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一、原典資料 |
《攝大乘論》無著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3。 |
《攝大乘論本》無著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4。 |
《攝大乘論釋》世親釋‧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5。 |
《攝大乘論釋論》世親造‧隋笈多共行矩等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6。 |
《攝大乘論釋》世親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7。 |
《攝大乘論釋》無性釋‧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8。 |
《轉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7。 |
《三無性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7。 |
《佛性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0。 |
《十八空論》龍樹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6。 |
《決定藏論》梁真諦譯,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84。 |
《大乘唯識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9。 |
《中邊分別論》天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99。 |
《顯識論》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618。 |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世親造‧陳真諦譯,大正藏第二九冊‧No.1559。 |
《唯識論》天親造‧瞿曇般若流支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8。 |
《出三藏紀集》梁僧佑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45。 |
《大智度論》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二五冊‧No.1509。 |
《續高僧傳》唐道宣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0。 |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唐慧立本‧彥悰箋,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3。 |
《中觀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4。 |
《攝大乘論章》唐道基撰,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9。 |
《解深密經疏》唐圓測撰,卍續藏第三四冊。 |
《瑜伽論記》唐遁倫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8。 |
《入楞伽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一六冊‧No.671。 |
《成唯識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0。 |
《授決集》日本圓珍述,大正藏第七四冊‧No.2367 |
《唯識二十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4。 |
《大乘起信論義記》唐法藏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6。 |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撰,大正藏第三五冊‧No.1735。 |
《開元釋教錄略出》唐智昇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5。 |
《翻譯名義集》宋法雲編,大正藏第五四冊‧No.2131。 |
《法華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1。 |
《妙法蓮華經玄贊》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3。 |
《阿彌陀經通贊疏》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七冊‧No.1758。 |
《法華玄義釋籤》唐湛然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7。 |
《開元釋教錄》唐智昇撰,大正藏第五五冊‧No.2154。 |
《宋高僧傳》宋贊寧等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61。 |
《北山錄》唐神清撰‧慧寶注,大正藏第五二冊‧No.2113。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唐冥祥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2。 |
《釋氏稽古略》元覺岸編,大正藏第四九冊‧No.2037。 |
《妙法蓮華經玄義》隋智顗說,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6。 |
《摩訶止觀》隋智顗說,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1。 |
《十二門論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二冊‧No.1825。 |
《四念處》隋智顗說,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8。 |
《維摩經玄疏》隋智顗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77。 |
《因明入正理論疏》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0。 |
《大乘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53。 |
《淨名玄論》隋吉藏造,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80。 |
《華嚴五十要問答》唐智儼集,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9。 |
《雜阿毘曇心論》法救造‧劉宋僧伽跋摩等譯,大正藏第二八冊‧No.1552。 |
《三論玄義》隋吉藏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52。 |
《能顯中邊慧日論》唐慧沼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3。 |
《起信論疏筆削記》宋子璿錄,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8。 |
《勝鬘寶窟》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七冊‧No.1744。 |
《佛祖統記》宋志磐撰,大正藏第四九冊‧No.2035。 |
《法華玄論》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四冊‧No.1720。 |
《大般涅槃經疏》隋灌頂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67。 |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6。 |
《大般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大正藏第一二冊‧No.374。 |
《止觀輔行傳弘決》唐湛然述,大正藏第四六冊‧No.1912。 |
《維摩經略疏》隋智顗說‧湛然略(釋),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78。 |
《金光明經玄義》隋智顗說‧灌頂錄,大正藏第三九冊‧No.1783。 |
《維摩經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三八冊‧No.1781。 |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述,大正藏第三六冊‧No.1736。 |
《高僧傳》梁慧皎撰,大正藏第五十冊‧No.2059。 |
《成唯識論》護法等造‧唐玄奘譯,大正藏第三一冊‧No.1585。 |
《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說‧玄奘譯,大正藏第三十冊‧No.1579。 |
《成唯識論了義燈》唐慧沼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2。 |
《成唯識論演秘》唐智周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3。 |
《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宋知禮述,大正藏第三九冊‧No.1784。 |
《大乘義章》隋慧遠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51。 |
《攝大乘論章》,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7。 |
《瑜伽師地論略纂》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29。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10。 |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唐良賁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09。 |
《唯識二十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三冊‧No.1834。 |
《辨中邊論述記》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35。 |
《仁王經疏》唐圓測撰,大正藏第三三冊‧No.1708。 |
《大乘起信論義疏》隋慧遠撰,大正藏第四四冊‧No.1843。 |
《大乘法苑義林章》唐窺基撰,大正藏第四五冊‧No.1861。 |
《攝論章》,大正藏第八五冊‧No.2808。 |
《華嚴孔目章發悟記》日本凝然撰,大日本佛教全書122。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一六冊‧No.670。 |
《大乘起信論廣釋》唐曇曠撰,大正藏第八五冊‧No.2314。 |
《齊物論》莊子 |
BodhisattvabhUmi , Unrai Wogihara ed., Sankibo Buddhist Book Store , Tokyo. Japan , 1971。 |
BodhisattvabhUmiH , Nalinaksha Dutt ed. , K.P.Jayaswal Research Institute , Patna ,1978。 |
二、中文資料 |
梁啟超 |
﹝1985﹞ <翻譯文學與佛典>,《佛學研究十八篇》,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臺一版。 |
竺家寧 |
﹝1998﹞ <「佛經語言學」的研究現況>,《香光莊嚴》55。 |
印順 |
﹝2000﹞ 《佛教史地考論》,新竹:正聞。(1973) |
﹝1995﹞ <《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8。 |
﹝2000﹞ 《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 |
﹝2000﹞ <論真諦三藏所傳的阿摩羅識>,《以佛法研究佛法》,《妙雲集》16,新竹:正聞(1972初版)。 |
﹝2000﹞ 《成佛之道》,新竹:正聞。 |
﹝2000﹞ 《淨土與禪》,新竹:正聞 |
﹝2000﹞ 《佛法是救世之光》,新竹:正聞。 |
﹝1993﹞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釋題>,《華雨集》1,台北:正聞。 |
湯用彤 |
﹝1976﹞ <論中國佛教無十宗>,張曼濤《現代佛教學術叢刊》31,台 北:大乘文化。 |
﹝1976﹞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 |
平井俊榮著‧許明銀譯 |
﹝1985﹞ <中國三論宗的歷史性格(2)─特就中國佛教宗派的成立論述─>,《諦觀》31。 |
顏尚文 |
﹝1980﹞ <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師大史研所專刊》9。 |
王俊中 |
﹝1995﹞ <中國佛教早期「宗派」問題研究的相關探討──以吉藏及其三論教學為中心>,《諦觀雜誌》81。 |
方立天 |
﹝1995﹞ 《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82。 |
﹝1991﹞ 《法藏》,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台北:東大圖書。 |
吳汝鈞 |
﹝1983﹞ 《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
陳一標 |
﹝2000﹞ <印順導師對新舊譯唯識的定位與評析>,現代佛教學會《印順思想:邁向2000年佛學研討會》。 |
楊廷福 |
﹝1988﹞ 《玄奘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
譚其驤 |
﹝1991﹞ 《中國歷史地圖集》5,台北:曉園。 |
釋仁宥 |
﹝1999﹞ 《地論宗南道派初期心意識思想初探──以法上《十地論義疏》為中心》,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
楊惠南 |
﹝1996﹞ <從「法性即無明」到「性惡」>,《佛學研究中心學報》1。 |
﹝1989﹞ 《吉藏》,台北:東大圖書。 |
曇曠撰‧巴宙輯校 |
﹝1990﹞ <大乘二十二問>,《中華佛學學報》3。 |
三、日文資料 |
竹村牧男 |
﹝1982﹞ <地論宗‧攝論宗‧法相宗>,《講座大乘佛教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 |
﹝1976﹞ <轉依──二分依他─《攝論》金‧土‧藏の譬喻の解明を通路として─>,《印佛研》25-1。 |
里道德雄 |
﹝1979﹞ <地論宗北道派の成長と消長──道寵傳を中心とする一小見──>,《大倉山論集》14 |
吉村誠 |
﹝1996﹞ <玄奘の攝論學派における思想形成>,《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42輯第一分冊。 |
﹝2000﹞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觀念について>,《印佛研》48-2 |
﹝2002﹞ <唯識學派の理行二佛性說について──その由來を中心に>,早稻田大學東洋哲學會《東洋の思想と宗教》19 |
﹝2002﹞ <唯識學派における「一乘」の解釋について──圓測と基の議論を中心に>,《印佛研》50-1 |
﹝2001﹞ <真諦譯《攝大乘論釋》の受容について──三性三無性說を中心に>,《印佛研》49-2 |
伊吹敦 |
﹝1999﹞ <地論宗北道派の心識說について>,《佛教學》40,東京:山喜房佛書林。 |
宇井伯壽 |
﹝1965﹞ 《印度哲學研究》第六,東京:岩波書店。 |
上田義文 |
﹝1938﹞ <阿梨耶識の原始的意味>,《佛教研究》2-1。 |
﹝1981﹞ 《攝大乘論講讀》,東京:春秋社。 |
﹝1938﹞ <三性說の類型的考察──原始唯識說の根本立場 第二章──>,《佛教研究》2-6 |
﹝1971﹞ <長尾雅人教授に對するお答え>,京都女子學園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紀要》1。 |
﹝1958﹞ 《佛教思想史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51 |
﹝1959﹞ <唯識說>と禪>,《佛教學研究‧高峰博士還曆紀念論文集》16-17合併 |
平井俊榮 |
﹝1976﹞ 《中國般若思想史研究─吉藏と三論學派─》,東京:春秋社 |
渡邊隆生 |
﹝1997﹞ <中國唯識の研究動向と『成唯識論』>,渡邊隆生教授還曆紀念論集《佛教思想文化史論叢》,京都:永田文昌堂, |
長尾雅人 |
﹝1977﹞ <三性說とその譬喻>,《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
﹝1978﹞ <唯識義の基盤としての三性說>,《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
﹝1977﹞ <一乘‧三乘の論議をめぐつて>,《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 |
﹝1982﹞ 《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東京:講談社 |
兵藤一夫 |
﹝1995﹞ <竹村牧男著《唯識三性說の研究》>,《佛教學セミナ─》62 |
勝又俊教 |
﹝1965﹞ <辨中邊論(madhyAntavibhAga)における玄奘譯と真諦譯との思想史的相違について>,《大崎學報》119 |
﹝1974﹞ 《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1) |
片野道雄 |
﹝2000﹞ <攝大乘論における一乘思想>,《佛教學セミナ─》72 |
橘川智昭 |
﹝1997﹞ <圓測撰《解深密經疏》における一乘論について>,《印佛研》45-1 |
﹝2002﹞ <圓測における實說一乘假說三乘と實說三乘假說一乘>,《印佛研》49-2, |
﹝1995﹞ <真諦譯‧玄奘譯《攝大乘論》和圓測>,《印佛研》43-1 |
藤隆生 |
﹝1965﹞ <攝論學派における阿摩羅(Amala)識の問題>,《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京都:佛教文化研究所, |
岩田良三 |
﹝1971﹞ <Amala-jJAnaと阿摩羅識について>,《印佛研》19-2 |
﹝1972﹞ <攝大乘論可と九識說について>,《印佛研》20-2 |
岩田諦靜 |
﹝2001﹞ <真諦譯《攝大乘論世親釋》における菴摩羅識說について>,《印佛研》49-1 |
﹝1981﹞ 《初期唯識思想研究──世親造《攝大乘論釋》所知相章の漢藏對照──》,東京:大東出版社 |
﹝2002﹞ <真諦の唯識說の特色について>,《印佛研》50-1, |
林傳芳 |
﹝1980﹞ 《南朝四代の廣州の佛教》,《印佛研》29-1 |
焍谷憲昭‧桑山正進 |
﹝1991﹞ 《人物中國の佛教 玄奘》,東京:大藏出版社 |
木村邦和 |
﹝1976﹞ <攝論學派の心分說に關する一考察>,《印佛研》24-2 |
劫本幸男 |
﹝1956﹞ 《華嚴教學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
吉田道興 |
﹝1979﹞ <「瑜伽論記」唯識論者考─特に遠法師と融法師の斷結をめぐつて─>,《印佛研》28-2 |
北野新太郎 |
﹝2000﹞ <三性說の變遷における世親の位置─上田、長尾論爭をめぐつて─>,《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紀要》第2號 |
田中順照 |
﹝1976﹞ 《空觀と唯識觀》,京都:永田文昌堂,(1963初版) |
早島理 |
﹝1982﹞ <唯識の實踐>,平川彰等編集《講座‧大乘佛教‧》8「唯識思想」,東京:春秋社 |
根無一力 |
﹝1987﹞ <慧沼の研究──傳記‧著作をめぐる問題>,山崎慶輝教授定年紀念論集《唯識思想の研究》,京都:百華苑 |
池田魯參 |
﹝1981﹞ 《國清百錄の研究》,東京:大藏 |
四、歐美資料 |
Diana Y.Paul |
﹝1984﹞ Philosophy of Mind in Sixth-Century China:ParamArtha′s ′Evolution of Consciousnes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