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本願經講記㈣

【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


  此品乃眾生作業受苦感佛出世之文。

  法華經雲:“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眾生,悉是吾子。而今此處,多諸患難,唯我一人,能為救護。”觀此文,則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是佛子,皆可成佛,所以如來發願而度脫之。如來度眾生,度眾生之苦而已;眾生若無一切苦,便是佛。所以眾生有苦,感佛出世;眾生若無苦,如來不出世。如來出世,為救眾生之苦故。眾生苦,是能感,如來大悲,是所感。眾生之苦,感佛菩薩出世,故名眾生業感品。

  經雲:“淨法界身,本無出入,大悲願力,示現受生。”法身清淨,猶如虛空,無出無入;大悲願力,為救眾生,無出而出。故世間有佛菩薩:釋迦降跡迦毗羅國,金地藏示生新羅王家,皆是眾生受苦,感佛菩薩出世救度。

  佛菩薩何故降生南閻浮提?因此土眾生,其性剛強,作業受苦特別多,所以釋迦、地藏皆降此土。譬如父母多諸兒女,一兒病重,必獲父母偏憐、愛護而親近之故,名閻浮眾生業感品。

  閻浮提是樹名。此土之北,有一大樹王,其果汁染沙成金,號勝金。其樹影上染月宮,故得染汙之名;例此土眾生多被煩惱所染,受苦極重。苦重先救,感佛出世。此品說地藏為救母苦,普及一切,感發大願之文也。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我承佛如來威神力故,遍百千萬億世界,分是身形,救拔一切業報眾生。若非如來大慈力故,即不能作如是變化。我今又蒙佛付囑:至阿逸多成佛已來六道眾生,遣令度脫。唯然,世尊!願不有慮。】

  “爾時”者,佛母聞地獄事畢之時。地藏菩薩即白佛言:“世尊啊!我學佛學成功,而證得如來神力。以如來神力故,就能大悲拔苦,將一身分為無量身,分身到眾生作業受報極苦之地獄去救度。”

  “假如不是佛慈悲勉勵我,即不能作如是變化——變一為多,化而複化——以幻化之身,到地獄去度眾生啊!”大智度論雲:“諸菩薩修苦行事,難辦難成。”佛安慰言:“無得疲厭,當勤精進,行是十力,當得無量果報。”這段文說一切菩薩修一切難行苦行,極其艱辛,佛是過來人,知道過此難關,便得無量神力,因此勉勵菩薩莫退,勇猛向前。所謂:“百尺竿頭重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所以修行在最困難之時,必須善知識來接引,否則功虧一簣,功敗垂成,自打退鼓。因此地藏菩薩說:“我行菩薩道,遇最困之處,若非如來大慈來接引,更進一步,焉能獲如來神力,將一身變為無量身。我既有如來神力,今日又蒙佛在天宮付囑,將未度盡的眾生,交給我去度,我就用如來神力去度,大約不會錯嘛!我度眾生度到阿逸多成佛。彌勒未下生以前,所有釋迦的兒孫,在六道中者,悉遣解脫,離三途苦,以人天身,得遇龍華三會,聞法度脫。此事我盡力去作,唯願世尊,願不有慮。”

  阿逸多是彌勒之名,此雲“無能勝”。彌勒修慈心三昧,于諸菩薩中,最為第一,故雲無能勝。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

  佛告地藏言:“一切眾生未解脫者,內被惑轉,外被境轉,所以性識無定。自己又無堅定之志,一出頭來,宿習現前,便隨它轉,總不肯逆水行舟,克念作聖,降伏其心,依舊隨宿習而去造惡業,沒法子不墮惡道啊!假如善習現前,又隨善習去造善事,自然結善果。又自無智慧,未聞佛法,不了善果無性、如幻如化、虛妄不實,一味認以為真,盡情去享受,人天福盡,沒法子不落輪回啊!如是其心,不作惡、便造善,心隨境轉,境遷心移,善惡交替,故有生死輪回。輪轉五道,無時暫息,經歷塵劫,從迷積迷,因迷起惑,作業成障,欲出苦海,則難矣!”

【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或暫出,又複遭網。以是等輩,吾當憂念。】

  “譬如流水中魚,游來遊去,不覺入網,困不得出,脫幸不入,暫出網外,不久又遊入網,遭諸苦難。”

  此喻眾生長流生死海中,又無慧目,作諸惡業,墮三惡道;脫幸出離,不久作業,又墮三途,受諸劇苦。如是等輩,三惡道長,人天路短。既失人身,焉能辦道、了生死呢?所以如來特別憂念此輩。

【汝既畢是往願,累劫重誓,廣度罪輩。吾複何慮?】

  佛所憂慮的,是三途受苦眾生。今天得遇地藏菩薩,實行累劫重誓,畢竟往昔大願,在三惡道廣度罪苦眾生,則佛心無複憂慮了。

【說是語時,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累劫已來各發何願?今蒙世尊殷勤讚歎,唯願世尊略而說之。】

  此乃定自在王乘機發問之文。

  因釋迦如來贊地藏累劫發弘重誓,廣度罪輩,未卜地藏往昔發何大願,今蒙如來殷勤讚歎。唯願世尊,為眾生略說,俾廣見聞,同種善根。

  “定自在王”者,從定得名。此大士人中之龍,世間之愛,悉皆遠離。離欲得禪,成就無漏功德,解脫塵勞煩惱,行住坐臥,四威儀中,無有不定時,故名“定自在”。

【爾時,世尊告定自在王菩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此乃誡聽之文。

  良由聽法,必先審諦而聽,成就聞法之慧;次則從聽而思,思惟其義,成就思法之慧;再則念念不忘,反復觀之,觀久便能悟入,祛惑見理,成就修慧。聞、思、修三慧具足,才是真正聞法。所以世尊說:“汝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乃往過去無量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爾時有佛號一切智成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佛壽命六萬劫。】

  此乃過去佛出世之文。

  如來有天眼觀彼久遠,猶若今日,所以過去之事,清清楚楚。過去無量個阿僧祇、那由他、不可說劫,那時有佛出世,其名號“一切智成就”。此佛以智立名,無明破盡,得一切智,知一切法,事理性相,依正因果,無一不知,知窮諸法實相得名。

  “如來、應供、正遍知等”,是佛通號,佛佛皆然。

  “如來”者,仿同先德號。今佛出世,如古佛再來。

  “應供”者,堪為福田號。具智、斷二種功德,堪為眾生福田,供養者,得福無量。

  “正遍知”者,遍知法界號。十法界事理性相因果,無一不知故。

  “明行足”,果顯因德號。因中修福修慧,果上福足慧足。慧足名“明”足,福足名“行”足。

  “善逝”者,妙住菩提號。一去不再來,一證菩提,永不再起煩惱,如礦成金,不重為礦。

  “世間解”,達偽通真號。覺了世間法,當下就是佛法。六祖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無上士、調禦丈夫”,應機說法號。菩薩有所斷,名上士,佛無斷,名無上士。佛應機說法,能調難調,調眾生之心猿,禦眾生之意馬,降伏其心,故名大丈夫。

  “天人師”,攝化從道號。天結使薄,人根機利,容易入道。如來說法,無量人、天悟道。

  “佛”,覺悟歸真號。自覺覺他,同歸一真;窮諸法之本源,了性相之一體。

  “世尊”,三界獨尊號。天上天下,唯佛獨尊。

  其佛住世六萬劫,長壽度眾生也。

【未出家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

  賢愚經雲:“若聽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功德無量。非譬為比,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由出家故,畢成佛道。”此乃賢愚經,讚歎出家功德。大過須彌山、深過巨海、廣如虛空,由出家善根故,畢竟成佛。四種出家:

  (一)身、心俱出家。(二)身出家,心不出。(三)心出,身不出。(四)身、心俱不出。二好二不好也。

  第一、出世俗家。遠離妻子、兒女、俗情故,又名出紅塵家。

  第二、出三界家。解脫生死,證阿羅漢。

  第三、出無明家。證佛法身,究竟出無明家,便成佛道。

  “一切智成就佛未出家以前,曾做一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又以十善法,饒益其國人民。”十善者:身不殺、盜、淫,身業清淨;口無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口業清淨;意無貪、嗔、癡、煩惱,意業清淨。十善是生天法門,但行十善,上升六欲天,故各饒益。

【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議計,廣設方便,】

  此國王與鄰國王為友,但鄰國內,所有人民,大多數作惡,不奉十善之化。二王討論,用何方便,使其不造惡耶?

【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

  二王議計,唯有願力最大,有願必成,願力就是心力,一切力中,心力最大。諸佛全憑願力成等正覺。凡夫臨命終時,一切威勢悉皆散失,唯有願王不相舍離,于一切時,引導其前,往生淨土。既然願力有如是之大,則能度斯輩矣。所以“二王同時發願,一王發願:願早成佛,自度度他,使令無餘;一王發願:先度他離苦、度他安樂、度他證菩提,然後自己成佛。”發先人後己之願,所謂“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者,地藏是也。

【佛告定自在王菩薩:一王發願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永度罪苦眾生,未願成佛者,即地藏菩薩是。】

  “二王在因地中,同時發願。一王發願先成佛,後度眾生,已經成佛百千萬億劫,一切智成就如來是。一王發願先度眾生成佛,自己未願成佛,今尚在菩薩位者,地藏菩薩是。”

【複于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

  複說地藏過去發願之事。“過去無量阿僧祇劫之前,又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印度蓮華青色,佛眼似之,故雲“清淨蓮華目”。所謂“面如淨滿月,眼若青蓮花”,“目淨修廣若青蓮,齒白齊密猶珂雪”,皆贊如來相好之文,三十二相中屬紺色目相。

【像法之中,有一羅漢,福度眾生。因次教化,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

  此乃羅漢游化人間之文。

  古德每每學道功成,便下山遊化人間,廣度有緣人,古規也。“彼佛滅度,正法已過,像法來臨,當時有一羅漢”。“羅漢”是梵語,此雲“無生”,三界生死不生故;又雲“殺賊”,九十八使見思煩惱賊滅故;又名“應供”,羅漢證無漏,令人得福,而自福不漏故。“此羅漢以無漏功德,令供養者皆得人天之福,故雲‘福度眾生’。不但令人生福,而且次第遊行,教化有緣人。巧遇一女人,字曰光目,設食供養。”此女目蘊慧光,睛藏神德,發菩提心人也。施人飲食,有五功德:一施命、二施色、三施力、四施安、五施辯。若施羅漢,獲福百倍矣。

【羅漢問之:欲願何等?光目答言:我以母亡之日,資福救拔,未知我母生處何趣?】

  羅漢是聖人,供養得福,福能滿人願,故問:“欲願何等?”天上人間之福,皆能如意。光目答言:“我不求世間人天之福,但以母亡之日,一七、二七、三七,皆資福救拔,但未知我母生趣,我想知母生趣,給我心安。”

【羅漢湣之,為入定觀。見光目女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羅漢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羅漢湣其孝心倍常,一定要知母生趣,其心方安。比之今人,但作福了事,不問生處,差千萬裏矣!乃為入定,在三昧中,見光目母,墮在地獄,受極大苦”。羅漢是小聖,天眼能觀大千世界事,但不能知其所以,因問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業?業成報現,今在惡趣,受極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複倍。尊者慈湣,如何哀救?】

  此乃光目母習惡墮苦之文。

  光目答曰:“我母習氣所好,唯好食魚、啖鱉。一見魚鱉,便買來食,且喜食其魚子、鱉卵。有時炒黃、有時煮熟,每每恣情縱欲,飽食三餐。計其所食魚、鱉之生命,千千萬萬,複倍是數。如是殺生既多,難免報在地獄,尊者慈湣,如何哀救呢?”願雲禪師雲:“千百年來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羅漢湣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

  此乃指示救母方法之文。

  小聖不及大聖,羅漢力弱,斷見思惑,未破無明、未證法身、無不思議神力,自問不能救拔眾生苦,因此指示光目:“汝可求佛——至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名號,並塑畫佛形像。念佛和塑畫佛像這兩種功德甚大,不但救度汝母,又能令汝增福、增慧,故雲‘存亡兩利’。”

  志誠二字很重要,不誠無物。且聖女為母念佛,豈不純孝動天,至誠感佛嗎?誠是實德,性命之根,天得之以成天,地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何故教念佛呢?佛告比丘:“我滅度後,若稱我名,所獲福德,無量無邊。”故羅漢教令稱本師佛名。

【光目聞已,即舍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複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當生汝家。□覺饑寒,即當言說。】

  此乃依教見佛之文。

  “光目聞羅漢指示,即依其教,舍自己所愛之物,而畫端正、莊嚴之佛像,燈、塗、果、樂,種種珍饈,陳列佛前,至誠供養,複一心不亂,念佛功德名號,悲泣瞻禮”。人有孝心,佛有感應。中夜已過,“當後夜時,忽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功德巍巍,猶如寶山,放大光明遍照十方。而告光目言:‘汝母不久,當生汝家,□覺饑寒,即當言說,汝自知之。’”

  發夢,夢見佛是好的。出生菩提心經雲:“若有夢見佛形像,諸相具足莊嚴身,眾生見者應歡喜,念當必作調禦師。”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複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

  此乃重業輕報之文。

  其母罪重,應墮地獄受苦,今聖女以念佛、塑像兩種功德,令其轉重成輕,地獄受苦身轉為婢子身;又仗佛力,宿因能說。故雲:“未滿三日,而乃言說。”又仗佛力,知阿女來救。而“稽首”者,叩頭至地,稍留片刻,表敬也。“稽首而複悲泣,告於光目”者,知恩感謝也。“生死業緣,果報自受”,此二句,乃自覺之文;今日乃知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人死業存,自作自受,我親自嘗之矣!能不信耶!吾非別人,乃是汝母。吾死之後,即入無日月光明幽冥世界。所謂:“鐵圍兩山間,窈窈何冥冥,神識墮其中,不睹日月精。輾轉不相見,但聞叫呼聲。”自與汝別後,累墮大地獄受苦,今蒙汝念佛、塑像之福力,方令我轉生陽間,為下賤人。前生殺業,餘報所感,今生命短,只有十三歲。我的惡業生報已過,後報未盡,還要墮惡趣受苦,汝有何計,究竟令吾脫免下賤、短命惡道之苦呢?

【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啼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雲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白難竟。】

  此乃光目令母知罪自悔之文。

  先佛夢告,今聞母說,與夢相符,光目知是己母,決定無疑,不覺悲從衷出,哽咽啼泣而白婢子:“既是我母,生前之事,合知本昔之罪,作何種業而墮惡道呢?汝知道嗎?”婢子答曰:“前生是汝母,今生是婢子,我前世以殺害魚鱉,多食其子之罪,是一。又汝每每勸我,殺生有罪,我不信,反而毀罵三寶。以此二業,受地獄之報,若非蒙汝供佛之福,仗佛神力救拔赦免,不能這麼快就脫地獄苦報。”光目問曰:“汝在地獄,受什麼苦啊?其事如何?可以講給我聽嗎?”婢子答言:“罪苦之事,難以出口,不忍稱說。假如說之,百千歲亦說不盡。”

【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曆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湣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此乃發願救母之文。

  光目問明母苦之事,確實無訛,啼淚號泣而白虛空界,一心啟告,發深重願雲:“願我之母,永脫地獄苦,十三歲畢,更無重罪,及不曆三惡道。唯願十方諸佛,慈哀湣我,聽我為母而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途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

【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此乃光目女,發大誓願救三惡道罪苦眾生,盡成佛竟,然後方成正覺之文。

【發誓願已,具聞清淨蓮華目如來而告之曰:光目,汝大慈湣,善能為母發如是大願。】

  此乃本師贊評願文之文。

  光目為母,以大慈心,遍緣法界眾生,發大誓願;此願何只救母之苦,亦救一切眾生之苦。以救眾生苦之大願,求畢母罪,譬如大水而滅小火。以大願而贖母罪,豈有不滅乎!故佛贊曰:“既善且能矣!”

【吾觀汝母十三歲畢,舍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恒河沙。】

  此乃大願力,能令阿母所有罪業,悉轉無餘之文。

  佛眼能窮未來際之事。“吾以佛眼觀汝母,承汝大願力,十三歲畢,舍此報已,生為梵志”,此轉賤為貴之文。印度四姓,以梵志為最。“壽命百歲”一句,轉夭為壽之文,轉十三歲為百歲之壽。“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此乃轉女身為大丈夫身之文。無憂國,就是極樂世界,無有女人,且多一生補處,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恒河沙”,此乃度母成佛之文。且地藏度一切眾生成佛,何只阿母,不過先從母始。

【佛告定自在王:爾時羅漢福度光目者,即無盡意菩薩是。光目母者,即解脫菩薩是。光目女者,即地藏菩薩是。】

  此乃結會古今之文。

  “昔日遊化人間,福度光目者,今忉利天宮,以無盡心,度無盡眾生的無盡意菩薩是。”

  “光目母者,今忉利天宮,得不思議解脫的解脫菩薩是。”

  “光目女,發大誓願,度罪苦眾生成佛,然後自己方成正覺者,地藏菩薩是。”

  昔日能度所度,若子若母,經恒沙劫,今日敘會天宮,可謂因緣殊勝者矣!

【過去久遠劫中,如是慈湣,發恒河沙願,廣度眾生。未來世中,若有男子女人,不行善者行惡者,乃至不信因果者、邪淫妄語者、兩舌惡口者、譭謗大乘者,如是諸業眾生,必墮惡趣。若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間歸依地藏菩薩,是諸眾生,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此乃地藏大願,歸依滅罪之文。

  “世尊說過去久遠劫中,地藏菩薩以慈湣心,發恒河數願,廣度眾生”。

  慈有聲聞慈、如來慈之分。慈若不具十力、四無所畏、三十二相者,是聲聞慈;慈若具十力等,一切無漏功德,是如來慈。迦葉尊者,曾以一偈贊佛:“我今欲以一法贊,所謂慈心遊世間,是慈即是真解脫,是慈即是大法聚。”大法聚,即是大涅槃。

  地藏菩薩,曆劫以大慈發願,其願最大,從願起行,廣度眾生,其行廣大,由修廣度眾生之行,度得多,其神力更大;有大神力,就能拔眾生之罪苦矣。

  “如來滅後,未來之世,末法眾生,若男子、女人,一生不行善而行惡者”,此人臨命終時,必墮惡道無疑。所謂“惡有惡報,作是得是”啊!更有眾生,“乃至不信因果者”。一切罪中,以不信之罪最大。不信善惡因果,不信有三寶功德,光明照世,利益眾生;不信故,又教人不信。既不信因果,誰人肯行善呢?誰人肯止惡呢?鼓勵人作惡止善,邪見薰世,邪見害人,所以其罪極大,如是之人,必墮惡道。“或有男子、女人,一生好犯外色,終身去作嫖婊之事”,此等人,臨終亦墮惡道。

  “又有人,一生專門妄語——害人、騙人錢財。”

  “複有人,喜歡兩舌——搬弄是非、謗欺良人。”

  “更有人,一生粗口罵人。”

  “或有人譭謗大乘經典,雲非佛說者。”

  “造如是等業眾生,不久必墮惡道無疑。假若幸遇善知識勸令一彈指頃,至誠歸依地藏菩薩,仗菩薩多劫願力,所作罪業,即得解脫三惡道報。”

  譬如大船能載百噸巨石,不沈海底;又如光明能破千年之暗;又如小火能燒萬頃之薪。如是地藏菩薩神力,最不思議,歸依者能滅眾罪,回頭是岸,改過懺悔,更莫複造,善莫大焉,佛法無邊啊!

【若能志心歸敬及瞻禮讚歎、香華、衣服,種種珍寶,或複飲食。如是奉事者,未來百千萬億劫中,常在諸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為帝王,能憶宿命因果本末。】

  此乃供養生天之文。

  地藏願大、神力大,前歸依滅罪,今供養生天皆仗神力故也。先“志心歸依恭敬地藏”,自己心力也;及“瞻禮讚歎”,眼瞻、身禮、口讚歎,自己身力也;“香花、衣服,種種珍寶等外物供養”,自己財力也。密部說:“香是能悅懌三昧,以此供養,即得如來無礙之智。華是寶莊嚴三昧,以此供養,速得如來四八妙相。”衣服者,袈裟也;以袈裟供養地藏。“種種珍寶”者,七寶也,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人所貴者,以此供養,表敬也。每日飲食奉獻,先獻後食,表尊重也。若能一生心、身、財三力奉事者,感得未來百千萬億劫“常在諸天”,指六欲天,受勝妙樂。“若天福盡,餘福未盡,下生人間,猶百千劫,常作帝王,有宿命通——憶知過去供養地藏是因,生天是果;生天是本,人王是末。”能憶宿命,不昧前因,自然福上修福,以人天身,見佛聞法,修菩提道矣!

【定自在王,如是地藏菩薩有如此不可思議大威神力,廣利眾生。汝等諸菩薩,當記是經,廣宣流布。】

  此乃佛囑流通之文。

  佛告定自在王:“地藏菩薩有如是大威神力,歸依者滅罪,供養者生天,廣利眾生,汝等菩薩應牢記斯經,流布沙界利樂有情。”

【定自在王白佛言:世尊!願不有慮,我等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必能承佛威神,廣演是經,于閻浮提利益眾生。定自在王菩薩白世尊已,合掌恭敬作禮而退。】

  此乃無量菩薩,以如來神力,均能流通此經,于閻浮提利益眾生之文。

【爾時,四方天王俱從座起,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地藏菩薩于久遠劫來,發如是大願,雲何至今猶度未絕,更發廣大誓言?唯願世尊為我等說。】

  此乃四天王述疑之文。

  須彌山腰四萬二千由旬高處,有四天王天。

  東方持國天王:護持國土故;領乾闥婆(此雲尋香,天帝俗樂神)、富單那(此雲臭,主熱病鬼)二部鬼神。

  南方增長天王:令自他善根增長故;領鳩盤荼(夢魘鬼)、薛荔多(劣的餓鬼)二部鬼神。

  西方廣目天王:能作種種語故;領毗舍闍(顛狂鬼、啖精氣鬼)、毒龍(有眼、聲、氣、觸四毒)二部鬼神。

  北方多聞天王:福德之名,聞四方故;領夜叉(飛行鬼)、羅刹(可畏鬼、暴惡鬼)二部鬼神。

  “如是四大天王,共領八部鬼神,護國安民。今聞地藏菩薩,久遠發願度生,度來度去,至今未盡;又在佛前,發大誓言:‘如來滅後,所有罪苦眾生,一肩荷擔,負責去度。’未卜地藏願力未圓,抑眾生難度耶?唯願世尊,為我等說之。”

【佛告四天王:善哉!善哉!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眾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于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慈哀救拔度脫一切罪苦眾生,方便之事。】

  此乃佛答度生,須用方便之文。

  眾生有種種病,菩薩用種種方便而度之。眾生病千變萬化,菩薩方便藥,亦巧妙無方。若無病則不用方便,但眾生病無盡,故菩薩方便智亦無窮。以無窮智,度無盡眾生,則菩薩願力無邊,充滿法界矣!誰論盡與不盡,盡不盡是世間法,佛法無盡無不盡啊!

  所以世尊曰:“善哉善哉!汝問得好,吾今為汝,及未來、現在天人等廣利益故,說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閻浮提內,生死道中,救拔罪苦眾生方便之事。”汝等若明,則識會度眾生了;人天若明,則識會自度了。所以說,善哉善哉!

【四天王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唯然。世尊大士,度生之方便,我等願聞。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迄至於今,度脫眾生,猶未畢願。慈湣此世罪苦眾生,複觀未來無量劫中,因蔓不斷,以是之故,又發重願。】

  此乃眾生業苦無盡之文。

  因眾生迷理起惑,由惑造業,因業招果;果複生惑,作業受苦。如是惑、業、苦三,如惡叉聚,迴圈不息,生死無盡,因蔓不斷,以是菩薩又發重願,度其無盡惑、業、苦。

  眾生所作之業,有三種報:

  一、現報:今生受報。

  二、生報:死後來生受報。

  三、後報:經無量劫還有果報。菩薩救現報、生報已,而後報之苦時長,因蔓不斷,所以又發重願而度之。

  眾生作業,一業一生死,一生作無量業,則有無量生死。何況生生世世所作之業,積在八識田中,望之因蔓不斷,以是又發重願而度。

  以此三種因緣,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度到今日,而眾生未盡者,非菩薩願力不廣故,乃是眾生業果無窮、後報無盡,八識田中業種累累,因蔓不斷,所以又發深重願、長遠心,而度脫之。”

【如是菩薩于娑婆世界,閻浮提中,百千萬億方便,而為教化。】

  此乃釜底抽薪之文。

  地藏菩薩在別的世界,度生方便,故且不說。且說在閻浮提,就有百千萬億方便教化眾生:莫作諸業,業亡果喪,生死自了。

【四天王,地藏菩薩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

  人人愛命,物物貪生。蠢動含靈,皆有佛性,而殺者,即殺未來諸佛,故先感習氣報——多病短命,果在地獄。

【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

  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各人有各人的福,你自己不去修福,反盜人財物,而損自己之福,宜乎其受貧窮苦楚之報。

【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

  人心惟危,豈可縱欲!淫犯外色,作嫖婊等事,自傷慧根,增長諸惡,畜生何殊,所以先受雀、鴿、鴛鴦等報。

【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

  守口如瓶,豈可不講道理。出口傷人,令人憤恨,常懷報復,傷人自傷,果0報自受,感得自己眷屬鬥諍不息,能不令汝心痛。

【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

  毀辱良善,誹謗賢哲,自然舌爛口中,瘡生唇內。

【若遇嗔恚者,說醜陋癃殘報;】

  每見面目猙獰,相貌醜陋,背癃肢殘,皆是前世嗔火傷人、恚毒害他所致。

【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

  慳而不用,吝不與人,不滿人願;將來感得,凡有所求,皆違己願報。

【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

  飲食知節量。過量飲、過量食,疾病叢生。飲多傷胃,食多傷氣,故感常饑常渴,咽病之報。

【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

  縱意畋獵,恣情殺生,感得驚狂墮塹、墮海、馬踏、車傷等,喪命之報。

【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

  “木本水源,人從親生”,為子盡孝,人倫之常,天理之本;今反背天害理,忤逆父母,故感天地打殺報。

【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

  無故放火燒山林,驚殺蛇、蟲、鼠、蟻......,傷害無限生靈,毀壞國家林園,故感狂迷自取死報。

【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

  前後父母,以非己子,種種楚毒逼害;不久再生,反被其子鞭撻現受報。

【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

  人鳥身異,母子情同,母失雛兒,何等心痛?故感親生骨肉生離死別之報。

【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音啞報;】

  佛是醫王、法是良藥、僧是看病人,治眾生生死之病。若毀三寶者,誰度汝出苦海,宜乎眼盲不見三寶相、耳聾不聞、音啞不能稱三寶功德,受六根殘缺之報。

【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

  佛法度人出苦,僧教舍邪就正;汝若輕法慢教,誰度汝出三途!宜乎永處惡道矣!

【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回地獄報;】

  破壞常住物,私用十方物,億劫輪回地獄報。

【若遇汙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

  汙彼梵行,誣僧作罪,永在畜生受報。

【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回遞償報;】

  燙毛火炙,斬頭斫足,傷害動物;來生做畜生,償還宿世血債、肉債、命債。

【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

  破所受戒,故墮禽獸,犯過午齋,故受饑餓。

【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

  非理毀壞用具,凡有所求,闕絕不得報。

【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

  貢高我慢,看人不起,故受此報。

【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

  兩舌是非,令眾不和,故感無舌,或百舌之報。

【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背理起邪,是非不辨,邪正倒置,無我執我,執斷執常,撥無世間善惡因果,撥無出世間涅槃因果,不信三寶威光......如是等,故感生無義理之域受報。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身口意業,惡習結果,百千報應,今粗略說。】

  此乃閻浮提眾生,自無智慧,以身、口、意三業,順宿世惡習,造種種業,而受種種果報,今不過咯說之。

【如是等閻浮提眾生業感差別,地藏菩薩百千方便而教化之。】

  地藏菩薩在閻浮提,見眾生作業感報,各各不同。而眾生畏果,菩薩據果推因,說其種種罪因,以種種方便,教化而度脫之。

【是諸眾生先受如是等報,後墮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是故汝等護人護國,無令是諸眾業,迷惑眾生。】

  此乃佛說“閻浮提眾生作業,先受生報,後報在地獄。一入地獄,動經劫數無有出期。所以地藏菩薩,在眾生未入地獄之前,先以種種方便,止其莫作眾罪;罪亡果喪,可出生死。因是之故,汝等四大天王,護人護國,亦應負起責任,無令種種罪業迷惑眾生”,助地藏菩薩度眾生一臂之力。則幸甚矣!

【四天王聞已,涕淚悲歎,合掌而退。】

  “四天王聞已,識得業力甚大,業種累累,牽纏不斷,眾生難度,所以地藏菩薩,重重發願,長遠度生,非願力不足,乃願力無窮啊!自問無大神力制止眾生不作諸業,所以涕淚悲歎,合掌退歸本位。”

 

相關文章:
地藏本願經的源流 星雲大師 緣氣:(5267)
地藏本願經講記㈠ 聖一法師 緣氣:(6164)
地藏本願經講記㈡ 聖一老法師 緣氣:(5476)
地藏本願經講記㈢ 緣氣:(4822)
地藏本願經講記㈤ 緣氣:(4964)
地藏本願經講記(六) 緣氣:(4942)
地藏本願經講記(七) 緣氣:(4831)
地藏本願經講記(八) 緣氣:(4920)
地藏本願經講記(九) 緣氣:(5569)
地藏本願經講記(十) 緣氣:(5271)
地藏本願經講記(十一) 緣氣:(5301)
地藏本願經講記(十二) 緣氣:(5610)
地藏本願經講記(十三) 緣氣:(5696)
《地藏本願經》中的“易行道”思想解析 緣氣:(5259)

上一篇(地藏本願經講記㈢) 回目錄 下一篇(地藏本願經講記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