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道講述(五)發願造論、勸請聽法

洛桑成列·確吉堅贊仁波切

 

三、發願造論

  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我今作力所能及的解說。

  為了對所講的教法生起敬重,宗喀巴大師發願造論,對三主要道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


  佛陀教義的精華要旨

  “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是指出離心。在修行的不同階段,相應地有三種不同層次的出離心:對下土道來說,是厭離三惡趣;對中土道來說,是厭離輪回盛事;對上士道來說,則是捨棄自我利益。最終是達到究竟出離,出離對輪回與涅槃的執著,達到無修無證的佛位,猶如太陽一樣任運自然地利樂眾生,這是最究竟的出離,是我們修行的最終目標。如《真實名經》所說:“由三乘出離,安住一乘果。”雖然佛在不了義上宣說三乘佛法,從究竟了義來說則實為一乘,都是為了達到究竟的出離,成就佛位。這是一切修行證果的終極目標。那麽要達到這最究竟的出離,我們應該從哪里起步呢?應該從小乘的厭離現世開始,厭離輪回而欲求解脫,這是起步時所要修持的出離心。

  “眾菩薩推崇備至的無上法”是指菩提心。這是諸佛菩薩整天都在稱讚的殊勝法門。唯有菩提心才能成就菩薩的功德,因為發起菩提心而成為菩薩,因為菩提心圓滿而成就佛果。作為成佛的根本,菩提心就像大乘道的主心木一樣重要,被眾菩薩視為修持的中心而作讚歎。

  “有緣者尋求解脫的必經口岸”是指緣起正見。僅僅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還不行,這只是解脫和成佛的因,我們還不能真正獲得解脫。必須要有緣起正見的配合,才能到達解脫的彼岸。因為我們要想獲得解脫,就必須斬斷輪回的根本無明,這是導致我們流轉生死的禍根。而要想斷除無明,唯有證得緣起性空的智慧,直觀諸法無有自性而如夢如幻般的本質,才能獲得解脫自在。要想獲得這樣的智慧,就必須要先有無誤的正見,正見是獲得寂靜涅槃的唯一之門。

  出離心、菩提心和緣起正見這三者,總攝了佛陀一切教義的精華要旨,是我們一切修持的核心,因此被稱為佛法的三主要道。

  大師發願造論

  對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我作力所能及的解說”,這是宗喀巴大師的自謙之詞。宗喀巴大師雖然是眾多聖尊的共同化身,但他一生中都示現平常相,以—個普通僧人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從來就沒有自稱為佛菩薩。他也從來都沒有自封為大師,大師是後人對他的尊稱。他在許多著作的署名中,都稱自己不過是“一介比丘”而已。所以歷代修行有成的人,那些真正的聖賢都是非常謙虛的,沒有什麼故意做作,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因為修證越是深入就越是感到自我的渺小,渺小到極點就是斷除我執的時候,所以越是謙虛越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偉大。聖賢們的這種風範,正是我們效法的榜樣。 

  宗喀巴大師的發願造論,對三主要道進行了高度的概括。三主要道作為整個佛法的心髓,並不是片面地針對某一個方面,宣講某一個法門,而是像佛法的寶藏一樣,總攝了佛法三藏教典的全部精華。它就像一把萬能鑰匙,拿出去能打開所有佛法的大門,收回來則將一切佛經總集於此。這種道體圓滿無缺的三主要道,絕不是把各宗派的所有教法都拼湊在一起,也不是把新譯派和舊譯派摻雜在一起,作一個調和,就可以稱之為全圓教授的。而是經過如理抉擇,把命脈、核心的東西提煉出來,將一切經論總集為一個道次第,使任何一種根器者都能修持並獲得究竟圓滿的果位。所以宗喀巴大師說,這是佛陀全部經典的精華要旨。對於如此殊勝的教法,我們更應該如理修學。即使僅僅聽講一遍,也是聽取了所有經典的全圓心要。掌握了它,也就掌握了佛的整個思想體系。遵循諸佛菩薩共同履行過的道路,我們也一定能達到他們所達到的果位,而不用擔心會步入歧途。

  修學清淨正法

  對於志求解脫的人們來說,應當學習這樣的無謬之道,而不能饑不擇食地有法就修。薩迦班智達說:“事關馬寶等,不大之買賣,問他善思量,於今生小事,尚如此勤苦,諸生長久事,雖觀待正法,遇法即信受,妙劣不觀察,如狗食不可。”我們就是做一些小買賣,都要想辦法去諮詢他人,多方調查和探討,那麼對於能影響到現後世長遠前途的正法,又怎麼能不慎重對待呢?如果所修的是不清淨的法,我們就不可能獲得證悟,只能徒然浪費時間和生命而已。如果修的是邪法,後果更為嚴重,現世和後世的幸福都會被葬送。所以不要輕易用慧命來作賭注,隨便得到一個法就去修習,這是很危險的,一定要觀察是不是清淨的正法。什麼是清淨的正法呢?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既然學習的是佛法,當然要追尋其根源,所修之法必須是源于本師釋迦佛。

  2、中間是否摻雜邪法的垢染,要經過班智達們的辯論抉擇。班智達就是精通一切的大善知識,經過他們的抉擇,從而清除邪法垢染。

  佛所說的教法經過幾千年的流傳,有一些已經摻雜了後人的東西,也有一些是後人偽造的經典。如民間流傳的《眼光經》、《血盆經》、《壽生經》等等。這就需要經過善知識們的辯論和抉擇。主要是看教理上是否符合佛法的原則,佛法總的原則是一致的,違反了這些原則就是假的。而不是進行什麼“考證”之類,用研究世俗學問的方法來辨別。因為佛的功德不可思議,佛說法也是不可思議,怎麼能用世間的常規作法來衡量呢?比如有些喜歡“考古”的學者,就研究說《楞嚴經》可能是後人偽造的,還有的法師說密教是後人借鑒印度婆羅門教而創立的,不是出於佛的本懷等等。這不是謗法嗎?《楞嚴經》怎麼不是佛所說的?這金剛乘教法怎麼不是佛的本懷呢?造成這些誤解主要是對其不瞭解所致。正如現代高僧弘一法師所說:“常人未嘗窮研,輒輕肆譭謗,至堪痛歎。餘亦十數年前,唯閱密宗儀軌,亦嘗輕致疑議。以後閱大日經疏,乃知密宗教義之高深,因痛自懺悔。”我們要是對密法稍有瞭解,就會知道,佛住世時即宣說了《文殊真實名經》、《時輪金剛續》、《密集金剛續》等眾多密續,漢、藏、蒙等《大藏經》中都有不少密續的內容。比如《時輪金剛續》就是佛陀在成佛的第二年,應香巴拉國王的請求,在印度南部的吉祥山米聚塔內,親自化現時輪金剛及其壇城而傳授的。

  3、必須經過那些大成就者的聞思修。他們修習後在心中生起了相應的證德,然後一代接一代不間斷地傳承下來,這樣就具有傳承的加持力。

  所修之法如果具有以上這三個特徵:確實是佛陀所說的教法;中間沒有受到邪法的垢染;具有不間斷的傳承。那就是清淨的正法。只要我們精進修持清淨的正法,就一定會獲得相應成就,而不用擔心法是否會欺誑我們。這就是印藏兩地佛教對待法的嚴謹態度。他們學法之前就是這樣來抉擇,對待法的態度就是這樣的慎重。而不是說像現在有的地方那樣,只要是所謂的“禪師”、“法師”,就可以這個說一宗,那個說一宗,誰都可以開宗立派,誰的觀點都可以流通,其實宣揚的大多是一些邪說謬論,把佛法弄得混亂不堪。所以這裏講得很清楚,學法不能像薩迦班智達說的那樣,不能像餓狗一樣饑不擇食,不能拿到某一個法,不加以辨別就起修,實修前必須對所修之法認真觀察。  

  道次第的傳承來源  

  如果能夠這樣觀察的話,就會發現沒有比道次第更殊勝的法了。即使是密法的甚深奧義,也必須要依賴於道次第才能得以體現。如果三主要道沒有在相續中生起來,我們也無法依靠密法在一生中成佛。

  這個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並不是阿底峽尊者和宗喀巴大師的發明創造,而是三世一切諸佛共同履行的康莊大道。《攝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說:“過未現在所住佛,此度共道而非餘。”這是“道次第”一詞的本源出處。阿底峽尊者講著了《菩提道燈論》之後,“道次第”這一名稱才逐漸廣為弘傳。因此菩提道次第是佛教共有之法。有的人以為這只是藏傳佛教,或格魯派特有的教法,對此不作信受,這是自身福報不夠所致。一旦理解了這個教授,我們就會認識到,不管有沒有“道次第”這個名字,其實一切佛經都包括在道次第裏面。比如一切佛經中最深奧究竟的《般若經》,它包含八萬四千法蘊一切要點,正式宣講的是甚深道次第,隱義宣說的是廣大道次第。

  道次第是真正圓滿無誤的教法,是諸佛菩薩共同履行過的大道。我們要是修持它的話,就可以避免滑入修法的歧途。否則若修一些相似法,得到一些祖師們所不屑的奇異之道,又有什麼意義?我們有的人喜歡跑到寂靜的地方,假裝去修法,但除非手裏有圓滿無誤的教誡,並能修到實處,否則你所做的這一切,絕大部分都是徒勞無益的!這是帕繃喀大師對我們的告誡。密勒日巴尊者也講:“耳傳教誡若不修,雖住茅篷自討苦。”耳傳教授都是上師修持的精髓,這樣的教法不去學習,卻拿著一些相似法來抱本修煉,即使住茅篷閉關苦修,也不過是自找苦吃而已,不會獲得什麼真正的成就。我們要是有“道次第”作為修持,就不必擔心會滑入這樣的歧途。因為這是一切諸佛菩薩共同修學過的法,我們沿著諸佛菩薩所走過的道路,最終也一定能證得他們的果位。

  四、勸請聽法

  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為了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幸運的人們,誠心傾聽。

  前面講了發願造論,主要介紹法的清淨和殊勝。這裏講勸請聽法,即我們應當如何聽聞教法。

  淨化聽法的動機

  對於聽法者來說,應當以一個什麽樣的動機來聽聞,才能獲得法益呢?這就涉及到淨化聽法動機的問題。由於這裏所講的是佛法的全圓教授,因此,聽聞者也應當是為了獲得全圓道體,而以清淨的菩提心作為攝持來聽聞。如此才能獲得法益,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所以,宗喀巴大師造這部論是針對什麼人說的呢?是對那些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為了使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而一心嚮往眾佛喜悅歸宿的人們而宣說的。

  “不迷戀世間區區幸福”是指出離心,出離心能讓我們放下對生死輪回的貪著;“為了具足良緣的人生有價值”是指菩提心,菩提心能使我們的人生發揮出真正的價值;“眾佛喜悅歸宿”是指正見,正見能讓我們獲得涅槃寂靜的解脫聖境。所以,我們要在出離心的基礎上,發起清淨菩提心,為了獲得涅槃寂靜的究竟安樂,實現成佛利益眾生的最終目標,來聽聞這導向解脫成佛的甚深教法。

  聽法的正確儀軌

  我們能夠值遇世尊的全圓教授、解脫成佛的完整法門,是非常殊勝難得的。只要掌握了這完整法門,我們就能真正走向解脫之道。許多人卻因為沒有這樣的福德因緣,即使在佛經裏摸索了幾十年,對於如何修行仍然感到很茫然。因此宗喀巴大師說,能聽聞到此法者都是幸運的人們。我們現在已經聽聞到了,是不是也包括在他勸請聽法的範圍內?應當包括!大家要珍惜這難得的法緣,誠心傾聽。這才是聽法時應持的正確態度。

  聽法時通常會產生三種過失,即器不淨、器倒放、器有漏。“誠心傾聽”就可以對治這三種過失。按照佛經中的原話來說,即是要“善為諦聽,一心受持”。這是佛講法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們聽法時應遵循的儀軌。“善為”就是聽法時心要清淨,如同清淨的器皿,東西裝進去不會被污染;“諦聽”就是心不外馳,專注聽聞,如同器皿沒有倒放,能把東西裝進去;“受持”就是聞法後要時時憶念,溫習鞏固,如同器皿沒有漏洞,東西裝進去才能保存住。我們應當這樣誠心傾聽,斷除法器的三種過失,聽法才能受益。

  除了要斷器三過之外,還要進行正確的六種思維。即視自己為病者;視上師為良醫;視正法為良藥;視實修為治病;視如來為善知識;視正法長久住世。譬如這樣想:“人們即使患了頭痛之類的輕微小病,都要著急去看醫生,何況我是身患貪嗔癡三毒等煩惱重疾的病人,怎麽能不去看這方面的醫生?上師正是這方面的良醫,他的每一句法語都是對治煩惱的良藥。我按照上師的教導如理思維,進行實修,不就是在服藥祛病嗎?上師能把正法傳授給我,這一切都是源於佛的恩德,和佛親自為我加持是一樣的,所以上師就是佛的化身。他的每一句話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應當專注聽受。”這是宗喀巴大師開示的六種思維,要用這種心態來聽法才能受益。

 

相關文章:
三主要道 888 緣氣:(7234)
884~三主要道頌 三主要道頌  緣氣:(6729)
727~三主要道頌 宗喀巴大師 緣氣:(7648)
﹝NO302﹞三主要道頌 宗喀巴大師 造頌 緣氣:(8738)
「三主要道」-達賴喇嘛尊者 2001年4月5日講授 全球弘法中心 緣氣:(7268)
三主要道.聖道三要 宗喀巴大師造 緣氣:(8793)
《三主要道》 第104任甘丹赤巴 緣氣:(2511)
《三主要道》之空正見 哲蚌赤巴仁波切 緣氣:(2788)

上一篇(右繞佛塔的功德) 回目錄 下一篇(藏傳佛教格魯派修行人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