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3/25 05:15:29
學習次第 : 進階
日期:2010/03/25 05:13:27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智慧甘霖 薩迦法王訪問 第三章菩薩是由慈心和悲心中所生
薩迦天津法王
第三章 菩薩是由慈心和悲心中所生
問:僅為個人救贖(注1)的小乘(Hinayana)道中,“涅盤”(Nirvana)與解脫(Liberation注2)是四聖諦之一,但在廣大的大乘道(注3)中似乎較不重要。
答:是的。這是兩個極端——世俗存在和解脫,前者完全包括在痛苦中,後者已超越它。大乘道教導我們不要落入二者之中,代之的是追溯中道:藉由智慧的力量,不住世俗,藉由慈悲的力量,不住解脫。若止於解脫,將無法行動去幫助眾生(sentientbeings)。雖然自己已完全從痛苦中得到自在,但對他人卻無助益。大乘道之證悟佛果——我們稱之為大解脫,不僅從痛苦中解脫,並能幫助無量眾生,這是其主要不同之處。
問:大乘的修行原則是什麼?
答:三個主要修持:慈心,悲心(compassion)和成佛之心(菩提心Bodhicita)。慈心即希望每一個六道中的眾生都能快樂,悲心是願一切痛苦中的眾生悉能離苦。成佛之心,一般是指願為一切眾生而成佛。這三者非常重要。沒有慈愛心和悲心,成佛之心就不會生起,沒有成佛之心,就不能證得佛果,因此慈心和悲心是必要的。其中以悲心特別重要,悲心是大乘道之初始種子;在途中,它是令稻穀生長之水,最後,它使果實圓熟。因此清楚可知,悲心起於初始,且中途和結尾都非常重要。月稱菩薩(Candrakirti注4)注解《中觀論》(Madhyamakavatara)時,把敬禮悲心放在最前面。佛陀曾說:“三世一切諸佛均從菩提薩埵所生,而菩提薩埵是由慈心和悲心中所生,特別是由悲心所出。”大乘道之主因即悲心。
問:我們如何修持悲心呢?
答:首先,研習是一定要的,隨後並需禪修。一開始,觀想你的親人並願他們快樂、從痕痛苦中解脫自在,然後祈你擁有為他們成就的力量,使你有能力做到這些。觀想那些非你親友的人們,最後漸漸普及于一切眾生。事實上,應從思維四種憶念開始,然後皈依,接著觀想你的母親,清楚詳細的想到她對你的慈愛,這些關照都是為了你。當你念及他仍在痛苦中造作苦因,此時,助她之心自會生起,當你希望助她脫離痛苦時,成佛之心生起。最後祈請上師和三寶,願她快樂、無有痛苦。接著用上述方法繼續觀想你的父親、其他眾生及你最壞的敵人。若有困難,想想嗔恨才是你的敵人,它製造了極大的痛苦境地。觀想一切六道眾生,直到能夠毫無私心地對他們生起自然的慈悲房。最後,願藉此修行積聚一切功德,平等利益眾生,以這功德回向圓滿每一禪修。悲心是最最重要的基礎,應盡可能的多修習。它該是完全地自然——大悲之尊觀世音菩薩,曾在佛經中說:“想得到佛果的行者不需修習太多,只要一種,就是悲心。”
悲心的修習有下列三種:
一、對眾生的悲心:須先從母親做起,然後旁及其他無量眾生,悉願皆得離苦,祈求能夠幫助他們。(注5)
二、對法(因緣現象)的悲心:願眾生皆能捨棄痛苦的根本——無明(ignorance注6)。
三、無對象的悲心——無緣大悲(objectless ckmpassion注7):必須瞭解,究竟上,所有眾生並非真實存在,眾生是因無明與執著自我而痛苦。
問:有情眾生不是真實存在嗎?
答:不,事實上眾生並不是真實存在的,乃是因為對自我的執著而生起幻相。因為貪求某些外相,而對別人起反感、嗔恨,只要無明地相信他們真實存在,就繼續封閉在世俗迴圈中。
第三成佛之心(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修持。一般而言有兩種菩提心:相對和絕對。相對的菩提心(the Relative Enlightment-mind)分為願、行兩種。希望成佛是一種願望,願為眾生成佛,就像盼望一趟旅行一樣,這就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像是去旅行了:為達成佛所做一切即行菩提心。所以行菩提心包含一切佛教修持,例如佈施(Giving)、持戒(持守道德的行為Moral conduct)、忍辱(Patience)、精進(Vigour)、禪定和般若等六波羅蜜(Six Paramitas注8)。絕對菩提心(the Absolute Enlightment-mind)是了知萬物真實本性即空性(Emptiness)。
瞭解空性即絕對的成佛之心(勝義菩提心)。
問:我們應如何瞭解空性?
答:空性不僅是個名詞。空性並不意味一切事物都是空無。每個宗教嘗試解釋現象的真實本質,無論肯定或否定,必歸結在“存在”上。一般人對於現象和原始來處並沒有做信多思考,較富宗教傾向的人會深思,懷疑事物為何存在,從何而來。
基督信仰者結論一切事物都由神創造。早期的佛教學派——說一切有部(注9)結論,粗大的東西並不真實存在,但原子——微小到不能有任何一邊面對不同方向,是存在的基本元素。進一步的學派——說識部(唯識派),決斷究竟無一外相存在,所似知覺僅是心靈的投射。
中觀哲學家檢測現象,發現萬物均是消融,並無任何一物真實存在。他們不滿意上帝創造萬物或極微存在的解說,而論證:如果客體不存在,那麼做為主體的心便不可能存在,因為心和客體如左右般相互依賴不可分離。因此,如果沒有外在物質,就能可能有心。中觀派小心謹慎、一絲不苟的檢視後得到結論:究竟上實無一物存在,然而眾生執著(attachment)而誤認為真實存在。正面的東西無法發現,反面的東西無法找出,沒有一個可接受為真實存在之物,萬法的真實自性超越存在和不存在,超越思維和表達的可能。寂天菩薩(Shantideva注10)曾說:“勝義並不是心的物件物;它的存在超越於心識之外”。“他是你無法描述的東西,是不能理解的驚奇。”當我們談到事物,必須替它們命名,所以姑且稱這為空性,但真正的空性不是我們能命名的,它是我們無法表達的。
上述是依究竟意義而言。就相對來說,中觀派接受任何一般人接受的概念,但此派著作呈現的是萬物超乎言詮的體驗。
問:這種現象的評論是否僅為邏輯上的詭論?它能用在日常生活中嗎?
答:當然可以。當你了悟究竟意義時,就從痛苦解脫。我們從未由相對的幻相中覺醒而痛苦。籠罩在相對幻相為迷惑中,執假為真,造作因而生出更多苦困。
問:所以真正的重點是執著?
答:不再執著事物為真,就不再造作未來之苦因。
問:這是禪修的主題嗎?
答:大乘道,特別是在金剛乘中有許多與此相關的禪修方法。必須瞭解痛苦來自惡業,惡力來自污染,而污染從自我生起。如果我們是污染的,可能誤執一捆繩子是條蛇,在假設有個自我實存中產生幻覺。有“自我”時,必定有“他人”,有他人,就有自我的貪執和對他人的厭惡,這將導致進一步的污染並且障礙真實的本性。
菩提心是根絕錯誤自我要領的最佳方法。首先嘗試將他人和自己一視同仁,慈愛他們像愛自己一樣,最後,將愛他人甚於愛自己。無論多痛苦,嘗試不斷地發願,即使一切眾生痛苦都到你身上,仍願意把一切快樂之因給與他們。並全願以此功德不斷地利益一切眾生。
了悟空性的修持——勝義菩提心(絕對的成佛之心)有兩個部分;專注的修習(止)和經驗的分析(觀),清楚呈現在中觀體驗中。這些修持需要更長的解釋,無法在此詳細解說。每個修法之前和之後,都必須皈依和分享功德(因向)。
問:如果心,物不存在、那麼外相是什麼?何始何終?
答:他們是無始的。在達到佛果時結束。一切是幻相、不真實的,像場夢。夢由何處生呢?就像一個長夢。
問:外相是什麼呢?
答:是一很長的夢。
問:慈心和悲心是好的,但在某些情況下,發怒對人反倒適宜,不是嗎?嗔恨正當嗎?
答:如果動機是純淨的,即使行為是惡的,也可能是正當的。若為利益眾生而起嗔怒,此憤怒即從悲心而生,那麼生出的一切都是好的。就像一棵植物,如果根部具療效,縱使果實長的壞,還是可做藥。
問:佛教常被認為會引導人們行為趣向否定、消極?
答:如果進入並滯留於解脫中,這就真的消極。但如進入大乘道,取代自我解脫的覺寂,悲心生起自會利益一切有情。
問:佛教有時被稱為無神論(agheism),認為上帝並不存在?
答:佛教不相信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在此範疇內,可說它是無神論。如果上帝是由一種神聖的悲心或智慧化現之本尊,那麼佛教並非無神論而是多神論(polytheism)。
問:如果真的沒有自我,那麼何以轉生呢?
答:心識相續,一連串心識流(動)和行為結果造成另一個新的眾生。轉生是一個相對的真實。各學派各宗教對相對真實性的說明迥異。中觀派認為所謂相對,即未經審量所見一切,也就是平常人一般之所見。相對地,有轉世,但並非就不究竟層面而言。
問:中觀哲學(Modhyamjka philoskphy注11)如何興起?是否在佛陀時代之後?
答:當然它是佛教的,是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真義,清楚地解說任何落入極端的人將無法自痛苦中解脫出來。極端是指常見(正面、永恆)和斷見(反面、斷滅、空無)、相信存在或不存在等。中觀哲學是從佛陀教授的經典發展出來的。
問:如果因萬法皆空而不接受眾生的存在,那何必對眾生慈悲呢?
答:萬法並不空;誤以為“空”是意指空無也是一個錯誤的見解,是一種極端——但事物的真相是離於極端的。為證悟空性,必須積聚功德,最好的方法是修利益一切眾生的慈心和悲心。直到協德積聚圓滿,以過空性的了悟才會生起。
注釋
1小乘:聲聞緣覺悟法門,以修身自利為宗旨,其最高果位為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三賢(五停心觀、別相念處、總相念處)、四善根(暖、頂、妨、世第一法)之方便,得果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等四。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證悟,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階位可言。
2涅盤:漢譯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慧,寂是寂滅一切惑業。又譯作滅度,滅是滅見思、無明、塵沙三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又是不生不滅這意。
3大乘:即菩薩的法門,以救世利他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從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個階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發心住內分開另立的,若將其縮入發心住內,則只有四十二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稱為三賢,僅算是資量位,十地才是修道位。大乘法門中又分顯宗、密宗兩大類。
4月稱大師(candrakirti,600——650A.D):印度中觀派在月稱之師佛護和清辯時,由於在開示空性所用的方法不同,因此中觀派分裂;主張只有在否定對方見解時才使用論理著作《入中論》和《中論》的注釋。
5生緣悲:即眾生緣慈悲,以一慈悲心視十方六道眾生,如父、如母、如兄弟姐妹子侄,緣之而常思與樂拔苦之心,名為眾生緣慈悲。此多在凡夫或有學人之未斷煩惱者而起。
6法緣悲:即法緣慈悲,既斷煩惱之三乘聖人達于法空,破吾我之相,破一異之相,滅一異之相之人,但憐眾生不如是法空,一心欲拔苦得樂,隨其意而拔苦與樂,名為法緣慈悲心。
7無緣悲:此慈悲惟在諸佛,蓋諸佛之心,不住于有為無妄,故心無所緣,但佛以眾生不知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取捨分別,故心無眾生緣,使一切眾生自然獲拔苦與樂之益,名為無緣慈悲心。
8六波羅密:漢譯六度,即檀那(佈施)、屍羅(持戒)、忍辱、毗離耶(精進)、禪那(禪定)、般若(智慧);是六種行之可以生死苦惱此岸得度到涅盤安樂彼岸的法門。佈施能度慳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嗔恚,精進能度懈怠,禪定能度散亂,般若度愚癡。
9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別名說因部,為小乘二十部之一,主張“一切法實有”。中國所傳的小乘部派,即以說一切有部為主;特別在阿毗達磨等教學方面,幾乎可以說有說成就最大。又大乘僧人,在教學與戒律方面,也有很多是學習說一切有部的。
10寂天菩薩(650——750A.D):西藏佛教中觀教學主流派所依之印度大師月稱的弟子,屬於中觀應成(歸謬論證)派,著有《入菩薩行論》、《大乘集菩薩學論》等重要書籍。
11中觀哲學:見第一章之注釋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