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20/12/25 04:31:34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
學習次第 : 進階

2020/12/25 07:48:51   編輯部 

***中道即般若 ***

中道般若是佛法不共世間法的特色之一,能夠把握中道般若波羅密,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實義。中道的思想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間實相。因此,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認識世間生滅、差別的萬法,一一皆具足常住不滅的中道真理。

龍樹菩薩 《大智度論》卷43:
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諸法相、法位,非佛、非辟支佛、非菩薩、非聲聞、非天人所作,何況其餘小眾生?復次,常是一邊,斷滅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又復常、無常,苦、樂,空、實,我、無我等亦如是。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
復次,無明是一邊,無明盡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盡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菩薩是一邊,六波羅蜜是一邊;佛是一邊,菩提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蜜。略說內六情是一邊,外六塵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
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大正25)

抉發《阿含》、《般若》的深意:緣起即空的中道 ,緣起與空,印度佛教確曾有過偏重的發展。到極端,如方廣道人 偏空,是墮於斷滅邊;薩婆多部偏於一切法有,即墮於常邊。
為了挽救這種偏病,所以龍樹探《阿含》及《般若》的本意,特明此緣起即空的中道,以拯拔 那「心有所著」的偏失者,使之返歸 於釋迦的中道。不能巧得佛法的實義,多落於二邊,所以特稱此綜貫性相、空有的為中道。

(釋厚寛法師)

*龍樹菩薩的中道思想可以說是印度大乘初期佛
學發展的一個頂峰。無論是此後逐步演變的印度大、小乘佛教,還是中國佛教的
各宗各派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龍樹菩薩中道思想的影響。正如印順法師所說,雖然佛陀並沒有以「空」作為主題來解釋與弘揚佛法,但是原始佛教中確實埋藏了空與中道的種子,
這的確是之後進一步發展出來的般若中道思想

龍樹菩薩與般若淵源
隨著大乘思想與經典的進一步發展,其種類逐漸增多,龍樹菩薩就在這一歷
史背景下,成為大乘初期思想的一位集大成者。龍樹菩薩被譽為「千部論主」,其
代表作不勝枚舉。《中論》作為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是印度大乘佛教早期中
觀學派的核心理論著作。《中論》不但影響著印度的大乘學說,龍樹菩薩以大乘中觀學派的開山之祖聞名於世,但其佛教思想並不僅限於般若中觀的性空論,在中論之後,其他各派的大乘學說中都可以找到基於般若中道思想發展而出的更為深秘與圓融的教義。,「正如龍樹特別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撰寫了著名的釋論《大智度論》,按教內的傳說,他也同樣為《華嚴經》撰寫過篇幅巨大的釋論,此即波羅頗蜜多羅提到的十萬頌《大不思議論》,顯然龍樹的時代,而且龍樹對其重視之《般若經》。」特別是龍樹菩薩在《中論》中所闡述的緣起性空的中道思想是不可或缺的。( 大乘初期般若中道思想 釋法忍法師)

**中道即般若**

(一)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二)中論二頌
1.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2.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三)中論觀因緣,說眾緣性空: 
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2.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四)性空指般若實相,非斷滅空,般若實相具一切法。 (林崇安教授)

 

*中道乃佛教術語,為釋迦牟尼的核心教義之一;相對於二邊,包括有無、苦樂、生滅等,釋迦牟尼在說法時,主張應遠離二邊,至於中道

*修學中道的觀行謂之為中觀,根源自龍樹《中論》,中觀學派以中觀立宗。中觀派的中道觀,又稱八不中道,語出於龍樹所造《中論》頌文之中。「八不」的內容,即是「滅」,「斷」,「異」,「去」。
“離兩邊的中道是《般若》經中非常重要的智慧”。

世間的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的戲論,無常生滅、苦、空,都不離,不是即是,只有般若實相才是不一不異,亦沒有去來的中道。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亦可分為三

  • 一者依如來藏之體性的本無兩邊故永不落兩邊的中道(如如來藏心體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非斷非常、...等等),二者依如來藏的體性與其所生的萬法和合運作而言的中道。
  • 意即萬法雖有兩邊然如來藏的心體依然永無兩邊,故言如來藏與萬法非有兩邊非無兩邊,例如:非有變異非無變異、非有苦樂非無苦樂、非有貪瞋非無貪瞋、...等等之中道,
  • 三者以一切諸法攝歸如來藏而言一切法皆是中道,正如《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所說的「一切諸法皆悉空寂,無生亦無滅,無大亦無小,無漏亦無為」
  • 大乘佛教中的中道,如八不中道佛性等的說法,都是在闡述以人人原本具足第八識如來藏為本的佛性[9]、中道性,唯第八識如來藏恆具諸中道性,故能為大乘佛法中一切中道所說之本。

龍樹菩薩中論》中的中道論述有:

  •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此即一般學佛人所稱為八不中道
  • 「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 「若一切皆(空無),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若一切不空(實有常住),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意即若無如來藏,則一切皆空與不空皆有無四聖諦、無三寶、壞因果、壞罪福、壞世俗法之過失。故實相(空義如來藏)與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 「若我是五陰,我即為生滅,若我異五陰,則非五陰相。」我是五陰與我異五陰皆有過失,故如來藏我(常樂我淨的我)與五陰非一非異。及「諸法實相(如來藏)中,無我非無我。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靜如涅槃。一切實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24]皆是《中論》闡示中道的例子。

大智度論》中的中道:「非有亦非無,亦無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意即不墮有、無兩邊,亦不離有、無兩邊,亦不執受此語。

*大乘不共二乘的中道,是以真心如來藏的本來自性清淨心體為本,親証如來藏即是明心,明心即能現觀如來藏心體中的諸中道性,如來藏心體從不與六塵相應,不與六塵相應即無六入,即無五蘊十八界的苦樂、善惡、生滅、常斷、動靜、通塞、濁清、麤細、貴賤、違順、明闇、動靜....等等相對的兩邊。如來藏心體雖永無兩邊,兩邊卻為如來藏所含攝,意即如離如來藏即無兩邊的存在。故如來藏非有兩邊非無兩邊。

另如來藏心體亦有能生萬法的體性。 親證如來藏者能現觀如來藏本無兩邊的中道,亦能現觀一切法皆是中道,一切法皆因如來藏而有(即如無如來藏即無一切法)故。

如來藏與萬法兩者和合運作故能現非我不異我(非一非異)、不垢不淨、不斷不常、不來不去等等之中道。故唯親証如來藏者方能真實了知大乘佛教的中道義。
未親證者唯能以意識思惟憶測想像之,不能現觀並如實了知其真實義。例如,「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難可了知。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 意即未證悟者對自性清淨如來藏心的不垢不淨的中道難可了知。故知如來藏心體雙俱不離清淨、染污兩邊,卻也不墮清淨、染污兩邊。
“大乘佛教俱有無量無數的中道皆因如來藏的體性故”。
 
**般若核心要義《大般若經》 
壹、大般若經要義 
一、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因緣 佛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之因緣(大智度論): 
(一)佛雖記彌勒作佛,但未說種種菩薩行,今欲為彌勒等廣說菩薩行故。 
(二)有菩薩修念佛三昧,佛為令彼增益故。 
(三)諸法甚深,受梵王帝釋請故。 
(四)欲斷一切眾生疑故。 
(五)欲宣示諸法實相故。 
(六)欲令人信受法故。 
(七)欲眾生歡喜故。 
(八)開發三十七道品等諸深法藏,供佛弟子使用。 
(九)為治結使病所煩惱眾生。 
(十)說法身不可思議,不能測度。 
(十一)令可度者入中道。 
(十二)分別生身法身供養果報。 
(十三)欲說阿鞞跋致。 
(十四)破種種魔幻魔偽魔事。 
(十五)授三乘記別。 
(十六)為說第一義悉檀。 
(十七)為於佛法中生信。 
(十八)欲說無諍法。 
(十九)說一切法要義,無相無著無住。 
二、般若的意義: 
(一)大般若經主要在說般若智之妙用。 
1.般若是無諍法,用在蕩相遣執。 
2.大智度論云「無諍法皆是無相、常寂滅、不可說。」「利根者知佛意,不起諍。淺
根者不知佛意,取相著心起諍。」
(二)依實相般若,一切法無所有: 
1.般若非般若,斯之為般若。 
2.「菩薩句義無所有」,「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法無礙相」,「佛告須菩提,無句義是
菩薩句義。」
3.句義即語言描述。一經描述即陷入限定性,一旦執著為有,則失去正遍知的真象。 
4.「須菩提!譬如如、法性、法相、法位、實際,無有意義。」「故菩薩句義無所有。」
(三)一切法不二相
1.世間法、出世間法;善法、不善法;記法、無記法;有漏法、無漏法;共法、不共
法等均無二相,即所謂無相。 
2.「菩薩摩訶薩於是自相空法中,不應著,不動故。菩薩應知一切法不二相,不動故。」
(大般若經句義品) 
3.一切法均出於般若智。 
(四)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1.「受想行識但假名,須菩提亦不壞假名而說諸實相。」
2.一切法但假名,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菩薩應如是學,不學受想行識。(散華品) 
(五)不見色及色空,不見五蘊生滅。 
1.「菩薩摩訶薩學色空,以不二故,乃至學一切種智空。」
2.「菩薩摩訶薩一切法不受故,能到一切種智。」
3.「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不見色生,不見色滅;不見色受,不見色不受;不見
色垢,不見色淨;不見色增,不見色減。」
三、般若是無諍法: 
(一)規範、教儀及教義為諍法。 
(二)「無諍法皆是無相、常寂滅、不可說。今說布施等,及無常苦空等諸法,皆為寂滅,
無戲論故。」(大智度論緣起論) 
(三)透過蕩相遣執,顯示諸法實相,說畢竟空,亦是無諍法。 
(四)得只是在表象世界,有限定性,故為諍法。 
(五)無常、苦、空、無我,乃至苦集滅道,皆是正對事相說法。般若則非如是說,因為空、
不空皆不可得,我、無我皆不可得。(不能有效或普遍妥當的把握) 
(六)實相本無相,故為無諍法;表象的描述有限定性,即有可諍之處。 
(七)依阿賴耶、如來藏等有部說法或解釋,皆是解釋與分析,故為權教,為可諍法。 
(八)無諍法即是空性,即是般若。
四、學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學智慧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菩薩摩訶薩欲得道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二)菩薩摩訶薩欲以道慧具足道種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三)欲以道種慧具足一切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四)欲以一切智具足一切種智,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五)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
五、智慧的意涵:
(一)道慧:達到涅槃或諸法實相的方法即是道慧,即是道諦。其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法,叫
道種慧。 
(二)一切智者,總破一切法中無明闇;一切種智者,觀種種法破諸無明;一切智譬如說四
諦,一切種智譬如說四諦義。(大智度論卷二十七) 
(三)一切智為諸法總相及概念,一切種智為諸法之差別及應用。 
(四)大般若經云「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應如
是學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初品) 
(五)「佛告須菩提:薩婆若(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智,道種智是菩薩摩訶薩智,一切種智
是諸佛智。」(大般若經三慧品) 
(六)「一切種智相,即一相,所謂一切法寂滅相。」(大般若經三慧品)。 
「諸佛煩惱習,一切悉斷;聲聞辟支佛煩惱習,不悉斷。」(大般若經三慧品)。 
故大智度論云「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大智度論卷二十七) 
(七)般若是活智,是於一切法無住,無所得,無所著,無所有。
六、解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解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一)「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
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
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初品) 
(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三)「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大智度論卷三十二) 
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因、如是果、
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前九種為自體性,後一種為空之實相,由此故當學般若。 
七、般若的大用或方便: 
(一)一切善法住不住故。 
(二)一切法不可取不可捨故。 
(三)菩薩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善根增益,善根增益故,具足諸波
羅蜜。 
(四)以念故,著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念故,無所著。 
(五)菩薩摩訶薩如是行,不住色,乃至不住一切種智。 
(六)菩薩摩訶薩以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 
(七)若能如是行,如是修,是行般若波羅蜜。(大般若經大方便品) 
(八)菩薩用無所得法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以無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大般若經三慧品) 
(九)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三慧品)
八、般若具足一切法 般若具足一切法:
(一)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住般若波羅蜜中;以不生故,應具足三十七道品、空、無相、
無作、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捨、八勝處等一切諸法。(初品) 
(二)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空非實,非我非無我,非生滅非不生滅,如
是住甚深般若波羅蜜中。
(三)般若波羅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大智度論卷十一) 
不住法住般若中,具足六度及一切法數,上達諸佛境界,具足三智、住十八空、知諸
法如、法性、實際。 
(四)諸菩薩摩訶薩,為安隱世間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安樂世間故,為救世間
故,為世間歸故,為世間依故,為世間洲,為世間將導故,為世間究竟道故,為世間
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大般若經善知識品) 
(五)般若之要義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般若經第九會)
大般若經之旨趣 大般若經之旨趣: 
(一)開啟無住、無執、無染之智慧,度脫一切有情。 
(二)見自性空,行淨善之法,得自在安樂。 
(三)轉五蘊為菩提,成就正覺世間。 
(四)悟一切法畢竟空,依般若智證得菩提,入諸佛國土,終不離佛。
(五)以方便善巧神通度化眾生。
貳、般若波羅蜜的解析 般若波羅蜜的解析 
一、了解《大般若經》應先了解般若波羅蜜 》應先了解般若波羅蜜: 
(一)一般而言,般若即指智慧。摩訶般若波羅蜜意即大智慧到彼岸,到彼岸即會智慧之邊
際。 
(二)龍樹菩薩在「釋般若波羅蜜」中解釋說「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
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析言之: 
1.依大乘菩薩發心,為濟拔眾生苦,離苦得樂,成就圓滿。 
2.為求一切種智以成佛智,應學道種智、一切智及一切種智。 
3.了解諸法實相,知諸法空,無所得、無住、無著。 
4.實現般若智。 
二、對色相的解釋: 
(一)一切色相都是因緣所生法,眾緣性空唯識現,一切都是生,住、異、滅的,所以就世
間法來看是實有,但就出世間法來看,它是無常、苦、空、無我。一切色相都是幻夢
泡影,如露如電。 
(二)三假:色相世界的展現
1.法假:五蘊等法是法假。 
2.受假:因緣和合如根莖枝葉和合名為樹,稱為受假。 
3.名假:以名字取二法相,為名假。 
(三)十八空:菩薩摩訶薩欲住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
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四)透過空、無所有、無著,才能在道種智中,出一切智及一切種智。 
三、般若的體相用: 
(一)般若的體: 
1.實相即空相、無所有、無所得、無著、無住,如、法性、實際三者為實相之異名。 
2.如: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 
3.法性:各各法空而有差別,法性有二,一者各自有性故,二者謂諸法實相。 
4.實際:以法性為實證,入處名為際,為住於實際。 
(二)般若的相: 
1.道種智:菩薩當學一切種智。 
2.一切智:菩薩當學一切智。 
3.一切種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切法寂滅相。
(三)般若具足一切法(當學一切法) 
1.般若攝大乘小乘。 
2.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三十七道品等。 
3.菩薩應學五波羅蜜。 
4.菩薩應學般若波羅蜜。 
5.般若住而無住。 
四、中道即般若 
(一)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
(二)中論二頌
1.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2.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三)中論觀因緣,說眾緣性空: 
1.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2.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 
(四)性空指般若實相,非斷滅空,般若實相具一切法。 
五、般若的實踐(方便品) 
(一)菩薩以不著不住法行般若波羅蜜,乃至不住一切種智。 
(二)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應有所著。 
(三)若菩薩不念色,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善根增益。善根增益故,具足諸
波羅蜜。諸波羅蜜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四)般若波羅蜜不可得故,菩薩不可得,行亦不可得。行者,行法,行處不可得故,是名
菩薩摩訶薩行不行般若波羅蜜。佛言「不行是名行般若波羅蜜。」
(五)「菩薩從初發意已來,應學空無所得法。是菩薩用無所得法故,布施、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以無所得法故,修智慧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
(六)「有所得無所得平等,是名無所得,如是,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於有所得無所得平等
法中應學。」
(七)一切諸法無所為,無所作。般若波羅蜜亦無所為,無所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應行
般若波羅蜜無所為,無所作。 
(八)佛告舍利弗,菩薩摩訶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不生故,應具足四念處、
四正勤、四如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分;空三昧、無相三昧、無作三昧;
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 
(九)「諸菩薩摩訶薩為安隱世間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須菩提,諸有得有著
者,難可解脫。須菩提,諸得相者,無有道,無有果,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應學般若波羅蜜。 
(十)「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得布施;施者,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布施。
不得戒而持戒,不得忍而行忍,不得精進而行精進,不得禪而行禪,不得智慧而行智
慧,不得神通而行神通,不得四念處而行四念處,乃至不得八聖道分而行八聖道
分……。」
六、般若具足萬行 
(一)住般若中具足六波羅蜜及一切萬行。 
(二)佛以不壞假名而說諸法實相。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三)一切法趣無量無邊,不與不取,不增不減,不來不去,一切法趣無作、無起、無所有。 
(四)般若之旨趣在於「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亦即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一念覺是菩提,一
念迷是無明。 
(五)大般若經之重要可知。故云「菩薩摩訶薩是一切法無礙相中應學應知」,「菩薩摩訶
薩當作是知,諸法但假名,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
七、般若與唯識的融貫 般若與唯識的融貫 
(一)般若所說的空,非一切無所有或斷滅空。般若至少有以下幾個要義: 
1.慧性:它的本質是空性,是超越善惡、是非、感情與知識之上。它不能用本質來討
論、了解和描述,但它是存在的最高極至。故經上說:「一切法趣無作」、「一切
法趣無起」,一切法趣夢、幻、無量無邊、不與不取、不增不減、不來不去。 
2.般若在大用上,是無住無著,不起分別,而起一切般若波羅蜜,展現一切大用。 
3.在行果上,以大乘菩薩為宗旨,實現菩薩大行,度化有情眾生,離苦得樂。大智度
論所謂「『諸法如』有二,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各各相即是一切表現,實相
即是空相。兩者是不二的。 
4.《大般若經》提出六般若波羅蜜,來統攝一切修行,表現大乘菩薩的法義,圓融福
慧。邪知邪見,種種執著、貪欲、有為、住執都會帶來障礙。偏離般若,陷於痛苦、
諸趣的掙扎。 
(二)唯識指出「唯心識定」,謂萬法唯識,一切都由識所表現出來。唯識亦有幾個要義應
予把握: 
1.如來藏:如來藏即是根本的實存,是八識的源頭,本質是清淨。「如來藏名藏識」,
清淨與空性是同位語。所謂如來藏心即指清淨無染執的心。 
2.如來藏心與眾緣相應,形成種種識。唯識分別列為八識,反映在生命之中,大乘菩
薩所謂唯心識定,即是大乘行持,在不起分別中,成就菩薩萬行。 
3.唯識透過心識及心所法,來解釋修持大乘的修行路。 
(三)眾緣性空唯識現
1.無論是般若實相,或者唯識的如來藏或華嚴經的毘盧性海,都是指陳超越現象世界
的實存,即本體世界。 
2.一切現象世界及眾生世界,都是眾緣和合而成,輾轉滾動,流轉於六趣和眾生。 
3.般若法門提出蕩相遣執,而出離眾苦,展現光明智慧,以行菩薩道為圓滿。唯識法門則以轉識成智,實現悲智的大乘人生,以實現圓滿。 
4.於是兩者是相融,如能通達般若與唯識,則性相兼備,法法圓融,實現大乘菩薩不
難,參悟無生法性亦不難。 
八、般若經行要(般若既是方法亦是實相 (般若既是方法亦是實相) 
(一)方法:以蕩相遣執,知無住、無著、無所有,而展現般若慧性,悟諸法實相。 
(二)實相:大般若經云:「舍利弗,菩薩摩訶薩欲知一切諸法如、法性、實際,當學般若
波羅蜜。」依大智度論解釋略以: 
1.諸法如有二種;一者各各相,二者實相,所以行菩薩道即是如、即是實相,亦是各
各相。 
2.唯菩薩行持依法性,法性有二種: 
一者以無著心分別諸法。 
二者無量法,即諸法實相。 
3.實際以法性為實證,謂住於實際。 
(三)如、法性、實際皆是諸法實相異名。 
1.行般若智,世間一切法,即是如、法性和實際。 
2.透過道種智的指引,發一切智,入於一切種智而參悟實相,入無生法忍。 
3.住於般若法中,世間出世間是不二的,故云入諸法實相。
 
***中觀般若的特色***
黃國達
龍樹菩薩的中觀學,在佛教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一般人談到修行,卻不知中觀如何修,以為中觀只是高明的理論而已。

        其實中觀的真義是中道的正觀,是佛法的精髓。至於中觀成為一個宗派思想,這是在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在當時龍樹菩薩依據般若等經典,闡發深義,貫通阿含,並抉擇部派思想,以「緣起性空」作為法的樞紐,宏揚大乘菩薩道。
        因此,中觀學並不僅限於「緣起性空」的體悟,而是統合了大小乘的整體修行,包括四聖諦、三十七道品、菩提心、六波羅蜜、慈悲喜捨都是菩薩修學的科目。而中觀「緣起性空」的修證,則是般若智慧的最佳詮釋。中觀有什麼殊勝?特質在那裡?本文試著作一些辨析!

一、空有不二

        如幻有即是畢竟空,畢竟空即是如幻有。因緣所生的諸法沒有常、一、實的自性,所以是空,因緣所生的諸法幻相宛然,雖空而可聞可見,並不妨礙其功能的顯現,只不過是在流動、變化的當下被切割、抽離出來,在依存、對待的關係中呈現其差別和對立。而這些切割、抽離,其差別和對立都是不實在的,不過是意識在認知過程中所產生的偏執而已。
        一朵蓮花,從土壤、種子、發芽、含苞、盛開、枯萎、凋謝到腐爛回歸於塵土,是一個全然的過程,在每一個過程當下,包含根、莖、葉、花、水份、養份、陽光、空氣,都是整體因緣不可分割的展現。
將蓮花從大自然中孤立出來,認定為獨立的實體,這是自性見,是離空說有,落於實有。若是看到蓮花凋謝、腐爛如灰飛煙滅般的、什麼都沒有的空無,這是不見緣起如幻的虛無斷滅空。還有離有說空,以為有雖因緣和合的,蓮花之外,擬想超越現象的「空」。這些都不是中道的正觀。
        中觀的大義是空有不二,因緣的幻化現象(相)是世俗假名有,本質上(性)是無實自性的勝義畢竟空。

二、立破善巧

        龍樹中觀論破邪見樹立正理,所用的方法是辯證法,破除自性見即可顯示實相,照見實相即是破自性見。不是先立後破,或是先破後立。雖然後來「自續派」的清辨論師沿用唯識因明論法,以宗因喻論法來證明空理,其實已非龍樹中觀論即破即立的本義。
        破除自性見,知見清淨,即是實相,離言語、思惟,空寂幻化,這不是世俗的論理架構所能推演出來的,因為理論架構只是概念的排列組合,還是免不了實有、實無的對立。
        印順導師的『中觀今論』第四章「中道之方法論」有說:「中觀以外的佛學者,以及一般人,他們以為:生是生起,滅是消滅;生既是生,即不是滅;滅既是滅,即不是生。生與滅,簡直是隔別無關的。佛說的「即生即滅」,是怎樣的困惱他們!」
        「本來,這是世間普通的思想方式,和西洋三段論法的形式邏輯相同。如生是生非滅,滅是滅非生,這近於形式邏輯的同一律與矛盾律;不許生而可滅滅而即生的,即是排中律。這種含有根本錯誤的認識及其方法論,西洋的形式邏輯如此,印度的五分作法以及三支論法都如此,都不過是庸俗的淺見。若依中觀的論理說:生是生,也可以是滅的;離了滅是不成其為生的。滅是滅,也是生,滅是由於生,離了生是不成其為滅的。這從無自性的緣起法,說明如幻的生滅。這種論理方法,近於辯證的邏輯。」
        立破善巧,正是龍樹中觀學的殊勝特色。

三、般若直觀

        「空有不二」是直觀的實相體悟,「立破善巧」是思惟的理論辯證,兩者都是中道正觀所必備的。中觀的體悟是由思惟進入直觀,由直觀再發出思惟。不僅僅是哲學的思辨,也不是只注重直觀體驗的反智論。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先分別說諸法,後說畢竟空」、「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由思惟而分別法相,辨析真偽得到法住智及空勝解是聞思修的必經之路。
        有人不解佛法的中道,倡言「不立文字」、專重體驗的禪修,得到美妙的體驗,例如看到各色鮮麗的光彩、和悅的聲音、怡人的景象、廣大虛空感受、身體消失的感覺、內心充滿慈悲、空靈的意象、忽然文思敏捷……,由於沒有具足正知見,染著於各式各樣的六塵之相而不自知,極有可能誤入歧途,甚至以盲引盲,相繼入火坑,無緣得見真實的性空緣起、無住涅槃,不能達到究竟解脫,仍然不離三界生死的大苦。
另外,一些重視理論、學術研究的人,把佛法當做哲學思想,落入第六意識的頭腦作用,無法體會第六意識寂靜之後的直觀,這也不是中道的正觀。就如開著車子,可以到達渡假旅遊的目的地,但若不下車,怎能體驗泥土的柔細、溪水的清涼和陽光的和煦?
般若直觀,離言語文字,非思惟所能及,唯有親證,才能了知。智慧的直觀,能在覺知當下六塵境界之時,體驗它的流動變化、相依相待,完全沒有實體性、決定性,這就是性空緣起的直觀,可謂不假外求、當下即是,既不在遙遠的他方,不在經典文字上,也不在意識思想當中。中觀的般若直觀是多麼奇妙!

四、真俗無礙

        中道正觀是真俗無礙的,就在世間生活的情境之中,慧眼獨具,以純然而全然的眼光,了然當下的身心、六塵,這即是真如、畢竟空的展現,真理和世俗是沒有隔礙的。
        由於對真相的體悟,所以不耽溺於世俗的享樂,也不需順世媚俗、趨炎附世。由於真實的見地,自然而然不會人云亦云,能行所當行,頂天立地。
        同時,由於知見清淨,不落入善惡、染淨、是非、對錯、成敗、得失的刻板僵化意識,知道煩惱、菩提全都是空無自性、因緣所生的,因此能接納自己仍有煩惱的事實,不壓抑自己的情欲,只要適度地節制,不傷害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即可!在法的喜悅中,逐漸自我淨化,到了定慧一如之時,自然內心光明清淨,貪瞋也消解於無形了。
由於在世俗中不染著,所以也無需叛逆、否定社會價值、倫理道德。世間智者認為善法,我也從善如流、和光同塵,悲智雙修。世俗諦中,社會價值、倫理道德雖不是絕對完美,卻也有其相對的務實功能,破壞世俗諦,以為世間既然虛幻不實,就放任不羈、顛狂、淫亂、怪異、桀傲不馴,這是不合乎中道正觀的,所謂「信戒無基,妄想取一空,是為邪空」,正是此意。
        中觀行者由於體悟性空緣起的中道,即真實而入世間,即世間而出世間,真俗無礙,就在現實世界中,心不染著,即是真自由。即使出現神祕經驗,也知道那是因緣所生法,唯有般若智慧,才能解脫煩惱。
有些人感於人生的苦與缺陷,希望以超現實的神祕經驗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憾,其實這只是另一種形式的逃避而已,並沒有透視到神祕經驗同樣是無常苦的本質,以中觀般若的智慧明白地見到現實與神祕經驗的空幻性,因此不生取捨欣厭之心,放下即是自在。

五、法次法向

        中觀的修習是依循聞思修的次第循序漸進而入的,雖然,在進入無漏慧時,是頓悟頓入的,但在修習過程中,卻要打好根基,消除知見上的障礙和情緒上的干擾,不以圓頓為高,這不是中觀的低淺,而是教觀並重,止觀雙運。『妙雲華雨的禪思』中大乘止觀法門,將實修的方法作了很精要的說明,可以參閱。
        這種修行方式十分穩當,且有成效,雖不急求開悟證果,卻可隨著勝解空性,功夫日深,水到渠成自然有所成就,貪瞋煩惱逐漸淡化,智慧光明自然顯現。
        這樣的修學是合乎中道的,由於正見、戒律和禪定功夫的穩固基礎,可以避免狂慧的過失。另一方面,由於中觀空勝解的引導,很容易地區辨定慧的差別,不致落入誤以定境為智慧觀照的過失。如以禪修中的了了分明、不作意分別的清晰,當作是無分別智,那是不見緣起無我,如「冷水泡石頭」的枯禪。

六、以法為師

        中觀的根本精神是以法為師的,老師只是善知識,以明眼人的視野來指點迷津而已,他不是權威,也不鼓勵盲從,而是要人自依止法依止,是十分理性的學習態度。真理必須自己去親證,他人是無法代替的,不是老師不慈悲,而是唯有在心靈上不依賴的人,才可以知見完全清淨,這也不是學生沒有恭敬心和信心,而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現。
更進一步說,不依賴文字,要明白法的內涵,這是「依義不依語」。也不依賴方便法,要契入究意法,這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還要以無所得的現觀超越意識的分別取相,這是「依智不依識」。這就是中觀實修法門「以法為師」的特色,以諸法實相為老師啊!唯有如此,才不致入寶山而空手回!

**從般若性空到如來藏思想的發展**
佛教思想從般若性空發展到如來藏、佛性思想是有一個過程的。原始佛教的三法印思想
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無常是說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是變化不息的,沒有究竟的性質,因而人如果執著於這世間的流轉法有自性,那就有無窮的苦惱了。而諸法無我則是指出了一切法都是自性空,能認識到這一點也就能達到涅槃寂靜的解脫境界了。三法印多是從修行境界、修行方法上講的,但如果從名相上推論,則也容易走上形而上的推論。
人們對三法印的側重發揮,就形成了後來的佛教學派,形成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中觀、唯識、真常三個發展階段。 
般若中觀則認為一切法如幻如化,涅槃也一樣,在般若中觀中,特別重視本性空、自性
空的思想。空是本性如此,不是說沒有一切法,空有是相即的,是無礙的。但在初期大乘的發展中,一般重視離情執的觀照,這時就出現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空與寂(涅槃)是不是一致,涅槃、佛性是不是空無所有。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問題,是因為一切法如幻,一切法空的法門,不適合一般根性的人,一般初學者不能正確理解。《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說:若新發意菩薩,聞是一切法畢竟性空,乃至涅槃亦皆如化,心則驚怖。為是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不生不滅者不如化。這就是說一切法如幻、性空的教法是不適合一切人的。對於鈍根人,對於根機不適應的人,會引起他們的誤解,因此為了引導鈍根人,使他們方便入道,就說有些是空的,有些法是不空的。《摩訶般若經》中還為了初學者,對一切法性空作一個方便的解釋,但如來藏法門,就直接說真實不空的究竟法門,認為空宗是不究竟的。但如來藏學說雖說有真實不空的
法性,但它還是與般若性空理論相通的,而且也只有從般若性空圓融解說中,它的思想才能成立。《普門學報》第 31 期 / 2006 年

**我們現在所要談的不是俗諦的中道,而是真諦的中道*「真」是真實不虛,「諦」是真實的道理。既是真諦思想,必有所根據、有其淵源,我們可分成二方面來談:一個是儒家的中道思想,一個是佛家的中道思想。
儒家的中道思想,在《尚書》中,我們找到一個中道思想的根據,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其次,在《中庸》裡面也講中道:「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有喜、怒、哀、樂,所以心情始終無法安定下來,如果想把喜、怒、哀、樂轉化成清淨心、不動心、智慧心、慈悲心、無漏心,就必須於喜怒哀樂之未發時,一念不生。如果我們不起心、不動念,此時,不但惡念不起,連善念也不生,則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這就是中道。若是確實悟到這個道理,就開悟了,也就是悟了「道」了,那就是生命的源泉,悟了這個道,我們的生命就無窮盡了。所以儒家說:「朝聞道夕死可也。」若早上聽聞這個道理,到晚上死也瞑目了,因為契悟了中道,我們的生命是無窮盡的,已經超越了生死,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也。這就是《中庸》裡所講的中道。
第三,在《大學》裡面也講中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所謂「明明德」,即明白我們每個人的性德,此性德,即是中道不二這念心的性德。乃至孫中山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革命家,其實,他也是一位宗教家,對於中道思想很有研究,在國父遺教中便提及:余之革命,是繼承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之道統。中國的中道思想有如此多的根據、及法源,證明我們今天研究中道思想,確實是最大的福報。
佛教裡也有中道思想,釋迦牟尼佛成道時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此「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指中道實相,也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也等於王陽明先生所說的良知良能,這是最早釋迦牟尼佛所談的。「釋尊拈花,迦葉微笑」,所傳的就是這個道,也就是當下這念心;佛法從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一直傳到現在,所傳的,還是這一念心。
佛法最興盛的是龍樹菩薩的時代,龍樹菩薩著有《中論》一書,其中有所謂「八不中道」,即是用八種道理來契悟中道:首先是「不去」、「不來」,我們凡夫的心一定是有去有來,有去有來就是生生滅滅,就無法契入不生不滅的中道這念心;其次是「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生亦不滅」等。總之,為了能契悟中道實相,所以龍樹菩薩特別著作了《中論》。

天台宗有一位慧文大師,慧文大師見佛教經典眾多,不知道從何著手修行,就把常見的經典放在桌上,然後閉著眼睛至誠禱告之後,順手一拿,拿到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結果,研究《中論》時,讀到當中的幾句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因而開悟了,悟了之後便開始弘傳佛法,稱為「天台宗」。

我們從過去到現在,這個心不外乎喜、怒、哀、樂這些感受,所以心就像河裡的波浪一樣,始終得不到寧靜,因為始終是在攀緣。

 達磨祖師是西天二十八祖,也是中國禪宗的初祖,達磨祖師所傳來的是佛陀的心法,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中道思想和中道實相,這兩者合起來就是無上道。佛法所說的道,有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佛道,和頓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中道。例如,六祖大師不識字,但是一聽聞佛法,就開悟了,這就是頓悟自心的道。

  在六祖壇經中記載,神秀大師作了一個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一聽到此偈,便知道還沒開悟,但他自己不認識字,於是請一位張別駕替他把開悟的境界寫出來,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個偈子是不是真正開悟了呢?這是悟到空性,但不是悟到中道;悟到空性,只是一部分的中道,因為,中道除了空以外,還有不空,所謂不空就是妙有。

  悟了空性之後,五祖大師傳授六祖大師《金剛經》,六祖大師便大徹大悟,此時所悟的,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中道實相,不是「思想」,而是「實相」,即真正悟到當下這念心,也就是諸位聽法這念心。這念心人人都有,然而,由於我們每個人的妄想、執著,使得這念清淨心、智慧心、菩提心、真空妙有心、中道實相妙明真心不能現前。雖然如此,但我們每個人的這念心也都不曾減少一絲一毫。六祖大師大徹大悟時,說了另一偈:「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無生滅,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其中所謂「自性」,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這念清淨心,這念心當中具足無量的智慧、功德,乃至於神通妙用。

  大學裡面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乃至六祖壇經中所謂的「自性」,都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由此,我們瞭解「中道思想」和「中道實相」確實有其歷史的淵源,和法脈的根據,也就證明我們每個人確確實實都具足這念心。( 中道思想之介說 惟覺老和尚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