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心要論頌 ~  聖龍樹菩薩 造
  

任傑由藏譯漢

  頂禮童真妙吉祥

  十二支差別,能仁說緣起,煩惱業及苦,盡攝三種中。
  初八九煩惱,二及十是業【注一】,餘七【注二】皆是苦,十二法攝三。
  從三生於二,從二生於七【注三】,從七複生三,有【注四】輪數數轉。
  諸趣因與果,此中無有情,唯從諸空法,還生於空法。
  我與無我法,誦燈鏡及印,火晶種梅聲,蘊結生相續,
  不轉智應觀。於深微細事,誰觀為斷滅,彼即非智者,
  不見緣起義。此中無所顯,亦無少安立,於真性見真,
  見真即解脫。

  【注一】 初無明、第八愛、第九是取,為煩惱攝。第二是行、第十是有,是業所攝。
  【注二】 七者為: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苦所攝。
  【注三】 從三煩惱惱生於二業,從二業生於七苦法。
  【注四】 有:欲、色、無色三有。有情於三有中流轉不息。

  譯後記:
  藏文《緣起心要論頌》及《釋》,為聖龍樹菩薩造。漢文《因緣心論頌》及《釋》,亦為龍樹菩薩造。漢文失譯者名,但譯筆嚴謹,同藏文《頌•釋》基本相符,藏義頌釋亦缺譯者名。《開元錄》與《貞元錄》所有經目都末入目,可能漢本是由藏本翻譯,何時翻譯尚待察考。
  漢文還譯有淨意菩薩造的《十二因緣論》一卷,後魏菩提流支譯、聖者鬱楞伽造的《緣生論頌》及《釋》—卷,大隋南印度三藏達摩笈多譯。聖者鬱楞伽造的《大乘緣生論頌》及《釋》—卷,唐不空譯。
  以上諸論都是論十二緣支的,諸經《目錄》都編正目。後二論好像同本異譯。郁楞伽可能是龍樹的梵文那迦珠那之音譯。

  一九七六年七月


上一篇(713~大威德金剛Vaj) 回目錄 下一篇(711~中觀略義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