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及其不同化身
觀世音,原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在四大菩薩中表"大悲",胯下坐騎為金吼。隋唐以後,隨著凈土宗的影響越來越廣泛,觀世音菩薩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最後不僅超過了彌勒,甚至超過了文殊,成為佛國諸菩薩的班首。觀世音在世俗的知名度與影響,決不遜于佛祖釋迦牟尼,而在佛教女信徒的心目中,對觀世音的崇拜甚至超過了釋迦。在龍門石窟中,唐代以前,以釋迦牟尼佛像和銘文為最多;唐代以後,阿彌陀佛、觀世音、彌勒的造像、銘文在數量上逐漸超過釋迦牟尼。從這個例子中可以看到,隨著凈土宗的傳播和普及,凈土宗信奉的佛和菩薩,其影響逐步淩駕於其他的佛、菩薩之上。世界最高大的佛像是哪一尊?人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四川樂山大佛。這尊大佛身高七十一公尺,頭與崖齊,腳踏大江,是一尊彌勒坐佛。它比號稱"世界最高"的阿富汗巴米爾大立佛還要高十八公尺,過去一向被認為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尊石佛。但現在這個行情已經過時了。要論石佛,樂山大佛仍可稱世界第一;若是不論雕佛的材料,在高度上便得退居第二。1991年9月,日本仙台市耗資四十億日元興建了高出地面一百公尺的觀世音像,以紀念該市的一百周年。此像由混凝土澆鑄而成,頂天立地,高聳入雲,高度為當今世界之最。世界最高大的佛像由觀世音替代了彌勒佛,正是觀世音在佛教信徒中地位越來越高的象徵。
"佛殿何必深山求,處處觀音處處有。"唐代以後,凡是佛教寺院都必定供奉觀世音菩薩,而且與文殊、普賢不同,大都建單獨的殿堂供奉。觀世音不僅有普陀山作為自己的道場,而且有大量專事供奉觀世音的尼庵遍佈全國。據<<京師幹隆地圖>>所載:當時北京城內供奉觀音菩薩的觀音庵、觀音寺、白衣庵、白衣觀等,共有一百零八所,在各類佛寺中名列前茅。觀世音是意譯,又譯為"光世音"、"觀自在"、"觀世自在"。印度僧人鳩摩羅什是翻譯成漢語"觀世音"的首倡者,但他的門徒僧肇指出"觀世音"也可稱"觀自在",唐朝高僧玄奘翻譯<<心經>>時用的也是觀自在菩薩。
觀世音在唐代因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省略"世"字,簡稱"觀音",一直沿用至今。至於為什麼會有"觀世音"這個名稱?<<法華經·觀世音普門品>>中說:觀世音神通廣大,眾生受難時只要稱誦他的名號,就會"觀"到這個聲音,立刻前往解救,所以稱為觀世音。聲音可以看到,這種神通的確了不起。另外,根據<<悲華經>>和<<楞嚴經>>的記載:"觀世音"這個名號是由釋迦牟尼佛賜封的,原因是觀世音精通圓通法門,併發大悲心,立下免除眾生一切苦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的大誓願。在我國,觀音名號的全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簡稱"大悲觀世音菩薩"。佛教中的"慈悲",有其特定的內容,"慈"指"與樂""悲"指"拔苦"。<<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前半句指佛、菩薩愛護眾生,給與歡樂;後半句指佛、菩薩憐憫眾生,拔除苦難。歷代關於觀世音救度世人的記載很多,如<<光世音靈驗記>>、<<續光世音靈驗記>>等。此外,還有專門講說觀音事蹟的勸善寶卷,如<<香山寶卷>>(又名<<觀音濟度本願真經>>)、<<魚籃寶卷>>、《觀音金鑒》等。
觀世音的男身像是一位偉丈夫。我國早期的觀音造像,如敦煌莫高窟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世音都是男身,嘴唇上還長有兩撇漂亮的小鬍子。據說這是觀音的本相。至今印度佛寺中供奉的觀音菩薩,仍舊都是男相。此外,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四臂觀音,也是男體,其形象有四個頭,分別為藍、白、紅、灰四色,身體呈藍色,並有四臂兩腿。從佛教典籍來看,<<悲華經>>認為觀世音是古時轉輪聖王無諍念的長子,名叫不(目+句),次子叫尼摩,父子三人隨侍佛為弟子,無諍念後來成為阿彌陀佛,不(目+句)和尼摩則分別成為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授記經>>說觀世音和大勢至是威德王的兩個子,都由蓮花所化生。<<華嚴經>>說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時,來到普陀洛迦山參拜觀音,看見有位勇猛丈夫,名觀自在(即觀世音)坐在岩谷林中金剛石上,與諸大菩薩圍繞說法。<<華嚴經>>中對此事有四句頌偈:"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凈。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度眾生住此山。"觀自在即觀世音,既然是位勇猛丈夫,當然是個男性。
佛教傳入中國後逐漸被漢民族化,觀世音當然也不例外。觀世音在經歷四百餘年滄桑以後,逐步中國化,開始由男轉女,並在裝束上也開始起了變化。這一過程,開始於南北朝後期。據<<北齊書·李之才傳>>載:"北齊武成帝高湛曾夢見空中飛來五色祥雲,到了身前,變成一位亭亭玉立的美貌女子,身高數丈,又過了一會,變為觀世音菩薩。"這個傳說後來流傳到民間,尤其為佛教女信徒歡迎和接受。南北朝時,佛教發展迅速,出家女尼和在家女居士人數劇增,尤其是後妃們和官吏眷屬都虔信佛教,這就需要佛教造出一位元女菩薩以滿足廣大女信徒的信仰需要。<<楞嚴經>>中說:"觀世音尊者對佛說:如果有女人好學出家,我在她們面前現比丘尼身、女王身、國王夫人身、大家命婦身和童女身,為她們說法。"<<法華經>>中也有類似記載。這樣一來,觀世音成了女性菩薩的最佳人選。他由男性偉丈夫轉化成女性美婦人是順理成章之事。於是,從南北朝後期起,觀音菩薩逐步由男性形象改塑成為慈祥、典雅、和藹、俊秀、飄逸的女性形象。這一形象在唐代基本定型,大致上為眉如新月,鳳目微張,櫻桃小口,面容安祥,頭戴寶冠,高髻或垂鬟髻,長髮垂肩,斜披天衣或上身裸露。北宋以後,觀音的形象較前更加清秀,圓臉變長,身著帶袖天衣,袒胸,有披肩,戴有項飾、瓔珞、臂釧等飾品,腰系錦裙或羅裙,兩足豐圓。到了明、清時代,寺院中供奉的觀音像已基本上是清一色的女相了。
伴隨而來的是關於觀音的來歷出現了新的說法。早從唐代開始,中國民間已有大悲觀音菩薩為妙莊王幼女的傳說。關於此事,<<觀音寶卷>>、<<香山寶卷>>及<<觀世音菩薩傳略>>等書,說法大同小異。歸納起來,情節大致如下:古代妙莊王有三個女兒,名為妙因、妙緣、妙善。莊王為她們擇婿,大女、二女順從,三女妙善堅拒,執意出家為尼。莊王大怒,將妙善趕出宮去。後來莊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妙善變化成一老僧向莊王進奏:"只有至親的手和眼方可醫得。"妙莊王要求大女、二女獻出自己的手和眼,結果遭到白眼拒絕,倒過來反而罵老頭子拎不清。老僧勸莊王去求香山仙人,香山仙人仍妙善修行而成,當然同意了這一請求,割手剜眼獻給莊王。莊王服後,霍然病癒,見香山仙人斷臂缺眼,心中過意不去,便叩拜天地呼籲,求仙人重長手眼。過了一刻,香山仙人竟長出一千隻手和一千隻眼,這便是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她與妙莊王暢敘父女之情,莊王聽從她的勸誡,皈依了佛門。
這個故事,可以說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產物,其中有儒家的"孝"、道家的"仙"(妙善修行為香山仙人),但最後以皈依佛門為結局,是一個典型的宣傳佛教教化的中國故事。千手千眼觀音本是密宗的六觀音之一,但隨著上述傳說的流行,在佛教其他宗派的寺院中,也多有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像的。
古代寺院中的千手千眼觀音像有兩種。一種是實有千手千眼比較少見,如四川大足石刻中的寶頂大佛灣的觀音殿,有一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雕觀音菩薩像。此像雕刻於南宋年間,形態各異的一千隻手佈滿了觀音殿的整個崖面,廣達八十八平方米,有似孔雀開屏,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另一種是除本身的雙手雙眼外,左右再各有二十只手,手中各有一眼,一共是四十手四十眼,分別配上所謂"二十五有"(即三界中二十五種眾生的生存環境),四十乘二十五,正好是千手千眼。寺院中供奉的千手千眼像以此居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承德普寧寺內的千手千眼觀音像。它于幹隆年間雕成,像高二十二公尺二公寸八公分,總重量為一百二十餘噸,是世界上現存最大的木雕觀音像,其造型就是簡化的四十二隻手的觀音像。觀音菩薩的千手,表示維護眾生,法力無邊;千眼表示觀照世間,智慧無窮。千手千眼,是用形象化的誇張手法來顯示觀音的大慈大悲、神通廣大。
大乘佛教認為,觀音菩薩為了廣化眾生,經常要示現各種現象,稱為"普門示現",一共有三十三種化身。它們是: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聲聞身;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毗沙門天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二十一、宰官婦女身;二十二、婆羅門婦女身;二十三、童男身;二十四、童女身;二十五、天身;二十六、龍身;二十七、夜叉身;二十八、幹闥婆身;二十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
後來,中國佛教徒根據觀音三十三身的說法,繪製了三十三種觀音菩薩的畫像,即"三十三觀音"。但是,三十三觀音的名目並非全部來自三十三身,而是我國古代畫家根據民間流傳的神話,加上藝術的想像和誇張,精心製作的成果。在《圖畫普門品》列有這三十三種觀音的形象,今簡略介紹如下:
一、楊柳觀音:立像,女式包頭,披肩長巾,手持凈瓶、楊枝。
二、龍頭觀音:雲中乘龍之像。
三、持經觀音:坐崎嶇岩石上,右手持經卷。
四、圓光觀音:圓光中現出色身,合掌而坐。
五、遊戲觀音:乘五色祥雲,左手安放於偏臍處。
六、白衣觀音:身穿白衣,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願印。
七、臥蓮觀音:合掌坐在池中蓮花之上。
八、瀧見觀音:欹倚山崖,眺望瀑布。
九、施藥觀音:右手拄頰,倚於膝上。
十、魚籃觀音:又名航海觀音,腳踏鱉魚,或手提盛有大魚的竹籃。
十一、德王觀音:趺坐於岩上,右手持綠葉一枝。
十二、水月觀音:月下乘蓮花舟,飄蕩海面觀月。
十三、一葉觀音:乘蓮花浮於水面漂行。
十四、青頸觀音:坐斷岩上,右膝立起,手扶岩壁。
十五、威德觀音:岩上觀水,左手持蓮花,右手著地。
十六、延命觀音:倚水邊岩上,悠然觀賞景物。
十七、眾寶觀音:坐在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在彎起的膝上。
十八、岩戶觀音:在山洞中打坐。
十九、能靜觀音:站立岩畔,望海沉思。
二十、阿耨觀音:法相莊嚴,兩手相交,遠眺海面。
二十一、阿摩提觀音:三目四臂,乘白獅而身放火焰。
二十二、葉衣觀音:坐在墊著草葉的岩上,身披千衣,頭戴寶冠,冠上有阿陀佛像,身有圓光,四臂。
二十三、琉璃觀音:又名香王觀音,雙手捧香爐。
二十四、多羅尊觀音:直立乘雲,合掌,手持青蓮花。
二十五、蛤蜊觀音:乘於蛤蜊之上,或居於兩扇蛤蜊殼中。
二十六、六時觀音:右手持梵?的立像。
二十七、普照觀音:雙手披衣,立于山嶽之上。
二十八、馬郎婦觀音:民間婦女形象。
二十九、合掌觀音:合掌立于蓮華臺上。
三十、一如觀音:作乘雲飛行狀。
三十一、不二觀音:兩手低垂,浮水面坐于蓮葉上。
三十二、持蓮觀音:少女坐蓮花上,雙手持蓮花。
三十三、灑水觀音:又名滴水觀音,右手持凈瓶作灑水狀。
以上觀音的三十三身,已走出寺院而步入民居,或為俗家信徒頂禮膜拜,或僅作為供人玩賞的案頭陳設。在古代寺院中的觀音像,主要是聖觀音,其次為千手千眼觀音。在上述三十三種觀音中,楊柳觀音供奉得最普遍,其他如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灑水觀音也為不少尼庵所供奉,至於別的觀音,大多只在民間流傳,並不在佛寺殿堂上供奉。
觀音道場普陀山,是舟山群島的一個小島,唐代以前稱為梅岑山。因為佛經中有"觀音居普陀洛伽山"的說法,後來就借用"普陀"來命名此山。此島方圓將近十三平方公里,岩石清奇,林木蔥蘢,四周波濤洶湧,故有"海天佛國"之稱。
普陀山的成為觀音道場,是因為相傳在唐代大中元年(西元847年),有一名印度僧人來到普陀山,自燔十指,在潮音洞內親眼見到觀音菩薩現身說法,於是就地結茅,並傳此島為觀音菩薩顯靈之地。五代時,日本臨濟宗高僧慧鍔于後樑貞明二年(西元916年)從五臺山請觀音像乘船返國,在這裏觸礁,於是留下觀音像在本島建寺供養,在普陀山潮音洞前的紫竹林內,建造了"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此山的第一所寺院,乃觀音道場的開基。南宋嘉定七年(西元1214年),宋甯宗御賜普陀山寶陀觀音寺"圓通寶殿"匾額,並指定普陀山以供奉觀音菩薩為主。明、清兩代,普陀山觀音道場名聲日盛,朝拜者陸續不絕。此山有八十八所庵院和一百二十八處茅蓬,極盛時期常住僧尼三四千人,其中以普濟、法雨、慧濟三寺最為有名,號稱"普陀三大寺",是清初建築群的典型代表。日本、朝獻與東南亞的佛教徒,不畏驚濤險浪,遠涉重洋,千里跋涉,來此朝拜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