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觀世音菩薩的問答
問:觀世音菩薩在空王劫前,早成佛竟,號正法明如來,以大悲故,現為菩薩。然經載久遠劫前,蓮華化生二童,一名寶意,一名寶上,問佛以花香等供養以何為勝,而佛答以慈心回向菩薩為最勝,二童乃發菩薩提大悲之願,後作觀音勢至二大土。是則觀音先成佛歟,抑先為蓮花化生之童子歟。倘先成佛,則已妙覺,不必去問香花供養之孰貴。倘先作此童,則觀音後證佛果,而勢至大士竟未成佛,果何故耶。祈開示,解所知障。
答:菩薩境界,不可思議。已成佛後既可再作菩薩,其隨緣化現或先或後,何庸多作計較。
問:經謂觀音即過去正法明佛,今人以菩薩稱之,得毋謬歟。
答:所雲正法明,乃觀音之本也。人所稱觀世音,是正法明果後示現之跡也。跡是菩薩,稱之何妨。
問:觀音大士生於何何地。
答:菩薩大士已證無生,不可作凡夫有生計度。然觀音是彌陀輔弼,則亦往生極樂人也。
問:心經中觀自在菩薩,是否觀音大士。
答:就別而言,是觀音大士。就通而言,則凡行深般若者,皆得受自在之號。
問:俗語有送觀音千手觀音之別,經目又有十八臂四十八臂之異。敢問一人四名乎,抑四人四名乎。
答:大士普門示現,法身是一,應身有多,何止四名已也。
問:六觀音中有准提觀音一種,世俗所奉准提大士,即系觀音化現,然乎否乎。
答:准提是觀音化現。
問:准提菩薩像與千手觀音相似,人都謂一,未知相差在何。
答:准提十八臂,觀音千手,准提面上三眼,觀音眼在手掌,此其不同也。
問:觀音大士與白衣觀音大士,是一是二。
答:觀音大士化身甚多,白衣觀音是其一也。
問:觀音菩薩有白衣飄海送子千手等種種之別,未知是一是異。或謂觀音菩薩念六字大明咒而頓超八地。未知究竟如何。又楞嚴經有觀世音如來之名,未知其傳記如何。又謂觀音菩薩于往劫中已成為佛,名正法明如來,未知本跡如何。
答:觀音應化,不一不異。六字大明咒功德,當閱經說。觀世音如來,是觀音菩薩最初發心時所受教之佛。無別傳記。正法明如來亦然。
問:觀世音菩薩于往劫中,久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又見觀世音菩薩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王如來。是否二號可同稱。
答:正法明是過去佛名堂,普光功德山王是當來佛名。一加過去二字,一加當來二字可也。
問:觀世音菩薩如何具千手千眼,是何妙用。請詳示。
答:菩薩誦大悲咒後,頓生千手千眼。眼為察看眾生之用,手為救護眾生之用。欲廣度眾生,所以需多手眼耳。
問:觀世音菩薩千手千眼,是否為察看救護眾生之用。但無量數眾生,豈千手眼所能足用。又何以其他佛菩薩均無,而觀音獨有。
答:千手千眼之千字,不可泥作定數,總之表數無量而已。觀音菩薩昔以傳說大悲咒因緣,弘願所感而現是相。一切佛菩薩均能化身無數,若合為一身亦可有無量手眼也。但未有表示事實耳。
問:觀音大士未成佛時,有雲男身,有雲女身。且塑畫大士像多系女身。未知孰是。
答:大士三十二應身,有現作女身者,故今塑畫有作女身耳。並非定是女身也。
問:閱魚藍寶卷,金沙灘將遭水災,而荷觀音大士現賣魚郎救度之。現在黃河水災如此之大,彼大士何勿本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現身而一加援救乎。藉此可以增進眾生信心,棄惡為善,豈不一舉而二善哉。
答:此次水災中蒙大士救免者,時有所聞。倘人人能信仰大士,則早不成此災矣。
問:觀音神變,屢見記錄。前報紙載南海故事,姑嫂往普陀進香,舟抵南海,姑適經期至,乃守居舟中,待嫂上山禮佛畢,已午飯後,憶及小姑肚饑,即攜飯入舟,小姑雲,方有一老嫗攜來白飯一碗,已充饑矣。又觀音靈感近聞二編,載彭烈文居士在戰場上疲餓已甚,徑見火光,趨至一老嫗售粥幸得果腹。此皆大士化身所賜。惟此飯此粥從何而來,要求居士解答。
答:觀音系法身大士,古佛再來,已證法性,于法自在。既能變化有情之老嫗,又何不能變化無情之粥飯乎。況此等變化,得神通者類能為之,本不足奇。若論原理,則以一切色法,皆四大種之所造,此四大種性具于如來藏,即吾人之心性無法不具者也。有定力者心力強。心力強者,能隨心變化矣。
問:普門品中〔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是何解義。
答:此喻菩薩慈悲說法,滅除眾生之煩惱。悲體即悲性,是憤怒相,故喻如雷震之警戒也。慈意是擁護相,故喻如大雲之普覆也。所說之法,能拔苦益物,故喻如甘露之澍也。三者備而煩惱除矣,喻如焰滅也。
問:普門品雲,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果位同是菩薩,似猶有高低之別,其差別何在。
答:菩薩六度萬行,莊嚴佛果,精進不懈。無盡意菩薩一聞供養觀音功德即解瓔珞以供觀音,乃菩薩行道之本分,非有高低於其間也。
問:華嚴經普賢行願品觀自在菩薩章,〔伊尼鹿皮作下裙〕一句,殊深疑惑。蓋大住大悲行門,教化眾生,何以鹿皮護身,為學者表率。且伊尼二字何解。
答:此菩薩現居士身,故不妨以鹿皮作裙相。菩薩大悲,能令鹿出三界。原子核在區區忍其皮也。至謂為學者表率,則華嚴境界,情與無情同一法界,正不得生取捨於其間矣。伊尼鹿名。
問:〔諸佛菩薩殊勝因緣〕載二月十九為觀音聖誕,六月十九為觀音成道,九月十九為觀音勝緣。雲與此土眾生有緣,故於九月十九亦列為紀念日。除二月六月外,九月當別有所本。求詳示。
答:菩薩紀念,大概只有一次。而觀音獨有三次者,即是其應現之繁,與眾生多緣之事實。但二月十九為誕日,載在叢林清規中。其餘二日,未見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