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2 10:53:57
學習次第 : 進階

《正法妙音》-正法明燈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緣起與祈禱 
 
進入聖教之門
 
 
一、皈依的內涵
 
 
二、皈依的利益
 
 
三、認識皈依的對境
 
 
四、生起歸依心的不同方法
 
 
五、皈依的分類
 
 
六、授皈依的儀軌
 
 
七、皈依的學處
 
 
 
什麼是傳承
 
 
一、傳承的意義
 
 
二、傳承的分類
 
 
三、傳承的重要性
 
 
 
關於弘法的幾點忠告
 
 
一、弘法必須發心純淨
 
 
二、弘法應重視的三個基本條件
 
 
三、弘法應注重的方法
 
 
 
三主要道論淺釋
 
 
一、初義
 
 
二、正義分三個部分
 
 
三、末義
 
 
 
放生開示
 
 
一、為什麼要放生
 
 
二、放生有什麼利益
 
 
三、應當如何放生  

緣起與祈禱
 
   
這本小冊子是趁這次來到漢地,抽空和大家交流的一些學佛的體會。現在有很多人學佛的時間不算長,因此從一個初學者的角度,和大家來談了怎麼樣來認識皈依傳承這兩個學佛的基本內容,以及弘法時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再粗淺地解釋了一下《三主要道論》,最後再談了一些對放生的體會。雖然本人聞思和修行還很淺陋,但依止了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很多年,從他老人家那裏得到了不少從諸佛菩薩和傳承祖師那裏傳下來的清淨傳承。祈願依靠上師三寶,以及智慧和世間護法神的加持,使這一點法供養能變成明燈,照亮大家的修行之路。


                                                                                                    
益西彭措


                                                                                       
二零零七年神變月十五日


祈禱


()

 

一、皈依的內涵
 
                                                           
進入聖教之門

   
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一下皈依這個法門。我們首先要知道,皈依是我們學佛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我們學佛的基礎。皈依學得好不好,這個基礎牢不牢,直接關係到我們以後學佛是否能學好,因此我們需要在皈依上下很大的功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學學進入聖教之門——皈依
   
一、皈依的內涵
   
(一)什麼是皈依
   
什麼是皈依呢?是皈投,是依靠。簡單來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問題和痛苦需要得到解決,其中又有很多超出我們的能力之外,於是我們需要尋找到一個有著巨大能力的對境,來求得其護佑與幫助。
   
(二)為什麼要尋求皈依的對境
   
我們很多人的追求目標,是順順利利、幸福圓滿的生活。但遺憾的是,似乎很多人都感到自己的命運在和自己作對,生活中具有的更多的是坎坷和痛苦。
   
對於成年人,至少有兩個大的問題擺在每個人的眼前:一是老,二是死。
   
老是一個每天都在我們身上發生著的事情。儘管佛陀說人從一出生,就開始了老的進程,很多人還是要等過了三十後才能真正感覺到老的恐怖。臉上剛開始時出現的皺紋,是老給自己發出的第一個信號;然後皮膚粗糙、精力不濟、牙齒鬆動,一個個接連出現的事實讓我們不得不接受自己已經不再年輕的現實。這是很多人所難以接受,卻又不得不接受的現狀。再多的錢財,再多的化妝品,都無法阻擋這個老人家的光臨,這個痛苦是人間的任何藥物、勢力所不能解決的。
   
死更是我們所害怕的,死是那麼的可怕,以至於雖然天天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儘量不去提起。死意味著我們一生的所有財產、所有感情都將失去,自己之前的所有奮鬥都不再有意義。這是對世俗的人生目標的一個徹底否定。因此當死亡降臨時,很少有人能安然面對。
   
而且我們只死這一次還不夠,我們已經死過很多次,而且也將面臨更多的死亡。也就是說,死不是我們生命的終點,而只是一個中轉站而已。這意味著我們將一次又一次地經歷這樣的痛苦,這就是佛陀所告訴我們的結生相續的痛苦。什麼是結生相續呢?就是今生死了之後,還要再去投生,這樣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始終跳不出生死輪回的圈子。
   
為什麼說人死不是如燈滅,而是轉而又投生在輪回中呢?很多再生人的例子,對此作出了確鑿的證明。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思考一下,同一父母所生,同樣的生長環境中成長的小孩,性格卻會有巨大的差異,這根本不是可以用後天因素所能解釋得了的,具體大家可以去學習一下法稱論師的《釋量論》,這本巨著裏對輪回存在的理由作出了清晰的回答。
   
這個結生相續,上至梵天、無色界天,下至地獄,中間在人道,都同等地存在著。如果不去解決這個最基本的生死痛苦問題,那以這個行苦就會出現無量無邊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僧會、求不得等等的痛苦,其中有上界墮落的苦、地獄寒熱的苦、餓鬼饑餓的苦、修羅鬥爭的苦、旁生沒有自由,被役使以及愚癡的苦。所以,輪回是一個無邊無際的苦海。
   
在這個苦海當中,我們一方面天天是在三苦當中,沒有一刹那間斷過,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製造新的苦因。自己對於萬法的真實相絲毫也不認識,那單憑這樣一種無明的力量,可能解脫痛苦嗎?不用說出離整個輪回,就連不墮入三惡道也不可能。如果輪回會自動停止,痛苦會自動消失,那我們早就應該解脫了。為什麼一直到今天,我們還在輪回,現在也正在感受人世間的各種痛苦,就連一個疾病也讓我們難以擺脫,更何況其他更深更重更廣的各種痛苦呢?
   
真正衡量起來,如果我們心中不生起智慧,那就沒有另外的辦法,能消除我們心中的愚癡,也就無法停止製造新的苦因以及消除將要感受的痛苦。事實上,宇宙當中的萬法沒有一個不是按照緣起的規律而存在,苦有苦的因,樂有樂的因。假如對因和果的關係不能正確地認識,也就不能自覺地消去苦因、修集樂因,這樣無因無緣,怎麼可能達到離苦得樂呢?比如我們要種稻子,如果不播種,能不能得稻米呢?肯定得不到。從這個地方,我們要明白,必需要通過學習,生起了智慧才能解決這個離苦得樂的問題,單憑一種迷信是不可能辦到的。
   
(三)誰能作為我們的皈依處
   
這位幫助我們生起智慧、解決這些生死問題的人首先必須具有智慧,也就是說他自己應該已經擺脫了這些問題的束縛;其次,如果他不樂意來管我們的事,即使找到了他也不可能得到利益。因此衡量這個皈依處,需要有兩個因素,也就是智慧和慈悲。比如一個醫生,如果他醫術不高明,診斷不出病因,治療不了疾病,這樣即使我們完全依靠他也解決不了問題;如果他沒有治療的熱情,那即使他精通治療的方法,我們去依靠他也沒有利益。
   
這個世間其他各類宗教家、政治家、各領域的專家,或者非人類的天仙、鬼神、山神、樹神、水神等等,首先不符合第一個條件,因為從它們的論述來看,連他們自己也沒有解決這個痛苦,沒有尋找到痛苦的原因。雖然在外在物質規律上,他們已認識了一分道理,也具有不少改造物質世界的能力,但是這和解決內在生死問題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比如在現在的數碼高科技時代,聲音通過數碼技術處理可以完整地保存上億年,但是這種高科技怎能使人們的痛苦減輕呢?再比如,電腦中病毒了,技術人員可以解決,但是人中了貪嗔癡的三毒,又有誰能提供解決辦法呢。世間上這麼多的大學、研究所、諮詢公司裏的專教授,他們面對死亡時,同樣只能撒手離去,連多留一分鐘也做不到,又有什麼能力來幫助我們呢?
   
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能幫我們獲得這種智慧的人呢?幸運的是,兩千五百年前,有一位偉人,已經完全解決了生死的問題,他完全瞭解苦和苦因,瞭解對治苦和苦因的道,以及苦和苦因寂滅的果,也就是說,他已經獲得了最高的智慧,這位偉人,就是至尊的釋迦牟尼佛。
   
而且,佛陀還是一位悲心深廣的偉人,他在在處處關注的都是我們眾生的疾苦。佛陀在成道之後,就向五位比丘傳法,這樣在娑婆世界就開始有了佛、法、僧三寶,之後他把解脫煩惱的方法傳播到了世界很多地方,我們現在也就有了脫離痛苦的方法。
   
所以,佛陀圓滿具備了上述皈依處的兩個條件。他的出世,是關係一切眾生根本利益的大事,從此,我們就有了真正的皈依處。
   
有人會想:你又沒有見過佛陀,有什麼根據說佛智悲具足呢,這會不會是一種沒有根據的假設呢?
   
我們來舉一個愛因斯坦的例子,雖然我們沒有見過愛斯坦,但是通過他的相對論以及這個理論後來推動人類進程的巨大作用,可以相信他具有物理學上的深遠智慧。同樣的道理,通過學習認識到佛陀的教法能讓人離苦得樂,是無誤開示苦因和對治痛苦的正道,就能確信佛陀具有圓滿的智悲力,是真正能為我們解除一切痛苦的導師,是我們要皈依、跟隨的佛寶。
   
通過我們對佛陀的教法不斷深入、廣泛的學習,這一點會越來越清晰地顯示出來。比如,怎麼才能從根本上遠離貧窮、疾病、災難、戰爭等,這是人類始終在探索的問題,但一直沒有很清晰、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佛法卻早已給出了圓滿的方法。佛陀揭示出這些問題,其實都是業果的問題,善業導致快樂,惡業導致痛苦,並且這兩者之間絲毫不會混雜。
   
基於這樣的世間規律,如果致力於斷除惡因,培植善因,就可以達到斷除煩惱、消除痛苦的快樂境界,世界的和平,人類的幸福也就能順利實現。慈悲的佛陀,於是給我們傳下了如何斷除惡因、培植善因的方法。這些聖潔、尊貴的佛法,是我們應該學習、並且一步步實行的,是我們最最尊貴的寶中之寶,因此稱為法寶。如理按照佛陀在法寶中要求的去出家一心一意修行的弟子,是我們斷除煩惱、獲得智慧的修行路上最好的伴侶,是人中最珍貴難得的,因此被稱為僧寶。
   
這樣我們就知道,佛法僧三寶是我們脫離輪回的結生相續,獲得終極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三個條件,是我們應該誠心皈依的對境。


 
二、皈依的利益
 
   
(一)皈依是進入佛法大門的鑰匙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對於三寶誠心皈依的人,才可能會踏上斷除煩惱的修行道路,從而獲得佛法的真實利益,因此,皈依是進入佛法大門的一把鑰匙。而對於三寶狐疑不信的人,必然不會按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這樣也就不可能獲得解脫煩惱的快樂。
   
阿底峽尊者曾經說,內外道是以皈依來區分的。可見一個沒有生起真正皈依心的人,還不具有佛弟子的身份。阿底峽尊者精通顯密教法,但是他認為在一切法當中最開始是生起皈依非常重要,他在所有的法會中都主要強調皈依,因此人們都尊稱他為皈依班智達。現在有些年輕人喜歡談論佛法、研究佛法,認為不皈依也同樣可以學佛,這樣實際上沒能進入佛法的大門,佛法的實際利益也就難以得到。
   
(二)皈依是一切戒律的根本
   
佛教當中,任何戒律都是以皈依作為基礎的。比如別解脫戒方面,受持居士五戒、沙彌戒、比丘戒,首先需要皈依,才能得到戒體;在大乘當中,發菩提心、受密宗灌頂之前,也都必須具足真實的皈依,下至受一天的八關齋戒,一開始也是要先作皈依。
   
藏傳佛教當中有一個傳統,就是不論修大小乘的哪個法,修正行前首先都要修三次皈依,而正行以及後行往往也只修一次。對初學者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修皈依。
   
(三)皈依可以減輕或消盡業障
   
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真誠皈依三寶,以三寶本身所具有的強力加持,過去所造的罪業,會得以減輕甚至消盡。而且從此以後,不會去造新的惡業,行為會變得越來越好。
   
以前,未生怨王殺害了自己的父親,以這種五無間罪,本來他應該在阿鼻地獄感受一大劫的痛苦,後來他在佛前懺悔,發誓皈依三寶,結果罪業減輕,只在地獄中受了短暫的痛苦就得到解脫。
   
所以我們時時處處都要誠心誠意地皈依三寶,這樣業障就會減輕,信心、出離心、慈悲心、清淨心以及對因果的信心等等正道的功德會越來越增上,能早日獲得真實的快樂。
   
(四)皈依能積累廣大福德
   
從佛經中的一個公案,我們可以看出皈依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福德。有一次,阿難問佛一個問題:如果有人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能夠得到多大的功德?
   
佛說:比如南贍部洲當中充滿了一果阿羅漢,有一個人在一百年當中供養他們一切娛樂的東西,而且還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在這些一果阿羅漢涅槃之後,又把他們的舍利收集起來,建造寶塔,再作前面一樣的供養。另外有一個人以純淨的心發誓說:我現在皈依佛法僧,那麼僅僅以此皈依的功德,就超過前面那人功德的一百倍、一千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比喻的倍數。
   
佛陀進一步作比較:假如西牛貨洲當中充滿了二果阿羅漢,有人在二百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東勝神洲當中充滿了三果阿羅漢,有人在三百年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北俱盧洲當中充滿了四果阿羅漢,有人在四百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這也比不上三皈依的功德;假如四天下充滿了緣覺阿羅漢,有人在一萬年當中像前面一樣供養,還是無法超過三皈依的功德;假如三千大千世界當中充滿了佛陀,有人在兩萬年當中如前一樣供養,這樣當然能得到無量無邊的大福德。但還是不如有人以純淨心發誓說:我現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後面這個人得到的功德勝過前者一百倍、一千倍、一萬倍乃至不可計數、無法言說的倍數。
   
為什麼皈依的功德這樣廣大呢?就是因為三寶的功德和作用實在不可思議,能對這樣超勝的對境生起信心而皈依,產生的福德果報必然就不可思議。佛在《無死鼓聲陀羅尼經》中開示說:佛世尊難思,正法亦難思,聖僧不思議,諸信不思議,異熟亦難思。全知無垢光尊者在《大圓滿心性休息頌》中說:皈依功德若有形,超勝虛空無量倍。就是說如果這樣的福德有一種形相的話,連虛空也容納不下。
   
(五)皈依能使眾生不墮惡趣
   
如果能夠虔誠地皈依三寶,就可以不墮惡趣,經中說: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畜生;皈依僧,不墮餓鬼。
   
《佛說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中記載了一位元三十三天名叫嗟襪曩法的天子,因福報享盡,要墮豬身,而悲痛萬分,後來帝釋天主教他皈依三寶,並念誦: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以此因緣,這位天子不但沒墮為豬身,反而生到了兜率天。並且佛陀還用一個偈子歸納了皈依三寶的功德:歸命佛法僧,定不墮惡道,棄舍人身已,當獲得天身。

   
(六)皈依能遠離人和非人的障礙

   
《日藏經》上說: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這裏的俱胝是百億的意思)。《灌頂經》說:受三皈依之後,有三十部鬼神護衛。
   
玄奘大師有一段誦經免難的經歷:

   
玄奘大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遇到外道婆羅門正在河邊祭祀,看到大師來了,就決定以這個外國人來祭他們的神。在他們用繩子把玄奘大師捆起來,準備往河裏扔的時候,大師對他們說:我有一個要求,讓我在臨死之前念念經好不好。他們答應了,玄奘大師就開始念誦《心經》,念到第三遍時,天地變色,飛沙走石,這些婆羅門看到,心裏非常害怕,趕緊把玄奘大師放了,而且還給他磕頭。
   
這說明法的力量不可思議,以《般若經》的加持,外道無法製造違緣。
   
(七)皈依能使一切願望順利實現
   
虔誠皈依三寶之後,三寶就成為成就一切事業的助緣,比如同樣做一件事,沒有皈依三寶,實行起來可能會很困難,但是如果對三寶有信心,相信三寶具有無與倫比的加持力,在做之前首先供養、皈依,並祈禱三寶給予幫助,那就很容易成功。我們不論作哪種如法的事業,首先皈依、祈禱三寶,就能如意滿願。
   
(八)皈依能令快速成佛
   
皈依三寶不僅能成辦一切事業,而且能夠快速成佛。這個道理是因為:你能對三寶生起信心而皈依,就會遠離八種無暇,可以得到暇滿人身,再依止三寶學習殊勝的道,這樣很快就會成佛。《涅槃經》說:皈依三寶者,速得佛果位。《集學論》也說:如果一個人時常對三寶恭敬、供養,沒有疲厭之心,那他就能超越四魔,很快成就無上菩提。
   
以前有個人,他在路上看到一尊小泥像,心想:這尊像這樣放著會被雨淋壞,不能讓他毀壞。他看到泥像前面有一個鞋墊,就把鞋墊放在佛像頭上。另外一個人路過時,看到這樣髒的鞋墊蓋在佛像上很不恭敬,就把鞋墊扔掉。這樣,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間蓋鞋墊的和後來扔鞋墊的人,都以他們的賢善之心,後世得到王位,並播下究竟解脫的種子,最後都會逐漸成佛。
   
所以,像三寶這樣不可思議的對境,只要對其中的一種結上一點善緣,都會成為成佛的因緣,更何況認識到三寶功德之後以虔誠的信心皈依,一定能很快成就菩提。
 


三、認識皈依的對境
 
   
(一)為什麼要認識皈依的對境

   
認識皈依的對境很重要,皈依的對境認識清楚了,這樣的皈依才會是真實的皈依,之後的聞思修才可以進入平穩的軌道。
   
如果在最初皈依的時候沒有認識清楚,名義上說是皈依了佛、法、僧,但心裏仍然譭謗輕視佛法,或只皈依佛、法,不皈依僧伽;或皈依一部分的僧伽,排斥另一部分的僧伽,就會造成宗派爭執、舍法謗法,以及佛教團體之間互相排斥等等讓人痛心的現象。這種做法會導致失壞皈依戒,非但沒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反而因這樣的惡業而感受惡趣的痛苦。
   
(二)皈依的對境是三寶的全體而不是部分
   
我們皈依的是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寶,而不是其中某一個部分。
   
佛寶就是釋迦牟尼佛等十方三世諸佛的法身、報身和化身,一切佛都是我們所應皈依的導師。並不是只皈依一部分佛而捨棄另一部分佛,也不是只皈依化身而不皈依法身和報身。
   
所謂法寶,包括證法和教法兩部分,證法是戒律、禪定和智慧,教法是三藏十二部教典。無論是大乘法、小乘法、顯宗或密宗,只要是佛說的法都是我們同等皈依的對境,不能因為對一部分佛法很有信心,作了皈依,就把其餘的法當作邪法一樣看待。
   
所謂僧寶,以大乘的角度來講,一地以上的菩薩,只要一位就是僧寶,就象文殊菩薩、地藏王菩薩,以及維摩詰居士、魚籃觀音等;按大小乘共同具有的觀點,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或比丘尼所組成的僧團都稱為僧寶。不分時間、地域、何種教派、傳承,只要是僧伽,都一樣是皈依的對境,不能只皈依一部分的僧伽,而把修學不同法門的其他僧伽當成外道徒一樣看待。
   
因此我們皈依不是皈依一部分的佛寶、法寶和僧寶,而是對盡虛空遍法界的所有三寶都普做皈依。另外要注意的是,授皈依戒的師父,他所起的主要作用只是幫助你們獲得皈依的戒體,這一點務必要認識清楚。
   
(三)需全面、同等皈依的理由
    1
、不全面、同等地皈依會讓諸佛菩薩痛心
   
比如在一個世間大學當中有各類科系,有很多老師在傳授各種學問,而且有無數的學子在求學。作為一個對知識嚮往的人,看到這麼多的老師、教法和學生,心中必然產生一種喜悅與崇敬之情。而不會因為自己喜歡其中某一學科,而輕視、排斥其餘的學科。
   
而佛法的大學更是浩瀚無際,由於眾生有無數種根性和意樂(也就是興趣),所以佛陀示現出法報化三身,來作為眾生的導師。這些導師們所傳授的法門從淺到深,有無量無邊,適合各個層次的眾生進行學習,而學習不同法門的僧伽也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形式和境界。所有這一切都是三寶體性的表現,所以應當同等恭敬。我們的眼界不能太狹窄,不能以自己的分別念把本來就是一體,互相不可缺少的三寶割裂成自己的和別人的,隨意進行取捨,這樣只是毀壞佛教而已,我們不能做這種讓諸佛如來痛心的事。
    2
、不同等皈依會造下嚴重的罪業
   
如果我們有分別,必定是落在一邊,要麼皈依要麼不皈依,要麼恭敬要麼不恭敬,不是緣取就是捨棄。這樣如果把佛法僧三寶全體分成兩分,只對其中的一分皈依、恭敬、護持,那對另一分是什麼態度呢?可以斷定是不皈依、不恭敬、不護持,這是在造一種什麼性質的業呢?是不是緣著尊貴無上的三寶對境,造下最深重的、墮落惡趣的業呢?
   
比如對佛法的一部分執著是善妙,是成佛的助緣,而恭敬它、皈依它;對佛法的另一部分執著是不好的,是成佛的障礙,而輕視它、捨棄它,這種輕視、捨棄就是在造謗法業。同理,對佛寶、僧寶也這樣貪執一方、嗔恚一方,就是謗佛、謗僧。一方面說自己皈依三寶,另一方面又謗佛、謗法、謗僧,這樣有沒有皈依戒呢?必定沒有,反而是佛教的罪人。
    3
、如果皈依境全面、圓滿,就可以成為出生最殊勝功德的所依
   
我們看,一尊佛一個毛孔的功德,即使以佛自己盡虛空際宣說也宣說不完;對四句的聖法聽聞、讀誦的功德也沒辦法以分別心做衡量;一位聖僧安住慈心三昧的善根也是無量無邊。現在總集起來以十方三世所有的佛、法、僧作為皈依境,在這樣的功德大海前皈依、祈禱、供養、隨念功德,當然會產生出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所以有必要全面、同等地皈依,這是皈依時必須把握的關鍵。
    4
、不全面、同等皈依和普賢行願相違,不能成佛
   
如果希求成佛,必須要生起並且實踐普賢菩薩的大行和大願。普賢行願是怎麼樣的呢?其中說到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這就是說要普遍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陀。又說:所有與我同行者,于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這是說要以十方的一切僧眾作為菩提道上的道友。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這是說要護持、修習、弘揚一切諸佛的教法和證法。
   
所以,假如不同等皈依十方三世的所有三寶,就會成為生起普賢大願、修持普賢大願的嚴重障礙,也因此無法現前浩瀚無邊的佛果功德大海。
    5
、一切皈依境同一體性的緣故,需要同等皈依
   
從究竟上來說,皈依境就是聖眾相續當中的本體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這三相無二無別的智慧。既然是同一體性,又怎麼能夠在這上面貪執一個,捨棄另一個呢?這不是自取迷亂嗎?
   
(四)同等皈依和專修並不矛盾
   
打個比方,在學校讀書,在某一階段裏,需要在某個班級當中,和幾十個同學共同跟隨幾個老師,學習某些特定的課程,並且在學習內容、次序的安排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不能錯亂、混雜,但是對於學校全部的老師、學生和有意義的課程還是都要同等恭敬。如果只重視自己班級的老師、同學和學科,而輕視,或者排斥另外的老師、同學和學科,這只能說明心量、智慧狹小,不具足一個學生應當具備的品德和素質。
   
同樣,我們修學佛法,在某一階段,需要對某種法專門修學,依止有緣的上師、修持有緣的本尊,這樣才能有所成就,但是從皈依方面來說,所有的三寶都同等是自己的皈依境。
   
往往有的修行人把暫時的專修專學顛倒地變成宗派偏執,只皈依自己法脈的上師、教法、僧眾,而輕視和排斥其他法脈的上師、教法、僧眾。打個比方,比如修學淨土,為了使自己的淨業精純,需要一心祈禱阿彌陀佛、讀誦研習淨土經論,持念阿彌陀佛名號,對於散亂難以攝心的凡夫來說,在最初階段這是極有必要的。但這不是叫我們片面皈依,上師阿彌陀佛的心願也不是這樣的,我們看阿彌陀佛是怎麼發願的,他發願:所有的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後,都得到神通自在波羅蜜多,都能在一念頃前往百千佛刹當中,供養無量的諸佛,這條願不成就,就不成佛。所以上師阿彌陀佛也是加持我們能做到同等供養恭敬十方諸佛。
   
而且在淨土五經之一的《普賢行願品》當中說,往生獲得授記之後,經過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遍在十方不可說不可說的世界,以自己的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怎麼利益呢?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意樂,宣說不同的法門,應當以小乘法度化就對他說小乘法,應當以大乘法度化就對他說大乘法,應當以密宗、顯宗、禪宗、天臺宗、華嚴宗、中觀宗、唯識宗等等的聖法度化,都會相應地傳授。比如一個人要立志做大醫王,但是他不能包容一切醫藥而捨棄一部分醫藥,將來碰到需要以這些醫藥治療的疾病,他以什麼來醫治呢?這樣不是和他的願望相違嗎?所以我們現在一開始就要皈依一切法寶,將來才可以用一切正法來度化不同的眾生。
 


四、生起歸依心的不同方法
 
   
(一)由認識到三寶功德而皈依

   
對於三寶的種種功德心裏反復思惟,要使心裏對皈依處生起猛利的信心。
   
佛寶的功德主要從三個方面來瞭解:就是智慧、慈悲和事業。佛陀以智慧沒有任何障礙地通達了一切宇宙人生的真理,佛陀的大悲普遍觀照一切眾生,沒有一刹那的間斷,佛陀的身語意的事業都是任運沒有勤作,在相續不斷地利益一切有情。對於機緣成熟能夠接受引導的人,佛不會錯過,都會讓他們圓滿,必定會行持一切應當作的事業。
   
法寶的功德怎麼體會呢?聖法是諸佛的母親,意思是說佛所具有的無量無邊的功德,沒有一個不是從教法和證法這個源泉生起來的。換句話說:聖法的特性就是能夠遣除過失、引生功德,是出生一切道果功德的源泉。
   
僧寶的功德怎麼體會呢?因為所有的聖僧都是聖法的如理修行者,所做的完全是宣說正法、受持正法、思惟正法、修習正法等的事業,當然他的相續具有極為殊勝的功德,超過了世間外道的學法者。
   
要想具體地瞭解三寶的功德,需要學習《隨念三寶經》以及全知麥彭仁波切的《隨念三寶經釋——無盡吉祥妙音》,還有《寶性論》等的經論。這樣結合起來思維三寶的功德非常重要,只有從這個地方努力才會生起和加深對三寶的信心。
   
開啟皈依之門的就是信心,而生起信心的途徑就是要認識到三寶的不共功德。只有認識到三寶的不共功德和加持,才會真正知道三寶是我們一切時處的皈依處,除了三寶之外,沒有其他的依靠。
   
從皈依對境三寶的角度來說,救護或加持的能力已經圓滿具足,但能獲得多大的加持完全取決於自己的信心和恭敬心的程度。如果具有上等的信心和恭敬心,所得到三寶的加持也是上等;如果具有中等的信心和恭敬心,所得到的加持也是中等的;如果只具有下等的信心和恭敬心,所得的加持也是下等的;如果沒有信心和恭敬心,那就不可能得到三寶的加持,即使佛來到面前,也無法利益我們。善星比丘和提婆達多跟隨佛很多年,因為沒有信心和恭敬心,反而緣佛造罪墮落惡趣。所以知道三寶的功德,對三寶生起堅定的信心,這是皈依最主要的因,也是修皈依最關鍵的環節。
   
在西藏的工部地方,有一個人叫覺沃奔,人不聰明,但非常地實在。有一次,他遠道來到拉薩,朝拜覺沃佛像。(覺沃佛像是佛陀十二歲時,完全按照佛陀當時的樣子做成的,而且還受到佛陀的親自加持。因此前去拉薩朝拜覺沃佛像是藏地人們的一大心願。)在覺沃奔的心中,覺沃佛並不是佛像,而是真正的佛陀。當時覺沃像前沒有人,他看到供桌上有食品和酥油燈,他心裏就想:覺沃是用糌粑蘸上酥油來食用的,他想讓酥油不凝固,才把它點燃,覺沃怎麼吃,我也應該怎麼吃。他果然把糌粑蘸上酥油吃了起來。
   
吃完之後,看著覺沃像說:狗叼走食品,你是笑咪咪,酥油燈被風吹動,你還是笑咪咪的,你真是一個好上師,我的鞋子你幫我保管一下,我轉繞你一圈再回來。這樣他把鞋子放在佛像前,自己去轉繞了。恰好這時香燈師進來,看到那雙鞋,準備扔出去,這時候覺沃佛開口說:這是工部奔委託我保管的,你不要扔。
   
再說工部奔回來取鞋,又對佛像說:你真是一個好上師,明年到我家鄉來,我燉上豬肉、釀上青稞酒等著你。覺沃佛像說:可以。

   
工部奔回到家裏,對妻子說:我請覺沃仁波切到我們家作客,不知道他什麼時候來,你要常常去看他來沒來。

   
到了第二年,有一天他妻子去提水的時候,水裏面顯出了很清楚的覺沃影像。妻子馬上跑回去告訴他:水裏有個人,是不是你請的客人?

   
工部奔馬上跑出去,看到水裏有覺沃仁波切。他以為覺沃佛掉到水裏去了,就跳進河把覺沃的身體抓住提上來。他想把覺沃帶回家,到了一塊大石頭前,覺沃說:我不去俗人家裏。說完後,覺沃直接融入到那塊石頭。後來石頭上自然顯現出覺沃佛像,人們都叫他覺沃石,顯現覺沃像的那條河也被叫作覺沃河。人們說這尊石像一直到今天都和拉薩的覺沃佛有同等的加持力。

   
照一般人的看法,工部奔吃了佛像前的供品,還把鞋放在佛像前,這是有很大罪過的,但是他對佛的信心很純淨,自然得到佛的悲湣,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經上說:誰虔誠地作意,佛一定現在他的心前賜予加持。蓮花生大師說:具有信心的善男信女們,我蓮花生不會離開你們,一直到我的壽量滅盡之前,我會在每個具信心者心前顯現。所以,自己具有信心的話,一定會得到佛的大悲加持。
   
全知麥彭仁波切和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一直強調,對一個修行人來說,必需抓住兩個要點,一個是對於輪回的六道眾生應當生起、增上大悲心,從大悲心中生起菩提心,另一個就是對於解脫的三寶應當生起、增上信心,從信心中生起出世的智慧。現量證悟勝義諦,完全依靠信心,佛在經上也說:勝義諦唯依信心才能證悟。我們依靠不共的信心,就能使上師三寶的加持融入相續,這樣就會生起真實的證悟。所以,憶念三寶的功德而皈依至關重要。
   
(二)由認識到三寶各自的功德而皈依
   
按體相來說,現前無上菩提是佛寶的相,佛所證的道諦和滅諦是法寶的體相,經過佛的教授而如理的修行是僧寶的體相。
   
按作用來說,作為導師的佛陀,他的作用是通過轉*輪,引導我們這些佛弟子成就佛果;作為正道的聖法,他的作用是成為我們斷除煩惱與痛苦的所緣,換句話說,我們緣著聖法如理地聞思修,就能夠斷除煩惱和痛苦;作為修行伴侶的僧伽,他的作用是使修行的功德勇猛增長。
   
按信解來說,對佛寶應當樹立親近承事的信解,對法寶應當樹立希求證得的信解,對僧寶應當樹立同見同行等的信解。
   
按修行來說,對佛寶應當修習供養承事的正行,對法寶應當作精進修習的正行,對僧寶應當修習共同受持聖法等的正行。
   
按隨念的角度來說,應當相應於三寶各自的功德,分別進行憶念。
   
按出生福德來說,分別依靠佛法僧都能產生出最殊勝的福德。意思就是以佛陀作為所緣境,對佛頂禮、供養、承事、稱讚等等,以聖法作為所緣境,對聖法聽聞、讀誦、受持、開演、思惟、修習等等,以及以僧伽作為所緣境,對僧伽頂禮、供養等等,都能產生出最殊勝的福德。
   
(三)由自己發誓而受皈依
   
以對三寶的信心,而在心中生起皈依的誓願,即發誓依佛陀為導師,依涅槃為真正的修法,依僧伽為修行的助伴。
   
皈依最重要的就是這個誓願,沒有這種堅固的誓願,即使參加皈依儀式、領取皈依證都不算是獲得皈依戒。
   
(四)由不尋求其餘皈依處而皈依
   
就是通過知道內道與外道的本師、教法以及學法者的優劣差別,心裏把佛法僧三寶定為皈依處,從今以後不再把任何和三寶相違的外道本師、教法及其追隨者作為皈依處。
   
內外道在大師、教法和學法者方面確實有差別。內道的大師佛陀圓滿了功德,遠離一切過失,外道的大師沒有解脫的功德,並且還被煩惱束縛;內道的教法是解脫的正道,完全可以斷除煩惱了脫生死,外道的教法不能走向解脫,了脫生死;內道的修法者具有如理修行的真實功德,外道徒都是行持邪道,不具有解脫道的功德。通過比較之後,我們就知道這兩種是不可能同時作為皈依處的,我們要選擇其中能給我們帶來真實利益的一種,來作為我們的皈依處。
   
打個比方,有兩條路,朝向上和向下兩個方向,並且都有各自的嚮導和行人,我們要向上走,如果還去走向下的路,跟隨向下的嚮導及行人,這樣能不能達到目標呢?顯然永遠也不能達到。
   
如果皈依三寶以後,還信奉外道的創始人、認為他的教法很殊勝,而且把學外道的人作為道友,三皈依就不得清淨。即使我們天天都修行也很難獲得真實利益,因為我們邪正不分,肯定沒有解脫生死的希望。所以這一點不容含糊。我們的皈依處唯一是佛法僧三寶,再不允許夾雜其他。
   
所以,我們在皈依之前就要思惟好,心裏要想:我除了佛之外再不依止其他的導師,我要按佛所說真實修習佛說的一切聖法,而不尋求佛法之外的教法,一切如理修行的僧伽是我修道的助伴,除了僧伽以外我不去尋求其他的道友。有了這樣的堅定的信念,才是真正的三寶弟子,沒有這種堅定的信念,以其他任何心念和行為,都不算是進入佛門。
 


五、皈依的分類
 
   
因眾生的發心不同,所作的皈依又有相應的很多分類,歸納起來,可以有以下三個大的種類。這三類是按三士道劃分的:

   
(一)心裏畏懼地獄、餓鬼、旁生三惡趣的痛苦,希求善趣人天的安樂,以這種動機而作的皈依是下士道皈依。

   
(二)認識到無論是受生在輪回的何處,都是痛苦的自性,為了自己解脫輪回的一切痛苦獲得寂靜涅槃的果位而皈依,是中士道皈依。
   
(三)觀察到一切母親有情都沉溺在輪回的大苦海中,感受著無法想像的痛苦逼迫,為了把他們從苦海中救拔出來,安置在無上正等覺的果位而決心皈依,是上士道皈依。
   
在這三種發心之中,第三種動機最為崇高,功德也最為殊勝。
   
大乘修行人的皈依超勝小乘,比如大乘皈依是發誓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最後圓滿證悟人無我和法無我,因為要度化母親眾生的悲心,而發起了勇猛的皈依誓願等等,具體可以學習彌勒菩薩所造的《大乘莊嚴經論》。
   
我們要知道,將來證悟功德的大小跟現在因地皈依心的大小有直接的關係。如果現在能努力生起大乘的皈依,那麼在這個大乘皈依誓願的推動下就會按照大乘深廣的法來修學,這樣從最初的資糧道一直到無學道成佛的一切道果功德都可以相續不斷地產生。
   
所以,大家皈依的時候應當發大乘的皈依心,要點就是:為了解除一切眾生的痛苦,所以我以三寶作為自己的皈依處。
 


六、授皈依的儀軌
 

    獲得皈依的方式有兩種,就是世俗得粗皈依和法性得細皈依。什麼是世俗得呢?就是通過我們心中立下誓願,口中隨儀軌宣說誓言,以及傳授皈依的師父念誦儀軌的聲音、彈指等表示方法所獲得的的皈依。什麼是法性得呢?就是通過現量證悟法性而獲得的不會再失壞的皈依,這是在證得一地的時候獲得的。對於我們來說,是按照世俗得的方式來接受皈依戒。受皈依戒必須完全按照聖者所制定的儀軌,在《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摩》中,皈依的儀軌是這樣的:
   
求皈依者頂禮三拜,在本師前,蹲踞(或長跪)合掌,跟隨師父說受歸依戒語:
   
大德一心念我,我某甲(各稱法名或俗名)始從今日,乃至命存,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就是從受皈依的當天開始一直到這一生的結束,這是指我們受皈依的時間,在這個期間乃至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能從心裏捨棄皈依三寶。)
   
皈依佛,兩足尊;
   
(我們皈依的導師佛陀,福德和智慧都圓滿具足,是有情中最尊貴的,所以尊稱為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我們皈依的聖法具有遠離貪欲的清淨自性,在一切法當中最稀有最尊貴,所以尊稱為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我們皈依的僧伽都是按聖法如理修行,在一切團體當中是最殊勝的團體,所以尊稱為眾中尊。)
   
請大德,始從今日,乃至命存,攝我為受三歸戒居士。(重複三遍,在第三遍念到攝我為受三歸戒居士的時候,授皈依師彈指。這個時候每個受歸依的人一定要觀想在聽到彈指聲的同時,自己獲得了圓滿的三歸戒體。)此乃方便,(這是授皈依師說的,這句話的含義是:以聖教為方便,能趣入涅槃到達安穩之處。)善哉。(這是接受皈依的人說的。)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要獲得圓滿的皈依戒,需要具足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求皈依的願望;二是知道以自己的皈依心願,佛像、經書等三寶的所依,以及授戒師如理傳授皈依等這些因緣的聚集,就可以獲得圓滿的皈依。
 


七、皈依的學處
 

    受了皈依戒後,重要的不是去辦個皈依證,而應該明瞭皈依的各種學處。佛陀在顯密經典中也規定,從小乘直至頂乘無上大圓滿,無論是傳戒還是灌頂,之後都需要講授相應的戒律學處,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皈依的學處。
   
我們要知道,奉行皈依學處的目的,是在皈依後,防止失壞皈依戒,同時增長皈依心,使自己越來越與三寶相應。
   
皈依的學處在應當制止和應當遵行的方面各有三條。
   
(一)應當制止的三條學處
    1
、皈依大師佛陀之後,不再皈依其餘的諸天等,世間大自在天、遍入天、各種天仙、其他靈鬼、山神、河神、龍等,都不能再做為究竟的皈依處。假如是為了暫時成就世間如法的事業,請他們做為助伴,不會失壞皈依戒,關鍵是皈依佛陀後,不皈依外道的導師。
    2
、皈依聖法之後,不應當損害有情,也就是一切損害有情的想法和行為都應當杜絕。因為佛陀宣說的聖法的自性(本質)是慈悲、是寂靜,而損害有情與聖法的精神完全相違。
    3
、皈依僧伽之後,不應和外道共住。凡是不以三寶為歸宿,或誹謗三寶的人,都不應當作為一起修習的伴侶。這樣規定的原因,是我們剛皈依的人,知見還沒完全建立,信心還沒有穩定,和他們接觸,有可能會失壞我們的皈依。佛陀的這個規定,就象父母對子女關愛心切,在子女長大成人之前,告誡子女要遠離社會上的壞人一樣。
   
(二)應當遵行的三條學處
    1
、應當對佛像、佛塔象真正的佛陀一樣恭敬,斷除一切不恭敬、輕毀的想法和行為。佛像不論造型如何,我們都不能譏毀,最多只能說造佛像的人工藝不高;佛像不能放在低處,不能放在不清淨的地方,我們世間的人對於自己的衣服,都要掛在乾淨、整潔的地方,不使粘了灰塵,更何況是對尊貴的佛像呢;也不能當作商品出售、抵押、典當等。
    2
、應當恭敬經書,就是對下至一頌以上的正法都應當遠離不恭敬的想法和行為,譬如把經書當作商品出售、抵押,把經書放在不乾淨的地方,外出時把經書和髒物裝在一起等等。還有不能跨越經書,我們不會去跨過自己父母的相片,也不會去跨過一位官員的頭頂,更何況是對那麼尊貴的經書呢。藏地有一個傳統說法,就是甚至連佛像都不能放在經書之上。另外也不能在經書上寫寫劃劃,學習時要做筆記,可以寫在別的筆記本上。
   
當年阿底峽尊者來到一個地方,有一位密法修行者不知道尊者的功德,不願去聽尊者講經,一次他正在念經,用手指粘了齒縫間殘留的食物在翻經書,尊者看到後連呼啊紮瑪,不能這樣!不能這樣!,這位修行者這時才知道遇到了善知識,立刻對尊者生起了恭敬心。
    3
、應當恭敬出家僧人、袈裟、缽等沙門相,在一切情況下對於佛教各宗派的出家團體不能搞派別,對僧人應當尊重、禮敬,對袈裟、缽等也應恭敬。當年阿底峽尊者的弟子中最優秀的是仲頓巴尊者,仲頓巴尊者是位居士,對於僧寶十分恭敬,路上見到僧衣上的一小布片他也要合掌,見到有出家僧人經過,則退在路邊,恭敬下跪,給僧人讓路。
   
所以我們皈依佛以後,對於佛寶的身像,下至佛像的碎片都應當生起真實佛寶的觀想,恭敬頂戴,安奉在乾淨的地方;皈依法以後,對於佛經上的每個字、每一句話都應當生起恭敬心,對於經書應當頂戴供養,生起真實法寶的觀想;皈依僧以後,對於僧寶的所依,下至僧衣上的補丁也應當生起真實僧寶的觀想,對它恭敬供養、頂戴,放在乾淨的地方。
   
而且對於三寶的共同學處有六條:
    1
、反復思惟內道本師佛陀和外道創始人的區別,內道和外道的教法以及學法者之間的區別,也要反復思惟佛法僧三寶之間的不同功德。
    2
、隨念三寶的大恩德,恒時精勤地對三寶供養,就連自己受用飲食之前也應當首先供養三寶。
    3
、(就是)自己以慈悲心隨分隨力地引導其他的有情,使他們受皈依。
    4
、不管從事什麼事業,滿足什麼願望,都應當供養、啟白三寶。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應該禁止從事與三寶的精神相違背的事情,任何時候都應該以最虔誠的心歸仰、依靠三寶。
    5
、通過學習三寶的利益,應該在一天的六時中每一時作一次皈依,一天總共作六次,這是按出家僧人的作息要求來定的。出家僧人晚上只在中夜分睡覺,其餘的時間都在用功修行,因此在六時中,也就是每隔四個鐘頭作一次皈依。現在的居士如果能夠做到這樣,那是最好的事,如果做不到,可以這樣安排:早上起來時,吃中飯、晚飯、睡覺前各誦一次,再加上在半上午時(大概十點鐘)、半下午時(大概三點鐘)各誦一次,加起來正好六次。作皈依的方法是心中對三寶生起信心,並生起皈依的誓願,口誦皈依的偈子: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佛陀對我們規定的一天修習六次皈依非常重要,我們凡夫的特點是分別念轉動起來後便會把學佛的事拋到了腦後,每天六次的這樣皈依,對我們是很好的提醒,養成這樣的習慣,對增上我們的修行很有好處。
    6
、下至開玩笑,上至遇到生命危險,也絕不捨棄三寶。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們的生命以及財物等受用在這生命終時必定是要捨棄的,但如果破了皈依戒而遠離了三寶,那就會在生生世世當中輾轉不斷地感受痛苦。所以這個皈依戒比生命還重要,要反復不斷地下決心,即使是開玩笑也不說捨棄皈依的話。
 

 

一、傳承的意義
 
   
傳承是傳遞教法的一種傳統形式。傳是傳授、傳遞,承是繼承、領納。由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把清淨的佛法傳授給有緣弟子,弟子領納繼承,獲得傳承的加持力量。正是這樣一脈相承、代代相傳的傳承,才使得佛法燈燈相續、源遠流長。

   
雖然佛法中各個法脈的傳承各不相同,但所有的法脈,都可以歸攝到密宗和顯宗這兩個大的法脈中,下面我們就從這兩大法脈,來看佛法中傳承的分類。
 

 

二、傳承的分類
 

    (一)密宗傳承
   
密宗總的分為四部,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每一部都有其各自的傳承體系,每一部之中,不同的法脈又承接了不同的傳承。比如,以無上瑜伽部中,前譯甯瑪巴所傳的法脈為例,其中就有內三續的三大傳承。
    1
、如來密意傳:這是最殊勝的傳授方式,分為對自相續的傳授和對他相續傳授兩種。對自相續傳授是如來在無勤任運大悲自覺智慧自相光明性中,對浩瀚如海不可思議的佛眾眷屬,以無言語、無表示的方式傳授諸法,使這些眷屬現前實相密意;對他相續的傳授是如來對已入金剛喻定的十地菩薩,進行意傳,使其在第二刹那證得佛果。對於不能直接了悟的眾生,如來就化身於無盡的世界中,進行度化。比如釋迦牟尼佛,應化在南瞻部洲,為眾生宣說了經、律、論、事部、行部、瑜伽部等的無上妙法。
    2
、持明表示傳:持明本來是指護持與空性無二無別的光明的大修行者,相當於顯宗登地以上的菩薩。這裏持明表示傳裏的持明,則是指佛陀或至少已登八地的菩薩,弟子則至少需要自相續已經成熟,能夠領納上師的表示。持明者僅僅以表示,就能使弟子證悟法性,獲得登地的果位。佛滅度後,由金剛薩埵、密主金剛手將瑪哈約嘎(生起次第)、阿訥約嘎(圓滿次第)、阿底約嘎(大圓滿)三類極密深法傳授于國王匝、聖種五賢、勝心天子、嘎繞多吉等持明者,又由這些持明者在有緣、合格的弟子前輾轉傳授。(比如佛當年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將殊勝的禪宗法門傳給摩訶迦葉,即是用持明表示傳。)
    3
、補特伽羅耳傳:是指蓮花生大師、大班智達布瑪莫紮等補特迦羅通過口述耳聞的方式所傳授下來的密法,稱為補特伽羅耳傳。補特伽羅是梵語,意為眾生,這裏的補特迦羅,是指在密法上已有相當的修證,至少也已經獲得相當於顯宗大乘加行道果位的修行人,對弟子則在具信心、具法相之外,沒有證悟的要求。
   
前譯甯瑪巴還細分有六種傳承和九種傳承。六種傳承就是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黃紙詞句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九種傳承就是如來密意傳、持明表示傳、補特伽羅耳傳、空行囑咐傳、發願灌頂傳、教授授記傳、修持加持傳、耳聞實修傳、行持事業傳。
   
以上是以前譯甯瑪巴的無上瑜伽為例,對密宗傳承的一個簡單敍述,下面我們再來看顯宗的傳承體系。
   
(二)顯宗傳承
    1
、從顯宗的法流上,可以分為共同的聲緣乘和不共的大乘兩種傳承。
   
1)顯宗共同傳承:佛陀將教法交付于迦葉,迦葉交付于阿難,輾轉傳授。小乘聲聞對於佛的教法作了三次結集,結集成經律論三藏,在這之後由十八部聲聞在各地代代相傳。
   
2)顯宗不共傳承:佛滅度之後,由彌勒菩薩結集律藏,由文殊菩薩結集經藏,由金剛手菩薩結集論藏。文殊菩薩主要弘揚的是闡釋甚深見的經典、彌勒菩薩主要弘揚的是闡釋廣大行的經典,這兩位大菩薩又分別把這些深廣的妙法傳授給了龍樹菩薩與無著菩薩,然後由這兩位菩薩廣泛傳播到整個世間,後人把龍樹菩薩繼承、弘揚的甚深法門稱為甚深見派,把無著菩薩繼承、弘揚的廣大法門稱為廣大行派。
    2
、從傳授的具體方式上,可以分為四類傳承:
   
1)口耳音聲傳承:就是上師把諸佛以及祖師所傳授的顯密經論的文字對弟子讀誦,弟子只要耳根聽到聲音,就算是獲得傳承。這種傳承方式對師徒的要求都不太高,上師只要具有從佛陀或祖師開始的代代相傳、沒有間斷的清淨傳承和純淨的發心,弟子有恭敬心和求法的意樂就可以。
   
2)口耳教授講解傳承,就是上師按照菩薩、阿羅漢、高僧大德解釋經論的傳統,給弟子具體講解經論的字句和意義。和前一種相比,這種傳承對師徒的要求就嚴格一點,傳授者不但應當從上師那裏聽聞過,而且還通達了教典的意義,對於弟子,根據所傳佛法的深淺,也有相應的不同條件。
   
3)經論實修引導傳承,就是上師把如理獲得的實修經論法義的經驗傳授給弟子,引導弟子實踐佛法的一種傳承。這種傳承對師徒要求就更加嚴格。
   
4)以心印心傳承,就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心性,以各種善巧方便指示給弟子,弟子在相續當中也能如是地證悟。這種傳承,要求上師必須是開悟的成就者,弟子則需要對上師恭敬如佛。(我們所知道的大圓滿、大手印、禪宗等的傳承方式,其中也有以心印心傳承。)
   
以上對顯密兩大傳承作了一個概括性的介紹,具體的介紹和所引用的經論,大家可以到顯密佛網中的顯密源流這一板塊上去閱讀、瞭解。
 

 

三、傳承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傳承的作用就是能使佛法傳續不斷,從而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只要傳承不斷,佛法就不會流失、變質。
   
不論是哪種佛法都需要清淨的傳承,尤其在密法中,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傳承,普賢王如來等都不開許聞思修行,更不用說在沒有傳承的情況下給別人灌頂、傳法、引導、實修了。正是因為殊勝的傳承沒有中斷,由傳承力量的加持,西藏各大教派的顯密佛法,至今仍極為興盛。
   
在佛法的傳授中,四種傳承方式都不可缺少,每一種傳承都有其殊勝的加持力量。具體來說,口耳音聲的傳承傳授的是諸佛菩薩和歷代祖師所傳授下來的佛法,每一次的念誦和聽聞,以代代相傳的傳承加持力,對於弟子來說,都能獲得殊勝的功德,同時也能保證佛法的完整、純正,杜絕外道偽經偽論混入佛法中,也能杜絕把佛經和菩薩論典排出佛法的邪行;口耳講授傳承,能把佛菩薩的真實密意正確地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獲得對經論句義的正確理解,同時也能防止不依止上師以分別念隨意解釋經論的做法,還能防止外道的觀點滲入到佛法中;經論實修引導傳承,能把經論中詮示的實修關要傳給後代的弟子,使弟子不至於停留在口頭空談上,而是按照佛菩薩的言教去實修,同時也能防止僅僅把經論作為一種知識、沒有實修的關要的錯誤認識,而造謗法重罪;以心印心的傳承,是上師把自己證悟的明空無二的心性境界,以靈活、應機的方式傳授給弟子,使弟子直接了悟自心的本來面目,防止弟子迷失在無念的智慧之外,落在依然以分別念修行的歧途。
   
總的來說,顯密佛法的任何一種傳承,都具有住持、延續佛陀教證二法的作用,具有傳承,教證二法的聞思修行就不會間斷,沒有傳承,完整純正的佛法就會衰敗乃至徹底中斷,所以佛法的興盛與否,和重不重視傳承有很大的關係。
   
不但佛法重視傳承,就連要做好世間的學問同樣也需要重視傳承,人們常說的師出名門名師出高徒等等表達的就是這層意思。
   
對照佛教的歷史,我們也能看出傳承的重要性,唐朝時期正因為漢地和藏地的各個顯密傳承都保持並延續著,從而才保證了當時佛法的全面興盛。後來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經歷過幾次大的災難,法難之後,某些法脈變得一蹶不振,而某些法脈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巨大的生命力,儘管這裏的原因很多,但傳承是否延續,是造成這種差別的一個根本原因。
   
總之,傳承是極為重要的,佛弟子應當提高對傳承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這樣佛法才有興盛的基礎。
   
我們要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維護清淨的傳承、遵守清淨的傳承,才能使正法得以延續,才能使自利利他的事業得以興盛。不僅在講經、說法、實修等方面,傳承的遵守非常重要,而且出家人的傳戒、安居、誦戒,做各種佛事、修持五加行,漢地叢林的清規,禪堂的規矩、早晚功課,還有念佛堂的規矩,諸如此類凡是行持如法的佛教事業,都有規矩,都有法則,這些都是諸佛菩薩為了千秋萬代的後代子孫,以智慧和慈悲制定下來的,能夠遵照來實行,必然會在正確的軌道上,成就功德和事業。
   
如果我們凡夫人,以一個隨心所欲的心,隨便在這些傳統、規矩上增加、減少甚至廢棄,這樣的結果會如何呢?這會破壞傳統、破壞傳承,如果自己沒有足夠的智慧,只是以一種分別念隨意來創新,結果恐怕不會帶來真正真實、長遠、堅固的利益。而且,這樣做,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如果人人都按這樣做的話,一個人有一套自己的想法、有一套自己的做法,而且凡夫的分別念也是此一時、彼一時,最後會造成極其混亂的局面。我們的大恩上師非常尊重傳承上師的規矩,不論做什麼都嚴格按照傳統來做,舉一個例子,比如傳法前後的念誦,上師對於維那師隨意加一些內容,或者念誦的音調不準確,不按規矩做,都會嚴厲批評。 

 

一、弘法必須發心純淨
 
佛法的興盛,眾生的安樂,是我們每位佛弟子所應關心的份內家事。而弘法者發心的優劣、素質的高低、方法的對錯則直接決定了佛法是否能夠得到有效傳播。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弘法所應注意的幾點問題作一探討。

   
一、弘法必須發心純淨
   
我們發心弘揚佛法,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動機。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當中說:只隨善惡意差別,不隨善惡像大小。也就是說一件事是善是惡,並不取決於其外在的形相。換句話說,即使表面是一種善的形象,但只要內心的動機不良,這件事實際上就是惡法。因此,我們首先來探討一下,什麼樣的發心才是合格的弘法發心。
   
(一)真情回報恩德
   
作為一位三寶弟子,我們都懂得要報恩,那麼對我們恩德最大的是誰呢?
   
從出世間方面來講,如果沒有上師三寶的出現,我們連解脫的名詞都不會聽到,更不用說走上解脫之道和獲得解脫的喜悅了。世間的喜悅、幸福的生活,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如果能有人讓我們脫離物質的貧乏,疾病的困擾,並贈給我們富足的生活,快樂的心情,對這樣的人,我們會感恩戴德,甚至可以以死相報。這些世間的安樂,比起上師三寶所帶給我們的出世安樂,卻又是那麼微不足道,上師三寶所賜給我們的證悟人無我、法無我等等的這些安樂,很多是我們沒有聽過,甚至連做夢都想像不到的快樂。這樣的大恩大德,即使是肝腦塗地,也報答不盡的。
   
我們要感念三寶的恩德,實際上,任何一點安樂都是三寶恩賜給我們的。為什麼這樣講呢?這要從上來體會。因為所有的安樂,不論是暫時的安樂,還是究竟的安樂,世間有漏的安樂或者出世間無漏的安樂,身心的安樂或者外在環境的安樂,這一切的來源確實都是從修行正道而來的。修行人天的正道,才有可能現前善趣人天的圓滿;修行三乘的解脫道,才會獲得三乘決定勝的解脫,在這個當中,不依靠正道而現前安樂的機會,連極微塵許都沒有。那麼,這五乘的正道是誰開示的呢?唯一是大恩的本師釋迦牟尼佛開示的,佛為了救度我們,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宣說了浩瀚如海的聖教法,是以這些教法的光明,我們才打開自己的智慧眼,能攝取到無量安樂。
   
佛在經上說:這個世間的安樂和善事,乃至夏天一絲微風吹在臉上的安樂,都是佛的悲憫和加持。同樣,我們的心裏生起一刹那的善心,也是佛陀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致。再從生生世世來看,我們的生命不只是這一世,今天能入佛門學習佛的教法,說明在過去無量生當中,都得到過三寶的救護。可以說,三寶在生生世世當中一直護持我們、救護我們,把我們從苦海當中拯救出來,這種護念和加被沒有一個刹那間斷、沒有一個微塵的間隔。
   
雖然我們還不能現量見到佛的三身,還不能圓滿地認識三寶,但是三寶總集的大恩上師,確實是以人的形相顯現在我們的眼前,為我們傳了從因果到無上大圓滿的妙法,做了各種甚深的灌頂,成熟我們的相續,這種把我們安置在佛果安樂的大恩大德,比大海更深、比虛空更廣,我們只有盡未來際弘法利生,才能報答上師的恩德。
   
在世間上,大家知道,除上師三寶之外,對我們最慈悲的,就是我們的母親了,從十月懷胎,到撫養我們長大,母親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辛勞。雖然小時候母親的辛勤照顧我們已經回憶不起來了,但從別的母親照顧孩子的情景,就可以知道我們也曾經受到過多麼大的愛。長大後,大家都感受了這個世界的人情冷暖,當這個時代人們變得越來越冷漠時,只有母親對我們的愛沒有任何改變,無論我們身處何方,無論我們處境好壞,她總是在深切地關注著我們,我們有快樂,她就由衷地隨喜,絕不會嫉妒,我們遇到挫折,她就替我們著急,絕不會在一邊看我們的笑話。對於母親來說,這種愛是天性的流露,並且每個人都感受過或正在感受著這種無私的關愛。
   
這種關愛我們不只是這一生才感受,在無始以來的輪回中,我們都曾感受過許許多多母親的愛,換句話來說,給予我們這樣感天動地的愛的母親有無量無邊,但是為了撫育我們,她們在付出辛苦的同時,也造下了很多惡業,和其他眾生積下了很多冤仇。就拿現世的母親來說,為了給我們衣食的保障,她們要努力工作,在工作中造下了妄語、偷盜等很多惡業;為了給我們增加營養,她們一次又一次買來活魚、活雞,親手殺死後烹飪給我們吃。正因為種種這些因為我們而造下的惡業,使得她們一次又一次地沉淪在惡道中。
   
這些過去宿世的母親現在在哪兒呢?她們就在我們的周圍,比如我們身邊的親友、同事,擦肩而過的路人,包括那個自己總是看不順眼的人,儘管變了模樣,但她們對我們曾經付出的那片真誠,和現在的母親一模一樣。這些暫時還算處境不錯的,而更多的母親,則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在地獄、餓鬼和大海深處,正遭受著難以忍受的各種苦難和恐懼。
   
對母親的巨大恩德,我們要給予真心的回報,而親愛的母親正遭受苦難,我們更應該馬上加以救護。
   
這也是上師三寶最喜歡做的事業,上師三寶所致力的,完全是救度眾生的事業,因此,這也是我們報答上師三寶恩德的最好途徑。
   
(二)最殊勝的報恩是弘法
   
我們先來看已經成就了的佛陀,他們是以什麼樣的方式在救度他們過去世的母親——我們這些眾生呢?如果佛陀把自己的圓滿福報佈施給眾生,會使所有的眾生衣食豐足還綽綽有餘,但眾生福薄,福報到了眼前也顯不出來。所以佛陀所採取的,正是給眾生開示正見,傳授方法,引導眾生通過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出輪回的泥潭,登上極樂的涅槃城。佛經上說:諸佛不是以水洗除眾生的罪業,不是以手遣除眾生的痛苦,不是把自己的證悟移到眾生心中,諸佛是開示法性真諦使眾生得以解脫。所以除了為眾生宣說正法,無誤的讓他趣向解脫之外,諸佛如來也沒有其他的救度方法。
   
再從歷代成就了的祖師大德來看,他們幫助母親眾生的方法,也是通過弘揚佛法,來引導眾生一步步獲得心相續的轉變。
   
弘揚佛法的利益不可測度。就以因果正見為例,如果學法者在學習了有關因果的公案、道理、教言之後,心中改變了原先的錯誤觀念,生起了堅定的因果正見,那麼這種正見給他帶來的利益遠遠不是讓他得到一億塊錢可以相比的。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給他一億塊錢,只能利益他的今生,不可能利益他的來世;只能利益他的肉身,不可能利益他的法身。但是這樣的因果正見,能讓他進入斷惡行善的善道,由此他的色身、財富、外在環境等等,不但在今生,而且生生世世中都會不斷增上,再在這個基礎上受持三乘戒律,就能產生更殊勝的戒定慧功德。
   
不但如此,而且在一個人受到佛法的加持,感受佛法的真實利益後,他就很有可能會將自己的親身體會介紹給親朋好友,並以自己的正見和善行影響有緣的人們,讓他們心中也生起因果正見。這樣輾轉傳播,佛法的甘露就會呈放射狀地傳播出去,對世道人心的教育,人民的安居樂業,國家的穩定強盛,都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並且使他們種下佛法的解脫種子。
   
因此,弘揚佛法,是報答上師三寶和母親眾生最究竟、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辦法。
   
那麼是否要等我們成佛之後才能開始去弘揚佛法呢?從諸佛菩薩的開示與示現上可以看出,我們在自己對佛法有所認識、把握後,就應該盡力地去把自己學到的佛法傳播給有緣的那些眾生。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建立喇榮五明佛學院,並培養了大量的法師,根本的目的,就是讓弟子在自相續得到提高的同時,就能作獅子吼,作弘法利生的大事業。
   
大恩上師法王說,寺院裏的建築是無常法,前幾十年寺院遭到了破壞,莊嚴的寺院、佛像變成了土石、瓦片,近來寺院的建築雖然恢復了,但是如果沒有講法、沒有聞思修,只會一些念誦、打鼓,這表明佛法還沒有復興起來,因此寺院裏要恢復講經說法,要建造閉關房,有些地方如果暫時沒有講法的法師,學院可以派那些學修有成的法師去。對於派去的法師,要認識到這是回報母親大恩的好機會,認識到這是代表了五明佛學院去弘揚佛法,要嚴格要求自己。
   
有的寺院的當家師認為講法不需要,重要的是修行。對於當家師自己,有可能在過去許多世中已經經過了聞思階段,現在可以直接安住於法性之中。但是寺院裏所有的出家僧眾中不可能都是當家師這樣的根基,寺院旁邊的群眾也不可能都是這樣的根基。對於那些暫時還沒有能力安住於法性中的人,還是需要從聞思開始,這一點很重要。
   
即使一個寺院不存在了,僧眾們各奔東西,也可以帶領出家僧眾修學,可以為在家的群眾開示,讓大家斷惡行善。一方面凡夫不可能做到像聖者那樣的宏大事業,但很多國家的總統、首相,想來也應該是凡夫,他們也能成辦很多事業,可見只要我們有決心,肯下功夫,大家發心廣大、眾志成城,也一定能真正利益自己和母親眾生。
   
(三)弘法要有明確目標
   
弘法的目標可以分為遠期、中期、近期三種。
   
遠期目標,是使一切有情都獲得佛陀的安樂,以回報上師三寶賜予法身慧命的出世恩德,以及眾生母親哺育色身的世間恩德。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的目標,自己要立下堅定的誓願,不但在這一世,在今後的生生世世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持不懈地利益眾生,永不放棄。這是我們學習了大乘佛法後,所應該立下的一種廣大、深遠的目標。
   
中期目標,就是在這一生當中,或者在接下來的十年二十年當中,應當至少在哪些方面護持、弘揚佛陀的聖教。各人因前世習氣的不同,機緣的差異,在法門的選擇上會各不相同,每人應在掌握了佛法的修行次第後,選擇適合自己根基的法門,長期一門深入,首先轉換自己的相續,同時發願幫助其他的眾生共同提高。
   
定好了遠期目標、中期目標之後,還要確定近期的基本目標。比如在近一兩年中,主要幫助的是哪些道友,幫助他們生起的是哪方面的正見,獲得哪方面的體悟。為實現這個目標,自己還需要在什麼地方努力,著重作什麼內容的聞思。並且,平時要多祈禱三寶,多積累功德,清淨業障,尤其要注重祈禱三寶總集的上師,每天安排專門的時間修習上師瑜伽,所有的這些功德,都要回向到順利地弘法利生的事業上去。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如果我們能夠從目前最切實的地方做起,不斷積累提升,最後廣大、深遠的目標就一定能達到。
   
弘法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挫折、違緣,這時我們應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榜樣,思維佛陀在因地漫長的菩提路中,甘願捨棄自己頭目腦髓的種種偉大行為,感念佛陀的傳法恩德,學習佛陀為法捐軀的精神,鼓起勇氣,克服困難。
   
我們當中也有一部分人,對於佛法的聞思修行,常常提不起心力,不能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願力不夠,也就是在利益眾生、宏揚聖教上並沒有立志。如果心裏真正立定了志向,真心要為佛教做事、要為眾生做事,怎麼可能在聞思佛法、修行佛法上沒有動力、沒有進取精神呢?
   
我們看,今天天主教徒在全世界範圍內宏揚他們的教義,為什麼他們的教能在全世界宏揚,能到處紮根呢?就是因為有千千萬萬的天主教徒獻身于天主教。不論地方多麼遙遠,不論環境多麼艱苦,不論宏揚的過程中有多少困難,都無法動搖他們傳教的熱情。反觀我們,都是一顆自私自利的心,什麼事都要符合自己,稍微有一點不順心意,不合口味,就不願意發心。大家都是來自漢地,漢地那麼大,有那麼多眾生連一句佛法都沒聽過,他們日日夜夜都在無明黑暗的籠罩之中,說得好聽都是現代的文明人,說得不好聽,都是無知的眾生——造罪業的眾生,沉溺在苦海中的眾生。這些父母有情他們都具有佛性如來藏,也都或多或少具有善根,如果有誰能發心為他們一步步宣講因果、宣講四諦、宣講空性,他們就可以得到救度。所以,他們最可憐的地方,就是缺少佛法上聞法、學法的因緣,如果能接上這個因緣,還是能趣入佛法。但是這個工作是需要人實際來做的。我們都會說自己是發了菩提心的人,但是這個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是要在實際行動上體現的,如果宏揚佛法的事都不發心去做,那你這個菩提大願以什麼來滿足呢?這也不是以口裏空談來滿足的!
   
真正講起來,如果你有了強烈利益眾生的心,有強烈護持聖教的心,你就會有學習佛法的真誠願望。這樣對於佛法當中的字字句句都會以整個生命來頂戴受持,因為在你的心目中,這是一切眾生安樂的源泉,只有自己把她圓滿地學到,才有能力再傳給無量眾生、才能振興佛教。所以每個人都要發宏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大願,這樣聞思才有動力。真正的大願發起來,生生世世都要朝這個目標努力,就象行願品講的: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沒有動搖、沒有退縮、沒有後悔,乃至眾生界沒有窮盡之間,一直發心。
   
(四)弘法要有強烈的責任心
   
弘法者應該意識到自己肩負了很重大的責任,什麼責任呢?就是要儘量使聽者的心中生起,並且增上佛法的正見。世間醫生救死扶傷,可以說責任重大,而法師們是在拯救眾生的慧命。如果每位講法者都有這樣的責任感,從讓一個聽者得到收穫開始,發展到讓幾十個人、幾百個人甚至千千萬萬的人生起佛法的正見和體悟,這樣,我們的佛法就會興盛起來,末法時代就會轉為正法時代。
   
尤其在現在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深重,佛法也日漸式微,做為一個佛弟子,不能眼看著佛法隱沒、眾生的相續越來越染汙,心裏無動於衷,而應當有一種獻身聖教、終身弘法的心願才對。比如河西的曲恰堪布和我們的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都是一輩子弘法,即使在文革那樣違緣深重的時期,上師還是堅持傳法,講了《七寶藏》等的顯密妙法。
   
我們應當常常這樣思維,聖法比這個肉身尊貴無量倍,自己只要有一分能力,就要盡心盡力地講修、弘揚。只要能以自己的口宣揚四句佛法,即使捨棄任何物質享受,都心甘情願,因為能把聖法傳入眾生的相續,這是最有意義的事。
   
如果講法者沒有很強的使命感、責任心,只是憑一時的興趣,甚至夾雜著一些私人的目的,這樣就不可能如理如法地來作弘傳,所獲得的效果就不會好,佛法的講聞也就不會興盛。
   
具備了強烈的弘揚佛法的責任感,就會極大地督促自己,使自己專注在法義上,反復思惟,這樣自己會不斷提高,對別人也會產生越來越大的幫助。比如講解《因果的奧秘》時,如果講解者本人責任心強,那他首先就會盡力學習書中的法義,認真閱讀各種講解因果規律、列舉因果事實的經論,在反復思維後,結合自己的認識和信念把法義講授給別人,這樣就能讓聽者增上對因果的信心。
   
(五)弘法要去除名利心
   
在傳法,或作佛法上的輔導時,如果弘法者內心是為了獲得現世的名聲、地位、利養、恭敬,那麼這只會增上自己的貪嗔癡,造作惡業,結果是使自己墮落惡趣。
   
就拿念經修懺超度亡靈來說,本來經文、儀軌都是具有殊勝加持的金剛句,但是如果念修者本人的相續不清淨,只是想以做佛事這個方法來獲取錢財,那麼對他來說,這種念誦就會成為一種很下劣的惡法。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口裏講的是非常殊勝、清淨的佛法,心裏追求的卻是大法師的名聲,以及千萬信眾的供養,那麼這樣的講法只會成為增上煩惱、墮落惡趣的因緣。假如這時來了一位更優秀的法師,吸引了原來在自己座下的信眾,嫉妒心、嗔恨心就會強烈地生起,會做各種譭謗,造下走向地獄的惡業。《百業經》、《賢愚經》等等的經典中,講了很多這一類的公案。
   
比如《百業經》當中有一則公案是這樣講的:
   
佛世的時候,有一天目犍連尊者以神通來到地獄,看見一個眾生,身體有幾由旬長,正在無間地獄當中受苦。很多獄卒把它的舌頭拖出來,鋪在燒紅的鐵地上釘住。有時候,他的整個舌頭和身體都被烈火燒盡,過不了多久,又復活過來。很多農夫在舌頭上耕地,耕牛和農夫的腳踏下去又抬起來,每一步都有一個兵器出來,把舌頭割成一塊一塊的碎肉,這個眾生痛苦得輾轉翻滾,大聲地嚎叫。當時,目犍連尊者入定觀察它前世的惡業因緣,但是神通力不夠,就回來請問佛。
   
佛說:這個眾生曾經造了極大的惡業。過去無失心如來出世的時候,在王宮中,有一位三藏法師,受到王宮上下和內外城民的恭敬供養,衣食富足。後來有一位阿羅漢帶了五百位眷屬,在王宮裏住了一段時間,然後搬到王宮外面住。這位阿羅漢,相貌很好,又具有聖者的德行,所以很多人都對他有很大的信心,做了很恭敬的供養承事。這樣就引起宮中三藏法師的嫉妒。他在很多人面前誹謗說:那位法師已經破了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的法,所傳的都是邪知邪見,你們千萬不要依止他,對他恭敬供養沒有什麼利益。聽到這些話的人都信以為真,在這之後,很多人不再恭敬供養羅漢法師。聖者阿羅漢的心裏當然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什麼,於是就離開了這個地方,以免三藏法師造下更多的譭謗惡業。王宮當中的三藏法師很高興,他的名聞利養又恢復到象從前一樣。但是,他死後墮入無間地獄,就是現在你看到的這個地獄眾生。因為他無因誹謗羅漢比丘,從無失心如來一直到現在我的教法之下,都沒有得到解脫。
   
目犍連尊者又問佛:他在什麼時候才能得到解脫?

   
佛說:在將來正覺師如來出世的時候,他才會得到人身,出家並證得阿羅漢果位。在他證果以後,也會受到眾人的誹謗。因為他曾經無因誹謗了羅漢比丘,所以生生世世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誹謗。

   
大家都是發了大心來弘揚佛法、護持聖教,希望能以這位三藏法師為鑒。三藏法師的墮落,是因為耽著名聞利養,當心中生起並在增長這樣的貪欲時,後面的結果都會相應地產生,也就是見到別人的圓滿心裏生起嫉妒,在所求得不到滿足時,又引起嗔恚,接著由煩惱的推動,通過語言而造下極其嚴重的譭謗大德的惡業,結果墮入了無間地獄。

   
這個公案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如果講法本身會讓我們下地獄,那不如不講。但這不能歸咎於佛法,原因完全是傳法者最開始的動機不清淨,不是懷著弘揚佛法、利益眾生的心,而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恭敬承事。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我們弘法的動機象這位三藏法師一樣不清淨,那等待我們的也是象這位三藏法師一樣的地獄惡果。因此,每個人應當從內心深處發願:寧可捨棄生命,也不借傳法的名義求取名聞利養。
   
(六)弘法要發長遠之心
   
弘揚佛法的工作任重道遠,因此應當發長遠心,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做,這樣才能對自己,對眾生,都產生出真實、廣大的利益。
   
眾生無始以來一直在生死輪回當中顛倒執著,以至相續中的惡習積重難返。因此現在的轉變也需要有個過程,不能希望只聽幾節課,相續就能有大的改進。應當耐心在聞思修的每一個環節上,幫助他逐步改變過去的習慣,漸漸使他的心習慣於聽聞法、思維法、串習法,變成一個真正的修行人。
   
比如一個人本來對三寶、對因果沒有真實的信心,要讓他生起信心,這需要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來幫助他遣除疑惑、邪見和無知。在產生信心之後,要使它進一步增上、成熟,還是需要時間。其他方面,比如培養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智慧,都是如此。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眾生相續的改變就象一顆樹種的成長一樣,需要陽光、雨露、土壤、時間各方面條件的聚合,需要長年累月耐心的養育,最後才會真正獲得豐收的碩果。
   
過去的人所表現出來的素質遠遠超過我們,連他們還要通過多年的聞思修,最終才獲得成就,而我們相續當中所串習的煩惱是這樣的深重,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當中就徹底解決呢?
   
過去的高僧大德精進弘法的事例也比比皆是。比如唐朝的清涼國師,他是華嚴菩薩再來,一生講《華嚴經》達幾十遍。西藏近代有一位寧瑪派的大德叫鄔金丹增洛吾,他在一生當中總共講授了《入行論》兩百多遍,《中論》25遍,《入中論》19遍,《大乘莊嚴經論》38遍,《辨中邊論》7遍,《辨法法性論》8遍,《戒律根本頌》1遍,《三戒論》38遍,《俱舍論頌》5遍,《量理寶藏論》1遍,《如意寶藏論》9遍,《大圓滿心性休息頌》13遍,《大幻化網根本續》20遍,《功德藏》40遍。在這之外,還講授過各種經論、修法引導等等。
   
佛法上的修行、弘揚,不能急功近利,這種千秋事業,需要耐得住寂寞,事業是漸漸積累、發展而壯大的,佛法的學習和弘揚也不例外,我們應當首先打好基礎,有了穩固的基礎後逐漸深入,以長期的精進努力作保證,日久天長,對佛法的理解和修行自然會越來越深入、穩固,而且越往後,修行的功德越大,對眾生的利益也越大。
   
上面我們講述了要以純淨的發心來弘揚佛法。弘揚佛法除了有純淨的發心作為前提之外,還需要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進行,這樣才會使在弘法的過程中順緣具足,違緣減少。這個氛圍需要講法者和聽法者的共同努力,總共需要在三個方面引起重視,下面我們就來探討第二部分,弘法要重視的三個基本條件。這三個方面,也就是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所有的四眾弟子所教誡的三條基本要求:第一、團結和合、第二清淨持戒以及第三、聞思修行。這三點做到了,能使大家的思想和行為不超越軌道,保證良好的弘法氛圍的形成,使弘法利生事業得以順利地開展。
 


二、弘法應重視的三個基本條件
 

    (一)團結和合
   
團結和合,在當今時代,著重需要做到的是各個法脈、各個傳承的佛弟子,都能打破凡夫的狹隘情見,拋開門戶觀念,共同把佛法弘揚開來。因此,首先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1
、一切佛法圓融無礙
   
一切的佛法,都是佛陀教給我們對治煩惱、獲得快樂的方法,因為眾生有不同的根基,所以在層次上有深淺之分,但實際上目標、意趣互不相違,本自圓融。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對我們有這樣的教誡:顯密本圓融,愚執自他宗,聖法原一味,無偏應普弘。但現在的人對待佛法的態度上不大嚴肅,容易在沒有多少根據的情況下,隨意地作出各種評論。對於我們初入佛門的人,在對於整體的佛法產生完整正確的認識之前,極有可能因這種習氣的誘使,而對聖法這個嚴重的對境,生起很多貪嗔分別,造下舍法、謗法的深重罪業。
   
比如說,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雖然究竟意趣是一致的,但所用的方便不盡相同。如果一位藏族佛弟子沒有深入學習過漢地的佛教,就妄評禪宗、淨土宗、天臺宗,那就會因為無知造下大的罪業;同樣,一位漢族佛弟子對於在藏地弘揚的佛法如果沒有深入地學修,就隨意進行評述,也容易造下極嚴重的罪業。其實,只有依止了善知識,經過學習、思惟、實踐,在自己通達之後,才有能力分辨佛所安立的法門,否則就象盲人評論五彩斑斕的景色一樣可笑。所以當前極為緊迫的問題,就是要幫助佛弟子建立起一切佛法圓融無礙的認識,從根本上消除來自佛教內部的種種紛諍和對立。
   
為什麼說一切佛法都不相違呢?因為顯教密教、大乘小乘所統攝的一切聖法,它的源泉,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智慧和慈悲。假如一個人的智慧和慈悲不夠,那麼他所傳的法中有可能部分是清淨,部分有垢染;或者一部分能利益眾生,另一部分會損害眾生。但是佛陀已獲得了究竟的智慧和慈悲,他所說的聖法,不可能會有矛盾之處,表面上看起來相違的地方,實際上並不相違,而且對待不同的眾生,確實也需要宣說不同的法門。
   
比如,為了有效治療人們的各種疾病,一個大型的醫院會開設外科、內科、婦科、兒科等等科室,在每一科當中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案,有針對性地開藥、做手術等。如果只有一種專科,那就不能對病人提供全面服務,如果只用一種藥方,也不能治療一切疾病,所以,治療的方法和藥物多種多樣,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是必需的。同樣的道理,眾生的根性千差萬別,心中存在的煩惱病也是多種多樣,針對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具有圓滿智悲力的佛陀自然會宣說八萬四千種對治的妙法,這些法門都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作用。
   
《法華經》當中說,佛是為了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什麼大事因緣呢?就是為了讓一切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所說的法都是引導眾生成就佛果的方便。在一切佛法當中,必定不會有一種是成佛助緣,另一種是成佛障礙的相違之處。

   
其實,一切佛法都是在詮釋心,在這個上就能圓滿含攝一切佛法,比如說,一切基道果都是在心上安立的。輪回和涅槃是在心上安立的,離開了心,一絲一毫輪回涅槃所攝的法也不可能找到。一切因果緣起的法則無非是心的規律,一切緣起的顯現無非是心的現相。所謂的空性、如來藏、圓覺等等,無一例外都是指心的實相,種種法相都完全是心的相狀,三乘所攝的一切道無非是心的不同層面的智慧,一切五道十地的功德無不是從心中顯現的。既然都是無誤地顯示,怎麼可能一者應理、另一者非理呢?之所以有人認為有相違,除了本人對自己的心不瞭解之外,再沒有其他原因。
   
再從法門的前後次第來看,真正進入了上上道,一切下下道自然會含攝在裏面。以十二緣起和十業道因果為例,十二緣起當中完全含攝了十業道因果,而十業道因果內在的規律,就是十二緣起,這兩者沒有什麼相互矛盾的地方,認為其中一個正確,另一個不正確的,完全是凡夫的錯誤理解;又比如對於空性,佛宣說了人無我和法無我,這只是對空性或者是部分或者是全部解說的不同,在空性的法義上不會有任何相違的地方;或者談到緣起,有業感緣起、阿賴耶緣起、如來藏緣起等等,也是後後完全含攝了前前;或者有些法著重於解說顯現、有些法著重於解說空性,並不是學習了空性就會譭謗顯現,也不是承認了顯現就要否定空性,空性和顯現本來是無二雙融的,沒有任何相違的地方。
   
避免謗法、舍法的一個辦法,就是抱著一個開明、謙虛的心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自己懂一點,就宣說一點,不要不懂裝懂。對自己不瞭解、不通達的地方,先不做評論,要發願早日通達。全知麥彭仁波切在《大乘莊嚴經論》的注釋當中說:真正尋求正法的人,如果自己尚未通達、尚未產生定解,對於聖法千萬不要產生嗔恚、輕舍的心,安住在舍心當中,這是很好的,因為這樣做對自己不會產生過患。如果在這些方面做到了,自己的認識會越來越全面,對於佛法各不相違就會產生越來越堅定的信解。
    2
、團結護教
   
我們靜下心來思惟,自己是一個佛弟子,應當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無量無邊的聖教法。作為一個善良的人,對於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應當護持,而不是去破壞。就像對於花草,不能只愛護幾種自己喜歡的花,而對其他的無數種花都摧折掉,這樣一種排斥、破壞異類的心態,顯然只是惡劣的嗔心。
   
對於微小的花草都應當同樣愛護,何況是對待世間中最殊勝、最稀有、最能利益眾生的聖法呢?正確的想法,應當是從慈悲的立場出發,只要是能利益眾生的法,就要希望能廣大弘揚,而且祈願和這個法有緣的眾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大家把自己的心放大一點,看問題要從整個人類、整個眾生界的利益出發,這樣才會比較客觀。尤其在當今時代,每個佛弟子都有責任為了全人類的利益而奉獻自己的力量。人類未來是興盛還是毀滅,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類彼此之間的態度。如果能夠求同存異,彼此溝通思想、消除隔閡,共同為人類的和平幸福努力,那人類的前途將會是很光明的。如果因為彼此的意識形態有所不同,就互相敵對,這樣只會造成無法解決的衝突和矛盾,憑這種貪嗔的執著,最後帶來的只有痛苦的結果。
   
求同存異的方式是:只要彼此在某些方面有共同點,就可以在這些方面共同努力,這樣一種方式,是教我們從因地就要遠離貪嗔的執著,避免惡性的諍論,由此才能做到和平共處、同心協力,才能把一切正面的力量發揮出來,最後使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如果一開始就以煩惱心打擊對方、貶低對方,結果也只能是得到對方同樣的還擊,這樣相互鬥爭,對雙方都沒有任何利益。
   
從全人類的利益來看是這樣,在特定的佛教範圍內,更應當這樣行持。雖然各種佛教宗派在見修行果上存在一些差異,但是我們不能互相攻擊,而是應該團結起來,攜手共進,集中正面的力量來共同振興佛教。彼此不同的地方,可以互相交流探討,暫時有不理解的地方,應保持不贊不謗的心態;而在觀念一致的地方,應當共同努力,讓這些良好的觀念在人們心相續當中樹立起來。比如說,因果的觀念、斷惡行善的觀念、慈悲的觀念、出離輪回的觀念、皈依的觀念、依止善知識的觀念、空性的觀念,這些理念是佛教所有宗派所一致認同的,而又是目前人類迫切需要的,如果佛弟子能在這些相同點上,共同發心來弘揚,就有希望復興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即使對一根焦木也不能生起嗔心,何況是對待宗派不同、傳承不同的神聖佛法呢?如果佛教徒之間彼此針鋒相對,互相鬥諍,這是佛教毀滅的惡相,因為佛弟子自身都處在一種貪嗔迷亂當中,內心和聖法的廣大、平等、清淨、慈悲完全相違,這不是滅法又是什麼呢?
   
我們在因果上不能糊塗,不同的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比如對一切佛法,如果是以隨喜讚歎的方式來讚歎他宗,那得到的也會是對方的讚歎,如果是以一種譭謗、攻擊的態度,對方也會還擊,這樣惡性循環,最後會造成兩派之間強烈的矛盾,彼此都會造下墮落地獄的罪業。佛在經上親口說:一個人捨棄了真實的大乘法,他需要在成住壞空的無數個大劫當中,不斷感受無間地獄難以忍受的大苦。所以,對於我們這些在佛法上智慧淺薄的人,沒有必要加入一些佛法大的爭論,這不是我們一般人的事,自己修好自己的心,這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世間一個團體,如果每個成員都各司其職,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能與別人配合、為別人提供幫助,這個團體就會興盛,會有很大的發展前途。相反,成員之間彼此內心不和,這個團體的發展也會受到阻礙,甚至會因此而滅亡。
   
佛教的團體應當是這個世界中最重要的一種團體,比別的任何一種團體的意義都要重大。所有佛教的寺院、經論、法門、修行者乃至各種佛教的形象,都是釋迦牟尼佛事業的體現。我們都生在佛的家族中,各宗派的佛弟子互相之間象兄弟一樣團結和合,這樣佛教才會興盛。
   
比如一個家庭中,兄弟姐妹在一起和睦相處,這個家就會興盛發達。如果彼此之間互相諍論,這個家很快就會衰敗。同樣,我們對待一切佛教的宗派,都要尊重、護持、平等皈依,這樣才能把佛教護持好。
   
真正的大乘修行人,應該學習、實踐自他交換,應當從他人的角度出發,以他人適合的方式來幫助他,對一般的眾生都需要這樣做,何況是對待同在釋迦佛教法下的各種佛教團體和修行人,更不能有破壞、製造違緣的心,應當心裏常常希望一切佛法都能興盛廣大,修學任何佛法的人都能按他的因緣得到最大的利益。
   
在《普賢行願品》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大乘菩薩恒順眾生的偉大行願,普賢菩薩對待一切眾生,不論是哪種生類、哪種族姓、哪種相貌、哪種語言、哪種意樂,都是同等隨順,就像對待父母師長、聲聞緣覺、諸佛菩薩的態度一樣,我們對待眾生都需要這樣,更何況對待幫助眾生解脫的珍貴的佛法僧三寶和三寶的所依形像呢?
   
下面再把範圍縮小到我們的顯密學會。我們組織了各地的佛弟子共同來學習佛法,這種集體共學的形式能夠持續多久、能取得多大的成效,關鍵是看大家能不能彼此團結和合。如果能做到團結和合,那不管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能克服困難,而且學佛的效果會越來越明顯,假如道友之間出現了矛盾,甚至互相攻訐,那麼這種良好的共學形式將受到很大的破壞。
   
所謂的團結和合,具體體現在哪幾個方面呢?第一要各盡其責,每個學會的負責人要服從顯密佛教交流中心的統一安排,每一組的輔導員要服從負責人的安排,而每一組的學員要服從輔導員的安排。這樣整個系統就能有效地運轉。
   
第二就是各學會、各組、各學員之間要同心協力,互相配合。衡量一個人的人格好不好,其中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和別人配合。大恩上師在《勝利道歌》當中說:言行恒時隨順友,不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能隨順道友,這就是賢善人格的體現。
   
怎麼配合呢?首先要認清大家一起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地學習佛法。有利於這個目的事,要積極去做,對這個目的有害的事,要堅決放棄。
   
其次,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在佛法融入到我們的心相續之前,我們在說話、做事的心態、立場、方法上,會有很多自以為是,很多不恰當的地方,如果在和道友們一起學習時,每個人都不知道控制、改變自己的習氣,只希望人家做出讓步,而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那麼每個人將會是帶刺的荊棘,團體內勢必矛盾重重。
   
說到這裏,有人會發愁,我的壞習氣養成已經幾十年了,怎麼可能說改就改了呢?大家都知道佛法是智慧,佛法裏就有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那就是自他相換,按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換位思考。以前我們說話、做事容易一意孤行,容易傷著人,是不是我們很少考慮到別人的接受程度?如果我們用自他相換,先設想如果我是他,我是否會希望聽到這句話,孔子也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導,可見這一點,不但是我們學佛人理應做到的,也是世間人做人的基礎。這樣考慮之後,自己的言行就會在很快的時間裏得到改變、提高。
   
有了上面這兩點認識之後,我們就自然會考慮到別人,主動和別人配合。他人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上的困難,我們都會主動幫助,這樣,妒忌、兩舌之類的不如法行為就會慢慢減少了。
   
要保證一個團體的清淨,關鍵是團體當中的每個成員要學會觀清淨。怎麼觀清淨呢?就是看其他道友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能這樣觀想,心裏就不會增上煩惱、口裏也不會談過失,對自己的修行會有很大的好處。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每個人能常常反觀自己的過失,那就沒有時間去呵責別人,每個人心裏沒有是非、口中不說是非,整個團體就會清淨。
   
大家有福德因緣組成學會,共同在一起學習佛法,這樣一個共同學習的團體和每個學員都有直接的關係,如果自己能做到團結和合,這個團體就會成為快速積累功德的對境,如果在這個團體當中鬧矛盾,道友之間不說話、不配合,也會造下極其深重的罪業。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說:如果道友彼此之間互相嗔恚,這種異熟果報不是以戒律能救護,不是以禪定能救護,不是以住在靜處能救護,也不是以佈施供佛所能救護。我們很多道友,都入了密乘,有些是同壇灌頂的金剛道友,都有誓言,如果和金剛道友發生矛盾,那就會造下墮入地獄的極為可怕的罪業。《律本事》當中說:如果僧眾和合,佛法會大興,如果不和合,就會損壞佛法。這句話用在我們的學會上同樣適用,如果每個學會中的學員們能相互團結,那我們的共學就會越來越廣大興盛。
   
大家是為了法而聚在一起,不是為了名聲恭敬而相聚的,所以應當一心依止正法,在清淨的佛教團體當中不能搞人我是非,不能拉幫結派,誰這樣做,就是破壞團體共學。如果每個人都以佛法的見行要求自己,那就能真正出現團結和合、共同聞思修行的良好現象。
   
(二)清淨持戒
   
大恩上師強調的第二點是守持清淨戒律,守持好戒律,對於講法者來說,一方面以身作則,作了行動上的示範,培養大家把佛法落實在行動上的習慣,另一方面,清淨的戒律也能使自己具有威望,使聽法的人信服。對於聽法者來說,清淨地守持戒律不但是學佛進步的基礎,而且還能保證學法者團體的清淨,促進大家團結和合。
     1
、為什麼要受戒
   
我們都希求解脫,能讓我們獲得解脫的因歸納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在三學當中,持戒是禪定和智慧的基礎,這樣就知道:沒有戒律,一切佛法的功德都不可能產生。所以,龍樹菩薩在《親友書》當中說:戒律是一切功德的依靠,就像一切有情和無情都必須依靠大地一樣。
   
從修道來看,具不具有戒律,受持戒律的多少,對於功德的積累有很大影響,戒律上持守得越多、越清淨,功德就越超勝。比如,我們平常念佛、放生、佈施、供養等等,如果自己具有清淨的戒體,善業的力量會成倍地增長。《雜寶藏經》當中講了這樣一個公案,古代在罽賓國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其他的阿羅漢施展神通都沒辦法把它趕走,後來祗夜多尊者來到毒龍旁邊,只是彈指三下,惡龍就乖乖地遷單了。祗夜多尊者和其他阿羅漢,在獲得漏盡平等法身這一點上沒有什麼不同,他能具有更加超勝的威德力,是因為他從凡夫時起,一直都很精嚴地守戒,以戒的威力,所以能輕而易舉地驅逐惡龍。再從為眾生祈福超度來看,如果自己的戒律清淨,加持的能力就很大;若從弘法利生來看,戒律清淨,教化眾生力量就強,利生的事業也會興盛廣大。
   
戒律就象雙腳一樣,只有依靠三乘的戒律,才能走向善趣、走向解脫、走向成佛。具體來說,有了五戒十善,才能得到人天善趣的身,進一步,只有守好以出離心為根本的別解脫戒,才能真正趣向出世間的解脫,只有守持以菩提心為根本的菩薩戒,才能成就佛果。如果想趣入密乘,修學快速成佛的道,它的基礎也是三昧耶戒,只有守持三昧耶戒,才能現前密宗殊勝的功德。大恩上師在《忠言心之明點》當中說:猶如空中建花園,增上定勝諸圓滿,無戒無此機會故,念知謹慎調自續。
   
在佛臨近涅槃的時候,阿難請問佛:在佛涅槃之後,比丘們以誰為導師。佛說:以戒為師。《佛遺教經》當中,佛也說:你們比丘在我涅槃以後,應當尊重別解脫戒,就像黑暗之中遇到光明、窮人獲得寶藏一樣,要知道,這是你們的導師,如同我住在世間一樣沒有差別。聖教的根本就是別解脫戒,要想使佛法住世,一定要守好戒律。

   
《阿含經》上說:持戒具有五種功德:一者所求如願;二者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住之處,眾人愛敬;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如果能守持好戒律,以戒律清淨的力量,這一生睡也安樂、醒也安樂,內心一直都處在清涼當中,遠離身心的熱惱。到了臨終,回顧自己的一生,所作所為都和戒相應,這時內心沒有憂惱悔恨,很安祥地去世,不會有一般人四大分解的痛苦。從名聲利養方面來說,內在成就了戒德,自然美名會傳遍整個世界,白法方面的護法神都會日日夜夜聚在身邊恒時保護,一切邪魔外道都無法干擾,不必要歷經艱辛凡是心中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
   
尤其在目前五濁深重的末法時代,持戒的功德遠遠超過在正法時期和在清淨刹土持戒的功德。佛在《三摩地王經》當中說:在恒河沙數的大劫中,一直在無量的諸佛面前,以眾多的幢幡、明燈、花鬘、飲食等供物不斷供養,而這樣所獲的福德,比不上一個人在正法失壞佛教將要滅亡的時期,一日一夜持一分戒的福德。因此,今天能夠精勤持戒,一天之中就能積累無量無邊的功德。
    2
、破戒的過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議,但是破戒的過患也很可怕,因此我們要十分謹慎,下面我們來瞭解一下破戒會導致哪些過患。
   
《比丘珍愛經》當中說: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受戒的結果可以是安樂也可以是痛苦,如果受戒後毀壞戒律,只會感召今生和後世的痛苦。
   
失壞了戒律的雙足,就無法生到善趣之中。佛在《大般若經》中說:由於破戒、破見、破威儀、破淨命,必定會墮落到地獄、旁生、餓鬼之中,感受劇烈的痛苦,而且長久在生死中輪回,難以得到解脫。不必說破戒,即使輕視學處、失壞威儀、不恭敬法衣,也會墮入惡趣。
   
《律本事》當中說:破戒有十種過患,就是:被導師佛陀呵責;被諸天以盜賊等惡名呵責;被持梵淨行的同參道友呵責;如理作意時遭到自己的呵責;理應受到護法呵責;臭名遠揚四方八隅;不能聽聞未曾聽過的法,曾經聽過的法容易遺忘;產生不了地道證悟功德;在追悔莫及當中死去;死後墮入惡趣。破戒的人就象破碎的瓶子不可能成為珍寶容器一樣,不能產生善法功德。以破戒的罪業力,內心憂惱不安,無法現前禪定,不能照見四諦十六行相和三十七菩提分的法性,即使修持密法,也得不到成就。
   
如果不重視戒律,作最多的聞思修行,也沒有實際利益,最後還是會墮落惡趣,感受痛苦,這是佛在《三摩地王經》告訴我們的:雖通一切法,恃聞不持戒,破戒墮惡趣,多聞無力救。
   
托嘎如意寶說:本來聖者們對待一切眾生就像慈母對待兒子一樣慈愛悲憫,恒時垂念,但是自相續染上了破戒的嚴重過患、不辨別取捨的道理,就好象體內沒有了心的愚癡者,因為被嚴重的破戒過患障蔽,將會導致在無數劫中不能面見聖者的尊顏,一切聖者以及繼承護持、弘揚佛教的吉祥怙主七十尊、明辨善惡的諸事業護法神,也會遠離、譴責他們,而得不到他們的救護。

   
如果一個人捨棄生命,只會毀壞一生,但是如果破戒,則會百千萬生沉淪惡道。所以,佛教誡我們:寧可捨棄生命也不能三門放縱違犯戒律。
    3
、如何守戒
   
受了戒之後,戒體並不是像金剛一樣在相續當中永遠存在。我們凡夫通過儀軌所受的戒律是個有為法,其自性是會無常遷變的。相續中戒律清不清淨、戒體存不存在,完全取決於守戒的狀況。那麼怎麼做才能守持好戒律呢?首先需要知道犯戒的因素是哪些,對治的方法分別是什麼,然後謹慎奉行,這樣才能避免失壞、破損戒律。
   
通常,我們說犯戒有四種因,就是無知、放逸、不恭敬和煩惱熾盛,下面我們來瞭解對治這四種因的方法。
   
1)無知的對治:須依靠學習戒律的學處,心裏對學處有清晰的瞭解。
   
2)放逸的對治: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第一,對於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牢記在心;第二,以正知觀察自己身口意三門的狀態,覺察自己正在轉入善的方面還是轉入惡的方面;第三是知慚有愧,就是依靠自己的善根力,或者運用佛法對照、反觀相續,發現惡行後,以此為恥,這是知慚,害怕別人的譴責,內心羞恥,這是有愧;第四,畏懼惡行的異熟果報,心懷恐懼,由此不敢放逸造惡。具足這些條件,平時攝持好自己的身心,不違越戒律的規定,就能對治放逸的毛病。
   
3)不恭敬的對治,就是對戒律,以及對道友心存恭敬。
   
4)煩惱熾盛的對治,就是發現自己哪方面的煩惱強,就針對這方面的煩惱努力修習對治,這樣在持戒違緣現前的時候,就有力量壓住或者斷除這些煩惱,守護好自己的戒律。
   
受戒容易,守持好戒律就比較困難,平時要修好上面這四種對治方法,關鍵時刻才用得上。如果不下功夫學戒,在境界現前時,十有八九都會失壞戒律。這和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是同樣的道理。
   
阿底峽尊者的傳記當中,記載了尊者當年受持三乘戒律之後,隨時隨地小心防護自己的心念,不讓身口意三門違越戒律的規定,偶爾有一些小的違犯,也一定以懺悔儀規及時地懺除清淨。尊者自己說:我自己入了別解脫門後,細微的過患也未染上過;入了菩薩乘,對於菩提心的學處出現過一兩次的過失;入了密宗金剛乘,雖然出現過很多過失,但是每一次都立即懺悔,從來沒有不懺悔而讓罪業過夜的。他在行路途中也是一樣,出現惡分別念時,馬上取出一個木制的曼荼羅,立即作懺悔。我們應當以尊者為榜樣,嚴謹地護持自己所受的三乘戒律。
   
(三)聞思修行
   
有了團結和合、清淨持戒這個基礎,聞思修就可以順利開展起來,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聞思修三者的關係。
   
提到聞思修行,我們很多人的習慣是重視修,而輕視聞思。但是這三者是階梯式的關係,有前後的嚴密次序,並不可以輕易超越。
    “
是聞思修三階梯中最後一個臺階,但在修之前,首先要知道修的是什麼內容、修行的具體方法、以及通過修行要克服掉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對這樣的方法,自己能不能運用得起來,以及能不能通過,產生出修慧來。
   
如果知道方法,但是無法運用,產生不了修行的功德,這就說明心裏的未知、邪知、懷疑並沒有被去除。如果一直僵持在這種狀態,很多問題會隨之產生,比如,遇到不好的因緣,就會增長邪見,或者是修了一段時間,不見效果,就會對佛法產生懷疑,甚至失去信心。那麼怎麼改變這種止步不前的狀況呢?這就需要用到修學佛法中的第二個重要方法——思維。
   
思維是運用佛法中開示的殊勝的方法,如理地進行觀察,通過如理觀察所獲得的智慧,就叫做思慧。單單聽聞正法還不夠,必須要通過思維對於法義生起定解,方能斷除自己相續當中的顛倒妄念。
   
就拿修出離心來說,如果對於出離心無從下手,這時我們就要觀察輪回中萬法的本性,通過觀察、思維,可以認識到輪回中的一切法的自性完全是痛苦,這種認識,是學習出離心所獲得的思慧。然後我們安住在這個思慧所決定的意義上,使它越來越深入、越來越清晰,持續的時間越來越長,這就是,不久心中對輪回就會產生厭離之心,這種厭離之心,就是修慧
   
又比如修行空性,上根利器可以直接證悟空性,而一般根基不高的人,對於空性無從下手,這時就要借助於佛法中的方法,對萬法進行仔細的觀察,經過反復地比較、推理、分析之後,對空性會產生一個比較明確清晰的認識,這時就知道如何修了。也就是說,這時可以安住在對空性清晰的認識上,這個階段是在分別念上的修行,朝這個方向不斷地努力,原先的實有執著就會漸漸減弱,分別念越來越輕,最後,會突破分別念的束縛,產生出修慧,像上根利器一樣,直接證悟空性。
   
由此可見,修慧要依靠來獲得,又以思慧為前提,思慧思維中獲得。
   
那麼怎麼來如理地思維、觀察呢,這就要借助于修學佛法的三階梯中的第一個階梯——聽聞。
   
可見,對於引生修慧來說,聞法極其重要,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教誡我們說: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比修行更重要的是聞思。彌勒菩薩在《寶性論》中也作了同樣的教導:若離智慧無餘因,能斷煩惱所知障,是故智慧最第一,慧依聞故聞最勝。也就是要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話,只有依靠智慧,而智慧又是依靠聽聞才會生起,所以聞法是最為殊勝的。寂天菩薩在《集學論》中說:在寂靜的地方精進修習禪定之前,應當安忍尋求多聞,因為沒有多聞,就不會知道靜慮以及淨除煩惱的方便。
   
聽聞是廣泛地學習佛菩薩智慧的一個過程。聽聞的目的,就是把佛菩薩的智慧裝到自己的腦子中,替換掉腦子中原先的凡夫錯誤觀念,也就是產生出聞慧

   
對於聞思修三者的關係,在《大乘莊嚴經論》中,彌勒菩薩作了闡述:此依先聞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義境智生。意思是先依靠聽聞,生起如理的思維,再按如理的思維修行,產生真義境智。
   
以上內容歸納歸納而言,聞、思、修這三者有因果關係,以前前作為因,可以產生後後的果。我們學佛,都希望獲得修慧,這個修慧不是無因無緣產生的,它必定是由修方產生的。修是什麼呢?修就是串習,這個所串習的法義,實際上就是通過聞思所決定的法義。換句話說,我們修的內容,首先須要從善知識那裏聽聞而發起定解,但這是依靠善知識的力量讓你決定,只有這一點還不夠,意思是還需要依靠自己通過很多聖教的理證,對於所聽到的各種法義反復不斷地如理思維,這樣,才能由自己的力量得到真正的決定,這才是生起了聞思的定解,遠離了疑惑。在這之後數數串習由思慧所決定的法義,這就叫做,不是在這之外有一種修。所以,修慧是從修產生,也就是從串習產生。這個串習,是串習思慧所決定的法義,所以修是從思慧產生。思慧也不會無緣無故得到,它的因是如理思維,所以,思慧從思產生。所思維的義理就是在聽聞時由聞慧決定的意義,也就是一次聽法下來,心裏記得住的那些法義,再拿來不斷觀察、抉擇,不然聽了之後,心裏連講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那思維怎麼能發起呢?所以,思是從聞慧產生。當然,聞慧也是靠聽聞才能引生。這樣我們就理解聞思修這三者的關係。
   
所以,我們聽聞一點,就要聽懂一點;聽懂了一點,下來後,就要在這上面運用自己的思維反復抉擇,把這個法義真正決定下來,遠離疑惑,產生出思慧。而對思慧決定的意義,應當真實地串習,這樣就會在相續當中斷除過失、引起功德。一切佛法,都是要用來修心的,怎麼修心,就是要按聞思修的次第來做,單單聽聞,沒有思維和修習,這也不能讓心現證到佛法的境界,單單修習,沒有聞思,也象沒有眼睛的人一樣,不知道安住在什麼地方。
   
對於不是最高根基的人,聞思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過程,反過來說,聞思也是提高我們的根基,使我們能最後直接修法的過程。通過聞思修的這三個階梯,佛弟子可以順利、穩健地生起佛法的功德,直到獲得解脫的安樂。
 


三、弘法應注重的方法
 
   
(一)運用佛法轉變自己和他人

   
不論是講法、聽法還是修法,都要用心來做,對照經論,時時反觀自心,解決自己和聽者的煩惱,如果只是為了積累學問、炫耀口才,或者為了獲得讚歎、恭敬,那就會成為增上煩惱和惡業的因。
   
實際上,佛法最重要的是落實在每一個人的相續中,如果心裏沒有憶念法、沒有安住在法義上,佛法和自己的距離還是很遠。不論在哪個時代、哪種區域,正法是住持還是隱沒,完全看佛弟子的心中有沒有受持法義。心中能記住一句法,能實行一個法,正法就會有一分住持,否則,僅僅做很多外表的行為,自己的心沒有依法而住,都是所謂的影像,沒有實質,照這樣下去,佛法就會逐漸衰退,最後消失。
   
首先,自己懂得什麼是法的內涵,在傳講方式上才能到位。如果把佛法理解成一種外在知識,那不論講法聽法都不會有太大的意義。如果懂得法的內涵是修心,是轉變相續,對於講聞雙方就能起到實質性的利益。
   
人類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遠離痛苦,獲得安樂,而佛法正是能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
   
對於法師來說,能不能在不背離佛法真實內涵的前提下,契合現代眾生的根機意樂、生活環境,為眾生講解能實際運用、行之有效的佛法,確實是很關鍵、也很迫切的問題。
   
打個比方,我有一種病,找了名醫吃了一年藥,但是痛苦一點沒有減少,這說明沒有效果。如果找另一個醫生,才吃了一個月藥,就有明顯的好轉,這說明治療方法好,我也會信賴這個醫生,想長期吃他的藥。同樣的道理,不是在外相上衡量一種講法是否成功,最關鍵是要看能不能通過傳法讓聽者掌握佛法,解決實際的問題,聽者學法之後,能減輕煩惱、獲得安樂,這才是真正作到了利他。現在的時代,不論是出家在家,身心上都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如果能針對煩惱而開示對治的方法,就能把握到關要,這樣的講法才有力量,才能長久持續下去。
   
怎麼以講聞轉變聽法者的相續呢?最初的重點要放在轉變觀念上,只有首先在觀念上發生深刻的轉變,行為才會產生變化。怎麼讓聽法者轉變觀念呢?方法歸納起來,有下面四個:第一是要用諸佛菩薩的教言和祖師大德的語錄,這些是成就者的諦實語,既容易使大家接受,又具有特別的加持力;第二是要運用理論,使人從道理上完全相信而受持,這一點是最花時間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第三是要運用具體的現象和比喻幫助聽法者理解。比如在講解中觀時,經常會遇到這兩個比喻,大家雖然都見過,但是在聽法時腦海中的回憶,遠不如現場看到時感覺強烈,邊給大家演示,邊講解空性的特徵,能大大加深大家對空性的理解;第四是要有實際的體驗,結合實際體驗的講解,往往是生動的、形象的、活潑的,對大家的幫助也最大。
   
在觀念轉變後,接下來就要讓他在這種新形成的觀念當中串習,串習到一定程度,一定會從根本上轉變他的心態和行為。這樣才是轉*輪。所以,講法一定要符合正規,才會產生轉變眾生相續的效果。如果不按規矩,只是隨自己的分別念信口開河,那就容易引起過失,有可能把法義解釋得讓人哭笑不得。
   
教育別人的人,首先要教育好自己。佛陀常常說,沒有調伏好自己,就不能調伏他人。這就對法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法師不但要正確地理解佛法的意義,還要首先把佛法融入到自己的相續中。法師要避免把佛法當作學問來研究,避免成為只會空談的佛學家,而是要將佛法人格化,將自己的生命變成法身慧命。
   
(二)討論、觀察與背誦的重要性
   
經論講解的結束,並不意味著講法的圓滿完成。要使講解的效果能夠產生,並且不斷增長,還有幾個後續的事情要做,這些事情更多的是組織性的。
   
第一,組織大家討論。在聽法時,不少人是被動地跟著說法者的思路在走,聽完後感覺似乎已經聽懂了,但實際上理解得還不夠深入。在討論時,大家有充足的思考時間,也有發言的機會,這時就會主動地去思考,尋找前後文的內在聯繫,挖掘內容深層的含義,找出與現實生活和自身的聯繫。別人的問題、心得,又會幫助自己從新的一個角度去理解經論的意思。我曾聽到過很多道友的反映,討論對他們在理解法義上起著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第二,引導並督促大家將學到的法義結合生活實際反復思維。很多人沒有認識到思維是一種重要的修行方法,有人認為:修行不需要觀察與思考,只要相信就可以。對分別念複雜的現代人來說,不通過如理地思維,很難真正生起對佛法的信心。對於佛法的很多義理,我們都是很陌生的,如果沒有做如理觀察,一般很難從內心深處生起不可動搖的勝解信。信心沒有生起、增長,那以信心為因才能出生的欲、精進、正念等等的善根都很難開發出來。這樣雖然學佛多年,結果還依然停留在一個初學者的狀態。
   
第三,督促大家復習和背誦。不少人在聽法時覺得茅塞頓開,為佛法所折服,但幾天之後,就對曾經感動過自己的法義,沒有什麼印象了,不但如此,而且原來所學的內容也已模糊不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原因是眾生無始以來所薰染的煩惱習氣很重,而剛剛熏習起來的佛法習氣則很淡薄,兩者一交鋒,煩惱習氣很容易就占了上風。因此,在幫助他人瞭解了佛法的內涵後,講法的人還應該幫助大家培養剛剛熏習的佛法習氣。怎麼培養呢?可以要求大家不斷復習,並適當背誦一些經論,比如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華智仁波切的《自我教言》、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的《顯示壽命無常的悅耳道歌——瀑布妙音》等,每一次的背誦,其實都是對自相續的一次教導,並且在平時遇到相應的對境時,這些法寶裏的金剛句就會呈現在, 腦海,指導自己如法地進行處理。
   
上面我們對弘法的幾個相關問題作了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共同振興佛法,救度無邊無際的眾生。
 


一、初義
 
   
《三主要道論》不長,只有十四頌,但歸攝了顯教整個菩提道的修行次第。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對菩提道次第全面、系統的闡述,《三主要道論》則是以竅訣的方式歸納了道次第的內容。說到這部論的傳承,是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在光明境界中親自得到宗喀巴大師的傳授後,再傳授給我們。因此,傳承非常清淨,具有殊勝的加持。

   
一九八六年七月二十日,上師法王如意寶安閒地坐在床榻上,忽然間眼前掠過一道耀眼的白光,接著一位頭戴黃色班智達長耳帽、身著三衣、面相莊嚴的大士降臨在面前。上師當即認出這位尊者是宗喀巴大師,於是上前頂禮。大師為上師傳授了一遍《三主要道論》後微笑說:我如今在至尊彌勒菩薩的座下,名為文殊藏,現在你的弟子中如若有人背誦我的《三主要道論》法要,受持八關齋戒,以法性力的加持,暫時一定可以轉生到兜率天享受法樂,將來我成佛為獅子吼如來時,成為我的首座法眷。說完之後化光而逝。
   
下面解釋論名:
   
三主要道論,就是以要訣方式顯示菩提道三個要點的論典。三個要點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無二慧,其中出離心是進入解脫道的標誌,是解脫道的起點,菩提心是進入大乘道的標誌,無二慧則是證入出世間道的標誌。從修行的前後次序上來看,通常先是生起出離心,然後生起菩提心,最後是生起無二慧,三者是遞進關係。
   
凡是佛教的論典都具有改造和救護這兩種功能。在這部論中,首先修習出離心,能把耽著輪回的心改造成厭離輪回、希求解脫的心,這樣把眾生從耽著輪回中救護出來;第二修習菩提心,把只為自己求解脫的心改造成利益天邊無際有情的心,這樣把眾生從為自己求解脫的小乘作意中救護出來;第三修習無二慧,能把耽著人法二我的心改造成無二慧,這樣能把眾生從對萬法實執中救護出來。
   
全論分成三個部分:初義、正義和末義。
   
一、初義
   
初義即正文之前的內容,分為頂禮上師和立誓造論兩部分:
   
(一)頂禮上師:
   
頂禮諸至尊上師
   
宗大師在造論之前首先頂禮以根本上師仁達瓦為主的一切至尊上師。頂禮上師是為了在造論的過程中增上順緣、遣除違緣。這是我們佛教很好的傳統,不論成辦什麼佛事,首先要向三寶總集的上師恭敬頂禮,這個緣起力不可思議,頂禮上師、祈禱上師加持,自己利益眾生的事業就會很興盛、廣大。
   
(二)立誓造論:
   
我隨己力而宣說,欲解脫者之津梁,
   
諸佛經典精華義,一切菩薩所贊道。
   
宗大師謙虛地說:我隨自己的能力,來宣說希求解脫者通往涅槃城的津梁、佛陀一切經典中的精華、一切菩薩所讚歎的聖道。
   
後面三句實際是對三主要道的讚歎,可以分別這樣對應:
   
1)欲解脫者的津梁,即通達緣起性空的無二智慧。以無二慧能夠斷除認為萬法是實有的執著,從而到達解脫的彼岸,因此它是通往解脫的津梁。《金剛經》雲:若菩薩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行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般若攝頌》中說:誰求聲聞獨覺果,乃至法王如來果,皆依般若法忍得,離此恒時不可得。意思是,依靠無二慧才能獲得出世間的聖果,沒有無二慧則永遠不可能從世間解脫。
   
2)諸佛經典的精華之義是出離心,佛經中宣說輪回的三苦、八苦、六道痛苦以及無量諸苦,這一切都是為了引發無偽的出離心。
   
3)一切菩薩所最為讚歎的聖道就是無上殊勝的菩提心,《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良醫彌伽菩薩這樣讚歎菩提心:善男子!若有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為一切如來所持,則為一切諸佛憶念……則與一切菩薩平等,則為一切賢聖贊喜,則為一切梵王禮覲,則為一切天主供養,則為一切夜叉守護,則為一切羅刹侍衛,則為一切龍王迎接等等。
   
或者,後面三句是總的讚歎三主要道,因為這三要是趣入解脫的方便,是無量佛經法義的總結,是一切諸佛因地所行的道,所以它是欲解脫者的津梁、諸佛經典的精華、一切菩薩所贊之道。
   
下麵這一頌宗大師勸請大眾聽聞。
   
不貪三有之安樂,為使暇滿身具義,
   
勤依佛悅之正道,具緣者當善諦聽。
   
宗大師說:不貪著三有輪回的安樂,為了使暇滿人身獲得實義,而精勤依止諸佛歡喜的正道而修行的具緣者,請你們以清淨心來諦聽以下對三主要道的闡述。
   
這個暇滿人身寶,如何利用才能使它具有大意義呢?如果不是精勤地修行三主要道,那一定是把它用於追求三有世間的安樂上,這樣最多只能獲得一點沒有實義的有漏樂受,這就如同以無價之寶換取一顆糖般,極其可笑。相反,能利用暇滿人身來修證、實踐這三個菩提道的精華,人身才有大意義,這也是諸佛菩薩歡喜的正道。
   
具體而言,出離心是一切道的基石,是一切善法的根本,是一切乘的基礎,如果相續中能真實生起出離心,那就進了解脫道的門,以出離心攝持,一切所作都成了解脫道的資糧。
   
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入行論》中說,佛在許多大劫中甚深地思維觀察,見到菩提心的利益最為廣大。一旦相續中生起了菩提心,此人就成為佛子菩薩,值得一切世間的人天眾生恭敬禮拜。能日夜不離菩提心,那下至念一聲佛號,在佛前供一盞燈,都成為殊勝的成佛資糧,遠遠超過其他沒有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入行論》雲: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恒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其他善行如同芭蕉樹一次生果之後便會枯槁一樣,在感受一次果報之後就會消盡,但是以菩提心所攝持的善根卻能恒時不斷地出生果報,不但不會窮盡,反而會輾轉不斷地增上。
   
再看無二慧的功德,聖天菩薩在《四百論》中說:薄福於此法,皆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福德淺薄之人對於空性法門,連合理的懷疑也生不起來。如果有人能對空性稍微生起合理的懷疑,以這個因緣尚且能摧壞三有,何況相續中精勤聞思串習無二慧,功德更是無法宣說。永明禪師說:若顯法身而解脫者,其功全由般若,一切萬行無不由般若而成立者也。即想使法身顯露而獲得解脫,完全依靠般若,一切菩薩萬行無一不是由般若而成立的,有了般若攝持,一切萬行都成了波羅蜜多,直接到達涅槃彼岸。
   
因此,如果想使自己的暇滿人身具有大義,就應當精勤地依止三主要道,這是人生最正確、最核心,也是最有實義的一條道路。
   
我們知道了三主要道的利益,也知道以人身怎麼來攝取大義,那就應當以強烈的希求心來聽受這部闡述三主要道的殊勝論典。
   
所謂善諦聽,是指聽法時應該具有清淨的發心與行為,在聽法前應觀察相續中的發心,要將噁心、無記心改成善心,儘量按大乘要求發起菩提心。行為上,有應斷除的三個方面:器之三過六種垢染五種不持,和應具有的三個方面:依止四想具足六度依師威儀。具體可以參考《廣論》和《普賢上師言教》。
 


二、正義分三個部分
 
   
二、正義分三個部分:(一)出離心;(二)菩提心;(三)無二慧。

   
(一)出離心,這也有三個部分:1、應生出離心的理由;2、出離心的修法;3、出離心生起之量。
    1
、應生出離心的理由
   
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性,
   
貪執世間束縛眾,故當首先尋出離。
   
如果沒有真實無偽的出離心,那就沒有辦法寂滅追求三有大海中樂果的欲求之心,眾生正是由這種對世間的貪著,而被緊緊地束縛在輪回中,因此應當首先尋求出離。
   
出離心和貪執輪回的心,正好是一對相違的心。對於一般凡夫而言,以貪不能止貪,只有以厭離才能遮止貪欲,因此,若不生起出離心,就不可能消除追求輪回的心。這樣以貪執束縛,一直會在輪回中受生,永遠沒有解脫的機會。
   
頌詞當中,所謂有海樂,即三有大海中的安樂,包括受用外在色聲香味觸五種欲塵的樂受,內在以禪定引生的樂受或舍受。輪回中的眾生,在沒有生起出離心之前,日夜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些內外的樂受與舍受。低等的欲界眾生追求五欲的快樂,高一點的,清心寡欲,目的是想求得上界禪定的樂受和舍受,沒有一個眾生會自己去追求苦受,就連旁生也有對苦受厭離的心。
   
由此可知,凡夫人都是追求有海的安樂,其實這是一種顛倒——把有漏樂受、舍受執著為真實安樂的顛倒,這樣一種樂顛倒,在凡夫人的相續中串習得很深,它不可能無緣無故就被消除。換句話說,乃至還沒有通過認識樂受和舍受都是苦的自性而引起強烈的厭離之前,不可能寂滅內心深處追求三有安樂的心,不可能放下各種對輪回所抱有的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宗大師說:無有清淨出離心,求有海樂無寂法。只有首先對苦諦如理思維、看清楚三有輪回苦的本質,才可能厭離輪回,以這個厭離心才能放下對世間的耽著。最初不這樣修好出離心,就不能從根本上遣除執著輪回安樂的心。沒有出離心攝持,不論修什麼、做什麼,都不是以心趣向解脫,不算是解脫道的修行。
   
以前有一位出家人轉繞拉薩熱振神山的時候,遇到仲敦巴格西,格西對他說:尊者轉繞,固然值得歡喜,但是如果能修持一種真實之法,那不是更好嗎?
   
這位尊者心想:讀誦大乘經典應當比轉繞的功德更廣大吧!他就去經堂的走廊誦經。

   
格西說:誦經固然值得歡喜,如果能修持一種真實之法,不是更好嗎?
   
他又想:修持禪定應當比誦經的功德大。因此,他又放下經書,在床上閉目端坐。

   
仲敦巴格西說:坐禪也是值得歡喜的,如果能修持一種真實法,不是更好嗎?
   
這一次,這位尊者想不出別的修法來,只好請問格西:那我應當修什麼法呢?

   
仲敦巴格西回答他:捨棄今世!捨棄今世!
   
在這則公案中,仲敦巴著重強調捨棄今世,這裏面有什麼道理呢?轉繞、誦經、坐禪這些應當說都屬於是修行,但是單單這樣做,並不代表真正在修學佛法。假如內心並沒有捨棄對世間的耽著,不是以出離輪回為動機,那不論在做什麼,都是造集引生死的業,結果還是落在輪回之中(除少數依福田力之外)。只有相續中生起了聖道的心要——出離心之後,所做的一切才開始趣向解脫,才真正具有意義。
   
宗大師的這個教言是對我們的當頭棒喝,我們在生起出離心之前,先不必忙其他,否則雖然說是在學佛,基本上還是白忙一場。
    2
、出離心的修法
   
人生難得壽無常,修此可斷今生執,
   
無欺業果輪回苦,修此可斷後世執。
   
所謂出離心,就是認識到輪回毫無實義、自性是苦,從而徹底厭離輪回、一心希求解脫的善心。出離心的修法有四個,就是共同四加行——思維暇滿難得、思維壽命無常、思維輪回過患、思維業果不虛,修習的結果是,以前兩種加行可以遣除對現世的執著心,以後兩種加行能遣除對後世的執著心。
   
1)思維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去除對現世的執著:
   
思惟暇滿,是要真正認識到自己這個暇滿人身的體相、它的難得和具有成辦增上生和決定勝的大意義。我們的修行,是從認識暇滿起步的,如果深刻認識到暇滿人身的意義,就會百倍地珍惜人身,日日夜夜做有意義的事。否則,就會浪費人身,把大好的時光用到了搓麻將、看電視上面,甚至去追求世間八法、造下各種惡業。
   
這個思維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認識暇滿人身的體相,認識暇滿人身的意義,認識暇滿人身的難得。這三個方面,關鍵是從緣起的方面思維,也就是,從暇滿所具足的條件,可以觀察到以其為所依可以成辦何等的意義;從造就這些條件的諸多因緣上,可以見到它的難得。
   
認識暇滿人身的體相: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身。而暇滿人身並非一般的人身,而是人身之中很殊勝的一種——具有八種閒暇、十種圓滿的人身。
   
暇滿的涵義是什麼?是修法的閒暇或機會,滿是圓滿具備修法的各種條件。具體來說,有八種,是從遠離八種無暇的角度來說明的。八無暇,包括不屬於人道的四種情況——轉生於三惡道和上界的長壽天等,以及屬於人道的四種情況——出生在無佛出世的時代、出生在無有佛法的邊地、六根不具、內心有邪見。這八種情況都是修行佛法的障難,只要具足其中一種,就無緣學佛。
   
怎麼來認識無暇呢?這就要對自他眾生的心識做觀察。趣入佛法,是指這個心能趣入;無法趣入佛法,也是不能讓心趣入佛法。如果在一個有情的五蘊身上,暫時無法引起修法的心念,這就是無暇之身,非常可憐。
   
三惡趣的眾生痛苦太深,千萬年中難得發起一念修行之心,即使稍微發起一點,也沒有力量趣入修行。所以,即使他們的壽命再長,在其心識中再怎麼生起各種各樣、不可計數的分別念,但是在這個當中始終產生不了一種很強的追求修法的心。
   
天界當中,欲界天人心識完全散亂在五欲當中。他們內心的貪欲遇上外界具有強大引誘力的欲塵,就象火焰遇上大風一樣,無法把心識向內收攝起來讓心趣入修法;無色界天人除了在出生和死亡的刹那存在心識的活動之外,其他一切時間當中,心和心所都不起現行。因此,這些天人壽命雖然長達億萬年,卻生不起一個修法的念頭,非常可憐。
   
如果得到人身,相續中有邪見障礙,這也無法趣入修法。如果生在沒有佛的時代,生在沒有佛法興盛的地方,這樣聽不到佛法,也不知如何取捨才能趣入。雖然生在有佛出世的時代,生在中土,但是如果六根不具足,也同樣不知道取捨,在愚蒙的狀態中,無法把心引入修法。
   
以上對有情的身進行觀察,看到八類眾生都不能引起修法之心,因此,都是無暇之身。
   
三惡道和天人的情形,我們以肉眼見不到,但是我們依靠佛經也可以瞭解到,通過類比的方式也能知道。比如,冰天雪地裏,凍得皮膚發紫,渾身顫抖,或者七天不進食,身體虛弱,沒有一點氣力,這時幾乎生不起任何修法的念頭,即使有一點念頭,身心也沒有能力修行。或者,被判處無期徒刑的囚犯,終其一生都是在監獄中做很重的苦工,人身自由尚不具足,談何修法。由這些比喻,可以推知地獄、餓鬼和傍生中,並不具備修法的可能。或者這樣觀察,一個人在毒癮強烈發作時,心識完全被迷亂的習氣所控制,這時連正常人的理智都沒有,只有隨著被業力走,沒有修法的能力。在人間受這樣的痛苦時,尚不能生起一點修法的心,何況痛苦深重千萬倍的惡趣眾生,所以惡趣眾生必是無暇之身。天人的情況,大家可以從人間富貴不修道這一點來類比,這裏就不多說。
   
人間的三種情況——生在無佛出世的時代、生在沒有佛法的邊地、六根有殘缺,也使學佛缺乏必要的因緣。無佛出世的時代當然沒有佛法,即使是在有佛出世的時代裏,出生在邊地也聽不到佛法;如果身體有很大的缺陷,眼盲不能看經書,耳聾不能聽法,精神錯亂不能思維觀察,即使佛法就在眼前,也沒有能力學習;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固執於自己的邪見,也是學佛的一大障礙。
   
遠離了以上八種無暇,就叫閒暇人身,即有自在修法因緣的人身。
   
下面再看十圓滿,包括自己方面的五種圓滿和他相續方面的五種圓滿。
   
五種自圓滿是
得到人身,依靠人身,修行非常方便、快速,所以是所依圓滿;生在中土,即佛的教法和證法興盛之地,這是環境圓滿;六根健全,有能力趣入修法,這是根德圓滿;業際不顛倒,就是身口意三門沒有造作違背正法的大惡業,這是意樂圓滿;相信佛法是出生一切世間和出世間善法的所依,這是信心圓滿。
   
五種他圓滿是
佛陀出世;佛已經宣說了正法;教法住世即佛沒有入涅槃之前,在修行者的相續中還有對法的修證;法住隨轉,就是還有持法者對於有緣眾生轉*輪;有他人悲湣,即有人對自己修法提供衣食等的助緣。
   
認識暇滿人身的意義:
   
暇滿人身的意義極其巨大,因為利用它可以攝取到無量的功德寶藏,是哪些方面的寶藏呢?就是增上生和決定勝。
   
比如一個人具足八暇十滿的條件,他的前途是無量的,對這位善緣者,完全可以通過各種修行方法,在他的相續中,引起無常觀、因果正見、皈依心、信心、出離心,或者願行菩提心,甚至有機緣直指本性,開發他本具的智慧,也能發展出無誤了知種種差別相從而無誤取捨的廣大智慧。而這一切都需要以暇滿人身才能成就得了。
   
所以暇滿人身的寶貴在於只要肯努力,連佛道都可以成辦,在這以下的增上生等等,自然不在話下。
   
認識到人身的價值之後,就應當珍惜分分秒秒,每天至少積累一些福慧資糧,這才對得起自己。
   
這個地方應當從緣起上觀察,正面觀察在暇滿的十八個條件積聚時,以它能成辦哪些大意義;反面觀察十八個條件不具備時,成辦這些大意義有沒有可能性。這樣一一在心裏認識清楚,樣才會引生定解。
   
實際上,在暇滿具足時,小的方面增上生的身體、相貌、財富、壽量、眷屬、種族等等,其中每一項的每一分,都可以運用人身來成辦,以人身能力做佈施、持戒、禮拜、供養,能行持各種恭敬的行為、利他的行為。對這些方面,反觀自己的身,衡量它是不是具有這些功能,是不是六度都有能力去做。大的方面,決定勝的三乘解脫果位,上至成就佛三身四智等的無量功德,都可以依靠人身而成辦。所以,下等、中等、上等的利益,暫時、究竟的利益,自利、他利方面的利益,總之如大海般無量無邊的利益,確實都可以以一個人身來攝取,這就是暇滿人身的巨大意義。
   
那麼,為什麼它具有這樣大能力呢?因為極難得到的內外十八種條件都已經圓滿積聚了。如同飛機升空的因緣已經積聚,就可以操縱它飛向藍天一樣,獲得暇滿人身時,確實依靠這個身就能超出惡趣、超出輪回、超出兩種生死。
   
反面觀察,如果不具足暇滿,雖然也有一個蘊身,但卻非常無能,即使是增上生所攝的最小、最少的一分利益,也沒有辦法成辦,比如一頭老豬,以它的身體連發心做一點小佈施也無能為力。通過正反對照觀察,就能體會到暇滿人身具有何等巨大的利益。
   
這樣,一點點覺悟過來,只要在哪方面能深刻體認人身的大意義,就會在那一方面引起攝取心要的欲樂。比如,認識到人身完全能成辦增上生的圓滿,而且當下就能種因,只要自己精進,日日夜夜都可以攝取實義,這樣就會立志日日夜夜以人身斷惡行善,這是引起了攝取下士道心要的欲樂。當然,如果能進一步認識到以人身完全可以成辦解脫,就會產生攝取中士道心要的欲樂,把身心投入在成辦解脫利益上;更進一步,如果深信以人身可以攝取佛果,更會精進地攝取上士道的心要。
   
逐漸加強這些攝取心要的欲樂,就可以有效遮止對現世的執著。因為一個人的目光已經重點關注後世、關注解脫、關注成佛,對於更高、更廣、更大的利益生起了欲求,自然對現世那一點小利益,完全可以放下來。
   
認識暇滿人身的難得:
   
佛經上盲龜值遇軛木孔洞的比喻,我們都很熟悉,佛說,好比一個汪洋大海當中,有一根帶孔的軛木在海面上不斷漂浮,海中還有一隻雙目失明的盲龜,每隔一百年,才從深海當中浮出一次,盲龜浮出海面時,正好鑽入了軛木的孔洞的機會,是少之又少,而我們得到暇滿人身的機會,就象這樣難得。
   
這不是一種方便說法,實際就是如此。為什麼呢?因為從因來衡量,獲得暇滿人身至少需要積聚三個方面的因緣,就是守持清淨戒律、修積佈施等福德資糧和發清淨願。比如,我們現在是人,能知言解義、能思維,這是過去世守持五戒的結果;現在有聞思修的機會,一生有許多時間能用於修行,這是過去世修習福德的果報;不願意行持無意義的世間法,很願意行持各種聖法,這是往昔發願常隨佛學的結果。所以,要方方面面的善因緣積聚,才能成就這樣一種珍寶人身。
   
觀察當今時代人類造業的狀況,有多少人在真實修集這些因緣呢?恐怕一萬個當中難得有一個兩個。人道以外,惡趣眾生和天人,要能積聚善的因緣,更是難中之難。所以從因衡量,獲得暇滿人身是極困難之事。
   
再從果的角度來觀察。我們或許覺得人的數量並不少,尤其城市裏的大街上,密密麻麻地都是人,但是和夏天一小塊草地上的小蟲相比,就會發覺人類的數量是多麼稀少。而在人身當中,暇滿人身更是極其難得,我們可以統計一下:中國十幾億人,有多少人信佛;在信佛的人當中,有多少人具足正信,不是盲目的信仰;具足正信的人當中,有多少人在如理地聞思修行?這樣看來我們這樣的人身確實難得。
   
認識到人身難得之後,就不能浪費時間。這一次得到人身,就像一百年只能吃上一頓飯一樣,如果在無意義當中讓它空過,以後再想現前這樣的良機,恐怕要到千萬劫之後去了。
   
對於暇滿的難得,也應從緣起上體會,暇滿人身各方面的條件,不是無因無緣能產生的,顯現其中的每一種都需要由諸多善根因緣。如果對於自己身心方面及外在助緣方面的圓滿,一分一分地來體會,就連一天當中有一秒鐘自在修法的機會,也是許多因緣積聚而現前的果報,一生有多少天,一天有多少秒,這樣綜合起來觀察,才知道期暇滿確實是無量善根、因緣聚合的果報。又比如說,現在在喇榮溝,要聽聞一個法要,上要有法師、有傳承教法,下要有僧眾聚合,有安住下來的福報,這些都是因緣所生法,所以,下至聽一節課,也是無量因緣聚合的果報,我們怎麼能不珍惜呢?
   
所以,在一切機會當中,得到暇滿人身的機會最為難得。我們常常會講把握機遇把握商機,這些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此生像曇花一現一樣的修行機會,這是一切機會中最重要的機會。把握好了,今生就能截斷輪回,把握不好,就可能萬劫沉淪,世界上再沒有比這件事更要緊的了!
   
無量劫以來,通過精勤積資,我們才獲得寶中之寶的暇滿人身,如果自己把握不住,隨意把它打碎,則是最愚癡之事。
   
古代有一位伊庵禪師,是我們珍惜暇滿人身的榜樣。他雖然每天精進,但每次睡前都會哭著責備自己:今天又這麼空過了,不知道來日如何。
   
以前噶當派的金厄瓦格西,十分珍惜暇滿人身,他從不睡眠,日日夜夜就是一心修持善法。

   
他的上師仲敦巴格西對他說:你還是應當休息一下。
   
他回答:應當是要休息,但這暇滿人身實在難得。

   
金厄瓦格西以無比珍惜人身之心,一生精進不睡眠,他在一生當中念了九億遍不動佛心咒。可以想像,這位大修行者一生中的分分秒秒,是如何在攝取生命大義之中度過的。

   
以上這些道理瞭解起來並不困難,修行的方法也不複雜,重要的是要落實到行動上,反復緣著法義如理思維,經常告誡自己人生實在難得,這一生一定要好好修法,只有通過這樣不斷串習,珍惜人身的善念才能逐漸得以堅固。
   
所以,關鍵是自己要用心串習,不是佛法知識化,而是要佛法人格化。
   
2)思維壽命無常遣除對現世的貪執:
   
這是按照三根本思維壽命無常的道理,通過再再串習,引生無常的真實體驗。
   
所謂三根本,就是必定死亡,死期不定,死亡時除了聖法之外其餘都無助益。從這三根本,會引出三種決斷:決定此生修法;決定現在修法;決定以法作為依怙。
   
思維死亡決定:
   
有生必有死,這是世間的規律,有為法就是如此。不論是聖者還是六道凡夫,不論生活在虛空、海洋、山峰還是平地,一切有壽命的有情,在死主到來之時,都無法逃避,威勢、財富、美色、藥物無能遮止,藥師佛灌頂加持也無濟於事。所以,每個人都要面對死亡,誰都免不了的。
   
做為出生在五濁惡世的凡夫人,我們的壽命短暫到不足一百年,在這期間,生命在刹那刹那飛快流逝,沒有一秒鐘停住,也不可能時光倒流。有限的百年光陰,沒有絲毫增添,不間斷地又在減少,最後必定壽量消減窮盡而死亡。
   
每個人衡量自己,往前看,三四十年已經在毫無實義當中度過,到了晚年,精力衰竭老苦纏身,根本沒有能力修行。中間大約二十年當中,一半是在睡夢的迷亂中度過,剩下的一半,要準備三頓飲食,處理各種瑣事,遇到生病,在床榻上也要消磨許多時光。所以,計算下來,真正能用於修法的時間少之又少。西藏有一位大德這樣說:一生真正能用於修法的時間實際不到五年。這是針對古代西藏的情況來說的。今天生活在現代社會惡濁的環境當中,工作如此繁忙,競爭這樣激烈,作為一個在家居士,恐怕一生修法的時間不過兩年。如果這樣的兩年不能分分秒秒珍惜,反而隨意浪費,那了生死的大事怎麼能成功呢?
   
到了臨死的時候,這一生的所有圓滿——財富、權力、名譽、地位、高級享受等等,都成了分別念憶念的影像,這就如一場好夢,夢中雖然貪戀追求,也曾經陶醉、歡樂,但是夢醒之後,連一個微塵那樣大的法都得不到,一切已經蕩然無存。有智慧的人應當儘早抉擇清楚:哪些是對自己的後世真正有利益的法,哪些是欺誑性毫無實義的法。既然追求現世的圓滿,最後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結果,那麼現在就應當學聰明一點,不必要去追求這些無意義的法。
   
好好抉擇自己一生的道路,死亡必定要到來,而且沒有任何阻擋的方法,現在貪執這些沒有實際意義的現世八法有什麼意義?因此一定要下決心修持正法。
   
思維死期不定:
   
我們所轉生的地方,是娑婆世界中的南贍部洲,這裏的人類有一個特點,就是壽量沒有定準,隨時有可能死亡,沒有絕對的保障。
   
另一方面,從因上來考慮,如果使人存活的因素很多、致死的因素很少,那維持人生存的可能性就很多,時時處處有很多因素有益於他的生存。但事實上,對此方人而言,導致死亡的因素非常地多,而存活的因素卻很少。所以,時時都沒有生存的保障。佛經上把人的壽命比喻為廣場中的一盞微弱油燈,只要哪個方向吹起一陣小風,油燈就會當即熄滅。而這樣的風,隨時都有可能吹來,支持油燈繼續燃燒的,只有那麼一點油,而且不會增多。使油燈熄滅的因素,則是來自廣場四面八方隨時刮起的任何一陣風,兩方面的因素比較下來,確實油燈連一分鐘不滅的保障也沒有,隨時風吹來,隨時就息滅。
   
導致死亡的因緣,內在的有四大不調和所導致的疾病,地水火風四大種在人體內,如同四條毒蛇共住一籠,經常發生衝突,衝突了就會生病,嚴重的就導致死亡;外在的有洪水、海嘯、地震、颱風、車禍、瘟疫、戰爭等等災難。這些為數極多的死緣當中,只要出現一種,死亡就會立即降臨。所以,人命危脆,朝不保夕。
   
一般人每早起床,都認為今日不會死。因此心會懈怠拖延,並且以耽著現世的習氣,把人生浪費在追逐世間的名利之上。但如果能想到今日會死,修法的緊迫感就會生起,會想:今天不好好把握修法的良機,為死亡作準備,死亡今天到來該如何面對,憑什麼來度過這一關呢?這樣能鞭策自己當下就修行。所以,漢地寺院上晚殿時,大眾要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但念無常,慎勿放逸。也是念死策修。
   
另外,《普賢上師言教》當中教我們,不論做什麼,都要想這是此生的最後一次,起床時,要把無常死想提一下,心想:這是此生最後一次起床,生命只剩一天,必須用來修持正法。乘坐公共汽車,也想這是最後一次,必須抓緊時間修法。來此處聽法,也想是最後一次,應當努力。照這樣反復串習,最終會形成堅固的意念,一提及今日會死,心就趣入修行。關鍵是通過串習,在相續中引起一個今天必死的正念,由它的作用力,可以遮止心緣現世八法散亂。如果內在的正念引不起來,單憑口頭上說無常,當然起不了這樣強大的作用。
   
死時除正法之外一切無益
   
這也要事先通過思維決定好。一個人的一生會有許多追求,所追求的不見得有真實的利益,如果一生追求的都是毫無實義的東西,那人生就白白空耗掉了,真正是枉活一世。那麼,人生當中到底什麼法有利益、什麼法沒有利益呢?這在死亡面前就會檢驗出來。死亡的時候,現世一切的圓滿下至一根線也帶不走。一生傾注了大量精力所追求的東西,比如妻子、兒女、名聲、地位、財富、住宅,在死亡時,都會拋棄我們,連與生俱來須臾不離的身體,也要留在此世,無法前去,更何況其他的身外之物。真正伴隨而去的,只有業力。從這裏應覺悟,自己一心追求、經營的世間法,在死亡時竟然毫無利益,如果仍然按原來的方式生活下去,最後必定會落得一無所獲。
   
但是如果能換一種方向、換一種生活方式,以法為所求,日日夜夜憶念法、思維法、串習法、講授法,這樣,到臨死時必定能獲得安樂。死亡降臨的這一刻,法是真正的依處、是真正的親友、是真正的資糧、是真正的明燈。對於上等修行人來說,死亡是一件值得歡喜的事,沒有憂傷、沒有悔恨、沒有恐懼、沒有迷亂,一生的修行已經成辦了,只是結束過去、現前更安樂的未來。
   
通過比較則明白:現世的各種圓滿原來都是具有欺誑性的法,對於死亡沒有任何利益,唯有正法有益。因此,從內心深處決定,此生唯一的所求就是正法,唯一的依怙就是正法。
   
3)思維輪回痛苦和因果不虛遣除對後世的執著。
   
單單依靠前兩種修法,還不能遣除對後世的執著。為什麼呢?因為更深入更廣大的認識還沒有生起。雖然內心不貪執現世,但在沒有確認到整個輪回流轉的苦相之前,還不能消除對後世的愛執,所以,有必要進一步對輪回的過患和業果不虛的道理進行觀察。只有總的觀察生死的自性為行苦,分別觀察六道各自的痛苦,縱向上由十二緣起觀察輪回流轉的規律,透視生死苦性。只有這樣認識苦,才會徹底厭離三有,不僅厭離今生,對於後世也無任何希求。
   
有的人不知道思維苦是一個重要修法,也不知這樣思苦和轉變心態有什麼關係,實際上不思苦就不會產生厭離,不會希求解脫,不會生起悲憫眾生之心,不會生起皈依心,也不會精進斷惡行善。思維苦是佛法一項重要的修行,一個人對世間的認識和他的心態密切相關,如果看輪回只見一片安樂景象,則只會貪著沉迷在其中,難以生起出離輪回、希求解脫的動機,即使能修一點,也只是以佛法成辦生死中的圓滿,把佛法作為獲取五欲安樂的工具。這樣不論做什麼修什麼,都只是積累轉生輪回之業,並無半點是趨向解脫之因。
   
佛成道之後,最開始就是轉四諦*輪,四諦中的第一諦就是苦諦,這本身是聖者的智慧所照見的輪回真實自性,真正的智者不是回避這個苦,而是要直接面對輪回,觀察它的自性,從而決定好自己生命的方向。
   
如同黃連遍滿了苦,沒有絲毫甜味一般,輪回本來就遍滿了苦,沒有絲毫安樂。遺憾的是,無始至今,日日在輪回,卻不認識輪回,由不認識誤以為有安樂引生貪著,由此把我們長劫束縛在生死之中。因此,再不能枉受分別念的蒙蔽,要下功夫認清輪回的苦性,只要能認識就會徹底厭離,從此,對輪回不存任何希望,一心希求解脫,這才是真正踏上了解脫道。因此,對於思維苦應高度重視,不是只瞭解一點知識,而是應生起透視輪回、看破世間的大智慧,從這裏才會引生聖道的第一個心要——出離心。
   
輪回的痛苦展開來有無量無邊的表現,實際上,娑婆世界所發生的一切事件,不論苦樂升沉,不論中外古今,不論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也不論社會的演變、四季的變遷,器世界的成住壞空、有情的生老病死、物質的生住異滅,盡其所有統統是在演說苦性。把這些苦相歸納起來,佛陀在經中演說了三苦、八苦、六道諸苦,《瑜伽師地論》更廣泛地講述了一百一十種苦,真正要認識苦諦,應當按照佛菩薩的經論,深入細緻地思維觀察,由此會深刻洞見輪回的真實本相。這次只是簡略講解,具體應學習《大圓滿心性休息大車疏》、《普賢上師言教》、《菩提道次第廣論》等教典。
   
佛菩薩講述這麼多苦,是要引導我們看清輪回的本質。凡夫人無始至今,一直都有一種把輪回苦性執為安樂的顛倒,就是這個樂顛倒為障,使心無法出離輪回、趣向解脫。如果不能順著佛的教法認清苦性,則仍然會被自己的分別念所欺騙,無法放下世間追求、全心全意投入解脫道的修行。
   
一切輪回的苦,可以歸納為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三苦再攝為行苦,能否通達苦諦,關鍵看是否能透視到五蘊為行苦的自性。
   
地獄眾生受寒熱之苦,餓鬼有饑餓不得滿足之苦,旁生有互相吞食受人役使之苦,阿修羅有戰爭之苦,人道有壽命短促、愛別離、求不得等的痛苦,天人有墮落之苦,這些六道痛苦到底是由什麼造成的呢?都是由煩惱和業造成的。只要是屬於以煩惱和業之力所變現的五蘊身,則決定是苦性,是從這裏顯現出六道各種各樣的苦相。
   
須認識的重點是:五蘊身一直受著煩惱和業的支配,生命無自在,只有依隨業和煩惱所決定的內容,不自在地遷變流轉,就像何中的木頭被動地被大水沖漂一樣,這就是行苦。
   
可以說,只要還未生起出世間的對治道,我們必然是不自在地生不自在地死,死後又繼續不自在受生,受生後又要不自在地死,這樣生生死死相續不斷,是為流轉之苦,從這一角度而言,三有之中,輪轉之苦是周遍的,是不間斷的,也是不見邊際的。
   
所以,要認真學習,研究,了達,實際上是輪回字典中,最需啟蒙及認識的一個字,也是佛來世間為人天眾生開示的第一個真諦。只有透視到苦,才能開啟自己的心眼,見到出離輪回的意義。
   
思維業果不虛,就是通過觀察業與果之間的必然關係,找出以何種業產生何種果的規律,經過反復思維會在心中生起因果不虛的定解。由觀察業果,可以透視輪回苦的本質,從兩方面來說,第一,以業果愚為根源,造十惡業,業不空耗,必定會變現三惡趣的痛苦;第二,以真實義愚為根源,見不到輪回苦性和人我無自性成立的空性,必定由後有愛和人我執造集引生死之業,終不能免三有受生,即使生在天界,感受的也是行苦,天福盡後,還有無量無邊的痛苦。
   
這樣思維因果,心裏可以確定,以耽著輪回之心不論做什麼都是集生死業,無由趨向解脫。換言之,瞭解了因果之後,更能確切地認識到,世間眾生,要麼是以耽著現世的心,造集非福業,結果只有惡趣,決定是苦苦;要麼是以耽著後世的心,造集福業和不動業,雖生善趣,也不出壞苦和行苦。由此從因果上斷定,只要對輪回的圓滿還有耽著之心,決定無法出離生死,而落於輪回上下的任何生處中,唯一只有感受痛苦,連針尖許的安樂也找不到。
   
所以,能思惟認清因果,自然不願再貪著輪回,轉而會對解脫生起強烈希求之心。
    3
、出離心生起之量
   
修後於諸輪回福,刹那不生羡慕心,
   
日夜欲求得解脫,爾時已生出離心。
   
如果在修習以上的四種加行之後,內心對於輪回中的各種圓滿,一刹那也不生起羡慕之心,日日夜夜都是希求獲得解脫,這時候,就是已經生起了無偽的出離心。
   
經論中常常用火宅等比喻來描述真實出離心的狀態。譬如,一人誤入火宅,整個房屋被熊熊大火猛烈地燃燒,火宅中的人迫切尋求出離火宅之心的強度,相當於這裏要求的出離心之量。
   
應當明辨,所謂的出離心,不是只對有漏的苦受厭離,而是對有漏的苦、樂、舍三種受都厭離;不是只厭離三惡道,而是普遍厭離一切三有,視人天圓滿如同無間地獄;不是痛苦時才出離,高興時不出離,不是只對輪回中的一部分法出離,而對另一部分法不出離,也不是等到世間的事情都圓滿了再出離,而是已經看破世間,對輪回徹底失去興趣,是徹底、完全、恒時地尋求出離。如果只是生起相似或少許的出離心,那就應當按照出離心的修法,繼續努力修持,直到生起如量的出離心為止。
   
知道這個標準之後,可以衡量自己是否真實生起出離心,比如,見人外表漂亮、聲名顯赫,或者事業有成、家庭富裕,心裏還會生起羡慕,這說明出離心並未生起。或者觀察自己的心最重視什麼,如果念念追求現世圓滿,這和未入道的世間人並無兩樣;如果追求的是後世的圓滿,也不是出離心。出離心是日日夜夜只希求從輪回中解脫的心。有些人只在疾病、貧窮、事業不成功或者感情不順利時,心生厭離,但在身體健康、事業成功、生活甜蜜之時卻一點不厭離,這根本不算是出離心。
   
如果出離心的基礎還沒有打牢,法器尚未成熟,就迫不及待地修行高深之法,這樣修行的證相難以生起,即使能生起一點,也難穩固增上,幾乎都是建造空中樓閣而已。
   
(二)菩提心,這個要點分成兩個方面:1、需生起菩提心的理由;2、菩提心的修法。
    1
、需生起菩提心的理由
   
倘若於此出離心,未以菩提心攝持,
   
不成菩提樂因故,智者當發菩提心。
   
在生起出離心之後,如果出離心不以菩提心攝持,則不能成為無上菩提的安樂之因,因此為了能順利趨入佛道,在出離心的基礎之上,應當努力生起菩提心。
   
一切果都觀待於發心,發心殊勝果就殊勝,發心下劣果就下劣。想想看,如果沒有生起為了利益無邊有情而誓願成佛的大心,單憑一種只求自己了脫的小乘心,怎麼成就無上的佛果呢?依據《寶性論》所說障礙如來藏現前的四種過失,怖畏輪回痛苦只為自己尋求寂滅之樂舍離利益眾生的事業,是屬於聲聞緣覺相續中具有的兩種障礙。行者生起出離心之後,如果不進修大乘菩提心的教法,則容易墮入小乘的下劣作意,成為修證佛果的障礙。
   
《普賢上師言教》當中這樣說:佛陀所宣講的八萬四千法門,也全都是為了在相續中生起此菩提心空性大悲藏而宣說的。如果遠離了此菩提心如意寶,那不論見修之法多麼高深莫測,對獲得圓滿正等覺也沒有任何利益。生圓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持若以菩提心攝持,就會成為即生獲得圓滿正等覺之因。但如果遠離了菩提心,則和外道無有區別。
   
再從果上衡量,如果生起出離心之後,進入聲聞緣覺之道,雖然能從生死中解脫,但這只是成就一分斷證功德,相比于斷證圓滿的佛果,實有天淵之別,因此,在自利方面遠遠未達圓滿;再就利他觀察,小乘的利他極其有限,沒有勇猛願行菩提心的攝持,被貪求自己解脫的下劣作意所障礙,小乘行者無法開展浩瀚如海般的救度眾生的事業。

   
或者,從報恩而言,天邊無際的有情過去世都曾做為自己的母親,對自己有過深重的生育之恩,如今她們在輪回的險道上如盲人一般艱難地行走,如果只顧自己解脫而不發心救度,那這樣的行為與旁生有何兩樣呢?因此,為了報恩,應當發起菩提心。
   
生起出離心之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修持菩提心而趣入大乘道,另一條是不修大悲心,直接趣入聲聞道、證得阿羅漢果。經中說,由小乘道獲證阿羅漢果,入滅盡定,後來經佛放光勸請出定,仍需要從資糧道開始趣入大乘,按這條路走,即使最利根的聲聞,比最鈍根的菩薩成佛也慢四十九劫。辨別清楚道的遲緩與速疾之後,作為具有大乘種性的人,應當唯一選擇殊勝的大乘之路,因此應當精進地修習菩提心的教法。
   
下面再從菩提心的利益方面顯示修持菩提心的必要:
   
1)、生起菩提心則進入大乘之門
   
進入大乘之門的界限,是在相續中生起菩提心,所謂的大乘,不是以外在形象來判定,它完全建立在菩提心上。倘若未生起菩提心,不論身份如何、地位多高、名聲多大,也不論表面行持何種行為,都不算是進入大乘,而心中有了菩提心,縱然地位低下、生活貧窮,也是真正的大乘行者,在他的相續之中會逐漸生起大乘五道十地的功德,所以《華嚴經》說: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2)、依靠菩提心能消除嚴重罪業

   
如同劫末的大火能把初禪天以下的器世界完全燒毀,我們心相續中一旦生起真實的菩提心,就能在一刹那間懺除各種重罪。
   
譬如,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修行前,曾經墮於地獄中,當時他和一位名叫噶瑪熱巴的地獄有情一起拉車,車子很沉重,十分辛苦,一旁的獄卒嚴厲地懲罰他們,遭受的痛苦極其難以忍受。佛當時心想:與其兩人受苦,不如讓我獨自一人拉車承受,噶瑪熱巴也能因此而得到解脫。在他生起自他交換的菩提心的當下,立即便脫離惡趣,解脫了痛苦。
   
3)、能獲殊勝安樂,得果無盡
   
如果能生起菩提心,以菩提心攝持的善根,是一種無盡的善根,乃至獲得菩提果之間,永遠都不會窮盡。這種情形,就象把一滴水投入大海,只要大海沒有乾枯,這滴水就始終不會窮盡。但是,如果善根沒有以菩提心攝持,就只是一種有窮盡的善根,比如行持有漏人天善法的善根,或者小乘人相續中的善根,都是成熟果報之後,就不再發生作用,就像芭蕉樹出生一次果實便會枯萎一樣。與願菩提心相比,生起行菩提心的利益更不可思議,即使沒有行善,處在睡眠、走路等無記狀態中時,善根也會不斷地增上。所以菩提心具有極其殊勝的利益。
   
哪怕是再微小的善根,只要以菩提心攝持,都會成為成佛的資糧。一般如鐵那樣價值很低的金屬,通過點金劑,能轉變成價值高昂的黃金,同樣,任何一種微小的善根,只要以菩提心攝持,就能轉成無窮無盡的成佛的善根。菩提心具有這樣如點金劑一般的殊勝能力。
   
4)、名義轉變,下劣身轉成殊勝身
   
一個人相續中生起了菩提心,名稱上應叫世俗菩薩,不能稱呼為外道、小乘人或者普通善人,其相續也轉成具有菩提心的菩薩的相續,與以前的相續截然不同,這是名義轉換的功德。
   
比如一名乞丐,如能生起菩提心,其身份實際已超過大公司的總裁、國家總統,甚至超過了天界的天王,值得一切人天眾生恭敬禮拜。
   
而且以菩提心殊勝的作用力,凡夫人以業和煩惱感招的不清淨身,也能逐漸清淨,最終轉成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殊勝佛陀妙身。
   
以上從各方面思維生起菩提心的必要性,從因與果的不同角度觀察了菩提心的利益。先這樣做思維的前行,是為了在相續中引起對菩提心的信心和欲樂。有了意樂,以它推動,就會精進地修習菩提心。道的各支分間的關係,應當這樣認識清楚。
    2
、菩提心的修法
   
思為猛烈四瀑流,難擋業索緊束縛,
   
困於我執鐵網內,無明黑暗所籠罩,
   
輾轉投生三有中,不斷感受三大苦,
   
成此慘狀諸慈母,是故當發殊勝心。
   
頌詞前六句,緣自相續思維,是引發出離心的方便,緣他相續思維,能深切體會有情流轉生死的痛苦狀況,由此可引生大悲心,進而生起菩提心。這裏,重點是以思維有情痛苦作為引生大悲的方便,而由大悲為根本因,生起世俗菩提心。
    “
四瀑流是指生老病死四大痛苦,凡夫眾生一直被它猛急地衝擊,每一生都會顯現生老病死,生死之輪旋轉不息,這是輪回有漏法的規律。當生老病死到來之時,凡夫人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為什麼會這樣無法抗拒?因為凡夫被業的繩索緊緊系縛,能解開業繩,還有希望擺脫生死,若解不開業繩,則隨業力一定會受生。為什麼難以掙脫業的繩索呢?其原因是眾生念念在我執中,這我執如鐵網一般,把眾生緊緊困住,絲毫也動彈不得。能斷除我執,自然煩惱會消失,業繩會解開,四大瀑流也能截斷,但是眾生一直被無明遮障,見不到無我的意義,這樣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就解脫我執呢?由此可見,因為無明執我,所有的三有眾生都被系縛在生死之中,無一能逃出業索的束縛和四瀑流的猛烈衝擊。
   
從苦追溯其因,就是思維集諦,逆向觀察,生老病死的因是業,造業源自我執,我執是由無明引起,由此可決定:只要無明未破除,那以無明為源,必定刹那不停地以我執造作引生生死之業,所以凡夫在生死中都是輾轉不斷地受生,每一刹那都在苦苦、壞苦和行苦的逼惱中,這個五蘊之身苦受時是苦苦;感受快樂時也註定將轉為痛苦,是為壞苦;不論是苦是樂,都會成為未來痛苦的因緣,這是行苦。因此有情都恒時在三苦當中,三有如火宅一般充滿了痛苦。
   
思維到這一點後,對於曾做過母親、有過極重恩德的盡虛空界有情,如果自己不發心去救度,那麼這些老母有情都會被生死瀑流猛急地沖漂,無休無止地一直流轉下去。這種生死的大苦,只要沒有生起對治,就永遠不會有了結之時,因此應當發大心來救度沉溺在生死苦海中的眾生。
   
從上面的解釋,還可以看出學習四諦教法的重要性。為什麼在完整的菩提道中,要把四諦和十二緣起這樣兩個教法安立為共中士道呢?原因是:思維這些法義是引生菩提心極其關鍵的前行。只有首先對輪回的苦集,通過思維生起深刻的認識和體悟,在這個基礎上,才能緣眾生苦引發大悲和菩提心。因此,對於進入大乘道而言,修學四諦是重要的前行。
   
(三)無二慧,分為兩個方面:1、需要生起無二慧的理由;2、認識正見。
    1
、需要生起無二慧之理由

   
不具證悟實相慧,縱修出離菩提心,
   
亦不能斷三有根,故當勤證緣起法。
   
不具有證悟無我實相的智慧,即使修了出離心和菩提心,也不能斷除三有的根本我執,因此應當精勤通達緣起法。
   
由我執而引生貪嗔癡等煩惱,由煩惱而造業,由業而有三有的受生,因此,三有的根本是我執。但是我執僅僅依靠出離心和菩提心能不能斷除呢?不能斷除。因為我執是緣五蘊執著有實有的補特伽羅人我,如果不能現見五蘊本來無我,那這種執蘊為我的耽著始終無法消除;從法我執來看,法我執是執著法有自性,這也唯有依靠通達法無我的智慧才能從根本上對治。
   
《四百論》雲:見境無我時,諸有種皆滅。以智慧現見無我時,能從根本上消滅三有的種子,相反,如果沒有斷除耽著人我和法我的習氣,即使暫時以禪定、慈悲、持戒等方法得以壓制,但終究還是會再次生起。因此,為了斷除實執,獲得涅槃,應當精勤通達緣起法,了達了萬法都是觀待因緣而生,就會通達諸法本來無自性。
   
《般若經》中說:聲聞、獨覺、佛果三種菩提,都要依靠空性獲得。《大智度論》中也說,修行人不見般若則被束縛,若見般若則得解脫,並說,諸佛、菩薩、聲聞獨覺的解脫涅槃道都是由般若而獲得。《金剛經》說,一切諸佛的無上菩提都是由金剛般若經而出生。《心經》雲: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所以,般若是出生諸佛之母,是一切四聖之母。而且,六度的前五度沒有以般若攝持,則如盲人般不能到達彼岸,甚至連波羅蜜的名稱也不能獲得,只能稱為佈施而不能稱為佈施波羅蜜等。
   
智慧極其重要,比如離開嚮導的盲人,連道路都不知道,怎麼能進入城市,同樣佈施乃至禪定的前五度,沒有智慧如同無眼,不能證得菩提。
   
經中說:沒有破暗的智慧光明,不能成就清淨戒律,大多數因為沒有智慧而導致戒律不清淨。又說:內心不勤修智慧,此人的戒律不可能清淨。而且,不生起智慧光明,終究不能滅除愚癡黑暗,慧光若發,無明黑暗便會遣除,因此應當隨自己能力精勤地修習智慧。
    2
、認識正見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
   
滅除一切所緣境,此人踏上佛喜道。
    “
誰見輪涅一切法,永無欺惑之因果:就是從名言角度來講,見到因果規律遍及輪回和涅槃的一切法,絲毫不會錯亂,也就是,在能取所取尚未消於法界之時,善惡因果都是無欺存在的,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果。
    “
滅除一切所緣境,是從勝義來說,目前我們錯亂的根識所緣的一切色法、聲音等等,只是一種錯覺的假相,在真實的境界中並不存在。也就是,以我們的眼耳等根識所見、所聞、所執取的一切境界,其本體本來是遠離一切戲論的法界,
   
這樣的境界已經現前的人,就是已經趣入了佛陀歡喜的大道。

   
何時分別各執著,無欺緣起之顯現,
   
遠離所許之空性,爾時未證佛密意。
   
這一頌是講見解沒有究竟的情況。
   
如果還沒有把世俗中緣起現相不空勝義中遠離一切承許這兩者統一起來,還認為是兩種不同的境界,這時還沒有通達佛的真實密意。
     “
無欺緣起之顯現,就是在世俗中有真實的緣起法的顯現,善惡因果絲毫也不會錯亂。遠離所許之空性,就是真實中,本來是遠離一切承許的大空性,因也沒有,果也沒有。
   
實際上,有因果和無因果是一個,也就是在世俗的錯覺面前有因果以及它的作用,但是勝義中卻沒有因果。比如我們的眼根看到一個杯子,而以精密的物理儀器探測,並沒有杯子,只是基本粒子而已。實際上,我們看到的杯子和實際沒有杯子,並不是兩種相對獨立的狀態。如果執著有杯子,而不承認它實際是基本粒子,或者認為只是基本粒子的組合,就不承認眼識的錯覺前有杯子,這兩個觀點都有失偏頗,都不完善。
   
一旦無有輪番時,現見無欺之緣起,
   
斷除一切執著相,爾時見解即圓滿。
   
這一頌是講見解已經究竟的量。
   
如果到達現和空不需要輪番,在現見輪回無欺因果規律的同時,就已斷除了所有的執著相,即在有因果的同時,就是大空性,這時見解已經圓滿。
   
什麼叫做輪番呢?就是見到有因果緣起的時候,沒有見到空性,見到空性的時候,沒有因果顯現。也就是,在還未通達現空無別這種究竟境界的凡夫分別心前,顯現和空性這兩者無法同時存在,只能以輪番交替的方式來認識。
   
了知以現除有邊,以空遣除無有邊,

   
緣起性空顯現理,不為邊執見所奪。
    “
以現除有邊,就是見到顯現時就見到它本來完全是假的、是虛幻的,從而斷除了有邊的執著。這樣就改變了過去有偏頗的認識,原先以為根識前的顯現都是實在的,永遠保持它的自性,這實際是墮入了有邊。
    “
以空除無邊,即了知萬法雖然本來就是虛幻,但在根識前,還是可以無欺地顯現,眼睛可以看,心識可以感覺,這是以空遣除無邊,改變了原先以為空是一種單空的偏於無邊的認識。

   
這樣了知緣起就是空性,兩者根本分不開後,自己的智慧就永遠不會被邊見奪去。
   
這次對無二慧只是作了粗淺的解釋,般若空性很高深,也很有價值,重要的中觀論典有龍樹菩薩的《中論》、月稱菩薩的《入中論》、聖天菩薩的《中觀四百論》、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智慧品》、靜命菩薩的《中觀莊嚴論》等等,對這些大論典應該發願深入學習。
 


三、末義
 
   
勸勉勤修:

   
如是三主要道論,自己如實通達時,
   
當依靜處而精進,速修永久之佛果。
   
對此三主要道論,自己通過如理的聞思已經如實通達之時,就應找到一個寂靜之地,精進快速地修持具有最永久利益的佛陀果位。
   
一切菩提道的修行扼要歸攝在以上三個要點中,通過這部論的學習,對於真正菩提道的心要是什麼,我們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明確了目標之後,應當抓緊時間在這三個要點上精進聞思,爭取早一天如實地通達。通達之後,應當找一個寂靜的地方,遠離一切散亂,集中心力,按照法義長期精進地串習,讓心相續中真正如量地生起出離心、菩提心和無二慧,按這樣修習有緣的妙法,不論修淨土、禪宗或者密宗,都一定會成功。這樣才是以人身真正實現了生命的意義。
   
此乃多聞比丘羅桑紮巴(宗喀巴)對查闊阿旺劄巴之教言。
 


一、為什麼要放生
 
   
放生是一項我們應該長期從事的事業。我們對放生的道理、放生的方法是否清楚知道,會直接影響到放生的效果。很多高僧大德已經對放生作了很多有益的開示,我們今天再從三個方面對放生進行一下探討:一、為什麼要放生;二、放生有什麼利益;三、應當如何放生。

   
一、為什麼要放生
   
(一)眾生具有佛性,皆當作佛,應當尊重生命而放生
   
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諸佛無二無別,然而有的被宿世的惡業力障蔽,悲慘地淪為心智低下的惡趣眾生,除了尋求食物、躲避死亡之外,其他都一無所知,這就像是一面寶鏡長時間被灰塵蒙蔽,不但放不出絲毫光明,就連鏡子的本來樣子也看不出來了。
   
但只要它通過智者的指點,知道了這滿面蒙垢的東西原來是一面寶鏡,之後不斷地擦拭,寶鏡潔淨的鏡面就會逐漸顯出,等到最後一點汙跡被擦除時,寶鏡就又會恢復其映澈萬物的本性。
   
一切六道眾生的心性都是如此,由於無始以來被煩惱和業所障蔽,導致不能顯發本具的光明佛性,以迷亂力造作輪回的業。佛陀知道眾生的心性和佛平等無別,於是順應眾生的根機,採用種種方便,宣說了無量法門,眾生只要遵循佛陀開示的正道,修習戒定慧、斷除煩惱,就都能恢復本有的佛性而成佛。
   
因此,從其本質上來看,動物的本性其實並不下劣、愚癡,天生比人低下,而是和諸佛一樣都具有如來藏,未來都會成佛。那麼,對於這樣尊貴的未來佛怎麼能損害甚至屠殺呢?再則,我們又有什麼權力來剝奪它們生存自由呢?
   
殺害生命確實是最嚴重的罪業。而在他們遭受命難的時候,不發心救護同樣是漠視生命尊貴自性的表現,想想看,就是對一種沒有生命的東西,比如一輛高檔車,我們都會精心地愛護,稍微有一點損壞都會及時修復,何況生命是宇宙中最尊貴的呢?各個生命都有的佛性中原本具有恆河沙數那麼多的自性功德,無數輛高檔車加起來根本比不上他的一絲一毫。如果高檔車有必要愛護的話,那生命更應當百倍地救護。
   
(二)思惟輪回的過患,應當戒殺放生
   
從輪回的現象上來看,我們和眾生的關係非常密切。為什麼這樣說呢?從無始以來到今天,我們在輪回當中流轉的時間實在太漫長了,因此,每一個眾生都和我們彼此做過父母、兄弟、姊妹、兒女,《梵網經》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對這個輪回的事實雖然凡夫一無所知,但諸佛如來卻是明明白白地照見。我們如果仔細思惟,就會情不自禁地生起慚愧心和悲憫心。
   
我們由惡業力在人間或者其他善惡趣當中也曾多次彼此傷害過,曾經和有情結下的冤結如果能記錄下來,整個虛空也容納不下,今天不猛利截斷殺業習氣的話,未來不知道還會有多少次的重演。所以今生有幸得到人身,具有其他眾生沒有的堅強心力,就要好好發揮出來,解開無始以來和眾生結下的一切冤結,行持戒殺放生,讓一切眾生都得到生存的自由,而且,還要進一步為它修法回向淨土,讓它獲得解脫的安樂。
   
(三)出於報恩之心應當放生
   
眾生過去世都做過我們的母親,在做母親的時候為了生養我們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而且把能得到的最好的享受都留給我們,在我們有痛苦的時候寧願自己代受,因此,母親的恩德極大。現在過去世的母親即將慘遭斷除命根的劇烈痛苦,我們怎麼能袖手旁觀、無動於衷呢?雖然我們現在能力有限,還遠遠沒能救護天下的一切母親,在程度上也遠遠不能給予他們終極的幸福,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沒有這份心,所以要盡自己的力量把它們從屠刀下解救出來,進行放生。
   
(四)出於自他平等的善心應當放生
   
我們每個人都希求安樂,不願意接受痛苦,為了保全自己的身體,可以捨棄外在的財富、名位,而為了保全生命可以捨棄身體的支分,我們是這樣的希求生存,不願意死亡,要知道其餘的眾生都是這樣的啊。宋代陸遊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在我們遭受命難的時候,最盼望得到救護,一切眾生在被宰殺時,也同樣希望有人救他。為什麼我們不能替他著想,對他佈施無畏呢?所以,想到眾生和我們都同樣希求安樂,應當盡自己的能力去加以救護。
   
(五)隨學大悲世尊,我們應當放生
   
我們的大悲世尊在因地發了無上的菩提心,為了救度眾生捨棄過無數的頭目腦髓,投身飼虎、割肉喂鷹,直到成佛之間一直精進不退,而成佛之後,更是相續不斷地救度一切眾生。今天,我們做了佛的弟子,學習的是以慈悲為自性的聖教,修的是利他的大乘法門,如果在眾生被殺的時候,卻沒有一點哀憫救護的心,那確實連佛弟子的資格都沒有。因此,隨學諸佛,我們應當盡力放生。 
   
(六)利他即是自利應當放生
   
放生看起來是救護眾生,實際是救護自己,利他和自利本來就不能分開,換句話說,我們救護了眾生,就能使自己在現在和無窮無盡的未來,擺脫孤苦、貧窮、災難的侵擾,獲得長壽、健康、富貴、安樂。所以展望無盡的未來,當下這個放生,實際是提前救濟了我們自己,使我們未來的生生世世永遠不遭受短命、疾病、貧賤、孤苦等等的苦難,這確實是無量自他利樂的源泉。可以說,如果人人能行持放生,整個世界都會沐浴在福德的光明當中。因此為了自利我們也應當放生。
   
(七)放生與慈善事業等
   
有人問:在這個世界當中,充滿了疾病、孤苦、貧窮、戰亂,到處都需要幫助,為什麼對這些不加關注,卻把注意力投注在關係不大的動物身上,這樣在輕重緩急上不是很顛倒嗎?
   
回答:人類和動物雖然在外相上有差異,但佛性本來相同,動物以惡業淪落到惡趣,我們有幸以善業得到人身,如果不能哀憫、體恤動物,反而隨意損害它,將來的結果就是自己福報窮盡而墮落。動物受報完畢轉生為人,難免要從頭還債,反過來我們又成為它的盤中餐。事實上刀兵劫都是以宿世的殺業所感,如果人們相續中沒有殺業,即使歹徒也會對我們生起善心,而不會受到他們的任何損害。瘟疫、水火等的災難,也會遠離戒殺放生的人。由此可知,愛護生命其實就是愛護自己,如果每個人都能真心投入到放生的善行中去,那麼這個世界的疾病、貧窮、孤苦、戰亂都會自動消失,這是對人類的最大貢獻。
   
人間的孤苦、貧窮、災難等當然需要切實的幫助,但是他們還沒有到生存的權力即將被剝奪的地步,而快要宰殺的動物如果不去救護,很快就會在砧板上被宰割、在油鍋中被煎炸,葬身在人們的口腹之中。因此放生是在急難當中把有情從最慘烈的屠殺之苦中解救出來,恰恰是真正懂得輕重緩急。
   
但這並不意味著應該放棄資助貧困等的善舉。如果看到貧困山區的孩子們三九天還穿著露出了腳趾頭的鞋子,一天難得吃上一頓飽飯,我們還沒有動惻隱之心,沒有想到能去幫助他們做些什麼,那說明我們的慈悲心不夠真實。因此對於孤苦、貧窮、災難等也同樣要憐憫,要隨分隨力發心去幫助,根據各自不同的情況,或者資助貧困學生上學,或者郵寄生活所需的衣服被褥等,或者加入到志願者行列,為貧困者提供實際的幫助。
   
還有人懷疑:動物有無量無邊,你都能放得完嗎?
   
雖然動物無量無邊,但儘量把眼前的待殺眾生解救下來,進行放生,則是我們應該做,也是能夠做得到的。另外,放生這種善行,也是使自己生起普遍愛護生命的最殊勝善心的方法。透過放生這種善行,對有情的生命真心地關懷、愛護,慈悲會由衷地生起來,有了慈悲,就不會願意再去做損害眾生的行為。如果這個世界的人們都能做到這樣,這是對水陸空行一切生命的大放生了。
   
另外,最好的放生,就是我們能夠放棄食肉,堅持素食,並且廣泛宣傳素食的意義,使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吃素的行列裏。吃肉的人少了,這個世界的殺戮就會減少,祥和之氣就會降臨,放生的目的也就圓滿實現了。
   
(八)總結
   
沒有佛法的啟迪,一個賢善的人雖然也會有尊重生命的善心,但是單憑自己的智慧力畢竟難以認識到一切生命都具有尊貴的佛性,也沒認識到在輪回輾轉沉浮的過程當中,自己和眾生之間彼此曾經無數次做過親人和怨敵,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正是由於沒有甚深廣大的認識,導致對眾生一視同仁的慈愛意樂和行為無法調動出來。一直到佛法傳入東方,三世因果以及眾生與佛陀心性平等的真諦才被世人所認識,從此之後,古聖先賢們都一致以戒殺放生作為挽回殺劫、培植福果、止息戰爭、永葆太平的根本基礎。

 

二、放生有什麼利益
 

    (一)放生是功德最大的有為善法
   
現在是五濁惡世,一般人福報淺薄、業障深重,比如身體多病、壽命短促、災難很多,修持佛法有相當的困難,有沒有一種方法擺脫這種困境?有!那就是放生。在一切有為善法當中,功德最大的就是放生。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藏地的根桑曲紮大師也開示說:應當斷除殺生,救護放生,在一切身語的善法中,放生的功德最大。淨土宗九祖藕益大師說:欲即人心證佛心,轉濁劫成淨土,術莫過於放生。所以要把一種惡劣的凡夫心轉成大慈大悲的佛心,要把一個五濁熾盛的穢土轉變成清淨莊嚴的淨土,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放生。
   
(二)放生是積福要訣
   
《金光明經》當中有這樣一則公案,在寶積如來出世的時候,當時釋迦牟尼佛是流水長者,他用大象往一個快要乾涸的水池當中運水,救活了水池當中的一萬條魚,而且念佛號,加持回向給魚群,以這個因緣,一萬條魚死後轉生為天子,為了報答恩德,在流水長者的家裏,撒下了四萬顆寶珠,而且降下天花為長者祝福。
   
(三)放生是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們都在尋找保護自己的方法,尤其在這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時時都有可能遭受天災人禍,比如空難、車禍、傳染病、水火災難、暴力襲擊、戰爭,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連晚上出門都沒有安全感。怎麼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積累得越多,就越會使自己處在善法光明的護佑當中,自然遠離橫禍災難,《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中說: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所以放生是我們生命的最佳保障。
   
在佛經當中有這樣一個公案:
   
以前有一個天人,投生在一戶施主家裏,長大之後,他想出家,但是父母不答應。這個小孩心裏想:人身這麼寶貴,如果不能出家,那這個人身有什麼意義呢?因此他想自殺,可是跳河的時候,河水竟然倒流。他從懸崖跳下,也絲毫無損。當時國王的法律很嚴厲,他又故意做強盜,想讓自己遭受死刑而死,可是行刑的時候,射出去的弓箭全部都自動返回,國王大吃一驚,向他道歉。後來在國王的幫助之下,他的家人終於允許他出家,證得阿羅漢果。
   
這個人前世造了什麼善業,壽命這樣堅固呢?
   
佛說:以前他救過一個快要被殺的人,以這個因緣,他在五百世當中,內心無所畏懼,外在的地水火風也不能損害他,而且在今生證得了阿羅漢果位。
   
所以放生是無畏佈施,能讓眾生遠離怖畏,也能使自己獲得無畏之果,如果我們有怯弱、恐懼的心理,常常行持放生,就可以逐漸轉為安定、坦然。

   
(四)放生是延壽妙法
   
《雜寶藏經》中記載,過去有個沙彌,承事一位長老。長老觀察到沙彌還有七天壽命,就讓他回家去看望母親,臨別的時候囑咐他:到第八天再回來,意思是讓他在家裏命終。沒想到沙彌第八天回來了,師父覺得很奇怪,就入定觀察,原來小沙彌在回家的路上見到一群螞蟻困在水中,他做了一個小橋把螞蟻引到沒有水的地方。以這個救護螞蟻的功德,壽命得到延長。
   
(五)放生是治病良方
   
《藥師琉璃光本願功德經》中說:放諸生命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林則徐曾經講過他朋友的一件事情,他有位朋友,杭州人,名叫屠琴鄔,在做官前,身患重病,生命垂危。於是在病中立下誓願,願以利人濟物,來懺悔自己業障。有一夜,感得觀世音菩薩入夢,告訴他說,因為過去世在湖北做官時,太過苛刻,又常常殺生,因而這一生短命。現在只有放生才可延壽,且可增加福祿,並鼓勵他更加努力去利人濟物。屠琴鄔醒後,闔家戒殺,且時常買物放生。這年冬季,便被任命為九江太守,次年冬天,病體也痊癒了。

   
所以,在自己的親人、朋友得病的時候,為他們放生,對病人有很大的利益。
   
(六)放生能積資淨障
   
如果能盡心盡力地通過放生積資淨罪,就能積累極為殊勝的淨土資糧。憨山大師曾經說:放生解冤結,放生罪垢清,……放生又念佛,萬修萬人證。印光大師在《放生十大功德》當中說:戒殺放生的行者,來世能生在四天王天當中,享受無極之福,如果兼修淨土,直接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七)放生能促進社會穩定、世界和平

   
社會的動盪,戰爭的爆發,其根本原因,在於眾生無始以來所結下的冤孽,我們人類要實現真正的和平與安寧,遠離戰爭與暴力,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推動人們戒殺放生、樹立起尊重生命的觀念。放生帶來的直接結果,是減少了被屠殺的眾生,減少了今後動盪的根源;放生帶來的間接結果,是增加了人們的福報,增加了善的力量,減少了過去的冤孽成熟的機緣。印光大師在《放生十大功德》中開示說:凡有欲家門清泰,身心康寧,天下太平,人民安樂者,請皆於戒殺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則求無不得矣。因此,作為一名大乘佛子,我們應當從自己身上做起,把放生的慈悲之心,帶回家,帶到工作中,去感化一個家庭、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喚起人們珍愛生命的善心,促進社會的穩定、世界的和平。
   
(八)放生如如意寶珠
   
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樣極其善妙的法,隨著各人心願的不同會現前相應的善報。如果希求善趣的安樂,放生能獲得人天的福報,如果希求自己獲得寂滅,以放生就能得到聲聞阿羅漢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攝持放生,就能成為佛果之因,如果祈願上師住世,放生就能感得上師長久住世,如果想讓自己長壽,放生就成為殊勝的長壽法。因此,放生具有無與倫比的功德。作為大乘的修行人,我們放生當然不能僅為自己求一個回報,但是即使不希求回報,善報也會自動現前,這是因果不空耗的規律。
   
大家能不吝惜自己的錢財,為了救護生命而慷慨解囊,事實上以這樣殊勝的善心等於是把不堅實的財富轉換成堅實的財富,這是捨棄小利益而獲取大利益的作法。為什麼說是不堅實的財富呢?因為錢財是一種會被水漂、會被火燒、會被盜竊的無常不堅固的法。如果把錢用於救護眾生,在心相續當中所產生的功德,誰也無法奪去,所以這是最堅實的財富。其實放生都是為你自己積累資糧,在利他的同時,獲得最大利益的還是你自己。
   
有的人會想:我沒有很多財富怎麼辦呢?這也不要緊,福德主要依靠的是善心,有放生的純厚意樂就是大福德,所以最關鍵的是要對眾生發起救護的慈悲心,以這種慈悲心來參與放生,哪怕是放一條小魚,也是很殊勝的福德。除了自己親手放之外,以善心勸導別人放生,或者見到放生心裏讚歎隨喜,都是在積累放生的功德。但是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就應當盡心盡力,不吝惜自己的財富和精力。
   
佛陀告訴我們:任何損害眾生的行為只會讓自他遭受痛苦,而任何利益眾生的行為,必定讓自他獲得安樂。而且給予眾生安樂,自己的安樂會更大,佈施者往往比受施者更幸福。事實上,在生起慈悲心放生的同時,內心就會獲得安樂,而且每當想起以自己的雙手救護過無數的生命,讓它們重返家園,重獲生命的自由,心裏也一定會充滿歡喜、滿足。
   
從未來世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放生會給自己在未來的多生多劫當中都帶來巨大的福德,佛經裏面記載,給一位元生病的比丘送去一個水果,會在很多劫當中感得健康無病,我們現在一起以如法的意樂和行為,救濟這麼多的生命,功德也肯定不可思議。
   
以世俗的因果緣起規律,今天你以慈悲心救護他們,今後遇到這些生命的轉世時,他們就會來幫助成就你的善緣,你放的生命越多,將來獲得的善緣也就越多,當你成佛的時候,他們會成為你的眷屬,從你的教法中獲得解脫,所以放生也是和一切有情結下生生世世的善緣。
 


三、應當如何放生
 

    (一)放生的意樂
   
放生時,調整好自己的發心十分重要。功德的大小不是取決於外在形相,而是完全取決於發心的大小,在放生當中發心越大,培植的福德也就越深。
   
《普賢行願品》說:能令眾生得歡喜,即令諸佛歡喜,在對待眾生的態度和行為上,應該和承事父母、師長、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我們是修習大乘的人,大乘的修行就是利益眾生,給予眾生暫時和究竟的安樂。
   
因此放生時,對被解救的生命,要有憐惜心、愛護心,為它們能躲過砍殺的劫難而真心歡喜。同時也要意識到:這樣救護眾生的機會,是多麼難得!自己即使只做到一點,積累的也是殊勝的資糧!這樣以歡喜心推動,相續中的善根就會被不斷地滋潤。希望大家按這樣來做。
   
有一個五裏銅盆的公案,以前有個叫惡見的國王,一次他看到有一隻金色的貓從院子的東北角躥入西北角,惡見王就讓人挖掘,結果挖出三重銅盆,裏面裝滿了錢,而且五裏地都是這樣,惡見王覺得很奇怪,就去問迦旃延尊者。尊者告訴他:
   
過去毗婆屍佛出世,佛涅槃之後,那時惡見王是一個賣柴的窮人,有一次碰到一個比丘乞食,把缽放在路邊,對人說:誰把錢放入這個堅牢藏當中,一切國王盜賊水火都不能奪走。窮人聽了之後,踴躍歡喜,他剛好有賣柴的三文錢就全部做供養。
   
在回家的五裏長的路上,他是一路生歡喜心,到了家門口,他又轉身向著比丘所在的方向恭敬地頂禮發願,由於在五裏路當中,他一直對自己的善行隨喜,使功德大幅度地增長。
   
我們讓自己心裏生起善的意樂,這是完成一個善行最關鍵的地方。所以我非常希望你們在放生當中能生起很好的意樂,對於眾生有慈悲心,對於放生有歡喜心。
   
眾生最珍愛的是自己的生命,我們首先從肉身上讓他得到生存的自由,但是只有這一點還不夠,還應當發更大的心,就是要發心盡自己的力量讓一切眾生遠離生死的怖畏,最終得到無住大涅槃的果位,這樣才是徹底的無畏佈施。暫時還沒有這種能力也不要緊,但是這樣一種願心一定要先生起來,修行是從腳下的最初一步,漸漸增上而逐漸圓滿的。今天能以善心做到救護一隻螞蟻、一條魚,將來能力提高了,就可以救護一個地區的生命,只要自己精進不退,最終救護一切有情的大能力都會現前,所以不能因為善法小而放棄,現在就是要從小的方面做起。
   
每一次的放生,都是菩提道上的一分修行,把當下的放生意樂和行為調整好,非常重要,能這樣積累上去,功德就會越來越增長。善法不論大小,真正可貴的是長久的堅持。如果天天都有增上,月月都有積累,這樣善的意樂和行為串習純熟了,自己的修行也會越來越廣大,而善行廣大,福德也會越來越深厚。
   
我們看佛往昔做菩薩時是如何救護眾生的,這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有一次,菩薩遇見老鷹追趕鴿子,鴿子見到菩薩,就飛到菩薩的身體旁邊來躲避老鷹的襲擊。
   
老鷹對菩薩說:你想救鴿子,你想讓我餓死嗎?
   
菩薩問:你要吃什麼?

   
老鷹說:我要吃肉。

   
菩薩就把手臂上的肉割下來抵償。老鷹想要得到和鴿子同等重量的肉,菩薩不斷地把肉割給它,一直到身肉快要割盡也達不到鴿子的份量。

   
老鷹問:你有沒有後悔?
   
菩薩說:我一個後悔的念頭也沒有生起過。如果我的話真實不虛,應當讓我的身肉恢復如初。

   
這樣立下誓願之後,菩薩的身體果然恢復如初。

   
佛在因地為了救護眾生,連自己身上的肉都可以割下來。救護眾生確實是最有意義的,我們常隨佛學,也應當把自己的心力提起來,不怕寒冷、不怕累,真正來實踐救護眾生的修行。
   
(二)放生的行為
   
放生時對這些眾生要充滿慈悲,要輕拿輕放,比如放魚時不要離水面太高,不要讓它們感受新的苦痛。
   
放生解救了有情的性命,同時也要能進一步利益它的法身慧命。所以在放生的時候,心裏要認真觀想、祈禱諸佛菩薩,口裏要認真念誦佛號或者心咒,加持這些可憐的眾生,還要為它們授皈依。如果時間允許,還應該念誦放生儀軌,只要是高僧大德所作的儀軌,都有其不共的加持力,都可用來念誦。
   
在《不退轉經》上說:聽到本師釋迦牟尼佛的名號都獲得不退果,旁生聽到佛號,也播下無上菩提的種子,此後會得聖果。
   
在釋迦佛的傳記當中也講到:有一條大魚想吞食眾多的商人,其中商主念誦佛的名號,以這個聽聞佛號的功德,大魚轉成人身,而且在釋迦佛的教下成就了阿羅漢果。

   
《文殊根本續》上說:稱頌善逝之密咒,如是諸咒具實義,眾人側眼視密咒,如來亦能攝受彼。所以我們念誦的很多心咒對這些眾生有很大的利益。
   
在完成這樣一個放生時,我們凡夫的力量畢竟有限,可是我們有最大的加持源泉——上師三寶,所以應當以無比虔誠的心祈禱上師三寶,把這個加持力顯發出來。上師三寶的加持是盡虛空遍法界的,必定也遍及我們這裏,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但是上師三寶的功德力真實不虛,諸佛的名號、本尊的心咒、《般若心經》《普賢行願品》甚深的妙法,念誦這些都具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大家從內心深處發的慈悲心也不可思議,如果我們能以至誠心把這方方面面的因緣很好地配合起來,那就能以共修的力量,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在這些方面我們要用心努力。
   
(三)如法的回向
   
做完善業後,應該馬上回向到菩提道上,這樣善業就不會被以後生起的後悔、嗔恨等非理的念頭損毀掉,就象存進了法界銀行一樣,非常保險。
   
在把放生的善業回向到菩提道之前,我們首先應特別為從無始以來到今生,被我們殺害的眾生進行回向和超拔。
   
從無始以來,我們為了養身活命,或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殺害了很多的眾生。吃這些眾生的肉時,我們所貪求的,也無非是從舌頭到喉間那一小段時間的美味,卻要它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想起來這是多麼的蠻不講理,多麼的殘暴。如果別人把我們的母親、孩子殺害,來做成他們的美味,我們能否忍受?
   
再來看這些食物吃下去之後的結果,等過了喉嚨之後,這些生命所做成的食物,變成了難看、難聞的東西,如果這時吐出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再靠近,再過一段時間,這些東西,就變成了不淨的糞尿,使得每個人都象個流動的小廁所,即使這樣,很多人還是不管不顧,繼續貪食眾生的肉。
   
就在今生,尤其我們漢地的很多眾生,單單在小時候,就因為淘氣、好玩,殘忍地弄死了很多的螞蟻、蜻蜓、蝴蝶、青蛙等等小動物,我們應該以羞愧、懺悔之心,將這次放生的功德,首先回向給這些被我們殺害過的眾生,並下決心以後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
   
同時,我們應該祈禱十方三世佛陀悲心的總集——觀世音菩薩,以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量,使這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以作為我們以前對他們所作傷害的一種補償。
   
祈禱前,大家應該先用一分鐘時間來回憶自己所殺害過的那些眾生,以及觀想過去世死於我們手下的那些眾生,並在心裏生起歉疚之心。
   
接下來在前方觀想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化身了千百億的形象,每個人都可以觀想自己最能生起信心的那個形象,然後心中對觀世音菩薩生起渴仰之心、崇敬之心,祈禱觀世音菩薩以楊柳枝灑出甘露,加持那些被自己殺害的眾生,使他們獲得人天的所有安樂,以及出世的解脫。
   
這樣觀想好了之後,大家一起念誦六字大明咒以及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下面我們一起來念誦、祈禱。
   
然後大家按照《普賢行願品》,把以這次放生的功德為主的三世所有的善根,都毫無保留地回向給我們所放的生命,我們的父母、親友以及所有的父母有情,沒有一絲一毫的慳吝,使它們都能現世快樂、幸福,走上菩提正道,來世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證入不退地。
   
這樣關於放生我們就講完了,希望大家多進行如理如法的放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