚴經傳記》,唐‧法藏(643-712)集,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No.2073。
《華嚴經疏》,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No.2755。
《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唐‧慧苑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三冊,No.221。
《華嚴經合論簡要》,明‧李贄簡要,收於《新纂卍續藏》第四冊,No.225。
《華嚴經疏注》,唐‧澄觀述,宋‧淨源錄疏注經,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七冊,No.234。
《華嚴經談玄抉擇》,遼‧鮮演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八冊,No.235。
《華嚴經要解》,宋‧戒環集,收於《新纂卍續藏》第八冊,No.238。
《華嚴經吞海集》,宋‧道通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八冊,No.239。
《華嚴綱要》,唐‧澄觀疏義,明‧德清提挈,收於《新纂卍續藏》第八至九冊,No.240。
《仁王經科疏》,明‧真貴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二十六冊,No.517。
《華嚴融會一乘義章明宗記》,宋‧師會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五十八冊,No.985。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義苑疏》,宋.道亭述,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五十八冊,No.0995。
《賢首五教儀開蒙》,清‧續法集,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五十八冊,No.1025。
《華嚴經持驗記》,清‧周克復纂,收於《新纂卍續藏》第七十七冊,No.1534
 
 
二、專書著作
(一)中文著作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93年。
高振農釋譯,《華嚴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圖書,2002年
楊政河,《華嚴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1994年。
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與開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年。
釋依日,《六波羅蜜的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年。
釋賢度,《華嚴學講義》,台北:財團法人華嚴蓮社,2001年。
釋賢度,《華嚴經十地品淺譯(上)》,台北:華嚴蓮社出版,2002年。
釋賢度,《華嚴經十地品淺譯(下)》,台北:華嚴蓮社出版,2002年。
釋日慧,《華嚴法海微波(上)》,台北:慧炬出版社,2000年。
緣音居士譯,《白話華嚴經》,台北:小報文化,1993年。
釋繼夢,《華嚴宗哲學概要》,台北:圓明出版,1993年。
劉萬然,《十地經導讀》,台北:全佛文化,1999年。
宇井伯壽等著/王進瑞等譯,《華嚴學論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1》,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徐紹強釋譯,《華嚴五教章》,高雄:佛光出版,1997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學概論--華嚴學專集之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華嚴學專集之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年。
張曼濤主編,《彌勒淨土與菩薩行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69,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洪緣音,《如何修持華嚴經》,台北:全佛文化出版社,1995年。
陳柏達,《圓滿生命的實現-布施波羅蜜》,台北:東大圖書,1999年。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上)》,台北:天華出版社,1998年。
釋體韜,《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渡辺照宏著,鐘文秀、釋慈一譯,《佛教經典常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釋演培,《入中論頌講記》,台北:天華出版公司,1989年。
釋印順,《華雨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釋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成佛之道》,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攝大乘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寶積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印順,《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2000年。
(二)日文譯作
藍吉富編,《禪宗論集.華嚴學論集》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1,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藍吉富編,《菩薩思想的研究(下)》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6,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年。
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鐮田茂雄著/慈怡譯,《華嚴經講話》,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渡辺照宏著/鐘文秀、釋慈一譯,《佛教經典常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譯,《中國華嚴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水野弘元著/香光書香編譯組譯,《佛教的真髓》,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2002年。
水野弘元、中村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川田熊太郎、中村元等著/李世傑譯,《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2003年。
 
三、學術論文
釋體韜,〈六度四攝與《瑜伽論‧戒品》之關係〉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13,台北:法鼓文化出版,1997年。
釋觀慧,〈華嚴經十地品研究〉,台北:華嚴專宗學院,《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論文集(一) ,1994年。
陳秀真,〈《大般若經.第二會.修治地品》的「菩薩十地」呈現的修道歷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青雯,〈《十住毗婆沙論》易行道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鄭德承,〈《華嚴經.十地品》初歡喜地的布施行〉,收於第十二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001年。
釋慈汶,〈《華嚴經 十地品》離垢地戒度之研究〉,華嚴專宗研究所論文,1998年。
釋慈汶,〈《華嚴經》〈十地品〉發光地之研究〉,佛教青年論文集,1998年。
釋覺清,〈《華嚴經》〈十地品〉難勝地之菩薩行--以澄觀疏解為主〉,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2000年。
釋會傑,〈第六現前地菩薩的般若行--以《華嚴經.入法界品》守護一切城夜神修行為線索〉,第十二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001年。
釋性禪,〈《華嚴經》第八地菩薩之嚴土熟生〉,第十八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論文集,2007年,。
 
四、參考工具書
《CBETA電子佛典》,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07版。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電子版》,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2002版。
《佛光大辭典電子版》,高雄,佛光山文化事業,2003年3版。

華嚴經十地品》 不動地菩薩無功用行之研究 

華嚴經.十地品》地位.以澄觀疏解為主.不動地菩薩無功用行之研究


備註 : 聯絡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