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0/03/25 NPO  編輯部 報導

Google以退為進 再戰中國
 

經過近三個月的放話、對峙與談判,Google終於決定將中國大陸境內的搜尋中心轉到香港。

我們不知道Google與中國之間的談判過程是否有什麼樣的幕後祕辛,也不知道是否有檯面下的交易或默契。從目前的事態來看,顯然中國是占了上風。不過,Google也不能算是全輸。Google退出中國的事件,顯示不對等談判中弱勢一方的困境,這應該是談判專家可以深入研究的新個案。

之前Google高層揚言不惜退出中國,話說得很硬,姿態擺得很高,據說與創辦人堅持民主的態度有關。但從另一個角度看,Google似乎是以此為籌碼,一方面要求中國維持良好的商業環境,另一方面也是表演給客戶看:Google為維護企業形象、商譽與客戶權益,甚至為維護民主精神,不惜據理力爭,甚至要對中國攤牌。眼見中國不願讓步,Google退而求其次,將大陸的網路事業中心移到香港,多少可以維護企業的形象,企業公關方面不能說完全沒有收穫。跨國企業要與中國這樣的後極權國家對抗周旋,本來就不太可能成功,可說雖敗猶榮。

香港雖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但從香港的殖民歷史來看,與中國內地總是有某種精神與文化上的差異。轉進香港可說是象徵性的退出,而非實質的退出。香港是重要的全球城市,又是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心之一,轉到香港,還是可以繼續服務客戶,擴展企業的規模。當然,網域名稱從cn改為hk,不能說對企業利益與經營毫無影響,但總比完全地、實質退出要好得多。

中國網路商機太大,未來成長前景可期,Google不太可能完全放棄,將市場拱手讓人。把搜尋引擎的經營據點移到香港,在網路長城的邊緣逡巡觀望,既做到「退出」的承諾,也可以減緩股價可能受到的衝擊,讓事件暫時劃下句點,再觀察後續狀況,以便彈性因應。

Google退出中國,再度顯示:儘管這個後極權發展型國家積極追求經濟發展,政治上仍舊維持其嚴格控制的習性。跨國企業若妄想與中國對抗,終究討不到什麼便宜。不過,這裡要強調:Google的企業版圖不是只有搜尋引擎而已。Google從搜尋引擎起家,觸角早已擴展到資訊科技應用的各個領域,包括瀏覽器(Chrome)、電子郵件(Gmail)、電腦作業系統(Chrome OS)、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廣告服務與交易(Google Dart)、網路廣告(Google AdSense)、社交網站(MySpace)等。Google也積極投入其他應用,如電子書、電視平台。由此觀之,搜尋引擎退出中國,並不表示Google其他事業部門也退出中國。

Google的搜尋引擎退出中國,可以做為談判研究的範例之一,卻不宜擴大解讀為該公司決心與中國全面決裂。Google在中國大陸跌了一跤,還是會設法再站起來的。重新出發的起點,就是香港———當初列強侵入中國的主要入口之一。

【2010/03/24 聯合報】

 





主持人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