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論宗思想之研究──以心識說為中心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1/碩士/研究生:李秋奉   指導教授:陳一標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攝論宗是六朝陳末到唐初時代,以研究真諦譯‧無著造《攝論》及世親釋之唯識論典所形成的學派,也是唯識學傳到中國的第二期。《攝論》是最有系統的介紹唯識思想的論典,所以這樣的論典傳入中國,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波瀾,便是本文探究的原動力。不過,此時期闡述攝論思想的攝論宗人著作大都失佚,因此透過目前留下的隋唐各宗章疏的資料,試圖描摹出攝論宗思想的脈絡。


攝論思想以心識說為重點,所以本文以此為中心,來探索此時期心識思想的發展,此中有舊聞新闡,如阿梨耶識、三性,亦有新聞廣受討論,如阿摩羅識、種子、聞熏習等,藉由這些學說的流傳來形構攝論宗的思想。

參考文獻
一、原典資料
《攝大乘論》無著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3。
《攝大乘論本》無著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4。
《攝大乘論釋》世親釋‧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5。
《攝大乘論釋論》世親造‧隋笈多共行矩等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6。
《攝大乘論釋》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7。
《攝大乘論釋》無性釋‧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8。
《轉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7。
《三無性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7。
《佛性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0。
《十八空論》龍樹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6。
《決定藏論》梁真諦譯,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84。
《大乘唯識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9。
《中邊分別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9。
《顯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8。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世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二九冊‧No.1559。
《唯識論》天親造‧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8。
《出三藏紀集》梁僧佑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45。
《大智度論》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二五冊‧No.1509。
《續高僧傳》唐道宣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0。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唐慧立本‧彥悰箋,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3。
《中觀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4。
《攝大乘論章》唐道基撰,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9。
《解深密經疏》唐圓測撰,卍續藏第三四冊。
《瑜伽論記》唐遁倫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8。
《入楞伽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一六冊‧No.671。
《成唯識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0。
《授決集》日本圓珍述,大正藏第七四冊‧No.2367
《唯識二十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4。
《大乘起信論義記》唐法藏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6。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撰,大正藏第三五冊‧No.1735。
《開元釋教錄略出》唐智昇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5。
《翻譯名義集》宋法雲編,大正藏第五四冊‧No.2131。
《法華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1。
《妙法蓮華經玄贊》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3。
《阿彌陀經通贊疏》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七冊‧No.1758。
《法華玄義釋籤》唐湛然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7。
《開元釋教錄》唐智昇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4。
《宋高僧傳》宋贊寧等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1。
《北山錄》唐神清撰‧慧寶注,大正藏第五二冊‧No.2113。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唐冥祥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2。
《釋氏稽古略》元覺岸編,大正藏第四九冊‧No.2037。
《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顗說,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6。
《摩訶止觀》隋智顗說,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1。
《十二門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5。
《四念處》隋智顗說,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8。
《維摩經玄疏》隋智顗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77。
《因明入正理論疏》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0。
《大乘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53。
《淨名玄論》隋吉藏造,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80。
《華嚴五十要問答》唐智儼集,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9。
《雜阿毘曇心論》法救造‧劉宋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52。
《三論玄義》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52。
《能顯中邊慧日論》唐慧沼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3。
《起信論疏筆削記》宋子璿錄,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8。
《勝鬘寶窟》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七冊‧No.1744。
《佛祖統記》宋志磐撰,大正藏第四九冊‧No.2035。
《法華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0。
《大般涅槃經疏》隋灌頂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67。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6。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一二冊‧No.374。
《止觀輔行傳弘決》唐湛然述,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2。
《維摩經略疏》隋智顗說‧湛然略(釋),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78。
《金光明經玄義》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藏第三九冊‧No.1783。
《維摩經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81。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述,大正藏第三六冊‧No.1736。
《高僧傳》梁慧皎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成唯識論》護法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5。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成唯識論了義燈》唐慧沼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2。
《成唯識論演秘》唐智周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3。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宋知禮述,大正藏第三九冊‧No.1784。
《大乘義章》隋慧遠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51。
《攝大乘論章》,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7。
《瑜伽師地論略纂》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29。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0。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唐良賁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09。
《唯識二十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4。
《辨中邊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35。
《仁王經疏》唐圓測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08。
《大乘起信論義疏》隋慧遠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3。
《大乘法苑義林章》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1。
《攝論章》,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8。
《華嚴孔目章發悟記》日本凝然撰,大日本佛教全書12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一六冊‧No.670。
《大乘起信論廣釋》唐曇曠撰,大正藏第八五冊‧No.2314。
《齊物論》莊子
BodhisattvabhUmi , Unrai Wogihara ed.,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 Tokyo. Japan , 1971。
BodhisattvabhUmiH , Nalinaksha Dutt ed. , K.P.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 Patna ,1978。
二、中文資料
梁啟超
﹝1985﹞ <翻譯文學與佛典>,《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臺一版。
竺家寧
﹝1998﹞ <「佛經語言學」的研究現況>,《香光莊嚴》55。
印順
﹝2000﹞ 《佛教史地考論》,新竹:正聞。(1973)
﹝1995﹞ <《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8。
﹝2000﹞ 《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
﹝2000﹞ <論真諦三藏所傳的阿摩羅識>,《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16,新竹:正聞(1972初版)。
﹝2000﹞ 《成佛之道》,新竹:正聞。
﹝2000﹞ 《淨土與禪》,新竹:正聞
﹝2000﹞ 《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
﹝199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華雨集》1,台北:正聞。
湯用彤
﹝1976﹞ <論中國佛教無十宗>,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1,台 北:大乘文化。
﹝1976﹞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
平井俊榮著‧許明銀譯
﹝1985﹞ <中國三論宗的歷史性格(2)─特就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論述─>,《諦觀》31。
顏尚文
﹝1980﹞ <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師大史研所專刊》9。
王俊中
﹝1995﹞ <中國佛教早期「宗派」問題研究的相關探討──以吉藏及其三論教學為中心>,《諦觀雜誌》81。
方立天
﹝1995﹞ 《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
﹝1991﹞ 《法藏》,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台北:東大圖書。
吳汝鈞
﹝1983﹞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陳一標
﹝2000﹞ <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現代佛教學會《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
楊廷福
﹝1988﹞ 《玄奘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譚其驤
﹝1991﹞ 《中國歷史地圖集》5,台北:曉園。
釋仁宥
﹝1999﹞ 《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楊惠南
﹝1996﹞ <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
﹝1989﹞ 《吉藏》,台北:東大圖書。
曇曠撰‧巴宙輯校
﹝1990﹞ <大乘二十二問>,《中華佛學學報》3。
三、日文資料
竹村牧男
﹝1982﹞ <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講座大乘佛教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
﹝1976﹞ <轉依──二分依他─《攝論》金‧土‧藏の譬喻の解明を通路として─>,《印佛研》25-1。
里道德雄
﹝1979﹞ <地論宗北道派の成長と消長──道寵傳を中心とする一小見──>,《大倉山論集》14
吉村誠
﹝1996﹞ <玄奘の攝論學派における思想形成>,《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42輯第一分冊。
﹝2000﹞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觀念について>,《印佛研》48-2
﹝2002﹞ <唯識學派の理行二佛性說について──その由來を中心に>,早稻田大學東洋哲學會《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9
﹝2002﹞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解釋について──圓測と基の議論を中心に>,《印佛研》50-1
﹝2001﹞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の受容について──三性三無性說を中心に>,《印佛研》49-2
伊吹敦
﹝1999﹞ <地論宗北道派の心識說について>,《佛教學》40,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宇井伯壽
﹝1965﹞ 《印度哲學研究》第六,東京:岩波書店。
上田義文
﹝1938﹞ <阿梨耶識の原始的意味>,《佛教研究》2-1。
﹝1981﹞ 《攝大乘論講讀》,東京:春秋社。
﹝1938﹞ <三性說の類型的考察──原始唯識說の根本立場 第二章──>,《佛教研究》2-6
﹝1971﹞ <長尾雅人教授に對するお答え>,京都女子學園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1。
﹝1958﹞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1
﹝1959﹞ <唯識說>と禪>,《佛教學研究‧高峰博士還曆紀念論文集》16-17合併
平井俊榮
﹝1976﹞ 《中國般若思想史研究─吉藏と三論學派─》,東京:春秋社
渡邊隆生
﹝1997﹞ <中國唯識の研究動向と『成唯識論』>,渡邊隆生教授還曆紀念論集《佛教思想文化史論叢》,京都:永田文昌堂,
長尾雅人
﹝1977﹞ <三性說とその譬喻>,《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1978﹞ <唯識義の基盤としての三性說>,《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1977﹞ <一乘‧三乘の論議をめぐつて>,《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1982﹞ 《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東京:講談社
兵藤一夫
﹝1995﹞ <竹村牧男著《唯識三性說の研究》>,《佛教學セミナ─》62
勝又俊教
﹝1965﹞ <辨中邊論(madhyAntavibhAga)における玄奘譯と真諦譯との思想史的相違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19
﹝1974﹞ 《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1)
片野道雄
﹝2000﹞ <攝大乘論における一乘思想>,《佛教學セミナ─》72
橘川智昭
﹝1997﹞ <圓測撰《解深密經疏》における一乘論について>,《印佛研》45-1
﹝2002﹞ <圓測における實說一乘假說三乘と實說三乘假說一乘>,《印佛研》49-2,
﹝1995﹞ <真諦譯‧玄奘譯《攝大乘論》和圓測>,《印佛研》43-1
藤隆生
﹝1965﹞ <攝論學派における阿摩羅(Amala)識の問題>,《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
岩田良三
﹝1971﹞ <Amala-jJAnaと阿摩羅識について>,《印佛研》19-2
﹝1972﹞ <攝大乘論可と九識說について>,《印佛研》20-2
岩田諦靜
﹝2001﹞ <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印佛研》49-1
﹝1981﹞ 《初期唯識思想研究──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相章の漢藏對照──》,東京:大東出版社
﹝2002﹞ <真諦の唯識說の特色について>,《印佛研》50-1,
林傳芳
﹝1980﹞ 《南朝四代の廣州の佛教》,《印佛研》29-1
焍谷憲昭‧桑山正進
﹝1991﹞ 《人物中國の佛教 玄奘》,東京:大藏出版社
木村邦和
﹝1976﹞ <攝論學派の心分說に關する一考察>,《印佛研》24-2
劫本幸男
﹝1956﹞ 《華嚴教學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吉田道興
﹝1979﹞ <「瑜伽論記」唯識論者考─特に遠法師と融法師の斷結をめぐつて─>,《印佛研》28-2
北野新太郎
﹝2000﹞ <三性說の變遷における世親の位置─上田、長尾論爭をめぐつ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2號
田中順照
﹝1976﹞ 《空觀と唯識觀》,京都:永田文昌堂,(1963初版)
早島理
﹝1982﹞ <唯識の實踐>,平川彰等編集《講座‧大乘佛教‧》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
根無一力
﹝1987﹞ <慧沼の研究──傳記‧著作をめぐる問題>,山崎慶輝教授定年紀念論集《唯識思想の研究》,京都:百華苑
池田魯參
﹝1981﹞ 《國清百錄の研究》,東京:大藏
四、歐美資料
Diana Y.Paul
﹝1984﹞ Philosophy of Mind in Sixth-Century China:ParamArtha′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上一篇(《佛說未曾有因緣經》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天台懺法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