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101. 【不二法門】獨一無二的方法和訣竅。元·方回《贈刊工程禮》詩:“鏤金鐫石切瑤琨,深入詩家不二門。”佛法中有無數“法門”。簡單地說:“法門”就是入道的門徑;所謂“不二法門”就是不可思議、無所分別的絕對真理。《涅槃經·獅子吼品》說:“一者名為涅槃,二者名為生死。”可見“不二法門”也就是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語本《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先有三十一位菩薩,認為消除生滅、垢淨、罪福等對立面,即“不二法門”。文殊菩薩認為,“無言無說”才是“不二法門”。文殊又問維摩詰,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讚歎:這才“是真入不二法門”!(李明權)

 

102. 【不可思議】《大智度論》指出:“不可思議”是大乘佛教的特徵。“心思路絕”,故“不可思”;“言語道斷”,故“不可議”。《五燈會元》卷十六載,光孝禪師臨終時只說了“不可思議”四個字,便合掌而逝。一般認為,“佛力”是最“不可思議”的。各部經對“不可思議”的具體內容有不同說法。例如:《仁王經》說三種“不可思議”:“佛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乃至世界不可思議。”《增一阿含經》說四種“不可思議”,增加了一個“龍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一詞還用於佛、法、僧三寶。如:阿彌陀佛又稱“不可思議光如來”,《維摩詰經》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唐代靈妙寺有僧名“不可思議”,系善無畏的弟子,曾注《大日經·法供養品》,人稱《不思議疏》。後用“不可思議”謂事物之難以理解,不可想像。如聞一多《端節的歷史教育》:“那時的人在自然勢力的威脅之下,常疑心某種生物或無生物有著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力量。”(李明權)

 

103. 【不知不覺】鳩摩羅什所譯《維摩詰經·不思議品》說:“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山名)之高廣,內(納)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已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法門。”後因以用“不知不覺”形容不經意,沒有覺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兩人不及細說,將身上衣裳略攪掉些水氣,不知不覺,天已昏黑。”又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裏的筆,不知不覺就停下來了。”(李明權)

 

104. 【不即不離】《徐霞客遊記》卷三:“急賈餘勇穿其中,則其隙不即不離,僅容側身而進。”指物體若分若合。《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夫妻之間……處得來天然合拍,不即不離。”指的是人際關係既不親熱也不疏遠。按“不即不離”出於《圓覺經》卷上:“圓覺普照,寂滅無二……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不即不離”猶言不一不異,“即”謂融合,“離”謂分別。“圓覺”是真性,“眾生”是妄相,當然是有分別的,所謂“不即”;然而歸根結蒂,妄相亦是真性的顯現,二者是融合的,所謂“不離”。猶如波不就是水,但也離不了水。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達方式,除此之外,還可舉出“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去不來”等。(李明權)

 

105. 【不受福德】《金剛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意思是說,菩薩雖然做了許多功德善事,但他不能因此貪求果報或驕傲自滿,否則反而成為修行的障礙,所以說不受(執著)福報和功德。以後引申為不會享福。《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這個女兒不受福德,卻跟一個碾玉的待詔逃走了。”(常正)

 

106. 【不看僧面看佛面】僧、佛都在“三寶”之列,都是世人敬重的對象。“僧”正在修行中,而“佛”已完成修行,“覺行圓滿”。二者的階次有高下。俗語“不看僧面看佛面”,謂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這方面的情面。意思是務請高抬貴手,給予幫助或寬恕。如《西遊記》第三一回:“古人雲:不看僧面看佛面。兄長既是到此,萬望救他一救。”又如周而複《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三:“當然,朋友有困難不好袖手旁觀。最近公會方面又約我談了,不看僧面看佛面,總得給公會一個面子。”也作“不看佛面看金面”或“不看金面看佛面”。佛為金色身,“金面”也就是“佛面”。茲各舉一例。如王統照《銀龍集·站長》:“哈!我如果是個連長,或是個把書記官,不看佛面看金面,還有這場事?”又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自成,老表,闖王,不看金面看佛面,看在如岳叔的情面上,你抬抬手讓我過去吧!”(李明權)

 

107. 【木魚】可供打擊而發聲的東西,印度人稱為Ghanta (犍槌),意為聲鳴、打木等。在寺院中,犍槌用於集眾、報時等。晉代法顯謂,他在於闐瞿摩帝大乘寺見“三千僧共犍槌食”(《佛國記》)。“木魚”應是一種中國化的犍槌。《隋書》和《唐律疏議》中提到的“木魚”是一種魚形的木質符信,作用類似於虎符。唐·司空圖《上陌梯寺懷舊僧》詩雲:“松日明金像,山風向木魚。”可見至遲在唐代,寺院中已普遍使用木魚了。原先的木魚是刻木為長條形的“直魚”,又稱“長版”或“梆”,懸於庫堂之側,用於集僧、報時。《敕修百丈清規》謂:“木魚,齋粥之時長擊二通”,又謂“木魚,報更則隨更次第擊之”,即指“直魚”而言。稍後又產生一種刻木中空的“團魚”,唐人亦稱為“魚鼓”。相傳魚晝夜常醒。作魚形,是為警覺信眾,防止昏惰。“團魚”形制較多,用於念佛誦經時調整音節,一般為深紅色或塗金,還有龍形或雙魚形的。吃齋、敲木魚念佛的形象,民間是熟悉的。如張天翼《兒女們》:“他瞟了那邊一眼,瞥見五姨太太敲著木魚念經。”後來,僧人亦有敲木魚報曉或化緣的。如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又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二》:“一日,有游僧乞食於塾外,木魚琅琅,自辰逮午不肯息。”明代以後,木魚又逐漸發展為戲曲、曲藝和民樂中的打擊樂器之一。(李明權)

 

108. 【五十三參】比喻虛心求教,不辭辛苦。語出佛典。《華嚴經·入法界品》說:善財童子最初從文殊菩薩處發菩提心,次第南行,先後向菩薩、佛母、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天神、地神、主夜神、王者、城主、長者、居士、童子、天女、童女、外道、婆羅門等五十三位善知識參訪請教,並依教奉行,終於獲證善果。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善財童子因此成為佛教虛心求法,廣學多聞的典範。如明·高濂《玉簪記·鬧會》:“這壁廂是什麼菩薩?這是五十三參形容改。”(常正)

 

109. 【五百世冤家】謂犯殺業重罪者,在許多生輪回中冤冤相報,結成無休無止的冤家。“五百”,泛指極多。多指結冤極深的冤家對頭。《經律異相》卷四六十六引《出鈔毘曇婆娑經》謂:“嘗聞有一女人,為餓鬼所持,即從咒術而向鬼言:‘何以惱他女人?’鬼答言:‘此女人是我怨家,五百世中常殺我,我亦五百世中斷其命。若彼能舍舊怨心,我亦舍。’”俗語中也用以指緣份極深的有情人。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張生)與那五百年前疾憎的冤家,正打個照面兒。”俗語中昵稱情人為“俏冤家”。如元·關漢卿《一半兒·題情》曲:“罵你個俏冤家,一半兒難當一半兒耍。”(李明權)

 

110. 【五百羅漢】我們常常可以在許多名山大寺是見到五百羅漢的形象,或雕塑、或繪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充滿佛教特色和異邦風貌。羅漢是梵語“阿羅漢”的略稱,是小乘聖者的果位。關於五百羅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是參加第一次結集或第四次結集的五百比丘。二是常隨釋迦聽法傳道的五百弟子。《十誦律》卷四:“今日世尊與五百羅漢入首波城。”《法苑珠林·奢彌跋諺佛緣》:“過去久遠九十一劫,有婆羅門名延如達,好學廣博,常教五百豪族童子,今五百羅漢是。”不過諸經典均未說明具體的名字事蹟。在佛經中,“五百”往往作為眾多的約數,未必有具體的指稱。《大明續藏經》收有南宋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五百羅漢名號碑》一卷,列舉第一羅漢阿若憍陳如到第五百羅漢願事眾。今佛寺中所塑五百羅漢像,多依之列名。關於五百羅漢的民間傳說不少,亦常見之於文藝作品中。如《西遊記》第五八回:“如來見他走時,即下令大眾動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漢)、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常正)

 

111. 【五體投地】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介紹說,西域致敬的儀式分為九等,“五體投地”是最恭敬的禮拜方式。“五體”又稱“五輪”,指雙肘、雙膝和額頂。“五體投地”就是“五輪至地而作禮”(《地持論》)。其過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頂禮。“五體投地”致敬的物件一般是佛菩薩。如《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五體投地,稽首佛足。”又如《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經》:“如是三稱三寶,三稱觀世音菩薩名,五體投地,向於西方。”也用禮拜寺塔。如《十住毗婆沙論·入寺品》:“是在家菩薩若入佛寺,初欲入時,於寺門外五體投地。”還用以禮拜王者等。如《梁書·諸夷傳·天竺國》:“今以此國群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今以“五體投地”比喻傾倒、佩服至極。如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一:“同征友萬柘坡光泰,精於五、七古,程魚門讀之,五體投地。”又如魯迅《而已集·新時代的放債法》:“因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許多女性都渴仰到五體投地。”(李明權)

 

112. 【長生豬】佛教把“殺生”列為第一重戒,主張以慈悲的精神保護、拯救人和一切動物的生命,謂之“護生”。“護生”被認為是功德無量的。釋迦牟尼在前世,曾有“捨身飼虎”的壯舉。過去,有些寺院中豢養“長生豬”、“長生牛”,以示佛門慈悲之意,好生之德。《太平廣記》卷一百引唐·牛肅《紀聞》:“唐開元十八年,京菩提寺有長生豬,體柔肥碩,在寺十餘年,其歲豬死,僧焚之,火既燼,灰中得舍利百餘粒。”又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載:一豬見鄰翁“輒嗔目狂吼,奔突欲噬”。鄰翁怒極,打算買下這頭豬殺了吃,忽然猛省:這大概就是佛門所說的“夙冤”吧!鄰翁便以高價買下這頭豬,再把它送到寺院中作為“長生豬”。後來,鄰翁再去見這頭豬,豬竟俯首貼耳,作親昵狀。此外又有“長生牛”。宋·洪邁《夷堅丙志·長生牛》謂,宋代紹興年間曾下令禁屠,將牛牽入佛寺作“長生牛”,養數年方死。(李明權)

 

113. 【長齋】佛教戒律中規定中午12時以後進食為非時食,稱遵守過午不食戒者為持齋,長時如此則謂之持長齋,在我國,持戒者多伴隨著吃素(不食葷腥),故民間多謂終年素食者曰吃長齋。《般舟三昧經》:“一食長齋”。《南史》:“劉虯精信釋氏,衣粗布,禮佛長齋。”唐·杜甫《飲中八仙歌》:“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成語“長齋繡佛”喻信佛虔誠,即出於此。(常正)

 

114. 【比丘】比丘,梵語bhiksu的音譯,一般意譯為“乞士”,俗稱“和尚”。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的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條。《大智度論》卷三列舉了比丘的五種意譯:乞士、破煩惱、出家人、淨持戒、怖魔。其中乞士是最常見的意譯。隋·吉藏《法華義疏》卷一說:“比丘名為乞士,上從如來乞法以練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資身。”比丘是佛的弟子,當然要從佛乞法,但為什麼要向俗人乞食呢?原因是:比丘出家學法,一般不作治生產業,乞食不但可以省事修道,而且可以破除驕慢之心。《金剛經》載:“(佛)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釋迦牟尼出家時,淨飯王派憍陳如等五名親信隨侍。釋迦成道以後,這五人在鹿野苑聽法出家,是最早的比丘。(李明權)

 

115. 【比丘尼】《魏書·釋老志》謂:“比丘為行乞,婦人道者曰比丘尼。”比丘是梵語bhiksuni的音譯,意為“乞士女”,佛家指年滿二十歲,受過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比丘尼的具足戒比比丘要多,有三百四十八戒,通常舉其大數,號稱五百戒。釋迦牟尼成道後,在弟子阿難的請求下,允許佛的姨媽大愛道出家,大愛道成了最早的比丘尼。南朝梁·寶唱著《比丘尼傳》四卷,收六十五人。比丘尼俗稱尼姑,也有稱為尼師、師姑的。關於“比丘尼”的意義,可以參閱“比丘”條。(李明權)

 

116. 【見地】俗稱“見解”或“見識”。如說某人對某物的見解好、理解深刻,就說“見地甚高”、“別有見地”等等。如鄭振鐸《漩渦》:“他一點兒見地也沒有,只是照書直講。”《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工夫穩實,見地明白。”宋·張鎡《南湖集》卷一有詩雲:“寥寥千百年,所得僅三四。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見地”一詞,較早見於《大智度論》卷七八。其中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有共同的“十地”,(十個修行證悟的階次),其中第四地就是見地。天臺宗的四教(藏、通、別、圓),將三乘共有的十地判為通教。《大智度論》中的見地,即修行者於此位中,以出世間智(無漏智)能斷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見惑,得見真、俗二諦之理,故名見地。所謂見惑,就是不正確的推測和計度而產生的迷情(如“我見”等),斷除此迷情,即能證得預流(預入于聖人之流)的果位。(無名氏)

 

117.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謂見到似乎是怪異的現象,不大驚小怪,安然不動,自然無事。本見於禪宗典籍。如《五燈會元·泐潭英禪師法嗣》:“見怪不怪,其怪自壞。”後俗語中多用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如《紅樓夢》第九四回:“賈政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了。”亦省為“見怪不怪“。如徐興業《金甌缺》第八章:“兄弟在東京住上三年,把棱角都磨平了,那時是見怪不怪,自然心平氣和了。”(李明權)

 

118. 【見兔放鷹】鷹隼是一種猛禽,動作迅疾,搏兔準確而有力。禪宗用以比喻對機說法,機鋒敏捷,體現出“頓悟”的特色。《五燈會元》卷十六謂:“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麞發箭。”後俗語中用“見兔放鷹”比喻見到眼前塵的利益,就貪婪地競相爭逐。如《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當今世情,何人不趨炎附勢,見兔放鷹,誰肯結交窮秀才?”(李明權)

 

119. 【見聞】指人的感覺作用和認識能力。佛教認為,人有“六識”。“見”是眼識的作用,“聞”是耳識的作用,“覺”是鼻識、舌識和身識的作用,“知”是意識的作用。見《大智度論》卷四十。又如《佛報恩經講經文》:“防惡人,看險路,見聞覺知必嫉妒。”至於“見聞”一詞,更為習見。通常指見到和聽到的,猶言耳聞目睹。如清·方朝《藐姑山》詩:“日月愁關鎖,風雷亂見聞。”亦指知識與經驗。如《老殘遊記》第十回:“我們從小讀詩,題目裏就有《箜篌引》,卻不知道是這個樣子,請先生彈兩聲,以廣見聞,如何?”在佛經上,“見聞”一般專指見佛聞法,如《法華經·序品》有“見聞若斯”之語。(李明權)

 

120. 【見閻王】閻王,又作閻羅王、焰王等。佛經中有《閻羅王五天使者經》一卷,宋·慧簡譯。閻王的來歷,據《法苑珠林》載:“閻羅王者,昔為沙毘國王,常與維陀如生王戰,兵力不敵,因主誓為地獄之主。”他手下的十八名大臣也都很氣憤,便共同對國王發誓說:“後當奉助,治此罪人”。據說那十八人後來就成了十八層地獄的主持者,以佛教還有冥土十王之說,閻羅王位居第五。民間傳說閻王掌管生死簿和人壽的長短。後來人們把“見閻王”指死入冥界。如《五燈會元》中淨曇有偈說:“五十六年成話欛,今朝死去見閻王。”也泛指死,如說:“要你見閻王“,意思是要置別人於死地。(無名氏)

 

121. 【牛頭不對馬面】系從地獄鬼卒“牛頭馬面”衍化而成,其意義謂毫不相干,對不上號。源于《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驢唇馬嘴誇我解問。”又例如《文明小史》第二四回:“盡其所有寫上,都是牛頭不對馬面。”亦作“牛頭不對馬嘴”。如《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重合》:“皂隸兜臉打一啐,罵道:‘見鬼,大爺自姓高,是江西人,牛頭不對馬嘴!’”又如鄧拓《燕山夜話·不吃羊肉吃菜羹》:“有人背誦了幾篇祭文,背得爛熟。到了考試的時候,題目是祝壽的。他居然生搬硬套地把祭文抄上去,弄得牛頭不對馬嘴。”(李明權)

 

122. 【牛頭馬面】佛教指陰間的鬼卒。《楞嚴經》卷八:“牛頭獄卒,馬頭羅刹,手執槍矟,驅入城門。”俗語本此而易為“牛頭馬面”。《景德傳燈錄·隴州國清院奉禪師》:“釋迦是牛頭獄卒,祖師是馬面阿傍。”(阿傍為獄卒名。)敦煌變文《大目乾連冥間救母》:“目連行前至一地獄……獄中數萬餘人總是牛頭馬面。”後多用來比喻兇狠醜惡的人,也作“牛首馬面”。如明·趙弼《續東窗事犯傳》:“階下侍立五十餘眾,有牛首馬面、長喙朱發者,猙獰可畏。”(常正)

 

123. 【牛鬼蛇神】牛鬼,傳說為地獄中的牛頭鬼卒,又稱阿傍。或連稱為牛頭阿傍。《楞嚴經》卷八謂:“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刹。”又《五句辛經》謂:“獄卒名阿傍,牛頭人手,兩腳牛蹄,力壯排山。”蛇神,即佛教所說“天龍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羅迦,相傳它是人身蛇首的樂神,護衛佛法,後在俗語中衍為“牛鬼蛇神”一詞,最早見於唐代杜牧對同時代詩人李賀的評價:“鯨呿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序》)比喻詩文、作品的虛幻怪誕。又如清·劉獻廷《廣陽雜記》卷四:“牛鬼蛇神,紛然滿紙,不復可以寓目矣。”也比喻歪門邪道、陰暗醜惡的東西。如《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至於外省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無般不有,這都是我領教過的。”(李明權)

 

124. 【手忙腳亂】《五燈會元·三聖然禪師法嗣·鎮州大悲和尚》中,大悲和尚有這樣一段禪語對話。問:“如何是大悲境?”答:“千眼都來一隻手。”問:“如何是境中人?”答:“手忙腳亂。”後用以形容遇事慌張,不知所措。宋·陳亮《壬寅答朱元晦秘書書》:“秘書不可不早為婺州地,臨期不知所委,徒自手忙腳亂耳。”《水滸傳》第二十五回中,西門慶和潘金蓮害死了武大以後,正在尋歡作樂,“聽得武松歸了,嚇得手忙腳亂”。(李君岡)

 

125. 【手續】“手續”一詞當與密教有關,多見密宗儀軌的鈔本。密法的修持,最重視“次第(猶言程式)。每一種修持方法,都有加行、正行、後行,這就是“次第”。藏傳密法還用“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光明次第”、“大圓滿次第”,標明修持的階梯,密乘強調“漸修”,必須循序漸進,不得躐等,次第極嚴,違反這種次第,謂之“違三昧耶(猶違戒)”。在每一個“次第”中,動作次序,謂為“手續”。如密法抄本中常有“其手續更問”一類字句。可以這麼說,小次第即“手續”,而大手續即“次第”。“續”有繼續、相斷之義。密法修持重視“三密相應”。其中“身密”即結手印。手印中的後續動作,亦名“手續”。可見“手續”確與密宗儀軌的傳承有關,然而在經綸方面的出處和依據,尚待查考。密宗在唐代傳入中國。不久,即由日本留學僧空海和最澄分別將密法帶回日本。形成空海(弘法大師)所傳“東密”和最澄(傳教大師)所傳“台密”兩大系統。“手續”一詞,當隨密法的流行而普及的。今查各類日語辭典,均收有“手続”(即手續)一詞。“手續”在中國古籍中查無用例,應是近代從日語中轉化而來的,《中華大字典》“手續”條說:“手續,日本謂行事之次敘也。如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均謂手續法。我國近作‘程式’。”這就是“手續”的語詞義。例如巴金《新生·五月二十六日》:“為什麼不用逮捕的手續,卻用這綁票的行為?”(吳明)

 

126. 【化身】為了方便地度化眾生,佛、菩薩應化變現出各類眾生的形象,佛、菩薩三身(法身、報身、化身)之一。隋·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佛隨眾生現種種形,或人或天,或龍或鬼,如是一切,同世色像,不為佛形,名為化身。”五代梁時奉化岳林寺布袋和尚名契此,臨終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百千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於是人們遂稱布袋和尚為彌勒菩薩的化身。明太祖朱元璋曾令全國寺廟供彌勒像,其造型亦即布袋和尚的形像,影響至今。現稱事物之非原本者,也叫化身。元·鮮子樞《題趙模拓本蘭亭後》詩:“蘭亭化身千百億,貞觀趙模推第一。”(常正)

 

127. 【化緣】本來是指佛、菩薩、高僧等在世間示現的教化因緣。釋迦牟尼與我們這個世界和眾生“有緣”,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緣”。又如唐·白居易《上弘和尚石塔碑序》說“隨順化緣,故坐甘露壇而誓眾,主盟者二十年。”這是高僧的化緣。俗亦稱僧侶乞食為化緣。如宋·洪邁《夷堅志》卷一謂:“元暉,近村王大子也,即作僧,為街坊化緣。”原來,佛門僧侶比丘,意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為生的人。佛教戒律謂:僧侶為了維持生命而乞食,便是“淨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驕慢”。僧侶募化乞食,廣結佛緣,故稱化緣。推而廣之,為了佛事而舉辦的一切募化活動,也叫化緣。(李明權)

 

128. 【分身】佛教認為,佛菩薩具有神通方便之力,能分身十方世界示現種種之相,普度眾生。《法華經·見寶塔品》:“我分身無量諸佛”(可參見“化身”條)。後引申為用兵如神或一身分兼數事。宋·陶榖《清異錄·官志·分身將》:“梁將葛從周,忠義驍勇,每臨陣,東西南北,忽焉如神,晉人稱為分身將。”宋·蘇軾《次韻黃魯直書伯時畫王摩詰》詩:“前身陶彭澤,後身韋蘇州,欲覓王右丞,還向五字求,詩人與畫手,蘭菊芳春秋,又恐兩皆是,分身來入流。”今俗稱事繁不能兼顧為“不能分身”或“分身無術”。(常正)

 

129. 【公案】本意是官府斷案的公文案牘。禪宗認為歷代宗門祖師典範性的言行可以判別學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稱公案。明·株宏《正訛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牘也,所以剖斷是非。而諸祖問答機緣,亦只為剖斷生死,故以名之。”禪宗自稱“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然而從唐代始,禪門各宗就傳誦著許多祖師言行和內省經驗,後來陸續記載在各類語錄和燈錄中。如風幡、立雪、柏樹子、西來意、拈花微笑、當頭棒喝等,均燴炙人口。“公案”被視為禪門傳法的“血脈”,祖師“直指”的法門。其作用在於對機開示,打破情識之網,進而悟入“無分別智”。正如宋·圓悟《碧岩錄》第九八則評唱指出:“古人事不獲已,對機垂示,後人喚作公案因緣。”禪宗的公案號稱有千七百則。如果僅在字面上兜來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糾纏的葛藤了。“公案翻騰舊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韻》詩),這是不足為訓的。公案不但有一針見血的機鋒和理趣,而且還有詼諧活潑的語言和簡潔生動的情節,對話本和公案小說的發展有其影響。此外,公案在俗語中亦指一樁事件或糾葛,如謂:了卻一樁公案。(李明權)

 

130. 【文字因緣】作為本體的“實相”,是沒有文字的。然而,不憑藉文字,便無以詮釋“實相”。比如說,花草不等於春天;而沒有花草,也就感覺不到春天了。禪宗所說的“不立文字”,並不是摒棄一切文字,而是不執著文字,要因文字而悟“實相”。通過讀經、印經、作文、寫字等同佛法結下善緣,均可稱為“文字因緣“。《居土傳》卷十九記載,白居易曾說:“願以文字因緣,回向實地。希于來世,讚歎佛乘,勸轉法輪。”後因以稱詩文等往來而結下的緣分、友誼。如清·馮桂芬《皖水迎師記》:“越三年,謁公金陵,猶縱言及之曰:‘厥後東南事,不出君一書。’亦一段文字緣也。”(李明權)

 

131. 【方丈】佛教原用以指禪寺的長老或住持所居之處。如《維摩詰經》載,身為菩薩的維摩詰居士,其臥室一丈見方,但能廣容大眾。禪寺比附此說,故名。至唐代,懷海(720-814)建立住持制度後,方丈專指住持的居室,並用為一般寺院內主持僧的尊稱。《景德傳燈錄》卷六載懷海所制《禪門規式》:“既為化主,即處於方丈,同淨名(即維摩詰譯名)之室,非私寢之室也。”《西遊記》第四四回:“打掃乾淨方丈,安寢一宿。”以後道教全真派亦採用此名,指道院的主持人和他居住的靜室。(常正)

 

132. 【方便】梵語paya的意譯,猶言善巧、權宜,是利益他人、化度眾生的智慧和方式,“方便”與“真實”相對而言,亦即隨時設教、隨機應變的“權智”。語本《法華經·方便品》佛謂:“吾從成佛以來,種種因緣,種種譬喻,廣演言教,無數方便,引導眾生令離所執。”經疏對方便的解釋很多,如謂“理正曰方,言巧稱便”;“眾生所緣之域曰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方便是導向真實之法。如唐·白居易《僧院花》詩:“細看便是《華嚴》偈,方便風開智慧花。”後因以泛指機會,便利。如唐·韓偓《偶見》詩:“小疊紅箋書恨字,與奴方便寄卿卿。”天臺宗認為,《法華經》的要義是“開權顯實”。隋·智者大師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經文句》卷三)凡用善方式說法,亦謂之“開方便門”。《景德傳燈錄》卷二一:“海眾雲臻,請師開方便門,亦真實相。”後來稱提供機會便利為“大開方便之門”。如明·馮維敏《僧尼共犯》第四折:“誰想巡捕老爺大開方便之門,放俺回俗,便成配偶。”(李明權)

 

133. 【六根清淨】“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器官,眼根與色境相對,能生眼識,乃至意根與法境相對,能生意識。由能生之義而稱之為“根”。《法華經·功德品》說,菩薩消除眼等六根無始以來罪垢,以無量功德莊嚴,使之清淨潔白。由此清淨功德而六根各發“無礙妙用”。清淨眼根“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山林河海,下至阿鼻地獄,上至有頂;亦見其中一切眾生及業因緣果報生處,悉見悉知”。乃至清淨意根“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且得六根互用自在,“於六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又《大智度論》卷十一說:“佈施時六根清淨,善欲心生;善欲心生故,內心清淨……得一心故,實智慧生,如是等諸善法悉皆得。”後借用表示內心清淨,不受外境干擾。如《水滸傳》第四回:“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汝剃了,免得爭竟。”又有“耳根清淨”,形容不受嘈雜聲或是非之語的干擾,安靜自在。《水滸傳》第七回“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楊樹上一個老鴉巢。眾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元·李文蔚《燕青搏魚》第一折:“我出的這門來,燕順也離了家中,可也耳根清淨。”(禹振聲)

 

134. 【六賊戲彌陀】“六賊”比喻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塵境,“六賊”以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為媒介擾亂人心,使人失去智慧、定力 等“善法”。正如《涅槃經》卷二三所說:“六大賊者,即外六塵。菩薩摩訶薩觀此六塵如六大賊。何以故?能劫一切諸善法故。”眾生常在“無明”(愚癡)黑暗中,故六賊得以 乘黑暗而劫掠眾生性中的善法。彌陀,即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昔為法藏比丘時,曾發四十八願,其中有“住正定聚願”、“住定見佛願”等(見《無量壽經》),可見其定力之深。再者,依恃“彌陀願力”修習淨土宗者,須一心不亂地念佛。這些都是民間比較熟悉的。因此,俗有“六賊戲彌陀”之說,謂彌陀定力深厚,外境六賊不能擾動其心。比喻某人不受外境干擾。亦用為調侃語,《古今小說》第二七卷:“七八個老嫗、丫環扯耳朵、拽胳膊,好似六賊戲彌陀一般。”(李明權)

 

135. 【六道輪回】輪回,梵語Samsara,又譯為輪轉、流轉。輪回的原始思想產生于古印度婆羅門教,而佛教則發展了這一理論,謂“輪回”的主體是虛妄的“執持識”,“輪回”的動力是“業感”,“輪回”的結束是“解脫”。佛教認為,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即在“六道”中輪回,循環往復,如車輪旋轉不息,造善業得樂報,如天、人二道,造惡業得苦報,如地獄、餓鬼、畜生等“惡道”。正如《觀佛三昧經》卷六所說:“輪回六趣,如旋火輪。”“六趣”即“六道”,是生死輪回的六個去處:地獄、餓鬼、畜生、天、人、修羅。俗語中常用“六道輪回”。如元·李壽卿《度抑翠》第一折:“我著你脫離生死,免卻六道輪回。”又如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一折:“則你那六道輪回怎脫免,使不的你九伯風顛。”反映出生死輪回、因果報應之說在民間影響之大。(李明權)

 

136. 【火中生蓮】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得到解脫,達到清涼境界。源出佛教《維摩詰經·佛道品》:“火中生蓮華,是可謂稀有,在欲而行禪,稀有亦如是。”謂火中生蓮是難得的,在有欲的世間行禪亦是難得的。俗語中常比喻稀有難得的事物。唐·羅虯《比紅兒》詩之三五:“常笑世人語虛誕,今朝自見火中蓮。”宋·蘇軾《陸蓮庵》詩:“陸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蓮。”(李君岡)

 

137. 【火宅】典出《法華經·譬喻品》:有一大富翁,家宅廣大,而唯有一門,忽然火起,諸子在宅中遊戲,全然不覺。富翁心急,對諸子說:門外有羊車、鹿車和牛車,可以遊戲,你們快出來吧!於是,諸子爭先恐後地奔出火宅,上車而去。經上用這個譬喻說明如來“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佛教以火宅比喻眾苦充滿的“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即眾生生死輪回之處)。如《心地觀經·序品》謂:“了達三界如火宅,八苦充滿難可出。”八苦,指眾生八種基本的苦難: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和五陰盛苦。唐·白居易《贈曇禪師》詩:“欲知火宅焚燒苦,方寸如今化作灰。”即用此佛教典故。火宅亦特指煩惱牽纏的俗世家室。如明·妙葉《念佛直指》:“如俗在家,火宅方煎。”民間亦貶稱私畜妻室的破戒僧人為火宅僧。詩中亦用火宅比喻荒年亂世。如清·魏源《北嶽五台看雪行》詩:“各號清涼奠震旦,欲易火宅為寧坤。”(李明權)

 

138. 【火燒眉毛】源於《五燈會元》卷十六:僧問:“如何是急切一句?”蔣山法泉禪師答:“火燒眉毛。”《心地觀經》卷五指出:“精勤修習,未當暫舍,如救頭燃。”謂佛教徒欲求出離生死苦海,當以急迫之心精進修持,不容懈怠。火燒眉毛之意與此相似。情勢緊迫,必須立即設法去解決眼前的因境,俗謂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如《鏡花緣》第三五回:“小弟此番揭榜雖覺孟浪,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個‘火燒眉毛,且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可奈何。”也指缺乏長遠的眼光,只圖眼前的利益,得過且過。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八章:“(他)何去何從,沒有了主意,背著手,踱幾步,咳!火燒眉毛顧眼前嘛。”(李明權)

 

139. 【火葬】古印度四種葬法(水葬、火葬、土葬、鳥葬)之一。梵語名荼毗或闍維,譯為焚燒。《涅槃經》下:“爾時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棺外,漸漸荼毗,經於七日。”我國古代基本用土葬,佛教傳入後則火葬漸行。清·顧炎武《日知錄·體制·火葬》:“火葬之俗,盛行於江南,自宋時已有之。”宋·洪邁《容齋隨筆·續筆》卷十三:“民俗火葬,自釋氏火化之說起,於是死而焚屍者所在皆然。”於此可見佛教對民俗影響之大。又作“火化”。宋·洪邁《夷堅丙志·趙縮手》:“據榻趺坐,傍人怪其不言,就視,已卒矣……越三日火化,其骨鉤聯如鎖子雲。”車若水《腳氣集》:“今貧民無地可葬,又被他說火化上天,葬禮亦被奪了。”我國長期受儒家文化影響,因此對火葬之俗總的來說是排斥的,甚至是禁止的。宋太祖建隆三年曾下詔禁之,明、清兩代亦懸為厲禁。近代受西方各國影響,人們的看法才有較大的轉變,現在更成為我國大力提倡的主要葬法。(常正)

 

140. 【認賊為子】認盜賊作兒子。如《圓覺經》卷下:“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佛家用以譬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見為真覺。又如《楞嚴經》卷一:“佛告阿難,此是前塵虛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無始至於今生,認賊為子,失汝無常,故受輪轉。”後亦泛指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宋·朱熹《答陳同甫書》:“今不講此而遽欲大其目,平其心,以斷千故之是非,宜其指鐵為金,認賊為子,而不自知其非也。”(常正)

 

141.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印可、印定。謂不立文字,不依言語,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以此佛的心直印于眾生之心,謂之以心傳心,以心印心。意在開示迷途,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祖庭事苑》卷八:“心印者,達摩西來,不立文字,單傳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黃檗禪師傳心法要》卷上:“自如來付法迦葉以來,以心印心,心心不異……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金石萃編·圭峰定慧禪師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證知光明受用而已。”後多用以指彼此思想感情完全投合,如清·袁枚《小倉山房尺牘》第一五五首:“路隔千里,不約而同,真可謂文章有神,心心相印矣。”又指彼此會意,如《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撫台看了,彼此心心相印,斷無駁回之理。”(禹振聲)

 

142. 【心地】以大地來比喻心,謂心如大地,能產生世間、出世間和善惡等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沉淪。眾生之心猶如大地,五穀五果從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惡五趣,有學無學,獨覺、菩薩及于如來,以此因緣,三界唯心,心名為地。”又《大日經疏》卷三:“如世人舉趾動足皆依于地,菩薩亦如是依心起行,故名此心為地。”總之,心地有三義:一是心萬法之本,能生諸法。二是修行者依心而修行。三是身口意三業中,心業最勝。後宋儒也指心性存養為心地,《朱子語類輯略·持守》:“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今用以表示多種意義:一、指人的用心、存心或居心,如“心地善良”、“心地坦白”、“心地單純”等。二、指心胸、器量,如“心地狹窄”、“心地寬闊”等。“心田”與“心地”相類似。如《五燈會元·溈山靈佑禪師》:“今時人但直下體取不會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將為禪道,且沒交涉。名運糞入,不名運糞出,汙汝心田,所以道‘不是道’。”又如南朝梁·簡文帝《上大法頌表》:“澤雨無偏,心田受潤。”後見於詩文中運用,如唐·白居易《狂吟》:“性海澄渟平少浪,心田灑掃淨無塵。”(禹振聲)

 

143.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淨的本心譬為蓮花,故名“心花”。《圓覺經》:“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刹。”唐譯《華嚴經》卷六六:“又如滿月出現虛空,令可化者心花開敷。”南朝梁·簡文帝《又請禦講啟》:“俾茲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樹,共轉六塵。”後來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開朗愉快。怒放:盛開。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四回:“平中丞此時喜得心花怒放,連說:‘難為他了,難為他了。’”(常正)

 

144. 【心病難醫】佛家認為,“四百四病”(一切眾病)皆以“心病”為主。“心病”就是妄想煩惱之類。正如《翻譯名義集》卷七所說:“由心識上緣故,令四大不調……由心憶想,鼓作四大,故有病生。”“心病難醫”出於禪語,見《景德傳燈錄》卷二九:“若與空王為弟子,莫教心病最難醫。”後轉化為“心病還須心上醫”,謂思想意識上的病很難用藥物去治癒。如元·吳昌齡《張天師》第二折:“這的是心病,還從心上醫。”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司戶不遂其願,成了相思之病,自古說得好:心病還須心上醫。眼見得不是盼奴來,醫藥怎得見效?”(李明權)

 

145. 【心眼】佛教指觀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見,故稱“心眼”。如《觀無量壽經》:“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障,遙見世尊。”後成為一個多義詞。或指存心,心思。如唐·李德裕《慎獨論》:“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況為惡者乎?”又如·劉天迪《齊天樂》詞:“甚新雨情懷,故園心眼,明日西江,斜陽帆影轉。”亦指胸懷、心地。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她的心眼兒向來是大方的。”又如梁斌《播火記》四:“模樣尚在其次,要緊的是心眼好,脾氣正直,將來能頂門過日子。”(李明權)

 

146. 【心領神會】不必明言,心中已完全明白、徹底領會,謂之“心領神會”。出於禪語,原作“心融神會”,見《續燈錄》卷九:“入室扣請,心融神會。”原來,禪宗反對執著語言文字,主張內心的證明,所謂“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碧岩錄》第一則)。不假文字而“心融神會”,這就是禪宗參悟的關鍵。後在詩文中運用,如元·吳海《送傅德謙還臨川序》:“讀書有德,冥然感於中,心領神會,端坐若失。”又如劉心武《班主任》四:“謝惠敏對他們的‘教誨’並不能心領神會,因為她沒有絲毫的政治投機心理,她單純而真誠。”(李明權)

 

147. 【心量】指胸懷、心胸。在佛教中指心對外境的攀緣、度量。佛的真實證到的心量,能克服主客體對立,遠離能緣、所緣而住于無心。《壇經·般若品》:“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後在俗語中淡去了度量之意,泛指心胸之廣狹。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塵土衣冠,江湖心量,出皇家麟鳳網。”續範亭《洛陽別定安》詩:“豈愛風塵苦,男兒重膽肝,一載如一日,使我心量寬。”(無名氏)

 

148. 【心猿意馬】心神散亂,把握不定,俗謂之“心猿意馬”。《大日經·住心品》分析六十種心相,其中之一為“猿猴心”,謂躁動散亂之心如猿猴攀緣不定,不能專注一境。“意”則猶如奔馬,追逐外物,故稱“意馬”。佛經上關於“心”和“意”的論述很多,簡言之,“心 ”是精神現象的總稱,能變現物質現象。“心”在佛學上有真妄之別。“心猿意馬”之“心”顯然是指“妄心”。就“心”的生滅流變而言,稱為“意”。佛家把“心猿意馬”視為入定修道的障礙。如唐代玄奘法師上唐太宗表文謂:“願托慮於禪門,澄想於定心,制情猿之逸躁,系意馬之賓士。”最早把 “心猿”和“意馬”連用的例子是唐代《維摩詰經變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又如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從今把心猿意馬緊牢栓,將繁華不掛眼。”(李明權)

 

149. 【心境】《楞伽經》卷二說:“自心現境界。”就是說,天地萬物,一切境界,都是“心”的變現。《華嚴經》把“心”比喻為“能畫諸世間”的“畫師”。“心”相當於一切精神現象。就“集起”而言,謂之“心”;就“思量”而言,謂之“意”;就“分別”而言 ,謂之“識”。“境”相當於一切物質現象,即“六塵幻影”:色、聲、香、味、觸、法。“心”或“意”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同時生起,善於“觀心”者,要“心境雙忘”。如唐·希運《傳心法要》就:“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又如唐·張說《清遠江峽山寺》詩:“靜默將何貴,惟應心境同。”後用“心境”指心意、心情 。如《紅樓夢》第三三回:“這琪官隨機應答,謹慎老成,甚合我老人家的心境。”又如蔣光慈《少年漂泊者》十四:“可是當時我的心境真是痛苦極了!”(李明權)

 

150. 【勸化】宣傳教義,勸導人改邪歸正,謂之“勸化”。《增一阿含經》:“寬仁博識,善能勸化。”《俱舍論》:“勸化合修十善道。”“十善業”即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不貪、不嗔和正見。《宋書·夷蠻傳》載釋慧琳《均善論》:“務勸化之業,結師黨之勢,苦節以要厲精之譽,護德以展陵競之情。”又有化緣、募化之義。如《釋氏要覽》引《罪福決疑經》:“僧尼白衣,或自財,或勸化得財,擬作佛像。”後俗語引申為勸勉化導,如《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回:”回來給他一個事情,也好勸化勸化別人。”(無名氏)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252)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064)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78)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05)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35)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071)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5176)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061)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095)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089)

上一篇(俗語佛源(四))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