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惟賢法師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經從序分到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根據經文,以提要的方式來講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給大家讀誦經文和理解義理並依之思維、作意、行持帶來幫助。我在這裏先把序品、方便品講一下,以後再選擇重要內容講。

佛放光現瑞

根據序品中的內容介紹,在法華會上,來聞法的很多,有諸大比丘、阿羅漢、諸大菩薩、國王宰官、天龍八部等。佛在說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東方八萬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現動、湧、震、擊、吼、爆六種震動,現出神變瑞相。這時彌勒菩薩看到這個瑞相。其實他未嘗不知道佛放光現瑞的意義,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請問文殊菩薩,佛今天為什麼放光現瑞?文殊菩薩智慧很高,就答復:“佛放光現瑞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代表佛將要開示實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從定起以後進入方便品,就告訴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實有難得的稀有之法、諸法實相“十如”,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嚮往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啟請,而佛則一再制止他。他就問佛是什麼因緣,佛當時就說:“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你不瞭解,就暫時停止啟請吧,這個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間人聽了會感到驚異,增上慢者聞後必定不信。最後三請才說《法華經》。

增上慢與五千人退席

什麼叫增上慢呢?我們曉得貢高我慢有七種,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蘊論》中對這七慢解釋說:“雲何慢?謂于劣計己勝,或于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雲何過慢?謂于等計己勝,或于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雲何慢過慢?謂于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雲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雲何增上慢?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雲何卑慢?謂于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雲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這七慢都是我們學佛的障礙。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本來不知道,他說他知道,本來沒得到,他偏偏說得到了,本來沒有證到,他偏說他證到了,這種人是有的,還未必在少數。當時在會場中有這麼一部分人,留戀于小果阿羅漢或者還沒有證到阿羅漢的有學、無學聖者(前三果為有學,四果阿羅漢叫無學),他認為他所證有餘依、無餘依涅槃是長久的、圓滿的,不需要再進步了:我已經證得無上菩提,證得妙果了,不需要再進步,還有什麼實相無相之法呢?因為佛所講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這些人可以瞭解的。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學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你們要老老實實,知就知,得就得,證就證;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證就不要言證。這種增上慢,障礙上進,很可怕。我們要虛心地學習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佛講《法華經》的本意是希望他們(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轉大,由權歸實。但這部分人堅持自己的錯誤,認為自己不得了。所以這種增上慢者他一定不會相信佛陀所說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會上再三啟請,希望佛講“實相無相之法”。佛將要說但還沒說的時候,會中四眾弟子(包括有學無學)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當時他們默不作聲,向佛頂禮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曉得他們無根機,並未呵斥,也沒有阻擋。退了就算了,時機還沒到,就容忍他們退席。

佛出世因緣

接著佛就開始說諸佛出世的這麼一大事因緣。這段文念給大家聽,佛說: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佛出現於世都是為了大事因緣。)舍利弗!雲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說明道理提出一種反問,為什麼佛出世是為一大事因緣?這個諸佛就是十方諸佛,東南西北中上下十方,過去、現在、未來,都包括在內,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佛出世的一個中心目標就是使眾生成佛,使眾生悟得諸法實相,由權到實。說權教無疑要歸於實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據人天的根機而說;聲聞乘,指聞佛音聲,能夠認識有漏是苦,從而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從這方面說;緣覺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緣起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之法,所以說緣生法是中乘根機;菩薩乘是發了菩提心的,要度眾生,發願度眾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機,所以要說菩薩乘的法,諸如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從空說有、從有說空、說相說性這些。

以上從人天乘到菩薩乘都是根機的問題。因機施教,應病與藥,這些都是權法,權巧方便,但最後由權入實,使之都能歸於實,歸於“一佛乘”。就像《法華經》裏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說、權巧之說,實際上只有一個佛乘。一切眾生在菩薩行的引導下,終歸都要成佛。

開、示、悟、入佛知見

佛出現于世說法度眾生,“開、示、悟、入”,即開發他的知見、深切顯示這個真理、使他悟入這個真理、悟後能夠證入這個真理。“開”者,開發之意,即破除眾生無明,開顯如來藏,以見實相之理。“示”者,顯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則知見體顯、法界眾德顯示分明。“悟”者,覺悟之意,即障除體顯後,事理融通更無二趣。“入”者,證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圓融,則可自在無礙、任運流入薩婆多海。佛出世就為了度眾生,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天臺宗以“開示悟入”四字來表示行者達到佛知見的深淺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釋法華一乘時,即以“開示悟入”開顯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則以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等四智次第配於開、示、悟、入。

知見是什麼?指依自己之思慮分別而立的見解。與智慧有別,智慧是般若的無分別智,為離思慮分別的心識。惟作佛知見、知見波羅蜜時,則知見與智慧同義。

佛知見是什麼知見呢?即了知照見諸法實相理的佛智慧,是為二智中一切種智之用,故就智體而言知。佛知見就是一種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這叫作如來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詞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來藏、一乘實相或者叫金剛戒體,在禪宗來講或者叫“本來面目”。參禪就是要使你認識本來面目、妙明真心、諸法實相。

什麼是三身四智

為什麼佛出現於世間呢?就是為了“開、示、悟、入”這個因緣,使眾生能夠由迷知返、返妄歸真,徹底解決生死輪回的問題。斷煩惱證入涅槃,斷無明證入菩提,消除煩惱、所知二障恢復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是唯識法的分析,道理一樣。大圓鏡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說佛教是個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學佛後成為佛陀的奴隸或兒子,我們把釋迦牟尼佛當成老師,他引導我們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裏,佛陀與眾生是沒有差別的,甚而是一體的兩個方面。佛陀不會發怒,見你沒信他,他就懲罰你,不會的。他只會以悲憫心對你說,你的苦痛要這樣解決,因為佛陀是過來人,他的經驗豐富,像慈父一樣地關照我們。他不會因為你不敬重他而遠離你,他永遠和你在一起。佛陀從不捨棄任何人,我們不管是什麼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我們。在佛的眼裏,我們都有很大的潛力,只要我們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導我們一種徹底自由解脫的方法。

二十五圓通

《楞嚴經》裏開顯了二十五圓通,有二十五個菩薩證得圓通。圓通就是證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種方式、各種方法開悟後證得的理事圓通境界。觀自在菩薩是耳根圓通,大勢至菩薩是念佛圓通……共有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二十五圓通。楞嚴會上二十五聖之中,以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上,故稱為圓通尊、圓通大士。我們從種種修行方法都可以證入圓通。“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條條大路通長安。諸佛出現世間也是這樣子的,歸於一乘,證得佛果。這是所說佛出世的因緣,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佛說到這裏以後,有一部分小乘根機人,就是以富樓那(他是說法第一)為首的五百弟子,當然舍利佛也在內,有所開解。有所開解就是說得到真正知見。在開解之後,就痛悔過去不認識大法,不曉得一乘實相。佛在這種情況下,就為以富樓那為首的五百弟子“授記”,就是預言弟子將來成佛,以何名號、何時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懸記。

佛陀以一大事因緣出世,講經說法,利益眾生,並建立佛教團體,也就是清淨和合的僧團,傳佈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們要報答佛恩,努力學習佛法,護持佛教僧團,因為僧團是弘揚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間的專門組織機構。對於僧寶弘揚佛法的事要歡喜讚歎,要全力支持傳教事業,不要為僧寶的傳教事業設置障礙,否則那可是下地獄的罪過。

二、幾個譬喻品略解

佛說法喜歡打譬喻

能夠學習佛法的,或者一時不能學法的,包括增上慢者,如何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瞭解真理,斷除疑惑,最好的方式是什麼?舍利弗繼續代眾生請問。以下就有幾種譬喻,火宅四車喻、窮子得寶喻、衣裏藏珠喻、藥草喻、化城喻、渴者鑿井喻。

前面講過三藏十二部經命名的由來,這十二部經其中就有譬喻經,是以比喻顯示法義。這個譬喻,是把道理寓於事例中,以此教育說服人。在大藏經中專門講譬喻的經有《法喻經》、《百喻經》等。

中國過去的文學家魯迅,稱為文豪,他對於《百喻經》很感興趣,他稱讚這不單是些個很好的譬喻,而且蘊含著很深的哲理,說明佛陀的智慧很高。這是魯迅稱讚的,他還出錢委託金陵刻經處專門刻印《百喻經》贈送結緣。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充實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包括文學、哲學、詩歌、繪畫、雕刻,都充實了。這個譬喻很多啦,空中樓閣呀、瞎子摸象、畫餅充饑呀、說食數寶,等等。你看中國文學作品裏面,這些譬喻不少,都是從佛經裏面吸取了豐富的營養。

空中樓閣與瞎子摸象

一個傻子,他看到那些有錢人蓋起的房子,很華麗,他覺得頂層最壯觀。他就努力掙錢,掙錢後他也來蓋一幢高樓。他跟工匠講:“底下這些層,你都不要建,你只是修那頂上一層就行了。”他要的是“空中樓閣”。這個匠人就笑,說:“你才傻喲,這個樓沒有地基,沒有一、二、三層,哪里有空中樓閣?沒有基礎,哪有最高一層呢?”這就是空中樓閣的譬喻,讓人們知道做事要從基礎做起,不能憑空想像,不去從最基本的開始實踐,最終只有逗得別人恥笑。

瞎子摸象也是。說幾個瞎子都不曉得象的樣子。有的摸到尾巴,他說是繩子;有的摸到耳朵,他說是簸箕;有的摸到腿,他說是柱子,有的摸到身子,他就說是牆。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爭論不休。結果有明眼人一看到就笑,哈哈!你們說的那個象都不是本來的象,只是你們的感覺、空想、片面認識罷了。這形容世間上那種片面認識。瞎子摸象就是從佛經中來的,還有說食數寶哇、畫餅充饑呀,這些內容都是來自佛經。

佛說法,他喜歡打譬喻,說譬喻,用最簡單的語言讓普通的民眾都能聽懂深奧的佛法。在中國古文體中有“賦、比、興”,賦就是開門見山;興就是用其他的東西作引子,再來說這個內容;比就是譬喻。

《法華經》中有幾品專門以譬喻來開顯法義,下面簡單講解一下。

(一)火宅四車喻

佛為度化三種根機,為三種根機授記,就說三種譬喻。當佛說法,說到出世因緣後,就為第一批以富樓那尊者為首的五百弟子授記,使之得到開悟。接著舍利弗請問,如何消除一般人的那種疑惑,有什麼很好的方式使他們免墮疑惑,糾正他們不正確的知見,佛就在《譬喻品》中說“火宅四車喻”。

就說有一個長者非常富有,財富無量,珍寶無數。他的幾個兒子很頑皮,這些孩子只曉得娛樂玩耍(就像現在很多青年只曉得唱歌呀、跳舞呀、打牌呀,指這些),在家裏遊玩嬉戲。有一天房子失火,從四面燒起來了。長者發現起火後,急壞了,而這些孩子還在嬉戲、娛樂,渾然不覺。怎麼辦呢?為了使這些孩子能夠逃出去,他就大聲疾呼:起火了!起火了!喊他們逃出去。這些孩子說啥都不出去,他們沒聽到,或者根本不在意。長者很著急,深知孩子們是好玩成性,就想了個辦法,騙孩子們說外面有他們最喜歡玩的羊車、鹿車、牛車。

他就喊:“宅院外邊有你們最喜歡的東西玩樂喲!”“什麼好玩的東西呢?”長者說:“有能讓你們玩得高興的車子,有羊拉的車、有鹿拉的車、有牛拉的車,隨便你們坐,隨便你們玩。好玩得很囉!”“好啊!我們去玩車車喲!”這些孩子就不在房子裏面耍了,想到外面的東西多好玩呀!大家從起火的房子裏一起哄就跑出來了。出來以後,這個屋子就被燒了。這些孩子就跟長者要車,結果外面哪有什麼羊車、鹿車,只有高大莊嚴、飾滿珍寶的大白牛車。長者就賜給每個孩子一輛大白牛車,孩子們高興極了,比他們原來所希求的車好多了!經文中講“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結果這些孩子就坐上大白牛車,解決了他們的危險問題。這個叫做“火宅三車喻”。

這個火宅好像我們這個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並不安穩。欲界還逃不過“成、住、壞、空”的規律啊!我們這個地球有存在的時候、有破壞的時候、有空的時候。色界、無色界相對比較安穩,是進入禪定狀態(世間禪定)。那麼到了最後,地球壞了,又到了空劫,根據佛經講,那時眾生由於劫濁,世界遭毀,大水從欲界天淹到初禪天,大火由初禪天燒到二禪天,大風由二禪天以上刮到無色界天。那個時候,不單地球受災,水淹初禪、火燒二禪、風刮三禪。這就是那時的災厄,你沒有解脫的話,想躲也躲不過。

現在科學家也講地球的壽命只有一百多億年,還是要壞嘛,其實我們佛陀幾千年前就預言了,在經裏面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說明佛的智慧很高。到劫運來的那個時候,我們這個世界一切都要毀滅掉,而且是經過災難毀掉,可怕得很呀!所以要努力修行,才能免去這些災難。

而現在社會上許多人還要貪一下權,貪一下錢,錢越多越好,權越高越好,我儘管死了,還給兒孫掙錢,買高樓大廈,置田園舍宅。窮的時候想到能吃一頓飽飯就好了,有飯吃又想有錢就成了,有錢的人想權,還想要獨覽大權。有大權位又想當皇帝,享受榮華富貴,貪心沒有了期。勾心鬥角,殺戮無數,登上帝位以後,想永遠在位,永久享受。一般老百姓呢,這樣捨不得那樣捨不得,到一口氣上不來了,他還是捨不得,要買好棺材,要埋個好地方。但是根據實際情況呢,“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這一切都是空啊!

佛的基本精神就是“無常故苦,苦故空,空故無我”,一切都是變化著的,變化就是苦態,我們要從中看到空性,要去掉我執,認識到這點才沒有私心,才看得淡、放得下。看到世界的苦難,光知道逃跑、遠離還不行,那是小乘境界,要發菩薩大悲心來救苦救難,把這個世界變成淨土,像阿彌陀佛一樣創建極樂世界,讓所有的生命都能因為你的努力而快樂。佛教不僅僅是讓你擁有智慧,還要得到快樂,而且是永恆的快樂。這個永恆的快樂就是涅槃寂靜,沒有生,沒有死,成就永恆的生命。

歷史上的秦始皇,他想萬萬年地控制人民,統治人民,結果沒堅守幾天。他在陝西那個壩子上修墳墓,占地很寬,可是結果又如何呢?還不是荒塚孤墳,草露風燈。歷代帝王都是這樣的,慈禧太后也是這樣的。可你看現在怎麼樣?那些文物販子,到處挖墓,挖得屍骨狼藉,皇家氣派見不到了,陪葬品什麼都偷跑了,那不也是一場空嘛!那也捨不得、這也捨不得,死後都要榮華,結果怎麼樣?只是白白辛苦一場,還留下個千古駡名。在佛的慧眼看來,這一切不外乎“成、住、壞、空”。整個世界,眾業所成,它有毀壞的一天,有消滅的一天,而且在一場災難之後終歸消滅。所以《法華經》講“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因此我們要猛醒啊,不要再貪著於物質的享受了,要好好修行,淡泊於物質,徹底解脫生死、出離輪回才是根本。

在這個譬喻中,長者象徵佛,孩子們就如眾生,幾個車子,羊車就代表聲聞乘、鹿車就代表緣覺乘、牛車就代表菩薩乘,大白牛車就代表佛乘。我們的佛陀希望眾生都登上大白牛車,大白牛車就是佛乘。好像長者對孩子說,你們趕快上來登大白牛車,羊車、鹿車都不要登了。佛說法就是希望眾生得到這麼個知見,悟入實相,證得佛乘。這是佛的苦心,“於一佛乘分別說三”,這就是“開權顯實”。

這個修行次第,第一就是要有出離心,出離心是見苦諦而修道,趣向解脫;第二要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上求下化之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對於佛法的態度,不僅僅是我個人學習了事,還要把我們所學的、所得到的利益,讓更多的人來分享。發菩提心以後,通過修行生真空見,見諸法實相,達到無上菩提,證得佛乘。所以說三乘、五乘都是一種權巧方便的法門。

(二)窮子得寶喻

有一個富豪,他的兒子小時候不聽話,流亡乞討在外。這個父親呢是個大家,很富有,住高樓大廈,物質條件很好,但他同時也很思念兒子。他想這麼多的財富,兒子在外面不回來,今後交給誰呢?他那個兒子到處流浪,到處受苦,最後乞討到這個富宅,也就是他這個父親的門前來了。他在門口不敢進,又不曉得富豪是他的父親。他看到這個富豪很威嚴,侍衛很多,他怕。這個父親看到兒子來了,想招呼他,結果兒子跑了,跑到另外一個地方,父親就想辦法叫人把他兒子哄回來,讓他做工打掃衛生。父親為了權巧方便,穿起爛衣服,蓬頭垢面見他兒子。最後慢慢地熟了,把兒子引到身邊,教他做很多事情,機緣成熟了,才正式認他做兒子,兒子才知道這是他父親。他就把他的田園、珠寶給他的兒子。這是《信解品》中的“窮子得寶喻”。

這個譬喻中,父親代表佛,兒子代表眾生。父親時常想念他的兒子,想把家業、珍寶給他,卻找不到他。兒子在外受苦,迷迷惑惑不知家在何處,後來見了父親又不認識還怕,不敢接近。父親就想盡辦法使他在身邊,最後把珍寶交給他。這就好象佛隨時隨刻都在憐憫眾生,思眾生苦。象你母親一樣,時常思念兒子,想方設法使兒子得到珠寶、得到安樂。所以佛說法也是因機施教,應病與藥,想方設法,以種種方法使得一切眾生歸於一乘,都能成佛。就好像這個兒子得寶一樣,兒子儘管不孝,到處逃避,最後還是被父親想些方法,給弄到身邊,認識他、教育他,最後把財產交給他。這個財產就是佛的一乘、涅槃、菩提,使眾生都能夠證得。這就是窮子得寶喻。

(三)衣裏藏珠喻

有這麼一個人,隨處漂泊,浪跡天涯,還愛喝酒。有天他醉了,他有個親戚憐憫他,怕他將來受苦,趁他醉的時候就把那個珠寶給藏到身上衣服的夾層裏面。醉漢醒來以後不曉得衣裏有寶珠,依然自己到處漂流、受苦、受餓,到處乞食,向人要錢。在外面流浪一陣子,後來回到家鄉,他那個親戚發現他衣衫襤褸、蓬頭垢面,於是很憐憫他,就告訴他,你衣襟裏面本來就有如意珠,取出來之後就能豐衣足食。你自己珠子在身,卻到處要錢,討口乞化,好愚昧嘛!經過提醒以後,他才取出寶珠,馬上變成了富人。這就是《五百弟子授記品》中講到的“衣裏藏珠喻”。

這個譬喻的寓意是什麼呢?我們人哪,都有佛性,都有如來性,就好像一顆夜明珠藏在土裏頭,沒有發掘出來,這個珠子就不放光。我們這個佛性也是這樣子的。為什麼會流轉生死備受痛苦呢?就是佛性沒有恢復,被埋沒了,由於無明障蔽了真心,不停地起妄心。有妄心、有無明就起煩惱,有煩惱就要造業,造了業就要隨業流蕩,來回受苦。假若人人都能發現這個夜明珠,把這個夜明珠挖出來,我們就可以轉妄為真,轉眾生成佛道。佛的指點就是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像這個親戚一樣,指示這個醉漢,你衣裏面有珠子都不曉得,到處討口乞化、受苦、奔波勞累。愚癡啊!就這個道理。

太虛大師有一首詩,是勉勵青年們上進的,我在這裏介紹一下。詩是這樣的:

佛法欣聞坦蕩途,

人人在握有靈珠。

四邊莫觸真般若,

中道何曾落有無。

“佛法欣聞坦蕩途”,你得以聽聞到佛法,修學佛法,就是走上了“坦蕩途”。接觸佛法是一個人的轉捩點,可以從六道升沉受苦之身轉為趣向菩提之道。為什麼?佛法就是要開示你悟入佛性。

“人人在握有靈珠”,每個人都有靈珠,你就要發現這個靈珠。你從皈依佛教以後要好好努力,走光明大道,開發這個靈珠,就是“聞、思、修”,由聞而思,由思而修,熏習善法種子、無漏種子,結合實踐,修“戒、定、慧”。經開悟以後,你可以發現、親證這顆靈珠。這顆靈珠是什麼呢?就是般若智慧,就是緣起中道,就是開頭講的佛教宇宙觀。一個是緣起,二個是性空,三個是中道。你能瞭解緣起、性空、中道之理呀,悟得這個真理,就可以發現靈珠,恢復佛性。

所以他最後兩句是“四邊莫觸真般若,中道何曾落有無”你不要執著,消滅貪心,不要執著有,不要執著無,要斷除常見、斷見。“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這叫四邊。這四邊都不要執著,自然就與真如般若相應。

不要執著有,去掉常見;不要執著無,去掉斷見。“有”就是一切不變,永遠存在。“無”就是一切消滅了,就沒有了,因果也否定了。“亦有亦無”,一方面是幻有,一方面是真空。“非有非無”,非實體有,非斷滅無。這叫做“離四句、絕百非”。

這些都不要執著,見“有”不要執著有,見“空”不要執著空,你要執著有、執著空都是錯的。《大般若經》的十八空、二十空,就可以體現這個意義。二十空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說空還要空)、大空、小空、勝義空(修勝義你不要執著勝義)、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空、無變異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不可得亦不可得,你不要執著這個不可得)、無性空、自性空。徹底地把私心雜念,把妄情執著掃蕩乾淨。“萬里無雲萬里天”,萬里晴空不能容得有絲毫的雲霧。把絲毫雲霧都要去掉,沒有一絲的雲,晴晴朗朗,豁然明朗。

我們佛家人就要有這麼個境界,掃蕩一切妄想執著,掃蕩一切私心雜念,說空不要執著空,說有不要執著有。所乙太虛大師第三句“四邊莫觸真般若”,這就是般若智慧。這個智慧是合符中道的。一方面不能否認幻有假像、因果現象,一方面要掃除我相、法相,去除我執、法執。《金剛經》裏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去我執。對一切“法”執著就是“法相”,否定一切“法”就是“斷滅相”。

太虛大師這首詩就顯示出這個意義。能夠懂得這一點,就有般若智慧,就能發現衣裏靈珠,就可以由凡夫轉向聖者境界,由小乘轉向佛乘。

(四)藥草喻

以上講了火宅四車喻、窮子得寶喻、衣裏藏珠喻。還有兩喻,一個是“藥草喻”,一個是“鑿井喻”。

藥草生長在山間,采回來可以治病。而藥草的生長必須雨露滋潤。不管什麼藥,上品藥、中品藥、下品藥,尊貴的藥與一般的藥,不經過雨露滋潤都長不起來。雨露滋潤以後,根據其寒、熱、溫、涼的藥性,就可以療治各種病。這是藥草品的寓意。

佛在《藥草喻品》裏講,佛法如醫藥,要因機施教,應病與藥。各種藥草離不開雨水滋潤,先施雨水,再施藥。這就比喻我們大醫王,佛就是大醫王,根據眾生的根機,你的病情,應病與藥。這點大家要知道,佛就是大醫王,佛法就是“阿伽陀藥”。什麼叫阿伽陀藥呢?翻譯成漢語就是“無上妙藥”。佛法是無上妙藥,這種妙藥以療心病為主,同時又治身病。一切病都關聯著心理問題。心理得治生理也得治。中醫很講究這一點嘛!外感風、寒、暑、濕,會生病;七情六欲,喜、怒、哀、懼、愛、惡、欲,也都可以引生病變。心情愉快,心情安定,在佛法薰陶之下,消滅無明、消滅業障,一切病都能好得快。你看好多念佛、學佛的人,在沒有學佛、念佛以前一身都是病,而學佛以後病就慢慢好了,且容光煥發,身心輕快。

佛是大醫王,藥是根據不同根機施設的,所說的三乘教,對聲聞就是小藥草,對緣覺就是中藥草,對菩薩就是上藥草。佛說的法譬如大雲,可以降雨、灑甘露,使藥草得到雨潤之後可以生長。所以要以佛為主,以法為主。佛法就是妙藥。這就是“藥草喻”。

《法華經》裏講,佛善知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相、常滅寂相。這幾種相終歸於空相。知苦、知無常、證涅槃,目的是歸於空相,而空相就是諸法實相。大家學了佛就是得了佛的救治。

世間的病有風、寒、暑、濕,有受感染、有受傷的。這種病往往經過醫療都可以好,但是由於造業所感的,那就不是一般醫藥可以治的了。妙藥難治冤業病!佛法的藥就可以治療,只要懺悔、悔過,以慚愧心、以誠懇心懺悔可以消除罪過,冤業病就可以得解。這種事從古至今很多。

另外魔鬼所纏的病也離不開佛法。有些魔鬼附身、魔鬼干擾,你能念經、持咒(持秘密咒)也可以退。所以一切病可分成外感病、內傷病、冤業病、魔鬼纏心的病。這個道理世間人是不瞭解的,但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你瞭解不瞭解,不管你相信不相信,事實存在。這些病的治療,不能離開佛法,依佛法來治,那就可以消除。

出離世間以後,佛說三乘,由小乘到大乘,最終歸於佛乘,都離不開佛法這個藥,這就是諸法實相之藥。這就是“藥草喻”的中心思想。

(五)鑿井喻

“鑿井喻”就是說人要解決飲水問題,因為煮飯要水,渴了要喝水,你要努力去解決。怎麼努力?在山間、在平地開井。開井用功夫,你不要怕困難,到了一定的時間,發現濕地就一定有水,就可以得到甘泉、得到飲水。這個譬喻就說,無處不是道場、無處不是佛法、無處不是實相。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是學參禪的,文學修養很高,他寫的東西很有禪味。在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以氣魄雄豪而著稱,得益於學佛法,得益於參禪。他有一首詩是這樣的:

溪聲儘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舉示人。

他在參禪之後寫的這首詩,山河大地、一花一草、一木一石,山林青翠之色,山間流水之聲,無處不是佛法,無處不映射諸法實相。“溪聲儘是廣長舌”,流水的聲音在說法,顯諸法實相。“山色無非清淨身”,山光水色,青青之色,光明照射之色,都是佛的法身。就看你在日常生活中怎麼瞭解,怎樣體會。“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他說晚上我在參坐的時候,得到法味,“八萬四千偈”這個境、這個意義,不能用言語表示。言語表示是有限的,離不開意識分別,而那種境界超空間、超時間、超出意識分別。所以這個怎樣舉出來去對別人講呢?

一切現象都是諸法實相,就看你怎樣去體會。這種體會在佛教修行方法來講叫“持戒生定,守根護意”。這是基本修行方法。你若六根不守,你的第六意識,心猿意馬、時常攀緣,內心執著於外境,為六塵境界所迷惑,你的眼界就低了,就狹窄了。假如你能守戒,守住六根,再進行修定、進行思維、進行觀察,從中得出智慧,就可以了悟人生。而這種定,應該在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都是禪,語默動靜無非是禪。你能保持定的境界,不為六塵干擾,就可以認識、體證諸法實相。一切法皆是因緣生法,如夢幻泡影。能夠知道這一點,不著相、不貪著、不執著追求,這個心就是超塵出俗的心,就不是與一般俗眾共有的心。你隨便看到什麼景象都可以悟道。祖師講,禪、開悟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正直心,不著一塵、不貪戀一法,這就是悟。

你們看叢林裏齋堂門前有這麼一副對聯:

終日吃飯,未曾沾著一粒米

終日穿衣,未曾掛著一縷絲

一天要吃三頓飯,但實際上沒吃,“未曾沾著一粒米”;穿衣禦寒,但是“未曾掛著一縷絲”。什麼道理呢?就說你吃飯不要執著,穿衣也不要執著,不要貪戀,少欲知足,粗衣蔬食,甘於淡泊。這中間就有道,就可以見真理。“咬得菜根香,方知道中味”,你吃著菜根、蔬菜,過淡泊生活,不爭鬥、不計較,就可以入道。

王安石在參訪圓禪師的時候,啟請開示什麼是道。圓禪師就給他說,“你今天問道,我就給你指出三點來。第一點,你性情剛強,內心不平靜,容易起嗔;第二點,你世緣很深(名利場中嘛,當然有世緣);第三點,你才學很高,但有時候,不顧事實,主觀臆斷。”禪師又說,“你這些個都是障道的,只有一點是近乎道。是哪一點呢?儘管你是個宰相,但是你學了禪,你還是有出世的胸襟,因此你來學禪,‘視名利如脫髮,甘淡泊如頭陀’,你對名利畢竟不象一般人那樣執著。對名利象對脫下的頭髮一樣不計較它,成敗得失無動於衷,對生活很甘於淡泊。”根據王安石的傳記來講,他生活很淡泊,粗衣蔬食,這點得到圓禪師的讚揚。禪師接著說,“你只有這一點近乎道,前三點要改。”在禪師指點下,王安石很慚愧,也很有提高。

禪宗講的道是什麼?日常生活就是道。怎樣開悟?你能保持正直心、平常心就可以開悟。這個正直心、平常心不容易。正直心就是佛心,“直心是道場”,平常心就是佛心,不計較不分別,平淡無奇,這就是佛家的境界。你們在座的舉眼看一下世間,具足這種心的有幾個?滄海之一粟!我們在座的可能在走這條道路,但是不是真正具足這種心?看得淡、放得下,能夠過淡泊生活?你在生活中、各種境界中都能保持寧靜的心、都能與佛意相合嗎?這點自己去檢查。

以上講的是“鑿井喻”及引申出來的內容。

三、提婆達多品略解

這一品是有關佛對提婆達多和龍女授記的情況。

殘暴的提婆達多也能成佛

關於提婆達多的歷史,學佛的人一般都知道。提婆達多與佛是堂兄弟,長得也莊嚴、聰明,看起來也很有根性。但這個人由於宿世之中,對所修法門不能達到徹底究竟的境界,也就是說走入邪道,所以在這一生中,雖然是佛的堂兄弟,但依然是走到了對立面上,他自立僧團,跟佛對著幹,這裏面有宿世因緣。

提婆達多的護法是阿奢世,這個名字意譯為“未生怨”,就是在娘胎裏就已經跟父母結下了怨恨,是摩羯陀國頻婆娑羅王的太子。那時印度的相師不少,就是看相占卜的。他母親韋提希夫人懷孕時,一個相師就說,這孩子將來必定殘害父親。後來他果然殺父即位。阿奢世護持提婆達多,正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阿奢世王對父母親不孝道,《觀無量壽經》有段記載,阿奢世王把父親囚禁起來想篡位。他母親韋提希夫人來勸解他也不聽。母親秘密到獄中看他父親,去了幾次,被阿奢世發現了,又把母親囚禁起來。這個真是忤逆不孝啊!韋提希很悲哀,厭離人間,後來佛用神通跟她說法,教她發願往生西方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阿奢世王為提婆達多做護法,擁護提婆達多。而提婆達多嫉妒釋迦牟尼說法,內心嫉妒障礙很深。他在阿奢世王的協助下,把象灌酒,成為醉象,佛經行過這條路的時候,就把醉象放出來想傷害佛。佛以定力攝持,醉象一下變得馴服了,陰謀失敗。失敗以後提婆達多不甘心,又趁佛經過山下,在山上滾下大石頭暗害佛。結果被護法神擋開,沒有傷到。最後他不擇手段,見到佛以後要當面行刺,就在行刺過程中,即身墮入地獄,在墮下的過程中喊了一聲“南無佛”才曉得佛的威力:只有佛能救他,佛的大慈悲,佛的大智才能救他!他高聲稱念“南無佛!”

提婆達多做的這些惡行就是五逆重罪,是墮入無間地獄的因。五逆重罪有:弑父、弑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這個罪造不得呀!要墮入無間地獄的。

在《法華經》這一品中,佛就說了提婆達多過去生中的一段事情。在宿世中,提婆達多是一個波斯仙人,修習仙道,神通廣大。世尊在宿世中就是受波斯仙人威力的役使,當奴隸、受勞役,當時世尊是為了求得妙法,受再大的苦也不怕,但實際上他沒有學到妙法,反而受波斯仙人的虐待,只幹了一陣子苦活,什麼收穫也沒有。這個求妙法的人(世尊的往世)由於慧根很深,學法精勤,在最後生中領先仙人在菩提樹下證悟成道。而提婆達多就是波斯仙人轉生的,在他的潛意識裏,對釋迦牟尼佛還很不服氣,宿世的傲慢令他對佛很不恭敬,結果才做出破壞佛教僧團的五逆罪來。

儘管提婆達多犯了這麼大的罪,但佛陀還是在這個法華會上,給他授記。你說佛陀偉大嗎?如果我們在別人想方設法來害我的時候,甚至幾次都要致我於死地的時候,你還能否對他生起慈悲心來?這就是佛陀的胸懷,心中沒有善惡,他覺得每一個生命都非常可貴,他要以慈悲喜舍之心來救度這些痛苦的眾生。因為凡夫在做惡的時候,他的內心被煩惱所蒙蔽,他自己——真實的清淨的本性不得顯發,所以他做出來的事與魔境相應,什麼貪嗔癡呀,邪見啦,這是很平常的事。佛陀能理解這些受苦的眾生,不但不記恨在心,反而更加關注這些痛苦的心靈,用種種方法開導,引導他們走向佛道。

佛陀不會捨棄任何人,不管你信仰其他什麼教,佛陀都用慈悲的雙眼關照著你,悲憫著你,他為你不明真理而傷感,他在暗中派弟子來保護你,怕你受到傷害。我們眾生在佛陀的眼裏,是還沒有回家的孩子。不管是好孩子還是壞孩子,都是將來的法門龍象。所以佛陀慈悲地蔽護著我們。

提婆達多在墮地獄的過程中,迫切地喊了一聲“南無佛”,他還有善根哪!在關鍵的時候,他還能回心轉意。南無佛,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佛陀呀,我永遠跟隨你,我永遠聽你的教導。所謂有因必有果!提婆達多得到了佛的授記,將來也會成為佛陀。提婆達多那麼大的罪惡,佛都還用慈眼看著他,不捨棄他,在地獄中給他授記。所以佛很慈悲呀,冤親平等,無冤無親,天堂地獄如幻如化,平等平等,很慈悲!我們也要學習佛陀的這種慈悲精神,讓這個世界不再有地獄種子,讓他們都能走到佛法的道路上來。

有關提婆達多的公案,《法華經》就是這麼記載的。而阿奢世王轉惡為善的故事在《大般涅槃經》中,記載得很詳細。

雖然阿奢世王犯下了殺父、破壞佛教的五逆罪,也該當墮落地獄,但最後也是被佛攝化,在佛前懺悔了,並皈依了佛,轉而成為佛教教團的大護法。佛滅度後,他全力供養了大迦葉主持的七葉窟經典結集工作。阿奢世的罪過很大,但我們的佛陀卻讓他從極罪之人轉變為極善之人,從地獄罪人變成人間善人,這就是佛陀的智慧力量。轉惡為善,轉邪為正,佛法就是如此不可思議!如果世間人能夠奉行佛法,這種正義的力量就更加廣大,那麼世界的和平就會成為現實。希望在座的居士們努力,成為今天世界和平的使者,依據佛教的度世精神,傳播佛教,讓世界充滿希望,充滿生機,充滿信心,導致整個世界上和合、清淨,永遠不再有爭鬥。

八歲龍女即身成佛

至於龍女成佛也是在這一品裏面。在這個講經法會上有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薩、無緣大慈化身的彌勒菩薩,還有智積菩薩等等,另外還有諸阿羅漢、諸大比丘,包括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文殊菩薩與智積菩薩相見以後互相慰問,交流教化眾生的事情。在這個會上有很多的大菩薩降臨,有無數菩薩從大海中湧出,來參與這個講經法會。

文殊菩薩就告訴智積菩薩,他曾經到大海龍宮,見了娑竭羅龍王。龍王有個公主,才只有八歲,可是很聰明。經上講:“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於刹那頃發菩提心,得不退轉。”這是介紹娑竭羅龍王的女兒,雖然只有八歲,但聰明利根,瞭解諸法,善知眾生根機,而且深入禪定,境界很深,同時她發菩提心,要救度世界上所有的眾生,由於這個原因,她要完成佛道,並最終成就佛道。

龍女“辯才無礙,慈念眾生,猶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廣大,慈悲仁讓,志意和雅,能至菩提”。龍女的口才很好,善於用各種比喻,善巧方便地為眾生說法,遇到對佛法沒有正信的人,龍女無礙的辯才會使他走上佛法的道路。龍女對眾生很關心,對每一個生靈就像她的孩子一樣愛戴。至於龍女弘法利生的功德,是說也說不完。總之是能令眾生走上菩提道,要證涅槃果。

當時智積菩薩就懷疑,哪有這種事情呢?這麼小,而且是個龍女。她怎樣悟得這麼深,這麼快就要成佛呢?他不相信。正在大家不相信,充滿疑心的時候,龍女就來到了法會,向佛、向諸菩薩頂禮,而且以偈頌的形式讚歎佛,讚揚佛的功德。

在這個時候,舍利弗又懷疑,先是智積菩薩懷疑,現在舍利弗又懷疑,這麼年輕,一個女娃兒才八歲,而且屬於龍族,又是女身、五漏之身污染重、煩惱多,這麼一個身怎樣可以成佛?五漏之身是過去封建主義時期對女性歧視性的說法,認為女性因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所具有的五種煩惱。現在講男女平等,男重女輕的思想是行不通的。舍利弗心裏想的時候,龍女就知道了。就先向佛陀獻上一顆寶珠,光彩四射。龍女就對舍利弗講,“你知道嗎,女身成佛比這個獻寶還快呢。你在想我頃刻間獻寶,但是我成佛比這個還快。”說了以後,即身忽然變成男身,女轉男身,之後大家就看龍女坐在蓮花寶座上成正等正覺。法華會上的大眾歎為稀有,都很喜歡、很讚歎。

人人都可以成佛

男的能成佛,女的也能成佛作祖,所以在座的女居士們要努力,向龍女學習。龍女成佛就是給我們一個榜樣,要打破過去封建的看法,不要看不起女同胞,女同胞是半邊天。在佛教裏,有時女同胞還不止半邊天,你們看嘛,在座的女的多還是男的多?當然是女的多。這說明女性很有善根,不要看不起女性,佛教講的是人人平等。我們佛教徒連一個螞蟻也不會歧視,認為它有佛性,我們講生命的平等,何況號稱萬物之靈的人呢。

你們女居士要自信,不是男性才可以成佛作祖!女身可以成就佛道,你們要有這個信念。你看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化身裏,有多少是女身?這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女性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諸位女居士們,你們有福了,因為你們走入佛教,就是信仰平等互愛的宗教,你們在佛教裏受到特別的尊重,因為你們也會早日成佛的。佛教教義不許歧視女性,要求我們佛教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眾生,我們提倡平等性智的思想,不要用分別心去看待事物。

觀音菩薩有兩侍者,一邊是善財童子,一邊是龍女。“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很多人讀了《華嚴經》都知道。善財童子參到光明山,見到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跟他說大悲法門。佛法修行中以大悲為體,悲憫眾生,救濟眾生。同時在這個法華會上也有觀音菩薩,龍女即身成佛就是根據《法華經》來的,觀音菩薩很讚歎。龍女在向諸菩薩頂禮的時候也頂禮觀音菩薩。這裏就是彰顯龍女的智慧與功德。

從這一個公案來看,正說明了佛法所講的“一切眾生,佛性平等”。佛在雪山修行六年,在菩提樹下成道,經過四十八天的磨難,經受過魔王的干擾,終於在第四十九天中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他成道以後說:奇哉!大地眾生都具有佛性,只是為無明障蔽不能親證成佛。《華嚴經·如來出現品》(實叉難陀譯本)中原文:“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一切眾生,胎、卵、濕、化、有色無色、有想無想等各類眾生都有佛性,只是因無明、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假若他能去掉妄執,這個般若智慧就現前,諸法實相就現前。從這一點來說,佛法所講的平等是徹底的平等,不管尊卑、貴賤、男女、老幼、出家不出家,都是平等平等的。為什麼?尊重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

天女散花與不二法門

講到這裏,想到維摩詰居士和天女散花的故事。“天女散花”,中國的京劇、川劇都在演。這段公案是怎樣的呢?維摩詰居士有一次出現疾病,“維摩示疾”,這個“示疾”他不是真正有疾病,他是為了說法。佛就派遣大弟子去慰問。最初就派遣證得聲聞果報的十大弟子,派到這個也不去,派到那個也不去,都說維摩詰辯才無礙、智慧很高,我們辯不贏他。佛最後就想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就領受佛的旨意,到了維摩詰丈室去探問。兩個人在談話之中由平常生活談到最高法門。最高法門就是不二法門,文殊菩薩就是弘揚不二法門的。

這個“不二法門”是什麼呢?就是開頭講的《法華經》裏那個法界觀,“理事不二”。在我們佛典中,講“不二”就是統一地觀察現象,統一地觀照一切。色心不二、色空不二、修證不二、依正不二……有很多“不二”,也可以叫“無二”。你不要象世間哲學一樣的,什麼主觀、客觀,理性、經驗,唯心、唯物,在佛教來講那是片面的,色心不二嘛,統一來看,色空不二就是《心經》講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緣生法的一切現象它本體就是空,也就是空性所顯的這一切現象不能把它分開的呀!

瞭解諸法實相,你要從現象中深一步透視,深一步觀察。“不二”他分不開的。什麼叫“修證不二”呢?你在修行中積一分功德、修一分善,就有一分善的果報放在那裏,就可以斷一分無明。修與證是結合的,也是同時的,有修就有證。所以這點你們居士要注意,你不要怕沒有功德,你能夠行善、你能夠供佛、佈施,同時就有功德存在。等於淨土宗講的“念佛的人,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就為你開,你當下越念得好,蓮花當下就越長得大,光明就更大。假如你當下退墮了,你不念了,蓮花當下就萎謝了、凋謝了。”當然這個念是正念,是以慈悲喜舍之精進心來念,與佛心相應,就可感果。這個就是修證不二,因果俱有。

還有“依正不二”。什麼叫“依正不二”呢?依就是依報,正就是正報。“正報”是我們的“五蘊身”,“依報”就是所認識的外在境像,比如物質、享受的生活,包括山河大地、田園舍宅等都是依報,即我們認為自身所依止的。“依、正”是不能分開的。在唯識學來講,當這個生命識投生的時候,由業種激動識種,識種激動大種(大種就是四大種子),在這個時候就顯形,內變根身,外變器界。有此根身,就有此器界。也就是說有這個正報就有這個依報,不能把它分開。所以一個人的人生和際遇與他過去的因是分不開的,正報、依報是分不開的。你是什麼人?你遭遇什麼?你遇到什麼境界?這是由因來決定的,你不能把它分開。這一點諸經論中都講得有,唯識學中講得尤其細緻。這就是“不二”。

“二”是什麼呢?是相對的;“不二”是絕對的。注意這個問題,世間上一切事物,世間上的一切學術都是相對真理。而佛法講的真如境界,由相到性,性相不二,顯示真如的本體,這就是“不二”。法門不二,實相也是不二。實相就在諸法中求,也是“不二”。這一道理比較高,這個就叫“不二法門”。我只是口頭上講,實際上要深入“不二法門”,更重要的是還要修證。我們凡夫只能說理論上有這麼個見解,還說不上親自體證。

文殊菩薩向維摩詰居士講“不二法門”,講到甚深微妙的時候,天空中花朵飛舞,出現天女散花。花雨繽紛,接著天女就降臨了。這個時候花落到聲聞身上就不掉,沾到身上,落到菩薩身上呢,就掉地了,不會沾到身上。當時舍利弗滿身都是花。

這時天女來了,舍利弗就問,“你降花倒是好,那個花為什麼降到菩薩身上,這就落了,降到我們身上,它就不落呢?”

天女答復他說,“並不是花不落,並不是花住你,是你在住花。”

要注意!這個很有道理的呀!因為這個聲聞乘,他雖然證得了“人我空”,還沒有證“法我空”,境界窄小。菩薩乘是“人我、法我二空”。證“法我空”就是不住於相。《金剛經》就是遣相破執,破除“人我執,法我執”。“並不是花不落,是你在住花,而不是花住你。”這句話含有深意。

舍利弗無言以對,便質問天女:“你既然這麼有智慧,為何現女相呢?”天女馬上就以神通把自己變成舍利弗,把舍利弗變成天女,然後問:“你是舍利弗還是天女?”舍利弗不知所答。這裏舍利弗的境界沒她高,可以說這個天女還是菩薩降世。

從這裏來看佛法,就是講眾生佛性平等,不要分高低、尊卑、有勢力無勢力、有地位無地位、男相女相、老相幼年相、出家相未出家相、有修無修。維摩詰是居士,是未出家,但他實際是菩薩身,境界比較高的。

在家居士的責任

在家的居士學佛,修行佛法,很不容易,然而在家也有優勢。我們在家的佛教徒深入生活,在工作崗位上,和上級領導,和平級的同事,和下級的朋友,要處好關係,要利用這個緣分,愛護大家,尊敬大家,給大家以歡快。這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責任。你做得好,別人會說佛教徒真是不錯,就會跟你學習佛法。如果你做得不好,別人不會說你不好,反而會說佛教不好,對佛法的弘揚起的是反作用。

有的人一見同事,就叫別人吃素,嚇得別人再也不跟佛教徒來往了。有的人以為自己學了佛,懂得了點道理,很了不起的樣子,總是頤指氣使地是說這說那,也會令別人起反感。他們會覺得你們佛教徒怎麼總是指指點點的,叫人這樣也不行,那樣也不行,還是不要學佛的好。你看,你處理得不好,就斷了一個人的善根。其實,你和一個人交往,先要做一個好人,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你身邊的人,而不是叫人吃素什麼的。等你的朋友覺得你很不錯啦,才知道佛教徒果然和凡夫不一樣,有道德,有修養,有文化,有知識,應該跟佛教徒學習。

有的人說,傳教是出家師父的事,那錯了,我們每一個佛教徒、不分在家出家都是佛陀的使者。做為佛陀的使者,你就有責任傳播佛法。當然這要求你首先要好好學習,不然你自己都不懂,豈不是自誤誤人。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經藏,學習佛法,提高覺悟,增長德行,然後再通過你的言傳身教,影響你身邊的親人及朋友,讓他們從做一個好人開始,慢慢就可走上菩提之路。“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實踐還是要下功夫的。在實際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教理問題,千萬不能亂說,要虛心請教善知識,再消化吸收,慢慢就可開啟智慧。

所以,做為一個佛教徒,要愛護你身邊所有的人,時時刻刻幫助他們,給大家以心理上的支持與鼓勵,給大家以方便。但要做到有原則,有信心,有能力,最終引導他學佛。這是一個在家居士的責任。

四、安樂行品略解

下面講“安樂行品”中的“四安樂行”。眾生在火宅中、在天災人禍中、在人為的鬥爭中,並不安樂。佛先講了“三界如火宅”,在“安樂行品”中就指示學佛的人們,在現生中如何證得安樂,如何才是真正的安樂,如何不受痛苦、不受逼迫。佛就指出了四種安樂行,包括身安樂、口安樂、意安樂、誓願安樂。“安樂”就是要注意你的身、口、意和誓願。

略釋安樂行

安樂行即指菩薩于惡世末法期間,弘揚《法華經》時的安住身心之法。據《法華經·安樂行品》載,安樂行計有身安樂行、口安樂行、意安樂行、誓願安樂行四種,稱為四安樂行。亦即諸眾菩薩應遠離身、口、意三業的過失,並發誓教導眾生,度化眾生,行自利利他的安樂行為。

根據天臺宗慧思大師的《法華經安樂行義》的記載,於一切法中,心安住不動,就稱為安;不受五陰煩惱的束縛,稱為樂;身心安樂而自行化他,稱為行。並將安樂行分為有相、無相二種,即:(一)有相行,乃外在的修行方法,如一心讀誦《法華經》的文字等,稱為文字有相行。(二)無相行,乃內在精神上的修法,如修止觀等,以體達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畢竟不生的三昧境界;亦即不以此“安樂行”為行法,而于自然無行的狀態下,自行化他。

據《法華文句》卷八下也舉出“三釋”,以解釋“安樂行”的義理,即:(一)依事釋,即依事物現象解釋。謂身無危險為安,心無憂惱為樂,依此(身安心樂)能行自利利他的行為。這是依事釋。(二)附文釋,是附上“勸持品”中的三軌解釋安樂行。即以著如來衣(行“止行”)為法身安,入如來室(行“慈悲行”)為解脫心樂,坐如來座(行“觀行”)為般若之行。此外,另附上“安樂行品”的文意以釋安樂行。即以安住於忍辱地為身安,不為煩惱、暴力所困為心樂,觀諸法實相為行進。(三)法門釋,即以修行法門以釋之;謂不緣生死、涅槃等二邊之法,而安住不動,是為安;不執取三昧廣大之用,及不受五陰,是為樂;于無受無行之狀態下而行中道,是為行。

佛教徒擁有快樂的秘密

大乘菩薩行的安樂行,不但要自己求安樂,還要所有的眾生也得到安樂。有人問,佛教徒真的知道快樂的秘訣?是的,我們佛教徒擁有快樂的秘密。現代科學就可以證實這一說法。現代西方科學家對虔誠的佛教徒的腦部掃描發現,他們促進快樂與平和的腦部區域異常活躍。最近在美國的一項研究已經發現,虔誠佛教徒腦部的“快樂中心”經常處於活躍狀態。這就解釋了佛教徒能保持平和知足心態的原因。

神經科學家認為,初步研究結果能夠為證明宗教修煉能改變大腦對某種環境的反應提供最初的證據。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森分校的研究小組對一些已經皈依佛門多年的人的大腦進行掃描時,特別留心對感情、情緒和性格具有重要影響的區域。他們發現佛教徒左腦的“快樂中心”經常處於高度活躍狀態。杜克大學的歐文·弗拉納根教授在《新科學家》週刊中寫道:“我們現在能比較有把握地假設,人們經常碰到的那些看上去很快樂平和的佛教徒心裏真的很快樂。”

佛教徒的這種良好心態能一直保持著,不光在坐禪時如此。這表明,佛教徒的生活方式能改變大腦的工作方式。其他研究也表明,佛教徒處理恐懼和焦慮的大腦區域的活動比一般人要緩慢。這些研究成果最終能幫助研究人員繼續深入研究用於治療抑鬱症的坐禪方法。看來佛教的安樂行還是很有科學價值。

下面我就詳細解說四安樂行。

身安樂行

佛說我們的身應當遠離十種之事:一、遠離豪勢;二、遠離邪人邪法;三、遠離兇險嬉戲;四、遠離旃陀羅;五、遠離二乘眾,妨修大乘之行故;六、遠離欲想;七、遠離不男之人;八、遠離危害之處;九、遠離譏嫌之事;十、遠離畜養。既遠離已,常好坐禪,修攝其心,是名身安樂行。

第一種,遠離豪勢。你不要處處講究與豪權者接近。豪門,豪勢之門。修行人要注意,攀權附勢並不好。如果你經常攀權附勢,他將來得禍你也得禍,累及你身。關鍵的是,豪勢即依仗權勢或財產而作威作福,他們不知道修善,不知道修福,只是一味貪心不足。在原始資金積累階段,昧著良心賺錢,不知要害多少人,要搜刮多少人的財富,他們才能躋身富豪的行列。但他們不滿足,還想擁有更多的財富。錢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的錢也越來越多。但他不是用這個財富去利益人民,而是貪婪成性,有一千想一萬,有一億想百億,貪心沒有止境。有的人想做官,他做官不是要為老百姓做事,做人民的公僕,而是以此為資本,搞權錢交易,腐敗墮落。最後貪官和奸商勾結,就成了豪勢。你跟這種人交往會有好處嗎?肯定是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要遠離豪勢,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遠離豪勢,這是促進身安樂的第一種現象。

第二種,不要崇拜邪神邪鬼。因為這些不但對你沒有好處,反而會害死你。魔子魔孫與魔王相近,外道徒、邪徒則與邪神邪鬼相近。那些自稱有神通騙人的“教主”,騙財騙色,搞得你家破人亡還不知道為什麼,因為你中了他的毒,迷了竅,連自已的本性都失去了。比如現在的“*輪功”就是這麼回事,他嘴上說提倡“真、善、忍”,走來走去想上天國,就自殺、焚身。美國的外道搞集體自殺、集體跳水、集體縱火,造成很多人間悲劇。

邪人講神講鬼,害得你妻離子散,切切不要親近。邪法不要去學。他講神通,但他是邪道,不能正修,不能清淨三業,不能正式走解脫道,千萬不要親近。我們佛呢,不以神通論,而是以法論。遠離邪人邪法,可以得到身安樂。

第三種,遠離兇險的嬉戲。世間的許多遊戲是很危險的,比如那個殺人比賽,什麼鬥雞、鬥狗,以眾生的生命換來你一時的快樂,其實很殘忍。最嚴重的是那些政治騙子,用人民的生命做遊戲,那更是罪過無量。還有世間的走鋼絲,很危險,高空作業。還有歐洲的拳王賽,拳王對拳王,兩個互相比,不合適就把你打倒,昏迷不醒,生命都有危險。這種無意義的嬉戲不要搞,不要接近。佛陀要求佛教徒不要做這些兇險的事,要做對身心有幫助的事,這樣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

第四種,遠離旃陀羅。就是要遠離嚴熾、暴厲、執惡、險惡人、執暴惡人、主殺人等,也就是要遠離那些兇殺成性、殘暴好鬥的、流氓之類的人。因為這些人殺心盛大,惱害眾生,見者傷慈,能壞善法的根本。對於險惡的人要遠離,免得遲早身受其害。有的人跟他玩,要麼是受害,要麼是近墨者黑,也變成流氓。所以你看到吊兒郎當的人要注意,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好逸惡勞,或不務正業,甚至傷風敗俗,違法亂紀。如果你是有能力的大菩薩則不在此例,你可以用慈悲心去度化他,但你要有這個能力,否則他會傷害到你的。

第五種,對二乘之人要遠離。二乘之人即只顧自己的人,他們不願意與別人分享幸福和快樂,崇拜個人主義,只知道自私自利,忽略了大眾利益。這種人很難和你同甘共苦,在困難面前就退縮。遠離二乘之人,與具有同樣菩薩精神的人交往,才與道業有益,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

第六種,遠離欲想。欲想就是六塵境界,具體就是五欲境界,財、色、名、食、睡,你不要在中間去貪戀,有些地方就不要去參加啦。你們看世間上那些娛樂場所、歌舞場所,出好多事情。那些跳舞的,男的也變了,女的也變了,要離婚,產生很多社會悲劇、家庭悲劇。這是無意義的嬉戲,對修行沒一點好處。

第七種,遠離不男之人。不男之人,就是不男不女的人,雖然佛教不主張歧視同性戀或變態的人,但我們提倡做常態的人。

第八種,遠離危害之處。我們這個社會,很多危害性的東西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戰亂、鬥爭的地方,水濕容易生病的地方,乾燥上火的地方,水中含有不良元素的地方,有放射性物質的地方,等等。遠離這些危害人身安全的地方,融入到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環境,這樣才能使得身心健康、安樂。

第九種,遠離譏嫌之事。凡是引起譏嫌的地方要避免,不然產生痛苦。避譏嫌在佛教戒條中是有的,比丘、比丘尼戒都是有的。遠離譏嫌可以使佛教的整體形象和個人形象不至受損。因此作為一名佛教徒,能夠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觀察自己、檢點自我,潔身自好,就可以避免別人說壞話,避免別人對自己的譏嫌。

當然若是眾生誤會我們的好心,我們的善行被他認為是個人的利益使然什麼的,那沒有關係,不能因為他譏嫌我們就不做好事了。就像你捐助佛教的慈善事業,小人之心的人會說你肯定有罪過,不然你怎麼會捨得捐款呢?或說你做了壞事良心發現,才拿點錢來騙人。也有的人說你是為了名譽才捐款的……這是嫉妒的魔鬼在他心中作祟,他自己做不了主,所以他來誹謗你,譏嫌你,你就不能因為魔鬼的嫉恨而退行善之心!不能因為別人譏嫌你而放棄你的善行!

第十種,遠離畜養。基於慈悲心來說,畜養有一定的過失,因為你強迫囚禁眾生,並以此為樂。有的人養小狗、小貓,把大量的學習時間、工作時間花在逗樂去了,這就是不務正業,玩物喪志。況且動物身上有一些我們不瞭解的傳染病,跟動物接觸太緊密,很容易得怪病,什麼狂犬病之類的,得了就活不成了。應該把精力花在學習正法上,而不是玩弄弱小的動物。

以上是關於身體力行方面應該注意的事情。假使能夠注意這些事情,你身體就能夠得到安樂,你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證。這叫做“身安樂行”。

口安樂行

上面介紹了身安樂行,現在進一步講口安樂行。口業應遠離四種非法語,以防止因口業造成的過失。因此應該: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二、不輕慢,謂不倚大乘而輕蔑小乘也;三、不贊他亦不毀他;四、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安樂心法,是名口安樂行。

第一,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不要喜歡專門說別人的過失,不要譭謗經典,背後說小話,說張三李四不對,結果起是非。這一點我們學佛的人要注意。你到了學佛的地方,好好念佛,好好參拜,不要兩個之間唧唧喳喳的,說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師父不對。這個要不得,那個要不得,結果最要不得的是自己。在家居士菩薩戒裏有一條,叫“不說四眾過失”。說人過失實際是自己最大的過失,因為你的心境整天停留在過失上,當然不可能進步了。

我們佛教徒要說人好話,這在菩薩行裏叫“愛語”。應該多讚歎別人的功德,而不是說三道四。說話時要隱惡揚善,宣揚眾生的優點,讚歎他所做的好事,你的心就與善道相應。禍從口出,首要是管好自己的嘴,要多說利人的話,少說是與非。

不要譭謗經典。佛陀宣說的經典是為了方便度化眾生的,不能以成見說某某經某某典的不是。比如,學密宗的偏偏說顯教經典不徹底、不究竟,學顯教的低等,密宗高一籌;學禪宗的,說念佛的太簡單、太淺,或說學密是說食數寶,只有禪宗才是究竟;學了些經教的就說別樣修行的只講修,不講研究教理;專門修行的就譭謗研究經典的……這樣彼此譭謗。其實經典、各種修法都是佛說的,這不成了譭謗佛法是啥嘛?佛根據眾生的根機說出各種法,因機施教、應病與藥,你何必彼此譭謗呀?我們太虛大師智慧很高,他判攝佛法,就不採取宗派與宗派相對立的態度,提出了大乘“八宗平等”的思想。你們有些讀過太虛大師文章的人都曉得。

哪八宗呢?就是流行於唐代的律宗、華嚴宗、天臺宗、三論宗、法相宗、真言宗、禪宗、淨土宗等。太虛大師把八個宗派歸攏,融入“三宗”,即“法性空慧宗、法相唯識宗、法界圓覺宗”。太虛大師以此三宗來判攝一切佛法,這三宗也是平等的,各有特點,都是佛說的法,都是導歸諸法實相的。

今天我們也不能分什麼宗派,現在我們是統一的佛教,沒有大小乘的歧視,沒有顯與密的區別,所有的佛法都是平等一如的。平等一味的佛法是今天對佛教教法的看法,至於對佛學的學習,可以根據眾生的根性,授以律禪淨密等。

所以口業不能說譭謗他人的話,更不要對經典譭謗非議。

第二,不輕慢他。輕慢就是看不起別人,只有自己很了不起,目中無人,說話狂妄、傲慢。輕慢別人要不得,這也是犯口業。輕慢心也是學佛的障礙,我們要努力克服,才能得到身心的安樂。佛家的語言是真實話、正直話、和合話,要戒除妄語、粗惡語、離間語、下流語,輕慢別人或對別人的過失加以譭謗,都是要不得的。

第三點,不贊他亦不毀他。這說的是中道思想。有的人不是毀人就是說些無益的話,如平常說的溜鬚拍馬屁。我們要讚歎也要有根據,不能光閉著眼睛亂吹,把拍馬屁當成讚歎人。錯了,做好好先生不是佛教徒的行為,我們要善惡分明,對於惡人惡事,敢於反對制止,對於好人好事,我們讚歎隨喜。

第四點,不生怨嫌之心。不單是在語言上不說這些,而在心裏也不要生怨恨,除了不要在背後嘰嘰咕咕以外,心裏面都不要生怨,要慈悲、謙和、對人平等。縱然有怨,也要化怨為親,不要出諸口上,連心裏頭都不要這樣子想。

這個叫做“口安樂行”。你這樣子做就可以安樂了。否則就要惹是非,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你看歷史上很多大臣,有時一句話不對頭,就被關監、被殺頭。清朝設了文字獄,那些議論皇帝、議論朝庭的人,就會被關進監獄、被殺頭。文化大革命更不消說,說錯了就被鬥爭,都是嘴巴引起來的禍事。

意安樂行

“意”嘛,就是意識,我們內心。我們有身口意三業,這意業最重要,因而要使意業清淨,讓我們身心安樂。第六意識如何得到安定?如何得到心安?

因此意應棄四種惡:一、嫉諂;二、輕罵;三、以大行呵罵小行之人;四、爭競。意遠離此四種,則得常好安樂,修養其心。故名意安樂行。

第一,不嫉諂。你內心要遠離嗔恨和嫉妒的障礙,不要驕慢,不要自以為是;對於有能力的人不能諂曲,應好好向他學習,而不是去迎合奉承他。不嫉恨,不嫉妒,不諂曲,是我們佛教徒做人的基本原則。

第二,不輕罵。即內心不要輕視別人,要尊重人。言語出之於口,不要罵人,對人要友好互愛。不要認為他不行就輕視他,這不是佛教徒做人的態度。睦鄰友好,尊重他人,不輕視任何人,這是佛教徒的傳統美德,我們今天要繼承和發揚這個美德,才能創建新的社會道德品質與社會秩序。

第三,不要以行大行而呵罵小行之人。不要以大行呵斥小行,不要自以為是,見小行就譭謗。這中間也包括不要譭謗念佛人,不要譭謗修禪的人,對於修密法的人也不要譭謗,不要呵斥,都要尊重,心存平等。一方面我們對於逆境不要惱羞成怒,要學會涵養一切,做一個有修養、有道德品質的佛教徒;另一方面對於行菩薩道的人,要隨喜讚歎,不能以嫉恨之心去譭謗。我們應該去學習大行之人,跟著有德行的善知識,學習他們的為人處世,學習他們的道德風範,學習他們精勤修學的精神,學習他們自度度人的高尚人格,這樣我們才能走上涅槃寂靜的道路。

第四,不要競爭名利。佛教徒不但表面上不要與人爭鬥,在內心上也不要起競爭之心。競爭之心表現在行動上就有是非得失,內心不平衡,行動上就要惹事生非,就要遭禍。不競爭並不是沒有競爭能力。你踏踏實實地工作,不跟人爭名爭利,但你辛勤勞動的回報一定不會少的。名利是身外之物,有的時候不一定是好事,做事低調一點對你是有好處的。當然菩薩為了利益眾生,以大名聞世,大建法幢,那是為眾生的緣故。

能做到這四點,就可以令人身心安樂,這個叫“意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

誓願安樂行,又作慈悲接引安樂行、夢中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槃安樂行。即菩薩湣念眾生于法華一乘不聞、不知、不覺、不問、不信、不解,於是自誓欲得無上菩提,以神通力、智慧力引導眾生,入於此法;菩薩發此誓願,而安樂行法華之法,稱為誓願安樂行。這個誓願就是菩薩誓願。

你發了“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四宏誓願,就要堅持不懈地落實在我們的行動上。願力不可思議,有願力必得佛菩薩加持。這種願力就是對於眾生不起厭離心,不起捨棄心,時時要起悲憫心,攝受他們修行,要以悲心攝受一切,要有這個堅固的誓願。有這個誓願,你的精神就愉快,諸天神就護持你,你就能度過任何困難,任何艱難困苦都難不倒你,因為你的心念強大,與菩薩無異。因發四巨集誓願,行於四宏誓願,可以得到安樂。這就是“誓願安樂行”。

下麵準備繼續講三品:法師功德品、常不輕菩薩品、觀音菩薩普門品。從開始到現在講的都是重心。希望大家聽了以後要溫習這個重心,結合自己的修行是很有受用的。要隨常憶念這個重心。

佛說法是因機施教、應病與藥。在《法華經》裏面,佛說各種法,說下根、中根、上根的法,說三乘五乘的法,都是“開權顯實”,目的是歸於“一乘”,就是最上的佛乘。所以學佛的人不管什麼根機,最後都要走入菩提道,都要證得菩提,這才算是真正的解脫。佛告訴弟子們這種用功法,除了禮拜、誦持《法華經》以外,還要結合生活修行,即在日常生活中貫徹落實佛陀慈悲喜舍的利他思想,以解脫的精神對待一切。“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那麼在生活中,你時時處處都可以見道,都可以悟道。大地山河、一草一木、你只要去領會,消除執著,無不是道。因此,學佛願心很重要,具體的行為也很重要,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在生活中修行。

五、法師功德品略解

這一品有三個問題要注意到。《法華經》功德不可思議,意趣高深,所以佛在每品之中都讚揚《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要結合前面“法師品”展開來講。

法師意義及其功德

第一點,能夠聽聞《法華經》一句一偈,乃至於對《法華經》一念隨喜(一念隨喜,就是聽到《法華經》心裏很高興,生起信心),都可以得到佛的授記。作為法師能夠瞭解《法華經》的要義,乃至《法華經》中一句一偈都能講,就是真實的法師。為什麼?佛講“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若坐、若立、若經行處,此中便應起塔,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能夠讀誦《法華經》、宣揚《法華經》,那就是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佛的功德很大,我們是走向佛道,得了佛的加持,逐步完成佛的功德,所以“以佛莊嚴而自莊嚴”。這種人就能“荷擔如來大業”,如來大業就是弘法利生啊!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一直到世壽八十歲圓寂。他老人家的一生,時時刻刻都是在弘揚佛法,解救眾生痛苦,使眾生都能夠到彼岸,證得涅槃。所以讀了《法華經》以後,除了“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以外,還能夠荷擔如來的大業,成為佛陀的使者,代表佛陀去弘揚佛法。《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如同有佛塔。《金剛經》裏也有類似的話,就是誦持《金剛經》以及《金剛經》所在,“當知此處即為是塔”。就是說不要另外修塔都可以,《法華經》所在的地方就是塔。塔是供佛舍利的地方,是四眾弟子及人天所恭敬頂禮的地方,而有《法華經》就是有佛陀的法身舍利,所以我們要尊重。

什麼是法師?修行一切功德願行,能守護如來的法藏,以無量善巧智慧辯才而能為大眾演說佛法,使諸眾生得大安樂。意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又作說法師、大法師。廣義的法師,通指佛陀及其傳教的弟子們;狹義則專指一般通曉經或律的行者,或稱為經師或律師。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載,佛菩薩及其大弟子等,皆知深妙之法,又知眾生根機之利鈍而為之演說,故稱大法師。

關於法師的資格,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十住毗婆沙論》卷七、澄觀《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等所載,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法師十德,即:(1)善知法義,菩薩無礙之智,善知宇宙間一切諸法的句義差別。(2)能廣宣說,菩薩能以智慧廣為眾生宣說如來微妙之法。(3)處眾無畏,菩薩處大眾會,善說法要,隨他問難悉能酬答而無所畏懼。(4)無礙辯才,菩薩辯才無礙說一切法,經無量劫而相續不斷。(5)巧方便說,菩薩隨順善巧方便機宜,說大說小,一切法門使他通解。(6)法隨法行,菩薩說法使一切眾生如說修行,隨順無違,修諸勝行也。(7)威儀具足,菩薩于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有威可畏,有儀可則,無有缺犯。(8)勇猛精進,菩薩發勇猛心精進修習一切善法,化導眾生,而無有退轉。(9)身心無倦,菩薩齋肅身心修諸勝行,常起慈心,攝化眾生,無有懈怠。(10)成就忍力,菩薩修習一切諸忍辱行,成就無生法忍之力。具足此十法,則能成就眾相圓滿。

2.法師應行四法,即:(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詞章句,因而言語才有吸引力,能令眾生入於佛法聽聞佛法而不倦。(2)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狀,即精通世出世間法,說法更有根據,不脫離實際,能真正瞭解眾生的苦難。(3)得禪定智慧,于諸種經法中,能隨順而無諍。(4)不增不減如法而行,言行一致。做法師還是不容易,按其他宗教來說,做法師就是佛教的傳教師、佈道師。

依法師之專長及其弘法的差異可分為受持(始則領受在心曰受,終則憶而不忘曰持,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讀經(對文曰讀,正心端坐,目睹經文,口宣句讀)、誦經(背文曰誦,謂習讀既熟,不須對文自然成誦)、解說(聖教之義難解,若能分明解釋,訓授於人)、書寫(于諸佛經典,若能書寫廣傳,流通大法)等五種,稱為五種法師。然後世則演成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說、誦、思修等十種法師。

這是關於法師品講的重要意旨。法師的功德很大,請大家多多啟請法師,成就法師,因為法師就是佛教傳播的中心人物,希望大家努力支持、護持法師。

讀誦《法華經》的功德

第二點,說明能夠讀誦《法華經》,就可以六根清淨。“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清淨就不是指一般人的六根,其範圍廣大,觀察很深遠。就眼根來說具有慧眼,就意根來說可以對於諸法的自相、共相善於觀察,得妙觀察智。而普通人、眾生的六根是不淨的,接觸外境時就去攀緣追求,為其所牽所累,發生污染現象,六根就不清淨。

能夠讀誦《法華經》可以六根清淨:清淨眼,能夠遙視世界;清淨耳,能夠聽聞一切音聲;清淨鼻,能聞一切香;清淨舌,能吐微妙音,說法令眾生百聽不厭;清淨意,能夠通達諸法法義,隨所說法與諸法實相相應。讀誦《法華經》就有這些好處。宣說《法華經》作為法師也是一樣的,能使六根清淨。

這裏最強調佛教的傳播,因為佛法的流布就是救度眾生,就能夠救苦救難,傳播佛法的功德很大,哪怕只是一句一偈。諸位居士,你們努力學習,把你們所學到的佛法知識向你身邊的人傳播,這就可以得到六根清淨,這也是成佛的必備資糧。

《法華經》開顯三諦圓融

第三點,佛說《法華經》,彰明大乘知見,開顯三諦圓融。真諦與俗諦是相結合的,真諦、俗諦結合就是中諦。真諦、俗諦、中諦合稱為“三諦”,即三種真實的道理。這話怎樣講呢?“真諦”即是“勝義諦”,屬於出世間法、無漏法;“俗諦”屬於世間法、有漏法。

能夠證得真諦就要透視俗諦,從一切因緣生法中瞭解諸法性空,達到勝義的境界。所以談真諦並不是廢除俗諦;說出世間法並不是說不要世間法。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講過: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

猶如尋兔角。

禪宗論道就在平常生活中,能透徹觀察、不迷戀、不執著,視諸法如幻如化,當體即空,就可以悟得真諦。所以真諦不離俗諦,這個思想在《法師功德品》中佛有幾句很重要的原話:“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事業等,皆順正法。”

這幾句話大家仔細聽啊!世俗間的聖賢教人做好人的這些書,象我們中國儒家的“四書五經”乃至道家的《道德經》,西方古代哲人譬如羅馬帝國以前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的著作,這些都是世俗間的經書,對於做人、立身處世有很多好處。

“治世語言”就是指能夠治理世間的語言,這包括得很寬,政治、經濟、科學、哲學,凡有利於世間的統統都包括在“法門無量誓願學”的範疇裏面,都可以學,都可以看。現在佛學院開設的課程,70%是佛學,30%是世間學問,包括外語、文學、法律、歷史、政治、地理、經濟都在裏面。並不是什麼都不可以學,而是要博學多才,才能做好弘法利生的事業。

還有“資生事業”,什麼是資生事業呢?有利於人民生活的,如工業、農業、商業,搞經濟建設呀等等,這些都叫“資生事業”。學佛的四眾弟子包括“工、農、商、學、兵”除了學法以外,你就安心於各自的事業、各自的職業,搞農業、工業、商業。這些你只要以佛家精神來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有利於國家人民,這個都是順于正法,也就是佛道。這說明佛教非常圓融廣大,有很強的包容性,一切資生事業,一切世間學問,都包含其中。

說到這裏,大家要注意!有的人說:“我學佛,我怎樣工作呀!我受了‘三皈五戒’,工作要受限制呀!”

哪里是那麼一回事呀?學了佛,有一個指導思想。你在指導思想之下順于正道,以正法而活命。佛最初成道以後說“四諦”法,其中“道諦”,就講的有“八正道”。八正道裏面有“正命”。什麼叫“正命”呢?以正法而活命。你搞各種工作,你只要是不違反正道,不欺騙別人,不敲詐別人,以正法而活命,這是佛教所允許的。佛在《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中,說這一段也就與八正道裏意旨是一樣的。

法門廣大,二諦圓融。真正學佛,真正有智慧,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去真正體現佛的思想、佛的精神,而不是脫離世間去找什麼佛法。

以上是《法師功德品》結合《法師品》內容講的,就有這三層意義。

六、常不輕菩薩品略解

《常不輕菩薩品》是《法華經》第二十品,就說在無量劫以前,有一個佛叫威音王如來,他在世的時候為眾生應機說法,也說三乘、也說佛乘。他的弟子很多。後來威音王入涅槃,離世以後接著就是像法時期。

什麼叫像法時期

什麼叫像法時期?正法時期有佛在世,有諸聖德在,可以作為眾人的典範,可以依止佛陀學習。像法時期,是三時(正法、像法、末法時期)的第二時。因為它相似于正法時期的教法,故稱之為像法。佛陀入滅後,依其教法的運行、發展狀況,可區分為正法、像法、末法等三時。像法即為像法時的略稱。此時期僅有教說與修行者的盛行,但證果者比較少。那就是只有佛像、佛的舍利、佛經和出家的僧眾住世,這個叫作像法時期。

就在像法時期中,在僧團裏面、在四眾弟子之中,有一批增上慢的比丘。什麼叫增上慢?前面我就解釋了的,這種人貢高我慢,到什麼程度呢?“未知言知、未證言證、未得言得”。比如說這個佛法的教義,他根本不曉得,偏偏說他知道了。這個道理所在,究竟意義怎麼樣?有什麼體會?有什麼心得?他本來沒得到,他說他得到了,他說他曉得。“未證言證”,他沒有得到果位,菩薩位、佛位,他說他得到了,我已經證得這個階位了。證得這個階位已經很徹底了、究竟了、很圓滿了。“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這一批人在當時占了上風,有大勢力,輕視其他的群眾。

常不輕菩薩修忍辱行

這中間出現了一個特殊的人,是修菩薩行的,就是常不輕菩薩。這個人修忍辱行,謙恭和藹,心胸廣大,站得高,看得遠。他平常對一切人不輕慢,見到這些比丘們、師父們乃至四眾,他見到就磕頭、禮拜。他有一句話:“我深敬汝等,不敢輕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薩道,當得作佛。”這是經上的原話。意思是你們都是在行菩薩道,都要成佛,我不敢輕慢。他一見到四眾都是這樣子。別人罵他打他,他還是這樣子的行持,堅持不懈。這種情況經過多年,他仍然保持這種態度。有些增上慢者覺得他神經,想打他,他就避得遠遠的,在遠遠的地方還是磕頭。口頭還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內心一點不生嗔恚。就是這個常不輕菩薩在臨命終時,感得威音王如來於虛空中給他講法,講的什麼法呢?《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之法,共二十千萬億偈。他受到威音王如來加持,就證得六根清靜,“更增壽命二百萬億那由他歲,廣為人說是《法華經》”。他智慧提高了,善於說法,因機施教,應病與藥,就感化了很多人,包括一些增上慢者,原來輕視他的、罵他的、打他的,都被轉化過來了。

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法華會上說的一段公案。他說,常不輕菩薩就是我的前身,至於增上慢者就是現在法華會中的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他們現在都在聽佛說法,並得到佛的授記。因為這些人曾經輕慢常不輕菩薩,後來聽常不輕菩薩說法受了感化,轉變過來了。現在這一世他們就依止釋迦牟尼佛學法。

由以上這段公案,我們就曉得,學佛務必要消除“慢心”!在六個根本煩惱之中(貪、嗔、癡、慢、疑、不正見,一般說三個——貪、嗔、癡,實際是六個,其他的煩惱,大隨煩惱,中隨煩惱,小隨煩惱都是由根本煩惱而產生的),六種之一就是慢,驕慢。不要象那些增上慢者,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證言證。這是一種欺詐行為,欺人自欺,不能上進,這是前進的最大障礙——驕慢!

學佛人要虛心謙和,要保持六度之中的忍辱、精進,專心致志地修行,在任何情況之下不退轉,八風吹不動,要有這個精神。要走常不輕菩薩的道路,儘管受到眾人的輕視、辱駡,甚至要打,他能忍讓。為什麼?因為他站得高、看得遠,心胸廣大。他的目標是完成佛道,這就與世人不同,於是驕慢心就沒了。所以我們四眾弟子,不管在家、出家都要向常不輕菩薩學習(過去是常不輕菩薩,現在就是釋迦牟尼佛)。我們皈依佛就要向佛學習,這樣才能上進,才能達到“法門無量誓願學”,最後達到“佛道無上誓願成”。

虛心地面對一切眾生的高尚人格,就是常不輕菩薩的教化功德,我們不能輕視任何一個眾生,因為他們最終在佛陀的開導下,都會成就佛道。

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略說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中的第二十五品。這一品為什麼自古以來單獨流行呢?有個歷史的公案。

觀音普門品流行的由來

在東晉末年,中國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國的時候,十六國中有個君王叫沮渠蒙遜,他也信佛。因為當時佛教已經從印度傳到中國來了,正是翻譯佛經、附帶講學的時期。

有一次他害病很厲害,儘管宮中有御醫、有藥,但是一點不見效,長期不能行動,很痛苦。這時候有個高僧叫曇無讖,就告訴他說:“你得的是業障病。《妙法蓮華經》已經譯到中國來了,其中有一品就是《普門品》,專門宣說觀音菩薩的功德、威力。你可以專持《普門品》,得加持消除過去的業,病就能好。”沮渠蒙遜就從《法華經》中把《普門品》抽出來專門讀誦。結果沒過多久的時間,他的病不藥而愈,有感應了。於是這以後沮渠蒙遜就下旨叫全國人民專讀《普門品》,一般民間又稱之為《觀音經》,其實就是《普門品》。

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單行本流行的緣由,誦行到現在已1700多年了。

觀音菩薩的四個名號

我先簡單解釋一下觀音菩薩的四個名號。有些人只曉得觀音菩薩這個名號,還不曉得觀自在菩薩、普門大士、圓通大士這三個名號。這幾個名號都代表觀音菩薩的功德,各種具體的功德。

第一個叫“觀世音菩薩”,這個就體現觀音菩薩的慈悲心,上面已經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

第二個叫“觀自在菩薩”,是體現他的智慧,觀照般若的運用無礙。說他能夠在定中觀察諸法的自相、共相,具足緣起性空的中道智慧。“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這就是觀音菩薩的智慧,包括了根本智、後得智、妙有智、性空智,也包括了唯識學講的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這也是如來的智慧。有這個智慧就能出離生死,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而且進一步得到神通自在、救度眾生自在,所以叫“觀自在”,即沒有一點束縛,很自在。

第三個叫“普門大士”。觀音菩薩在因位、在果位他走的是正道,通達無礙,很廣大。這個道、這個門就不是三惡道的門,也不是人天道的門。人天是比三惡道好,但是畢竟在六道中還是有生死的呀!他這個門是三乘之門、菩薩之門、如來之門。觀音菩薩在因位修行的時候受苦受難就是為了走這個門。所以修因要修菩薩因,像四無量啊、四攝六度啊、四宏誓願啊……他在果位,以如來身現菩薩相救度眾生。所以這個門在因位、在果位周遍法界都是通達無礙的,叫“普門”。你們看現在有些寺廟叫普門寺。“大士”就是菩薩。所謂“大心之士就是菩薩”。

第四個名號叫“圓通大士”。“圓通”,你看有些觀音寺裏有圓通殿,普陀山普濟寺就有圓通殿,以供觀音菩薩為主。“圓通大士”,到了如來的果位,福德圓滿、智慧圓滿、一切法都能通達,有福有慧、有悲有智。這一個智慧就是圓成實智。具足這個智慧就叫如來,又叫真如、法性、空性。“圓通大士”就表明觀音菩薩早成佛道,具足佛的功德,福德智慧圓滿,悲願圓滿,通達一切而沒有障礙。

1.持誦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普門品》的內容在經文裏面有三大段。

第一大段說明持誦觀音菩薩名號,可以除七難、滅三毒、滿二求。

可除七難

“除七難”就是說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消除水難、火難、黑風難、刀杖難、羅刹鬼怪難、杻械枷鎖難、怨賊難。其中就包括人為的災害、妖魔鬼怪的災害和自然的災害。能夠讀《普門品》,首先能消滅這七難。事前你預計不到的憂難遇到後臨時也可以消滅,保證你的身心安定。這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很大,與娑婆世界的眾生很有緣,他能夠尋聲救苦,哪里有災難,觀世音菩薩就會在哪里救苦救難。七難是一個總括的說法,實際上是任何的災難面前,觀世音菩薩都會來救度有緣人。菩薩的神通力量給我們以信心,讓我們安寧地生活在世間,得以順利地成就佛道。

可滅三毒

“滅三毒”就是指可以滅貪、嗔、癡三毒。這貪、嗔、癡是屬於內心的。為什麼叫三毒呢?就像世間上的毒藥一樣,可以害人的生命,服了毒你就要死。這個貪、嗔、癡比那個毒藥還厲害,世間上的毒藥,害你這一輩子,而貪、嗔、癡這三毒,則要害你的法身慧命,使你生生世世不得解脫,輪回六道受無盡痛苦。你們看這個毒好厲害呀!

佛在世時就曾經把金錢譬喻成毒蛇,而且是枕邊的毒蛇。這個枕邊的毒蛇,隨時把你咬死,佛在經典上說了這一點。錢多了害人,但人們還是貪求不已,結果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是個貪心重的例子。

嗔心重,則害人害己。《大乘義章》說:“忿怒為嗔。”心中忿恨不平,就表現為嗔恚。《遺教經》說:“當知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這就是常說的“嗔是一把火,能燒功德林”。在《決定毗尼經》也說“因嗔犯者當知最重。所以者何?因嗔恚故能舍眾生。”看來嗔恚之心能違害我們的大慈悲心而捨棄眾生,是大障道法。而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就能消除嗔恚之心。

癡心重,不懂因果,違背真理,譭謗三寶,造無間業,這就使人不能得解脫。你看這個毒好厲害呀!佛教講“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根本的就是要修戒、定、慧。戒、定、慧的中心就是守根護意。六根要守好,意識要調伏好。

佛教的各種法門,念佛、參禪、修密、讀經都是為了這個目的。消滅三毒,要守根護意。三毒消了就可以解脫生死,這是學佛的根本問題。

佛告訴大眾持誦觀音菩薩名號就可以滅除三毒,這個三毒就是七難的根本原因。佛教是從根本著手,不單要治標,它還要治本,標本兼治。比如現在講環保,佛教講環保呢,他就側重于治本,兼帶治標。你看我們的叢林、寺院、名山勝景,環境多好哇!綠化工作搞得好,空氣也好,殿堂莊嚴。人們到了佛教大寺院,身心都得到清淨。治標又治本,佛教做到了這一點,培植森林、綠化環境是治標,而佛教教義最重要的淨化心靈就是治本。世間污染都是由於心靈污染造成的,“心淨國土淨,心染國土染”。治本就是要淨化心靈。假如人們心靈能夠很乾淨的話,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空氣污染、水流污染、生態失衡這些現象。那麼你能夠念觀音菩薩,持誦名號,內心清淨,就是可以除掉七難的根本原因。

按佛經的法義來解釋,為什麼會有火難?火難由嗔毒而起。世上的刀兵劫、戰爭,都由嗔心引起。為什麼有水災?由貪心引起的。愛欲之水,水一淹下去,爬不起來。為什麼病災多、瘟疫多?殺生引起來的。為什麼有黑風災、鬼怪纏繞災?由癡心引起來的。從佛教的法義上找到這些根本原因,並消除它,才是根本的治理方法。沒有三毒就不會有一切災難,就不會在六道中輪回,流轉於生死,就能得到解脫。那麼能夠持誦觀音菩薩名號,持誦《普門品》,禮拜供養觀音菩薩,以觀音之心為心,以觀音之行為行,你的心淨化了,就得到菩薩的加持,修行就會不斷地提高。

可滿二求

可以滿“二求”。即求男、求女,能滿這個願。觀音菩薩有各種身,《普門品》裏說有三十二應身,實際上象佛一樣有千百億化身。那個三十二應身,千手千眼只能說數字多,並不僅僅是三十二,而是無量身。因為觀音菩薩早成佛道,佛號叫“正法明如來”,為協助佛說法教化而現菩薩身。其化身中包括男相、女相、童子相、老年人相、國王宰官相、天人相、天龍八部相,在三惡道裏面可現畜生、地獄和餓鬼相。這一切相的示現,各種相、各種身,施以各種功能、威力,都是應所希求而化現來救度眾生。

觀音菩薩就是這樣,現種種化身,行種種方便,先解除你的痛苦,然後引你走入佛道,得到究竟解脫。《維摩詰所說經》裏也講到“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就是先滿足你的要求,但最終是為了要讓你能夠修行,得解脫成就佛道。

滿二求就是父母沒有兒女,希望有男有女,就祈禱觀音菩薩。“設欲求男,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要想求男娃兒,觀音菩薩就給你送一個來,這個娃兒就不是普通的,是有根性、有福德智慧的。這種娃兒出生以後就不會忤逆不孝、不講道德、不懂規矩。“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你想要個女兒,觀音菩薩就給你送個女兒來,並且是端正有相的。有相就是相貌莊嚴,端正就是品行端正,絕不會長大了淘氣,跟你嘔氣,去做一些使父母傷心的事情。關於這種事民間流傳很多,從歷史到現在,求觀音菩薩送子送女,感應很大的,很多。民間的送子觀音就是根據這個來的。

2.以三十二應身說法

第二大段,講觀音菩薩隨類化身,以三十二應身說法。

經文裏面講的三十二應身,其中有佛身、菩薩身、聲聞身、緣覺身、人身、天身,人身裏面有童男、童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宰官、國王、大臣乃至婦女,還有天龍八部身,甚至在三惡道有時也現身,總之你是什麼根機就現什麼身。我們放焰口時,那個面燃大士就是鬼王,七月十五盂蘭會,掛的那個也是鬼王面燃大士,其實這個鬼王就是觀音菩薩現的身,我們禮拜面燃大士其實就是請觀音菩薩鎮壇。有鬼王鎮壇,不管什麼鬼鑽出來,都不敢亂動,不敢害人。

佛家講教化眾生,一種是慈悲教化,一種是威力攝受。這兩種一是唱紅臉,一是唱花臉。相當於在現實生活中,對溫順聽話的人進行鼓勵,而對調皮搗蛋的人進行批評教育,免得他造更多的惡,這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要以為佛教只做老好人,那就錯了——在需要的時候,拿起刀劍護法衛教,去降伏罪惡眾生,這是佛教教育的另一方便。

慈悲教化就是現慈悲相,比如通常見到的四大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彌勒菩薩”的相都是慈悲相。對於那些善根深厚、有智慧的人現慈悲相容易攝化。

威力攝受就是指對於那些魔鬼、干擾佛門的、殘害眾生的,要現威力相、現金剛憤怒相,才能攝化他們。如文殊菩薩現大威德金剛相,觀音菩薩現金剛相,普賢菩薩也現金剛力士相。密宗裏頭很多神王都是菩薩的化身相。

觀音菩薩示現實例

唐朝文宗有一個嗜好,愛吃蚌殼,因此全國都曉得他有這個嗜好,都給他送來。就好象唐玄宗的愛妃楊貴妃愛吃荔枝,荔枝產在嶺南,當時交通不便,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就到處設置驛站,用快馬把新鮮的荔枝送到長安滿足她的要求。這個唐文宗愛吃蚌殼,海味嘛!天下人順其所好,都來送。結果他又吃不了太多,卻傷害了許多生命。

有一天禦廚在廚房的蚌殼之中選了個大的準備開刀,但是這個蚌殼發出聲音,而且很重。廚子就奇怪了,不敢下手。這個事讓文宗知道了。唐文宗很稀奇,說:“拿來我看看!”送來打開一看,裏面有一尊觀音菩薩像。

他看到觀音菩薩像,趕快下跪禮拜。他一個吃蚌殼的人,倒轉來拜起蚌殼來了。為什麼呢?就是看到觀音菩薩像,頭戴著天冠,身掛纓絡,和我們普通塑像差不多,真是微妙奇特。

這時候觀音菩薩就講話了:“不要再吃蚌殼!”

因他一個人要吃蚌殼,致使天下人送蚌殼來,勞命傷財,還不知傷害了多少的生命。觀音菩薩悲心重,救苦救難示現這個相。文宗受到感化就再也不吃蚌殼了。

有觀音菩薩的這個蚌殼一直藏在宮庭裏面,並代代相傳。在幾年以前有個滿族王爺的侄兒,他到我們重慶慈雲寺來,就帶著這個來了,我親自看到的,的確有這麼回事,真實不虛。所以觀音菩薩在六道輪回的三惡道中都可以現相,為了感化眾生,以悲憫心現種種相。

關於觀音菩薩的示現感應事蹟很多,從歷史到現在記載的很多。近代也有很多感應事蹟。有很多人朝普陀山梵音洞見觀音菩薩現各種身,其中也有畜生身。有這麼個故事: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有個人去朝拜觀音菩薩,希望觀音菩薩現身給他看一下。禮拜的時候果然就現身,現了一條牛身。這個人看到後就嚇住了,趕快禮拜,他曉得觀音菩薩是在警告他,因為他就是個宰牛的。後來他回到上海告訴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就說觀音菩薩在感化你、救度你,你不要再屠牛了。這個人就皈依了三寶,改了業,不屠牛了。

學習觀音菩薩的悲心

所以觀音菩薩千處有苦千處應,尋聲救苦。觀音菩薩是大悲殊勝。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普陀山見到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跟他說大悲法門。大悲是佛法的根本,學佛以大悲為根本。密宗經典《大日經》裏有經文“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本,方便為究竟”。《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也說過“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眾生就等於樹根,大悲就等於甘露水。要使樹根發芽成長並開花結果,必須要雨水滋潤,大悲心就是雨水。

大悲心的生起就是要念眾生苦,要發願救度眾生。如何強化這個心智,從根本做起,那就是要知母恩、報母恩。母親對兒女是最有恩的。在經典中提起過這個問題,一個人要知恩報恩。目鍵連尊者、地藏菩薩就是為了行菩薩道報母恩。地藏菩薩為了報母恩到地獄中去度母,母親得度以後,他就想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天下眾生都是我的父母,我應該救度他們。把悲心化成大孝,孝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有這樣的悲心就是有菩提心。

我們學習觀音菩薩也必須要有悲心。在經典裏面說到了,觀音菩薩的法門裏面有大悲咒、六字大明咒。咒以什麼為體、為相、為用啊?以悲心為體,以悲心為相,也是以悲心為用。你們應該注意到這個問題,修密法的話,就要修“慈、悲、喜、舍”。你不修“慈、悲、喜、舍”,你能降伏魔怪嗎?你能消滅冤業嗎?不可能!所以要有悲心,以四無量心為前提,再念一下咒,那個咒的力量就大得不得了,不管什麼魔鬼都怕。大家去看看與觀音菩薩有關的《大悲心陀羅尼經》等經典就會明白這個道理。

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

關於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身的事蹟很多,我們要堅定信仰。這種種事蹟,體現出觀音菩薩的威力,的確不可思議。

據《首楞嚴經》卷六載,觀世音菩薩應以何種身分得度者,即現何種身相為其說法,令彼解脫,現出三十二應:

(一)佛身應,若見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時,則于彼前應現佛身,而為說法。

(二)獨覺應,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則于彼前應現獨覺身,而為說法。

(三)緣覺應,已斷十二因緣者,緣斷勝性,勝妙現圓,即于彼前應現緣覺身,而為說法。

(四)聲聞應,得四諦空者,修道入滅,勝性現圓,則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五)梵王應,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則應現梵王身,而為說法。

(六)帝釋應,若諸眾生欲為天王,統領諸天,則應現此身,而為說法,令彼成就。

(七)自在天應,自在天為欲界第五天,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八)大自在天應,大自在天為欲界第六天主,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則現此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九)天大將軍應,若諸眾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即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四天王應,四天王為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若諸眾生愛統世界、保護眾生,即於彼前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一)四天王太子應,若諸眾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則於彼前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二)人王應,若諸眾生,樂為人王,菩薩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三)長者應,若諸眾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四)居士應,若諸眾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五)宰官應,若諸眾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令彼成就。

(十六)波羅門應,若諸眾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則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七)比丘應,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即于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八)比丘尼應,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即於彼前,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十九)優婆塞應,若有男子樂持五戒,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優婆夷應,若有女人,五戒自居,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一)女主應,女主即天子之後。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二)童男應,若有眾生不壞男根,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三)童女應,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四)天應,若有諸天樂出天倫,則應現天身,而為說法。

(廿五)龍應,若有諸龍,樂出龍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六)藥叉應,藥叉,又作夜叉。若有藥叉樂度本倫,即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七)乾闥婆應,乾闥婆,即帝釋天之樂神。若有幹闥婆樂脫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八)阿修羅應,若阿修羅樂脫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廿九)緊那羅應,緊那羅,又作“人非人”,頭上有角,似人而非人。若緊那羅,樂脫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卅)摩呼羅伽應,摩呼羅伽,即大蟒蛇。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即應現此身,而為說法。

(卅一)人應,若諸眾生愛樂人身,修人之行,即現人身,而為說法。

(卅二)非人應,非人即鬼畜之類。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則于彼前應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彼解脫。

從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裏,我們就要學習菩薩方便度化眾生的智慧和精神,應所有眾生的要求,為他們說法,幫助他們,讓每一個人都與佛法有緣。

3.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威德

第三大段,讚歎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威德。

佛講了觀音菩薩普門威德以後,當時法會中的無盡意菩薩就解下頸項的纓絡供給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不肯接受。佛就告訴觀音菩薩,你應該接受他的纓絡、接受他的供養,因為你有這個功德,你能加持眾生,救苦救難。佛這樣讚揚觀音菩薩。

佛陀的讚揚表示觀世音菩薩的行為受到了佛陀的肯定,他救苦救難的精神是我們佛教徒的榜樣,因而受到眾生的供養與讚歎。

《普門品》“長行”經文裏面就包括這三個內容。

後裏的“重頌”就是把長行的文義以每句五個字頌出來,表示強調,也便於記誦。偈頌的前面部分都是重述觀音菩薩的功德,念觀音菩薩能夠消七難、滅三毒、滿二求。最後幾段就是重新解釋觀音菩薩的聖號,為什麼叫觀音?佛親口解釋這個聖號。

釋“觀”義

偈子裏面有這麼一段: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幾個頌文都是說明觀音菩薩五種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慈觀)的功用。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說明觀音菩薩智慧很深。

“真觀”就是空觀,對於真空的道理能夠深入觀察、深入觀照、深入契證。《心經》開頭“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心經》的總綱,也是般若的總綱。能夠見諸法空相就是諸法實相。《妙法蓮華經》講的實相就是空相,就是真如法性、如來法身。“真觀”就包括這個內容。

“清淨觀”屬於妙有。能夠觀察諸法因緣生,諸法如幻如化,就可以證到清淨,不攀緣、不追求,瞭解一切如幻如化,就可以看得淡、放得下、六根清淨。這是“妙有觀”,即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就是中觀。以真實之智慧,觀實相之理。天臺宗講“一心三觀”,即“空、假、中”,由“空”斷見思惑,由“假”斷塵沙惑,由“中”斷無明惑。斷見思惑證真諦,斷塵沙惑證俗諦,斷無明惑證中諦。這是天臺宗的思想,也是《法華經》的思想。“廣大智慧觀”就是中諦:一方面見真空,一方面見妙有,妙有不離真空,真空能顯示妙有,空有不二。

我們學佛一方面要駁斥常見,一方面駁斥斷見。常見認為一切諸法都是實體永遠存在不變;斷見就認為一切現象,包括生命現象,消失了就沒有了,對未來世加以否定,這就是斷見。由妙有因緣生法就消滅斷見;由真空見空性就消滅常見。一切諸法實相都是這樣子的,有此智慧才是真智慧。佛家講的智慧就是指這個“緣起性空、真空妙有)的智慧,而不僅僅是普通的學問知識。

當然,真諦不離俗諦,真、俗二諦要圓融,世出世間法要圓融。既要通達世間法,也要通達出世間法。從空、假、中三種來講呢就比單純講世間普通智慧要高深得多,一般知識達不到。這個“中”,就是由於消滅了意識分別,得了智慧以後見的這個道理。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有智就有悲。由智慧見到空性,見到諸法因緣生,一切法都是相資相助的關係、都是平等的關係後,我們就要尊重眾生,眾生平等。念眾生苦,就要發大悲心,體現這個“悲”的功德。學菩薩叫“悲智雙運”,觀音菩薩就具足這個功德。具足“空、假、中”的智慧,由此智慧產生悲心,叫悲智雙運。“常願常瞻仰”,我們學佛的人,要發這個願心,常常都要瞻禮觀音菩薩,崇拜觀音菩薩。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一種智慧是沒有污染的、沒有垢穢的,其性清淨。這種智慧發出的光明就是慧光、智光,就好象太陽出來一樣,其光可以破除一切黑暗愚癡。我們有智慧就可破除內心的黑暗無明。眾生長時間以來都是在暗暗長夜中,用禪宗的一句話來講“在黑漆桶中”。有智慧就可以除暗,打破黑漆桶,就可破除一切黑暗。不單如此,“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觀世音菩薩的大智慧能夠除三災、免七難,就像太陽光普遍地照射在山河大地,使萬物得以生長;“災風火”就代表七難及一切自然災害等。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個頌子進一步解釋觀音菩薩的悲智雙運功德,解釋觀音菩薩的三輪清淨,三輪就是身輪、口輪、意輪。觀音菩薩的身是一個悲心所現身,千百億身都是悲心而化的身,叫“悲體”。因為觀音菩薩行菩薩道,持菩薩戒,菩薩的三聚淨戒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持這個戒。這個戒的力量很大,就好象那個春天的雷,雷聲一震,百草滋生。“慈意”就是形容觀音菩薩的“意輪”,就是內心。觀音菩薩的意充滿慈悲,隨時隨地念眾生苦,就好象母親隨時隨地念兒女的苦。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就是觀音菩薩的“口輪”清淨。觀音菩薩澍大法雨,灑大甘露。觀音菩薩隨類現身、應機說法使眾生既免除災難與痛苦,又破除內心的無明,消滅貪、嗔、癡,好像降大雨一樣,使眾生身心得到清涼、清淨,“滅除煩惱焰”,因眾生煩惱重,發作起來象火燒一樣的。

以上幾個頌文就解釋觀音菩薩的悲智功德,有智慧有悲心。就是這五個“觀”字。

釋“音”義

下面幾個頌就解釋觀世音菩薩這個“音”: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FONT>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妙音”就是說觀音菩薩的音聲很微妙,代表觀音菩薩的智慧很高,真俗二諦圓融。

“觀世音”就是代表悲心,觀世間音聲,尋聲救苦,而為說法,這叫“觀世音”。《法華經》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觀其音聲而尋聲救苦,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德。

“梵音”又作梵聲。即佛陀清淨微妙的音聲,具四辯八音的妙音。佛的三十二相中即有梵音相。據《大智度論》卷四載,佛的梵音如大梵天王所發出的聲音一樣,有五種清淨之音:(1)甚深如雷;(2)清澈遠播,聞而悅樂;(3)入心敬愛;(4)諦了易解;(5)聽者無厭。也就是這個音聲其性清淨,沒一點污染。你們到廟上來,不要說聽到菩薩的聲音,就是聽到這些念誦之音,你都覺得好莊嚴、好和平、好清淨!你都有這個感覺。

“海潮音”就是說觀音菩薩應機說法有顯有伏,機緣成熟,他就顯現,機緣不成熟,他就暫時隱伏。海潮按時上岸,按時退落,是有節奏有時間性的,而且這個聲音很好聽,很洪亮。海潮音是美妙動聽的天籟之音。

這種音聲“勝彼世間音”。你們看世間的音聲都是屬於“喜、怒、哀、懼、愛、惡、欲”七情,情感衝動,有喜有樂、有悲有憂、有鬥爭,世間音聲都是這樣子的嘛!心情不平衡。有些音聲還迷人,比如黃色之音。這些音叫世間音。觀音菩薩那個音“勝彼世間音”,他是出於悲心而演奏,能夠引導眾生入於清涼的境界。

“是故須常念”,我們念觀音菩薩、念《普門品》,要經常、要不斷、要精勤,而且要有信心。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保持你這個正念,不要懷疑,懷疑就退墮,得不到感應。這兒就說不要生疑惑。為什麼不要生疑惑呢?因為觀世音菩薩是早成佛道,是清淨無漏的聖者。“淨”,就是清淨,“聖位”,就是佛位。觀世音菩薩早已在久遠劫以前就修成佛道了,是古佛之一,因為悲心才現菩薩身,他是慈悲殊勝、智慧殊勝、悲願殊勝、威力殊勝!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凡是受生死威脅的、受災難苦逼的他都要救,依怙於他才能有救。兒女生下來沒有父母親就很痛苦,沒有依怙。“能為作依怙”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是眾生的父母親。中國古代《詩經》裏的孝子詩講,孝子思念父母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觀音菩薩就可以作眾生的依怙,他把眾生視作兒女,平等愛護。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觀音菩薩的眼睛是慈眼,象母親對待兒女一樣很慈悲的關注著每一個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觀音菩薩的福德就象大海一樣,很廣很深,以大海形容觀音菩薩的福德,如海之廣、海之深,不可限量。

“是故應頂禮”,所以我們應該向觀音菩薩頂禮,恭敬禮拜。

這是《普門品》頌文的最後幾段。

以上就是《法華經》的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內容。這裏講到觀世音菩薩有悲就有智,有智就有悲,叫悲智雙運。我們都要學習這一點。

這次講《法華經》時間很短,而《妙法蓮華經》的內容很多,七卷二十八品,不能按文來講,只是講個要義,給大家結個法緣。希望大家聽了之後好好體會佛法一乘實相的深義,向觀音菩薩學習,為佛教的發展多作貢獻。佛法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還要落實在行動中去,需要在具體的生活中去體會、去實踐、去證悟!

祝大家福德智慧圓滿,一切吉祥,早成佛道!

(錄音整理:正照、正果)

 

 





主持人
惟賢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