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4 00:38:37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2/24 00:35:59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佛法的基本思想 在網路佛學班的開示之一 濟群法師
2001年春,在濟群法師的親自主持下,"戒幢佛學教育網"率先成立了國內首家"網路佛學院",利用多元的弘法方式,為更多信眾提供了新的學佛視窗。
第一學期的課程,由法師主講《佛法概論》,以提綱挈領的開示,對佛法的基本思想作了總結。
5月5日:佛教的人本思想
佛教的人本思想體現在什麼地方?
人本強調的是“人”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視“人的身分”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的提出是相對神本而言,人本體現了人身難得。佛陀由人成佛的過程,也體現了得人身的重要性。佛陀由人而修行成佛的事實,證明了我們每個人都能通過自身的努力而成就最終的解脫。
人道為五道的中轉站,也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一個樞紐。因此,我們要把握人生,珍惜生命。
人本思想還告訴我們,在修行上,要依靠自力和自覺,這也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佛教雖不排斥他力,但他力是建立在自力的基礎上。
人在生活中,很多事都可以借助於外在的力量,借助於他人的幫助。但還是有很多事只能自己來承擔,比如吃飯、生病、煩惱。修行也是如此,只有依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去實踐。
我們應當從佛教的人本思想中,好好領會人身難得的意義!
為什麼說三寶是究竟的皈依處?
人類千百年的努力都在尋求解決痛苦,都在尋求幸福。為什麼一定要信佛、學佛呢?如果不能認識到三寶的意義,我們也有可能會去信其他宗教。
我們的痛苦有身苦與心苦的不同。佛法解決痛苦的方式和世間法有什麼不同?
我給你們提示這些問題,希望你們到《佛法概論》中去尋找答案。
5月23日:佛教的情愛觀
去年,我曾應邀在南澳亞德來德大學做過一個有關“談情說愛”的講座。
我們的人生是以情為本的人生,這是生死根本。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由此導致眾生無始以來在生死中流轉,無有了期。
無明是情愛產生的根源,而貪著則是情愛的表現形式。我們在生活中就可以發現,多情的人往往是特別執著的人。
當然,這裏所說的情愛是廣義上的,每個人情之所鐘不同,因為我們執著的東西、在乎的東西不同。
那麼,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又應作何解釋呢?
佛陀的多情與凡人的多情不同。佛陀對眾生的情是慈悲,是關愛。情以著為特點,但佛菩薩對眾生的情感是無住的,因而也是無限的。猶如蓮花之不著水,亦如日月之不住空。
所以說,佛陀的多情與凡人的多情有私與無私、利已與利他之分,兩者無異天壤之別,豈可同日而語?
凡夫的情只是針對自己所愛的人,有私當然就有限。如何才能對治由情而帶來的執著呢?
在佛教中,關於這方面的對治法門很多。在小乘戒律中,一方面教我們要遠離,一方面教我們以修無常觀和不淨觀來對治這一煩惱。而大乘的無住,則是建立在空觀的基礎上,一切有為法皆了不可得,執著又從何生起呢?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業力的問題。
十二因緣中,愛緣取、取緣有。因無明、愛取而導致業力的產生,因業力而有生老病死之苦。
業力思想與神創的思想不同。
我們應從緣起論去理解佛教的業力的思想,依緣起論認識佛教的因果思想。明瞭業與因果的關係、業與輪回的關係,還有印老所提出的業力說的四種價值,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學習《佛法概論》的重點和關鍵。
還有幾個問題也希望大家深入地思考一下:業力思想和因果論不能等同於宿命論,它們的區別在哪里?佛教的業力說和法輪功的業力說有什麼不同?李洪志是如何歪曲佛教業力說的?
6月10日:佛教的緣起觀
(我這次去新加坡,在十三天內做了十個講座,主要講了《十善業道經》。新加坡信佛的人真多!據政府調查統計,百分之五十四的人都信佛,各個道場都有定期的弘法活動。
新加坡三系佛教都有,但是以漢傳佛教為主。本地法師能講經的不多,主要請臺灣法師去弘法。最近這一段時間,大陸及臺灣去講經的法師特別多,信徒聽經聞法的機會很多,也有比較大的選擇空間。)
學習世間論這一部分,我們首先要瞭解正確認識世界的意義,以及正確瞭解世界與自身生命的改善究竟有什麼關係?其次,我們要認識到,在佛教的世界觀中,哪一部分是繼承了印度的傳統文化?哪一部分是體現了佛教的特色?
世界有現象的層面,有實質的層面。
現象層面也不盡是隨順世俗,比如緣起說、業力說,透過緣起的觀察揭示無我、無常、唯心、空。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諦:透過緣起的生滅相才能契入緣起的寂滅相。
凡聖的世界是不同的。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世界。甚至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當下一念中:這個世界就是由你的心念決定的。
“心念與世界”的關係,我此次在新加坡講《十善業道經》時也談到很多。
有情的身心是在情界,我們所看到的山河大地則是有情賴以生存的器世界。
十法界有情有各自的世界。業力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樣;心情不同,看到的世界不一樣;思想境界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
眾生雖然有佛性,但對於凡人而言,佛性雖有若無--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自己的妄識中,因此妄識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
緣起法是非常深奧的,佛說:緣起甚深。
我們瞭解緣起,首先應從理論上來學習。
我希望同學們圍繞《佛法概論》來認真思考,積極提問。有不少人對印老的著作持排斥的態度,就我本人來說,對印老的思想雖也有不以為然的地方,但不能否認,其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尤其是《佛法概論》,應當說是一部非常好的著作,我至少讀了五遍,獲益非淺!所以才一再向大家推薦。
如果我們能夠認真地學習《佛法概論》,就能在短時間內就能把握佛法的基本要領。
6月17日:關於“三法印”
我們把有關“三法印”的內容安排在“世界觀”這一部分中,因為“三法印”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實質。
透過緣起的觀點來觀察世界,就能認識到世界的無常性和無我性。
無常故無我,無常是從時間上說的,無我是從空間上說的,兩者顯示了有為法的實質。 無常是破除我們的常見,無我是破除我們的我見。佛經中講,觀無常足以解脫。如果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思想境界提高不上去,修什麼法門都沒有用。
無我則顯示了佛教在宗教中的獨特性。大凡宗教都主張宇宙間有主宰的上帝或獨存的神我,而無我是對獨宰的上帝或神我的徹底否定。
無我是從事物存在的空間上去分析的。
有情所以執我,是由於有情的錯執。而“諸法無我”則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煩惱妄想的根源是什麼?就是我執。“諸法無我”所要空去的“我”,正是有情所執的“我”。 在佛教中,我執還有“人我執”、“法我執”之分。
有情執身為“我”,是“人我執”,並由我執而引生種種煩惱妄想。
執法的獨存性、實在有及常恒不變性,為“法執”。
佛經上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我們應根據“三法印”的道理來好好的思考一下這句話。
“空”顯示了諸法無自性,空是要破除實有的執著。
諸法實相非空非有。
緣起包括生滅性和寂滅性兩個層面。認識到緣起的生滅相是契入緣起寂滅相的基礎,而對無常的正確認識和深刻把握,是契入實相的關鍵。
大家能否正確的認識無常?在生活中,只要能以無常的眼光去看世界,多有幾分無常的認識,對世事就會少幾分執著。只要“我執”能夠淡一分,煩惱就會相應地減少一分。有了對“無我”的認識,才能漸漸去除迷妄之心及各種執著,最終真正證得“無我”。 “三法印”又是甄別佛法與非佛法的標準,也就是說,凡符合“三法印”的便是佛法,反之,則非佛法。這是我們必須把握的基本綱領,今天這個世界,歪門邪道及相似佛法很多,沒有正見作為指導,就很容易被誤導,走上邪路而不自知。
問:如果無我後,人還有沒有感覺呢?
答:你本來就無我,現在有沒有感覺呢?
問:菩薩知道自己是菩薩嗎?
答: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回想一下《金剛經》是怎麼說的?“所謂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法相,即非菩薩。”
6月23日:佛教的道德觀
道德就是合理的行為準則。
佛法的道德實踐是建立在正見的基礎上,依正見生起道德的行為,達到知法入法的結果。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有信解行證的次第及聞思修的次第,都說明了認識與道德實踐的關係。道德的實行往往與人們對道德自身的認識有關。法是依法見法的德行,真理與德行並非互不相干。
道德建立的基本基礎是因緣因果。
由正當的行為獲得美好的人生結果,如行五戒十善感人天果報;由不正當的行為獲得痛苦的人生結果,如行十不善感三惡道的果報。因此,從世俗諦的層面上看,道德和利益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當然,在乎利益、執著利益,這種道德行為的層次並不高。
我們的不良習慣是無始以來養成的,冰凍三盡非一日之寒,天下最難的事大概就是戰勝自己。不去接觸不如法的環境,就更容易避免犯戒。佛經中稱讚遠離的功德,而整個解脫道的修行也都是以遠離為基礎。
道德的心理因素,屬於道德心理學的範疇。
佛法說,一切唯心造,由心造善造惡,由心造天堂地獄,在我們的一切行為中,心是根源。因此,慚愧心非常重要,它是道德行為的重要組成部分。慚愧心是羞恥心,也是天地良心。有了慚愧心,我們才有可能止惡行善。當然,光憑個人的一點慚愧心還遠遠不夠,還得依佛法的正見來指導我們的思想,以因緣因果的法則來對照我們的行為。所以在概論中講到自增上、法增上、世間增上。
不放逸是不隨意放縱自己的煩惱和不良習慣,它是道德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人總是喜歡放縱自己,只要條件許可就盡情享受。因此,對五欲塵勞的貪執使我們造下種種殺盜淫妄的罪惡行為。
不放逸即“降伏其心”,它要求我們攝心一處,觀照心念的每一個當下:看看自己每天都在想什麼?這一刻又在想些什麼?是不是和佛法相應?
念佛法門就是對念頭的把握,當我們把心真正安住在佛號上的時候,就不會再想考慮別的問題。我們的心也因此得到了淨化,
信仰能夠使我們的道德得到提升與淨化。
佛教所說的信是以心淨為性。有了對真理的認識和信受,就能擺脫在道德實踐過程中所產生的功利色彩,不會去在乎現實的利益。
7月8日:佛教的道德實踐
《佛法概論》的最後一部分是修證的內容,而實踐在佛法的修學中是至關重要的。
修證的內容包括三個層次:一是人天乘的修行,一是解脫道的修行,一是菩薩道的修行。這三個層次為我們建構了從學佛到成佛的整個脈絡。
其中,人天乘是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我們才能夠進一步修學佛法。首先,要在認識上了知因緣因果,在行動上奉行五戒十善。
佈施和持戒在佛經中被稱為端正法。佛陀對在家弟子說法時,每每都是先說端正法,進而開示解脫之道。當然,佈施、持戒並不僅僅是人天之行。三乘佛法的修學都有佈施和持戒的內容,如果發心不同、認識不同,同樣的行為會有不同的境界,更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同樣的佈施、持戒,可以是人天之行,可以是解脫之行,也可以是菩薩之行,關鍵在於我們的發心。
解脫道的主要綱領是四諦法門: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道的內容包括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
解脫道的修行是以出離心為基礎。有情對世間充滿著執著,因而流轉生死,無法獲得究竟解脫。如果我們要修習解脫道,必須對塵世的生活發起極大厭離之心,以認識到人生是苦為前提。在生活上,應儘量遠離世俗,以佛陀制定的戒律為生活準則。
在家戒中,最能體現出世思想的是八關齋戒。八關齋戒是讓在家居士體驗出家生活的戒律。比之於五戒,八關齋戒更進一步戒淫、戒食,以此幫助幫助我們戒除無始以來的煩惱和貪著。
過去我們總認為淫欲是生死根本,事實上,六根在緣六塵的過程中,對六塵境界的一切貪著都是造成我們流傳生死的原因,我們的任何一念的貪執都會牽引著我們到這個世界來繼續受生。
所以,解脫道的修行,應遵循簡樸、少欲知足的生活原則。出家便是這種生活的實踐。相比之下,在家修行會面臨更多的困難。
如何劃分大乘小乘的區別?不能簡單地以修行的法門來判斷。佈施屬於大乘還是小乘呢?以菩提心修佈施則是大乘;以出離心修佈施則是小乘;以培世間福報的心去修佈施,那就是人天乘。
菩薩道的修行是以菩提心為根本。在認識上,以性空見為依歸,在修行上,以六度四攝為標準。
性空見很重要,佛教的般若經論便是闡述性空原理的經典,如心經、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密經。另外,還有很多論典都是圍繞般若的思想展開闡述,其中《大智度論》就是一部非常殊勝的論典,有機會大家可以找來讀一讀。
我的個人網頁上有我在澳洲講解《心經》的音帶,同學們不妨聽一聽。
有了性空見,我們才能體悟到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世間的當下即是出世間。才能如蓮花一般出污泥而不染,才能了知五欲六塵和煩惱生死都如夢如幻,正如《金剛經》所說的那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
有了性空見,我們在修行六度萬行時才能到達三輪體空的境界,才能不著色聲香味觸法,才能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此可見,性空見有多麼重要!
修行在廣義上來說,就是修正身口意三業中的過失,最基本的便是止息十惡行。所以,我們要用正見觀照自己生起的每個念頭,看它究竟是善念還是貪嗔癡煩惱,如果是煩惱,就要及時地對治它,解決它,而不要隨著它轉,這是修行的根本。
考試的文章大家寫了沒有?不知道出的題目大家做起來有沒有困難?其實大家也可以自己選擇題目,只要不要脫離《概論》就行。寫完後可以發在論壇上,和大家來共同探討。也可以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不一定非要寫得很正規的論文。總之,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表達方法,形式不拘一格,自己怎麼想就怎麼寫,自己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大家覺得如何?
有關下學期學習的內容,擔心《優婆塞戒經》太長些,準備改為《瑜伽菩薩戒》。《瑜伽菩薩戒》沒受過戒的也可以學,我在戒幢佛學研究所給學生作過簡單的講解。到時候我們會把這個電子版和音帶版做到網頁上,供大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