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歡喜心

 

壹、前言

  在藥師山通訊第八期,紫虛居士寫的“慈悲喜舍的意義和修習方法”中,提及“喜心”分為“自心喜”和“隨心喜”。本文從“歡喜心”的角度,思考人生中很難起歡喜心的一些問題。

  在面對“順境”、“美好的事物”時比較容易產生“喜心”,但是面對“逆境”、“不美好的事物”、“傷害我的”、“不順我意”、“令我害怕恐懼”時,就不容易產生“喜心”。但是學佛要學習“四無量心”,“無量喜心”在面對“順逆二境”,也一樣能保持歡喜心,進而對宇宙萬事萬物,各種緣起,各種善惡,也都一樣保持歡喜心。

  本文不從理論上探討,而是從實際的問題來討論。在面對各種順境逆境皆要生起歡喜心,畢竟是“違反人性”——如何叫我面對死亡時能歡喜呢?如何叫我事業失敗時能歡喜呢?如何叫我面對夫妻惡緣時能歡喜呢?但是面對各種順境逆境生起歡喜心,的確是“符合佛性”,誰叫我們太執著世間呢?

  筆者面對這些問題時,也有人性的掙扎,內心有大大小小的傷口,及各種心態的轉折。但是以向佛之心的體會,學習遇到逆境時,努力地轉排斥心為歡喜心。以下是目前的看法,提供各位參考。


  貳、以歡喜心看待一些問題

  一、行菩薩道者,必須保持歡喜心

  行菩薩道者總是有解決不完的問題,並不一定每件事都能迎刃而解。當面對自已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有時不知如何面對。有時會退縮,或恐懼,怕惹事,怕麻煩,怕看到不好或悲慘的事。如果因為自己沒有處理好,造成他人的不便,心中便常懷有愧咎和遺憾。或者面對有些事,因為和自己的個性、成長環境有所不同,也有可能會沒有勇氣去行菩薩道。

  問題可能在“恐懼”,怕自己面對不好的結果,或是怕別人傷害,想要保護自己。“恐懼”來自對自己沒信心。這時的恐懼心,會造成心理的障礙,也很難起歡喜心了。

  如果我們願意行菩薩道,也能事先知道將會面對有解決不完的事,也承認自己一定有無法解決的事,對承擔業障也能坦然,這時如果能“保持歡喜心”,我們便有勇氣,也會願意面對將會發生的因難挑戰,而且不會畏懼失敗,不會害怕承擔業障。一般信心較強的人,比較會勇於面對挑戰。

  大部分的學佛者,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會覺得“很苦”,可能來自他人的誤解,可能承擔了業障,可能身心皆受創。或許他會勵行六渡,做大佈施,要求自己忍辱,嚴格的持戒,精進的修持功課,禪定的功夫也很好,更能上求佛法的智慧,但是面對這樣的逆境,實在很難起“四無量心”的“喜心”。能不“嗔恨以對”就算很好了。行菩薩道所產生的痛苦,緣自對自身的愛護,愈能放下執著,愈容易起歡喜心。執著愈強,痛苦愈深。

  行菩薩道的過程或許真的“很苦”,所以也愈容易退轉。但是我們可以“歡喜以對”。“初地”名為“歡喜地”,便是行菩薩道面對逆境順境,面對所有的考驗,不僅不退轉,而且能“歡喜的堅持慈悲心”,一點也不覺得痛苦和後悔,能深入體會行菩薩道的真義。不管在順境逆境,除了“平常心”、“精進”、“忍辱”之外,保持“歡喜心”,我們可以走得更愉快,即使在這個“五濁惡世”。

  二、面對死亡,要保持歡喜心

  世間任何人,只要談到“死亡”,“如何面對死亡”,如果他沒有死亡經驗,或是不知死後會去那裡,或是感覺死亡是非常痛苦的事,通常的反應是避之不談,畏懼害怕,或表情嚴肅,很少人能有歡喜心(除了少數清楚死亡情況的人)。

  在醫院許多老人剛生病時,可能生的病並不嚴重,但身體衰弱下來時,多少會產生恐懼心。如果得到癌症,醫生多不敢明說,因為醫生怕病人恐懼害怕。因為生病,有許多人在死亡前,受到太多病苦折磨。如果有宗教信仰的人,則會寄託于來生、天國、極樂世界;但是沒有信仰的人,會感覺死亡有如劊子手,他不想接近,但是死亡卻一步步走近他。有多少人,在受到病苦折磨時,能有歡喜心呢?

  很多哲學家面對死亡時,幾乎是無解。在西方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希望脫離上帝,強調個人存在的價值,對於當時的基督教,有相當強的反省力;當他們極力脫離上帝之後,便發現自己的存在有些荒謬,因為他們對於“死亡”是件極無奈的事實,“生非我所願,死亦非我所願”。在中國古人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達到“天人合一”,就是希望將人的境界往上提升到和天一樣,能“與天齊壽”,“萬壽無疆”,希望人生不朽,遂有“立德、立功、立言”,希望“名垂青史”,將自己等同歷史,做精神上的生命延續。

  很多宗教面對死亡,是寄託于來生的幸福,如寄託天堂,成為仙人,來生能出生在好人家,希望往生極樂世界。在面對死亡時,是因為有所寄託,有所安慰,有一種“脫離苦海”的解脫感,歡喜心便是建立在這種“脫離苦海”的解脫感之上。

  在佛教有修行的高僧大德,也知道死亡是痛苦的,但是他們在面對死亡時,有二種態度:(一)坦然接受,準備往生。這種態度是將死亡寄託於死後的極樂世界,或是能到菩薩的淨土。(二)能透徹看透死亡,能明心見性,能真正了生脫死,這時他便能起歡喜心,時間一到(或說世緣已了),便入涅槃。由於對世間不執著,所以他們能以歡喜心來面對死亡。

  所以在面對死亡,很多宗教家、哲學家都很努力要解決這件長期困惑人類的事。對於我們一般初學佛者,或學佛尚未能了生脫死,在看待死亡時,也不怎麼有勇氣面對,怎能起歡喜心呢?即使死亡的知識,過程都清楚,通常還是有恐懼,還是不願面對,捨不得這個世間。如果死亡前,因為生病或其他的問題,所產生的身心皆痛苦難過,都還是希望能早早解脫,不能歡喜以對。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了生脫死,可是死亡是人生必經路程,如果能修行至了生脫死,瞭解死亡的過程,當然就不會有恐懼心。以我們的情況,至少可以轉變我們的心態,將心態轉成“歡喜心”。如何轉變呢?一是“精進修行”以消除恐懼的業障,一是“去掉我的執著”而盡力服務世間,視“死亡”為理所當然,甚至以歡喜心準備死亡的來臨。時候到了,只不過將這輩子的生命暫告一段落,離開世間,或許會到另一個地方,繼續做我的本份事,以這樣的歡喜心,將不會有所恐懼,也就不會怕死。

  我們不見得能“真正解決”死亡的恐懼,但是保持歡喜心,不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嗎?

  三、面對挫折,要保持歡喜心

  人生在世,智慧不見得足夠,能力不見得足夠,福報、因緣、助緣也不見得足夠,所以不見得每件事都很順利,可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一件事,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

  一般人都有挫折的經驗,遇到挫折時,或許無奈,或許自歎倒楣,或許怨世嫉俗,怨天尤人。對於從小到大一切順利,飛黃騰達的成功者,挫折便很難忍受,經不起打擊的,就會走上自我摧殘,更嚴重的便自殺,因為他承受不起失敗的痛苦。

  學佛者如果能視挫折為很正常的現象,世間事不可能凡事皆順我心,面對挫折,把它當成是一種考驗。如果起歡喜心面對,就可以轉自責為檢討,並加強智慧,能力的培養,進而做好善後的工作,畢竟挫折已發生,但我們不要因挫折而感到氣餒。

  凡是成功的人皆不怕挫折,挫折發生時,也是習性出現的時候。在修行的過程,要深刻注意面臨挫折時所出現的習性,如果發現,心生歡喜,因為能發現習性,也就能修正習性,修行便可更上層樓。

  四、遇到夫妻惡緣時,保持歡喜心

  世間恩愛夫妻畢竟不多,多少都有些恩恩怨怨,遇到夫妻惡緣的人都深感痛苦,消極的便沉默以對,不然就是冷言冷語,或是儘量逃避,更殘酷的以殺害對方來洩恨。

  面對夫妻惡緣時,通常會影響內心的平衡,嗔恨、抱怨在所難免,如果夫妻惡緣沒有善了,通常還會延續到來世。有人希望逃避眼前的痛苦,但是終要了緣,還會再相會,內心嗔恨、抱怨,於事無補,也容易在八識心田種下惡業的種子。

  夫妻惡緣,首先要“懺悔”,“懺悔”自己所造惡緣的種子,故今世自受果報。明白“自作自受”,面對惡緣也坦然,生再多的氣,來生一樣自受果報。如果要還債,千萬不要抱怨,而是要歡喜心地還債。抱怨心的還債,效果可能打折,歡喜心的還債,效果加倍,不僅還債,也給對方歡喜。有緣識此,可以快速消除夫妻惡緣。

  五、有人惡意攻擊時,保持歡喜心

  現在社會言論自由,有一種現象,因言論沒有責任,所以有很多惡意攻擊、是非造謠。像報紙雜誌、電子郵件,有些人喜歡散播小道消息,不實言論,挖人瘡疤。

  通常學佛人遇到別人攻擊時,如果自己有錯,應該還可以保持謙虛的心;但是如果自己沒有錯,而旁人還是誤會加以攻擊時,就很難保持歡喜心了,通常也都會“不滿”、“抱怨”、“我都已經做到這樣子,為什麼你們還要污蔑我,說我錯?”甚至會起而反抗反彈,不僅忘記忍辱心,還生起嗔恨心。若遇到外道邪說,令人啼笑皆非,不知該說什麼。

  雖然有的學佛人會忍辱,但是是將自己不滿抱怨的心“硬壓下來”,因為他知道要忍辱,但還不是心甘情願,還有氣憤(也就是嗔忍),所以面對這些事時,心中難免不平而有怨言,總有一天還會爆發出來。而且不滿的情緒易種在八識內,變成見到此人便起無名反感。

  如果能保持歡喜心,這種惡意的攻擊便不會影響我們,並且能轉化別人對我們的惡意,在我們的內心便不會有不平,也不會在內心留下不好的記錄(假如我們跟著起了抱怨、嗔恨、不滿,也只是讓自己徒增業障而已)。由於我們保持歡喜心,我們還可以坦然面對,解決紛爭,惡意攻擊說不定會自動消失。

  不用怕別人惡意攻擊,就怕自己喪失歡喜心,心中不平。別人的惡意攻擊,自有其口業,我們不必起煩惱心。如果譭謗名譽,只要我們老實修行,終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並可藉機考驗我們在逆境應變的能力。別人攻擊機會愈多,修行試煉的機會也愈多,等到修行成就時,還要感謝攻擊你的人。所以有人惡意攻擊,便是早日成就我,怎麼不心生歡喜呢?

  六、面對事業失敗時,保持歡喜心

  人都希望在工作或事業上有所成就。有的工作上遇到“人事調動”,人人皆想升官,但是當無法升官或是被降職,如果自認為努力認真,心中有時會產生不平。有時會抱怨“這個人能力那麼差,為什麼會當上主管?”“我這麼認真努力,卻如此待遇?”“為什麼有特殊關係的人就這麼吃香?”產生了傲慢心、嗔恨心,便很難升起歡喜心讚歎他人。

  在面對事業,雖然努力經營,但是因種種因素而造成事業失敗,事業失敗之後,接下來便有許多煩雜的問題,好一點的其他人會來協助,幫助我們渡過難關。但是我們的社會並不一定每個人都那麼好,有的還會落井下石。

  我們或許會很感慨社會的人情冷暖。在這種情形,我們面對事業失敗,有的人會惋惜、感歎,有的人會想東山再起,若是遭人陷害,日後還要找仇人報復。或許這些心都是人之常情,屬於貪念、嗔恨念,或是“不明世間本來如幻”的癡念。

  因為太執著事業,所以深陷其中而跳不出來。因為“我”被事業綁住了,事業就是“我”,事業成就便是“我”成就,事業失敗便是“我”失敗。這種等號,無形中就變成“事業失敗,就是人生失敗”。

  事業的失敗,才有慧命的成長。事業太成功,容易掉入世間凡夫心!許多人是在事業失敗之後,才發覺自己深陷其中,忘記生命最重要的事,於是開始思索人生,開始修行,才漸漸找回自己。並且知道人生是各種試煉,“事業”對於學佛人而言,不過是“維生”,“佈施”,或是“幫助眾生的事業”,當下事業失敗,也會保持歡喜心,“因緣到了,該沒有就沒有,成住壞空本來就很正常”。

  七、面對污穢骯髒時,保持歡喜心


  很多人會感歎社會的不公,社會環境痛苦指數增高,大自然環境也被破壞,整個環境慢慢惡化。面對這樣的惡劣環境,人人自危。

  有些人習慣乾淨的環境,喜歡好的,當面對文化屬於比較低下,環境較為惡濁時,很容易會起“不願意接觸”、“躲避”、“排斥”、“批評”、“不舒服”的念頭,慈悲心很難升起。例如大陸較偏遠的鄉下,或是非洲難民區,或是較貧窮落後的地方。

  如果願意到污穢貧窮地方服務的人,除了“慈悲心”之外,還要起“歡喜心”,要很願意,很高興,他們便可以像史懷哲一樣到非洲去服務,也可以像德雷莎修女照顧生病窮人,就算歲月青春花在這裡,也無怨無悔。

  在臺灣也有很多人,用他們的青春歲月來照顧貧窮的孤兒老人,他們必須有慈悲心(有的是“愛心”),歡喜心,在這個以功利取向的社會,才能做得長久,才能保持高度意願,才能從中做出樂趣。

  行菩薩道有這樣的喜心,在面對污穢骯髒的環境時,就不會像一般人不願接觸,排斥嫌惡,反而是慈悲歡喜來面對。漸漸地我們會知道眾生的苦,我們也會漸漸明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八、失去一切時,保持歡喜心

  因為喜歡執著,希望親人團圓,希望夫妻幸福,希望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子孫滿堂,希望家財萬貫,希望事業興旺,希望一切美好。如果我們失去我們心愛的人、事物,失去職務,失去健康,我們會起傷感、悲哀、不平的心。如果面對親人生離死別,或自己生命的死亡,會起悲傷哀痛的心,甚至起恐懼的心,人便是在這些恐懼害怕中煩惱。

  “失去”這些,是因為我們錯以為我們“擁有”這些,我們“錯以為”擁有財富、健康、兒女、親人、事業,我們以為我們擁有這些,所以當失去這些,我們就變得不快樂而痛苦,會遺憾,會恐懼。但是事實上在百年後,還有多少人仍在世間呢?也就是因為我們沒有認清楚,所以我們以為“失去”這些,事實上我們不曾“真正”擁有,或只是“暫時”好像擁有而已。如果明白我們只是暫時使用,當面對失去這些時,其實本來就是如此,便不會有所失落。如果能認清,還可以起歡喜心,在面對人生的失去,或失去生命,便不會再恐懼了。

  失去,反而擁有更多。失去短暫的擁有,卻可體驗生命的智慧。從出生至死亡一切都擁有的人,終其一生只能稱為“大癡人”,癡於他擁有的東西,覺性卻沒機會開啟,執著一切,“失去”反而成為最大的痛苦。覺醒的人,再看待“失去”,反而歡喜,能從中解脫。

  這是很難的自在境界,但是“歡喜心”的確可以幫助我們在失去的同時,還能很自在,不會被外在事物所綁。人被“所擁有的東西”所綁住,失去,不過是回到原來的狀態而已。

  九、要完成艱钜任務時,保持歡喜心

  艱難的任務,一定是超出我們所能負荷的事。為什麼要吃力不討好,去完成艱钜任務呢?或許是長官派任,或許是覺得重要,或許覺得責任感。任務不簡單、很艱難,可能要花許多時間和精神,要面對很多人的責難,要面對失敗的結果,要冒生命的危險。

  我們都希望勝利成功,完成任務。成功的果實令人高興和振奮;當面對不好的結果時,我們會“不願意”,“擔心任務無法完成”,“恐懼失去名譽性命”,很少人能以歡喜心來面對。一般事情容易完成,但是艱钜任務,不成功的機會很大。如何來面對“不成功”便是一項難題。

  如果能認為“艱钜的任務,便是考驗我的智慧和能力,幫助我生命的提升”,便可以起歡喜心來面對,不管結果如何,就算準備失敗,也是以歡喜心來準備接受試煉。成功表示我的智慧能力可以接受考驗,失敗表示智慧能力有所不足,還要再充實修正,以面對下次的考驗。

  在世間有艱钜難以完成的任務,在學佛也有艱钜的任務。對學佛者而言,不一定會喜歡面對這些任務,因個人個性差異太大或相反時,更是明顯不願去做。如果不願去完成,其實也不必勉強,但是要克服自己個性去執行任務,對自己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戰。

  “學佛”是學佛之行、佛之智,成佛之前有不少的障礙,有外障和內障。外障包括因果和魔障,內障包括習性業障和發不出菩提心。最難的任務,便是完成“成佛”的任務,須要克服種種外障和內障。學佛人所需要最大的勇氣,便是“降伏自心”,能降伏自心,便能克服障礙。

  學佛人最重要的是面對自己。自己為什麼不願意面對,一定是自己內心有所障礙。在面對自己的障礙時,如果能克服,才是真正面對自己,去除習性(有時執行艱钜的任務,只不過是要去除自己的習性而已)。能明白這些,是否就可以起歡喜心,不受任務的艱钜所影響了呢?

  十、面對世間如夢如幻時,起歡喜心

  學佛人大部分都還是執著這個世間,一般人當然更執著。希望在此一生有所成就,能有所得。學佛人面對世間或許知道世間如夢如幻,可是畢竟習性還在,畢竟還未開悟,畢竟還不是真正了知世間如夢如幻,只不過是意識心上的瞭解,潛意識心並不是真正明白,所以對這世間仍然有所執著。

  當世間有所變化時,有些人便會感覺痛苦,在佛教便稱為“無常”,“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魚少水,斯樂何有?”這種“無常”的痛苦,會讓人精進修行,希望“徹悟”這世間,到底這世間的真像是什麼?“無常”即真實,又虛假。世間的變化是那麼真實,在夢境中的變化,又是那麼虛假。我們面對世間,把它當真是痛苦,視為夢境又虛假。如果起歡喜心,便不會被世間的痛苦所困惑,也不會感覺夢境是虛假。

  如果明白世間的升起,是來自“空性”(緣起性空),我們就可以以歡喜心來看待世間各種面貌,又不惑於世間的多變,否則執著於世間如夢如幻,深感無常、悲哀、悲觀,會覺得世間不好,沒有希望,急著想離開這世間。修行較好者,便會想辦法入空,不再到這世間。

  菩薩行者,還是要重回這世間,也要對這世間有所眷戀,但不著於這世間。起“歡喜心”,不過是要來這世間,幫助尚未覺悟的眾生,希望他們終有一天能夠覺悟。眾生的覺悟,也令菩薩行者深感歡喜。

  菩薩行者在做這些事,明白自己在世間打轉,所以保持愉快的心面對世間一切,不會執著,即使遇到大風大浪,即使世間如夢如幻。知道自己在做夢,也要做個好夢;希望他人能知道自己在做夢,也希望他能做個好夢。即不會落入世間如夢如幻的消極,還能歡喜以對。

  三、後語

  歡喜心是一股動力,能在面對各種風雨時仍安然自得。筆者在上面的問題中,也曾迷惑,也在佛法中解答了心中的疑惑。希望有助於學佛路上也在困惑的人,對於人生的逆境,不僅坦然,也能歡喜,真正能“歡喜自在”。

 

相關文章:
“往生”與“死”是不一樣的,這三點你必須了解 緣氣:(4065)

上一篇(勸發菩提心) 回目錄 下一篇(菩薩十重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