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2:59:07
學習次第 : 進階

解義慧劍釋 第十二課
全知麥彭仁波切著 索達吉堪布譯講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士!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十二課

下面我們學習《解義慧劍》。前面已經講到了八大功德藏,也叫做八大辯才。 今天講結尾。

自在富不離,無盡八大藏,
佛菩薩讚歎,成三界怙主。

這個頌詞說,我們通過聞思修行獲得前面講的八種辯才,從那個時候開始時時刻刻都不會離開這八大功德藏。也就是說自在地富有無量無邊的無盡功德的八大法藏。具有這八大辯才的人成為一切如來的太子或者法子,這種人會受到十方諸佛菩薩、高僧大德以及人、非人異口同聲地讚歎,說他是大德、佛子、持明者、智者等。這種人不但受到諸佛菩薩的讚歎,而且在很快的時間當中會成為三界怙主,在天上、地上、地下的整個三界當中成為怙主——世間的導師、正等覺、佛陀,獲得這種果位。

因此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應該知道獲得八種辯才的方便方法。這種方便方法前兩天也講了,就是依靠四種理和四依進行聞思修行,這樣一定會獲得這種功德。當獲得這種功德的時候,就像《華嚴經》裏面所講的一樣: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于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會自然而然獲得諸佛菩薩這樣的讚歎。

大家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並不是很快的時間當中就能獲得所有的八種辯才。但是我們要對這些基本的功德和修行方法一定要認真去做,這樣應該會變成一個很好的修行人。如果成為這樣的修行人,其實也會受到很多人的讚歎。比如說在座的各位,不管是法師或者很多修行人,從他們各方面的行為、智慧、利他心等功德方面,大家都是非常隨喜的。表面上看來人與人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在根機、修證等很多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我非常希望在座的各位努力。當然現在完全獲得真正的八大功德藏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你在修行過程當中最起碼也要當一個比較真實、實在、具有良好的人格人品的修行人,自己的發心和行為儘量往利他的方向去作。這樣一定會受到眾人的讚歎,如果受到眾人讚歎,那麼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很多諸佛菩薩的讚譽也會自然而然得到的。

我經常想,我們得不到八辯才的主要一些違緣就是自己的我執——這種特別可怕的無始以來的執著。這種執著對我們的修行包括獲得八種辯才是很大的違緣。所以我們修行要像以前的噶當派的大德們所說的那樣,應該將一切自私自利的心作為對治的對境來進行修持。

按照傳承大德的教言,我們特別強烈執著的一些貪心和嗔心的對境,應該說宛如昨晚的夢一樣沒有特別執著的必要。前一段時間有一位佛教徒寫了一首歌,歌詞聽了還算是很好的,歌詞說是:太陽星星掛在天空,月亮倒映水中,童年的夢,遙遠的朦朧,沒有一個永遠不變的地方……。我覺得裏面的有些內容很好。的確是這樣,現在世間很多的執著都是童年的一種夢,對這樣的夢我們認為是實有而去執著的的確確沒有實在的意義。

可能有些人在沒有學佛之前對有些行為特別執著。但是這些執著應該說沒有實在的意義。因此大家在修行過程當中一定要對一些無實有的東西不要特別去執著。如果沒有特別去執著而盡心盡力地往利他方向行持,那修持一定會成功的。

丙三、宣說如此衡量之果:

前面已經講了能宣說和所宣說,也就是所量的二諦和能量的二理(二理指的是勝義智慧和世俗智慧)。通過勝義智慧和世俗智慧抉擇二諦,最後獲得的果是什麼呢?每個人應該有一種所獲得的果。

量因佛陀語,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見量語諦果。

這裏所說的堪為正量的是什麼呢?就是佛陀的語言,佛經全部是正量。佛陀的語言堪為正量通過什麼來成立呢?應該說以現量比量或者世俗量勝義量來成立。

前面已經講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所有的教典以及一切暫時究竟的語言都是真實語,無有虛妄的語言。這通過什麼能了知呢?應該是以符合實際道理的現量和比量了知,是以量成立的。有人認為:佛陀所說的是正量的說法只是一種傳說,只是一種虛妄的假說。不是這樣的。佛陀是真正的利他者或者他的語言在世間的一切善說當中是最千真萬確的,對此誰也沒辦法破斥。

陳那論師在《集量論》裏面說:敬禮定量欲利生,大師善逝救護者。這個頌詞讚歎了佛陀的利他心以及成為量士夫等很多的功德。龍猛菩薩說: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意思是佛陀所說的語言在世間任何語言中應該是第一的,誰也沒辦法比得上。我們如果真正去好好學習有關的經論會知道,在世間稱為理自在的法稱論師在《釋量論》中已經講了《成量品》,闡述佛陀成為量士夫之理,尤其是以世俗量對佛陀加以衡量從而成立佛陀的語言成為正量。人們共稱獲得一地菩薩果位、佛陀親自授記的龍猛菩薩在有關論典中敍述了佛陀所抉擇的勝義諦的甚深道理。通過他的語言和論證,我們知道佛陀完全通達一切空性的法理,除此之外任何一個凡夫人也沒辦法知道這樣甚深的意義。獲得第三地的無著菩薩在他的有關論典當中,在五道十地的廣大方面教言講得也非常殊勝。通過他的教言我們知道,唯有佛陀才能懂得地道的安立和一切廣大方面的道理,其他任何世間人沒有能通達這一點。

所以對於龍猛、無著、法稱論師、陳那論師等印度高僧大德們的教言或者藏傳佛教漢傳佛教歷史上高僧大德們的教言,我們如果一一地學習的話,最後應該知道佛陀成為量士夫的道理,知道佛陀所說的正道全部是正確的,我們修持這樣的道一定會遠離世間的苦海而獲得寂靜涅槃。對這一點,大家從內心當中會生起一個不退轉的信心和定解,這種定解在修行道路上是極為難得的。

在座的道友現在一定要對佛陀成為量士夫和佛教成為正量這個問題生起定解。不是口頭上說說,而是發自內心的定解。任何世間人來辯駁也不被他轉、不被他所奪的定解要從心坎深處生起。在這個時候你就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徒。到了這個時候就能見到量的果。

什麼是量的果呢?就是包括天界在內的世間共稱的智者、聲聞、緣覺、現在人們所推崇的科學家、文學家等,以他們所有的智慧來衡量也難以通達的真理完全能現見。在那個時候真的是,世間的一切邪魔外道、一切的邪念分別網也沒辦法摧毀你的見解。

馬鳴菩薩在150偈的《佛贊偈》裏面說:世雄真實教,邪宗聞悉驚,魔王懷惱心,人天生深信。意思就是說世間的雄獅——無等大師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真實教言,任何一個邪宗聽到之後都會心生恐懼,包括魔王波旬在內的很多邪見者知道佛教的內容的時候都會心灰意冷;包括天人在內的善緣者聽了之後從內心當中生起歡喜心。所以佛陀的教理任何一種世間真理也無法相比。

在座的各位對佛教應該像麥彭仁波切在《定解寶燈論》裏面所講的那樣,並不是口頭上的信心,應該是隨法的信心,而不是隨信心的一種崇拜。隨信心的崇拜也有一種迷信的成分。

不管是老年人年輕人,通過學習佛的教理之後要完全明白,世間上雖然有很多的出名的人,雖然有很多大家特別崇拜的明星、歌星或者領導、總統,有成千上萬的人都是交口稱讚的人,這種人物是比較多的,在自古以來的歷史上比比皆是、非常多。但是真正遠離一切過患、具足一切功德,尤其是對眾生宣說解脫道的無與倫比的導師就是我等大師釋迦牟尼佛為主的三世諸佛菩薩。除此之外世間的這些分別念,表面上看來他們也是說得花言巧語,讓無數的眾生被引誘,可以說心不得不轉向於此人。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跟著他們、聽他的話有什麼實在的意義呢?真的沒有意義。

現在我們不管到哪個城市,有無數的人特別喜歡歌星或者明星,其實他們所唱的歌,聽了之後對你的今生來世有什麼?只不過是暫時讓你迷醉而已:這是多麼好聽啊!這個聲音那麼好啊!它的價值就是這樣的。但是佛陀的語言不是這樣的,它的價值或者對我們今生來世的利益是不一樣的。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這裏說從根本上生起信心是很重要的。

乙三、(末善結尾之義)分二:一、造論方式;二、回向此善。

丙一、造論方式:

所見極清淨,大悲臻究竟,
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願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嘗。

佛陀具足兩方面的功德:所見極為清淨,在佛陀的智慧面前一切世間的萬物的真相瞭若指掌,全部見得清清楚楚;對世間沒有通達一切諸法真相的眾生生起周遍的大悲心,大悲心完全得以究竟。

法稱論師在《釋量論》當中宣說佛的功德的時候主要從兩個方面講,一個是智慧,一個是大悲。在這裏也說,一個是所見極清淨,一個是大悲臻究竟。凡夫人所見沒有清淨,全是有眼翳的所見,是有遮蔽的。而我們的大悲心,就像前面所講的那樣,是有界限的、有條件的,並沒有周遍一切,而佛陀完全相反。《釋量論》說:由悲故善說,由智而諦說。意思是以智慧完全通達一切諸法的真相,所以佛陀以智慧宣說空性的真諦以及名言的真諦,以悲心宣說了一切眾生如何從苦海當中獲得解脫的最殊勝的方便方法。

具有智慧和大悲的佛陀為一切有情開示了深廣法道,佛陀在諸經續中說我已得到這種甘露味,佛陀獲得證悟時候這樣說過: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如甘露法性我已得。這樣深寂離戲、像甘露一般的法味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獲得呢?應該象前面所講的一樣,依靠四種道理、四種依止的途徑可以獲得。我們在座的道友們應該想一想,這次麥彭仁波切的論典雖然只有一百多個頌詞,但是在這裏給我們講了一個竅訣,這個竅訣是什麼呢?佛陀和高僧大德所證得的猶如甘露般的真正法味,通過四種道理、四種依止的方法、竅訣才能獲得。如果我們沒有這種方法,那除了前世有緣的極個別利根者以外,一般的普通眾生就得不到。所以現在世間當中,很多人修行都是盲修瞎煉,非常可憐。

分享此甘露,然於此濁世,
由反其道致,難嘗法妙味,
見此以淨意,最敬教心著。

應該說,這樣的醍醐美味--甘露妙法,在各方面條件聚合的時候,每個眾生都可以分享、都可以得到。因為,每個眾生都具有如來藏,而且佛陀對所有眾生都平等宣說。但是,自己能否真正獲得,還有緣分的差別。比如說,我今天給所有的人(包括電視前面的聽眾和在座的各位)都已經講了麥彭仁波切的甘露教法,但是,是不是每一個人都獲得非常大的收穫呢?不一定。有些人有信心、有善根、有希求心,對他來講,通過這次學習這部論典,就可能使他的終生乃至生生世世都受益匪淺。然而,有個別的人不但生不起信心反而生邪見,也有這種可能。所以,雖然眾生是平等的,佛陀宣說法門的時候也是平等的,但是根據眾生各自的因緣,所獲得的也不相同。

尤其是現在值遇末法,五濁非常倡狂,在這樣惡劣的時代,雖然佛陀已宣說了如甘露般的妙法,但是很多人都與之背道而馳,並沒有依靠四依和四種正理來希求佛法甘露;既然沒有這樣做,那這種因緣聚合的果就不可能得到,因此很多人很難品嘗到佛法的真理。這一點不僅是我們現在,就是佛陀涅槃不久也有這樣的情況,世親論師在《俱舍論》後面說:世間明目已閉--本師已經示現圓寂,堪為正法見證人的聖者阿羅漢,像目犍連、舍利子等大多數也已銷聲匿跡、入於寂滅,而沒有見真諦的放肆者卻依靠邪分別來擾亂佛教。

連世親論師等許許多多稱為第二大佛陀的高僧大德在世的時候都是這樣,何況現在末法時代,正如佛在《楞嚴經》等有關大乘經典裏面所說那樣,末法時代邪師說法者如恒河沙那樣多。確實是,現在所說符合實際教理的上師也像白天的星星那樣極為罕見,而說邪道分別的人卻非常多。在這個時候,許許多多人就自然不能品嘗到真正量士夫的佛陀所宣講的二理所成的醍醐美味,也就是說對上面所講的正理根本不能通達,這非常可惜。

麥彭仁波切見到末法時代的情況之後,心裏面自然而然對這些可憐眾生生起了非常清淨的利益意樂:看到現在這個時代的很多人根本不懂佛陀成為量士夫以及對佛教的真理必須通過四理、四依來生起正信的道理,作者生起了不可遏制的大悲心。在此基礎上,作者還以對佛法如意寶非常誠摯恭敬的心撰著了《解義慧劍》。麥彭仁波切作《解義慧劍》的心情應該是這樣的:一方面對可憐的眾生生起極為憐憫之心,另一方面對佛法如意寶生起極為難得的恭敬、敬仰之情。

我們這次學習的時候,大家也應該有這樣的心情,對我個人來講的確有難得之心,因為現在很多人不依法而依人。面對這些道理,我在翻譯的過程中就這樣想:這個論要趕快翻譯出來並早一點講,不敢說它能對所有的人都帶來利益,但對極少數人一定會起一點作用。因為,現在很多人只依人而不依法,依法的人很少很少,所以真的對這些人生起一種悲憫心。再加上自己對佛法如意寶也有一種恭敬心和難得心,覺得非常珍貴、稀有,以這個心我才作了翻譯。雖然不敢說無有勤作,但也有這樣一種分別念。我想,我們在座的各位也應該以難得心和悲憫心來聽受,以後有因緣又具足條件的時候,還應把這個法寶弘揚到世間當中去。這樣的話,依靠麥彭仁波切這樣殊勝的論典一定會對許許多多的人帶來無窮利益。

丙二、回向此善:

願此思所生,無垢慧生理,
略說之善根,眾成文殊果。

前面所講的讓人詳詳細細觀察的思所生慧並沒有任何垢染,而一般的世間人著論可能就不是這樣了:有自私自利的心,有名聞利養的心,等等,有各種目的。現在有些人,不管是翻譯也好、寫作也好,雖然有很多很多的書,但都有不同的目標。在短暫的即生當中,有些人為了搞名聲,有些人為了搞錢財……。但麥彭仁波切在這裏所宣說的思所生慧當中產生的無垢智慧,即《解義慧劍》所宣說的道理並沒有這方面的過失。

略說之善根,眾成文殊果。”“略說是指本論文字不多,篇幅比較簡短。其實它涵蓋了浩瀚無邊的所有顯宗密宗的經典和續部,雖然表面上看來只有104個頌詞,但它能包括所有的佛陀教法。以此善根願一切眾生都獲得利益--成就文殊師利菩薩的果位。

不說成就文殊師利的果位,即使聽到文殊菩薩的名號也有不可思議的功德,我在講《入行論》的時候也講過,我寫的《五臺山志》當中也講了一些聽到文殊菩薩名號的功德以及念文殊心咒的功德。

前一段時間網上有一個居士問,說:你講了那麼多文殊菩薩的功德,那所有人都只學文殊法而不學其他的法怎麼辦?這個後果你怎麼負責?後來我說:這個倒不一定,雖然文殊菩薩的功德非常大,但是,因為眾生的根機不同,也不可能所有眾生都只學文殊法。我還講了一個比喻,比如從世間正規的工廠裏生產出了三菱車,打三菱廣告的人也說三菱車如何如何好,但我們不用擔心所有的人只會買三菱車。雖然他的廣告也是真實的,車也很好,但有的人就不願意買,他要買另外一種車。同樣的道理,人的根機不相同,有些人對文殊菩薩起信心,有些人對觀音菩薩起信心……。況且我並沒有僅僅讚歎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在內的眾多諸佛菩薩我都在讚歎。眾生的根機不同,即使我們只讚歎一尊佛或一尊佛的名號的功德,那也不用擔心其他佛就沒有所度化的眾生了。在沒有聞思的時候,可能這方面擔心比較多,但我覺得這沒有必要。

關於麥彭仁波切,我們也知道,很多論典當中都說他就是文殊菩薩的再現,這也是人們共稱的。但在顯現上,他所著的很多論典的結尾經常願眾生獲得文殊菩薩的果位,在頂禮句也經常頂禮本尊文殊菩薩。看過麥彭仁波切的傳記的人都應該知道,他生生世世與文殊菩薩都有與旁人不共的因緣,因此在他老人家所著的論典當中經常讚歎文殊菩薩。我們上師如意寶也是同樣,一個是對文殊菩薩讚歎比較多,回向的時候也經常願眾生獲得文殊菩薩的果位,另外上師如意寶對麥彭仁波切的讚歎也相當多。

回向的時候,善根回向給眾生,願眾生獲得文殊的果位,是這樣來回向的。

甲三、圓滿末義:

蒙文殊語日,心蓮以信啟,
溢此善說蜜,願善緣蜂喜。

其實《解義慧劍》是作者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之後才創作的,他將加持比喻成璀璨的日輪,說自己心的蓮花依靠日輪的璀璨光芒才得以開啟,也就是說自己的心是通過信心來開啟的。因為沒有陽光,蓮花就不能開啟,同樣像蓮花般的人的心一定要在三種信心引發下才有證悟的機會。

如果具足這樣的因緣:一個是文殊菩薩的加持,一個是我們信心的蓮花開啟,那自然而然就可以流露出很多善說,上面所講到的這些善說或善妙語言的蜂蜜或花汁就可以湧現出來。這個時候,願所有的善緣者--前世今生都與大乘佛法具有殊勝因緣的蜜蜂自然而然集聚。

麥彭仁波切在這裏以形象化的比喻和擬人的手法說明:誰獲得了文殊菩薩的加持,誰就會自然而然開悟心的奧秘或心的本性,那個時候,這個人就能說出許許多多利益眾生的善妙語言。如果你能說出善妙的教理,那有緣弟子就會蜂擁而上,自然而然集聚在你的身邊;在世間,這就像陽光出現的時候蓮花就會開啟,而蓮花開啟的時候花蕊裏面的花汁就會產生,那個時候十方的蜜蜂自然而然就會集聚。

此比喻說明,我們後學者對文殊菩薩應有虔誠的信心,還要經常祈禱,當這兩種因緣:文殊菩薩和自己的信心具足的時候就會開智慧,開智慧以後就能出口成章。那個時候就不用天天都苦苦背誦,就會像我們上師如意寶那樣:不用背誦,也不用看書,每天都安住修行;但是,一旦講經說法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承蒙文殊菩薩的加持,智慧全部都會自然而然流露出來。上師如意寶的道歌也講,不用特別勤作,也不用特別苦修,只直視分別念,到時候智慧的伏藏自然而然就會流露出來。到這個時候,利益眾生就沒有任何困難,也沒有必要你可不可以到我寺院裏面去,我給你講法。當來一個弟子的時候,他就特別高興,還準備第二天轉*輪;但第二天這個弟子卻跑了,於是非常傷心。這沒有必要,如果你真的已經開啟智慧,而且宣講佛法的善妙因緣也具足,那十方的弟子自然而然就會前來。

所以我們上師如意寶在世的時候,根本不怕沒有弟子,反而大家都害怕這裏人太多了,這就是文殊菩薩和傳承上師們的加持。但別的一些道場並不是這樣,這包括現在藏地很多寺院,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有的寺院人還算比較多,法師也天天講經說法,但人卻一天少一個,最後弟子也越來越減少。

對我們在座的有些法師來講,祈禱文殊菩薩非常重要。當然,自己的本尊是哪一個都沒有什麼差別。但我覺得,要使自己的記性以及對善惡的取捨等很多方面的功德得以增上,都離不開智慧本尊文殊菩薩的加持。因此,大家要多念嗡阿繞巴紮納德

此《解義慧劍》,我本有書寫之意,近日承蒙智者淨意幢(拉色丹畢嘉村)勸請,於護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內,文殊歡喜(麥彭仁波切)撰寫,願吉祥!共有一百零四頌,善哉!

我經常這樣想,麥彭仁波切都承認他是智者的話,那這個人就很了不起。雖然在麥彭仁波切傳記當中,拉色丹畢嘉村並不是特別大的弟子,但麥彭仁波切承認他為智者的話,那他一定非常了不起。這是《解義慧劍論釋?普照佛教之日》的作者。

作者在《解義慧劍論釋?普照佛教之日》中說,本來麥彭仁波切早就有為利益眾生而寫這部論典的意圖和打算,後因我等恭敬祈請(智者自己造論的因緣是:遵文殊上師之吩附--於此理寫一略釋),麥彭仁波切才給我們作了這部論典。一日內,我們背誦要花多少時間?而麥彭仁波切寫這部論典是在一日當中完成的。

《解義慧劍》全部給大家講完了,我心裏很高興,因為,這部論典雖然表面上看來只有一百零四個頌詞,但實際上它是一切欲品嘗佛教深廣教法甘露之人不可或缺的智慧之光。同時希望你們以後經常看一下,裏面講的道理不要忘,這對大家的今生來世都會有非常大的利益,因為麥彭仁波切這個教言相當殊勝,這一點很多道友都應該有所瞭解,我在這裏不廣說。

總而言之,這次所講的法已經圓滿,以此功德祈願十方一切高僧大德長久住世、佛法越來越興盛,也為天下無邊的一切眾生獲得暫時和究竟的利益而念誦回向偈。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