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16 09:02:2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6 08:38:36   編輯部 報導

維摩詰經研究   指導教授:熊琬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維摩詰經是初期大乘佛教經典代表作,古往以來,喜愛該經者不乏其人,卻鮮有專著
立言,除注疏外,研讀者僅能從斷簡殘篇的介紹性文章汲取其智慧,對於它在文、史
哲方面的內涵及其價值,迄無立體性探討,基於此因,故彙集前人資糧,加以個人思
索,盼能再次肯定維摩詰經確具「不可思議」的深義及貢獻。

二、研究內容
維摩詰經除序言及結論外,共分六章,六章重點放在:維摩詰經在印度的起源、維摩
詰經的文學性及對中國文學界影響、維摩詰經哲學思想等三方向探討。

第一章、「大乘佛教之根源及分期概觀」:以導論方式介紹維摩詰經發祥地-印度-
之原始、部派與大乘佛教的流變。

第二章、「維摩詰經在印度的起源」:分宏觀與微觀說明該經產生背景,并對著成年
代、地點及維摩詰個人故事進行考證。

第三章、「維摩詰經在中國的發展」:敘述該經移植中國后之譯本、注疏及各朝代流
傳的情形。

第四章、「維摩詰經的文學特質」:就該經本身文學特性分形式(結構、修辭)內容
(小說戲劇)兩方面析論。

第五章、「維摩詰經與中國文學、藝術」:探討該經與歷代之文人思想作品關系及維
摩變文、變相圖。

第六章、「維摩詰經的哲學思想」:以大乘思想為經、維摩詰經本身論題為緯,闡明
其哲學意義,并介紹該經與禪宗關系。

三、文獻來源:以大正藏、 續藏、佛教一般論書、中國經史子集等為主要參考資料

研究生: 王志楣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為說明  

論文摘要
本篇論文主要是在探討《維摩詰經》的「入世精神」,並以當代主要推動「人間佛教」之思想家-印順法師、星雲法師之理念為說明。


從民國初年太虛大師(1889-1947)見中國佛教衰退傾向而積極提倡「人生佛教」,傳至其弟子印順法師(1906- ),發揚並充實太虛的「人生佛教」思想,而提出「人間佛教」理念,以至當代佛教界,例如佛光山星雲法師(1925- )參與社會關懷面的擴展,對當今社會的影響力深遠。而在大乘眾多佛典中,有關《維摩詰經》,一般學者多將其歸為初期大乘經典,因此,從佛教思想史觀察《維摩詰經》產生的背景,與大乘佛教的興起有密切的關係。佛陀示現在人間、修道、成佛在人間,即可證明佛法是不離世間的。換言之,其對現實世界的關心雖與儒家不同,然而中國的大乘佛教對現實社會,則採取了積極入世的心態,認為修佛者應自度而後度人,要效法菩薩普化眾生-「淨佛國土,成就眾生」為成佛的首要目標。


而在本文所要討論之《維摩詰經以及當代印順法師、星雲法師,其所呈顯的佛教人間性格適足以來說明佛法不離世間、不離生活的一面。本文肯定當今人間佛教的推展,並希冀從原典中來探討人間佛教的理據,希望能提供當今世人做一安身立命的參考。重新思考「人間佛教」以及所會面臨「宗教庸俗化」的問題,並對諸多疑問有所釐清,期能有系統的建構出現代「人間佛教」的思想體系與特色,冀圖對當今社會檢視人間佛教之思想,有一參考。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1-16.
一、 論文宗旨
(一) 個人動機…………………………………………………1.
(二) 學術目的…………………………………………………4.
二、 前人研究回顧……………………………………………………8.
三、 研究方法
(一) 研究範圍…………………………………………………10.
(二) 研究進路…………………………………………………10.
(三) 研究架構…………………………………………………13.
(四) 研究步驟…………………………………………………14.
四、 檢討
(一) 可能價值…………………………………………………15.
(二) 研究限制…………………………………………………16.
第二章 《維摩詰經》的入世精神………………17-42.
第一節 人間佛教的精神
一、 佛法不離世間………………………………………………18.
二、 行六度波羅蜜………………………………………………20.
第二節 《維摩詰經》的意義價值…………………………………28.
第三節 《維摩詰經》的人間性
一、 大乘行的菩薩道……………………………………………34.
二、 一切佛法皆為眾生治病……………………………………38.
第四節 小結…………………………………………………………41.
第三章 《維摩詰經》淨土思想…………………43-63.
第一節 淨土思想之考察……………………………………………45.
一、 淨土觀………………………………………………………47.
二、 願力成就……………………………………………………49.
第二節 淨土、穢土的形成與轉變…………………………………50.
一、 共業招感……………………………………………………50.
二、 形成與轉變…………………………………………………52.
第三節 《維摩詰經》的「心淨則佛土淨」思想.
一、 菩薩淨土之行與發菩提心…………………………………56.
二、 「淨土之行」:行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 ………60.
三、 心淨則佛土淨:心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63.
第四節 《維摩詰經》的人間淨土思想……………………………65.
一、 唯心淨土-隨其心淨則佛土淨……………………………67.
二、 人間淨土……………………………………………………70.
第五節 小結…………………………………………………………73.
第四章 印順法師的人間佛教精神……………75-104.
第一節 印順法師之人間佛教的概念與詮釋………………………76.
第二節 印順法師之人間佛教的思想淵源及其背景
一、 三論與唯識鑽研心得………………………………………79.
二、 太虛大師之人生佛教的啟發………………………………80.
三、 阿含經及律藏研究的心得…………………………………88.
四、 日本學者教學方法的影響…………………………………89.
第三節 印順法師之人間佛教的理論
一、 論題核心……………………………………………………90.
二、 理論原則……………………………………………………92.
三、 時代趨勢與因應態度………………………………………94.
四、 修持心要……………………………………………………96.
第四節 印順法師之人間佛教的實踐
一、 解門的建立…………………………………………………98.
二、 行門的實踐…………………………………………………102.
第五節 小結…………………………………………………………104.
第五章 星雲法師的人間佛教思想 …………105-129.
第一節 星雲法師之人間佛教的概念與詮釋………………………106.
第二節 星雲法師之人間佛教的思想淵源
一、 佛陀以人間為本懷 ………………………………………108.
二、 太虛大師思想的啟發 ……………………………………109.
第三節 星雲法師之人間佛教的實踐………………………………112.
一、 以文化弘揚佛法……………………………………………114.
二、 以教育培養人才……………………………………………115.
三、 以慈善福利社會……………………………………………116.
四、 以共修淨化人心……………………………………………117.
第四節 星雲法師之人間佛教理念的特色
一、 生活化的佛教………………………………………………119.
二、 現代化的佛教………………………………………………123.
三、 國際化的佛教………………………………………………126.
第五節 小節…………………………………………………………128.
.
第六章 結論 …………………………………131-140
第一節 太虛、印順、星雲之人間佛教說的對照檢討 …………131.
第二節 本文回顧 …………………………………………………137.
第三節 特色及限制 ………………………………………………140.
◎參考書目………………………………………141-148.

[

 

經論部份
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唐玄奘譯,《說無垢稱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十四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後秦僧肇,《注維摩詰經》,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隋慧遠,《維摩義記》,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隋吉藏,《淨名玄論》,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唐智顗,《維摩經略疏》,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唐窺基,《說無垢稱經疏》,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宋智圓,《維摩經略述垂裕記》,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三十八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影印﹚。
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二、九、十、十二冊
專書部份
于凌波,1994,《人間佛陀》(台北:新文豐,十月一版)
方立天,1993,《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五月一版)
方立天,1994,《佛教哲學》(台北:洪葉文化,四月初版)
王守常、錢文忠編,(1999),《人間關懷》(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四月一版)
中村元著,陳俊輝譯,1989,《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結構群,十一月初版)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1996,《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十一月初版)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1992,《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七月二版)
冉雲華,1995,《從印度佛教到中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十一月初版)
任繼愈主編,1988,《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四月初版)
江燦騰,1989,《人間淨土之追尋-中國近世佛教思想研究》(台北:稻香,十一月初版)
江燦騰,1990,《現代中國佛教思想論集》(一)(台北:新文豐,七月初版)
江燦騰,1992,《台灣佛教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圖書,三月初版)
江燦騰,1993,《台灣佛教文化的新動向》(台北:東大圖書,五月初版)
牟宗三,1993,《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修訂版)
印順主編,1980,《太虛大師全書》(台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
印順,1988,《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一月四版)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
印順,1988,《法海微波》(台北:正聞出版社,六月二版)
印順,1992,《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一月修訂二版)
印順,1992,《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修訂一版)
印順,1992,《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二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2,《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二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2,《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二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2,《我之宗教觀》(台北:正聞出版社,二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2,《太虛大師年譜》(台北:正聞出版社,三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2,《華雨香雲》(台北:正聞出版社,四月修訂一版)
印順,1993,《華雨集》(一∼五)(台北:正聞出版社,四月初版)
印順,1993,《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四月五版)
印順,1993,《太虛大師選集》(台北:正聞出版社,十二月三版)
印順,1994,《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十二月重版)
印順,1995,《成佛之道》增注本(新竹:正聞出版社,六月初版)
吳汝鈞,1998,《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五月二刷)
吳汝鈞,1994,《遊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台北:學生書局,二月初版)
吳汝鈞,1995《《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六月二刷)
沽上逸民,1983,《維摩詰經解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孟穎集註,1991,《維摩詰經的啟示》(台南:天巨出版社)
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佛學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一月初版)
竺摩法師,1998,《維摩經講話》(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三版)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88,《佛光山開山二十週年紀念特刊》(高雄:佛光,十一月再版)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編,1997,《佛光山開山三十週年特刊》(高雄:佛光文化,五月初版)
佛光星雲,1999,《佛光教科書3-菩薩行證》(台北:佛光文化,十月初版)
佛光星雲,1999,《佛光教科書4-佛光學》(台北:佛光文化,十月初版)
星雲大師,1983,《星雲大師講演集》一(高雄:佛光,四月二版)
星雲大師,1991,《星雲大師講演集》四(高雄:佛光,十二月初版)
星雲大師,1992,《星雲大師講演集》二(高雄:佛光,四月十版)
星雲大師,1999,《心甘情願》(往事百語〈一〉)(台北:佛光文化,九月初版)
星雲大師,1999,《皆大歡喜》(往事百語〈三〉)(台北:佛光文化,九月初版)
星雲大師,1999,《有情有義》(往事百語〈六〉)(台北:佛光文化,九月初版)
苟嘉陵,1994,《覺的宗教-全人類的佛法》(台北:圓明,十二月一版)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製,1992,《1990年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佛光)
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編製,1992,《1991年佛光山佛教青年學術會議論文集》(高雄:佛光)
唐君毅,1987,《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頁424-426,(台北:正中書局)
梁漱溟,1977,《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問學出版社,十一月初版)
望月信亨,1974,《中國淨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講堂,三月初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1994,《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台北:法印寺,12月)
郭朋,1992,《印順佛學思想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十一月初版)
陸鏗,1991,《人間佛教的星雲》(高雄:佛光,二月再版)
陸震廷,1992,《人間佛教與星雲大師》(台南:中華日報,二月初版)
陳慧劍譯著,1996,《維摩詰經今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三版)
符之瑛,1995《傳燈-星雲大師傳》(台北:天下文化)
張曼濤主編,1978,《淨土思想論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十二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佛教與人生》(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二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淨土思想論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二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中國佛教的特質與宗派》(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淨土宗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淨土宗概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一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1979,《大乘佛教之發展》(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五月初版)
張澄基,1992,《淨土今說》(台北:慧炬,五月四版)
傅佩榮,1998,《宗教與人心安頓》(台北: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四月一版)
楊惠南,1990,《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十二月三版)
楊惠南編,1990,《當代學人談佛教》(台北:東大圖書)。
楊惠南等著,1996,《1995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佛教現代化》(高雄:佛光)
達賴喇嘛、佛使尊者等著,鄭振煌譯,1993,《法味》(台北:慧炬,三版)
趙亮杰,1997,《維摩大士化跡因緣》﹙台北:慧炬出版社,初版七七刷﹚
談錫永,1999,《維摩詰經導讀》(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初版)
鄭金德,1991,《現代佛學原理》(台北:東大,一月初版)
賴永海,1995,《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文化,四月初版)
賴永海釋譯,1997,《維摩詰經》(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初版)
曉雲法師,1998,《覺之教育》(台北:原泉,元月再版)
霍韜晦,1986,《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四月初版)
藍吉富編,1992,《印順導師的思想與學問》(台北:正聞,四月四版)
羅羅‧化普樂(著)、顧法嚴(譯),1991,《佛陀的啟示》(台北:慧炬,七月四版)
鐮田茂雄,1994,《沈默的教示》(台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
釋大寂,1991,《淨土探究》上、下(高雄:悟光精舍,十月)
釋月溪,1998,《維摩詰所說經註疏》(台北:圓明出版社)
釋東初,1985,《佛法真義、禪學真義等》(台北:東初出版社,九月初版)
釋昭慧,1995,《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台北:東大圖書,七月初版)
釋智諭,1994,《維摩詰所說經講記》(台北:西蓮淨苑,初版)
釋聖印,1993,《淨土舟航不退轉》(台北:圓明,一月一版)
釋聖嚴,1997,《念佛生淨土》(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修訂版)
釋聖嚴,1997,《修行在紅塵-維摩經六講》(台北:法鼓文化,初版)
釋聖嚴等著,1998,《人間淨土與現代社會》(台北:法鼓文化,十二月初版)
釋顯珠,1982,《維摩詰經講義錄》﹙台北:普門文庫﹚
龔鵬程,(2000),《知識份子》(台北︰聯經文學,四月初版)
龔鵬程,1996,《人文與管理》(嘉義:佛光大學出版,六月初版)
Lamotte,E.著、郭忠生(譯),1990,《維摩詰經序論》(南投:諦觀出版社)
期刊論文
尤惠貞(1996),「佛教與現代社會的互動關係-從《維摩詰經》之『但除其病而不除法』談起」,收入《1995年佛學論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
王開府(1996),「《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一期,頁89-109。
王順民(1994),「宗教福利服務之初步考察」《思與言》第三十二卷三期。
王志楣(1992),「《維摩詰經》與中國文人、文學、藝術」《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頁263-297。
平關(1980),「《維摩經》的教理體系」《新覺生》第十八卷十二期,頁10-11。
江耀國(1989),「印順法師淨土論的本意」《海潮音》第七十卷七期,頁4-11。
伍先林(1996),「《維摩詰所說經》思想試探」《宗教學研究》第三十期,頁48-57。
余崇生(1994),「吉藏與《維摩經》」《獅子吼》第三十三卷六期,頁10-14。
何曼盈(1995),「《維摩詰經》之般若智慧」《鵝湖》第二十卷七期,頁9-15。
李美煌(1987),「隋唐淨土思想的探討」《慧炬》第二七五期,頁28-33。
吳忠華(1986),「《維摩詰經》之『佛國』與『如來種』」《慧炬》第二六五期,頁7-9。
周志煌(1995),「論佛法與群治之關係-以太虛大師論唯識轉依與人間淨土的實現為核心的開展」《慧炬》第三七二期,頁14-29。
林文彬(1997),「《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義理初探」《興大中文學報》第十期,頁145-158。
林昭益(1997),「舍利弗在《維摩經》中的性格與角色」《中華佛學研究》第一期,頁1-21。
宗玉微(1994),「不可思議之不二、解脫、方便:一個維摩詰經異名之探討」《諦觀》第七十六期,頁153-171。
保羅.戴密微著、劉楚華譯(1984),「維摩詰在中國」《內明》第一四三期,頁4-7。
敏智(1974),〈佛陀化人間〉《菩提樹》第二十二卷八期,頁12-16。
陸揚(1995),「大乘佛理、環境保護與社會改造關聯性之再思考」《當代》第一○七期,頁130-141。
莫佩嫻(1981),「觀音與維摩」《菩提樹》第三四九期,頁56-58。
陳沛然(1997),「《維摩詰經》之不二法門」《新亞學報》第十八期,頁415-438+509。
陳秀慧(1986),「十善業-人間淨土的基石」《華梵佛學年刊》第五期,頁107-112。
陳元音(1989),「《維摩詰經》-在家居士之一種闡釋」《華梵第九屆國際會議論文》頁63-75。
潘小慧(1985),「說淨土」《中國佛教》第二十九卷六期,頁28-32。
彭震球(1988),「《維摩詰經》與群性教育」《海潮音》第六十九卷五期,頁9-17。
楊帆(1987),「由人間到淨土」《慧炬》第二七四期,頁10-13。
曾昭旭(1995),「論人間佛教」《鵝湖》第二四二期,頁12-15。
萬榮正(1982),「論『淨土思想』」《獅子吼》第二十一卷九期,頁29-33。
萬榮正(1982),「談四淨土的重要性」《慧炬》第二二一期,頁4-11。
楊小霖(1985),「略述《維摩詰經》要義」《中國佛教》第二十九卷十期,頁22-28。
楊惠南(1994),「當代台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當代》第一○四期,頁32-55。
楊郁文(1997),〈佛法的人間性與現實性〉《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頁147-172。
廖明活(1995),「淨影寺慧遠的淨土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頁345-371。
廖明活(1997),「吉藏的淨土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一期,頁189-218。
劉楚華(1995),「《維摩經》與東晉士人的生死觀」《鵝湖》第二十卷七期,頁24-30。
賴賢宗(1994),「人間佛教的宗教社會學與現代性問題-以太虛、印順的詮釋差異為線索」《思與言》第三十二卷一期,頁233-267。
翟本瑞(1996),「人間佛教與現代化:韋伯論旨的重估」《逢甲學報》第三十期,頁黃美玉(1986),〈佛陀的根本思想〉《中國佛教》第三十卷八期,頁21-26。
萬金川(1980),「《維摩詰經》的主要論題研究-由大乘思想的精神取向談起」《慧炬》第一九七期,頁5-15。
鄭振煌(1995),「人間佛教的內涵與外延」《普門》第一九五期,頁51-55。
釋慧明(1978),「大乘小乘與淨土」《獅子吼》第十七卷七期,頁6-9。
釋淨薰、陳宗元(1985),「唐窺基大師之淨土思想」《獅子吼》第二十四卷八期,頁28-30。
釋聖嚴(1983),「人間淨土與佛國淨土」《菩提樹》第三十一卷六期,頁19-26。
釋聖嚴(1997),「戒律與人間淨土的建立」《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頁1-23。
釋惠敏(1997),「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頁25-44。
釋果樸(1997),「羅什前《維摩經》之流行與文獻再探」《正觀》第一期,頁84-112。
Murti,T. R. V.著,郭忠生﹙譯﹚(1982),〈佛陀的沈默〉《菩提樹》第三五八期,頁13-20。
Bechert,Heinz(1989),「Two Aims of Buddhist Education:Cultination of Mind Towards Final Liberation and Towards the Enhancement of Human Society」《華梵佛學年刊》第六期,頁14-23。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88/碩士/研究生:林琦瑄  指導教授:蕭振邦

蕭振邦老師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專教授

 

裝飾性圖片
指導教授:熊琬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論析以水平詮釋架構為論述依據 ...             

 

維摩詰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經》中直心、深心及其相關概念的探討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查詢結果 

論《維摩詰經》之入世精神以現代人間佛教為說

《<維摩詰經>釋論》序   

論《維摩詰經》和淨土思想在中國中古社會之關係  [PDF]

[PDF]

維摩詰經研究  

YouTube - 維摩詰經與圖像1/8  

維摩詰經講記  

維摩詰所說經講記(上下二冊)

 

 

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又稱毘摩羅詰,意為無垢稱、淨名。為佛陀之在家弟子,是古印度毘舍離城的長者,他精通大乘佛教義理,修為高遠,雖在俗塵,家境富有,婢僕成群,生活豪華,但經常出入尋常百姓、青樓酒肆,都是為教化眾生而行的方便。

  據維摩經載,彼嘗稱病,但云其病是「以眾生病,是故我病」,待佛陀請文殊菩薩及諸佛弟子前往問疾探訪。在維摩詰居士的丈室裏,文殊菩薩和維摩居士,以種種問答,敷演大乘佛教義理。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居士的智慧博學、無礙辯才,令佛弟子們等讚嘆崇敬。

  在中國維摩詰居士像,常表現為睿智博學的長者,頭戴帽,身穿漢式袍服,左手執扇,目光炯炯有神,正視前方的文殊菩薩。維摩詰之居室方廣一丈,身旁常有天女、化菩薩和弟子等。

 

 

維摩詰居士

悲智雙運維摩詰居士

維摩詰經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