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敦煌彌勒菩薩
  作者:胡同慶
  敦煌北涼第275窟中所塑彌勒菩薩,是給當時的人們帶來希望的新神。
  此窟是莫高窟最早開鑿的三個洞窟之一,窟形獨特,是一個長方形盝頂形窟,窟頂南北兩側的人字披形上浮塑脊枋和椽子,似乎受到漢墓的影響。墓室是安葬死人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人從這裏獲得新生的所在。漢代墓室中所繪的升天圖,就表現了人們企望死者再生的想法。不過,第275窟表現的不是期望死人升天,而是作為救世主的彌勒菩薩從天而降來幫助活人。
  緊貼此窟正面西壁所塑的交腳彌勒像,高3.40米,在高不足4米、寬約3.5米、縱深約6米的空間中,顯得龐大威嚴。此像頭部方中帶圓,鼻樑高隆,眼球外突,體態健碩,具有西域少數民族特點,而衣紋以平列的凸起貼泥條為主,則顯示了健陀羅造像風格的影響。1600年前出現在敦煌人面前的這尊神像,是一個充滿力量的新的神像。
  古代敦煌的雕塑藝術家並沒有照搬西來的模式。洞窟南北兩壁上部各開鑿有3個小龕,靠裏面的是兩個闕形龕,龕內塑彌勒菩薩;靠外面的是一個雙樹圓券龕,龕內塑思惟菩薩。將彌勒菩薩所居住的天宮塑造成闕的形式,是受中國傳統建築形式的影響。闕的歷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周代,漢代已廣泛使用闕。後人有詩雲:“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反映出在中國詩人的心中,天宮與闕是聯在一起的。
  小龕內的彌勒菩薩雖然不是洞窟的主尊,但仍刻塑得細膩生動,如該窟南壁上部東側闕形龕內的交腳彌勒菩薩,頭戴三珠寶冠,肩披長巾,腰束短裙,雙手交置於胸前,似正為惑者“決疑”解難。嫣然含笑的神情,優美自然的姿態,令人神往,使觀者對富足、美滿、文明的未來彌勒世界生出嚮往之情。
  據《佛經》雲,在彌勒世界裏,風調雨順,社會秩序穩定,人民豐衣足食:“種種樹木,花果茂盛”,“雨澤隨時,穀稼滋茂,不生草穢,一種七獲”,“樹上生衣”,有龍王“行于夜半,降微細雨,用淹塵土”,“時世安樂,無有怨賊劫竊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
  在賞析佛教藝術時,需要注意彌勒菩薩和彌勒佛的區別。二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層次、等級的差異。菩薩具有“候補”性質,佛則已成為最高領導者。不過,按照佛教的說法,彌勒菩薩成為彌勒佛是鐵定的。另外,彌勒菩薩居於兜率天宮,彌勒佛則下生在閻浮提,前者在天上,後者在人間。莫高窟早期洞窟中的彌勒菩薩,一般便是以交腳形式塑於洞窟內南北壁上方象徵天宮的闕形龕中,預示未來佛(即救世主)即將降臨,北涼第275窟的塑像便是。
  原載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12月03日 第七版

 


上一篇(彌勒度世本願緣起) 回目錄 下一篇(略論彌勒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