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的“演變”
“觀音”全稱“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梵語是“阿縛盧吉帝濕伐羅(舊譯)、阿縛盧極低濕伐羅(新譯)avalokitesvara”,意為菩薩以無漏圓通大智觀照六道眾生因痛苦而念誦其名號的聲音,為之即時尋聲解救。據傳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
早在佛教尚未產生的西元前7世紀,印度婆羅門教的古經典裏就記載了“觀世音”。不過,婆羅門教裏的觀世音不是人,而是一對可愛的孿生小馬駒,又叫雙馬神童,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善神,象徵慈悲和善良,而且神力宏大。
西元前5世紀,釋迦牟尼創建了佛教,雙馬神童被佛教接納,成了一位慈善菩薩,叫“馬頭觀世音”,形象依然是匹可愛的小馬駒。後來佛教徒把觀世音人格化,變成一位威武的偉丈夫,並創造了觀世音出身王族的新身世。據《悲華經》的說法,觀世音是轉輪聖王無淨念的太子,名“不拘”。他立下宏願,生大悲心,斷絕眾生諸苦及煩惱,使眾生常住安樂,為此,佛祖給他起名叫“觀世音”。
北傳佛教認為,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西方過去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大勢至菩薩和觀世音菩薩(西方三尊);中間現在裟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釋迦三尊);東方未來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藥師三尊)。
藏傳佛教中,觀音的地位較之中原漢傳佛教更為顯赫。甚至傳說藏族的來源都與觀音有關。在藏地的眾多寺廟中都有描繪藏民族起源傳說的壁畫——神猴受觀音菩薩的教化,前往雪域修行,遇到雪山羅刹女,與之成婚,並生下了藏族的先民。這一傳說大概是藏南森林民族以獼猴為圖騰,在佛教傳入藏區後被改造附會出來的結果,在西藏的民間傳說中,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大吐蕃王朝的松贊干布甚至於也被傳說為觀音的轉世化身。《吐蕃王統世系明鑒》中說:觀音菩薩覺得教化雪域眾生的時機成熟,便從自身射出四道光明,一道射往尼泊爾降誕為尺尊公主,為白度母轉世;一道射往大唐降誕為文成公主,為綠度母轉世;一道射往藏地化為六字真言的法身形相;一道從觀音菩薩心間射出,入郎日松贊王妃腹中,降誕為松贊干布。松贊干布在藏地首弘佛法,他被後世尊為法王,並被傳說為觀音轉世,充分說明了觀音菩薩在信仰佛教的藏民心目中的地位。
藏區那些位於山巔、路口和飄揚的經幡一起被路人巡禮膜拜的瑪尼堆,這些如小山一樣壘砌的瑪尼石上刻著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這道從觀音自身射出的“唵、嘛、呢、叭、咪、吽”其形象化後就是密宗六觀音,即:化導餓鬼的千手觀音、化導地獄的聖觀音、化導畜生的馬頭觀音、化導阿修羅的十一面觀音、化導人間的准提觀音、化導天神的如意輪觀音。
南傳佛教認為,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裏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南傳佛教所定義的菩薩還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之略稱。梵語:bodhisattv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或扶薩。翻成漢語的意思叫“覺有情”,追求覺悟的有情眾生。這就是說所有修行者皆可成為菩薩。
漢傳佛教觀世音大約是在三國時期傳入中國的,不過那時的觀世音還是個威武的男子。《法華經·普門品》謂釋伽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話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時的雕像,觀音皆作男身,嘴唇上還長著兩撇漂亮的小鬍子。隨著佛教在中國迅速發展,到南北朝時,出現了大批出家的比丘尼(尼姑)和女信徒。歷史證明,西方的各路神明要想在中國站住腳根,必須漢化、世俗化。因此必須造出一位女菩薩,滿足民間信眾的需要。這個任務就歷史地落到了觀世音的身上。首先他是善神,其次他又可以有33個化身,可男可女,因此乾脆就讓他變為女菩薩,這大約在隋唐之際。
到了北宋,中國人又創造了新的關於觀音身世的故事。古時有位妙莊王,生了3個女兒,名妙因、妙緣、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齡,大女、二女高高興興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兒妙善死也不肯出嫁,執意出家。妙莊王大怒,把妙善趕出王宮。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為“香山仙長”。後來妙莊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親人的一隻手、一隻眼來作藥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犧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獻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親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動,便賞她一千隻手,一千隻眼,使之成為幹手幹眼的觀世音。這個故事揉進了儒家的"孝"和道家的“神仙”思想(妙善修行為“仙長”),是儒.釋.道三教合流的產物。至此“觀世音菩薩”不但已完全中國化,而且與印度佛教的“真經”,已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