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12/14  編輯部 報導

淨土宗念佛法門對居士求生極樂淨土的理論依據~研究生:王照明 指導教授:劉國威

經云:「此諸眾生云何具有如來智慧,愚癡迷惑,不知不見。」如此即表示「人人皆有成佛的希望」!但要如何未經出家成為比丘、比丘尼修行,而得以在家修行成就?在眾多的法門中,何以古師大德們常勸眾生念佛,一如真歇了禪師亦云:「捷徑法門,惟有念佛。功高易進,念佛為先。」認為在求生極樂世界後,就得以超凡入聖,橫出三界,為一種快速成就的「易行道」法門!
俗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佛陀亦云:「一切眾生類,皆悉求己利。」我們人往往為一己之私,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和看法,甚而造出傷害別人的行為,或者弄得兩敗俱傷。但是佛法的本質應是「自利利他」的,所以佛教應是走入人間,才能因應時代教化眾生,方可免除眾生對現世病難、災橫巨變的恐懼。但眾生要脫離人生的苦痛,在忙碌的現今社會裡,想要撥冗修行談何容易?然而修行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分,「難行道」需要勤加精進,方能達到阿鞞跋致不退轉地。如經云:「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易行道」則是以信、願、行為方便,念佛名號乘佛願力,疾至阿鞞跋致不退轉地。「凡夫」求生「彌陀淨土」是「成佛」的「捷逕」嗎?何以「念佛」會被認為是最簡易的修持方法之一?按此乘佛願力加持的功益確實存在,眾生應摒除偏見,確信凡夫也有成佛的可能性。
經云:「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唯有人間的「人」才有接受佛法、體悟真理,求得超凡入聖的機會。我們「人」也應該把握這機會,身體力行盡心盡力地實踐「人間佛教」的理念,以佛教的道理改善社會風氣,促進社會進步,祈能具體關懷與淨化我們所居住的「人間」。

關鍵字:淨土、念佛、易行道、人間佛教。

目錄
論文摘要 I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一、專書 6
二、近代大師著作 8
三、期刊論文 9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13
一、研究範疇 13
二、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7
第二章 淨土法門的緣起與立意 19
第一節 淨土緣起 24
第二節 淨土分類 26
一、經典中所描述的淨土 28
(一)、彌勒淨土 28
(二)、藥師佛淨土 30
(三)、阿閦佛國淨土 31
(四)、阿彌陀國淨土 32
(五)、唯心淨土 34
二、祖師對淨土的判屬 38
(一)、慧遠 39
(二)、智顗 40
(三)、吉藏 42
第三節 淨土宗由凡轉聖的可行性 44
一、何謂凡夫何謂佛 44
二、凡夫與佛同具佛性 46
三、闡提、五逆罪、謗法 48
四、二乘、女人、缺根,得生淨土 50
第四節 淨土修持殊勝之理論依據~易行道與難行道 53
第三章 念佛行門 70
第一節 念佛含意 71
第二節 念佛方法 74
一、世親五念門 75
二、天台五方便念佛門 79
三、華嚴四種念佛 81
(一)、稱名念佛 81
(二)、觀像念佛 82
(三)、觀想念佛 84
(四)、實相念佛 86
第三節 宋明以來念佛修持之特色~禪淨圓融 88
第四節 淨土宗對臨終助念之看法 95
一、臨終助念 95
二、十念往生 98
第四章 與念佛修行相關之方法及所證果位 106
第一節 戒定慧是佛教修持共同基礎 107
一、戒~五戒與十善 108
二、定~一心不亂 110
三、慧~解行一致 110
第二節 佛教修持之不共基礎~懺悔 112
第三節 淨土修持三資糧~信願行 116
一、念佛功德 117
二、信 119
三、願 121
(一)、至誠心 121
(二)、深心 122
(三)、迴向發願心 123
四、行 124
五、往生三資糧 126
第四節 往生淨土之果位~三輩九品 127
第五章 淨土修持之重要性及其當代影響 138
第一節 釋迦牟尼、普賢、文殊亦受持念佛法門 139
第二節 中國佛教淨土行者往生實例解析 143
第三節 從人間佛教到當代佛教的發展趨勢 147
第四節 當代大乘佛教修持之中堅~淨土法門 157
參考書目: 163
附錄一:藥師佛十二大願 173
附錄二:彌陀四十八願 174
附錄三:《觀經》十六觀 177
附錄四:表5.1統計數之詳細目次 181

表目錄

表2.1:宏揚淨土歷代祖師和法師彙總表 21
表2.2:淨土一般特點 27
表2.3:慧遠判屬的淨土分類 39
表2.4:智顗判屬的淨土分類 41
表2.5:吉藏判屬的淨土分類 43
表2.6:往生後果位 59
表2.7:佛陀勸說發願往生 67
表3.1:世親五念門 78
表3.2:天台智顗「五方便念佛門」 79
表3.3:念佛類別 102
表4.1:蕅益大師~信的種類 119
表4.2:印光大師「信願行」三法解釋 127
表4.3:三輩往生情境 128
表4.4:《觀經》九品往生 130
表5.1:往生事跡統計(詳見附錄四) 145
表5‧2:三大道場宗旨 154

參考書目:
一、 原始典籍~淨土相關經典: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大正藏》第十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文殊師利發願經》,《大正藏》第十冊。
後秦.支婁迦讖譯,《阿閦佛國經》,《大正藏》第十一冊。
曹魏.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姚秦.鳩摩羅升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後漢月氏.支婁迦讖譯,《佛說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隋.闍那崛多譯,《八佛名號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元魏.吉迦夜譯,《佛說稱揚諸佛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姚秦.鳩摩羅升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唐.般剌密帝譯,《大佛頂首楞嚴經》,《大正藏》第十九冊。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二、 輔助典籍~其他參考原典: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第一冊。
東晉.釋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一冊。
西晉.法立共法炬譯,《大樓炭經》,《大正藏》第一冊。
吳.支謙譯,《佛說釋摩男本四子經》,《大正藏》第一冊。
失譯,《佛說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大正藏》第一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東晉.竺曇無蘭譯,《玉耶經》,《大正藏》第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悲華經》,《大正藏》第三冊。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藏》第三冊。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大正藏》第八冊。
姚秦.鳩摩羅什釋,《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九冊。
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大正藏》第九冊。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大正藏》第九冊。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四十卷,《大正藏》第十冊。
唐.菩提流志譯并合,《大寶積經》,《大正藏》第十一冊。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元魏.曇摩流支譯,《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般舟三昧經》,《大正藏》第十三冊。
失譯,《佛說十吉祥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宋.施護譯,《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宋.法護等譯,《佛說大乘大方廣佛冠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隋.闍那崛多譯,《五千五百佛名神呪除障滅罪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隋.那連提耶舍譯,《佛說百佛名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思惟畧要法》,《大正藏》第十五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諸法無行經》,《大正藏》第十五冊。
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梁.曼陀羅仙譯,《寶雲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元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宇文周.闍那耶舍譯,《大乘同性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陳.真諦譯,《佛說解節經》,《大正藏》第十六冊。
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吳.支謙譯,《佛說三品弟子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四十二章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隋.菩提燈譯,《占察善惡業報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宋.施護等譯,《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教王經》,《大正藏》第十八冊。
劉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梵網經》,《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造,《大智度論》,《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龍樹菩薩造,《十住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元魏.菩提流支譯,婆藪槃豆菩薩造,《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陳.真諦譯,天親菩薩造,《遺教經論》,《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唐.玄奘譯,五百大阿羅漢等造,《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唐.玄奘譯,尊者世親造,《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二十九冊。
唐.玄奘譯,彌勒菩薩說,《瑜伽師定論》,《大正藏》第三十冊。
宋.法護等譯,法稱菩薩造,《大乘集菩薩學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訶梨跋摩造,《成實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梁.真諦譯,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唐.實叉難陀譯,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隋.慧遠撰,《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隋.智顗說,《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宋.知禮述,《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隋.吉藏撰,《觀無量壽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唐.善導集記,《觀無量壽佛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唐.窺基撰,《阿彌陀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唐.窺基撰,《阿彌陀經通贊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宋.智圓述,《佛說阿彌陀經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宋.元照述,《佛說阿彌陀經義疏》,《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明.智旭解,《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唐.智顗說,湛然略,《維摩經略疏》,《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隋.智顗說,灌頂錄,《金光明經文句》,《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北魏.曇鸞註解,《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大正藏》第四十冊。
宋.淨源節要,明.袾宏補註,《佛遺教經論疏節要》,《大正藏》第四十冊。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唐.智儼集,《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隋.智顗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陳.慧思說,《大乘止觀法門》,《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陳.慧思說,《法華經安樂行義》,《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唐.湛然述,《金剛錍》,《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後魏.曇鸞撰,《略論安樂淨土義》,《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道綽著,《安樂集》,《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善導集記,《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懷感撰,《釋淨土群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隋.智者說,《淨土十疑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隋.智者撰,《五方便念佛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迦才撰,《淨土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基撰,《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道鏡,善道共集,《念佛鏡》,《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宋.宗曉編,《樂邦文類》,《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宋.王日休撰,《龍舒淨土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元.天如則著,《淨土或問》,《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元.普度編,《盧山蓮宗寶鑑》,《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明.妙叶集,《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明.傳燈撰,《淨土生無生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明.袁宏道撰,《西方合論》,《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善導集記,《往生禮讚偈》,《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知昇撰,《集諸經禮懺儀》,《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唐.宗密述,《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隋.灌頂撰,《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第五十冊。
未列,《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未列,《曆代法寶記》,《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宋.非濁集,《三寶感應要略錄》,《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宋.延一編,《廣清涼傳》,《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未列,《維摩經抄》,《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唐.慧日撰,《略諸經論念佛法門往生淨土集》,《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唐.淨覺集,《楞伽師資記》,《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唐.澄觀別行疏,宗密隨疏鈔,《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卍續藏》第七冊。
唐.宗密撰,《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卍續藏》,第十四冊。
明.錢謙益鈔,《楞嚴經疏解蒙鈔五錄》,《卍續藏》第二十一冊。
元.性澄句解,《阿彌陀經句解》,《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明.大佑述,《阿彌陀經略解》,《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明.袾宏述,《阿彌陀經疏鈔》,《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元魏.菩提留支譯,婆藪槃頭菩薩造,《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魏.曇鸞註解,《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失譯人名出周錄,《佛說十往生阿彌陀佛經》,《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隋.智顗撰,《五方便念佛門》,《卍續藏》第一○七冊。
唐.懷感撰,《釋淨土群疑論》,《卍續藏》第一○七冊。
明.大佑集,《淨土指歸集》,《卍續藏》第一○八冊。
明.宗本集,《歸元直指集》,《卍續藏》第一○八冊。
明.智旭解,《佛說阿彌陀經要解》,《卍續藏》第一○八冊。
清.虞執西、嚴培西 同錄,《雲棲淨土彙語》,《卍續藏》第一○九冊。
清.濟能纂輯,《角虎集》,《卍續藏》第一○九冊。
清.彭際清集,《西方公據》,《卍續藏》第一○九冊。
清.江都.鄭韋庵述,《持名四十八法》,《卍續藏》第一一○冊。
侍者福善日錄,門人通炯編輯,《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藏》第一二七冊。
清.彭希涑編,《淨土聖賢錄》,《卍續藏》第一三五冊。
清.胡珽編,《淨土聖賢錄續編》,《卍續藏》第一三五冊。
 
三、 中文著作:
大前研一著,劉錦秀、江裕真譯,《M型社會~中產階級消常的危機與商機》,(台北:商周出版,2007年7月版)。
大前研一著,顧淑馨譯,《全球舞台大未來》,(台北:台灣培生教育出版,2005年11月版)。
王月清釋譯,《淨土三經》,(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1年8月版)。
印光大師著,《印光大師嘉言錄》,(台北:直心道場,2007年1月2版)。
印光大師著,《信願念佛》,(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0年12月版)。
印海法師譯,望月信亨著,《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年12月初版)。
印海法師譯,藤田宏達等著,《淨土教思想論》,(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年12月初版)。
印順著,《中國禪宗史》,(台北:慧日講堂,1975年2月版)。
印順著,《淨土與禪》,(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印順著,《成佛之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印順著,《佛在人間》,(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加藤智見著,涂玉盞譯,《世界宗教圖解》,(台北:商周出版,2007年6月版)。
江燦騰著,《20世紀臺灣.佛教的轉型與發展》,(高雄:淨心文教基金會,1995年初版)。
江燦騰著,《臺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1992年3月初版)。
岑學呂編,《虛雲和尚法彙年譜合刊》,(台北:新文豐出版,1996年8月版)。
妙蓮著,《往生有分》,(南投:臺灣靈巖山寺,2000年4月版)。
李志夫發行,《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第五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華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佛教弘誓學院,2004年4月版)。
林清玄著,《浩瀚星雲》,(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林麗珊著,《女性主義與兩性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3年7月版)。
星雲著,《星雲禪話》,(高雄:佛光出版社,1987年8月版)。
星雲大師著,《佛光菜根譚》,(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8年6月版)。
星雲大師著,《佛教.人間佛教》,(高雄:佛光出版社,1998年8月2版)。
星雲著,《往事百語(六):有情有義》(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9年9月版)。
星雲著,《星雲大師談處世》,(台北:天下遠見出版,2002年5月版)。
星雲著,《人間佛教的戒定慧》,(台北:香海文化事業,2007年9月版)。
唐大圓著,《海潮音文庫》,(台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9月版)。
海仁法師講述,《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台南:和裕出版社,2007年3月版)。
符芝瑛著,《星雲法師傳~傳燈》,(台北:天下文化出版,1995年,11月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概論》,(台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9月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12月版)。
張維安著,《網路與社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版)。
張澄基著,《佛學今詮》(上、下),(台北:慧炬出版社,1983年4月版)。
張曼濤著《涅槃思想研究》,(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8年2月版)。
陳利權、竺摩釋譯,《藥師經》,(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1年7月版)。
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台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年4月版)。
陳揚炯著,《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湯用彤著,《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4月版)。
黃沛榮注譯,《新譯三字經》,(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8月版)。
聖嚴著,《念佛生淨土》,(台北:法鼓文化事業,1997年10月版)。
廖閱鵬著,《淨土三系之研究》,(高雄:佛光出版社,1989年7月版)。
趙順孫著,《四書纂疏》,(台北:學海出版社,1993年6月版)。
鄧子美、毛勤勇著,《星雲八十:學者看大師》,(台中:太平慈光寺,2007年1月初版)。
劉貴傑著,《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2006年7月初版)。
慧律法師撰,《臨終備覽》,(高雄:文殊文教基金會,2004年10月版)。
潘桂明釋譯,《宗鏡錄》,(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9年7月版)。
慕欽講堂譯,《廣欽老和尚開示法語錄》,(台北:慕欽講堂,1999年2月版)。
賴永海釋譯,《維摩結經》,(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0年11月版)。
蕅益大師著,《靈峰宗論》,(台南:和裕出版社,1993年4月版)。
瞿海源著,《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二)》,(台北:桂冠圖書,2006年9月版)。
藍吉富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4月版)。
證嚴,《生死皆自在》,(台北:慈濟文化出版社,2003年2月版)。
釋惠空編,《一九九九年第二屆兩岸禪學研談會論文集》,(台中:慈光禪學研究所、中華禪淨協會,1999年10月版)。
釋正義著,《淨土五經彙釋表解》,(台南:和裕出版社,2003年5月版)。
龜川教信著,印海譯,《華嚴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1年7月版)。
Michael Toblas、Jane Morrson、Bettina Gray編著,薛絢譯,《心靈的殿堂~全球信仰探索》,(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0年5月初版)。
Peter F. Drucker著,余佩珊譯,《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台北:遠流出版事業,2004年,6月版)。
William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7年5月初版)。
 
四、 期刊論文:
王守益、王淑琴著,〈從如來本體層次談幾何光學視覺認知~兼談「見性成佛」的修持〉,《佛學與科學》2007年第八卷第二期,頁55-62。
汪娟著,〈佛名經典和佛教禮懺的關係〉,《法鼓佛學學報》第1期,2007年12月,頁37-65。
吳有能著,〈臺灣人間佛教的兩種淨土觀點~以印順法師與李炳南居士為例〉,《臺大佛學研究》第14期,2007年12月,頁159-220。
陸鏗著,〈星雲大師與人間佛教全球化發展之研究〉,《普門學報》第14期,2007年1月,頁123-167。
陳劍鍠著,〈曇鸞的空觀思想~以「十念相續」與「生而無生」為核心之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八期,2006年12月,頁71-94。
單正齊著,〈論龍樹中觀學的涅槃學〉,《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7期,2006年12月,頁91-112。
星雲著,〈人間佛教藍圖〉,《普門學報》第5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9月版),頁1-49。
星雲著,〈山林寺院和都市寺院~兼論蘭若比丘和人間比丘〉,《普門學報》第16期,(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7月版),頁237-286。
劉長東著,〈晉唐彌陀淨土信仰研究〉,《中國佛教學術論典.22》,(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2001年4月版),頁1-506。
瞿海源著,〈台灣新興宗教〉,《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73期,2002年10月,頁103~113。
釋道昱著,〈唐末之後西方彌陀法門的轉變〉,《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9期,2007年12月,頁75-92。
許淑華著,《彌陀淨土研究:以淨土五經為線索》,國立中興大學,87年度碩士論文。
黃金廷著,《淨土思想中「念佛」與「往生」之研究》,玄奘人文社會學院,93年度碩士論文。
廖英秀著,《彌陀淨土往生行因之研究:以曇鸞、道綽、善導為主》,玄奘人文社會學院,93年度碩士論文。
 
五、 英文著作:
Mun C. & Green R. S. (2006), Buddhist Exploration of Peace and Justice. Honolulu U.S.A.: Jung Bup Sa Buddhist Temple of Hawaii.
Queen C., Prebish C. and Keown D. (2003), Action Dharma~New Studies in Engaged Buddhism.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Loren D. L. and Douglas C. E., (2004), Religion Online~Finding Faith on the Internet. New York: Routledge Tailor & Francis Group.
Rawls J. (2005), A Theory of Justic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六、 工具書:
《大正藏》,台北:新文豐出版(股)公司,1995年4月版。
《卍續藏》,台北:新文豐出版(股)公司,1994年5月版。
《太虛大師選集》,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印光大師全集》,台北:佛教出版社,1986年4月版。
《印光法師文鈔》,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3月版。
《弘一大師集》,南投:蓮因寺,1994年7月版。
《佛光大藏經.淨土藏》,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95年5月版。
《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中國佛教學術論典》,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4月版。
《華雨集》,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禪宗全書》,台北:文殊文化,1988年,8月版。
《蕅益大師全集》,台北:佛教書局,1989年2月版。
 
七、 網路: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
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
資策會FIND網站,http://www.find.org.tw/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etds.ncl.edu.tw/

淨土宗念佛法門對居士求生極樂淨土的理論依據

相關文章:
淨土宗 维基百科 緣氣:(3456)
被稱為肉身菩薩的淨土宗大師 曇鸞 緣氣:(4779)
聽淨空法師講法,說淨土宗一心持名,不夾雜,不間斷,這是怎麼個意思? 成剛法師 緣氣:(7225)
民間弘法淨土宗要遵循道次第 釋清淨 緣氣:(3917)

上一篇(「極樂祈願文」) 回目錄 下一篇(曹溪唐禪「心性」義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