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09/06/18 NPO  編輯部 報導

 

敬禮至尊諸上師

1、  一切佛語心要義  諸聖佛子讚揚道

有緣求脫者津梁  我當隨力而宣說

2、  彼不貪著輪迴樂  為令暇滿不空過

勸依佛喜道諸賢  具清淨心善諦聽

3、  無真出離難止息  捨求有海安樂果

貪著有樂能縛身  是故首當出離心

4、  暇滿難得壽不留  修習能斷今世欲

業果不爽輪迴苦  數思能斷來世欲

5、  至於輪迴圓滿事  不生剎那之希願

晝夜恆求解脫心  生時即起出離心

6、  出離若無淨發心  執持修習終不成

無上菩提圓滿因  智者當發菩提心

7、  四大瀑流猛漂激  業繩緊縛難掙脫

既入我執堅鐵網  復被無明大闇蔽

8 無邊生死生復生  三苦逼害恆相續

    審思如斯眾慈母  當應引發殊勝心

9 不具通達實相慧  雖修出離菩提心

    終不能斷生死根  應勤通達緣起法

10、能見世出世間法  果隨因行永不誣

    能滅實執諸所緣  此乃正入佛喜道

11、現分緣起不欺誑  空分遠離實執意

    若時二者別現見  爾時仍昧牟尼旨

12、唯見緣起全不誣  即滅實執取境相

    若時同起非更迭  乃圓成正見觀察

13、此復現相除有邊  及以性空除無邊

    若知現空顯因果  不為邊執見所奪

14、如是聖道三關要  若得如實通達時

    子應依靜勤精進  發奮速疾修究竟

壹:前行

    「聖道三要」是一位希求解脫成佛的修行者,在邁向解脫成佛的過程中,所必須修持的三種心要---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出離心」意指行者希求出輪迴中解脫的心;「菩提心」意指行者希求自己與一切如母有情,皆能從輪迴中解脫;要能解脫生死的束縛,證得圓滿佛果,除須具足出離心與菩提心兩種方便,尚須與通達諸法實相的空性正見慧雙運修持方能證得。以上三種心要,為行者修持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與過程,故名為「聖道三要」。

    宗喀巴大師曾說過一句偈頌,偈頌意義是:「吾人此生能獲得具足八種暇滿、十種圓滿的難得人身,因緣極為殊勝可貴;此因於吾人無數次的輪迴裡,或投生於三惡道,承受極大的痛苦,無緣修學佛法;乃至往生人、天善趣,若未能值遇佛陀或佛陀的教法住世,亦無緣修持佛法。因此,此生能獲得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並值遇佛法住世,應當精進努力修持,方能圓滿人生的意義。」

行者所獲得的人身,並非僅只是一個肉體的身軀而已;而是具有無限可能且極為難得的人身。此生若因心中所起種種的惡念,去造作種種的惡業,將來必定淪入三惡道中,承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同樣的,若能利用此生,廣行諸善事,勤耘福田,將來必能往生人天善趣,即使福報極大的帝釋、梵天,行者亦能以此生所累積的福德而能得生。此外,若能更進一步,以清淨的動機,精進地修持佛法,將來必能證得具足一切種智的殊勝佛果。

人身的難得可貴,更勝過能滿足吾人一切欲求的「如意寶」;此因「如意寶」僅能滿足眾生現世的欲求;而行者卻能以此人身修持佛陀的教法,得以從無止盡的輪迴中解脫,進而證得圓滿的佛果。吾人若損失些許世間的錢財,旋即懊悔不已,怨天尤人!然對於比如意寶更為珍貴的人身,卻隨意棄置,絲毫不加愛惜,不僅不知利用此生值遇佛法的殊勝機緣,努力修持;反而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終至淪墮惡趣,令人不勝惋惜!

修行的重點,不在於表相,而在於如何修正自己的意念與調伏自己的心性?此為行者須深入思維的主要課題。行者聽聞任何佛陀的教法之後,即當將教法付諸實修,唯有藉由實修,方能將業障逐步淨除,並於心續中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從而真正從輪迴中解脫。行者於無止盡的輪迴中,並非不曾聽聞佛陀殊勝的教法,但卻不知真正用於實修,以致此刻仍在輪迴中流轉,無法獲得解脫。是故,行者當反躬自省,若未能將所聽聞的佛法用於實修,當生起極為懺悔慚愧的心,從今而後,應當精進實修所聽聞的教法,使生命過得更充實。

每個人都希望生生世世跟隨上師、諸佛菩薩,但反省自身的所作所為,卻是不斷地藉由身、語、意三門,不斷地造作惡業,此與吾人所希求的願望背道而馳,依此而行,吾人的願望絕無實現的可能!唯有意念、行為與願望相符,願望才有可能實現。佛陀曾說過:佛不能以手拔除眾生的痛苦,佛不能以水洗淨眾生的罪業,佛也無法將祂的證量,轉移至眾生的心續。佛只能為眾生開示正法,教導眾生能依教奉行,唯有透過不斷精進地修持,方能有所證悟,從輪迴中解脫,獲致究竟安樂的希願也才能實現。

行者由於累世清淨地持守戒律,加上往生人天善趣的願望,今生方能獲得人身;若無持戒清淨的因與往生人天的善願,絕不可能有這樣的結果。是故,行者應於心中生起強烈的信念,要珍惜如此難得的機緣,精進修持正法,不虛度光陰。若不能好好把握此生,則如同以極為昂貴的價格,向他人租借物品,卻將其棄置一旁,不加以利用;然後心裡想著:下次租用此物時,再妥善加以利用;是極為愚癡的觀念與行為。

人身具有三種共同的特點:一、人一定會死亡,二、無法預知何時死亡,三、死後唯有我們所造作的善、惡業相伴隨。吾人窮盡一生之力,所追求的權勢、財富,在臨終時,沒有一樣能帶得走。從今生到來生,唯有「意識」是連續不斷的;此生所造作的善業與惡業,就隨著意識延續到來世。因此,以貪求榮華富貴的心念,所造作的種種惡業,不啻是促使自己來世淪入三惡道的沈重包袱!三惡道的痛苦,是我們所無法忍受的,就算投生為人或天人,具有極大的福報;但就輪迴的本質,仔細去思維,將會發現在人或天人之中,沒有究竟安樂之處,縱使享有短暫的安樂,也是轉瞬即逝,剩下的仍只是苦苦、壞苦、行苦等諸苦。因此,唯有把握此生,精進修持正法,使自己從輪迴中,徹底獲得解脫----證得佛陀的果位,方能得到究竟的安樂;若仍執著於現世短暫的安樂,而繼續造作惡業,將沈淪於無盡的輪迴中,求出無期。

所有的有情眾生,均有「希求安樂、厭離痛苦」的特點;因此,行者不僅希求自己能從輪迴中解脫,更應幫助其他眾生,亦能從輪迴中解脫獲致究竟的安樂。欲圓滿此菩提心願,首先需證得佛陀的果位,因為,唯有佛具足如此殊勝的能力;而欲證得佛陀的果位,唯有依循具德成就上師所傳授的心要口訣,精進修持清淨正法,才能圓成佛果,利益無量的有情眾生。

 

貳:正行 

    菩提道次第是總攝佛理的精義,由大乘佛法的兩大車軌---深觀見派的「龍樹菩薩」與廣大行派的「無著菩薩」所闡揚的的義理,由諸多大成就者延續此傳承,直至阿底峽尊者總攝了深觀見派和廣大行派的殊勝教授,造「菩提道炬論」。復經由歷代祖師傳承至宗喀巴大師;大師將此殊勝教授予以發揚光大,造「菩提道次第廣論」,再由諸多成就者延續此心要傳承至今。歷代有許多大成就者均留下註釋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例如第五世達賴喇嘛所著作的「菩提道次第文殊教授」。而「聖道三要」更是菩提道次第的精華,所以極其珍貴殊勝,希有難得。

修行的目的是要成就佛陀的果位,因此,須認知正確的修行方法,及於修持過程中,會有哪些障礙和體悟產生?唯有依循上 師的 教授和口訣,行者方能認清修行所會遇到的障礙,依止菩提道次第如實而修,能漸次獲得體悟,終能圓成佛果;而「聖道三要」為菩提道次第最殊勝的教授。

「聖道三要」乃是由文殊菩薩親自傳與宗喀巴大師的心法,且如同上師與弟子一般的教授,復由宗喀巴大師傳授與其弟子「阿旺札巴」,並由其記錄與傳承。

「聖道三要」有許多不同的傳承,隨著傳承的不同,於講授時,所安立的科判亦有所不同。上師係以甘肅「拉卜楞寺」第四世嘉木樣仁波切所傳為依歸,其科判與「菩提道次第廣論」同,依次為:一、為明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二、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三、於具足二種重要之法,應如何聽受講說?四、如 何以正 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

首先講解禮讚供養:「敬禮至尊諸上師」,在此所指的上師為文殊菩薩,依藏傳佛教的傳統,翻譯「經、律、論」三藏中的論部時,首先均以禮敬文殊菩薩揭開序幕,禮敬文殊菩薩有兩種意涵:一、為明法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二、為「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之道前基礎---依止善知識,雖然在「聖道三要」中,並未安立此科判,但「依止善知識」為一切修行之根本,故於此安立。

「聖道三要」為宗喀巴大師所講授。大師被視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除於大師出生時,父母親所得的各種稀有夢兆和瑞兆之外;大師卓絕的修行歷程,深廣的證量,弘法利生的偉業,均說明大師是文殊菩薩真實的的化身(詳細內容請參閱大師的傳記)。

大師初至阿底峽尊者的大弟子仲登巴,所建的「熱振寺」學習時,曾在佛像前做了極大的供養與虔敬地祈請;並在此閉關修持三個月,親見釋迦牟尼佛,與文殊、龍樹等甚深見派的傳承者,以及彌勒、無著等廣大行派的傳承者,毫無間斷地直至阿底峽尊者及尊者的幾位主要弟子。其後,釋迦牟尼佛及所有菩薩,均化光融入阿底峽尊者的心間,尊者即與大 師如同 老師親自指導學生一般地講授佛法,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

講授結束後,尊者的主要弟子---「仲登巴」、「博多瓦」也化光融入尊者心間,尊者以手摩大師頂,作如是言:「將來於弘揚佛法的事業上,我將盡力協助你。」由於大師親得阿底峽尊者及許多成就者講授菩提道次第的因緣,後來大師將尊者所著的「菩提道次第炬論」,加以深廣的演述,使其更為詳盡與完備,而著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因此,於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前,須先略述菩提道炬論的作者---阿底峽尊者的生平:尊者是當時候印度的兩大寺院「濟迦瑪羅西羅寺」與「那瀾陀大學」的上座。由於當時前後任兩位藏王,不忍見西藏佛法衰落與式微,發心欲重振佛法,復知悉尊者為印度的大成就者。因此,極力迎請尊者入藏弘法,唯當時印度的國王和許多寺院的住持,均不願尊者至西藏弘法,然因藏王極其誠敬地禮請尊者;因此,尊者乃決定前往西藏,印度國王和眾寺院住持只得應允;但約定去藏三年後須返回印度,尊者欣然接受,於是正法弘揚於西藏的因緣終於成熟。三年後,尊者為遵守諾言返回印度時,恰逢尼泊爾發生戰亂,交通受阻。因此,尊者一生均留在西藏弘法,「菩提道炬論」也是於此時所完成的偉大論著。

「菩提道炬論」為總攝菩提道次第「三士道」(下士道、中士道與上士道)的精華,「菩提道次第廣論」為闡揚「炬論」甚深妙義的著作,而「聖道三要」又為廣論之精華。因此,簡單介紹炬論的作者阿底峽尊者,及廣論、聖道三要的作者---宗喀巴大師。

「敬禮至尊諸上師」---乃是宗喀巴大師禮敬從釋迦牟尼佛以降,甚深見派傳承的文殊菩薩、龍樹菩薩,廣大行派傳承的彌勒菩薩、無著菩薩﹍等歷代傳承祖師,將這些祖師均視為與文殊菩薩無二無別而禮敬之。

上師在藏文中讀作「喇嘛」,其意為教證功德深廣之眾。因禮敬上師故,能獲得殊勝之加持,上師為加持與成就的根本。行者於心續中生起出離心,乃至證得雙運的佛果;再以此證悟的力量,去救度眾生。這些都是要藉著如法依止上師,以上 師所 教授的口訣、心要精進修持,才能達成;如果不能如法依止上師,根本不可能於自心續中生起任何功德與證量。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以依止善知識為道前基礎,並且詳述如法依止善知識的功德,以及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其理在此。行者當於意樂與加行中,如法依止上師。敬禮於藏文中讀做「恰澈洛」,此處有兩種不同的涵意:一、上師為安樂與成就之根本,故當禮敬;二、為免造本論的過程中,出現障礙,故祈請上師加持滅除一切違緣障礙。以上為第一部份----為明法源清淨故,釋作者之重要。

一、  一切佛語心要義      諸聖佛子讚揚道

  有緣求脫者津梁      我當隨力而宣說

此偈之意,即為之前所安立的第二個科判----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一切佛語心要義」,「一切佛語」指佛所說的所有經典,可如顯教分成十二個支分,其目的在於開示眾生如何能往生人天善趣?進而成就正等正覺的佛果的心要之道----生起出離心。如果我們能觀照輪迴的本質是苦,沒有究竟安樂之處,如此生起真實的出離心,進而在此真實出離心的基礎上,方能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真正菩提心,從行者所觀照輪迴的痛苦,感同身受地以菩薩行去幫助其他眾生脫離輪迴,此須以出離心為基礎,才能達成。

  「諸聖佛子讚揚道」,「諸聖佛子」意指所有的諸佛菩薩,與諸佛菩薩所讚嘆的修行之道----菩提心。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均是於久遠劫前,即已廣發菩提心,經累劫行六度波羅密的菩薩行,終能證得圓滿的佛果。因此,菩提心是諸佛成就的根本,也是諸佛菩薩所一致讚歎的殊勝真理。

「有緣求脫者津梁」,「津梁」意指途徑與道路,此即說明空性正見慧的重要;吾等眾生之所以於輪迴中不停流轉,無法得到解脫,其根源在於吾人具有強烈的我執,深受煩惱障和所知障的支配,欲對治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方法,唯有證得空性正見慧。

「我當隨力而宣說」,此句為宗喀巴大師發起大悲心,願盡自己的能力,如同文殊菩薩、噶當派 祖師的 教授一般,無誤地宣說此總攝佛陀教義精華的「聖道三要」,俾能廣利有情,為如母眾生獲致解脫之津梁。

大乘佛法的心要為「菩提道次第」,欲修學菩提道次第,首須殷重發心,行者必須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願,精進修習,才能證得圓滿的佛果。此發心與小乘的發心兩者間有所差異,小乘的行者觀察輪迴痛苦的本質,以四諦、十二因緣為修持的方法,為求自己能從輪迴中得到解脫,生起強烈的出離心而作修持。大乘的行者則不只是為了自己能得到解脫,同時還具有幫助所有眾生,獲致究竟安樂的心願。惟此非指大乘行者不須生起出離心,若無出離心為基礎,僅以利益其他有情的菩提心為依歸,當行者修持到達某種程度時,將會出現障礙;因此,大乘行者必須能如實觀照輪迴的痛苦,生起堅定的出離心,並以出離心為基礎發起菩提心,去利益其他有情,從而證得圓滿的佛果。

    例如,射箭時,必須對準目標,方能命中,此目標即為證得一切種智的圓滿佛果,而此箭即為行者的發心。當行者確立了證得佛果的目標後,即須將發心對準目標,方能獲致成就。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將一位補特伽羅(行者)從初學乃至證得圓滿佛果的過程,分為下士、中士、上士;阿底峽尊者於「菩提道炬論」中,也將一個行者修持的過程,區分為劣、中、優。如此的區分,並非就不同等類的行者作分別想,而是於下士、中士、上士此三個過程中,若行者皆能生起真實的體悟,方為證得圓滿的菩提道。

如同憲法為國家的根本大法,沒有任何的法令能與之牴觸;菩提道次即為佛法的根本,沒有任何佛陀的教法與之相違背。偉大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亦是於久遠劫前,即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經無數劫行菩薩行,終能圓成佛果;成佛之後,再廣說顯密教法,度化各種不同根器的有情眾生;世尊修行的經過,正是菩提道次第圓滿成就的示現。是故,行者欲證得圓滿佛果,唯有依循菩提道次第修持,方能達成目標。

釋迦牟尼佛以降,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與歷代所有的傳承祖師,他們所修學成就、所傳承的教法,均為菩提道次第;因此,菩提道次第為行者所須戮力修學的佛法精華,捨此別無他途。行者有幸能聽聞如此殊勝的教法,應當依此殊勝的教授與口訣如實修行。

以下講授第二個科判----為於教授生淨信故,釋法之殊勝

吾人平常要購買一件物品時,都要詳加思考其用處與價值,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同樣地,今日,行者發心修學佛法,法為一切圓滿、善好之根本,豈能不去深究其內涵與功德利益呢?故於此處開示此科判。

     行者此刻能入於佛門,並能修持清淨正法,是非常幸運、可貴的,與其他尚在輪迴中流轉的眾生相較之下,即能得知此因緣是極為殊勝與難得。能修持清淨正法的人,此刻即是在邁向解脫成佛的正確道路上,若是行者一開始便修習不正確的法門,或是仍沈淪於輪迴之中,則與解脫成佛之道背道而馳,無法獲得究竟的安樂。因此,行者對於所要修習的法門,必須深入探究瞭解,切不可飢不擇食,隨意去修習一個並不瞭解其意涵的法門,以免因一時不察,選擇了不正確的法門,而影響自己生生世世無法得到解脫。

    行者所修學的佛法,乃是由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教法,經由文殊、彌勒菩薩傳承至龍樹、無著及「南瞻六莊嚴」等諸多的大成就者,他們的傳承、修學、證量、講授和分析,是有其根據可加以考證,並非憑空杜撰而來,這些成就者、祖師們,以他們卓絕的修行與證量,證實了行者所修學的法門,具有清淨不斷的傳承,是正確無誤的正法。

    今日,行者所要修學的聖道三要,其內涵為菩提道次第,乃是阿底峽尊者結合甚深見派和廣大行派的教法,加以融匯貫通而來,具足三個特點與四種殊勝,是所有佛法的精華:第一個特點----菩提道次第總攝所有顯密教法的精華。佛陀所開示所有的顯密教法,其目的不外乎要教導行者如何調伏自己的心性?逐步從心續中將煩惱、業障與執著去除,而聖道三要有四個主要的意涵:去除對此生的執著、去除對來生的執著(出離心)、去除只求自己利益的執著(菩提心)、去除誤認我為真實存在個體的我執(空性正見慧),一切眾生的煩惱,不外乎根源於此四種執著。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行者須藉助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逐步調伏自己的心續,去除煩惱與執著,淨化自己的意念,其精髓在於「自淨其意」。如同菩提道次第,將一位補特伽羅分成三個修行的次序----在下士道中,若行者能去除對此生的執著,將來必能往生人天善趣;在中士道和上士道,也需逐步調伏自己心續,從心續中生起證量;因此,所有佛法的精華,都是在教導行者如何去除煩惱與執著?如何調伏自己的心續,進而從心續中生起證量?這些內涵均包含於「聖道三要」中,因此「聖道三要」可說是總攝所有顯密佛法的精華。

聖道三要中所開示的----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正見慧,乃是為了教導有情眾生如何遠離前述的四種執著?此為修行的重點;若能藉由修學佛法,逐漸淨除心續中的煩惱與執著,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與精髓。

聖道三要總攝了文殊菩薩所傳的甚深見派,與彌勒菩薩所傳的廣大行派的精髓;甚深見派的重點在於「空性正見慧」,廣大行派的重點在於「菩提心」,但菩提心與正見慧均須以出離心為基礎,行者唯有能如實觀照輪迴的痛苦,深切了悟輪迴痛苦的本質,從而生起真實的出離心,才能發起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終能證得空性正見慧。

第二個特點:容易作為修心的要訣----佛陀所傳下的教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再經由龍樹、無著二位菩薩、南瞻六莊嚴等許許多多的祖師、成就者加以整理與講述,寫出許多偉大的論述,如此眾多的經論浩瀚而淵博,行者若欲依此作為修心的要訣,常會面臨以下的困難----不能明瞭教法的內涵,即使能明瞭教法的內涵,也不知其次第,因而無法取捨。因此,將佛陀教法的精義總攝於其中,並就修心的次第逐步講授開示的聖道三要,具有容易作為修心要訣的特點,遠比行者自行攝略經論要簡單易行。

第三個特點:傳承殊勝---聖道三要是宗喀巴大師依據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炬論」而來,阿底峽尊者曾至印尼的蘇門答臘跟隨金洲大師學習菩提心,盡得金洲大師教法的精髓,而金洲大師又是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所弘揚的廣大行派傳承持有者。因此,尊者於菩提心的修持,遠較小乘的出離心更為殊勝;尊者除持有廣大行派的傳承,同時,尊者所修學的空性正見慧亦獲得文殊、龍樹二位菩薩的傳承;因此,尊者能將廣行、深觀兩大車軌融匯貫通,復經由歷代祖師傳承至宗喀巴大師而造菩提道次第廣論與聖道三要。宗喀巴大師除了繼承尊者對於菩提心與空性的殊勝見解外,大師並融入了於佛法中至為高深的中觀應成派的見解,且得到文殊菩薩所傳的諸多要訣,對於密續中的勝義光明與幻化身雙運的內涵,能全然了知與證悟;如此諸多殊勝的見解均總攝於廣論與聖道三要之中,此為聖道三要傳承較其他傳承更為殊勝之處。

此外,廣論與聖道三要尚具有四種殊勝:一、融匯佛所說一切經典而不相違----佛陀為度化不同因緣、根器的眾生,曾經三轉法輪;第一次轉有相法輪,第二次轉空性無相法輪;若是不瞭解佛陀度化眾生的善巧方便,即可能對有相與無相法輪的差異而感到迷惑。藉由菩提道次第的修持,方能體會佛陀所開示的教法,均是為了調伏不同因緣、根器的眾生,使其心續成熟而宣說,其間並無任何相互矛盾之處。如同醫生勸正在發燒病人,勿進食高熱量的食物,待其燒退之後,為補充其體力,醫生復勸其食用高熱量的食物,前後所言看似相互矛盾,然只是因應患者病情的不同,而做不同的診治,目的只是為了使患者能早日痊癒。

二、經由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可以瞭解佛所說一切經教的內涵,均是修行的口訣。

三、修習菩提道次第容易證得佛陀的心要與密意----佛陀所開示的教法,有如汪洋大海一般無量無邊,於此大海中欲尋得珍寶,唯有搭乘船隻,並在具有豐富航海經驗的船長引導下,才有可能達到目的;這艘船就好比是菩提道次第,船長就如同上師;唯有依循上師的指導,修習菩提道次第,才能找到佛心密意的珍寶----聖道三要。

四、修習菩提道次第能斷除極大惡業----行者經由修習菩提道次第,能逐步將心續中的煩惱與業障淨除,並且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自然能淨除累世所造作的極大惡業;此外,因為能了知佛陀所開示的教法並無矛盾之處,故能遮止毀謗三寶的重罪,永不再犯。

二、彼不貪著輪迴樂        為令暇滿不空過

勸依佛喜道諸賢        具清淨心善諦聽

此偈為勸誡聽聞。

「彼不貪著輪迴樂」---在無數次的輪迴裡,行者一次又一次地承受著苦苦、壞苦、行苦等三大苦。生、老、病、死等苦苦,極易為人所認知與理解;但對於壞苦----世間的短暫安樂,則難以理解其痛苦的本質。例如,當行者站立過久,覺得腳酸與疲累,此時若能坐下來,便能感到舒服與輕鬆,但若再持續坐一段時間,又會覺得膝蓋酸痛,想要起立走動;世間所有短暫安樂的本質都是痛苦的,如果不能認清其痛苦的本質,容易一直貪著、追求輪迴裡短暫的安樂,無法得到解脫。因此,有緣聽聞佛法的眾生,應當生起不貪著世間短暫安樂的心;但不貪著短暫安樂並非放棄所有世間的工作,整日無所事事;重點在於不貪愛、不執著,如同走過垃圾堆,自然會生起厭惡污穢、髒亂的心,行者身處輪迴之中,為滿足生活所需必須工作,但對於一些短暫的安樂,應當如見到垃圾一般,感覺令人作嘔且望而生厭。

「為令暇滿不空過」-----行者既然必須工作維持生活,應當致力於有意義的工作,不讓此生具備八種閒暇、十種圓滿的難得人身,輕易地流逝。

若從字面上安立此四句偈頌的意涵,「彼不貪著輪迴樂」表出離心,唯有對於輪迴中短暫的安樂不貪著,方能生起真實的出離心;「為令暇滿不空過」表菩提心,行者若能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不僅能利益自己,更能利益其他有情眾生,使此生具足暇滿難得的人身,過得更有意義,不再虛擲、浪費生命。「佛喜道」表空性正見慧,在「能見世出世間法,果隨因行永不誣,能滅實執諸所緣,此乃正入佛喜道」四句偈頌中,已將空性正見乃為佛所喜之正道予以闡釋,因為空性是極其微細,難以用言語、文字加以描述;因此,佛陀開演空性正見慧時,依著眾生根器的不同,講授空性各種次第的內涵,佛陀的追隨者,將佛陀所開示的內容分成毘婆娑部、經部、唯識、中觀,這四個派別均在闡述空性的內涵,是佛陀為度化不同根器的眾生,而以不同的方式講授,俾使其能理解;然而,唯有佛陀所授記的成就者所講授空性的內容,方能作為行者依止的教法。例如,佛陀曾授記兩大車軌----龍樹與無著二位菩薩所開演的「中觀」與「唯識」,能正確無誤地闡述空性的內涵,如能依止兩大車軌所傳承的教法修持,必定不會誤入歧途;雖然佛陀所開示的空性正見慧,因次第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但只要能用以對治、滅除實執的正法,均是空性的內涵;如能正確地理解空性,進而現證空性,就得以滅除執萬物為實的執著;能滅除實執,即是證入空性正見慧,此為令佛陀所歡喜的正道。但真正能證悟空性、對空性透徹瞭解並能無誤宣說的善知識,甚為稀有!

另一種說法,亦可將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正見慧總攝於「佛喜道」之中,行者身處充滿痛苦與障礙的世間,由於不瞭解輪迴的本質,以至於不斷地在輪迴中流轉,無法得到解脫;此生有幸能值遇正法、遠離邪法、且有善知識能依菩提道次第循循善誘、漸次開導,應深自慶幸與珍惜;一般人因為不能值遇正道,便無法從輪迴中出離。

「勸依佛喜道諸賢,具清淨心善諦聽」此二句即是說明:有緣依止具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三種正知正見的正道,行者應當生起清淨心,諦聽殊勝的教法----「聖道三要」。

依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教法需具備六種意樂、去除三種過患;首先須具備「清淨心」,如同水沒有任何雜質所污染一般,如果以不清淨、有許多雜質的水,做出來的東西,必定也是不乾淨且有害身體。行者聽聞教法的目的,是為了將來能證悟各種道次第,若無法將內心貪、瞋、癡等錯誤的意念予以導正,未能以清淨心聽受,將來絕不可能有任何的成就;因為以不清淨的心所聽聞的教法是有染污的,欲以此有染污的教法證得清淨果位,是絕對不可能的;此與學習一般的知識,即使發心不清淨,仍可能有好的成績,兩者並不相同。

未能以清淨心聽聞佛法的過患,可以盛茶的杯子做說明,當杯子倒蓋、不乾淨、有裂縫時,若將茶倒入其中,均無法圓滿而有許多缺失,杯子倒蓋表示人雖然來到說法的道場,卻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或是逕自打坐入定,對於上師所開示的教法,聽而不聞;如同倒蓋著的杯子,即使是觀世音菩薩亦無法將甘露倒入杯中。

若杯子有污垢,倒入杯中的茶水亦隨之不淨,此比喻說明以不清淨的意樂、動機聽經聞法,將會有許多的過患缺失,無法得到利益。不清淨的動機包含三種:傲慢、對上師不信仰、非為聽經聞法而來;傲慢有兩種情形----覺得自己的見解勝過上師、認為自己勝過其他聽經聞法的人;這些錯誤的動機如同杯子的污垢,亟待行者予以淨除。此外,尚有少數人抱持著考驗上師能力與講經內容是否精彩的心、與其他同儕競爭的心、希求得到供養與美名的心來聽經聞法,此等發心如同杯子有毒素,即使將乾淨的水倒入杯中,也變成有毒的水一般,不僅得不到利益,而且會有不良的後果產生。因此,應當遠離上述幾種不正確的意樂、動機,並且對於上師所開示的內容,句句均須深入思維,瞭解其中的內涵,如果誤解上師的本意,亦是不恭敬的行為。

當杯子有裂縫時,雖然能將清淨的水倒入其中,杯中的水也是乾淨的,但由於裂縫的存在,杯中的水始終無法裝滿;縱使聽經的人能專注聽講、也具備清淨的動機,但旋聽旋忘,終究無法獲得利益。聽經聞法的目的是欲瞭解法的內涵,並依法修持,從而證悟各種道次第;若是聽過即忘,不再憶念上師所開示的內涵,亦不付諸實修,此種態度將使得聽經聞法失去意義,無法獲得任何的利益;因此,須時常憶念上師所開示的內涵,並實際運用在修持上,才能藉由聽經聞法獲得利益。

為了免除上述三種過患,首先須以虔敬、專注的心,聆聽上師的開示;遠離不正確的動機,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為聽經聞法之動機,時時發起「願一切眾生具足安樂及安樂因」的心,凡事以利益有情為先,願作眾生的僕人,而不僅止於口頭唸誦;如此,當能免於陷入錯誤的發心之中。聽經畢,應時常憶念上師所開示佛法的內涵、心要與口訣,經常去憶念、思維,並實際用於修持,作為修行時的方法與準則,可免除「器皿有漏」的過失。以上所述,為去除三種過患與逆緣的方法。

聽經聞法必須具備六種順緣:一、於己須如病者想----雖然目前並不一定有身體上的病痛,但行者的心續中累積了深厚的煩惱,導致行者漂流於輪迴大海中,甚至墮入三惡道,承受著無量無邊的痛苦,遠超過任何身體上的病痛。如同古代的國王,可能因一己的瞋心或貪欲,而發動戰爭造成無數人民的死傷。當別人譏笑、詬罵行者時,內心立刻生起憤怒、痛苦的感受,但在感到痛苦的當下,別人所說的話語,早已隨風而逝,只因心續中的貪、瞋、癡、我慢等煩惱作祟,遂令行者身處憤怒與痛苦中,無法自拔;煩惱的過患之深,由此可知。

當行者身體上有任何的病痛時,為求早日痊癒,必定立刻請醫師診治,並遵照醫師所開立的藥方,準時服藥,不敢有任何絲毫的違誤;然而,對於導致行者承受無量無邊痛苦的煩惱,卻無法覺察其存在與過患之深,依然放任其繼續牽引自己,不斷地造作惡業。

噶當派的祖師----阿底峽尊者與弟子們,以不想痊癒的病人(眾生身受煩惱的毒害,承受極大的痛苦,卻仍不知依循佛陀的教法修持,讓自己繼續沈淪)、不求到達目的地的旅人(眾生於無止盡的輪迴中流轉,嘗盡各種苦楚,卻不思求得解脫,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作為修持的口訣與開示的偈頌,生動而貼切地描述了眾生的迷惘。因此,行者應視自己為身罹重病之人,渴望求得到良醫的救治。

二、於說法者作醫師想:佛陀所開示的八萬四千法門,其目的乃是為了止息眾生的煩惱,這些教法經由許多的班智達(精通五明的博學者)、成就者所傳承,因應眾生根器、機緣的不同,而講授不同的心要、口訣與修持方法,令眾生能逐步去除心續中的煩惱,獲得究竟的安樂。因此,行者的上師與諸多傳承佛陀教法的成就者,均如同醫師一般,從各地找尋各種不同的藥材,對治眾生的煩惱與病苦;行者應將講授正法的善知識視為與佛陀無二無別的良醫。

三、於正法生起藥物想: 對於佛陀與諸多成就者所開示的教法、心要與口訣,應當生起藥物想,並確實依照醫師的指示服藥,方能使藥物發揮功效。若僅止於聽聞,卻不將心要與口訣付諸實修,將無法獲致佛法的利益。

四、於修行生起療病想:思維上師所講授的教法,如同醫師所配之良藥,唯有依循上 師所 教授的心要與口訣修持,方能令煩惱止息;因此,行者應視能依上師所講授的教法修持,即如同治療自身的疾病一般。

 





主持人
果碩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