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 |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印行,1983年。(以下按經名筆劃順序排列) |
《大方廣佛華嚴經》。唐.實叉難陀譯。(T. 10, no. 279) |
《中阿含經》。東晉.僧伽提婆譯。(T. 1, no. 26) |
《中論》。龍樹菩薩造,梵志青目釋,姚秦.鳩摩羅什譯。(T. 30, no. 1564) |
《六趣輪迴經》。馬鳴菩薩集,宋.日稱等譯。(T. 14, no. 726) |
《比丘尼傳》。梁.釋寶唱撰。(T. 50, no. 2063) |
《正法華經》。西晉.竺法護譯。(T. 9, no. 263) |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蕭齊.釋曇景譯。(T. 17, no. 754) |
《佛說堅固女經》。隋.那連提耶舍譯。(T. 14, no. 574) |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宋.施護譯。(T. 2, no. 130) |
《佛說龍施女經》。吳.支謙譯。(T. 14, no. 557) |
《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T. 9, no. 262) |
《長阿含經》。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T. 1, no. 1)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唐.義淨譯。(T. 24, no. 1450)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唐.義淨譯。(T. 24, no. 1448) |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T. 30, no. 1579) |
《過去現在因果經》。宋.求那跋陀羅譯。(T. 3, no. 189) |
《維摩詰所說經》。姚秦.鳩摩羅什譯。(T. 14, no. 475) |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T. 22, no. 1421) |
《雜阿含經》。宋.求那跋陀羅譯。(T. 2, no. 99) |
《寶女所問經》。西晉.竺法護譯。(T. 13, no. 399) |
《釋迦譜》。梁.釋僧祐撰。(T. 50, no. 2040) |
《漢譯南傳大藏經》。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發行,1995年。 |
專書 |
一行禪師,《愛的箴言》。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 |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東初出版,1996年。 |
大衛.馮塔納著,林慧卿譯,《浮世蓮花》。台北:圓明,1997年。 |
中村元著,江支地譯,《慈悲》。台北:東大,1997年。 |
中村瑞隆,《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1992年。 |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文學與佛學關係》。台北:學生書局,1994年。 |
丹津.葩默著,王振威譯,《心門》。台北:躍昇,2001年。 |
丹津.葩默著,葉文可譯,《雪洞》。台北:躍昇,2001年。 |
尤雪行編,《談因》。台北:慈心佛經,1990年。 |
方立天,《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1994年。 |
木村泰賢著,巴壺天、李世傑譯,《人生的解脫與佛教思想》。台北:協志工業出版社,1991年。 |
王月清,《中國佛教倫理思想》。台北:雲龍,2001年。 |
王紹璠,《只為辜恩始報恩》。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1999年。 |
王紹璠,《從野獸到成佛》。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1998年。 |
史蒂芬.凱勒(Stephen R. Kellert)著,薛珣譯,《生命的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
布澈(Sandy Boucher)著,葉文可譯,《法輪常轉:女性靈修之路》。台北:立緒,1997年。 |
石上玄一郎著,吳村山譯,《輪迴與轉生:死後世界的探求》。台北:東大,1997年。 |
石朝穎,《觀自在手記》。台北:新雨,1996年。 |
伊利亞德,《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1年。 |
吉娜.舍明那拉著,陳加猷譯,《細說輪迴生死書》。新店市:世茂出版社,1998年。 |
安東尼.紀登斯 (Anthony giddens)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
年。 |
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99年。 |
艾畦,《超心理學》。台北:老古文化,2001年。 |
佛朗切斯科.阿爾貝隆尼(Francesco Alberoni)著,劉均韻譯,《抉擇》(Pubblico e privato)。台北:星光出版社,2003。 |
佛蘭克爾(Viktor E.Frankl)著,鄭納無譯,《意義的呼喚:意義治療大師法蘭可自傳》。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 |
佐左木現順著,周柔含譯:《業的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2003年。 |
克里希那穆提著,羅若蘋譯,《愛與寂寞》。台北:方智,1997年。 |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商務,2000年,再版。 |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
宋立道,《從印度佛教到泰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2002年。 |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
李志夫,《印度哲學及其基本精神》。台北:洪葉文化出版,1995年。 |
李潤生,《佛家輪迴理論》。台北:全佛出版,2000年。 |
李霜青,《人生哲學導論》。台北:五洲,1972年。 |
貝克(Elisabeth Beck-Gernsheim and Ulrich Beck)著,蘇峰山等譯,《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1990年。 |
來果禪師,《十界因果淺錄》。台北:眾生出版,1996年。 |
佩瑪.丘卓(Pema Chodron)著,胡茵夢、廖世德譯,《當生命陷落時》。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 |
佩瑪.丘卓(Pema Chodron)著,胡茵夢譯,《轉逆境為喜悅》。台北:心靈工坊,2002年。 |
佩賽斯基安(Nossrat Peseschkian)著,邵宇賓、王劍南譯,《意義的找尋》。台北:慧明出版,2002年。 |
和辻哲郎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譯,《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八十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
周慶華,《後宗教學》。台北:五南圖書,2001年。 |
宗薩欽哲仁波切,《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台北市:眾生文化出版,1997年。 |
官元啟著,楊鴻儒譯,《佛學經典指南》。台北:大展,1991年。 |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台北:明文書局出版,1996年。 |
林鎮國,《辯證的行旅》。台北:立緒,2002年。 |
波伊曼著,陳瑞麟等譯,《今生今世:生命的神品質和意義》。台北:桂冠,1997年。 |
侯傳文,《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出版,2002年。 |
查爾斯.埃利奧特著,李榮熙譯,《印度教與佛教史綱》二卷。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90年。 |
洪櫻芬,《論人的價值》。台北:紅葉文化,2000年。 |
香川孝雄,〈彌勒思想的開展〉。張曼濤編,《彌勒淨土與菩薩行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
唐西勒(J. F. Donceel)著,劉貴傑譯,《哲學人類學》(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台北:巨流,1989年。 |
哲學雜誌編委會編,《女性與哲學》。台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 |
桐山靖雄著,李光廷譯,《你是誰的輪迴轉世》。台北:絲路出版社,1995年。 |
桐山靖雄著,潘文良校正,《人會輪迴轉生嗎》。台北:頂淵出版,1994年。 |
索倫.齊克果著,林宏濤譯,《愛在流行》。台北:商周,2000年。 |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宗教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
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商務,1975年,再版。 |
高楠順次郎著,包世中譯,《佛教哲學精義》。台北:世華印刷公司,1988年。 |
陳秉璋、陳信木,《價值社會學》。台北:東大,1997年。 |
陸達誠神父,《存有的光環》。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年。 |
傅偉勳主編,《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東大圖書,1990年。 |
堪布.卡塔仁波切主講,何文心編譯,《証悟的女性》。台北:眾生出版社,1998。 |
黃勝常,《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白話講解及經法研探》。台北:東山講堂,2002年)。 |
黃懷武等,《宗教交談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2000年。 |
楊郁文,《阿含要略》。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
楊惠南,《佛學思想新論》。台北:東大,1982年。 |
楊慶豐,《佛教與哲學》。台北:頂淵文化,1989年,三版。 |
聖開法師,《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白話故事》。南投:人乘寺印,1991年。 |
演培法師,《業及依業而有的輪迴》。台北:大乘精舍,1985年。 |
劉健吾,《因緣》。台北:常春樹,1988年。 |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台北:學生書局,1999年。 |
慧度,《智者的人生哲學:愛智人生》。台北:牧村圖書,1997年。 |
蔡耀明,《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南投縣:正觀出版社,2001年。 |
談錫永,《細說輪迴生死書》。台北:全佛出版,1998年。 |
鄭志明主編,《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2000年。 |
鄭志明主編,《跨世紀宗教與心靈改革》。嘉義縣: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 |
戴維斯.麥克羅伊著,《存在的原始憂慮:存在主義的文學運用》。台北:結構群,1989年。 |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1996年,出版。 |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愛之旅》。台北:時報,1996年。 |
羅光,《生命哲學》。台北:學生書局,2001年。 |
羅光,《簡說佛教哲學》。台北:輔仁大學,2000年。 |
羅洛.梅(Rollo May),《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台北:立緒出版社,2001年。 |
羅倫斯.佛來德曼著,《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台北:張老師文化,2001年。 |
關永中,《愛與死亡》。台北:臺灣商務,1997年。 |
釋大蓮,《佛教泰爾斯》第一集。南投:人乘佛教出版社,1988年。 |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90年,再版。 |
釋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2000年。 |
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1992年,再版。 |
釋印順,《佛在人間》。新竹:正聞,1990年。 |
釋印順,《佛法概論》。新竹:正聞,1990年。 |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新竹:正聞,1990年。 |
釋印順,《學佛三要》。新竹:正聞,2000年,再版。 |
釋印順,《辯法法性論講記》。收錄於《華雨集》第一冊。台北:正聞,1993年。 |
釋恆清,《菩提道上的善女人》。台北:東大,1995年。 |
釋昭慧,《佛教倫理學》。台北:法界出版社,1995年。 |
釋淨行編著,《佛法解脫的原理與行法》。台北:慧炬出版,1995年。 |
釋智諭講述,《妙法蓮華經講記》。台北:西蓮淨苑,1994年,再版。 |
釋演培,《佛教的緣起觀》。台北:正聞出版社,1983年。 |
釋演培,《俱舍論頌講記》。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71年。 |
釋慧廣,《懺悔的理論與方法》。高雄:法喜出版,1989年。 |
Capra, Fritjof. The Turning Point: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Rising Culture. New York: Bantam Books, 1983. |
Dresser, Marianne. Buddhist Women on the Edge: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from the Western Frontier. Berkeley, California: North Atlantic Books, 1996. |
Farber, Leslie. The Ways of the Will: Essays toward a Psychology and Psychopathology of Will. New York: Basic books, 1966. |
Horner, I. B. Women under Primitive Buddhism Laywomen and Almswomen.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90. |
Marcel, Gabriel. The Mystery of Being, Vol II: Faith & Reality.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 1960. |
Murcott, Susan. The First Buddhist Women: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ies on the Therigatha. Berkeley, California: Parallax press, 1991. |
Paul, Diana Y. Women in Buddhism. Berkeley, California: Asian Humanities Press, 1979. |
碩博士論文 |
余振民,《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政大心理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 |
李坤寅,《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初探──以八相成道為例》。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
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7年。 |
侯文地,《《長阿含經》中佛陀教育之研究》。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
黃鈺云,《整體生命觀:以靈性經驗為中心的生態學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
劉婉俐,《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伊喜措嘉佛母密傳的敘事研究》。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
蔡耀明,《業報緣起與成就無上智慧》。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
賴麗美,《佛陀時代的社會風俗探討》。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士論文,1985年。 |
釋大映,《此岸與彼岸的:早期佛傳中的文學表現及其倫常網絡》。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1年。 |
釋見愷,《《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注.第七品斷貪愛的方法》初探》。中華佛學研究所論文,1996年。 |
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
期刊論文 |
中村元,〈愛〉,《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期(1974年),頁134-141。 |
李玉珍,〈佛教譬喻(Avadāna)文學中的男女美色與情慾──追求美麗的宗教意涵〉,《新史學》第10卷,第4期(1999年,12月),頁31-65。 |
陳美華,〈另類典範:當代台灣比丘尼的社會實踐〉,《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七期》(2002年),頁312-314。 |
楊琇惠,〈論自由意志在《阿含經》業論中之展現〉,《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301-316。 |
釋恆清,〈論佛教的自殺觀〉,《台大哲學論評》第九期(1986年),頁181-196。 |
釋悟因,〈緣起在生活中〉,《香光莊嚴》第七十七期(2004年),頁6-23。 |
電子資料 |
林朝成,〈生態女性主義與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人間佛教與當代對話第三屆研討會論文集》,網頁 (2004年,4月10日)。 |
班迪達尊者著,鐘苑文譯,〈以正念劍,退十魔軍──對治禪修的障礙之二〉,《香光莊嚴雜誌》第74期(2003年),網頁 (2004年,3月8日)。 |
楊惠男,〈建立台灣女同志佛教徒的主體論述與女性生態學〉,《印順導行思想之理論與實踐:第四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網頁 (2004年,4月14日)。 |
McClure, Mary Ann. “Chaos and Feminism: A Complex Dynamic: Parallels Between Femin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Chaos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 Management 4(1997), (Mar 2003), Network Basics. |
工具書 |
水野弘元著,《巴利語辭典》,春秋社1981年。 |
荻原雲來編,辻直四郎監修,《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1979年。 |
藍吉富,《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1994年。 |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