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既是宗教,又是哲學
洪丕謨
既是宗教,又是哲學
每當人們踏進寺廟,總可看到香煙繚繞,是信徒們在叩頭跪拜,祈求菩薩的保佑;又時常可以看到,僧眾們儀態整肅,鵠立佛前
,木魚鐘磬,一時齊鳴,是堂上在做功課、佛事了。
作為一種宗教,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樣,有著自己的教主——佛;教職人員——僧伽;宗教儀式——功課佛事;宗教活動園地—
—佛寺古廟;宗教清規——具足戒;宗教典籍——《大藏經》;宗教信徒——男女居士。
然而,佛教也有和其他宗教不盡相同的地方。比如,各種宗教都有自己崇拜的神,而佛教則可以說是有神,也可以說是無神,這
點我在其他篇章中會加以交代。再有,由於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早已和儒、道及其他文化彼此交融,各自完善,並從而形成一整套獨
特的觀察世界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多姿多彩的佛教哲學。
在這方面,章太炎的看法是,佛法理應只和哲學家為同聚,而不和宗教家為同聚。我們看他的理由,自屬振振有詞,不為沒有見
地。他說:
試看佛陀、菩提這種名號,譯來原是“覺”字。般若譯來原是“智”字。一切大乘的目的,無非是“斷所知障”,“成就一切智
者”,分明是求智的意思,斷不是要立一個宗教,勸人信仰。細想釋迦牟尼的本意,只是求智,所以要發明一種最高的哲理出來。佛
法的高處……只是發明真如的見解,必要實證真如;發明如來藏的見解,必要證實如來藏。與其稱為宗教,不如稱為“哲學的實證者
”。
由此,章太炎老夫子縱筆直下,大聲疾呼:“若曉得佛法本來不是宗教,自然放大眼光,自由研究。縱使未能趣(趨)入實證一
途,在哲學的理論上,必定可以脫除障礙,獲見光明。”
章老夫子把佛法看成是哲學,認為研究佛法,必定可以脫除障礙,獲得光明,自然屬於徹悟的智者之言;但另一方面,佛教畢竟
有著它的宗教儀規和出家徒眾,只談佛法,閉口不談佛教,未免偏頗。
有趣的是,他還對“支那佛法”有過這樣的闡述,認為佛法傳進中國以後,分為天臺、華嚴兩宗。天臺宗據《法華經》,華嚴宗
據《華嚴經》。這兩部經典,意趣本就不很明白,兩宗的開山祖師智者、法藏兩公,只是把自己的意見,隨便附會,並且暗取老子、
莊子的舊說,用以闡明佛法,最後得出結論:“唯有把佛與老、莊合,這才是……救時應務的良法。”
關於章老夫子後面這種說法,我們當然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見,因為他的這種說法,終究只代表他自己。我們不是說要“百家爭鳴
”嗎?
然而,章老夫子畢竟也自有他精妙絕倫的地方。他在《論佛法與宗教、哲學以及現實之關係》一文中就曾這樣提出:
佛法原說六親不敬,鬼神不禮,何曾有崇拜鬼神的事實?明明說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便禮佛、念佛等事,總是禮自
己的心,念自己的心,並不在心外求佛。
不管社會上有多少在家出家的佛教徒真正懂得禮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心,向心上求佛,不向心外求佛的道理,但這絲毫也無損於
佛法作為一門哲學透發出來的智慧之光。
所以,筆者認為:作為佛教,是宗教;作為佛法,是哲學。既是宗教,又是哲學。宗教可以慰藉尋常的平民百姓,哲理可以啟迪
較高層次的文人學者。說句俏皮話,大概這也可算是佛門因材施教,普度眾生的兩手吧!
我們平時讀書求知,為人處世,何不也試著學兩手呢?如果可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