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大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提到:「一個人如果不懂心的秘密,雖然不想受苦,卻忙著造苦因,無意義的漂泊生死。因此,要看守自己的心,善加防護。」
所以,瞭解什麼是法?什麼不是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世俗法?什麼是不善?他們分界在那裡,極為重要。這整個秘密,在於自己的心,日常生活態度。
同樣的行為,某種想法會使它成為佛法,是樂因。另一種想法,則成為世俗法、不善,是苦因。整個秘密在於存心。心念使得行為和佛法相應,成為善業,樂因。同樣,心念能使行為和佛法不相應,成為不善業,苦因。
正如我通常說的,了解法的定義非常重要。大覺者帕繃喀仁波切曾經舉例說明。有四個人在課誦:第一個人發願要成佛,以饒益其他眾生。第二個人發願自求解脫輪迴。第三個人發願獲得來世安樂。第四個人發願只求今生的安樂。
第一個人課誦,造下成佛以饒益眾生的因,第二個人課誦則沒有。
第三個人課誦,僅造下來世安樂之因,沒有造下成佛之因,也沒有造下自己解脫之因,第四個人課誦則完全都沒有。
有的人一輩子閉本尊關,卻不懂得如何修行佛法,這是問題、錯誤的根源。雖然在觀想本尊、持咒、修密續,一輩子都花在那上面,卻不懂得如何修行佛法,修行不如法。縱然做了閉關,甚至閉關一輩子,卻不修菩提道次第:出離輪迴、菩提心、空性。由於不具備這樣的修行態度,發心純粹是貪著今生,導致行為不如法。
阿底峽尊者的譯師種敦敦巴請教尊者:「出於貪執今生的行為,果報如何?」
阿底峽尊者回答:「果報是墮入地獄、餓鬼、畜生道。」
這和龍樹在《寶鬘論》中解說的一樣:「出於貪瞋痴的行為是不善業,從中生出一切受苦的輪迴眾生;出於無貪瞋痴的行為是善業,由此生出一切安樂的眾生。」
可見上面所有例子,這一切都和自己的心有關,無論是最苦的地獄,遍地是熾燃的熱鐵,或是至高無上的成佛樂,解脫輪迴的涅盤,一個人所經歷的一切苦樂,都起自自己的心,都是自己的思想創造出來的。因此,行為如不如法,不是依據外表的樣子,不是按照傳統看起來在修行的行為模式。行為如不如法,在於發心,動機。只有從發心,才能夠判斷自己或別人的行為是否如法。

上一篇(明性──創古仁波切) 回目錄 下一篇(大乘的修行原則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