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201. 【灰頭土面】 猶言蓬頭垢面,形容骯髒相。如宋·葛長庚《菊花新》詞雲:“灰頭土面,千河水,把我如何洗。”也寫作“灰頭土臉”。或引申為晦氣相。如《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監,自己討了保,灰頭土臉,瘸狼渴疾,走到家中。”此語出於禪宗。大乘佛教指出,修行成就後,還要發大悲心,返回塵世中去救度眾生。灰頭土面即指應眾生緣而化現的凡夫形象。如宋·圓悟《碧岩錄》第四三則:“若不出世,則目視雲霄;若出世,便灰頭土面。目視雲霄,即是萬仞峰頭;灰頭土面,即是垂手邊事。”禪宗又提倡“隨緣任運”、“無修為修”的方式,把吃飯穿衣、斫柴兆水都視為佛法,內外打成一片。灰頭土面在禪宗那裏有時也含有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如《五燈會元》十八:“個漢灰頭土面,尋常不欲露現。”(李明權)

  202. 【畢竟】 表示終歸、到底、究竟等意義,表示追根究底,最終所得的結果或最後所達到的狀態。“畢”是終止、結束的意思,“竟”是完畢、終於的意思。佛典中常見“畢竟”一詞,如:“畢竟空”,謂諸法究竟不可得,一切有為法、無為法終歸於空。“畢竟依”,謂佛為眾生究竟依處。“畢竟無”,謂龜毛兔角之類畢竟是無。“畢竟智”,謂如實證如一切法總相、別相之智。如此等等。後亦常見於詩文。唐代白居易《題王侍禦池亭碑詩》:“畢竟林塘誰是主?主人來少客來多。”李商隱《早起詩》:“鶯啼花又笑,畢竟是誰春?”(禹振聲)

  203. 【托塔天王】 在“四大天王中”中,托塔天王最為中國民間所熟悉。梵名毗沙門(Vaisramana),即北方多聞天王。其形象一般為綠身。相傳唐天寶年間,胡兵犯安西,托塔天王化身為金甲神人卻退敵軍(見《僧史略》卷下),朝廷敕寺院置別院供養。《陀羅尼集經》卷一謂該天王“左手執矟拄地,右手擎塔”。而不空譯《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則謂:“其塔奉釋迦牟尼佛,即擁遣第三子那吒捧行,莫離其側。”清·俞樾《茶香室三鈔》卷十九指出:“《宣和畫譜》:陸探微有《托塔天王圖》。余于《曲園雜纂》三十六引《元史·輿服志》,見托塔天王之說有所本。今乃知六朝時早見於圖畫矣。”提到托塔天王,就會想起唐初名將李靖。元·楊暹《西遊記》雜劇中已有“毗沙門下李天王”之說。明代小說《西遊記》則把北方多聞天王和托塔天王分為兩神。其第四回謂:“王帝封托塔天王李靖為降魔大元帥,那吒三太子為三壇海會大神。”托塔天王如何與李靖聯繫在一起,情況不詳,或為民間訛傳附會(參見《文獻通考·郊社考》)。(李明權)

  204. 【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佛家指出,“今日”之果是“當初”之因的延續。眾生在“今日”嘗到苦果才“悔不當初”,而菩薩深明“因果”之理,終無懊悔,所謂“眾生畏果,菩薩慎因,”便是這個道理。《五燈會元》卷十六:“早知今日事,悔不慎當初。”後簡化為“早知今日,悔不當初”,謂早知道有今天這種結局,不如當初不那麼做,指後悔莫及。如《水滸傳》第四一回:“黃文炳告道:‘小人已知過失,只求早死。’。晁蓋喝道:‘你那賊驢,怕你不死!你這廝早知今日,悔不當初。’”也作“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巴金《秋》尾聲:“她這次回來還出成到四妹墳前去看了一次,談話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李明權)

  205. 【同床異夢】 謂同時睡在一張床上,卻各人做自己的夢。比喻貌合神離,雖然同做一件事情,或交往密切,而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但彼等烏合之眾,同床異夢,一戰即潰。”一般認為這句俗語出於南宋·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乙巳春書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論到孔子哉?”其實,可以溯源至北宋禪宗的《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山僧雖與他同床打睡,要且各自做夢。”謂各自的境界不同。(李明權)

  206.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是一個富有哲理性的比喻,是說通過直接的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得明白親切。《壇經·行由品》:“慧能曰:‘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猶恁麼)時,那(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後亦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魯迅《熱風·題記》:“對於周圍的感受和反應,又大概是所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的。”這是因文章內容而活用成語的例子。(禹振聲)

  207. 【如入寶山空手回】 比喻在良好的機遇、條件下卻一無所獲。語本《心地觀經·離世間品》:“如人無手,雖至寶山,終無所得。無信手者,雖遇三寶,無所得故。”此中“寶山”,比喻佛法寶藏;“信手”比喻對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寶而回,同樣,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佛法的實踐以“信”為前提,分信、解、行、證四個階段。好比入山取寶,必須用手。元·楊顯之《酷寒亭》楔子:“正是當權若不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郭沫若《蘇聯紀行·前記》“我真有點‘如入寶山空手回’的樣子。”也簡作“寶山空回”、“寶山空手回”。《藝風堂友朋書劄·惲祖翼二》:“凡開嘉興泖河,築紹興石塘,積穀籌賑、有益於民之事,亦次第辦竣,尚非寶山空回矣。”宋·張方平《送僧南游雪竇》詩雲:“便從古道揚眉去,莫到寶山空手回。”(禹振聲)

  208. 【如法】 契合事理。指隨順佛所說的教法而不違背。如《無量壽經》卷下:“應當信順如法修行。”又《維摩詰經·方便品》:“夫說法者當如法說。”在密教的修法中,不少冠有“如法”一語。例如:如法愛染法,如法佛眼法,如法北斗法。後一般常指按法律或方法辦理,如如法炮製;或守法,守規矩,如唐·白居易《歸田》詩之一:“不如歸山下,如法種春田。”又指得法、宜法。如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五:“多嬌女,映月來,結束得極如法。”(文賢)

  209. 【如是我聞】 即我聞如是,猶言我聽得這樣說,通常表示自己聽到的傳聞。如清·紀昀著《閱微草堂筆記》,內有《如是我聞》篇目,所載皆耳聞的傳說、故事。又如魯迅《集外集·斯巴達之魂》:“噫,如是我聞,而王遂語,且熟視其乳毛未褪之顏。”“如是我聞”出於佛涅槃前。當時,以多聞第一著稱的阿難問佛:“一切經首置何字?”佛回答:“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見《大智度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一等)相傳佛涅槃後,長老迦葉在王舍城外舉行了第一次結集佛經的活動。阿難誦集經藏。他剛念出“如是我聞……”,滿座大眾仿佛聽到佛親臨說法,感動流淚。我們今天見到的漢譯佛經,一般在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少數作“聞如是”)四字,意謂我阿難當時親自聽到佛這樣說。“如是我聞”表示經中的內容是佛金口所宣,真實可信,如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周後)喚起了虔誦佛經的欲望,隨即輕聲念道:‘如是我聞……’”(李明權)

  210. 【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 謂好事情難以張揚開去,而壞事情卻流傳的很快。“如何是西來意?”這是古代禪宗叢林中經常提起的話頭,意思是:達摩祖師從印度來中國的含意是什麼。禪師對這句頭的回答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見《景德傳燈錄·紹宗禪師》。後俗語多引用,如《喻世明言》卷二:“石城縣把這件事當做新聞,沿街傳說。正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後多變式。如《水滸傳》第二四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不到半月之間,街坊鄰舍都知道了。”又如老舍《四世同堂》四四:“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里。不大的功夫,寇家的醜事就傳遍了全胡同。”(李明權)

  211. 【邪魔外道】 語本《藥師經》:“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佛教關於“魔”有許多說法,如煩惱魔、陰魔、死魔和天魔等。“魔”能擾亂身心,障礙善念與修行,與“正覺”相反,故稱“邪魔“。佛教稱佛法以外的宗教、哲學派別為“外道”。傳說古印度有九十六外道,其中著名的為六師外道,後因以邪魔外道指妖魔鬼怪。如元·無名氏《神奴兒》第四折:“你將金錢銀紙快安排,邪魔外道當攔住,只把那屈死的冤魂放過來。”也指異端邪說。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又指歪門邪道。《歧路燈》第七五回:“如今世上許多做假銀的,俱是邪魔外道。”(李明權)

  212. 【吃十方】 出家人靠信徒佈施、化緣度日,俗稱“吃十方”。此外,出家人雲遊各處,可在十方叢林中掛單,免費食宿,這是“吃十方”的又一層意思。佛經上稱東南西北、四維上下的空間為“十方”或“十方世界”。如《無量壽經》卷下:“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十方世界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佛如來,莫不稱歎。”又,接待四方僧人的寺院及其廟產等,稱為“十方叢林”或“十方常住”。《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謂:“十方常住:如僧家供僧常食,體通四方。”如《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寺僧平時吃著十方,此際料沒有淩波出險、載米上門的了。”又如吳晗《朱元璋傳》第一章二:“和尚吃十方,善男信女的佈施吃不完。”又,靠和尚吃飯,俗謂之“吃十一方”,亦用作調侃話。如《品花寶鑒》第五十回:“仲清等不好再說,只得謝了一聲說:‘我們竟吃到十一方了!’”(李明權)

  213. 【因果】 佛教用以說明一切事物聯繫、影響和生滅變化的基本理論之一。釋迦牟尼曾駁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說法。宋·知禮《妙宗鈔》謂:“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之下謂:“招果為因,克獲為果。”因又稱因緣,果又稱果報。因和果輾轉相生,謂之因果報應。佛教的因果說通於過去、現在和未來,謂之“三世因果”。“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師地論》卷三八)是因果說的主要特點。隨著佛教的弘傳,因果報應之說深入民間。如宋·錢明逸《南部新書》序謂:“忠鯁節義,可以勸臣子;因果報應,可以警愚俗。”又如巴金《神·鬼·人》:“所謂因果報應在這裏能夠有什麼樣的說明呢?”今廣泛運用因果一詞,泛指原因和結果及其內在聯繫。如毛澤東《反對本本主義》:“因為他們有豐富的經驗,不但懂得現狀,而且明白因果。”(李明權)

  214. 【因緣】 佛教以“正因緣”遍破古代印度盛行的邪因緣,無因緣兩種法執。正因緣說一切法由內因外緣而生,邪因緣說一切法從時、方、梵天等而生,無因緣說一切法自然而生。既然一切法從因緣而生,生必有滅,故無常;生滅相異,故非一;非一則不自在,不能為主,故必無我;正報既非是我,則依報亦必非我所。以此由淺入深,最後導歸:“萬法是真如(宇宙萬有的終極實在),由不變故;真如萬法,由隨緣故。”因與緣的涵義:《摩訶止觀》卷五下:“招果為因,緣名緣由。”《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三:“親生為因,疏助為緣。”後來詩文中以“因緣”泛指原因、緣故。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致折何因緣。”也用因緣來表示緣分,泛指人與人或人與事物之間發生的聯繫。如唐·韓愈《答張籍書》:“因緣幸會,遂得所圖。”(無名氏)

  215. 【迴光返照】 從字面的本來意義看,指太陽剛落到水平線下時,由於光線反射作用,天空中又短時發亮的自然現象。禪宗語錄中多見此語,如《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唐代臨濟義玄禪師諡慧照):“你言下便自迴光返照,更不別求,知身心與祖佛不別,當下無事,方名得法……據我見處,實無許多般道理,要用便用,不用便休。”《宗鏡錄》卷二三:“若舍已徇塵,是名違背。能迴光返照,隨順真知,境智冥合,是真供養。”“光”指智光或心光,“返照”即契如理之心,後多用“迴光返照”比喻人臨死前神志忽然清醒或興奮,也用以比喻舊事物滅亡前表面上短暫的興旺。如《紅樓夢》第九十八回:“黛玉白日已經昏暈過去,卻心頭口中一絲微氣不斷……此時李紈見黛玉略緩,明知是迴光返照的光景。”又郭沫若《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他形成了那樣一個短時期的中央集權的奴隸社會,由奴隸制而言,可以比為迴光返照。”(禹振聲)

  216. 【肉身菩薩】 佛教徒即身證得菩薩境界,具足大智慧、大悲心,稱之為“肉身菩薩”。父母所生血肉之軀,稱為“肉身”。如《楞嚴經》卷八:“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又如元·方回《雜書》詩:“自恨肉身無報答,日常飽飯夜安眠。”《壇經·行由品》:六祖慧能初在黃梅弘忍門下作雜役,見上座神秀之偈未見性,便在廊下複書一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人見偈驚訝不已,說:“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又如明·徐渭《戲擬不往》詩:“五嶽高頭誰掖我,肉身菩薩未身輕。”後民間亦稱大善人為肉身菩薩。此外,高僧圓寂後,整具遺體保存下來,或塗以金、漆,多作趺坐式,保存在墓塔或寺廟中,亦稱肉身或肉身菩薩。經上稱作全身舍利。例如:廣東南華寺保存著六祖慧能的肉身;九華山建有肉身殿,保存著新羅高僧金喬覺的肉身。又如清·陸次雲《湖壖雜記·法相寺》謂:“武林仙佛之肉身有二:一丁野鶴,一長耳和尚也。”(李明權)

  217. 【肉眼】 《金剛經》中說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對於佛來說,五眼只是一智所顯示,一眼所具足的五種功能。如果分別而論,凡人所具有的肉眼層次最低。後用“肉眼”、“肉眼凡胎”指普通的人不具有超凡的智慧、功能。《西遊記》第二十五回:“他收了鐵棒,逕往前來,把毫毛一抖,收上身來。那些人肉眼凡胎,看不明白。”《好逑傳》第五回:“我學生肉眼凡胎,一時不識,多有得罪。”今用肉眼表示在未用光學儀器幫助下的人的眼睛。如:肉眼看不見細菌。(禹振聲)

  218. 【自力】 “自力”與“他力”相對。佛典中有時在一定情況下強調自力。如《楞嚴經》卷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有時在一定情況下強調“他力”。如淨土宗主張恃阿彌陀佛的願力,即屬“他力”。實際上,自力、他力並非孤立而是互有聯繫的。明·蕅益大師指出,佛力(他力)即是自己願力(自力),可見佛教畢竟是以自力為主為因、他力為助為緣的。後以自力表示盡自己的力量。如《新唐書·白志貞傳》:“硜硜自力,有智數。”自力更生是說不依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力,使事業發展興旺起來。如沙汀《磁力》:“校長連學校大門都不進,我們也只有自力更生了。”又如毛澤東《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我們的方針要放在什麼基點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叫做自力更生。”(禹振聲)

  219. 【自由自在】 沒有任何障礙而能充分自主的成道境界,佛教稱為自由。《壇經·頓漸品》謂:“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在,無滯無礙。”在經書中,“自由”與“自在”的意義差不多,可以連用。《壇經·頓漸品》又說:“自性無非、無癡、無亂,念念般若觀照,常離法相,自在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見性之後“縱橫盡得”的境界。菩薩成道,叫做“得大自在”。“大自在”也就是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大我”(見《涅槃經·德王 品》)。後來,亦用“自由”或“自由自在”泛指擺脫束縛和壓迫。如《西遊記》第一回:“不伏人間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乃無量之福。”(李明權)

  220. 【自作自受】 此詞本於佛經。《妙法聖念處經》謂:“業果善不善,所作受決定;自作自纏縛,如蠶等無異。”《楞嚴經》卷八亦謂:“自妄所招,還自來受。”這裏表達了佛教的一個基本觀點,即眾生一切苦樂、違順等果報,都是自己善惡業力所感招的,所謂“自因自果,自作自受”。佛教不承認外在的主宰(如造物主)能降禍賜福。由此衍為“自作自受”。如變文《目連緣起》:“汝母在生之日,都無一片善心,終朝殺害生靈,每日欺淩三寶。自作自受,非天與人。”後亦泛指自己做錯了事,自己承受不良後果,如元曲《後庭花》第四折:“兀的是自作自受身當罪。”(李明權)

  221. 【自覺】 佛典中依覺的範圍和程度的差別而立“三覺”。佛具“三覺”: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佛,梵語具雲佛陀,此雲覺者,即具備以上三覺,對迷者而得名。“自覺”異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覺;佛則朗然大覺。“覺他”異二乘:二乘自求出世,無兼利心,不能覺他;佛則大悲普度。“覺滿”異菩薩:菩薩無明未盡,法性未圓,佛乃道窮妙覺。佛又稱“智者”,智即覺義。今以自己有所認識而覺悟為“自覺”,如鄧小平《在中央軍委全體會議上的講話》:“我們這個軍隊,歷來強調一切行動聽指揮,強調自覺遵守革命紀律。”又以自己感覺到為“自覺”,如:肺結核的初期,病症不很顯著,病人每不自覺。(禹振聲)

  222. 【自欺欺人】 是用自己都未能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法苑珠林》卷七五引《佛說須賴經》雲:“佛言:夫妄言者,為自欺身,亦欺他人……妄言者,亡失一切諸善根本,於己愚冥,迷失善路。妄言者,一切惡本。斷絕善行閒居之本。”此以犯“妄語戒”者為“自欺欺人”。後沿用為成語。《朱子語類》卷十八:“因說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也作“欺人自期“”。茅盾《“滅關”與“忘了”》:“即使表面上搽著‘抗戰’的保護色,終究欺人自欺,一無是處。”又作“欺己欺人”。明·李贄《焚書·答鄧明府》:“世之學者但知欲作無我無人工夫,……不免流入欺己欺人、不能誠意之病。”(禹振聲)

  223. 【殺人不眨眼】 原形容經上所說的屠夫廣額。《續傳燈錄》卷二八謂:“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漢,颺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個掌故出於《涅槃經·梵行品》:“波羅捺國有屠兒名曰廣額,于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清·獨逸窩退士《笑笑錄》卷二用了這個典故:“王韶在熙河多殺伐,晚年知洪州,頗悔之,棲心元寂,冀以洗滌。嘗請佛印元公升座。元知其意,炷香曰:‘此香奉殺人不眨眼大將軍,立地成佛大居士。’”後形容兇殘好殺,反殺人當作兒戲。如《水滸傳》第二六回:“武大有個兄弟,便是前日景陽岡上打虎的武都頭。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男子。”(李明權)

  224. 【合掌】 合掌又稱“合十”,謂兩手十指相合。原為印度表示致敬的禮儀,猶如中國傳統以拱手為敬,現代通行以握手為敬。佛家沿用合掌表示一心歸敬。如《西遊記》第五二回:“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孫悟空有事,要見如來。’”《日用規範》介紹合掌之法:“合掌,手指不得參差,須當胸,高低得所。”《永平清規》謂:“合掌,指頭當對鼻端。頭低,指頭低;頭直,指頭直。”又有一種合指而不合掌的方式,稱為“蓮花合掌”。隋·智顗《觀音義疏》解釋合掌的意義:“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真至一心。”今亦泛指虔敬。如冰心《寄小讀者》十五:“我無有言說,我只合掌讚美你們的純潔與偉大。”在俗語中,合掌的用法較多。如明·陳汝元《金蓮記·媒合》:“應難量,浮萍蹤跡多漂蕩,何時合掌。”此指相會,會合。又如清·李漁《憐香伴·倩媒》:“這話說來有些合掌。”此指符合,相符。此外,舊時詩文對偶詞句意義類同、相近,謂之“犯合掌”。如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一指出:“耿偉《贈田家翁詩》:‘蠶屋朝寒閉,田家晝雨閑。’此寫出村居景象。但上句拙,‘朝’、‘晝’二字合掌。”(李明權)

  225. 【夙緣】 依據佛家的三世因果報應之說,一個人在今生今世的遭遇,或順或逆,或苦或樂,都是由前生的行為決定的,所謂“欲知前生因,現在受者是”。俗語“夙緣”,即源於此說,意為前生而來的緣分。如《敦煌曲子詞·鵲踏枝》:“自歎夙緣作他邦客,辜負尊親虛勞力。”又如清·吳騫《扶風傳信錄》:“是夕生在他宅,聞仲仙戶外呼之曰:‘夙緣已盡,別君去矣!’”也寫作“夙世有緣”。如茅盾《秋收》二:“可是現在,那阿多頭和這刀就像夙世有緣似的!”(李明權)

  226. 【行住坐臥】 指身體的四種狀態。語出佛經,如《本生心地觀經·報恩品》:“行住坐臥,受諸苦惱。”戒律謂,出家人的一舉一動都要合乎規定,不能草率、任意,稱為“四威儀”。佛家還認為,誠意修行的人,無論行住坐臥,都可以用功,都要攝心不亂,念佛不輟。不過,在行住坐臥四種狀態中,以坐的狀態為最適宜。如明·袁了凡《靜坐要訣·豫行》指出:“修行之法,行住坐臥,總當調心。但臥多則昏沉,立多則疲極,行多則紛動,其心難調。坐無此過,所以我用耳。”後亦用行住坐臥泛指一舉一動。如《兒女英雄傳》第三七回:“你只看那猴兒,無論行住坐臥,他總把個腦袋紮在胸坎子上,倒把脖兒扛起來。”(李明權) 

  227. 【行者】 梵語(yogin)的意譯。乃指觀行者,或泛指一般佛法之修行者。又稱行人,修行人。也指方丈的侍者,及在寺院服雜役尚未剃發的出家者。如《善見律》雲:“‘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缽,欲依寺中住者,名畔頭波羅沙。’今詳,若此方行者也。”《觀無量壽經》:“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後欲指出行的人。如清·閻爾梅《漁父辭》:“峒山居者笑行者,我自乘船君乘馬。”(文賢)

  228. 【眾生好度人難度】 佛教認為:佛、菩薩以普度一切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為己任。普度眾生不但要具備大慈、大悲和大智慧,而且還要有“六通”。有了六通,就能出入自在,能知眾生宿世今生之事與心中所想,能瞭解眾生種種聲音和言語的意義,能幫助眾生解除任何煩惱。用六通去度化眾生,謂之“遊戲神通”。從佛、菩薩的角度來說,自然是“眾生好度”了。為什麼說“人難度”呢?因為凡人不具備智慧、神通等,要去度化一個人,往往也很難,不能如願。俗語“眾生好度人難度”,意思是人心險惡叵測,難以理喻。如《水滸傳》第三十回:“常言道:眾生好度人難度。原來你這廝外貌像人,倒有這等賊心賊肝!”(李明權)

  229. 【哪吒】 那吒是佛教神話中的人物,他的梵文名字是Nata,所說是毗沙門天王(又名多聞天王)的太子,三面八臂,足登風火輪,神通廣大,通過通俗小說、戲曲而為民間所熟知。《宋高僧傳·道宣》中說:唐朝道宣律師在長安西明寺夜間行道,失足跌倒在地,忽有一少年上來扶持他,道宣感到很驚奇,問他是什麼人,為何夜間在此?那少年答道:“我非常人,即毗沙門天王之子那吒也。”書中還說那吒曾向道宣律師奉獻了一顆佛牙。道宣,俗姓錢,江蘇丹徒人,唐朝高僧,著名學者。初居終南山白泉寺,後移居長安西明寺,嚴持戒律,被尊為南山律宗祖師。他著作甚多,主要有《四分律行事鈔》、《法門文記》、《廣弘明集》、《續高僧傳》等二百餘卷。《宋高僧傳》中國禪宗的公案中,也有那吒析肉的說法。《五燈會元》卷二說:“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現本身,運大神力,為父母說法。”其父毗沙門天王是寺院中的四大天王之一。他們父子兩人都是佛教的護法神,可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無名氏)

  230. 【色相】 色彩所呈現的質的面貌,謂之色相。如日光通過三棱鏡而分解出的紅、橙、黃、綠、青、紫六種色相。亦指人的相貌;如金·密[玗-于+壽]《對鏡》詩:“鏡中色相類吾深,吾面終難鏡中尋。”今亦指女人的音容笑貌。如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而歌者隱身幕內,不露一絲色相,尤動人無窮之思!”色相一詞出於佛經,有兩種含義。一般指萬物的形相。如《涅槃經·德王品》:“(菩薩)示現一色,一切眾生各各皆見種種色相。”又如清·王錫《法相寺》詩:“性真既已離,色相複何有。”也指佛菩薩的法相、化身或塑像。如《華嚴經》:“無邊色相,圓滿光明。”又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那娘子一手好針線繡作,曾繡一幅觀音大士,精奇莊嚴,色相儼然如生的。”(李明權)

  231. 【莊嚴】 塑造佛像,為之貼金,使其形象端莊肅穆,稱為莊嚴。如元·陶宗儀《輟耕錄·旃檀佛》:“京師旃檀佛以靈異著聞,海宇王侯、公相、士庶、婦女捐金莊嚴。”亦指佛菩薩像的光彩,如說“法相莊嚴”。用善、美之物(如七寶等)裝飾國土,也稱莊嚴。如《阿彌陀經》:“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此外,用福慧等善行淨化身心,亦謂之莊嚴。如《大集經》卷一說四種莊嚴,即戒莊嚴、三昧莊嚴、智慧莊嚴和陀羅尼莊嚴。後用莊嚴形容自然界宏偉精妙。如宋·范成大《回黃坦》詩:“世界真莊嚴,造物極不俗。”或形容建築物的端正肅穆。如《宋書·夷蠻傳》謂訶羅陀國“台殿羅列,狀若眾山;莊嚴微妙,猶如天宮”。亦用莊嚴形容人的神態、儀錶或語言等莊重而又嚴肅。如:老法師莊嚴地升座,並為四眾弟子說法。又如梁啟超《錫蘭島臥佛》:“為奇冷語有壯采者不難,為莊嚴語有風格者最難。”(李明權)

  232. 【衣缽相傳】 “衣”指“三衣”,即僧尼不同場合所穿用的三種法衣。“缽”即僧尼所用的食器,由梵名缽多羅而來。“衣缽”代表僧人隨身所有之物。佛教禪宗師徒間傳法,常以衣缽為信,稱為衣缽相傳。如《壇經·行由品》:“三更受法,人盡不知,便傳頓教及衣缽。”後以衣缽相傳指師徒之間以技術、學問相傳授。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卷四十:“魯直開口論句法,此便是不及古人處。而門徒親党以衣缽相傳,號稱法嗣,豈詩之真理也哉!”也比喻前人的學術思想或藝術手法對後人的影響。蘇淵雷《袁中郎全集序》:“後來如卮言日出的莊周和銜杯責子的陶潛,以及唐之白居易、宋之蘇軾等,都是衣缽相傳的一系。”也作“衣缽相承”,郭沬若《十批判書·韓非子的批判》:“《韓非子》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缽相承。”(禹振聲)

  233. 【妄心】 謂虛妄計度的分別心,能產生一切妄境界。與“真心”相對。《起信論》說,“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遂輪回生死。又《菩薩心論》指出:“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空寂之心,便是真心。唐·元稹《酬知退》詩:“莫著妄心銷彼我,我心無我亦無君。”彼與我的分別對立,也屬於“妄心”。(李明權)

  234. 【妄語】 佛教以“殺、盜、淫、妄”為“四根本性罪”,《大智度論》卷十三廣說其義。關於“妄語”,《論》雲:“妄語者,不淨心欲誑他,覆隱實,出異語,生口業,是名妄語……妄語之人先自誑身,然後誑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不受善法,譬如覆瓶,水不得入。妄語之人心無慚愧,閉塞天道涅槃之門。……實語之人,其心端直。其心端直,易得免苦,譬如稠林曳木,直者易出。”後沿用其義,指說假話,胡說。如《梁書·何遠傳》:“每戲語人雲:‘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以一縑。’眾共伺之,不能記也。”(禹振聲)

  235. 【妄想】 梵語(vikalpa)的意譯。又作分別、妄想分別、虛妄分別、妄想顛倒。與“妄念”、“妄執”等語同義。即以虛妄顛倒之心,分別諸法之相。亦即由於心之執著,而無法對事物確切瞭解,遂產生謬誤。如《楞嚴經》卷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又如隋·慧遠《大乘義章》:“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曰妄想。”此詞後常用於泛指胡思亂想的人。如 ·白居易《飲後夜醒》詩:“直至曉來擾妄想,耳中如有管弦聲。”又如豐子愷《放生》:“但我立刻感覺到這種假想的可笑,就停止了妄想。”亦指不切實際的或非份的想法。如宋·陸遊《山園草木四絕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盡,但愛清樽浸晚霞。”又如朱自清《溫州的蹤跡》:“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文賢)

  236. 【懺悔】 對自己的過錯或罪惡進行反省並決心改正,謂之懺悔,這是一個梵漢並舉的詞。懺,是梵語Ksama (懺摩)的省音,意為悔過。懺悔原為僧團每半個月舉行一次的誦戒儀式。在儀式上,讓犯戒者披露自己的過失。南朝梁·蕭子良《淨住子·滌除三業門》說:“懺悔之法,當先潔其心、靜其慮、端其形、整其貌、恭其身、肅其容,內懷慚愧,鄙恥外發。”指出懺悔時必須至誠懇切。懺悔有一定的程式,往往都要念長短不等的“懺悔文”。中國的懺法始于梁武帝的“慈悲道場懺法”,後又有“觀音懺”、“法華懺”、“金光明懺”等。有注重程式的“事件懺”,也有注重諦觀的“理懺”。懺悔可以拔除罪苦。如《心地觀經》卷一謂經:“髮露懺悔,罪即消除。”(李明權)

  237. 【閉門造車】 古代的車,兩輪之間的距離是固定的,只要符合規格,關起門來造的車子,出門也能合轍。宋·道原《景德傳燈錄·余杭大錢山從襲禪師》:“問:‘閉門造車,出門合轍;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造車即不問,汝作麼生是轍’?曰:‘學人不會,乞師指示’。師曰:‘巧匠施工,不露斤斧’。”《續傳燈錄·端裕禪師》:“一法不墮塵緣,萬法本無掛礙……直饒恁麼,猶是閉門造車,未是出門合轍。”後來僅用“閉門造車”一句比喻做事不考慮客觀情況,脫離實際,憑主觀想像辦事。如朱自清《中國文評流別述略》:“因為借用外國名字,苦於不貼切,自定名字,又嫌閉門造車,怕不合式。”(寬忍)

  238. 【當頭棒喝】 禪門認為佛法不可思議,開口即錯,用心即乖。為了打破學人的迷執,不少禪師或用棒,或用喝,或者“棒喝交馳”,作為一種特有的施教方式,以促人領悟佛理。“棒”始于德山宣鑒。僧來參問,“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臨濟錄》)雪峰禪師曾說:“我在德山棒下,似脫卻千重萬重貼肉汗衫。”(《圓悟心要》卷三)頗有切膚之痛。“喝”當始于馬祖。百丈禪師回憶說:“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馬大師一喝,直得三日耳聾眼黑。”(《景德傳燈錄》)最善於“喝”的,無過於臨濟義玄,他有四種“喝”法,門下“棒喝交馳”。“德山棒,臨濟喝,留與禪人作模範”(《五燈會元》卷十七)。遂成為禪林的風氣。後以“當頭棒喝”、“當頭一棒”泛指警覺迷誤。如《鏡花緣》第八十四回:“這個笑話雖是鬥趣,若教愚而好自用的聽了,卻是當頭一棒,真可猛然喚醒。”(李明權)

  239. 【當來】 指將來、未來,區別於過去、現在。當來之世,猶言應來之世,通指佛涅槃後。《金剛經》:“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是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後沿用者,如唐·拾得詩:“不憂當來果,惟知造惡因。”此以因果對明,具見當來之義。(禹振聲)

  240. 【安心】 禪宗有一則著名的牚故:慧可(後為二祖)對初祖達摩說:“我心未甯,乞師與安。”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沉吟良久,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便說:“我與汝安心竟。”事見《五燈會元》卷一。以“了不可得”為“安心”之法,正是達摩“祖師禪”的本色。達摩還傳授過一種“壁觀”的安心法:“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見《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俗以安心指心情安定,情緒穩定。如管樺《將軍河》第二一章:“果然,他的笑容使小夥子安心了。”又有故意、存心的意義。如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好孩子,你聽媽媽的話,媽媽還能安心害了你嗎?”(李明權)

  241. 【安身立命】 見《五燈會元·長沙景岑禪師》:“問:學人不據地時如何?師曰:汝向什麼處安身立命?曰:卻據地時如何?師曰:拖出死屍著。”“安身立命”與下文“著身處”意同。“問:如何是學人心?師曰:盡十方世界是 你心。曰:恁麼,則學人無著身處也。師曰:是你著身處。曰:如何是著身處?師曰:大海水,深又深。曰:學人不會。師曰:魚龍出入任升沉。”可見在禪語中,安身立命指悟心而言。後以安身立命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託。如言“安身立命之所”。《水滸傳》卷二:“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鎮守邊庭……那裏是用人去處,足可安身立命。”茅盾《創造》:“他老了,少壯時奔走衣食,不曾定下安身立命的大方針。”(禹振聲)

  242. 【安詳】 見《法華經·方便品》:“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隋·吉藏義疏:“安詳者,示大人之相,欲明大法,故先示大人相。又安詳者,動寂無礙也。故論雲:顯如來定力自在,無人驚動,故稱安詳。”唐代窺基《法華經玄贊》:“安者徐也,詳者審也。……佛定殊勝,入已,餘人不能驚佛令從定起。非佛自出,餘不能令出,故自從定起,又顯於定中入出縱任,得自在故。”後以安詳表示穩重,從容不迫,言語行動自如。如清·洪昇《長生殿·舞盤》:“安詳,徐開扇影露明妝。”又如:舉止安詳。(禹振聲)

  243. 【塵勞】 佛教徒謂世俗事務的煩惱,稱作塵勞。如《無量壽經》卷上:“散諸塵勞,壞諸欲塹。”因煩惱能染汙心性,猶如塵垢之使身心勞累。如清·龔自珍《發大心文》:“有境相應行心,有非境不相應行心;若廣分別言,則有八萬四千塵勞,皆起一心。”後多指事務勞累或旅途勞累。如宋·秦觀《滿庭芳》詞之二:“飲罷不防醉臥,塵勞事,有誰聽。”又如郭沬若《<屈原>與<厘雅王>》:“他是和你一樣從香港回來的,在極端的危險之後,塵勞未定,便委屈他來擔任了這一次的苦役。”(文賢)

  244. 【塵緣】 佛教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因六塵乃是心的所緣,能染汙心性,故稱塵緣。如《圓覺經》卷中:“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身相。”俗語中謂與塵世的因緣。如《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原是天上苟元帥,塵緣已滿,眾將請他上天歸班。”(文賢)

  245. 【導師】 最早見於佛經,其本義是引路的人。如《百喻經·殺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須導師,然後可去。”佛為讓眾生迷途知歸,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 ,故稱“大導師”。正如《佛報恩經·對治品》所說:“夫大導師者,導以正路,示涅槃經,使得無中,常得安樂。”菩薩亦可稱“大導師”。如《華嚴經》謂:“一切菩薩為大導師,引諸眾生,入佛法門。”今通常指在學校中負責指導學生學習和教育的老師。如周尊攘《桂林尋夢》:“我的班導師就是從桂林來的。”也指思想、學術等方面的指導者。如瞿秋白《魯迅雜感選集》序言:“大家都不免要想做青年的新的導師,而誠實的願意做一個‘革命軍導師’的,卻是魯迅。”(李明權)

  246. 【走東路】 這句俗語本于“達摩東來”。達摩 ,即菩提達摩(bodhidharma),南天竺僧人,梁武帝時航海來華,後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達摩被尊為中國禪宗初祖。關於走東路的民間傳說,見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一:“西天佛國清淨真誠,東土眾生奸狡百出。於是佛說度化眾生,議何佛東行。諸佛瞑目打坐,坐前各置一鐵樹,以先開花者往。如來面前一株,夜半先開。達摩祖師現出三昧神光,化出空中神手,取面前未開之樹,與如來交換。令揭謗神擊清磬一聲,佛眼齊開,見達摩前鐵樹花放滿足,奕奕有光,天香繚繞,是該達摩啟教東方。如來謂達摩曰:“可憐眾生,百劫難度。速離西方,快走東路。”今不滿其人而願其速行者,多作此語。(李明權)

  247. 【志願】 佛門很重視“發願”。人的處境是由其行為 、語言造成的,而人的行為、語言又是由其思想決定的。願從心起,並能產生一種主宰語言、行為的力量,故稱“願心”、“願力”。佛教所說的發願,是一種向上的善願,如普度眾生、志求解脫,乃至成就一件利國利民的善事等。“願”有“總願”和“別願”。“總願”如“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別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等。又如修習淨土宗的信徒,以“信、願、行”為三大前提,必須發願求生“西方淨土”。隋·智顗《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志求滿足,故雲願也。”“志願”是個同義複詞,出於《華嚴經·入法界品》,彌勒菩薩稱讚善財童子道:“此長者子,勇猛精進,志願無雜,深心堅固,恒不退轉,具勝希望,如救頭然(燃),無有厭足,樂善知識,親近供養,處處尋求,承事請法。”也泛指志向意願 。如晉·王羲之《與謝萬書》:“老夫志願,盡於此也。”(李明權)

  248. 【劫火】 佛經上說,在舊世界崩潰的“壞劫”之末,將發生“大三災”——火災、水災和風災。《仁王經》說:“劫火洞然,大千俱壞。”當火災發生時,七日並出,山崩地裂,海枯石爛,大火從地獄燒到色界的二禪天,世界化為灰燼。據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一所記傳說:“漢武帝穿昆明池底,得黑灰,問東方朔,不解。再問天竺僧人法蘭,法蘭回答:“世界終盡,劫火洞燒,此灰是也。”後用為典故。如唐·張喬《興善寺貝多樹》詩:“永共終南在,應隨劫火燒。”也泛指兵火。如清·納蘭性德《南歌子·古戍》詞雲:“何年劫火剩殘灰,試看英雄碧血,滿龍堆。”(李明權)

  249. 【劫後餘生】 佛教認為世界經歷一次“成住壞空”的迴圈,為一大劫。在“壞劫”之末,世界將發生大火災。此時,地獄、人間等下界眾生均修習“無覺無觀”而躲避到色界三禪天——光音天。於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曠,七日並出,劫火從地獄一直燒到色界二禪天。待世界進入新的一輪迴圈又重新生成時,光音天的部分眾生陸續進入下界,地獄、人間等重又充滿了各類眾生。這就是佛經所描繪的“劫後餘生”的圖景。見《長阿含經》卷三三,《法苑珠林》卷三等,參見“劫火”條。俗語“劫後餘生”本此,謂大災難後留存下來的人或物。如王西彥《古屋》第一部六:“他帶著女人孩子回來了,和我一見面便搖頭不迭,連說:‘劫後餘生!’”又如宗璞《弦上的夢》:“那裏面,樂珺鎖著幾本劫後餘生的文學名著。”(李明權)

  250. 【花花世界】 佛教關於“世界”的說法很多。如《華業經》說:“佛土生五色莖,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又《梵網經》卷上謂:盧舍那佛坐千葉大蓮花中,化出千尊釋迦佛,各居千葉世界中,其中每一葉世界的釋迦佛,又化出百億釋迦佛,坐菩提樹下。後俗語花花世界源於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華之地,塵世間。如《說岳全傳》第十五回:“每想中原花花世界,一心要奪取宋室江山。”又如《何典》第一回:“中界便是今日大眾所住的花花世界。”(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252)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8063)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78)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205)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135)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071)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061)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393)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095)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6088)

上一篇(只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