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5 08:39:43
六十頌如理論(第4講)達賴喇嘛尊者傳授
(4)現在就提出問題。
問:在基督教的一個主張裡面,有說到了永恒的「我」,如果佛法裡面不認為,「我」是一個永恒的常法的話,那如何解釋從前世到今世,從今世到後世?
答: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所謂的補特伽羅,所謂的我,是由我的五蘊安立而有的。因
為這個意識的續流,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是存在的,所以由續流這個意識所安立的我,它也是存在的。所以它是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是仍然會有的。
我們昨天有說到了,所謂的補特伽羅是從意識的續流安立而有的,那這個意識的續流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是存在的。如果意識的續流它是有開始、它是有一個起源點的話,那第一個意識是有因而來的,還是無因而來呢?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了。所以透過這種的推理,我們可以了解到意識的續流,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此由意識的續流所安立的補特伽羅,也是永遠存在的。
而且同樣的,因為我有身語意這三門,所以身語意三門又可以分粗分的身語意,細微的身語意,極細微的身語意,有三種層次的緣故。所以由三種層次的身語意所安立的補特伽羅,則可以分為粗分的補特伽羅,細微的補特伽羅,極細微的補特伽羅三種。是因為他的一個施設處有三種不同的層面,所以說安立的補特伽羅也有三種不同的層次。所以我不只是一個而已,我有很多種,我有很多了。
我們如何能夠了解,我們是由自我的一種把握,去作好的事情?我們如何能夠了解,或者有把握的能夠知道說,我們作了一件好事情。因為要作一件好事情,我們要了解到要有足夠的自信。當我們講到了愛心的時候,其實愛心的最根本的一個基礎,就是愛自己之後,把愛己的心,慢慢、慢慢的擴張到他人的身上,於是愛一切有情。
其實我們很多人會有一種觀念,也就是說當我們講到愛別人的時候,好像有輕蔑自己的這種感覺,其實不是這個意思,不是把自己的這種利益損壞之後來去愛別人,不是這回事的。尤其我們在講菩提心的觀修時,說到二希求的發心:希求菩提之發心、希求他利之發心。講希求菩提的時候,是自利菩提,依由這種的二希求發心,我們才有辦法成為自利和他利的圓滿果位。所以菩提心不是說,不要讓自己獲得任何的利益,絕對不是這一回事的。
如果我們以一般的知識,我們可以了解到說,光是傷害自己的話,是沒有辦法傷害別人的,如果要給予別人利益的話,光是傷害自己是沒有用的。但是如果我們利益別人的話,實際上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都會利益自己的。就是因為如此,愛別人本身是直接給予自己利益的。所以如果要傷害自己的話,那就變成說你傷害別人,就等於傷害自己了。所以如果你要放棄自己的利益的話,那你就等於放棄別人的利益了;如果我們放棄別人的話,那就等於放棄自己了。那這樣的話,變成我們永遠是在痛苦當中,沒有辦法真正圓滿自己的利益了。所以也就是說,如果要愛自己的話,那就去愛別人吧!這樣的話自己才能真正獲得利益的。
那在菩提心的一種觀修裡面,雖然有說自己不是很重要,對!自己不是很重要的意思是什麼呢?他利和自利比較下,他利比較重要,因為你給予別人利益,就是等於給自己利益了。而並不是說,不要或者是放棄自己所有的利益,不是這回事,或者傷害自己的意思,不是這回事。
問:我覺得你好像有減輕了你的重量。
答:你必須要過午不食,這是第一點。之後你要多運動,就是作這兩個原則。好像我減
少了三、 四公斤 ,所以我覺得非常健康,我不需要擔心我有沒有肚皮的那種贅肉,我感覺很好。
接下來我們看第9句:
9、若壞有所滅,非遍知有為,何者成現起,如何說證滅。
「若壞有所滅」這句「滅」的意思是代表無餘涅槃的意思。也就是說下部論師,你們認為一切的法,都是自性而有,所以由自性的對治力,去對治自性的煩惱,因此破除自性煩惱之後,能夠去成辦自性的涅槃。而且你們又說,在無餘涅槃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連意識的續流都完全的間斷,就像好比燈火熄滅般,一切都沒有的話,也就是說「若壞有所滅」。
如果你認為壞滅了一切五蘊的續流,甚至連意識的續流也完全消滅了的話,這個叫做無餘涅槃的話,叫做「若壞有所滅」。那你們認為說,有無餘涅槃的內容,無餘涅槃的定義,只是侷限在一種,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五蘊續流完全的消滅而已。你們不認為一切遍智這是無餘涅槃,所以叫「非遍智有為」。你們不認為無餘涅槃是了解一切的這種一切遍智,這並不是無餘涅槃的話,好!那這樣的話,龍樹菩薩就反問說「何者成現起,如何說證滅。」就是一種反駁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為,在無餘涅槃的時候,完全的消滅的話,那變成什麼都沒有了。那什麼都沒有的話,我們之前說補特伽羅是由他的五蘊其中之一者安立而有的。那變成說現在任何的施設處都沒有的話,所安立的補特伽羅也不應該存在了。在無餘涅槃的時候,因為什麼都消失了,那變成無餘涅槃,它並不是一個追求的果位了。為什麼呢?因為當某一個人到達這個果位的時候,這個人不在了,所以你如何說我證得這個果位呢?這是沒有辦法的。
所以「何者成現起」何者能夠證得這樣一個果位呢?因為有果位的時候,沒有證得的人,當有這個人的時候,這個果位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這兩個不可能有同時存在的時間,所以「如何說證滅」你如何能夠說這是一個可追求的果報呢?因為當有這個果報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去證得;當有人的時候,這個果報不可能被證得,因為無餘涅槃的時候什麼都沒有,這不是你的主張嗎?於是就作這樣一個反駁。
10、諸蘊若未滅,惱盡莫能脫,何時蘊盡除,彼即得解脫。
「諸蘊若未滅,惱盡莫能脫」也就是說如果對於蘊體的自性執著沒有消滅的話,因為對於蘊體的自性執著仍然存在著,所以細微的煩惱仍然存在,所以縱使由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這種粗分人我執消滅了,或者粗分人我執所帶來一切煩惱也消滅了,但是你沒有辦法獲得解脫。為什麼呢?因為細微的人我執,或者細微的法我執,細微的這種蘊體是自性有的執著,還是仍然存在的,所以叫「諸蘊若未滅,惱盡莫能脫。」
這個就好比在《入行論》裡面,寂天菩薩曾經有說到,下部論師他們認為,如果看到了四諦十六種行相就足夠了,何需要了解空性呢?因為只是為了解脫的話,我們只要了解到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空的一個內義,了解到四諦十六種行相,我們就能夠獲得解脫的話,不需要了解空性啊!曾經有作這樣的一種辯論,我想在此的內義是相同的。
接下來「何時蘊盡除,彼即得解脫」也就是如果你能夠盡除了這種蘊是自性有的,蘊是真實有的這種執著的話,那你能夠看到蘊體是無自性,現證這種道理的時候,那你就能夠消滅了最細微的這種真實執著,或者最細微的一個自性執著了,那這樣的話煩惱就沒有基礎,於是你將可以獲得解脫。「何時蘊盡除,彼即得解脫」。
11、淨智悟見後,無明緣所生,無論生與滅,眾法皆不得。
接下來是講到「淨智悟見後,無明緣所生」也就是說,以十二因緣來講的話,輪迴的十二因緣的這種道理,其實有部和經部他們也是同樣主張這十二因緣輪迴的流輪。也就是說無明及生死等這種十二因緣,他們也說到了由前支帶動後支,後支依賴著前支的這種依賴、互相觀待的緣起關係。可是因為由前支帶動後支,後支依賴著前支的緣故,所以後支生起的時候,它依賴著前支而生的,所以並不是自己、自主的產生,或自主的生存,它是依賴著他緣而產生,所以無有自性的。
「淨智悟見後」也就是說,以這種了解空性的智慧,這個的清淨智慧,悟到了、或者見到了諸法的一個究竟性質、空性之後,由無明的因緣所生的第二支之後的因果的生滅關係,將會看得非常透徹,原來這一切都是由緣起而生、緣起而滅,不是以自性、自相而生、自相而滅的。因此以空正見,看到一切的因緣所緣、一切的因緣所滅,都是在非自性、非自相當中所生滅的,因此由自相所生、自相所滅的這種眾法,皆無法獲得。所以「淨智悟見後,無明緣所生,無論生與滅,眾法皆不得。」
12、見法實義已,能滅一切苦,若悟法性後,於此有差別。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一般來講的話,我們講有餘涅槃和無餘涅槃,可以作有沒有剩餘苦蘊,作這個解釋。如果在證得涅槃之後,我們的苦蘊剩餘的話,這叫有餘涅槃;證得了涅槃之後,苦蘊沒有剩餘的話,這叫做無餘涅槃。雖然有這種的說法,但是在此的有餘和無餘的一種涅槃的說法,是說有沒有剩餘戲論的這種幻相。如果有餘和無餘的這種解釋,最主要是以有沒有剩餘戲論幻相來作解釋的話,那無餘涅槃先獲得,有餘涅槃後獲得的。
原因是什麼呢?阿羅漢他剛開始證得阿羅漢果位,剛開始斷除一切煩惱的時候,是在根本定當下斷除了一切煩惱的。所以在根本定當中他獲得了阿羅漢果位,那時候的涅槃是屬於無餘涅槃,因為它沒有戲論的幻相,所以無餘涅槃先獲得之後。那阿羅漢出了根本定之後,就會有戲論的幻相存在,所以這時候他所獲得的涅槃是有餘涅槃。所以以一個次第來講的話,無餘涅槃先有,有餘涅槃是後有的。
所以在此說到了「見法實義己」以根本定現證空性的當下,了解諸法的究竟性質之後,就能夠斷除一切的痛苦。為什麼呢?因為現證空性當中,斷除了一切煩惱之後,才獲得無餘涅槃的,「見法實義已,能滅一切苦」。我們看「若悟法性後,於此有差別」也就是說,因為下部論師他們認為見道,也就是了解四諦十六行相的這樣一個見道,所以他們說了這十六種行相的不同。於是見道在根本定當中,會有不同十六種的一種相。那對於勝義諦有不同的十六種相的話,那變成勝義諦有十六種不同的性質了。如果你認為諸法最究竟的法性,有十六種不同的差別,所以「若悟法性後」也就是在見道,在現證空性的當中,他看到四諦十六種行相,而且四諦十六種行相互相有這樣的區別,它不是同位法性的話,有這樣差別的話:
13、事物微妙性,由因而觀察,無有善巧故,不見緣起義。
「事物微妙性,由因而觀察」這種因緣所產生的緣起,甚深的緣起你就沒有辦法看到了,因為「無有善巧故」因為無有善巧的緣故。因為以諸法的究竟性質來講的話,應該都是一致的、同等的、沒有任何差別的。但是因為你不了解諸法的最究竟的性質,所以你認為說見道在看空性的時候,在空性當中又有一個差別,不同的相而存在。如果你這樣主張的話,那我認為你並沒有了解事物的這種微妙體性,或者是由因緣所帶來的這種甚深的緣起道理,因為你缺乏善巧的緣故。所以下面就說到了「事物微妙性,由因而觀察,無有善巧故,不見緣起義。」接下來就說到了:
14、盡煩惱比丘,若能脫苦海,為何釋迦尊,不說此道行。
「盡煩惱比丘,若能脫苦海」也就是說下部論師他們認為,煩惱是自性有的、是自相有的。由自性的對治力去斷除自性的煩惱,將獲得了自性的阿羅漢果位。所以你們說由自性的對治力,斷盡了一切自性的煩惱,所獲得了自性阿羅漢果位的這個比丘,如果能夠脫離苦海,他能夠獲得涅槃的話,那我就問你,因為你說的涅槃它是有自性的,所以涅槃是等於一切輪迴的最究竟嗎?那如果輪迴的究竟是有自性的話,為什麼有究竟呢?因為有開始。所以如果究竟是有自性的話,他必須要依賴著一個自性的開始。如果輪迴有一個自性的開始的話,佛陀說了輪迴是無始以來,他並沒有說開始啊!
「為何釋迦尊,不說此道行」為什麼釋迦尊者說了無始以來,並沒有說有始以來的這種修行呢?那為什麼輪迴要有開始呢?因為你說輪迴的究竟是有自性啊!如果是有自性的話,他就是要觀待一個有自性的開始了。
15、若有行必成,遍執一切見,一切皆緣起,何有前後際。
「若有行必成,遍執一切見」如果你認為說,輪迴是有一個自性的開始的話,那就變成了有第一個無明了。如果有第一個無明的話,那你就變成墮入於斷邊或常邊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無明,必須要無因而生,或從異類因而生,那這樣的話,你就等於墮入於斷邊或常邊,所以叫做「若有行必成,遍執一切見」。
「一切皆緣起,何有前後際」這句話也就是說到了自宗的一種說法了。我認為一切的輪迴和涅槃,一切的萬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完全依賴著他緣而有的緣故,所現起的這種緣起,它是沒有自性的前際,也沒有自性的後際,所以沒有自性的開始,也沒有自性的終究的。所以就是說到了「一切皆緣起,何有前後際」就說到了這樣一句話。
在自性的一個角度上,雖然沒有前際和後際,沒有開始和終究。可是在名言上我們必須要有開始和終究啊!你要如何解釋在名言上,難道你要否定一切的前際和後際嗎?你在名言上如何作這個解釋呢?
於是龍樹菩薩就回答說:在名言上輪迴是無始的,可是卻有終究的。為什麼呢?如果輪迴它是有自性的話,那變成了輪迴它是自力而生的,那變成不需要依賴他緣而改變的。因此輪迴沒有辦法依賴著他緣而生,也沒有辦法依賴他緣而滅了。如果輪迴是自性有的話,輪迴將不會消滅,因為沒有因緣使輪迴獲得了消滅,這樣的話輪迴就無終了。如果無終的輪迴說有終的話,那無始的輪迴你必須要變成有始了。所以為什麼輪迴有自性的話,輪迴就變成有始的輪迴,而不是無始的輪迴了。
可是今天我的宗論是,我認為輪迴是無自性的,因為輪迴無自性的緣故,所以輪迴是依賴著因緣而有,依賴著因緣而生,依賴著因緣而滅的。因此無明它依賴著因緣可消滅的,這個因緣就是透過空正見可消滅的。所以無明有對治力可以讓它獲得消滅,因此輪迴它是有止盡的,但是卻是無始以來而有的。所以對我們來講,我並沒有任何的相違。於是又說到了:
16、云何前已生,彼後復變滅,遠離前後際,見情如幻化。
「云何前已生,彼後復變滅」如果你認為說,諸法是自性有的話,你如何能夠說它是由因緣而生,之後由因緣而滅呢?這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它是自性有的。今天這一法,它之前先生,之後隨著因緣而滅,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依賴著他緣而生滅的,這代表不是自性而有了。如果是自性而有的話,你要如何解釋它之前由因緣而生,之後又隨著因緣而滅呢?你因為主張了有自性的緣故,所以你沒有辦法作這方面的解釋。所以叫做「云何前已生,彼後復變滅」。
我們看到後面的這兩句話「遠離前後際,見情如幻化」透過了解這種無自性的道理,我們將可以遠離一切自性的前際和後際的這種執著。看任何的器世間也好,或者情世間也好,都應該以幻化般的去看待。
17、何時幻像生,何時當成滅,知幻非無明,離知幻則有。
「何時幻像生,何時當成滅」所以幻像本身,它是因緣聚合之後自然產生的生,隨著因緣的這種分離而產生幻像的滅。所以幻像本身不是從幻像自我而產生,或自我而消滅,是隨著因緣聚合、或者不聚合而造成生滅的。因此如果我們能夠知道這個幻化的緣起的一個道理的話,則不會對幻化產生了貪心,或者是執著,所以「知幻非無明」如果你知道幻化的一個性質的話,你知道這是一個變化的,或者你知道這是一個幻化的話,你自然就會知道這是虛假的,就不會隨著真實執著的無明而產生了這種執著或貪心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這是虛幻的,不知道這是一個幻化的話,則會產生執著,所以「離知幻則有」,這是比喻,所要說的內容是什麼呢?
18、生如陽燄幻,意若知其義,前際或後際,見中則無染。
「生如陽燄幻」一切法的它的生滅如同陽燄的幻化般,「意若知其義」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到這個無自性的道理的話,則會遠離一切的邊執,「前際或後際」的這種自性的邊執,「見中則無染」則會遠離一切的邪見和一切的邊見,安住於中道,所以你在你的正見上,不會有任何的邪見或任何執著的污染。因此透過這種無自性的現證空性的量,透過反覆的串習,你將能夠獲得了自性法身,所以叫「生如陽燄幻,意若知其義,前際或後際,見中則無染。」
19、若誰於有為,計實有生滅,彼等即不知,緣起輪所現。
「若誰於有為,計實有生滅」無論是誰,對於這一切生滅的有為法,如果你計取著,或者計執著是真實有的話,是實有的話,那你看一切的生滅都變成了是執取成一個實有的生滅了。那無論是誰,看一切生滅有為法的時候,你會計執著這一切的生滅是屬於實有生滅的話,那這一切的人將不會知道「彼等即不知,緣起輪所現」,你就沒有辦法了解到,緣起輪迴所現的這種甚深緣起的道理,或者是互相依賴、互相觀待的道理了。什麼是緣起的道理呢?
20、若依彼彼生,即自性不生,若自性不生,云何得名生。
「若依彼彼生,即自性不生」也就是說互相依賴著,互相的觀待而生,完全依賴他緣而生,並非由自己自性而生,這個就是緣起的道理了。「若自性不生,云何得名生」因此所謂的生,並不是說從自己而生,而是由他人而生的。因此不是自性而生的話,才是真正的生。所以對於這種自性不生的這種生法,我們才說這是真正的生法,因為它不是從自己而生,是依賴著他生,所以我們把它取名為生。既然生是如此的話,同樣的盡也是如此,為什麼呢?於是下述就說到了:
21、因盡而寂靜,此乃盡之義;自性則無盡,盡名云何立。
「因盡而寂靜,此乃盡之義」所謂果盡,為什麼果會消滅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因被消滅了,或者因止盡了,因此果就會止盡。所以因為因止盡的緣故,所以果才獲得了寂靜了。這樣的緣起互相觀待的內容,才是真正吻合實際的,所以「因盡而寂靜」這才是真正盡的一個定義。
如果是有自性的話,因果之間就不會互相觀待而依賴了,這樣的話果要消滅的話,就沒有因緣讓它獲得消滅了。所以「自性則無盡」如果它是有自性的話,沒有任何的因緣能夠讓它獲得了消滅或者是止盡,這樣「盡名云何立」你要如何去安立有一個盡的東西呢?是沒有辦法的。
22、無少法可生,無少法可滅,生起及滅道,為應而宣說。
也就是因為如此「無少法可生,無少法可滅」沒有任何一少許的法,是有自性,是由自性而生,或者是由自性而滅的。所以一切的法都是無自性而生,無自性而滅的,所以「無少法可生,無少法可滅」。
「生起及滅道,為應而宣說」之前下部論師他們認為,所謂的真諦,二諦的那個真諦的「諦」的意思,是指四諦十六種行相,所以他們一直認為說,諸法最究竟的性質是四諦十六種行相。因為佛陀說這是一個真諦,而且在初轉法輪說到四諦法輪的時候,也說了苦集滅道等,這是真諦。所以「生起及滅道」也就是講到了,四諦十六種行相。這是真諦啊!那你要怎麼解釋呢?難道這些四諦十六種行相不是空性嗎?這就是最究竟的性質啊!
於是龍樹菩薩就回答說,這是「為應而宣說」。在此有兩種說法,是為應而宣說,這是一種。另一種的說法是因為佛陀的意趣而宣說,而不是應著眾生的根器而宣說,而是因為依據佛陀最究竟的意趣而宣說,有兩種的說法,法王是選擇後者。這個意思是什麼呢?也就是因為世間人他們會把痛苦執取為快樂,把不淨執為乾淨,把無我執為是有我,因此而產生顛倒執著的。所以佛陀因為知道世間的這種凡夫,具有這種顛倒執著的緣故,所以為了讓他們能夠破除這種的顛倒執著,所以暫時顯示了這種四諦十六種行相,讓他們了解到說,但以實際的狀況來講的話,並不是如此。
依由這種目的的緣故,而顯示了暫時跟他們宣說,他們現在需要的一個真諦的內容,但是並不是究竟的真諦啊!所以雖然四諦十六種行相,它是吻合實際的狀況,但是它不是究竟的真諦。那究竟的真諦,佛陀究竟意趣是什麼呢?下面就說到了:
23、知生故知滅,知滅故無常,由知無常性,亦能知正法。
那也就是說為什麼會滅?因為有壞滅的因緣才會滅。這個壞滅的因緣是怎麼產生呢?因為有生的緣故。如果這一法它不生的話,那就沒有壞滅的因緣了,如果沒有壞滅的因緣則沒有滅。所以因為有生才會有滅的緣故,所以「知生故知滅」。
「知滅故無常」的意思也就是說,一般來講的話所謂的滅可以分兩種,一種是續流的消滅,這是屬於粗分的無常;一則是每一剎那的轉滅,或者是壞滅,這是屬於細微的無常了。在經部以上都有說到這細微的無常的說法,但是在有部有說到了,有為四法的這種行相了,這跟經部以上的說法是有少許的不同。
那經部以上他們是怎麼說粗分的無常呢?他們認為像外在的物質,如果遇到了違緣,當它壞滅,所以它的續流完全的間斷,這是屬於粗分的無常。可是在談到細微無常的時候,經部以上的這些宗義論師,都是一致的異口同聲的說,每一個有為法,它每一剎那都在壞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的因本身就具有壞滅的性質。所以第一剎那的東西,在第二剎那的時候消滅,不是依賴著其他的因緣而消滅的,而是因為成辦這個果的主因本身,就有壞滅性質。因此第一剎那的東西,在第二剎的時候自然壞滅,這是不需要依賴著其他的因緣而壞滅的。
所以可見為什麼一切的有為法,是隨因而轉變,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如此,就是隨因而轉,隨因的控制。因為成辦一切果的因本身,它具有壞滅的性質,所以果本身每一剎那都在壞滅當中,這個就是細微的無常了。如果了解到這種細微的每一剎那都在壞滅的一個性質的話,我們則能了解細微無常的緣故,所以在此說到了,「知生故生滅,知滅故無常」我們則能夠了解到這樣一個道理。
「由知無常性,亦能知正法」這句話跟《緣起經》裡面,也就是「誰見緣起則見法,誰見法則見如來」的這句話非常的相似了。在緣起的意思,之前我們說到了,它可以以「有相」的方式去作緣起的解釋,或者以「空相」的方式去作緣起的解釋。如果我們先以「有相」的方式去作緣起的解釋的話,那透過這種因緣觀待,因果絲毫不爽,無有錯誤的這種因果的理念,我們可以了解到說,原來善業、善法帶來快樂,惡業帶來痛苦,透過這種因果有相的一個道理,所以我們會去捨惡,去行善的。
因此我們能夠了解到,世間的這種行善的方法,所以這是由看到因果絲毫不爽的緣起道理,所以讓我們去行善的。所以依由看到緣起,所以我們看到了法。因為看到了世間的善法,所以我們累積了無比的資糧,透過這種的福德資糧,我們則能見到如來。為什麼呢?因為從真如本性所現出的這種勝應身,隨著我們行善的這種福德資糧將可以看到,所以「誰見緣起則見法,誰見法則見如來」這是以「有相」的方式去作解釋的。
那另外一種是以「空相」的方式去作解釋,就是說誰見甚深的緣起,則能看到由緣起所現的性,空性緣起、緣起空性的這樣一個道理。因此誰見緣起則見到真如本性,也就是最究竟的諸法究竟性質「空性」,所以「誰見緣起則見法」。見這種空性道理的話,則能夠見如來,因為一切的這種戲論,在真如本性當中被含攝了,這個就是佛陀最究竟的法身,也就是諸法的最究應的性質、法性了。
所以無論是誰能見到甚深緣起,則能看到空性,看到空性則能見到究竟法身的一個性質。我想《緣起經》的這句話,就是說到了現在龍樹菩薩所說的「由知無常性,亦能知正法」這是相同的內義。
24、諸了知緣起,遠離於生滅,彼成就淨見,即達彼岸者。
也就是如果能夠了解到甚深緣起的緣起性空、性空緣起道理的話,則不會以自性來執取諸法的生滅了,這樣的話無論看什麼都如同幻化般,能夠去了解到實際的狀況,於是不會有顛倒的執著。既然已經對於生滅的一切萬法遠離顛倒執著的話,則能夠成就淨見,也就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去對治自性的這種無明了。因為輪迴最主要因緣來自於自性執著的這種無明,今天因為你有這樣一個非常有力量的對治力,是去對治這樣無明的緣故,所以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諸了知緣起,遠離於生滅,彼成就淨見,即達彼岸者。」
25、異生對事法,有無顛倒執,患故隨惱轉,自心受欺染。
這裡面的「異生」是指凡夫的意思。為什麼異生是指凡夫的意思呢?無自主的隨著煩惱、隨著業,使自己投生於異處,像三惡道也好。或者是你沒有辦法自主的,必須要去接受異處的投生,因此我們稱為叫做異生,那是凡夫的意思了。因為你的下一世,你不是以自我的一種希求,或者你能夠控制自我投生於後世,那後世的異生是隨著煩惱和業而投生的緣故,所以我們稱凡夫是異生。
凡夫和聖者的差別,是在於有沒有現證空性而作為衡量,而不是說他的身體的大小,或者是身體的莊不莊嚴而作這樣的差別的。現證空性的話,他就有自在的能力,能夠決定下一世要投生於那裡,這個是聖者。如果沒有現證空性,縱使是了解空性,像加行道的世第一法以下的這一切的這種修行者,都是屬於凡夫。因為他投生於異處,是要靠業和煩惱的力量,他沒有辦法自在的作這樣的一個選擇。所以凡夫和聖者的差別,是有沒有現證空性為主,光是了解空性是不夠的。
同樣的「對事法」,事法也就是說具有實執者,也就是還沒有現證空性之前,雖然他已經了解了空性,可是因為沒有現證空性的緣故,所以他那個真實執著的力量,會勝過於他的空正見的力量,所以我們也可以稱為「事法者」具有實物的這種執著者。所以異生也好,或者事法者也好,都是被真實執著給控制的這種補特伽羅,所以在此我們就說第一句,被真實執著給控制的補特伽羅。
以凡夫來講的話,他又可以分兩者:一者是了解空性的凡夫,一者是不了解空性的凡夫。不了解空性的凡夫的話,他不只有原始的、自然產生的真實執著以外,他還會刻意的讓自己去執取真實,這是一者。另一者了解空性的凡夫的話,他雖然會有這種隨眠,或者是很自然的真實執著產生,可是他會察覺到說,我不應該這樣的去執取,於是不會說自願的或者是刻意的讓自己去執取真實,反而還會想要去破除,會有這種的差別。
如果你不了解空性的話,它不只是原來的,這種的自然的真實執著會產生以外,因為你不了解空性的緣故,所以你會顛倒的去執取真實的話。那就像外道順世派來講的話,他們會認為說所看到的一切,必須要非常的真實。因為他們看到的每一切都是非常的真實,並且去執取的緣故,所以他沒有辦法去接受看不到的隱蔽分了。所以在順世派的主張裡面,他們認為只要是存在的話,必須要用肉眼看到;如果肉眼看不到的,他們沒有辦法承認或者是接受。
為什麼他們會有這樣的主張呢?為什麼在他們的哲學理念裡面,會認為說只要是存在的話,必須要用肉眼可以看到呢?這是因為真實執著太強烈了!因為他們執取的一切的時候,看到的是非常的真實,所以只要看不到的話,他們就沒有辦法接受。所以這一種的邪見,或這一種的主張,最主要的來源是從真實執著而有的。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說,由真實執著帶來許多顛倒的這種邪見,無論是增見也好,或者是誹謗滅見也好,這些都是由真實執著所產生的了。
「有無顛倒執」這是第二句話的意思。因為凡夫具有真實執著,而且這真實執著沒有斷除的緣故,只要這個真實執著,則會產生許多的常邊、斷邊,有無的這種顛倒邪見和顛倒的執著,因此則會造成許多的過患了。就像好比生老病死,或者是三惡道的痛苦等。因為有這種顛倒執著、邪見的過患的緣故,所以我們會一直輪轉在三苦裡面,那就是苦苦、壞苦、行苦,所以我們會一直沈溺於苦海當中,沒有辦法獲得解脫。
這種無法獲得解脫,最主要的根源是來自於那裡呢?是誰讓我們痛苦的呢?是被真實執著給欺染的自心,讓我們痛苦的,所以「自心受欺染」。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內心,因為不了解空性,隨著真實執著而轉的這種心,自己的心欺騙了自己,因此而讓自己一直在三苦當中獲得了流轉的。
這也是為什麼經典裡面說到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自心必須要獲得寂靜,我們才有辦法獲得涅槃的最主要的原因。有時候我們會想說,我今天怎麼那麼倒霉,他又害我了,或者什麼等等,所以當你遇到不吉祥事情的時候,你的手指頭會馬上會往外指,而不會想到說這是因為自己內心未調伏的緣故而造成的,我們不會這樣想。可是實際上一切的痛苦,都像龍樹菩薩所說這句話的,就是「自心受欺染」一切的痛苦都是由自心所造成的,未調伏的心所造成的。
「有無顛倒執」對於「有」的這種捏造的顛倒執著,或者對於「無」的誹謗的顛倒執著,這是我們時常日常生活當中,常犯的一個錯誤。以勝義諦的角度來講的話,在名言上的拿捏如果不是很善巧的話,那將會認為「名言有」是真實有,或者是自性有,這樣的話就變成常執,那就是變成捏造的添增執,也就是一個顛倒執。如果你完全否定真實之後,你會認為說連名言也一起否定的話,那又變成「無」的顛倒執,那又變成誹謗無邊的顛倒執著了,所以這是會有危險的。這是以勝義諦的角度來說。
如果是以世俗諦的角度來講的話,像我們一般日常生活的感受,我們會有這種世間安樂的感受,可是我們對世間安樂的感受,會把它執取為一個究竟的安樂,好像這就是人生的意義。為了能夠獲得世間的安樂,我願意犧牲一切的,所以會把世間的這種短暫安樂,執取為永恒的安樂而去追求,這就是錯誤的執著、顛倒的執著了。因為世間的安樂是屬於暫時性的,它不是永久性的,這點我們明明知道,但是我們卻又執取這個為永恒的安樂。明明知道它最後會帶來痛苦的,可是我們卻還是希望追求著。這代表什麼呢?我們有錯誤的觀念存在,這是由我們的經驗能夠去體會的。
再加上我們認為我「必須愛我」,因此會給自己足夠的理由,去堅定你的「愛我執」。對的!沒有錯!像剛剛所發問般的,我們需要愛我的,為了讓自己有信心,我們必須愛自己這是沒有錯。可是愛自己的方式,我們可能錯了吧!如果你認為愛自己的方式,是完全想自己,不去著想別人的話,這樣的話,你就會變成說,為了個人的利益,可以不惜一切的去傷害別人。
如果你的愛我的方式是選擇這條路的話,跟你說,傷害別人之後,因為因果是不會有錯誤的,因此你將會獲得苦苦的,最後還是痛苦的。所以這種的痛苦不是來自於別處,而是來自於自心隨著無明而轉,不了解「愛我執」的過患而產生的。
如果你是隨著愛我執,你雖然沒有給別人帶來傷害,反而是你是因為個人想要長壽,所以必須要守護不殺生的戒行;為了讓自己更有錢,所以行布施,這種善業因為是隨著愛我執而走的緣故,所以它沒有辦法成為究竟的永恒安樂。在沒有強烈出離心攝受的情況下,它永遠不可能成為解脫之因。所以縱使你再怎麼樣的去行、再廣大的善業,因為你的善業是隨愛我行而去行持的緣故,所以一定是成為輪迴之因的,所以它也沒有辦法究竟。
所以隨著愛我執傷害別人是苦苦,隨著愛我執給予別人快樂的話是壞苦,所以再怎麼說還是在痛苦當中。為什麼呢?因為自心隨著無明而轉的緣故,產生這種有無的顛倒執著,或者有無的顛倒錯誤觀念,所以永遠沒有辦法獲得解脫。為了消滅這種愛我執,所以要培養愛他心。為什麼呢?因為愛他心的力量增長,愛我執的力量才會減少。
愛他心要怎麼產生呢?愛他心不是靠等待就能自然產生的,是要透過理由的反覆思惟才有辦法產生的。如果只是針對親友而產生愛他心,這不是真正的愛他心。真正的愛他心,是要不分一切的,去觀待、去愛護;這種不分一切愛恨親疏、或者是親友的愛心,必須透過理路的反覆思惟才有辦法產生的。所以了解到痛苦是可以間斷的,並且要對一切有情眾生具有悅意相,具備這些種種的因緣,才有辦法產生愛他心的。
當了解到痛苦是有止盡的時候,你多多少少要去會意空性的道理,所以愛他心是由智慧來成辦的。愛他心不只可以讓我們在究竟的果位上獲得一切遍智,以現有的果位來講,也可以讓我們獲得阿羅漢的果位。就像八地菩薩,已經斷除了一切煩惱,所以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因為有了愛他心,使得我們生生世世能夠獲得增上生,行菩薩道,這都是由愛他心所帶來的美好果實。
可是我們卻不了解,還認為愛他心不應該行持。如果我愛別人,那我自己該怎麼辦呢?我的事情誰去照顧?我的事情唯有我自己照顧,所以我應該愛自己,反而我們會這樣去執取,豈不是又隨著無明而轉了嗎?如果我們在觀修本尊的時候,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觀修本尊,一直把愛我執擺在內心的最深處,而去持咒、禮拜,或者念誦課誦文;因此到目前為止,我們永遠都是痛苦的,因為是隨著愛我執而走,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可是我們卻不知道,被自心給欺瞞了。所以「有無顛倒執,患故隨惱轉,自心受欺染。」的這句話,不只在勝義諦上可以做解釋以外,在世俗的廣大行的方便品上,我們也可以做同樣的解釋。
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隨著愛我執而走了,為了追求快樂,我們一直想盡辦法要讓自己快樂,於是就去選擇了愛我執這條路讓自己快樂。如果愛我執真正可以帶來快樂,那今天我們應該很快樂了,可是沒有啊!是不是缺少了什麼?我們到底錯在那裡?我們錯了!我們錯的是愛我的方式錯了。今天如果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就要好好的去思考,我們到底錯在那裡?把愛己的方式改變吧!以智慧來愛自己吧!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活得更快樂的。否則如果是隨著以前愛我的方式,繼續持續下去的話,將來還是仍然痛苦的。
所以龍樹菩薩非常有恩的指導我們說,不要被自心、不要被這種無明給欺騙了。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未調伏的心而產生的。所以就說了這句話:「異生對事法,有無顛倒執,患故隨惱轉,自心受欺染。」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講到,或者是禮讚導師釋迦牟尼佛悲智的功德,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一切的痛苦來自於「愛我執」和「真實執著」而產生的,如同剛剛所說的。那愛我執的正對治是什麼呢?愛我執的正對治就是愛他心;真實執著的正對治就是空正見。因為由愛他心消滅了愛我執,因為由空正見消滅了真實執著的緣故,所以龍樹菩薩在經中禮讚了,導師釋迦牟尼佛的悲智兩種的功德。這原因也就是我們在凡夫的時候,最主要痛苦來自於這兩種執著。因此我們在行菩薩道,或者行成佛之道、或解脫道的時候,一定要雙運悲智的這兩種資糧,我們才有辦法獲得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那麼隨著愛他心,將來成佛的時候,就能成為佛陀的大悲;隨著空正見,消滅一切的顛倒執著的時候,才有辦法成為佛陀信仰的這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