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 NPO 編輯部 報導
《普賢行願品》之“隨順眾生”
濟群法師
《行願品》的核心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也是本品的兩大內容。前者是以佛果功德為所緣境,包括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八大願王,引導我們將心念念融入大覺海中。後者是以利益一切眾生為所緣境,菩提心乃利益眾生之心,“恒順眾生”之願便切實體現了這一內涵。但我們要明確的是,這種順從是有原則的,並非一味遷就。我們發心利益眾生,便應做對眾生真正有利的事。眾生為無明所惑,其需要往往伴隨著貪嗔癡煩惱。如果沒有智慧加以分辨,所謂的隨順很可能只是在滿足眾生的貪嗔癡,對他們非但沒有真實利益,甚至會埋下隱患。所以,恒順眾生應以智慧為前提,確定我們的行為能否真正利益眾生。
《行願品》的修行是模擬成佛的修行,通過對佛菩薩品質的觀修,將心行調整到這一層面。佛菩薩的品質,是由無限的智慧和慈悲構成。其中,慈悲必須通過眾生才能成就。沒有眾生,我們去慈悲誰呢?所以說,離開眾生的話,我們永遠無法成佛。當然,不是要將所有眾生都救度完之後,功德才能圓滿。因為度眾生也是要有因緣的,對於無緣眾生,佛陀亦無能為力。因此,只要能對一切眾生具有平等而無限的悲心,就是圓滿的大慈大悲。在佛菩薩的心目中,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無別的。若存有好惡之分,只能說明其心行仍滯留於凡夫境界。哪怕還有一個眾生是他討厭或不願救度的,就不是圓滿的慈悲。從這個意義上說,考察修行境界如何,唯有通過對內心的審視才能判斷:我們有什麼心態,就代表修行達到什麼程度。
菩薩道的修行特點在於,起心動念間都想著利益眾生。《行願品》第九大願,便是對如何利益眾生的具體指導。
“言恒順眾生者”,恒,是恒常;順,是隨順。其原則在於,隨順眾生的善心和善行,而不是無條件地隨順。否則,隨順眾生的種種惡習和非法要求,豈不是和他們一同墮落嗎?所以,唯有能為眾生帶來長久利益而無負面影響的事情才能隨順,而對眾生沒有利益、或只有暫時利益而于未來有負面影響的行為則不能隨順。那麼,佛菩薩究竟要隨順哪些眾生呢?
“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佛菩薩的隨順,是以一切眾生為物件,也就是本品再再提到的,盡法界、虛空界的所有眾生。因為佛菩薩的發心是無限的,故能圓滿無量功德。相反,凡夫的發心是有限的,成就的功德也極為有限。如何將有限的功德轉化為無限?關鍵在於心的拓展,所以做每件事都要發心為利益眾生而做。我們來此聽經,也要發心為利益一切眾生成就佛道而聽聞佛法。當我們遇到順境時,希望以此因緣更好地利益一切眾生;當我們遭遇逆境時,希望藉由自身磨難承擔其他眾生的苦難。如果我們時時都能這樣發心,就是在不斷接近佛菩薩的心行。
“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這是眾生的不同受生形式。卵生,如雞、鴨等通過孵卵而出生;胎生,如人類、牛羊等通過胎藏而出;濕生,如水中受生的眾生,假潤而生;化生,如地獄眾生。
“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這是指眾生生存的不同處所。有些眾生在地上生存,有些眾生在水中生存,有些眾生在火中生存,有些眾生在風中生存,有些眾生在虛空生存,有些眾生依附于草木而生存……因為業力不同,其生存處所也是千差萬別。
“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這是指有情的種種差別。芸芸眾生,無奇不有。出生的方式不同,色身的狀態不同,顯現的形狀不同,具有的相貌不同,存活的壽命也不同。《莊子》雲,“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其間相差何止千萬倍,足見業力之不可思議。
“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眾生有不同種族,如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等,其中又分為漢族、藏族、滿族等不同民族。此外,還有張三、李四等各種姓名,更有不同的心理狀態及認識、觀念、欲望、喜好、人生願望等等。
“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眾生的行為方式、舉止威儀不同,所穿服飾不同(即使動物也有不同的皮毛),所吃食物不同,居住環境不同。
總之,雖然眾生形形色色,但都是佛菩薩慈悲和利益的對象,其中沒有佛教徒和異教徒之別,甚至沒有人和動物之分。在佛菩薩的心目中,一切有情都是平等無二的。行菩薩道,應對所有眾生具有平等之心。為什麼我們不能以平等心看待眾生?因為我們還是凡夫,而凡夫心的特點正是充滿人我是非。佛菩薩所具有的平等,是建立在無限的慈悲心行上。只有將內在的慈悲品質完全啟動並激發起來,我們才能像佛菩薩那樣對一切眾生常懷悲憫,平等視之,有如獨子。正因為我們現在還做不到,所以更需要每天訓練。從知母、念恩開始,觀想一切眾生在無盡輪回中都做過我們的生身母親,由此生起報恩心,然後將這份報恩心不斷強化並普及,進而引發慈心、悲心、增上心和菩提心。
“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所謂天龍八部,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迦。所謂人非人等,人即人類,非人即人類之外的其它眾生,如惡鬼等冥眾。有些眾生是無足的,如蛇、蚯蚓等爬行動物;有些是二足的,如人等;有些是多足的,如蜈蚣。有想,即有思想的眾生;無想,即想心昏迷,無所覺了的眾生;非有想非無想,粗想已去除,但仍有非常微細之想,如色界天眾生。生命的種類無量無邊,對於所有這些眾生,我們都要生起慈悲和平等之心。
“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我們要隨順眾生做種種于他們有益的事,以各種方法去侍奉、供養他們,將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師長般恭敬,甚至將其當作阿羅漢和諸佛菩薩般敬重。若我們對眾生生起這樣的關愛,內心就能得到淨化。反之,對眾生的不平等和虛妄分別,則是因為我們有不清淨的心。分別此人好,那人不好,分別此人和我有關,那人和我無關,平添許多煩惱。尤其是中國社會,人際關係非常複雜,要耗費許多心力在妄想中糾纏。能夠放下這些妄想分別,將一切眾生視為佛菩薩,所有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我們又該為眾生做些什麼呢?眾生有身病和心病,當眾生身患病苦時,我們要像醫生那樣為他們治病;當他們偏離正道或墮落邪教時,我們要以佛法開導他們,指明正確的前進方向。
“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此處的暗夜,非指晝夜之夜,而是指眾生因無明所惑,處於生命暗夜中,不知生從何而來,死往何去。人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卻不知何者為“我”;人人都想一生幸福快樂,卻不知人生意義為何,多數都是茫茫然來世間走一遭。作為菩薩道行者,應發心以佛法啟迪他們的智慧,點亮他們的心燈,使他們早日脫離輪回,走向光明的解脫之道。
“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貧窮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於物質貧窮的人,我們應給予經濟幫助;而對於精神貧窮的人,我們要使其聽聞佛法,幫助他們止惡行善,積累功德法財。
“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菩薩對於一切眾生都要生起無限慈悲,並通過各種方式給予説明。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一般人以為,供佛、念佛、令諸佛歡喜就是修行的全部。事實上,諸佛菩薩出現于世,正是為了度化眾生。如果我們利益眾生,就是在做諸佛菩薩所做的事,才能真正令諸佛歡喜。隨順眾生利益,是對諸佛最好的供養;對眾生尊重承事,就是尊重承事如來;令眾生歡喜,就是令一切如來歡喜。對於佛法修行而言,眾生甚至比佛菩薩更重要,因為他們更需要我們的説明。而佛菩薩只是佛弟子的修學典範,對於他們來說,完全不需要我們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對諸佛菩薩的恭敬、供養,最終都是在成就自身修行,而非佛菩薩自身所需。
“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這也是告訴我們眾生對於修行的重要性。諸佛的品質是大慈大悲,但這一品質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對眾生的無盡慈悲中形成。離開眾生,悲心也無法成就。事實上,每個人都有慈悲的心行基礎,即悲憫心。但一般人的悲憫心很小,尤其是現代人,大多冷漠且缺乏同情心,相關事例不僅媒體報導時常可見,生活中也比比皆是。這一點,正是學佛路上的重大障礙。我們學佛修行,必須徹底克服自私的小我,通過各種方便法門及外在因緣,不斷培育、張揚生命內在的優良品質。
“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以悲憫心為基礎,才能引發菩提心的生起,最終圓滿佛陀的大慈大悲。因為菩提心正是大乘的不共教法,是成佛的不共因。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這一比喻充分說明,在修學菩薩道的過程中,眾生和我們的關係多麼重要。就像沙漠中有棵參天巨樹,如果它的根系得到灌溉,才會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複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在無盡的生死曠野之中,我們想要成就無上菩提,也應像這棵巨樹那樣,確保根部得到澆灌。對於佛道修行來說,一切眾生好比樹根,諸佛菩薩好比果實。不斷以大悲水滋養眾生,才能結出無上菩提的累累花果。如果菩薩能對一切眾生充滿無限慈悲,時時心系眾生,才能成就無上佛道。
“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這是極為重要的總結,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高度重視。菩提從何而來?正是由眾生而成就。如果沒有眾生作為修行所緣境,一切菩薩都無法圓滿佛道,成就無上正覺。
“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對於修學菩薩道的大乘行者來說,必須瞭解利益眾生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只有對眾生平等看待,等無有異,才能圓滿佛菩薩的大慈大悲。如果缺乏平等心,必定還是凡夫有限、有所得的小慈小悲,而非佛菩薩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大悲心和廣大行隨順眾生事業,正是對如來的無上供養。這一點也充分說明,大乘佛教的修行是非常積極而非消極遁世的。
“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菩薩對眾生的隨順,不是短時間的。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而對於發心修學菩薩道的人來說,不僅要一輩子做好事,還要盡未來際、永不間斷地行善積德。即使虛空會有盡頭,利益眾生的事業和願望卻不會窮盡,所謂“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從這個意義而言,修行的根本目標是利益眾生而非成佛,因為成佛也是為了更好、更徹底地度化眾生。如果我們是為了“我要成佛”而利他,說明還有我執在,那麼佛果一定無法圓滿。
南無阿彌陀佛!
|
主持人 |
濟群法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