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安忍思想之研究──以瞋的對治為中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楊麗娟

本論文預期的研究成果,即是期望能透過此主題之研究,系統性建構出《入菩薩行》所蘊含的安忍滅瞋理據與修持之道。
就寂天菩薩所著《入菩薩行》本身所涵藏義理中,本論文針對安忍滅瞋主題,以修行次第的角度,先談論不應瞋的理由,期以寂天菩薩悲心潤澤的循循善誘,於心上確立「瞋怒無理且百害無利」的知見,真實生起「滅瞋」的理性抉擇與渴求,此是為引發動機,因若無此確立,滅瞋的修持之道便成無意義的空談。生起迫切修持安忍滅瞋動機後,便需繼續探尋滅瞋方法,《入菩薩行》中有諸多與安忍滅瞋相關的修持法門,本論文針對瞋產生的行徑與修持的先後次第,將《入菩薩行》中有關的滅瞋方法分為基礎與究竟之道探究。從實修角度,基礎修持與究竟修持二者,前前是後後的基礎,所以基礎修持不但不是不重要,而且是必要的基底,所以二者並不能斷然分割,而且各法門間也存在彼此增益修持成效的關係。

 

第二章「不應瞋的理由」以引起瞋恚動機的「傷害」為主軸,從構成「傷害」的三種要素──傷害三輪,即「施害者」、「受害者」及「傷害物」,對此三者個別或之間的交互關係進行探討。第一節先總說傷害三輪產生的原因;第二節再別述從傷害產生過程中,三輪中施害者與受害者(即敵我)互動的真實利益關係;第三節接著探查傷害三輪中的「傷害」,其是否具有「損害實質」;再者,於第四節中將焦點縮至傷害者──敵,且將敵人置於也是有情眾生之一的角度,放開傷害所造成的敵我對立性,從生佛迴環一體的觀點談如何對待有情,而不從一般敵我之間「傷害」或「利益」的關係看待;最後,於第五節談瞋恚於現在、未來可能造成的過患。
 

因瞋產生的路徑即是:無明─>我執─>苦─>瞋,第三章所要探討的是如何對治「苦」與「瞋」。「瞋」,屬於心念產生煩惱而起的惡行,故以正知正念來「護心」,以對治生起瞋的「心念」;對於「苦」,寂天菩薩認為可以透過了解苦的來源與功德,並加強對苦的忍耐力,使苦的覺受降低,故以「習苦」對治引起瞋的「苦受」。但要談對治之前,需先建立滅瞋修持的基本態度,故談「出離心」;而就由「苦受」產生「瞋」的先後來看,若能先習慣「苦」,就能減低「瞋怒」的機會,所以先探討「習苦」,再談「護心」。
 

之所以將「出離心」、「轉苦為道」與「護心」置於基礎修持法門,是因此三部分的修學,雖能令瞋產生受到控制的效果,但使瞋根本消失的對治法,是去除產生瞋的根源:無明與我執,而「菩提心」與「空正見」正是破除無明我執的利器,此於第四章討論。所謂「菩提心」,是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完全是無我利他,若菩提心真實深切的發起,利益眾生都唯恐不及,絕不可能對眾生生起一絲一毫的貪、瞋、癡、嫉妒、傲慢,當眾生傷害自己時,只會悲愍眾生無知犯下墮惡趣的眾罪,於是使救度眾生的悲心更加迫切。真正生起菩提心者,只會問「能給眾生什麼」,完全不會以「自我」立場衡量得失利益,絕不會為他人侵害性行為感覺「失去什麼」而生起瞋心。
 

而「空正見」的觀修,可以直接泯除「我」、「敵」、「傷害」、「損失物」、「痛苦」等元素是具體實存的錯誤執取。當實際去找尋,一一分析,就可了知萬法皆是因緣聚合而起,無獨立實存,所以根本沒有所謂「我」、「敵」、「傷害」、「痛苦」的具體實存,「瞋」的生起便無任何著力點,也就沒有所謂「我被傷害」、「我產生損失」、「我感到痛苦」、「我要瞋怒報復」的後續造作。當說勝義上無「具體實存」時,並不影響世俗諦上因緣聚合假有的顯現,但需了知一切是如夢如幻的存在,此有如若於夢中覺知自身在做夢,於夢中就不會為夢中得失感到瞋怒或痛苦。種種世俗菩提心的修學,若有空性的穿透,就能成就究竟的勝義菩提心,更可以無所執的任運,廣行利生之道,自然也能提昇菩提心滅瞋的效力。

 





主持人
楊麗娟


《入菩薩行》安忍思想之研究──以瞋的對治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