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迦牟尼佛
|
| | |
【一切智】
(術語)佛智之名。三智之一。知了一切之法。此一切智對於一切種智,有總別二義。若依總義,則總名佛智,與一切種智同。若依別義,則一切種智為視差別界事相之智。一切智為視平等界空性之智也。先示總義,則法華經譬喻品曰:「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同化城喻品曰:「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仁王經下曰:「滿足無漏界,常淨解脫身,寂滅不思議,名為一切智。」中論疏九末曰:「知一切法,名一切智。」華嚴經大疏十六下曰:「智度論云:如函大蓋亦大,還以無盡之智,知無盡法,是故如來名一切智。」次示別義,則為知一切平等空理之智。嘉祥之法華經義疏二曰:「般若三慧品云:知一切法一相,故名一切智,又雲知種種相,故名一切種智。」同六曰:「一切智者,謂空智也。」智度論二十七曰:「論一切種智之差別,有人言無差別,或時言一切智,或時言一切種智。有人言:總相是一切,別相是一切種智;因是一切智,果是一切種智;略說一切智,廣說一切種智;一切智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觀種種法門破諸無明。」大乘義章十曰:「舉六種之差別,又以名聲聞緣覺之智。」智度論二十七曰:「後品中佛說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事,道智是菩薩事,一切種智是佛事。聲聞辟支佛但有總一切智,無有一切種智。」梵文 sarvajña
三智 佛光大辭典 (慈怡法師主編)
(一)指大智度論卷八十四釋三慧品所說之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諸法總相之智。總相即空相。此智乃聲聞、緣覺之智。(二)道種智,又作道種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諸法別相之智。別相即種種差別之道法。此智乃菩薩之智。(三)一切種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達總相與別相之智,即佛智。天台家認為,此三智為空、假、中三觀所成,即一切智為空觀所成,道種智為假觀所成,一切種智為中觀所成。又依空、假、中三觀之義,別立二種三智,即:(一)別相三智,別教菩薩次第修習別相三觀,成就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習中道觀,了見佛性,成就一切種智,常住涅槃。(二)一心三智,不依別相之次第,融三諦於一境,即於一心而作三觀,故所發之三智亦於一心中證得,無前後之別。又華嚴經疏卷四亦舉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其中真智即觀照真諦空理之智,相當於一切智;俗智即觀照俗諦諸法差別之智,相當於道種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邊,雙遮雙照,相當於一切種智。〔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摩訶止觀卷三上、觀音玄義卷下〕(參閱「一切智」14、「一切種智」19、「道種智」5655)
(二)指菩薩地持經卷三方便處無上菩提品所說之清淨智、一切智、無礙智。(一)清淨智(梵 śuddha-jñāna),即觀第一義,斷除一切煩惱習,而離障無染之智;此乃如來之第一義智。(二)一切智(梵 sarva-jñāna),即了知一切時、一切界、一切事、一切種等一切法相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三)無礙智(梵 asavga-jñāna),又作無滯智。即於上記四種一切法相,發心即知,不假方便,不假思量,了達無礙之智;此乃如來世諦之智。此三智為三種般若中之觀照般若所攝,亦為一切種智所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九〕
(三)指楞伽經卷三所說之世間智、出世間智、出世間上上智。(一)世間智(梵 laukika-jñāna),即凡夫外道之智。凡夫、外道於一切法種種分別,執著有無,而不能出離世間。(二)出世間智(梵 lokottara-jñāna),即聲聞、緣覺之智。聲聞、緣覺修四諦十二因緣,能出離世間。然猶墮自共之相,以為有生死可厭,有涅槃可求。(三)出世間上上智(梵 lokottaratama-jñāna),即諸佛菩薩之智。諸佛菩薩觀一切法寂靜,不生不滅,得如來地,超出聲聞、緣覺之智。
(四)指外智、內智、真智。(一)外智,善能分別明了六根六塵之境、博覽古今、通曉俗事之智。(二)內智,善能滅除無明煩惱、心意寂靜之智。(三)真智,善能通達淨穢同體無別、萬物本自寂靜之智。〔寶藏論離微體淨品〕 p625
*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是名三智。淨空法師
一切智是聲聞緣覺知一切法總相的智慧,總相就是空相。
道種智是菩薩知一切道法差別的智慧。
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化道斷惑的智慧,合一切智及道種智二者,故名一切種智。
什麼叫一切智呢?如果拿現代哲學裡面的術語,就很容易解釋。一切智,就是知道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家所講的本體論,你對它徹底明瞭,沒有錯誤,這個智慧叫「一切智」。所以一切智是空,萬法皆空,一切萬法的體性是真空,這是第一種智慧。
第二種智慧是道種智,這是知道一切萬法的現象森羅萬象。所以這個種是種種,宇宙之間森羅萬象,種種法太多太多了,不甚枚舉。這些法怎麼來的?根據什麼道理來的?人是怎麼來的?山河大地是怎麼來的?我們這個太陽系怎麼來的?星星是怎麼形成的?這是很高的智慧。如果對於宇宙一切萬物怎樣形成的,這些都懂得了,都知道了,也沒有錯誤,這個智慧叫道種智。比前面那個智慧,的確是要高,要複雜了。
第三種智慧,可以說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叫一切種智。因為有一些人知道「一切智」的,不知道「道種智」。有知道「道種智」的,也知道「一切智」,仍不能圓滿。換句話說,一切智跟道種智圓圓滿滿的,那就是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才叫一切種智。
所以「一切智」,羅漢就證得了,「道種智」菩薩證得,「一切種智」佛才證得。這三種智可以說是羅漢、菩薩、佛陀。所以必需要加以解釋,跟我們普通觀念當中的智慧不相同。智是體,有體,當然就會起作用。作用是什麼呢?作用是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是大覺。
*佛法方便說有五乘,乃是為接引各種根機的眾生,故分別說為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佛。但是到法華會上,說唯一乘法,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成佛之法。至於二乘、三乘,猶非究竟,何況人乘、天乘。
「過去諸佛」,「未來諸佛」,「現在諸佛」,「亦以無量無數方便,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而為眾生演說諸法,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是諸眾生,從佛聞法,究竟皆得一切種智。」
這一段是補充說明,所有諸佛都用能使眾生成佛的方法來幫助眾生,現在的十方諸佛如此,過去的十方諸佛如此,未來的十方諸佛也是如此。他們雖然用許多的方便,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使眾生能夠聽懂,進而接受,這都是為使眾生理解到佛法只有一種,既沒有以聲聞及緣覺的二乘為究竟,也沒有以聲聞、緣覺、菩薩的三乘為終極。諸佛來世間,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皆以唯一佛乘開示眾生。使一切眾生從諸佛那裡聽到唯一乘的佛法之後,都能得到「一切種智」,也就是實證佛的智慧。
「一切種智」是三智之一的佛智。《大智度論》的三智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 (一)一切智:一切智慧,這是小乘聲聞緣覺所得的智慧,又叫作「總相智」。總,是全部的意思,也就是全體概括的認識。基本上,如果我們能夠認識一切法是空的,那就是得「一切智」。
* (二)道種智:「道」指菩薩道,這是一切菩薩所修得的智慧,能知道諸法的種種差別現象就是「空」。小乘所知的「空」是整體,而不是個別個別的去瞭解認識。菩薩為了度眾生,不同的眾生需要不同的佛法,所以菩薩能以「道種智」適應眾生,產生種種教化眾生的功能,應機而說,恰到好處地施以佛法。
* (三)一切種智:這是成佛之後所得到的智慧,能通達一切種類和原因,由一切種智可以產生一切智慧的功能,菩薩及二乘的智慧就包含在其中,但是三乘聖者的智慧不能稱為一切種智,只有佛的智慧才可以如此稱呼。
實際上,一切種智也是「根本智」及「後得智」的總和,因為從功能上來講,為自己斷盡一切煩惱,得無分別智,是根本智,即如理智;起大悲心能教化一切眾生者,是於根本智之後所得智,就叫作後得智,即如量智。由此可知,一切智慧佛都具備了!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無二乘,何況有三?」
二乘就是聲聞、緣覺,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十方世界也就是諸佛世界。諸佛世界裡沒有二乘法,沒有三乘法,只有一乘的佛法。然在各種大乘經典中,所載十方佛國淨土,卻有聲聞、緣覺、菩薩等眾,圍繞供養,聽佛說法,豈非與此《法華經》所說牴觸了嗎?這便正是《法華經》要表明的問題:指出其他一切經教,皆是方便說,唯有《法華經》才是如實說。
「諸佛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雖然如實而說沒有三乘,諸佛為了接引不同根性的眾生而方便地把一佛乘分別說成三乘,使得各種層次的眾生,都有入門處的著力點。
這就好像是千丈高樓,必須從地而起,雖然目的要到最上一層,也得逐層建築。但是除了上得最高一層者知道全樓的景色為何,以下諸層的住戶訪客,都不能得知此樓的全貌全景。若已登至最上一層,它和下面是不能分開的,一分開就不是最高一層。因此既得全體的一乘,就不用再分別逐層的三乘了。
又例如「一佛乘」是一座整棟樓房,「分別說三」是說這棟樓房有三層高。如果要到最上面一層去,除非乘直昇機空降樓頂陽台,許多人沒有辦法一步就跨到第三層樓上,必須逐層拾梯而上,因此這就等同「方便說三乘」一樣了。
「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謂阿羅漢、辟支佛者,不聞不知諸佛如來但教化菩薩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羅漢,非辟支佛。」
諸佛出現世間即是為了教化菩薩,教化眾生修持菩薩法,以修持菩薩法至最後,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只有菩薩能成佛,佛是由菩薩所成的。《佛本生經》……聖嚴法師 《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
*一切種智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
真如實智,斷妄惑;
一切智、道種智,二者合,故名一切種智。
要很用心啊!心心念念、分分秒秒,心念要分秒都要顧好這念心;心念的起動都是在瞬間、分秒間。我們學佛法,道業不要荒廢掉,哪怕是瞬間、秒間,我們的心念都要守持、堅定。所以,智慧是要我們很定心、專心、用心顧守好,讓我們的智慧能夠凝聚起來,不要讓它散掉了,所以我們要分分秒秒,哪怕是瞬間都要顧守好。「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佛智,也就是「佛通達諸法總相別相,真如實智」,能夠「斷妄惑」。這是多麼重要啊!各位,我們要修行的方向就是在這裡。一切種智,就是期待我們能夠和佛一樣,通達諸法。天地萬物,一切諸法,它的總相、別相,我們常常都說真理無體、無形、無相。是啊,真理看不到,要去接觸它,根本沒有東西可接觸,所以無體、無形。但是它這個體的理,那就是無處不在。道理無處不在,我們要如何通啊?能夠將一條路方向準確,不偏差,這條路我們能夠走得通;方向對準,走得通,通達到我們很想要到的地方,那就是我們要很用心。
差之毫釐,就失於千里,這完全看不到的道理,你能夠走得絲毫不偏差,這就是要靠我們智慧。我們真正凝聚著這念心,不偏差,方向這樣,我們就理而行。就像佛陀,他能夠通達諸法總相、別相,總一切相,及這真如實智。我們要修行,將要走過的這條路,要知道地方,要能夠回歸我們的本性來,就是要從真理,理理相通,這每一項道理,真諦,沒有偏差,路方向能夠對準走,這樣我們才有辦法步步回歸真如實智,就是總相,回歸到總相真理。我們要回歸到我們的真理,真如來,就要先「斷妄惑」。「妄」,我們的心,常常用大圓鏡來譬喻,這面大圓的鏡,我們是不是有用功,時時用心這樣將它擦乾淨呢?我們若有用功在擦,這面鏡子就時時保持很清、很淨。乾淨的鏡子,外面的境界照到,剎那,瞬間境界就現前,這鏡面就沒有偏差的將景象現入我們的心來。
若是這面鏡子朦了、霧了,朦啊、霧啊,為什麼這面鏡子會霧掉?就是我們沒有去注意它,我們不肯去用功、用時間去擦它。這道理這麼淺顯,為什麼要常常拿出來說?是啊,道理都很淺顯,這麼淺顯的道理,大家都常常聽到,卻是我們時時都將它疏忽掉。出手就能夠讓我們的心鏡清淨,偏偏我們這兩隻手就不願意伸出去,任憑我們的鏡子受外面的塵埃、髒污來染穢我們,這懈怠的人哪有辦法用功見真理呢?當然就沒辦法了。所以,佛陀教育我們,我們要勤、要精,沒有複雜的心,我們要向前精進。雖然你看不到的道路,沒有真實的踏地,就是要將我們的心導向正確,方向不偏,自然道理在眼前。我們步步向前,只要方向沒有偏差;菩提道直,只要你沒有偏差,這麼的直,不用彎的路,放心,就能夠這樣走過去。所以心,我們是不是有放心呢?要如何能放心?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我們是不是有自內用功?相信我們自己有在用功,我們向前的路沒有偏差,自然自己最相信自己;向前走的路絕對沒有偏差,這樣就能向前去走,通達諸法實…實相。這個總相、實相。
所以,我們真如實智要時時顧守好,時時多用功,我們不斷分分毫毫都要去除煩惱、無明,在不論是瞬息間,或者是分秒間,心念要顧守好,才不會讓外面的煩惱、無明惑來遮蓋我們的心。日常待人接物,對事、對人我們能夠很清楚,什麼事情出現了,我們要用什麼方法,趕緊去付出;還沒有出現的,我們要時時預防。因為天地之間,佛陀時時警惕我們,我們在三界中,煩惱就像一個大網一樣,就像魚在水中,常常魚結群,漁夫一直拿著一張很大的漁網,等待時機,將那個餌,就是飼料,有香、有味道,只是將它撒出去,就這樣等待著魚結群而來。很快,這張漁網就這樣瞬間將它撒出去,這個網很大,一網,大海茫茫,網子將它撒出去,收網回來,這些魚,沒有漏網之魚啊!(恭錄證嚴法師開示)
*「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乃是大乘經論對於「聲聞(及緣覺)、菩薩、佛」三乘聖者智慧差別之分類,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所示: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1〈三慧品70〉:
須菩提言:「佛說一切智、說道種智、說一切種智,是三種智有何差別?」
佛告須菩提:「薩婆若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CBETA, T08, no. 223, p. 375, b23-27)
印順導師於《華雨集》的解說:
「〈三慧品〉的三智是:「薩婆若(一切智)是一切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是諸佛智」。這是將二乘、菩薩、佛的智慧,約義淺深而給以不同的名稱。」(《華雨集》第五冊,pp.113-114)
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可以從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及大乘佛教中探討「三智」思想發展之脈絡及相關性
(一)原始阿含聖典中的「一切智」意指釋尊的無上智慧(無人能及)
《雜阿含1207經》:
「若生釋種家,稟無比大師,能伏諸魔怨,不為彼所伏。
清淨一切脫,道眼普觀察,一切智悉知,最勝離諸漏。
彼則我大師,我唯樂彼法,我入彼法已,得遠離寂滅。」
印順導師依據《大智度論》〈三慧品〉對於「三智」的綜合解說
《般若經》中又分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智智(即「一切種智」):這種序列,是說明了聲聞、菩薩、佛三乘聖者智慧的差別。聲聞、緣覺二乘人,原也具有通達理性與事相的二方面,稱為總相智、別相智。但因厭離心切,偏重於能達普遍法性的總相智,故以一切智為名。大乘菩薩亦具二智,即道智,道種智,但他著重在從真出俗,一面觀空無我等,與常遍法性相應,一面以種種法門通達種種事相。菩薩度生的悲心深厚,所以他是遍學一切法門的,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真正的修菩薩行,必然著重廣大的觀智,所以以道種智為名。大覺佛陀,也可分為二智,一切智,一切種(智)智。依無量觀門,究竟通達諸法性相,因果緣起無限差別,能夠不加功用而即真而俗,即俗而真,真俗無礙,智慧最極圓滿,故獨稱一切智智。由這般若經的三類分別,便可見及三乘智慧的不同特性。(《學佛三要》,pp.170-171)
大乘佛教經論才出現了部派佛教所沒有的菩薩「道種智」
印順導師於《華雨集》及《學佛三要》分別解說了菩薩的「道智」及「道種智」:
道智是菩薩智,「道是行相」,也就是修行的道。佛已修行圓滿,更無可修,所以不名道智,名為一切智與一切種智。二乘中,阿羅漢與辟支佛,也是「所作已辦」,與佛同樣的稱為「無學」,所以二乘不名為道智。本來,二乘的因行,也是可以名為道的,但比佛的因行──菩薩遍學一切道來說,微不足道,所以不名為道智,而道智與道種智,成為菩薩智的專稱。(《華雨集第五冊》p.113)
大乘法中常說到的二種──事理智慧,異名極多。一般所熟悉的,如《般若經》裡的「般若」(慧)、「漚和」(方便);《維摩詰經》即譯作慧、方便。般若與漚和──慧與方便,二者須相互依成,相互攝導,才能發揮離縛解脫的殊勝妙用,所以《維摩詰經》說:「慧無方便縛,方便無慧縛;慧有方便脫,方便有慧脫」。這二種智慧,《般若經》又稱為「道智」、「道種智」;唯識家每稱為根本智、後得智。也有稱為「慧」與「智」的;有稱實智、權智的;或如理智、如量智的。這些分類,在大乘菩薩學中,非常重要。諸法究竟實相,本來平等,無二無別,不可安立,不可思議,但依眾生從修學到證入的過程說,其所觀所通達的法,總是分為二:一是如所有性,二是盡所有性。如所有性是一切諸法平等普遍的空性,或稱寂滅性、不生不滅性;盡所有性即盡法界一切緣起因果、依正事相的無限差別性。由此說菩薩的智慧,便有般若(慧)與漚和(方便)之二種。菩薩所具有的二智,如約理事真俗說,如上所說,一證真如法性,一照萬法現象。如約自他覺證說,一是自證空性,一是方便化他。這都是大乘智慧的二面勝用。然在絕待法性中,法唯是不二真法,或稱一真法界,本無真俗理事的隔別相;因之,智慧也唯有一般若,方便或後得智,都不過是般若後起的善巧妙用。所以羅什法師譬喻說,般若好像真金,方便則如真金作成的莊嚴器具,二者是不二而二的。修學佛法,一到功行成就,即先得般若根本智,證畢竟空性;再起漚和後得智,通達緣起,嚴淨佛土,成就有情。此後,真智與俗智,漸次轉進漸合,到得真俗圓融,二智並觀,即是佛法最究竟圓滿的中道智。(《學佛三要》,pp.171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