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基督教 尊貴的第三世蔣貢康楚仁波切開示
時間/一九八七年
地點/德國科隆
譯者/哲蓮
首先,歡迎各位來這裏聽我的演講,並感謝堪多希拉學院和卡哇拉的主辦,使我們有緣在此相聚。
在許多國家和傳統中都有宗教的存在,這些宗教表面上似乎不同,其實都是努力在謀求人類的福祉。雖然他們並不相同,為人類謀求幸福的目的卻都是一致的。在從前,因為距離的關係,文化就能滿足並保障一個地區的和平,要瞭解其他的宗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現在,各個宗教和哲學間的藩籬已逐漸消除,研究其他宗教便顯得非常重要,不能再故步自封了。
個人、組織、政體和國家間的相處已經變成唇齒相依,如果各宗教都重視共同的義務,將有益於和平。每個文化社會中都有宗教,即使許多學者試著證明宗教是奠基在信仰上,但如其他許多人看法一樣,宗教事實上不只和信仰有關,也超越了傳統歷史習慣的崇拜。如果宗教的意義局限在某些思想和信仰上,其支持者就會陷於立場不同的錯誤中,因此我認為把宗教和傳統做清楚的定位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它們並不等同。
我們知道佛教是印度釋迦牟尼佛所創,然後廣傳至鄰近的地區。它傳播的區域限於東方,但其教義和東方的文化傳統並沒有關聯。
佛教教義並不局限于某些文化或傳統中,它主要是要教導我們去瞭解生命的本質。如果我們坦誠面對自己,會發現自己對外面環境並不滿意。不論遭遇小困擾或大難題,我們會因不滿而責怪這世界或別人,認為世界應該為己身的幸福和財富負責。當我們尋求開悟時,如果注意力是向外求的,就會覺得痛苦。不滿足是因為我們總相信外在的因素和環境會帶來痛苦和快樂。
由於我們不滿足且誤認是外在的因素所致,因此注意力放在外在世界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上,我們認為世界應該改變。
佛教引導我們把注意力轉向裏面。“佛教”一詞在西藏語中的原義是向“內”觀。它的特色之一是,它是一種將注意力轉向自心覺悟的方式並瞭解不滿的根源。當瞭解對外在環境不滿的主因後,我們便修行使其減少乃至停止。
佛教教導各種法門以認知自心。其一是發菩提心,真誠地希望眾生能自苦因和苦果中解脫——真正為幫助眾生而修行。
你們大概都知道,觀想本尊是藏傳佛教的法門。本尊和自心有關,在觀想時,不要誤以為是和心以外的本尊有關,觀想只是幫助心向內轉的方法。
佛陀說我們並不需要排斥和改變外在的世界,而以自身的理解力來認知世界的實相是可能的。
被觀想的本尊,並不是存在於心之外的實體。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物體時,就會起分別心來分別主體(自己)和客體(外在世界);在執著外在的物體時,我們就無法瞭解外在世界的實相。佛陀教導我們如何去清淨這種錯誤的情況,以逐漸瞭解我們周遭事物的本質。
佛陀沒有說要崇拜外在的本尊,而是要應用自己的覺觀來瞭解真實義。這樣的修行並不和任何文化或傳統相抵觸。
我認為宗教的本質是相同的,如前所述,所有宗教都是謀求人類幸福的道路。在美國一次相關的會議中,當論及基督教時,發現佛教徒和基督徒都強調助人。兄弟愛和互助是基督教的宗旨之一,佛教也教我們發純正菩提心,幫助所有眾生,兩者都強調善行的重要性。
其中的不同點是,佛教教我們在幫助別人前,要先調伏自心;自心能清淨後,在身、語、意上助人會更有效。在基督教中,言語和行為上的助人是重點,當然,後來也論及心的課題,我們知道兩者只是在方法上有些微不同而已,其目標是一致的。
我認為如果各宗教不劃地自限堅持己見,彼此間便能交流對話,那將有助於維繫世界和平。如果有任何問題,我會很樂意和大家討論。
問答錄
問題:請問不同宗教間如何和平共處?尤其是對伊斯蘭教而言。
仁波切:伊斯蘭教是一個特例,它似乎不與任何宗教來往。直到現在,他們不參加會議,也不與其他宗教對話。所以我們只能靜觀其變。
問題:基督教也是一種信仰嗎?
仁波切:僅管大家這麼認為,但我以為信仰並非基督教的根本。
問題: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和經過思考後才幫助別人,其間的差別是什麼?是不是有區分的界限?
仁波切:你必須分清楚短暫的幫忙和真正的幫助。在佛教中,真正的助人是指引他人可靠的方法以解除痛苦。只要你能減輕消除他人的困惑,就是最大的助益了。
問題:在斯里蘭卡的佛教徒該遵循什麼原則?
仁波切:如果你認為宗教和文化是一體的,那宗教就沒有助益。我認為宗教和文化是不同的,如果我能區分它,那麼宗教就很有助益。宗教可以浸染在文化習俗中,但文化和習慣卻不一定會融入宗教裏。
問題:贖罪在基督教中非常重要。佛教教導因果關係,是否佛教也提到贖罪和墮落。
仁波切:要將這些觀念翻譯成西藏語很難。佛教教義中提到我們可以避免惡行,但並沒有提到人生來即具有原罪。我們知道惡業會累積在心中,逐漸在行為中顯現出來。(佛法的)修行者應該清淨自心,最終能夠完全斷除惡念,不再受惡果的束縛,達到解脫的境界。它沒有教導人生來即具有罪,相反的,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皆能修得佛果。佛性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它是難以言說的,基本身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生命本身和它對外境的覺受都來自意識,來自心,因為心的作用的緣故,我們出生且活著。心不是任何人能夠形容的具體實物,佛教教導我們探討心,最後瞭解它是空性的本質。當我們無法找到心在何處時,就會發現它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會察覺外在的現象是心念相續出現的證明。如果不瞭解心不是固定、單獨存在的話,便地誤以為心就是“自我”;不瞭解心的相續性,就會誤以為我們覺受到的事物是“外在”的,二元性於是形成——真實的“自我”和非真的“外在”,執著和嗔恨於此產生,構成複雜的情緒。
情緒導致貪、嗔、癡等等各種行為,於是我們依照自己的情緒迷惑地活在世上。如果分立“自我”和“外在”的根本我明能夠消除,就能自二元對立中解脫,如同修行者所體悟的圓融性一般,能自污染中解脫,不需要從不滿的環境中逃離。
問題:女人在佛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仁波切:眾生皆具佛性,沒有人是例外。所以,男人、女人並沒有不同。差別在於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問題:在佛教中要守什麼教條?
仁波切:佛教認為強迫別人信仰什麼並無益處。佛教是理性的,不是信仰,而是教導我們瞭解真實義。我們研究生命本質時會發現所有的現象(萬法)是非有非空的,應該取其中道。這樣的觀點並不是一種迷信。
問題:你信仰什麼?有神存在嗎?在基督教中是信仰上帝的。
仁波切:佛陀指導我們如何探討和思考真實義。事實上,現象(法)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觀念,究竟上來說,外在的世界也是超越存在和不存在的觀念,所以不該迷信。相對真理(世俗諦)究竟真理(勝義諦)同時並存,彼此並不相抵觸,外在現象是因緣和合而生,如果你相信神,神就存在。相對的真理是法不孤起,萬法因緣生。佛陀沒有要我們必須信仰神(外在的客體),也沒有說信仰神是不對的,或是神並不存在的等等。你如好好探究一番,便能漸漸瞭解相對的真理,也就自然會有信心。
問題:聖經告訴我們,上帝創造世界,我們到這個世界是來行善的,事實也是如此。如果你不相信上帝,那麼世界是誰創造的,它又為什麼存在?
仁波切:沒有人創造世界。因為它存在,所以沒有人創造它。如果有人創造世界,那這造物主就是永恆的。但所有的事物都是無常、因緣和合的。佛教談過兩種真理,其一是相對真理,我們所體驗到、覺受到的世界是相依而生的,每件事都是無常的。
問題:但確實有東西存在啊!
仁波切:的確,事物是相依而存的。我從沒說相對的外在世界不存在。問題是我們總是起分別心——分開“自我”和“外在”世界,應該學習使它合而為一。我們知道所有的事物是因緣和合而成的,舉“房子”為例,如果仔細分析,你會發覺除了自己的觀念外,並沒有一個真實的房子存在。我們所謂的“房子”是由許多物質組合而成的;“房子”一詞只不過是許多組合物的定義。相對真理就是如此,房子是相對存在,因為它是組合而成的。究竟上來說,房子本身並不存在,不是固定本來存在的,沒有事物是永遠存在的。我們必須瞭解相對真理和絕對真理之間並不矛盾,而是一體不可分的。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當你認為有一個造物主創造世界時,你是在觀想這個造物主,你瞭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