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珠脫仁波切2003年來台開示 精華:
請問仁波切如何行:【菩薩道】,應該如何生起慈悲心、長養慈悲心?
仁波切云:長養慈悲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長養我们的慈悲心,最重要的是,你要常常提醒你自己
每五分鐘,每十分鐘,你就要提醒自己一下:「我應該好好地長養我的慈悲心,我應該好好鞏固我的菩提心。」長養慈悲心,首先要做到不斷地提醒自己。其次,你要常常誦讀一些可以激勵菩提心的經典
或是聆聽善知識的開示。這樣可以使我們自己的菩提心更堅固。舉個例子說,就好像一個女人,她也許
從來沒有做過母親,不過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就要隨時去照顧這個孩子,是否肚子餓?會不會著涼
照顧菩提心,就是要像母親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你把一切眾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像母親一般地去關心他、照顧他,那麼,你的菩提心就會慢慢地、不斷地增長起來。不過,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絕對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 你要常常提醒你自己。
另一方面,增長菩提心、大悲心的方法,就是:你要以佛--以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學習榜樣。
你看佛陀經歷了多少生、多少劫的修行、他為了達到無上正等正覺,他怎樣去修習福德,他怎麼樣為利益眾生而努力。我們要知道,我們自己要什麼,眾生要的是什麼;我們自己不要什麼,眾生也一樣不要什麼。我們要從這個「將心比心」的角度,來長養我們的慈悲心。
同時,我們是生在一個黑暗的空檔時代裡面,這個時代,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而彌勒菩薩還沒有降生到人間。在這樣的時代,我們需要親近一些真正善知識。這些善知識在佛法上有正知正見,在修行上已經有了成就,我們需要這些善知識的教導。如果沒有這些善知識的教導,人生就會處於黑暗之中。所以
我們要珍惜一切親近善知識的因緣。要恭敬善知識、感恩善知識,要以善知識為榜樣、去除我們自己的壞習氣,降服我們自己的惡念。所以在我們這樣一個時代裡面,依止真正的善知識,也是我們長養大悲心
菩提心很重要的一個因緣。沒有真正的大善知識,好像走路沒有路燈一樣。所以我們要發心來恭敬善知
識、供養善知識、依止善知識、隨順善知識教導、只要依止有修行的上師,我們的菩提心就能夠不斷地
鞏固。再其次,「聞」、「思」、「修」、的智慧也非常重要,我們要經過「聞」、「思」、「修」的次第才能夠得到證悟。
聞思修的第一步是聽「聞」善知識的教導 ,然後要「思」也就是要常常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覺察自己的過失。惟有察覺自己的過失,才是正確的起「修」的時候;如此經過「思」的抉擇、觀照的抉擇之後,才能夠把佛法真正地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有一切的智慧都是來自聞思修的基礎。有了聞思修的基礎之後,我們很多的智慧就會開發出來、我們會清晰、判斷、抉擇、懂得如何增長我們的菩提心。
此外、要常常「痛念無常」。不管我們多麼有錢,或是在社會上擁有多少東西,如果此刻一口氣不來
什麼都不是你的,什麼都與你無關;所以,要常常痛念「無常」常常提醒自己,不要去執著什麼東西,
應該把心放在正法上。即使是一個國王吧、不管他擁有多少軍隊,國庫裡有多少珍寶,可是一旦一口氣
不來的話,什麼都不是他的了。因為生命是無常的,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我們能親近善知識的善因緣。
我們!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眾生、他們都沒有親近善知識的因緣,因此我們有親近善知識的因緣,要更加珍惜。也許我們會覺得惶恐,覺得沒有把握在這一生、在這一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但是可以確信的是,只要我們能夠在聞思修上真正地下功夫,在戒定慧上真正地用心去修行,那麼、至少在我們未來的成佛之路,我們已種下了非常好的種子,培養了非常好的資糧了。
整個佛法的修持核心就是要去利益眾生。為什麼要「利益眾生」對於我們整個佛法的修行那麼重要嗎?
答案很簡單,因為「六波羅蜜」的修持,就是要靠眾生來成就的沒有眾生做對象,我們沒有辦法去實踐
「佈施波羅蜜」;沒有眾生嚴厲的考驗,我們無法落實「持戒波羅蜜」沒有眾生的打擊、羞辱,我們不能成就「忍辱波羅蜜」不管是精進、禪定、智慧,一切都離不開眾生,所以佛法的修持重心之所在,就是常常想到「利益眾生」。整個佛法的架構,簡單的說,就是如何去圓滿六波羅蜜的修持。
為了徹底實踐六波羅蜜的修持,我們要大發誓願,要有大擔當。因為六波羅蜜講來講去,都離不開大悲心與大般若。要「悲智雙運」,才能圓滿六波羅蜜的實踐。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們就要學習去觀想: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的動物被殺了?多少的動物糊里糊塗地犧牲了牠們的生命!今天又有多少人,正在醫院裡忍受著病苦的折磨!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只要想到這些地方,我們自然的就會生起慈悲心、生起菩提心,然後,許下一個大的悲願:但願所有我的用功修持的功德,迴向給所有這些已經被殺的動物,願牠們永遠不再遭受到苦難與折磨,願牠們能夠往生善道,來人間聽聞正法;也願所有在醫院裡受苦的眾生,都能遠離病苦,早日康復,也能夠聽聞正法,學習正法,護持正法。
人身難得,我們要感恩這一世我們能夠來到人間,我們擁有父母、兄弟、師長,還有許多愛護我們的人;同時,我們也要認知到,過去生、過去世我們也擁有無量數的父母、兄弟、師長;而我們的未來世,也將會有無量數的父母、兄弟、師長。因此,我們要觀想:一切的眾生,他們都有可能曾經是我的父母、兄弟、師長,他們都與我息息相關。此時應該要生起無量的慈悲心、感恩心,來回報過去、現在、未來這些無量數的父母、兄弟、師長。如此經常的觀想,則有助於開展我們的慈悲心與感恩心。
例如,眼前也許有一隻受傷的小鳥,或是有一個需要被照顧、被保護的孩子,我們豈能視若無睹?要知道這隻小鳥,或是這個孩子此刻出現在我們的眼前,這樣的因緣,都是來幫助我們開展菩提心。也有可能他們在過去、現在、未來正是我們的父母、兄弟與師長。這個時候,我們要生起大悲心,儘最大的力量把他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如果我們能夠常常保持這樣一份慈悲心,那麼,我們修習慈悲的善根就會不斷不斷地自然成長。同時就從這個當中,我們的智慧也會生起。我們如果能夠常常照顧身邊的人,我們就會改變我們的習性。我們原來看到別人的過失就生氣,看到別人的錯誤就覺得不能忍受的習氣,自然地就會轉變過來了。只要我們常常提醒自己,常常生起這樣的悲心,自然地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的慈悲心越來越廣大了。慈悲心是一點一滴,每天、每天不斷的培養,每天、每天去關懷別人,然後從這當中,你的慈悲心就會很自然地擴大起來了。
大悲心是我們菩提道的根,就像花一樣,像樹一樣,如果這個根不鞏固,這個根沒有紮得很深的話,那麼,這棵樹、這個花一定長得不好。所以,要像種花一樣,像種樹一樣,這個善根要把它紮得很深很深,自然而然地,我們就很容易得到正覺的大果。所以我們要修持正法,要獲得無上的正果,就要常常在菩提心的根本上,在大悲心的根本上做功夫。如果能夠不斷地做功夫,隨時把利益眾生當成我們心上一個重要的事情,那麼,我們不要擔心我們不會獲得正果。甘丹寺東頂台灣佛學中心 Gandan Shartse Buddhist Insti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