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佛教“戒定慧三學”對人生事業的妙用
筆者曾感歎當今世界飛速發展,社會浮躁異常,環境破壞嚴重,各種亂象橫生。信仰的缺失,人心的雜亂,給人們帶來太多的困惑和壓力,對人生事業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負面影響。本人也曾長期陷入此等困苦之中,為尋治根之道求學於各種著作,終略有所得。通過對佛教相關書籍的修讀,並用於自身心病的調養,實踐證明對人生事業大有益處。一直以來佛教普遍被漠視或誤讀,很多人覺得佛學深不可測,難以學習,也有很多人覺得佛學和自己的人生沒有多少聯繫。曾經的我也因為機緣未至,只是遊走於寺廟尼庵,未能真正接觸佛教,不知道也不關心佛到底在說什麼。近年有幸,妙華開示,若有所悟。原來佛教對人生的幫助如此之大!不禁感慨萬千,力爭完善自我,遠離迷途。
本人學識尚淺,秉著“知行合一”的思想,懷著極為謙虛的態度寫下這篇文章,只希望能為我院水利事業的心靈建設方面做一次善意的傳播,清除一些社會污染造成的心理疾病,也是為了報答水院長期以來對我的關懷和幫助。感謝妙華法師的開示,經過尊師的批准,引用了部分經典原文。非視其為私人成果,實乃與大眾分享福音。“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本人也在學習的道路上,能力是有限的,不足之處是一定存在的,還請各位同事和朋友海涵。
佛學並不脫離現實社會,佛教是入世的。這其實是佛教一貫的主張。佛法博大精深,經典堆積如山。如何簡易快速有效的受益於我們紅塵中奔波勞碌的人們呢?我從中取來一些精要,加以解釋,並結合自身的體會進行分析,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戒定慧三學用一句話來講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來是儒家的主張的入世觀,我們很重視事業,為了事業更好的發展,就一定要打下夯實的基礎。“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能為我們的事業打下基礎,保駕護航嗎?這句話具體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1.“戒”對於當下人生事業的意義在哪裡?
國家的戒律就是法律,是他律,佛教的戒律是自律。法律是人建立的,那麼如果建立的人,本身思維不夠嚴密、覺悟不夠高,那麼他所紡織的法律之網,必然像漁網一樣,網眼、漏洞是很多的。不僅如此,在執行法律的過程當中,有很多人就像魚一樣,大魚會把網撕破,小魚會從網眼裡漏掉。在社會建設當中,要把法律建設得更完善,但他律的法律有待於自律的提高才能彌補它本身的不完善。
在企業管理上,制度是保障,靠制度去管人,制度的制定者和執行者才清楚究竟要做什麼,制度就是戒,治國如此,治企業也如此。一個人面對浩瀚的宇宙和有限的人生,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戒就是有所不為。一個人要把事情做成,一定要修身,就一定要戒驕戒躁戒傲,如果這些習氣都不戒掉,就很難成就事業。如果從人類的健康發展來說,一定要把戒放在第一位,事業也理應如此。戒在佛教裡又叫解脫,戒不是一種捆綁,而是一種自我的保護。國家的法律、企業制度和自我戒律都是為了方便和保護我們達到更好的目標。
今天的社會,人們貪心很重,如果我們能夠戒貪,就可以使我們的人生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人要過有節制地生活,才能健康;人要做好戒律,才能安生。以戒修身是有效地,是必須的,只有這樣,基礎才能夯實。不然我們的人生將會是一盤散沙;不然,我們的生命將是癱瘓的狀態。戒是為了使人生事業達到更和諧更自由的狀態。
戒的具體內容除了“貪”、“嗔”、“癡”,還有“疑”、“慢”、“見”。下麵就請我來解釋這六項的具體內容。
第一個是戒“貪”。今天的中國社會,面對商品經濟的資訊和刺激,可能我們對“戒貪”這兩個字要好好領會了。很多人,論學養,論能力均在一般人之上,養活一家人根本不是問題,但是他們所有的學養、能力和才智,最後把自己送進了監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貪是殺人的刀啊,貪財,貪色,貪名,貪利。因為貪,喪身敗國,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中比比皆是。
佛教提供給我們一個形象的名利觀,叫立竿見影。什麼是立竿見影呢?我的學養、我的智慧和我的能力,達到了一個高度,得到了社會的公認,這就是立竿。影子永遠是隨著竿子的長度在移動,永遠不會影響竿子的長度,但是竿子會永遠影響著影子的長度。可是有很多人財迷心竅、色迷心竅、官迷心竅,在人海當中到處撈影,叫什麼呢?捕風捉影。沒有立竿,就想見影。我們不要捕風捉影,應該立竿見影,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過度為“貪”,人要過有節制的生活才能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立竿不見影”。建功立業了,幫助別人了,不以為自己有功勞。因為天地有道,大道無形。在人間所做的這一切,能做的與該做的,不留任何痕跡,這是我們最應該樹立的名利觀。
古代向聖賢看齊的人,見賢思齊的人,追求一份信仰和修養的人,他們面對財和色,都有自己的一定之規,不是自己的東西,絕不巧取豪奪。甚至很多有教養的人,面對名利也特別虛心謙下,修養非常的好。而我們通常看到的是“上下交爭利,國之患也”,上和下爭利,這是國家非常深重的一個憂患。走在人生事業的道路上,不論有沒有功勞,地位,高收入……做一個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人,就是一種成功,一種美德,值得他人尊重和學習,有利於企業單位的發展建設。
第二個是戒“嗔”。嗔怒,嗔恨之意,佛教用一個字代表,就是“嗔”,譯為仇恨。宗教、民族、資源等爭端,所有這些爭端根源,都在於仇恨。因為我們內心的光明被烏雲遮住,我們的內心不夠寧靜,總是把個人和全球的關係或者國家和世界的關係處理不好,以至於在我們的內心裡充滿了仇恨。
解決問題的唯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修心,養心為上。仇恨的心一定要化干戈為玉帛,而不能冤冤相報何時了。就像兩個人打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針鋒對麥芒,半斤對八兩,什麼時候才能解決問題呢?如果長期如此,心裡就有解不開的千千結,結果自己心勞成疾。
在人際交往中,經常是想好事,好事來;存惡念,蛇蠍來。如果你的心每天像蓮花一樣,充滿了光明,你身邊的朋友慢慢地就會被感動得光明起來,燦爛起來。如果你的心像蛇蠍一樣,非常地陰毒,慢慢地你身邊招感來的都是陰森可怕的人。這在物理界,叫伴生現象。有水晶的地方就有瑪瑙,有石頭的地方就有玉,有聖人、有君子的地方就好人多,伴生現象隨處可見。孟母三遷,就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事例。
本人一度因為生活中受到了誤解和攻擊,憤恨不平,常生嗔怒,認為自己發脾氣是有道理的,自己沒有錯。試圖以這樣的方式來宣洩和解釋,結果問題不但沒能解決,反而更加嚴重。進一步損害了身心健康,也嚴重影響了家人和鄰居的生活。長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而深感無奈。自從2012年末修學到這一段佛法,終於開闊了胸懷,撫平了心緒,不再斤斤計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是視天下人為一家,虛心向一切人學習,時常自省,寬以待人,人不知而不慍,甚至能以德報怨……不但很好地解決了嗔病頑疾,還時常回歸到清淨光明的精神世界之中。相信通堅持這一修行,來年人際關係會漸入佳境。有一個結論說明:四十歲以上的人百分之七十的病源於自己的心病,就是說我們致病最根本的源頭來自於我們的心,所以說嗔怒是致命的。祝願大家早日擺脫嗔魔,營造更加和諧幸福的事業人生。
第三個是戒“癡”。為什麼要戒癡呢?癡是無明,無明又叫煩惱。種種的煩惱,使我們的心不得安寧,甚至晚上睡覺做惡夢;吃飯的時候,想到不愉快的事情,都難以下嚥。這在佛教裡叫無明,叫癡。“癡”這個字是病字邊,內裡是無知的知。無知是一種心病。“癡”是智慧的反面,嚴重影響生存、做人的品質。
以下有幾個戒“癡”的方法供大家參考:一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二者互為因果,“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讀書是理論,走路是實踐,知行合一,二者緊密結合,不可分割。二是設法減少煩惱。煩惱越少,悟性越好,比如照鏡子,把鏡子擦得越乾淨,你的臉照得越清楚。用神秀的話來講“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有人說,記東西記不住,想問題深入不下去,就是煩惱多了,如果煩惱少了,智慧就增了。三是讓自己的心淡定。現在外部世界對人的誘惑太多,精神層面和外部環境的污染,使我們的心很難歇下來,平時應該加強心性的訓練,設法平靜浮亂的心。四是親近善知識。所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不僅要親近善知識,還要虛心謙下,以一切人為師,每時每刻,接人待物都是學習,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五是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如果你開始信仰佛教,又有條件學習的話,建議養成手不釋卷,不離經書的習慣。你會逐漸解開國人對佛教普遍的誤解,逐漸發現佛教對個人,對家庭,對事業人生,對國家社會,對和諧世界的建設都大有妙用。
以上也是本人為之努力的學習之路,個人能力確實是有限的,很多地方需要大力加強。我畢竟不是出家人,沒有專修的條件。希望先通過閱讀一些內容貼近現代生活,實用易懂的佛教書籍來修身修性;通過廣蓄知識,指導人生事業;更需要知行合一,讀書不忘交流,加強言語表達能力,廣結善緣,互相學習和幫助,與更多的人分享佛學帶給人們的益處。等將來條件成熟了,再研究更加高深的佛學經典。
下面接著講一下另外三個方面,也是需要戒掉的。
第一個叫戒“慢”。戒我慢,戒高慢。慢有三種情況,常見的叫“慢慢”。一個有錢的人,或者說很有社會成就感,總是把自己淩駕於他人之上,淩駕於眾生之上,淩駕於群眾之上,覺得自己了不起。本來就很高了,又在山頂上墊壘了塊石頭,這就叫“慢慢”。第二個慢叫“我慢”。自己認為自己很強大,自以為是。還有一種慢是非常微細的,叫“卑下慢”,他的身心健康、社會狀況、生活狀況都不如人,但是他會用巧妙委婉的語言,認為自己並不比別人弱,甚至是問題人群,但是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是這樣一種狀況,還傲得不行,以為老子天下第一,這一種慢叫“卑下慢”。
這種心理疾病,不但對自身有害,不利於人生事業的發展,還會帶來各種人際關係問題。面對“慢慢”,佛教裡有個境界叫“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你每天都在點鈔票,但是鈔票並沒有污染你的心;你手中擁有權力,但是你並沒有濫殺無辜。官也當了,不以官為官;錢也掙了,不以為自己是個老闆,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是個老闆。“功德在心不在身”,建功立業了,但並不以此為耀,過分宣傳。治療“我慢”和“卑下慢”,要知道“山外是山,雲外有雲”人海處處是老師,人人都有所長。越是有學問,有實力的人,越是謙虛,越是明白自己的無知和渺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生命是有限的,而我要知道的和我要學的東西卻是無限的。客觀地認識自我,不做自欺欺人的事情。這樣才能提升自身的境界,不斷進步,再創輝煌,減免因慢帶來的禍事。
第二個是戒“疑”。這裡講的是反面意義的懷疑,過度的疑心。這個我可以用我的感覺來說,我去過洗心禪寺很多次,裡面有很多真正信佛修身的人,和他們一起做義工的時候,感覺許多人的內心特別純淨,讓人感覺特別的舒服。這是因為他們有佛教的基調文化,有正教的信仰。不少人真正做到了做好事不求回報,在社區做義工會給你發個本子,每次幹完活都會詳細地登記,在洗心禪寺做義工是不做記錄任何歷史記錄的,完全出自本願。讓人感覺一下子回到了雷鋒的時代,大家互相關愛,相敬如賓,交流自然親切,沒有猜疑邪見,非常地開心自在。可是回到單位我就不得不小心翼翼了,常常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老拿舊眼光看人,讓人倍感緊張和焦慮。單位住戶區的路上人們很少說話,如果當某人被懷疑的時候,一個表情或者動作都可能引起無限的想像。抬頭看看天色,有人就會說這個人很傲氣;轉頭欣賞周圍的樹木,有人認為你故意不給他面子;趕時間走快一點,人家覺得你很狂妄;路上在想事忘了打招呼,便說此人目中無人;去打籃球因為別人不在場,就成了脫離集體。甚至還有人在路上要把這些動作做來給你看,盡然能疑到這個程度!當一個人成了焦點,而又被各種有色眼鏡聚焦時,這些本來很自然的行為,變得滿眼都是懷疑,因為對他產生了一些不好的看法,就看哪兒都不順眼。一傳十十傳百,完全變了味。如果相識相知又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懷疑呢?當初滿懷善意,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如今只好中規中矩,謹慎持重了。
在中學課本裡,有一篇文章叫“鄰居有亡斧者”,就是一個人把平時砍柴的斧頭丟了,他自己家裡找不到,他怎麼看他的鄰居都像偷他斧頭的人。三疑兩不疑的疑心就上來了。後來自己在家裡把斧頭找到了,他怎麼看他的鄰居都不像偷斧頭的人。所以你看,我們的心是妙用無窮,變化無窮。我們人類不能心靈直通,需要借助語言、肢體、表情、文字等才能交流。可是有時候五官也會產生誤讀,所見所聞都可能出現偏頗。活在世間,我們需要一定的戒心,但不需要過度的疑心。“疑”給事業交際帶來無限的煩惱,疑心產生了心靈的隔閡,製造了工作中許多冤假錯案。願大家少一份猜疑,多一份理解,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要不清楚具體的情況就妄加猜疑,給他人和自己帶來不便。
第三個是“見”,這個見又分了若干個。先講講需要戒除的幾個“見”。
第一個是“邪見”,就是我們對於問題的看法中有好多思想是“邪”的。什麼叫“邪見”呢?看到善良的人做了很多好事,沒有得到應有的好報;不少人做了很多壞事,卻一直沒有受到懲罰。就認為“好人命不長,禍害遺千年”。使得大家做人做事總用利益的角度衡量事物,不但得不到利益的好事不願意做,甚至認為走邪門歪道更佔便宜。這就叫“邪見”了。做好事不一定要回報,壞事那更是不應該做的。如果大家都這麼想,社會會亂成什麼樣子?壞人最終不也是相互陷害嗎?扶正祛邪,懲惡揚善,才能國泰民安,和諧人生。所以,人生的道路不同,是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了不同的想法就有了不同的道路。有時候就是因為一個錯誤的觀念,害了自己一輩子。邪見的人,就走上了邪路,因為他沒有正見,邪師就引導他走向了歧路。
第二個是“偏見”。單位裡經常評職稱,年底了,要選一些優秀分子,本來一個人為人很好,品質很好,做的很好,能力也很好,但是就因為有人心生嫉妒,或者不想讓他優勝於自己,而對他產生了偏見。認為這個人不能用,或者是故意說那個人如何如何,這都是屬於偏見的範疇,因為不正確的思想產生了偏見。如此一來,事業上必定是勾心鬥角,你爾我詐。相信沒有人願意在這種氛圍中工作。
第三個是“我見”。人們在世間看問題、做事情的時候會有一些執著,翻譯成白話文——我是這樣認為的。問題是事情本身和宇宙的真理,並不是你所認為的那樣的,這個在佛法中叫“我見”。這種我見一旦在心裡形成以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思想:我執。你會在生活中發現,有些人的性格特別偏激,有些人主觀性特別強,只認為自己想的、說的、做的是對的,聽不進不同的意見。“我見”這種思想往往會給人的心理和社會造成傷害,而自己卻不知道。
第四個是“邊見”。本來一個蘿蔔有頭有尾有中間,你沒能看到它的全貌,只看到長在地面上的蘿蔔葉子,就說這是蘿蔔,這就叫“邊見”。看不到實物的全貌,只看到了事物的片面。所以應該樹立大局觀,全盤兼顧,由表及裡,深入分析,增強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能力。
第五個是“身見”。就是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執著於這條命,名為“身見”。希望自己吃的特別好,希望自己穿得特別好。還有些人過於愛美,今天把頭髮弄成這樣,明天把頭髮弄成那樣,總覺得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讓自己很滿意,實際上就是在外形上不斷執著於自己的身體。我們人類的生命是從小到老,新陳代謝,緣起緣滅的。生老病死,誰也逃不掉。宇宙中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恆的,隨時都在發展變化。但是很多人忘記了這個必然規律,牢牢地執著於“我”,執著於“我”的美貌、金錢、權利,把自己害得很苦,時間一長連面相都變“苦”了。不如道法自然,讓自己過得更灑脫一點。
第六個是“斷滅見”。佛講空,是為了破除我們的貪婪。有些人沒搞清楚,以為佛講空是唯一的真理,信了佛以後消極厭世,任何事情都不想做了。唱佛歌、說佛話、吃佛飯、穿佛衣,偏偏就是不幹實事。很多佛教徒很虔誠,修行卻產生了“斷滅見”,毀身滅智,消極無為。官不能當,錢不能掙,甚至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團糟。雖然說兩眼一閉,兩腳一蹬,金錢和權利帶不走,但是我們還活在人間,是消費者。我們有義務服務社會,建設祖國。
而佛陀,他希望所有生命都能夠正見。講到正見的時候,可以旁徵博引一下。儒家講中庸,翻譯成白話就是說,人生在世,面對自己的精神世界,或者是面對自己的物質世界,面對自己的成功和失敗,要適度。這個“中”,準確的解釋為適度。而什麼叫庸呢?庸帶有堅持的意思。就是你認准了“中”是一個真理,不偏不倚謂之中,認清了宇宙萬物間的平衡點的時候,你就不要受人的幹擾,堅持這一點,合起來就叫中庸。
佛教裡用了一個“中道”,是非常深的。如果用一個比喻來講,就像河裡漂木頭,不要住在左岸,也不要住在右岸,沿河流順流而下,飄進大海,這就是中道。不執著於“有”,也不執著於“空”。釋迦牟尼講“空”,講“有”,其目的是讓我們對“有”看得明明白白,對“空”領悟的更為透徹,不要黏到兩邊。如果落到空的一邊叫斷滅見,就是平時說的消極厭世。但是把金錢、權力、地位看得非常的重,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就沒有真朋友,活得太累。一個人要行與中道,執著於哪一邊都不好。活在人世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花有花道,茶有茶道,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遊戲規則。我們要專心致志的領悟自己的“中道”,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個“中道”就是我們的事業生命線,是安全的保障,是通向成功的橋樑。
2.“定”對於人生事業的意義?
定,大綱是“淡定”、“穩定”、“定向”。這個三個定,在佛教裡叫“世間定”。人的一生是需要設計的,需要“定向”,所謂定向就是立志,就是鎖定自己的目標。中國古代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做人,做事必須要定向。同樣是一群學生,三年五年後在自己的崗位上,差別就出來了,凡是取得成就的人,他必定“定向爆破”。如果你朝三暮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將一事無成。什麼是“穩定”呢?中國社會的最小單位是家庭。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他的家庭不穩定,他的人生就很難搞好。一個國家在治理過程中,如果朝令夕改,就談不上發展,一個人也如此,一定要保持生命的穩定狀態才能發展。然後,再談“淡定”。比如,在官場和商場上,一定要淡定。一個事業有成的人,一定是非常淡定的。如果不淡定,在出現危機的時候,饑不擇食,慌不擇路,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新興學說“成功學”廣受人們的追捧。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會氣氛、“毒”化人心、破壞多元價值觀之實。在成功學的邏輯中,如果你沒有賺到“豪宅、名車、年入百萬”,如果你沒有成為他人豔羨的成功人士,就證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助你“實現人生價值”、“開發個人潛能”、“三個月賺到一百萬”、“有車有房”、“三十五歲以前退休”……成功學氾濫於職場和網路,上進人群迷失在多款提升課程和短期培訓班裡,成功學大師滿天飛,成功學培訓蔚為大觀成產業。成功學以速成為噱頭,以名利為藥效,誤導急於走捷徑成為人上人的年輕人投身其中,投機成癮。個人奮鬥很可嘉,實現自我很誘人,名利滋味很甜美。雖然此學說從理論上來說似乎找不到錯誤,但是對於“成功”的過分追求,很容易讓人走向極端,為了“一定要成功”趨之若狂。高強度地激勵使人熱血沸騰,以至“加速”無處不在。還誤認為應當如此,要為“成功”付出一切!但一個社會結構中,成功人士不過1%,且離不開長期實幹和機遇。若成功一學就會,且成王敗寇,成功人士光榮,非成功人士可恥,那麼,社會中99%的大多數還怎麼活下去?生活中有許多美好事物和價值,是成功學課程所蔑視、給不了的和教不會的。為了“成功”,人們犧牲了太多其他的幸福,社會變得異常浮躁和功利。客觀事實告訴我們能成功的人是如此之少,成功學的教導使那些所謂沒有成功的人感到更加的難過。且這套理論是西學東用,不一定適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不可能是放任四海皆准的真理。事業確實需要定向,但不能脫離自身情況亂定,我們所有人都活在經驗當中,但別人的經驗,作用於己,便可能是錯誤的。我們更需要淡定的心態,穩定的生活,理性的確定自己的事業航標。每個人有自己的工作崗位,要愛崗敬業,做人誠實本分,聰明善良,這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因為社會最高的指標是和諧大同,如果你的信仰和文化建設搞得好,你會對社會起到好的示範作用,你就是成功的人。雷鋒同志就是用這樣的行動,塑造了聞名中外的“雷鋒精神”,成了世人尊重和學習的典範。
要想定,必須先靜下來。第一“靜能養性”。長期的靜可以使我們思想的妄念和身體的毒素慢慢排除,自性的智慧、光明、陽氣就會升起來。第二“靜能益智”。如果你沒有一個靜的心態,你是不能夠領會一本書的大意的,當你看人的時候你是不聚焦的,當你對社會問題做判斷的時候你的心是散亂的。很多佛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畫家的成就和長壽,都與靜有很大的關係。人生需要定海神針,練就“世間定”對人生和事業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益處。
3.“慧”對於人生事業的重要性。
人生需要戒和定,更需要“慧”,佛教裡叫慧根。一個人事業的成就、學問的高低取決於他的慧根;一個人生命的品質也決定於他有沒有慧根。這個慧根是什麼?這個慧根的質點就是悟性。所以我們要學文,以此來啟發自己的悟性。
知識不等於文化,文化不等於智慧,這三者不可同日而語。那麼什麼是文化呢?文是因,化是果,文是手段,化是目的。為什麼要學文,讀書明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於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我們才去學文。學完文以後,要化性。通過學習這些道理,改變自己的劣習、劣性,讓心性更加純淨,淡定,仁慈,智慧。智慧是心靈的覺悟,悟到大道以後,抓住當下,讓我們的心在一種光明的境地,如如不動,坦然面對,少一點得失,多一份快樂,少一點污染,多一份清涼。佛教裡修行的是智慧,不是學知識。釋迦牟尼不是像科學家問出十萬個為什麼,而是要通過對大大小小世界的揭示,來讓我們認識這個世界和自己的心。釋迦牟尼佛是覺悟了的,雖然他並沒有創造真理,但他發現了真理,他瞭解世界的運作規律,他把他發現的真理用講經的方式說出來,這就是佛法。釋迦牟尼佛一生就在做著一件事,他是醫生,他講的法是藥,他就是要為芸芸眾生啟發智慧之門,讓我們開發自己的智慧。開發智慧以後,讓我們做兩件事。一個是當下解脫,萬物與我同在。另一件事,就是勸你把惡源斬斷,不管間接的,還是直接的噁心惡行,最終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損害。
還有一些事,必須要提一下。佛教界有些學問僧,學位高,學位好,但其人品、僧格、道行卻大相徑庭。問題出在哪裡?以佛法為學問,沒有化性,沒有以心去體征。以佛教為事業,只追求功名成就,而忘記了修行清淨、解脫的根本。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他怕門徒們執著於他說的法,就說我實在沒有說法,如果說我有法可說就是在誹謗我,這話含義非常深。他不願意為自己樹碑立傳,只是想把道理講給我們聽,使每個眾生明瞭自己的心性,何等偉大。很多高級知識份子說,佛法博大精深,因為釋迦牟尼佛的偉大思想和學說征服了他們。佛法的教義的目的是為了明理,不是為了寫書而寫書,不是為了概念而概念。切莫法執,困在了文字概念裡;切莫虛榮,修的是平常心是道。
當我們聽了釋迦牟尼的言教,聽了孔子的言教,聽了老子、莊子,乃至於馬克思的教育之後,我們應該用他們的理論變成我們內在的經驗,然後去指導我們的人生事業,做到“知行合一”,這才是有價值的。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由迷到悟,由污染到清淨,由束縛到解脫。其目的,是讓我們達到這樣一種智慧的狀態。
總結:
戒定慧三者有內在的關係,一就是三,三就是一。如果一個人一生當中設計事業、修煉人生,能夠按照戒、定、慧三學去做,那麼,它就具有廣泛的普世意義。
所以說我們需要修心,“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我們好好想一想,貪、嗔、癡、慢、疑、見,是不是我們內心的六大毒素呢?其實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好比太陽本來就掛在天上,之所以不能明心見性,就是被這六大毒素的烏雲給遮住了。把這六大毒素排除乾淨,當下就是聖人,當下就是佛。學佛其實是學做人,有了做人的基礎,才能建設人生。大家千萬不要誤解了佛教,燒香拜佛是為了表示恭敬,不是求物質上的利益。佛不是搖錢樹,佛不制烏紗帽,佛也不做紅娘。平安不是求來的,是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得來的。佛教只能解決心靈上的問題,通過學習佛法來修身養性,才能帶來無上利益。佛教是在給我們提建議,提升生命品質。讓我們樹立一個淡定的、宏觀的、超然的人生觀,而不要囿於自我、囿於自我的得失,對我們可能會有所啟發。
“戒定慧三學”,可以把它看成是立身之本、事業之本、治國之本,具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
吳俊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