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151. 【以毒攻毒】 這是我國傳統醫學中的一個醫療手段,謂以帶毒性的藥來治療惡性疾病。禪師用以比喻對方使用過的手段來制服對方,或以其錯誤邏輯克服其妄想。如宋·釋正受《普燈錄》:“以機奪機,以毒攻毒。”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對於這些打著古文旗子的敵軍,是用古書作‘法寶’,這才打退的,以毒攻毒,反而證明了反對白話者自己不識字,不通文。”(常正)

  152. 【少見多怪】 見識不廣的人見到新鮮的事物,就以為怪誕,不可信,俗語謂之“少見多怪”。源於中國第一篇佛學論文,漢末牟融的《理惑論》。當時佛教傳入未久,有人問:說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恐怕只是說得好聽,未必是事實吧?牟子用了一句俗諺回答:“少所見,多所怪,睹馲駝(駱駝)言馬腫背。”意思是說少見多怪的人第一次看見駱駝,就說是背腫的馬。如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卷三:“鐘十六以婦六月產即雲不貞,可謂少見多怪矣。”又如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在少見多怪的原始社會裏,有了這麼一個奇跡,那轟動一時,就可想而知了。”後亦作“所見少則所怪多”。如晉·葛洪《抱樸子·論仙》:“雲物各自有種,況乎難知之事哉!夫所見少則所怪多,世之常也。”又如清·程趾祥《此中人語》卷三:“三足癩蟆;可知天地之大,無所不有,人但少所見、多所怪爾。”(李明權)

  153. 【水到渠成】 比喻條件成熟了,事情自然成功。《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僧問仰州南塔光湧禪師:“文珠是七佛師,文殊有師否?”師曰:“遇緣即有。”又問“如何是文殊師?”師豎拂子示之。又問:“如何是妙用一句?”師曰:“水到渠成”。後在文章中運用者如宋·蘇軾《與章子厚書》:“恐年載間遂有饑寒之憂,不能不少念,然俗所謂水到渠成,至時亦必自有處置。”(寬忍)

  154. 【水乳交融】 佛教常以水乳來比喻事物結合之緊密或難於分辨。《最勝王經》六:“上下和穆,猶如乳水。”《正法念處經》:“譬如水乳同置一器,鵝王飲之,但飲其乳汁,其水猶在。”此喻也常為禪師所借用。《五燈會元》卷九:“師呵呵大笑曰:‘如水乳合。’”同書卷十七:“玄黃不辨,水乳不分。”後常用來比喻結合緊密無間,關係十分融洽。《老殘遊記》第十九回:“幾日工夫,同吳仁擾得水乳交融。”朱自清《鍾明·嘔心苦唇錄序》:“他能讓讀者和他水乳交融——至少在讀他的文字時如此。”(常正)

  155. 【水漲船高】 水位升高,船也隨著上浮,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藉的基礎的增長而增長提高。此語出於宋·圓悟《碧岩錄》第二九則:“水長船高,泥多佛大。”是引用繼徹禪師的話。原意為修福、修慧的功力越深厚,則悟境越高,成就越大。如郭沫若《雄雞集·關於大規模收集民歌問題》:“群眾業餘創作提高了,專業作家的水準也就會得到提高,這就叫‘水漲船高’嘛!”(李明權)

  156. 【正宗】 佛教禪宗稱初祖達摩所傳的嫡系學派為正宗。宗,指禪宗。禪宗自稱“宗門”、“宗下”,稱其他佛教流派為“教”。《雲峰悅禪師語錄序》:“不受然燈記莂。自提三印正宗。”宋·陳師道《清岩化禪師疏》:“紹雲門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後泛指學業技術的嫡傳正派。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四:“人知沈宋律家正宗,不知其權輿天三謝,于陳隋也。”劉師培《文說》:“言如綸綍,乃詔冊之正宗;音涉哀思,乃賦騷之變體。”魯迅《書信集·致李樺》:“木刻究以黑白為正宗。”(無名氏)

  157. 【正果】 佛家修行,謂之“修因證果”。如修五戒十善,證人天果;修四諦法,證羅漢果;修六度萬行,證菩薩果;修無上道,證佛果等。如樹,下種生根、長莖抽葉、開花結果,幫以“果”為喻。邪因結邪果,正因結正果。為區別於“外道”、“邪因”,修行佛法而證到的境界、果位,謂之“正果”。如元·伊世珍《嫏嬛記·禪林實語上》:“天女本來淨,摩登淫第一;今各成正果,淨淫無分別。”謂無論淨淫、愚智,佛性並無差別,只要努力修持正道,未來均能成就正果。又如《紅樓夢》第一九九回:“果然有來頭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幾輩子的修積。”後也用正果比喻正經的、好的歸宿。如周立波《山鄉巨變》上十:“解放前,我也算是一個賴皮子,解放後,才歸正果的。”(李明權)

  158. 【功德無量】 佛家泛稱念佛、誦經、佈施、持戒、了生死、度眾生等一切善事為功德。隋·慧遠《大乘義章·十功德義三門分別》解釋:“功謂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槃,能度眾生,名之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雲功德。”如請僧人做佛事,稱為“做功德”;護法神吉祥天女,稱為“功德天”;禮敬佛、法、僧“三寶”,稱為“種功德田”等。一樁善事圓滿結束,稱為“功德圓滿”。如洪深《五奎橋》第一幕:“四百多畝呢,起碼得打四十九天的大醮!七七四十九天功德圓滿。”功德很大,稱為“功德無量”。如《景德傳燈錄·南陽慧忠國師》:“功德無量,非口所說,非意所存。”今多用以讚頌功勞、恩德極大。如魯迅《書信集·致孟十還》:“雖然犧牲太大,然而功德無量。“(李明權)

  159. 【世世生生】 佛教有“三世”之說,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也叫做前世、今世和來世。從誕生到死亡的一期生命,謂之“一生”。根據因果輪回的說法,眾生從“無始”以來,依其善惡的業力,在“六道”中“生死死生,如旋火輪”(《楞嚴經》),輪回不休。俗語“世世生生”即體現了佛教的這一思想,猶言每一世,每一生。如《水滸傳》第七一回:“三則上薦晁天王早生天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見。就行超度橫亡、惡死、火燒、水溺,一應無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李明權)

  160. 【世界】 梵語謂路迦馱都(lokadhatu),原意為日月照臨的範圍,即佛教中以須彌山為中心的四大洲,名為一小世界(亦含有地獄、天上等領域)又泛指宇宙,如三千大千世界和華藏世界。世含流遷意,指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界含方位意,指十方(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的空間。《楞嚴經》卷四:“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後“世界”成為一個偏義複詞,側重於“界”的含義。現在常用時一般指地球所有的地方。(無名氏)

  161. 【本來面目】 指不加飾偽的真相。宋·蘇軾《老人行》詩:“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常如故。”顯示出詩人曠達而真率的性格。“本來面目”原是禪家語,源於《壇經·行由品》,謂六祖惠能接受衣缽後,南行到大庾嶺,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聲明“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先讓他“屏息諸緣,勿生一念”。然後,惠能說:“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當下大悟。“本來面目”在禪門中指真心、本性;見到“本來面目”也就是“明心見性”。從《壇經》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惡,一念不生,即所謂“本來面目”。(李明權)

  162. 【龍王】 民間把他當作司雨之神,傳說中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時,有難陀、跋難陀二龍王為其灌沐。龍王在梵語中是nagarajah的音譯(那伽羅惹)。為龍中威德特勝者,系對其眷屬而稱為“王”。《法華經·序品》中舉出:難陀、跋難陀、娑伽羅、修吉、德義伽、阿那婆達多、摩那斯、優缽羅等八大龍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則舉出七龍王。謂諸龍王能興雲布雨,令眾生之煩惱消滅。西晉竺法護譯有《海龍王經》,謂佛在靈鷲山說法時,海龍王率眾來聽法,生歡喜心,禮請佛至海底龍宮。佛坐獅子座上,宣說妙法,化導龍眾。中國民間關於“海龍王”的神話傳說,顯然是受了佛經影響而有的。唐·穀神子《博異志·許漢陽》記載“海龍王諸女及姨妹六七人過歸洞庭”。神魔小說《西遊記》中也有孫悟空到海底龍宮向海龍王借寶的故事。相傳龍宮多藏寶物,故浙中民諺有“海龍王豈少寶”之說,比喻豪富者應有盡有。見清·翟灝《通俗編·禽魚》。(李明權)

  163. 【龍宮】 “龍宮“在大海中,源於佛經。《法華經·提婆達多品》說:“爾時文殊師利坐千葉蓮花,大如車輪,俱來菩薩亦坐寶蓮花,從于大海,娑竭羅龍宮自然湧出。”《海龍王經·請佛品》載,佛接受海龍王的邀請,入龍宮宣說大法。又《龍樹傳》載,龍樹比丘曾隨大龍菩薩入海,在龍宮中發七寶華函,獲得《華嚴經》。民間有關於“龍宮”的傳說。如《西遊記》中有孫悟空到東海龍宮向龍王借寶的故事;《封神演義》中有那吒與小龍王搏鬥,抽出龍筋,作為腰帶的故事。再如唐·杜甫《贈秘書監江夏李公邕》詩:“龍宮塔廟湧,浩動浮雲衛。”宋·趙彥衛《雲麓漫抄》指出:“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釋氏書入,中土有龍王之說,而河伯無聞矣。”(李明權)

  164.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燒香禮佛是佛門的早晚常課,是平時積德修行的具體表現之一。如果平時恣意妄為,一旦到生死關頭或大難臨頭,匆忙求佛,自然難以解脫了。據宋·張世南《游宦紀聞》載:“雲南之南一番國專尚釋教,有犯罪應誅者,捕之急,趨往寺中,抱佛腳悔過,便貰(赦)其罪。”佛教以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為懷,雖是有罪而平時不燒香的人,只要他虔誠懺悔,止惡修善,還是可赦其罪,獲得安慰和解脫。又據宋·劉敞《中山詩話》載:王安古曾與沙門道因戲對雲:“投老欲依僧。”道因對雲:“急來抱佛腳。”王曰:“投老欲依僧是古詩一句”,道因雲:“急來抱佛腳是俗諺全語”。後來比喻平時沒有準備,事到臨頭才想辦法補救。如唐·孟郊《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庭》。”又如《水滸傳》第十六回:“正是急來抱佛腳,閒時不燒香。”(李明權)

  165. 【平等】 通常使用“平等”這個詞有兩種意義: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經·二子分財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現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謂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獨立記》:“民國成立,漢、滿、蒙、回、藏,一律平等。”意為各民族的權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漁《意中緣·囑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個聰明絕頂的人,我料他決不肯嫁個平等丈夫。”其實,這個常用詞源於梵語upeksa,意譯為“舍”,意為舍去一切差別相。佛教認為,一切事物在性體(即本質、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無有任何差別的。在時間上,稱為“三世平等”。如《圓覺經》卷上說:“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在空間上,稱為“大小平等”。如《華嚴經》說:“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從佛性而言,眾生平等。如《涅槃經·梵行品》說:“如來亦爾,于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則偏重,於放逸者佛則慈念。”不但眾生平等,而且怨親平等。如唐·顧況《從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齊相公》詩雲:“本師留度門,平等冤親同。”佛教指出,頑固不化的“我執”和自以為是的“我見”實為造成不平等和紛爭的罪惡淵藪。學佛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見轉化為平等性智,達到人我平等,自他一體,從而興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權)

  166. 【印可】 “印”的意思是決定無疑。“印可”即認可、許可的意思。佛教一般用“三法印”即三種決定之義判別佛法還是“外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和涅槃寂靜。教外別傳的禪宗則以“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的“心印”來印可學人(可見參見“心心相印”條)。在佛經上常能見到,弟子的言行是否正確,需要由佛來印可。如《維摩詰經·弟子品》:“若能如是宴坐者,佛所印可。”在禪門,學人是否開悟,亦由禪師印可。如《五燈會元》卷十:“初不喻旨,後因閱《華嚴》感悟,承眼(法眼文益禪師)印可。”佛或祖師在印可弟子、學人時,常稱“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故宋·蘇軾有詩雲:“印可聊須答如是”(《次韻王定國南遷見寄》詩)。(李明權)

  167. 【打成一片】 指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個整體。《五燈會元·育王德光禪師》:“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且道是什麼?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其中“苦樂逆順,打成一片”,意思是把各種感情和遭遇看作是一回事;總的意思啟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耳聽不聞,眼覷不見”,只可自心領會的。佛教主張消弭心境、人我、理事、苦樂等差別和對立,融通無礙,謂之“打成一片”,是“道行”較高的表現。後用以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為一個整體。《朱子語類》卷一二三:“今來伯恭(呂祖謙)門人卻亦有為同父(陳亮)之說者,二家打成一片。”亦指思想、感情和生活等融為一體,密切無間。朱自清中《論朗誦詩》:“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節是否配合得恰當,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縫兒。”又如毛澤東《論聯合政府》:“教育每一個同志熱愛人民群眾……,每到一地,就和那裏的群眾打成一片,不是高踞於群眾之上,而是深入於群眾之中。”(禹振聲)

  168. 【打坐】 原是僧道修行坐禪的一種方法。即將雙腿按一定姿勢坐好,而雙手結印,放在一定的位置上。宋·文天祥《遣興》詩之二:“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劍便神仙。”元·楊暹《西遊記·語餞西行》:“京師大旱結壇場祈雨,玄奘打坐片時,大雨三日。”近代文學作品也有引用此詞,如李廣田《山之子》:“且隨處是小橋流水……雞鳴犬吠,人語相聞,山家婦女多做著針織,在楊樹下打坐。”(李君岡)

  169. 【打問訊】 “問訊”又稱“打問訊”,是佛教徒相見時的禮儀。其法:正身,彎腰,當胸合十,向對方問安。宋·道誠《釋氏要覽》引《善見律》:“比丘到佛所問訊雲:少病少惱,安樂行否?”戒律中規定,相見致敬時應問安,“不得如啞羊”,一言不發,故稱“問訊”。例如《水滸傳》第四回:“真長老打了問訊,說道:‘施主遠出不易。’”(李明權)

  170. 【業報】 相應於善業因而感得的苦樂果報,稱之為業報,猶民間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寶積經》九十六:“汝自作罪今日來,業報自招無代者。”宋·延壽《宗鏡錄》卷二六:“命是一期之業報,曷等真詮!”業報亦作“業果”,《舊唐書·王縉傳》:“又見縉等施財立寺,窮極瑰麗,每對揚啟沃,必以業果為證。”佛教的三世因果說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民眾的思想,於此也可見一斑。(常正)

  171. 【業根】 梵語karma,意譯為“業”,泛指一切身心活動。一般分為身業,語業和意業三種。善業得善報,惡業得惡報,故稱“業報”。“業根”之“業”,偏重於惡業、染(為淨)業而言。“根”,從梵語indriya而來,意為“能生”。多指眼、耳等六種感覺器官而言,稱“六根”。佛教認為眼、耳等“六根”貪欲塵境,污染自性,故喻為“六賊”。“業根”系指引生惡業之根。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靜觀道:‘敢是你與他們業根未斷麼?’聞人生道:‘我專心為你,豈複與他有戀?’”也用為詈詞,猶言孽種。如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促織》:“母聞之,面色灰死,大罵曰:‘業根,死期至矣,而翁歸自與汝複耳!’”(李明權)

  172. 【業障】 惡業能障礙向善的正道,名為“業障”,亦作“孽障”。多指前生所作惡業而為今生的障礙。《俱舍論》:“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羅漢,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噁心出佛身血。如是五種名為業障。”《華嚴經·世主妙嚴品》:“若有眾生一見佛,必使淨除諸業障。”佛教徒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規範行為或遭遇到的某種不幸,常稱之為“業障”。民間也有以“孽障”罵人的,意指被罵者為我的禍患或惡果。(常正)

  173. 【電光石火】 “電光”是閃電之光,“石火”是擊石所迸發的火星。俗用“電光石火”比喻事物稍縱即逝、轉頭成空。如元·姬翼《恣逍遙》詞:“昨日嬰孩,今朝老大,百年間電光石火。”禪宗好用“電光石火”比喻機鋒敏捷,忽然觸發,有所悟入。如宋·朱熹也談到“禪家所謂石火電光底消息”(《答張欽夫書》)。在佛經上,“電光”常用作比喻世間事物生滅變幻,無常迅速,“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心地觀經》卷一)把“電光”和“石火”連用為一個俗語的,較早見於唐代敦煌變文,如《無常經講經文》說:“人生一世,如石火電光,豈能久住。”(李明權)

  174. 【葉落歸根】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已成為客居他鄉的人對故土的懷念而發出的心聲,也是客居他鄉的人終要回到本鄉本土的心願和歸宿。此語出自《壇經》,惠能大師將入涅槃時,曾對他的門人說他想回歸新洲老家,要門人們迅速給他準備舟楫,弟子們向六祖苦苦哀求挽留。惠能大師說:“諸佛出現,猶示涅槃,有來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歸必有所。”六袓又對門人說:“葉落歸根,來時無口。”後來把“葉落歸根”比喻事物總有一定的歸宿。現僑居美國的李漢魂先生,1934年8月曾為供養六袓真身的曹溪南華寺撰書一聯:“衣缽真傳,明心見性;菩提無樹,落葉歸根。”1982年6月4日,李漢魂先生不遠萬里回國觀賞舊聯,感慨萬千。由此,彌見他鄉客子眷戀故土的綦切心情!(無名氏)

  175. 【四大金剛】 為佛經所稱帝釋的外將,分別居於須彌山四埵,各護一方,因亦稱護世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身青色,執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持羂索;北方多聞天王,身綠色,執寶叉。寺廟山門兩旁多塑四大天王像,俗稱四大金剛。文學中多有引用,如《西遊記》第五回:“玉帝大惱,即差四大天王,協同李天王並那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諦、四值功曹……去花果山圍困,定捉獲那廝處治。”生活中也常有將某些身材高大,力大無比,或護佑某些人物者亦以此稱呼之。(李君岡)

  176. 【四大皆空】 佛教把一切物質現象(色法)歸納為四種基本要素,即堅性的“地”、濕性的“水”、暖性的“火”、動性的“風”,謂之“四大”。四大可分為內、外兩大類:同心識和合而形成眾生肉體的為“內四大”;不同心識和合而形成山河大地等的為“外四大”。通常從前者的意義引申,稱人身為“四大”,如清·李鬥《揚州畫航錄·虹橋錄上》:“六十歲來一夢輕,飄然四大禦風輕。”後因稱看破紅塵,身無牽掛的超脫態度為“四大皆空”。如《水滸後傳》第三一回:“胞胎渾沌,四大皆空,沒甚姓名。”(李明權)

  177. 【生天】 俗以“生天”婉言死亡。佛家認為,“天”也是“六道輪回”中的一處,稱為“天道”。天道的眾生分佈於三界,包括欲界的六欲天,色界的四禪天和無色界的四空天。據說,在六道中,天的品位最高,境界最勝,其中眾生壽命最長,常受妙樂。佛家認為,格守十善才能轉生天上。例如《宋書·謝靈運傳》:“太守孟顗事佛精懇,而為靈運所輕,嘗謂顗曰:‘得道應須慧業,丈人生天當在靈運前,成佛必在靈運後。’”這固然是謝靈運的自負之言。同時又表明,得道、成佛僅依十善還不夠,還需要具足“慧業”。佛家認為,天道雖好,畢竟不出生死輪回,福報享盡,難免還是要墮落於地獄等苦道中。因此,佛家勸信徒不要光求“人天福報”,而要進一步求“出世間法”。《正法念處經·觀天品》批評“一切愚癡凡夫,貪著欲樂,為愛所縛,為求生天,而修梵行,欲受天樂。”(李明權)

  178. 【生老病死】 佛教認為這是人生所必經歷的四種痛苦,也稱為(果報)四相。《法華經》科注:“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經·治禿喻》:“世間之人,亦複如是。為生老病死之所侵惱,欲求長生不死之處。”相傳釋迦牟尼為太子時,曾于王城四門分別見到分娩、老人、病人、送葬的景象,因而決心放棄繼承王位,出家修道,以期超脫生老病死之苦而達彼岸。後來或以泛稱人在一生中的大的遭際,如《仁王經·無常偈》:“生老病死,事與願違。”《敦煌變文集·八相變》:“生老病死相煎逼,積財千萬總成空。”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一回:“只是在家受不得那愛欲牽纏,生老病死,世態炎涼,人情險惡。”後也指人民的生育、養老、醫療、殯葬等事。(無名氏)

  179. 【生佛萬家】 在這句俗語中,“生佛”指化生之佛,生佛比喻德澤廣披的清官、好官,故稱“生佛萬家”或“萬家生佛”。如宋·戴翼《賀陳待制啟》:“福星一路之歌謠,生佛萬家之香火。”又如吳唅《海瑞罷官·罷官》:“海父南歸留不住,萬家生佛把香燒。”(李明權)

  180. 【半路出家】 指不是從小而是成年後才出家當和尚或尼姑的人為“半路出家”。出家,梵名波吠儞野Ayanyaka,出家在家的生活,修沙門的淨行。《維摩詰經·弟子品》:“我聽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同經《方便品》又說:“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後比喻不是本行出身後來改行的稱半路出家。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說:“先前讀書,後來看看不濟,卻去改業做生意,便是半路出家的一般。”(無名氏)

  181. 【頭上安頭】 比喻事物累贅繁複,弄巧成拙,稱為頭上安頭。如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添足,何頭上安頭,屋下蓋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其意義與“畫蛇添足”相似。這個俗語本於禪宗。《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載:唐代有個元安禪師,是著名的臨濟宗義玄禪師的弟子。元安在臨終時對大眾說:“我不是明天就是後天要同你們告別了,今有一事問汝等:若道這個是,即頭上安頭;若道這個不是,即斬頭求活”。所謂“這個,就是禪宗“直指”的“心印”,教中稱為“平等不二”的本體——“如如”。“心印”或本體是不能通過“理路”去進行思量分別的。說有,就“增益謗”,喻如“頭上安頭”;說無就是“減損謗”,喻如“斬頭求活”,如此等等。(李明權)

  182. 【頭頭是道】 原是禪語,指開悟以後的境界:心境融合,內外打面一片,乃至吃飯穿衣、挑水打柴、一舉一動、開口閉口,無一事不與“妙道”冥合。所謂“頭頭是道,法法本圓成”(《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世間唯詩家與禪家相近,因此詩家亦用“頭頭是道”來形容通靈入妙的“化境”,亦稱“禪趣”。宋·嚴羽《滄浪詩話》指出,學詩有“三節”功夫,“及其透徹,則七縱八橫,信手拈來,頭頭是道矣”。又宋·胡仔在《茹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二中稱譽杜甫《紅櫻桃》詩謂:“此詩如禪家所謂信手拈來,頭頭是道者。”後亦用“頭頭是道”謂語言、舉動左右逢源,無一不合規矩。如清·沈複《浮生六記·閨房記樂》:“其癖好與餘同……一舉一動,示之以色,無不頭頭是道。”(李明權)

  183. 【弘揚】 在佛教中,指佛菩薩傳播教法,化導眾生。至後世,漸指大力宣揚一切思想或觀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濕彌羅國》:“當于此地建國安人,弘揚佛法。”《元代白話碑集錄·重編百丈清規法旨》:“好生遵守清規,修行辦道,專與上位祈福祝壽,報答聖恩,弘揚佛法者。”呂澂《中國佛學淵流略講》第五講:“三論宗的開創人吉藏,弘揚關河三論,曾著《三論玄義》,反復解釋三論之間的關係。”現多作發揚光大解,如“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等用語。(無名氏)

  184. 【弘願】 指大乘佛教普度一切眾生的大願。如唐·窺基《心經幽贊》卷上:“若諸菩薩先于菩提發弘願已,欲勤修學。”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等,都屬於“弘願”。佛教徒通常用“四弘誓願”自勉:“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俗文學中用例如明·張四維《雙烈記·行遊》:“發慈悲度人弘願,繼發淨因。”後也泛指宏大的志願。如:我們的弘願是建設一個繁榮富強的新中國。(李明權)

  185. 【對牛彈琴】 譏笑講話不看對象或對不明事理的人講道理,白費唇舌。如《鏡花緣》第九十回:“對牛彈琴,牛不入耳,罵的狠好,咱們一總再算帳。”這句俗語出於中國第一篇佛教論文,即漢代的《牟子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禪宗亦用此語,如《續燈錄·汝能禪師》:“對牛彈琴,不入牛耳。”指的是禪師說法不對根機,達不到效果。又如毛澤東《反對黨八股》:“‘對牛彈琴’這句話,含有譏笑物件的意思。如果我們除去這個意思,放進尊重物件的意思去,那就只剩下譏笑彈琴者這個意思了。為什麼不看物件亂彈一頓呢?”(李明權)

  186. 【寺廟】 謂佛寺。如《晉書·佛圖澄傳》說:“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競相出家。”印度的佛寺原有兩種:一種名僧伽藍摩(sangharama),略稱伽藍,指出家人共修行的園林、道場。另一種名阿蘭若(aranya)意為空閒處,系統一人或兩三人隱居修處的簡陋處。中國漢地建佛寺,始於漢末洛陽的白馬寺。“寺”原為古代官舍、衙署之稱。漢明帝時,印度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以白馬馱經至洛陽,舍於鴻臚寺,後因以稱第一座佛寺為“白馬寺”。至於“廟”,原為宗廟,系祭祀先祖神位的場所,後亦用於稱佛寺。如巴金《砂丁》:“前面遠遠地有一座高大的廟宇。”在宋代,大的稱為“寺”,小的稱為“院”。到近代,又分為兩類:大的稱為“十方叢林”,小的稱為“子孫廟”、“小廟”。俗語中一般把“寺”和“廟”連稱為“寺廟”,也稱為“寺院”。如孫犁《關於鐵木前傳的通信》:“徒步走到那裏,在寺院聽一整夜的佛號,她們也跟著念。”(李明權)

  187. 【吉祥如意】 “吉祥”與“如意”的複合詞,謂諸事吉利順遂。吉祥,梵語Sri,音譯作室利、師利,又稱為吉羊。據說釋尊成道時即坐于吉祥草上,系由吉祥童子刈割並敷陳於釋尊的座位上(見《中阿含經》卷五十回、《華嚴經疏卷》十二等)。如意,為說法及法會之際,講師手持之器具。此物原為印度古時之爪杖,巴厘語為anuruddha(阿那律)系由骨、角、竹、木等所制,柄長三尺,形狀如雲,或如手形,乃搔背止癢所用,以其能補手不能到之處,而搔抓如意,故稱為如意(見《優婆塞戒經》卷五)。後一般多用作祝福之辭。北齊·張成《造像題字》:“為亡父敬造觀音像一區,闔家大小八口人等共養,吉祥如意”,元·無名氏《賺蒯通》第二折:“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惡限臨逼。”(李君岡)

  188. 【耳根清淨】 聽不到胡言亂語、嘈雜的聲音,俗謂“耳根清淨”。這個詞語出於《圓覺淨》卷上:“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耳根,“六根”之一,指聽覺器官及其功能。所說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靈,故佛多以音聲作佛事來度化眾生。“耳根清淨”是“六根清淨”的一類。“耳根清淨”,便能達到“天耳通”,遠近皆聞,能知一切眾生的語言。《楞嚴經》卷六還指出:“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後文學中常有引用,如《水滸傳》第七回:“智深也乘著酒興,都到外面看時,果然綠陽樹上一個老鴉巢。眾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淨。’”多指不聞是非。如《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當是打發羅童回去,且得耳根清淨。”錢鐘書《圍城》第214頁:“這全是你不好,聽了許多閒話來告訴我,否則我耳根清淨,好好的不會跟人計較”(參見“六根清淨”條)。(李明權)

  189. 【執著】 指片面而孤立地理解並固執事物的妄情和妄想。如《大般若經》卷七一:“能如實一切法相而不執著故,複名摩訶薩。”又如《菩提心論》:“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眾生虛妄的“執著”是很多的,主要是“我執”和“法執”。簡單地說:“我執”就是固執常一不變的主宰之“我”,從而產生種種“我見”。“法執”就是固執外境實有,從而產生虛妄分別的“法見”。後亦以“執著”謂固執而不知變通。如《水滸傳》第二二回:“我只怕雷橫執著,不會周全人,倘或見了兄長,沒個做圓活處。”今又以“執著”指堅定不移。如:他執著地追求藝術的創新。(李明權)

  190. 【地獄】 這個概念是隨佛教傳入中國,而為民間所熟知的。在梵文中,“地獄”有兩種名稱。一是“泥梨”(niraya),意為“無有”,即沒有喜樂;一是“捺洛迦”(naraka),意為“苦具”,即不得自在。“地獄”這個詞是按漢語習慣意譯的。“地”有“底下”的意思,“獄”有“拘困”的意思;在六道輪回中,地獄最下劣、最慘苦,列為“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首。據說,造五逆十惡的人,死後將受地獄報應。地獄名目很多,如阿鼻地獄、十八地獄、火車地獄、八大地獄……今山西蒲縣柏山寺保存有唐代塑造的“十八地獄”,其中有閻羅、鬼卒,還有刀山、鑊湯、鐵床、鐵磨等,形象逼真,陰森可怖。(李明權)

  191. 【地藏菩薩】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中國民間熟悉的菩薩。也稱為“地藏王菩薩”、“地藏”。如巴金《秋》四三:“這天(指農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薩的生日”。又如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十六:“請來了便贊。從觀音大士,玉帝,地藏,到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藏菩薩,梵名Ksitigarbha。據《地藏十輪經》等記載,他“安忍不動如大地”,故名。傳說他受佛的囑託,在釋迦佛已經入滅而彌勒佛尚未降生的這段時期度化眾生。他曾發下大誓願,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民間因有地藏王主幽冥之說。相傳唐時航海來九華山的新羅國太子金喬覺是地藏化身,他住九華山數十年,伀化後肉身不壞,全身入塔,後建肉身殿。九華山遂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李明權)

  192. 【機鋒】 本義是弓上的機牙和箭鋒。禪宗用以比喻敏捷而深刻的思辯和語句。如宋·蘇軾《金山妙高臺》詩雲:“機鋒不可觸,千偈如翻水。”禪家多用機鋒之言驗證對方的悟道程度。機鋒通常表現在對答之中,稱為“機鋒對敵”。如明·徐渭《翠鄉夢》第二出:“俺禪家自有個啞跡相參、機鋒對敵的妙法。”機鋒有如下的特點:一是快捷如箭,不容猶豫思索。如“一宿覺”條中慧能與玄覺對答如流,妙語貫珠。一是如箭行無跡,要旁敲側擊,不許一語道破。禪家多用俗語詩句,少引經文,便是此意。一是利如箭鋒,直如箭行。如風吹幡動,一僧說是“風動”,一僧說是“幡動”,慧能卻說“仁者心動”,直指人心,如石破天驚。一是對機,如箭與弓上的機牙相對,一發中的。慧能所傳“三十六對法”便屬這一類。實際上,鬥機鋒並不限於叢林中。耽味禪悅的文人也喜歡對幾句機鋒。眾所周知,在小說《紅樓夢》裏,寶玉與黛玉就經常參禪鬥機鋒。後亦用機鋒泛指敏捷的才思。如清·李漁《閒情偶寄·居室·房室》:“若夫文人運腕,每至得意疾書之際,機鋒一阻,則斷不可續。”又如錢鐘書《圍城》:“鴻漸因為她們說話象參禪似的,都隱藏機鋒,聽著徒亂人意,便溜上樓去見父親。”(李明權)

  193. 【機緣】 泛指機會和緣分。如劉白羽《日出》:“但很長很長時間,我卻沒有機緣看日出。”此詞源於佛教,現義有所引申。如《金光明最勝王經·如來壽量品》:“隨其器量,善應機緣,為彼說法,是如來行。”《四教義》卷一:“夫眾生機緣不一,是以教門種種不同。”又《壇經》有《機緣品》,表明禪宗接引學人,也有臨機應緣各種差別。佛經義旨有大小、偏圓、漸頓、權實,皆由眾生機緣各別,必須隨機施化,方能各自受益。機、緣皆就眾生而言,謂眾生有善要根之“機”而為受教法之“緣”。機有善根細微待發、聖凡相關相對、適宜事理修法等義。佛典中,機緣、根機、根器、根性常互用;也單用“機”,如:“隨機施化”、“應機說法”等。(禹振聲)

  194. 【再生】 佛教的輪回學說,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礎上。三世又叫三生,即前生,今生和來生。“再生”即來生,指今生結束以後將進入的下一次輪回中的生命形態。如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七章:“在他半死不活的那些災難的年頭,老伴待承他太好哩。他再生也得記牢這一點。”也指重生,死而復活。如清·俞樾《茶香叢鈔·武侯祠前大柏至宋猶存》:“枯柯再生,進人異焉。”感謝別人救助,使自己絕處逢生,謂之“再生之德”。如清·和邦額《夜譚隨錄·碧碧》:“再生之德,未易倉卒圖報。”對自己有大恩大德的人,謂之“再生父母”。如宋·曾晞顏《賀新郎·賀耐軒周府尹》詞:“夾路香花迎拜了,見說家家舉酒,道公是再生父母。”(李明權)

  195.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是可以廣泛應用多方面的比喻。百尺竿頭,百盡高的竿子頂端,指極高處。用以勉勵人們在學習、工作等方面不要滿足於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繼續努力,更求上進。語本《景德傳燈錄·湖南長沙景岑禪師》:“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文是“百丈”,後人為易解改“丈”為“尺”。)前雲“竿頭”,意在“不動”;後雲“進步”,意在“十方”。後文“師又有勸學偈雲:萬丈竿頭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遊;禪師願達南泉去,滿月青山萬萬秋。”後人沿用為成語,意在更求上進。宋·朱熹《答鞏仲至》:“然感左右見顧之重,若以為可語此者,故聊複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又茅盾《漫談文藝創作》:“學習是深刻領會了人家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長以後,化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禹振聲)

  196. 【有口皆碑】 形容對突出的好人好事,引起人們普遍讚美;眾人的口,便成了座座無形的豐碑。《五燈會元》卷十七:“(師一日)上堂:……良久雲:‘勸君不用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這裏是指所有的人都講說他的功德。《書齋夜話》有一聯集句,上聯是“娶妻不求良媒,書中有女顏如玉”;下聯是“有名何必鐫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可謂切對。又如《老殘遊記》三回:“老殘道:‘宮保的政聲’有口皆碑,那是沒得說的了。”(無名氏)

  197. 【有情】 梵語Sattva的意譯。舊譯作眾生,即生存者的意思。《唯識述記》中說:“梵言薩埵,此言有情,有情識故。……又情者愛也,能有愛生故。……言眾生者,不善理也,草木眾生。”關於“有情”與“眾生”兩語的關係,說法不一,或謂有情指人類、諸生物。依此則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為非情、無情。而眾生則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然另一說法認為“有情”即是“眾生”的異名,皆包括有情的生物和無情的草木山川等。後常指有感情;有交情。如《世說新語·賞譽》:“王恭始與王建武甚有情,後遇袁悅之間,遂致疑隙。”亦指男女之間互相有愛戀之情。如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願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也泛指所有眾生。如許地山《願》中:“我願你作無邊寶華蓋,能普蔭世間諸有情;願你為如意淨明珠,能普照一切世間諸有情。”(文賢)

  198. 【有緣】 指事物互相作用、依仗的關係。佛教認為,任何事物都沒有獨立不變的自性,只有在一定的條件關係中才能產生、變化,稱為“緣起”。如樹,便是由陽光、空氣、水份、枝幹、花葉等各種緣和合而生成的。《報恩經》卷七說:“佛世尊應現世間,引接有緣;有緣既盡,遷神涅槃。”在佛經中,有緣多指信入佛法而得度的有善根的人。此外,遇法寶出現,與高僧往來等,也稱有緣.如南朝梁·簡文帝《奉阿育王寺錢啟》:“牙床白繖,無因不暏;金瓶寶函,有緣斯出。”又如唐·司空圖《贈岑上人》詩:“巡禮諸方遍,湘南頻有緣。”亦泛指有機緣和條件。如《三國志·魏志·董昭傳》:“曹今雖弱,然實天下之英雄也,況今有緣,宜通其上事並表薦之。”又特指有姻緣,亦作“緣會”。如唐·元稹《遣悲懷》詩:“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俗語中又有“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這句話的含義偏於上半句,意思是人與人相逢結交都是彼此間有緣。如《水滸傳》第三五回:“宋江聽了大喜,向前拖住道:‘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只我便是黑三郎宋江。”又多專指男女間結為良緣。如明·朱鼎《玉鏡臺記》第四出:“孔雀屏開燭影紅,會看佳婿近乘龍。有緣千里能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李明權)

  199. 【在劫難逃】 佛教上說,一大劫中包括“成住壞空”四劫,反映世界經歷一次自形成至毀滅的大過程(佛家認為這一大過程是周而復始的)。在世界相對穩定的“住劫”中,有饑饉,疾疫和刀兵這“小三災”;在世界迅速崩潰的“壞劫”中,有火、水、風這“大三災”。“劫”原表示宏觀的時間。因為“劫”中有這些註定的災難;因此,“劫”又有劫難、災難之意。俗語“在劫難逃”本此,謂註定要遭受災禍,難以倖免。如巴金《序跋集》跋:“那麼重的包袱!那麼多的辮子!我從小熟悉一句話:‘在劫難逃’,卻始終不相信。”(參見“浩劫”條)(李明權)

  200. 【西天】 中國古代稱印度為“天竺”,天竺在中國西邊,故又稱“西天”。如宋·晁沖之《以承宴墨贈僧法一》詩:“王侯舊物人今得,更寫西天貝葉經。”又如神話小說《西遊記》描寫唐僧到西天取經,亦指印度。此外,西天指《阿彌陀經》等所說的“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宗信徒以念佛求生西天為修行的目的。如《敦煌曲子詞·普通雜曲》:“修行法淨果周圓,必定往西天。”又如明·張岱《夜航船·九流部·釋解》:“冤冤相報何時了,劫劫相纏豈偶然。不若與師俱解釋,如今立地往西天。”往生西天,一般要在命終後。因此,俗語中有用“上西天”泛指人死去,這並不符合佛教的本義。(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662)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7076)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971)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706)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71)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87)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4631)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852)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12)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97)

上一篇(俗語佛源(五))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