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道場九華山 歷代高僧輩出
凡佛教聖地,必有高僧大德,九華山地藏菩薩道場亦不例外。據有關志書記載,九華山自唐迄於民國,高僧大德、耆宿總百餘輩,其中唐代12人、五代1人、宋代7人、明代48人、清代41人,民國3人。這批人中之佼佼者又有:
勝諭,即唐僧,地藏和尚的上座弟子,曾主建化城寺台殿,立朱台、掛蒲牢、措置像設莊嚴、開渠辟田等,是化城巨刹的奠基者。道明,也是地藏的弟子,閔公舍地為地藏建寺後,其子亦從地藏出家,即道明其人。
性蓮,明代僧人。俗性王,太平仙源人。22歲出家,投金陵攝山棲霞寺,受具後,曾一度研習諸經論,以此不能了生死大事而還歸故鄉躬事田種。後複至清河謁法堂,受念佛三昧之旨,並從此深信之。聞妙峰開法於蘆芽,又前往求見,頗受陶冶,數年後終於悟道,於是在池陽杉山卓錫建刹。任九華山叢林主後,精苦忘身,委曲化人,時達20年。所到之處,悉事興建。萬曆二十五年(1597)入寂,終年54歲。其事蹟見《憨山大師夢遊集》。
周金,明正德間(1506—1521)僧人。曾游少林寺,後還居九華山東岩。值王陽明遊九華山,周金前往造訪,與之談心,甚契。陽明以偈、詩贈之。其偈曾刻於東岩懸石倒覆處。時在正德十五年(1520)三月八日。周金既是禪僧,又尚念佛法門,有偈為證:“千聖本不差,彌陀是釋迦,問我還鄉路,日午坐牛車。”卒年無考。
古澗,清初僧人。四川峨眉人,出家後住燕京三教庵,繼而遊訪天下名山,自普陀來至九華山,駐錫於華嚴洞數十年,皈依者眾。其教化,不憑文字,志以棒喝接引禪徒;又立規制,不行募化,以躬耕種植以易衣食,有盈餘,盡散去。順治八年(1651)入寂於住庵。
智旭,字藕益,明末清初僧人。俗姓鐘,蘇州木瀆(吳縣)人。少學儒術,以“聖學”自任,曾作辟佛文章數十篇,後讀雲棲蓮池大師《自知錄敘》及《竹窗隨筆》,悟入佛乘,固焚辟佛之文。20歲時,讀《地藏本願經》,遂發出世心。天啟二年(1622)出家,先後聽講《首楞嚴經》、《唯識論》,繼入徑山參禪,受菩薩戒後,複遍研律藏。不久後轉而求生西方淨土。亦曾一度以弘律自任。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住九華山華嚴庵(即回香閣)。此間,曾到地藏塔前發願,後歸寂於靈峰,時為清順治十二年(1655)。一生撰述達40餘種,尤其提倡念佛往生淨土,故被淨土宗人推為本宗第九祖。
洞庵,亦作洞安,生卒年和籍貫皆不詳。略知其為清康熙時(1662—1722)僧人。住伏虎洞20餘年,終日默坐石窟,傳說有虎侍衛。康熙六年(1667),玉林國師至九華山進香,洞庵依其囑募地籌建叢林,即甘露寺。郡守喻成龍敬其苦行,請登堂說戒,律學因此盛於一時。
聖傳,俗姓王,安徽人。6歲時出家,19歲發大心,求受淨戒。不久後遊訪九華山,在此研究大乘經典達4年之久。隨後應請為甘露寺住持一年。繼又在無相寺舊址結茅而居。經營6年,終使廢寺重成巨刹,並於此開壇傳戒,三次剃度弟子達400余人。後來,又將大通鎮大士閣改建成普濟寺,如前開壇傳戒,弘宣律學。光緒十五年(1889)入寂,終年61歲。無相寺以其為中興之祖,普濟寺以其為開山祖。
果建,字法幢,俗姓嚴,安徽桐城人。20歲出家,至九華山無相寺禮聖傳為師。受戒後,先後任無相寺副寺、監院等職,以苦行稱著,大力協助其師中興無相寺。後又應請任大通鎮普濟寺寺主,觀察機宜,專以淨土法門廣化有緣,開蓮社,以淨土宗始祖慧遠為模範,四方士女皈依者眾。辛亥革命後,佛教被當成“迷信”、“神權”而受到衝擊,果建於是命其徒妙瓏組織佛教會,以保護佛教、闡揚佛教要旨為己任。民國十六年(1927)入寂,終年80歲。
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的專門道場,始終以地藏菩薩為信仰對象,以新羅僧地藏和尚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來供養,以地藏和尚的苦修為行道榜樣,以“眾生渡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為終極目的。這是九華山佛教最大的特點。基於此一特點,九華山又崇尚“肉身裝金供養”。所謂的“肉身裝金供養”,就是將某一高僧大德的遺體經過特殊處理、風乾後,通身裱貼金鉑,然後供奉于寺院的殿堂裏,供僧俗永遠瞻仰禮拜。這一肉身裝金習俗,無疑與地藏和尚寂後被建立肉身寶塔供養有關,或者說是由肉身塔發展而來的。這是僧俗給予道行突出的僧人的一種殊榮。據《九華山志》載,這裏前後有裝金肉身像4具(或說7具)。這些死後遺體裝金的僧人是明代之海玉(宗無瑕)、清代之隆山、法龍和民國的定慧。這4位僧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修行清苦、高夀。如海玉,在九華山東岩摩空嶺摘星亭長期禪棲,壽百餘歲,死後斂缸三年而顏色如生;如隆山,在伏虎洞清修達20餘年,遠近鹹稱其有道;如法龍,在天臺翠雲庵靜坐習禪達於數十年,壽96歲。在這些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地藏和尚當年入山修道時的影子。
除地藏菩薩信仰之外,由於住僧師承、志趣、體驗的不同,致使九華山佛教也同時存在著不同的門戶,有的以“清高了悟禪理”,“以棒喝接引禪徒”;有的“以弘律自任”,數開戒壇,剃度弟子;有的亦教亦禪,禪淨雙修,專志求生西方淨土;有的研習天臺教觀,宣導三諦圓融學說,如此等等。很明顯,這與普陀山佛教有著頗為相似之處,究其原因,這與所處時代佛教的總趨勢有著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