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8:44:31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6/05 08:43:33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六十頌如理論(第5-2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33、說諸業果有,有情無謬說,若了遍體性,亦顯示無生。
這是講到了四諦的道理了。因為佛為了讓這些的弟子們,能夠了解空性的緣故,所以先跟他們說四諦的道理,第一句話是講到了苦諦和集諦。「業」就說到了集諦,由業和煩惱所生的果,也就是苦諦了,所以「說諸業果有」。
「有情無謬說」以及,就是在痛苦、享受者的這個有情凡夫來講的話,他們隨著污染諦的污染的集諦,和污染的苦諦而輪轉的,無謬說。「若了遍體性」也就是說到了,因為我們的自心的一個究竟性質來講的話,它是無有自性的。因為無有自性的緣故,可以隨著因緣而轉變,可以隨著因緣變好、變善、或者變惡的。因為它無有自性的緣故,依賴著因緣的緣故,所以我們的心可成為道諦的。因為因是隨著因緣而轉變的,所以在此「遍體性」就講到了道諦的意思。
「亦顯示無生」因為有了道諦的緣故,所以遵隨著道諦的修持,我們將可以獲得了無生亦無死的滅諦的功德,所以這句話就講到了四諦的內容。
34、依此殊勝理,佛說我我所、蘊處界等法,皆隨眾生器。
也就是說佛陀先跟他們講四聖諦的道理之後,再跟他們說有我和我所、蘊處界等這些世間的萬法,都是隨著眾生的根器而說的道理。那也就是說,以世俗諦,以名言有的這種角度去講的話,有世間的萬法存在;可是以勝義諦來講的話,一切萬法的究竟性質都是同一味的,沒有差別的,無自性的。所以如果你能夠認識甚深緣起道理的話,那你現有看到的萬法,和實際上究竟性質的無自性,並沒有任何的相違,因此你可以很容易的使緣起現性空、性空現緣起。
35、宣說大種事,皆是識所攝,彼離智所見,豈非皆顛倒。
前面這兩句話有不同的解釋,可能針對這個解釋來講的話,是有一點困難。有一些的宗義論師,他們曾經引用龍樹菩薩的這句話,說了龍樹菩薩其實也主張唯識派的論典,因為龍樹菩薩說了「皆是識所攝」,也就是所謂的唯識派的三界唯心造的意思。一切的萬法都是屬於意識的本性,所以因為有這樣一句話,所以有一些的論師認為,龍樹菩薩不主張外境,而且主張了萬法皆心造,萬法皆是心的本性的意思。
可是如果我們直接的從經文的辭句去作解釋的話,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偏差,經文所要表達的內容,沒有辦法捉得剛剛好。就像好比什麼呢?自續派是絕對不講無有自性的,可是在《中觀莊嚴論》也就是自續派的論典裡面,曾經有說了這樣一句話,「無有自性,如同幻化」的這樣一句話。但是在這個辭面上說「無有自性」非常的清楚,可是實際上他並不是要表達無有自性的內涵,他只是要表達說無有真實的自性,是要講這句話的意思。所以我們有時候在閱讀經典的時候,你不能直接針對一個字而去解釋這部經的內容,而是你必須要看這部經,再配合它的解釋,整個閱讀過之後,才去解釋每個字的意思才是啊!
所以龍樹菩薩的解釋裡面,有時候我們為了要了解更深奧的內容,應該配合像《入中論》或者是其他的論典,再來閱讀龍樹菩薩的著作的話,我們才有辦法更清楚的去了解。在龍樹菩薩的大弟子月稱菩薩的《入中論》裡面曾經有說到了,如果所知的法它是無有自性的話,能知的意識也應該無有自性才對,你怎麼能夠說所知的法無自性,而能知的意識有自性或者是真實呢?這是沒有道理的。那月稱菩薩曾經有這樣說過的緣故,所以我們自然就可以了解說到,龍樹菩薩的最究竟意趣,他認為諸法皆無有自性,所以他不會分說無外境,但是意識卻是真實,不會有這樣的說法。既然是如此的話,就跟唯識派所說的是正相違了,因為唯識派他們認為說無有外境,可是意識卻是真實。
所以「宣說大種事,皆是識所攝」的這一句話,如果我們假設不是按照唯識派的意思去作解釋的話,那我們應該如何作這個解釋呢?「宣說大種事,皆是識所攝」的這句話,應該怎麼說呢?一切輪迴和涅槃都是唯有意識安立而有的,因此由意識所攝的,這裡面所攝的意思,並不是說是屬於意識的性質,而是說是由意識安立而有的,或是從意識而生的。為什麼輪迴由意識而生呢?因為輪迴由無明而生,無明是一種意識。我們現在講大種的話,大種是成辦四大的種子,成辦四大的能力,所以大種來講的話,它是一個非常細微的微塵,它是屬於能力的一種狀態,這叫做大種。大種本身它仔細的去尋找假義的時候,也是尋找不到的,尋找假義找不到可是卻又存在,那存在的方式是什麼呢?唯有意識安立而有的。因此一切的法,都是唯意識安立而有的緣故,所以皆是識所攝。所以在此的所攝,並不是像唯識派所說的三界唯心造的意思,而應該說是由意識安立而有的意思。
「彼離智所見」如果遠離了這種空正見的所見,「豈非皆顛倒」難道這些不是顛倒了嗎?因為以實際來講的話,這些都是無自性的,如果你所認知的,和無自性的智慧所認知是不同的,那就成為顛倒了,難道這不是顛倒嗎?以反問的一個用辭來作決定,也就是說這一切法皆無有自性。
剛剛法王為什麼在笑的原因,是因為法王在說「豈非皆顛倒」,沒有一個非字,所以法王說他有一點混淆了,到底是顛倒?還是不是顛倒的意思?所以剛剛法王開玩笑的說,我是站在法座上對你們說法的人,身為說法者的責任是讓你們更清楚才對,好像我應該讓你們更清楚的去了解的,可是我本身已經混淆了,所以我可能不但沒有辦法讓你們更清楚,反而可能會讓你們更混淆。
或者是我們可以做另外一種解釋,也就是說一切的大種,或一切的萬法,皆是由意識,「宣說大種事,皆是識所攝」也可以說這些的萬法,它是由意識安立而有的,因為意識去尋找假義本身是找不到的,而且它是無有自性的緣故,所以所安立的大種或者是萬法皆無有自性。因為無有自性「彼離智所見」,可是我們卻隨著以前無明的習氣看成了有自性了,所以我們的看法已經遠離了智者們的看法了,因為智者們他們看的時候,是看成是無自性,可是我們卻遠離智者的這種無自性的看法,看成了有自性了,「豈非皆顛倒」呢?所以這是一個解釋了。
第二個「宣說大種事,皆是識所攝」也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一切的輪迴和涅槃都是由意識所生的,所以不清淨的、或者污垢的這些法,都是由無明所現的。所以遠離了智者所現,由無明所現的這些法,難道不是顛倒的嗎?以這種的方式去做解釋的話也是可以的。由無明所現的法都是顛倒的,為什麼呢?因為在《密集金剛》的經典裡面,尤其在生起次第的時候,曾經有說到了,在密乘的修行裡面,有說到要觀修空性。可是這種的空性不是苖、小苖、青苖、瓶子、柱子上面的空性,這種空性是空性沒有錯,是要觀修的沒有錯,可是不是重點。因為在密乘裡面要觀修的空性,這是屬於法身的空性。
那這個法身的空性,是在佛果位的時候存在的,如果我們觀修的空性,是屬於一種污染的,有法上的空性,污染的有法不可能在佛地上成辦,因此他的空性在佛地的時候就不會存在,所以不可能成為法身的空性了。所以在密乘的時候所要觀修的空性,必須要清淨法上的空性才可以,因為唯有清淨法才能到佛地。如果清淨法沒有辦法到佛地的話,那清淨法上的空性到佛地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密乘的時候,所要觀修的空性,必須要在佛位的時候有的空性才可以。
因此我們現在在凡夫地的時候,雖然不一定我們有清淨的法,可是我們會以自己的觀想,刻意的去創造一個清淨法,所以我們生起了空正見。以生起的空正見,刻意的使凡夫的相消滅,把它轉為本尊的相、清淨的相。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真正的轉為本尊相,可是在我們的觀修當中,把它現為清淨的法相之後,再來觀想它的空性,這樣的話,將來才有辦法成辦法身的空性。所以同樣的道理,以污染的執著所現的話,就是污染的有法了。之後就說:
36、若諸佛宣說,唯涅槃諦實,爾時諸智者,誰言餘非倒。
什麼叫做涅槃呢?涅槃是當我們的內心,斷除了一切障礙之後,所有的心的究竟性質的空性,這個叫做涅槃。也就是說在心的空性當下,所依的心沒有任何障礙的這種心空性,我們稱為叫做涅槃的。所以當智者能夠現證涅槃,看到涅槃的時候,他等於看到了空性。所以在看到空性的當下,他不會有任何錯誤的亂相,所以以智者的知見去看涅槃的時候,所見和所在是相同的,所以是真實的。「若諸佛宣說,唯涅槃諦實」因為他所見和所在是相同、吻合的,不是違背的。
可是我們看身心的這種蘊體的時候,他所見和所在是不同的,所以他是顛倒的、是錯誤的。所以既然我們可以了解到涅槃是諦實的話,「爾時諸智者」爾時這些的智者,誰能夠證明說身心等不是顛倒呢?因為身心等是顛倒啊!所以說「誰言餘非倒」。
37、若心有散亂,為諸魔作使,若如是於此,無患何不許。
「若心有散亂,為諸魔作使」如果我們的內心,隨著真實相而產生的執著,因此隨著真實執著而散亂、動搖的話,那變成了說真實執著控制了我們的內心,於是自然就會產生非理作意,於是就會產生煩惱,我們就會被煩惱魔給作使的話。「若如是於此,無患何不許」也就是說這樣的話,我們為什麼不能夠承認說,既然空性已經能夠斷除真實執著的話,那被空性所轉的智者,為什麼他還會被煩惱魔給喚使呢?這是不會的。為什麼我們不能承認呢?因為空正見它與真實執著的所執是正相違的。既然我們隨著真實執著,會被煩惱魔給喚使的話,那隨著空正見給控制的,隨著空正見給轉的智者們,他們怎麼可能會被煩惱魔給使喚呢?這是沒有的。所以「若如是於此,無患何不許」。接下來則是說到了:
38、正等覺宣說,無明緣世間,說世是分別,云何不應理。
於是佛說了,我們世間人因為有無明的關係,所以於世間輪轉的。所以如果佛說世間是由世間無明的分別心而促成的話,為什麼沒道理呢?這是有道理的。
39、若無明滅故,何者即當滅,是無明遍計,云何不顯明。
如果無明消滅的話,那無明所產生的這種十二因緣則會一起消滅。既然十二因緣都是由無明所產生的話,為什麼我們沒有辦法能夠,很清楚的了解到說,一切的痛苦來源是從無明而促成的呢?因為十二因緣是由無明所產生的。為什麼呢?因為無明消滅的話,其他的十二支就會被消滅。
40、何者具因生,無緣即無住,離緣故即滅,此有亦何得?
既然我們了解到說,一切都是由因緣而生的,沒有依賴因緣的法就不存在了,就是隨著因緣而生,隨著因緣而滅,無有因緣則無生,無有因緣則無滅,這個道理了解的話,你又有什麼自性可得呢?「此有亦何得?」
41、諸說實有者,執為勝事住,彼住此道故,無少分希有。
「諸說實有者」在此是正針對外道而說的。外道他們認為不只有自性以外,他們也認為說我是獨立實體的,而且我是常一自主的。「諸說」的意思就是說,他說了,或者外道主張的諸法皆有自性,所以諸法皆有自性的說者,就是外道的實有者,他們執著有常一自主的我,所以叫做勝事住。這裡的「勝事」就是指常一自主的意思。「彼住此道故」因為他們的主張裡面,安立了有常一自主的緣故,所以「無少分希有」,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已經主張了常一自主的我了,所以縱使他們說有自性的話,也沒有什麼好稀奇了,因為他們已經認為常一自主的我存在了,所以他們說有自性的話,我不覺得這是稀奇。可是稀奇的是什麼呢?讓我覺得驚訝的是內道。
42、然依諸佛道,說一切無常,執取諸實有,安住此最奇。
「然依諸佛道」也就是說依由佛陀的四法印,而安立了空和無我的下部論師,你們說了一切法皆是無常相,你們原本就有自性的這種我執存在了,可是你們卻可以用佛陀所說的無常緣起的道理,來建立有自性的話,「執取諸實有,安住此最劣」這有兩種的翻譯了,劣的這個字在此也可以翻譯為奇,最奇或者最為劣,這兩種的說法都可以。你明明說了無常的道理,或者緣起的道理了,可是你卻可以用無常和緣起的道理,把他轉為是有自性的理由的話,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差勁的說法,而且你的這樣說法,會讓我覺得很驚訝、很奇有,「安住此最劣」或「安住此最奇」有兩種的翻譯了。
43、顧此又顧彼,觀後若無緣,諍此或彼實,聖者何能說。
也就是觀察了任何的假義之後,既然都找不到的話,我們有什麼能夠諍論的呢?因為觀察任何一切的假義之後,什麼都沒有辦法獲得啊!在43句裡面的「觀後若無緣」,就是講到了我們沒有共相有法來做諍論的,因為自續派他們在諍論有沒有自性有的時候,他們是以自性的有法做諍論的。可是中觀派他們不覺得有一個自性有法,因此他們沒有一個共同安立的一個有法存在,我想這是講到這方面的內涵。
44、誰不許緣起,著我或世間,彼遭常無常,惡見等所劫。
外道者他們不認為有緣起的存在,於是就執著常一自主的「我」,但是這一些的外道者,他們將會有內違主張的這種損壞,也就是說他們對無常法執著為常法了,因此在他們的見解上,會有邪見來損害他們的。之後是講到內道者:
45、若許緣起法,又許法有性,彼等由因患,云何能不違。
又說了法是有自性的話,「若許緣起法,又許法有性,彼等由因患」那這些人會由他們這種違背的,或者矛盾的邪因的過患,因此使他們的主張產生了內違,所以「云何能不違」。
46、若法依緣生,猶如水中月,非實亦非倒,彼不被見奪。
如果你能夠了解到,諸法是由因緣而生,緣起而生、緣起而滅的這種水中月幻相的道理的話,那並非真實而有,因此就不會被邪見給顛倒了,所以就不會被邪見給奪走我們的法身慧命。
47、若許有實事,決定生貪瞋,執怖暴惡見,從彼興諍論。
如果認為有自性,或真實存在的話,那由這種執著,決定會產生貪瞋的,因此我們就會隨著邪見,而製造不需要的諍論了。
48、彼因起諸見,無彼惑不生,若此正了知,見煩惱俱盡。
如果你能夠了解到因緣而生的道理的話,那不會有上述無意義的諍論和邪見或疑惑了。如果能夠了解到空性道理的話,一切的煩惱也因為對空性的了知而盡除。
49、由誰了知彼,從緣生而現,緣生即無生,聖說最勝慧。
誰能夠斷除這一切的煩惱呢?那就是誰能夠了解到緣生而起的道理。緣生而起的緣故,所以就不是自己而生、自性而生了,緣生即無生。因為它是依賴著他力而生,所以不是自力而生,既然不是自力而生的話,就不是自性而生了。這種無生的智慧,「聖」也就是佛陀說這是最殊勝的智慧。
50、為除邪妄執,無實執為實,遍執及興論,次第由貪生。
「為除邪妄執」為了能夠斷除這個真實執著的緣故,我們應當了解到說,這些的煩惱是從那裡來的呢?是從「無實執為實,遍執及興論,次第由貪生。」這些都是因為,由真實執著而產生的。為了能夠斷除真實執著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一切痛苦的根本是從那裡來的呢?就是我們把沒有真實的自性執取有真實,因此而產生了這些的興論,因此而產生了貪瞋等。
51、諸大德本性,無宗無所諍,彼尚無自宗,豈更有他宗。
「諸大德本性,無宗無所諍,」大德是指中觀的論師,因為他們沒有主張自性的緣故,所以沒有自性執著所產生的諍論了,「彼尚無自宗,豈更有他宗。」所謂的中觀論師無有自宗的意思,並不是說中觀論師不主張任何的東西,不是這個意思,如果中觀論師不主張緣起性空的話,那中觀論師就沒有任何中觀的主張了。
這裡面所說的無自宗的意思是什麼呢?就像剛剛所說的共相有法,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共同可諍論的基礎了。因為中觀論師認為,沒有一法是有自性的,所以你今天在跟我辯論的時候,你是以自性的有法跟我辯論的話,那我們沒有一個共同辯論的基礎,是以這種的角度去做解釋的。
52、獲得法器已,散亂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獲得法器已」了解了這個無自性的道理之後,以空正見的法器去消滅如同「散亂如毒蛇,自心速捉持,念失惑毒侵。」
53、諸心有所住,惑毒豈不生,若時處於中,亦被惑蛇咬。
54、如愚真實想,見影然生貪,如是世間痴,障覆難知境。
55、諸法如影像,慧者知其義;眼雖見污泥,不為污泥染。
56、凡夫貪著色,中者離貪著,遍知色性相,具慧得解脫。
「凡夫貪著色,中者離貪著」在三界裡面的煩惱去做一個分析的話,那也就是說,欲界的煩惱是非常重,比起色界和無色界的煩惱來講的話,欲界的煩惱是非常粗糙的,所以「凡夫貪著色」也就是欲界的煩惱,是針對於色聲香味觸五欲產生的這種貪著。「中者」也就是說煩惱不是那麼強烈的,輪迴的這種凡夫,中者也就是色界和無色界的這些修行者們,他們了解到欲界的煩惱過患之後,會去遠離欲界的貪著。所以第一個凡夫是指欲界的凡夫,欲界的凡夫貪著五欲;可是中者的色界、無色界的眾生,他們會遠離這些的貪著。那超越了三界,了解空性的這個修行者,因為遍知五欲的究竟性質、空性的緣故,所以具有這種智慧而獲得了解脫的。
57、執淨起貪著,不執則離貪,已見如幻士,寂滅証涅槃。
「執淨起貪著」欲界的凡夫為什麼會貪著欲界的五欲呢?因為他們把不淨東西執取為淨,因此而起貪著的。色界和無色界的這一些修行者,或者是天人們,為什麼會遠離這種欲界的煩惱呢?因為他們不會如此的執取,而遠離了這種的貪著了。了解空性的這些修行者們,因為看一切的萬法如同幻化般,因此他們不會生起任何細微的煩惱,於是而證得了涅槃。
58、邪見現諸苦,一切煩惱源,有無為等觀,達義即不起。
「邪見現諸苦,一切煩惱源」由邪見會現起了一切的痛苦,因此邪見的真實執著,則是一切煩惱的根源。「有無為等觀,達義即不起」如果你能夠了解到,有為法和無為法的究竟性質是平等的話,依由這種的觀慧,你通達了諸法的究竟性質的緣故,所以你不會對任何一法,而產生這種煩惱的,所以「達義即不起」。
59、有處即有貪,亦有離貪故,無處之大士,無貪無離貪。
「有處」如果有真實執著的所緣的話,叫做有處了。則會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的形成。有處即有貪,這裡的「有貪」是指欲界的意思,也就是五欲的貪著。「亦有離貪故」,離貪是指色界和無色界,之前的有貪是指欲界。所以有真實執著的所緣處叫做有處,有真實執著的所緣處的話,則會有欲界,所以叫做「有處即有貪」。也會有離貪的色界和無色界的緣故,遠離了真實執著所緣處的這個大士,也就是聖者們,則沒有欲界,也沒有色界和無色界投生的因緣了,所以「無處之大士,無貪無離貪。」
60、若見自性離,心能無動亂,能脫惑蛇攪,無盡大苦海。
「若見自性離,心能無動亂」在資糧道的時候,聽聞了空性的道理,並且學習。在加行道的時候,對於空性而產生了修所生慧,並且繼續保持這種對空性的觀修,一直到世第一法。這時候雖然有異共相來觀修空性,可是慢慢的因為透過長時間的觀修,二相慢慢淨除之後,現證空性的那個時候,心就能夠無動搖的安住於空性當中,這時候現證空性的見道將會獲得。
再反覆的去串習的話,就是進入了修道。這時候由煩惱惑所產生的這個大蛇,就沒有辦法動搖你了,我們就能夠隨著這種修道而獲得了解脫,因此能夠脫除這種無盡大苦海的輪迴了。所以在此已經說明了說,唯有空性才能夠讓我們獲得了解脫。所以有一些的論師,他們認為獲得解脫不一定要了解空性,這種的說法是不符合於龍樹菩薩所說的最究竟意趣。
因此聲聞和獨覺的阿羅漢,因為已經獲得了解脫的緣故,所以他們必須要了解空性,因此他們的見解是屬於中觀應成派的見解。這時候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說,聲聞乘和聲聞宗義是不一樣的。聲聞的宗義不一定是聲聞乘,聲聞乘也不一定是具有聲聞的宗義。因為聲聞阿羅漢他是屬於聲聞乘的修行者,因為他是屬於聲聞阿羅漢,可是他的宗義是屬於中觀應成派大乘的宗義,不是聲聞的宗義了,這點差別我們必須要了解。
所以我們要了解到說,大小乘宗義和大小乘的修行者,和大小乘是不同的。大乘者不一定要具有大乘的宗義。為什麼呢?就像好比因為有菩提心的緣故,他就自然進入了大乘門,他就是大乘的修行者,可是他的宗義,有時候可能會成為了經部,或者是一切有部的這種宗義,這是有可能的。因為像經部和一切有部的這些修行者,他們聽了菩提心的教授,覺得菩提心很殊勝,於是生起菩提心,這是大乘修行者,可是他們的宗義是有部和經部的宗義。所以以行為來講的話,他是大乘的修行者,大乘者;可是以他的宗義來講,就是小乘的宗義。
同樣的道理,大乘宗義者因為他的宗義來講,是屬於中觀的宗義,可是以他個人的行為來講,他沒有辦法生起菩提心,以出離心進入小乘的緣故,所以他的修行上是小乘,可是以他的宗義來講卻是大乘。接下來就是做回向了。也就是說:
61、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由福智,所出二殊勝。
願此,就是著造這本論典的功德,能夠使一切有情眾生,能夠累積福德和智慧兩者資糧;由福德和智慧兩種資糧,所出生的二身功德,皆能夠獲得。龍樹菩薩做此回向。
這以上是三天的法會已經結束了,這個經典並不是說,像看故事書一樣,看完一遍就好了,而是要反覆的閱讀,從每一個字上都要去體會到它的辭義。首先要了解,以聽聞的方式來認識每一個辭義,了解這個內容,以了解的內容再反覆的去思惟,以思惟來生起智慧,這樣的話再去串習。
對於思所生慧所體悟的內容,要反覆的去串習,一次再一次的這樣去訓練的話,我們真正的就能夠生起證量了,這就是所謂的修所生慧。如果你們覺得說,在短時間內就能生起證量的話,那你的這種期望是錯誤的,不應該抱有這種的期望。
以我個人來講的話,應該是思惟空性的時候,大約有五十三、五十四年之久了,透過反覆的思惟,有這個決定的定解,少數的這種會義,大約有四十多年了,所以不是那麼簡單能夠了解的。
但是這不是說,只是透過思惟而已去了解內容,而是說要反覆的去訓練、訓練,真的我們可以應用在生活當中,確實會有一種感受,它會帶來感受,而不只是一個知識而已。菩提心的這種思惟,我們能夠直接的獲得利益。就像好比我們沮喪的時候,菩提心的思惟會馬上給我們帶來心力,可是空正見沒有辦法像菩提心一樣,那麼直接的給我們利益,好像沒有這樣一種感覺。雖然我沒有證得空正見,所以我沒有辦法很明確的說出,可是透過反覆的思惟,對於我們事相的了解,我相信會有絕對的幫助。圓滿結束。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