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5 00:02:12
|
釋迦牟尼佛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說四十二章經講記
(二○一一修訂本)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四年四月講于臺北淨宗蓮舍—
侯月琴 敬記
張素貞 成文
懸談
今天發給你們的本子,是《佛遺教三經》合訂本,為什麼要把這三部經合訂起來,先跟諸位講一講。
世界上其他宗教,我們都稱為外道,各種外道都苦於經典太少,我們佛教反而苦於經典太多。佛教傳入中國,到了宋朝第一次刻藏經版,就有五千零四十八卷之多,一直增加,到現在已有二萬多卷,所以初學的人不知道要從哪一部經看起。古時候諸大祖師覺察到,為了要便利初學佛法的人,在一切經中選擇出來《佛遺教經》、《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八大人覺經》,合訂成一本。經文雖然很短,文義卻很豐富,初學者很容易瞭解,並且包含一切經的義理,過去的祖師們,為令初學的人瞭解這三部經的道理,都是三部經一起作注解,今天發給大家的本子是蕅益大師著的,叫《佛遺教三經解》。
希望諸位要研究這三部經,研究以後懂得佛的道理,再看其他的經典,能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最好,最少要把這三部經研究懂,不然你對佛教的道理,就太不瞭解了。
這三部經,第一部是《佛遺教經》,也叫《小本涅槃經》,是佛臨涅槃的時候說的,等於佛的遺囑,經文的義理非常懇切,容易啟發我們的道心,所以一定要研究。第二部是《佛說四十二章經》,佛法傳進中國,經典不容易瞭解,由印度請來兩位高僧,在一切經中摘錄出來四十二章,簡稱《四十二章經》。第三部是《佛說八大人覺經》,是印度來的祖師感覺到佛經太多,不利於初學者,所以在一切經中摘錄出來八章,簡稱《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與《八大人覺經》,等於是佛學大綱,你看了這二部經,就瞭解一切經的綱要。
最近有人嫌《佛遺教三經》的名字太專門,怕初學的人不容易瞭解,建議改名為佛教聖經,因為耶穌教的新舊約叫《聖經》,依本人的意思不可以改,因為《聖經》是耶穌教外道的名字,我們不要仿學外道。最近還有人提議,四月初八的浴佛節,改名為耶誕節,我也不贊成,因為耶誕節是耶穌教的名稱,我們不要模仿外道的名稱,我們的《佛遺教三經》,就叫做《佛遺教三經》;我們的浴佛節,就叫做浴佛節。
現在開始講經的題目。經題
佛說四十二章經
《佛說四十二章經》,經的題目一共七個字,先講「佛」字,佛就是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梵語叫做「佛陀耶」,把尾音略掉,叫「佛陀」,過去翻譯經典的大祖師,觀察到中國人的根性喜愛簡略,簡略翻譯為「佛」。要解釋字義,還是得用「佛陀」來解釋,梵語「佛陀」翻成中國話叫「覺者」,「覺」是覺悟,「者」是指人之詞。覺悟的人,叫做覺者,等於社會上有學問的人,我們稱他為學者一樣。佛是大覺大悟的人,所以稱他為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呢?因為梵語「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中國話覺者沒有三覺的意思,這叫含多義不翻,所以保存它的梵音。
梵語「佛陀」,具有三覺的意思: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己覺悟,叫自覺。自己覺悟了實相妙理,講給眾生聽,令眾生也覺悟,叫覺他。覺行圓滿,行是功行,他自覺的功行圓滿,覺他的功行也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才叫做「佛陀」。
希望諸位要研究佛經,你越研究佛教的教理,越感覺好,不但教理好,每一個名相都好,名相現代叫做名詞,每一個名詞都好。「佛陀」是佛的德號,只要是佛的德號,都是超九界以獨尊。
佛經上講,一切凡夫、聖人總共有十個法界,三界以內有六道凡夫,叫三善道、三惡道。三善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三惡道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六道都叫做凡夫,因為超不出三界,不了生死,在六道裡輪回不息。佛經上講,小乘聖人有二種:聲聞、緣覺。大乘聖人有二種:菩薩、佛。注意佛教講的聖人,和其他宗教講的聖人不同,佛教講的聖人,一定要超出三界,才能稱為聖人。
佛的德號,一、自覺,超出六道凡夫,因為六道凡夫都是迷而不覺。佛覺悟了,就超出六凡法界。二、覺他,超出二乘法界,二乘聖人∥聲聞乘、緣覺乘,只能自覺不能覺他,只能自利不能利他。佛既能自覺又能覺他,就超出二乘法界。三、覺行圓滿,菩薩能自覺,也能覺他,但是他的覺還不圓滿。佛的覺行很圓滿,超出菩薩法界,所以佛一個德號具足三覺,超出六道凡夫、二乘聖人、菩薩,超九界以獨尊。
再講佛的為人,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他生於北印度迦毗羅衛國,印度在佛出世的時候,國家很多,到了佛涅槃的時候,來分舍利子,有十六個大國。他的父親是淨飯王,母親是摩耶夫人。釋迦牟尼佛十九歲的時候出家,是什麼因緣出家?他是個太子,將來要當國王,在公案上講,他遊四門,第一天遊東門,看見一位老人很苦。第二天游南門,看見一位病人很苦。第三天遊西門,看見一位死人更苦。太子想:為什麼人要老、要病、要死呢?雖然貴為國王,也免不了老、病、死苦,心裡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不了。第四天遊北門,看見一位出家人,他的服裝和平常人不一樣,手裡拿一根錫杖,於是向前問他是什麼人?他說:「我是沙門。」沙門就是出家人,又問:「沙門做什麼事呢?」「我們要修行用功。」再問:「修行用功為什麼呢?」「要了脫生、老、病、死苦。」這一句話正說到太子心裡,他問:「我這三天看見老苦、病苦、死苦,沒有看見生苦?」沙門告訴他:「老、病、死苦,都由生苦而來,要是你不出生,哪來老、病、死呢?」這一聽更高深了,「那麼你了脫生、老、病、死嗎?」沙門說:「我了脫了。」太子問:「你用什麼證明呢?」沙門把手上的錫杖一振,即騰空而去,不見了。「喔!這個人真的得道了,我非出家不可,不出家,不能了脫生、老、病、死苦。」所以太子十九歲就出家了,出家以後先去參學仙人。印度的仙人,就是我們中國的神仙,有一位仙人道行最高,會修四禪定,太子去親近他,把四禪定學會了,覺得不是究竟法。於是再親近另一位仙人,這位仙人道行更高,他得到非想非非想定,太子又學會了,也覺得不是究竟法。於是再到雪山修苦行,每天一麻一麥,修了六年,感覺苦行也不是究竟法。於是由雪山下來,到尼連禪河去洗澡,洗了澡上來,遇見一位牧羊的女子,供養他一碗乳糜,乳是牛奶,糜是稀飯,他吃了以後,身體有了力氣,於是走到菩提樹下打坐。坐了七天七夜,到臘月初八,天快亮的時候,忽然間,看見東方出現一顆明亮的星星,照亮自己的心光,一下子大徹大悟,成了佛道,這叫夜睹明星成正覺,由太子成為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就說法度眾生,說法四十九年,到八十歲涅槃。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諸大弟子把他所說的法,結集成經藏,流傳後世。現在我們研究的佛經,都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妙法。
我們研究:佛成道是示現的,他過去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把成佛的功夫都修圓滿,就等著有緣見佛得度的眾生,眾生根機成熟,佛就來到人間度化他們。那麼我們再研究:佛為什麼不示現在天國,而示現在人間呢?這個道理很重要。《圓覺經略疏序》有一句話:「諸天正樂,修羅方瞋,三惡道苦無間斷,可以整心慮,趣菩提者,惟人道為能耳。」「諸天正樂」,三界以內的六道凡夫,諸天樂事太多,天上的五欲之樂,叫做妙五欲,跟人間的五欲不同,他享受妙五欲之樂,不肯修行。「修羅方瞋」,阿修羅,有天之福,無天之德,動不動就發脾氣,不能修行用功。「三惡道苦無間斷」,三惡道眾生受苦沒有休息,沒有時間修行。地獄道的眾生,刀山劍樹,鑊湯爐炭,無間地獄萬死萬生,苦無間斷,哪有時間修行?餓鬼道,常受饑餓之苦,不能修行用功。畜生道,苦少一點,但是愚癡成性,也不能修行用功。比方我們家裡養的狗,很通人性,你叫它,它就來,你天天給它吃東西,它跟你很好,但是你給它說佛、法、僧三寶的名字,它都聽不懂,怎麼能明白佛理,修行了生死?所以生到畜生道受愚癡之苦,不能修行。
六道凡夫,其他五道都不能修行,「可以整心慮」,可以調整我們的思想。我們人的思想就是貪圖五欲之樂,但是人間的五欲之樂,粗而不妙,而且苦多樂少,容易覺悟。覺悟了,可以調整自己的思想,不趣向於五欲之樂。「趣菩提者」,而趣向於菩提之道。「惟人道為能耳」,只有人道的眾生,才可以修行,因此釋迦牟尼佛不在其他五道成佛,而在人間示現成佛。
講到這裡奉勸諸位:我們都是人道眾生,我們有資格可以修行,可以了生死、成佛道,要是不修行,實在對不起自己,因為人身難得易失。得人身很不容易,必須前生不犯殺盜淫妄,才能得到人身。可是人身很容易失掉,人的生命短促,最多不過活到一百二十歲,轉眼之間,人身就沒有了。在短促的人生中,應該好好地精進用功,不要辜負這個人身,這樣才對得起自己,對得起釋迦牟尼佛。
再講釋迦牟尼佛示現在人間,為什麼示現在皇宮裡呢?這有二種意思,一、表示尊貴。皇太子出家,以他的身份,大家都對他心生景仰。二、為令眾生警覺人間沒有快樂。釋迦牟尼佛示現做太子,他若不出家,以後雖然當了國王,也不能免除人間生、老、病、死苦。所以叫一切人要提高警覺,趕快修行,了脫生死之苦。
講完「佛」字,再講「說」字,悅所懷也。悅是歡悅,佛以度眾生為心懷,眾生的根機不成熟,佛不能說法,心懷不悅。眾生根機成熟,佛可以應機說法,暢達度眾生的心懷,所以大生歡悅。
「四十二章」,「章」是節、段,一節、一段,叫做一章。《四十二章經》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是印度來的兩位高僧,在一切佛經當中摘錄出來四十二段。為什麼冠上「佛說」二字呢?因為沒有哪一章不是佛說的,所以冠上「佛說」二字。
再講「經」字,梵語「修多羅」,翻成中國話叫「契經」,契者合也,上合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所以叫契經,簡單翻譯為經。
再把經題七個字合起來講,「經」字是一切經的通名,只要是佛說的教法都叫經,譬如《華嚴經》、《法華經》。「佛說四十二章」是此經的別名,叫通別一對。再講別名,「佛」是能說的人,「四十二章」是所說的法,叫能所一對。
經的題目講完了,再講翻譯經的人。譯者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佛教是在東漢時傳入中國,東漢的京都,在河南省洛陽。東漢孝明帝,在永平三年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金人,頸項上有日光,飛到他的殿庭裡來。皇帝早朝就問文武百官,這是什麼夢?太史傅毅回答:皇帝夢見的金人,是西域的佛。永平七年,孝明帝就派蔡愔、秦景和王遵等十八人,到印度去求佛法。古時候交通不便,一往一返,花了三年的時間,到永平十年才回到洛陽,請回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高僧,還用白馬馱回佛的舍利、佛經、佛像。孝明帝非常歡喜,就造白馬寺,給二位高僧住在那裡翻譯經典,這是中國第一座寺院。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位高僧,在一切經典之中,摘譯出《四十二章經》,這是佛教最初傳入中國的一部經,流傳到全中國各地。
中國有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五座大山,這五嶽上面都有道士的道場,有個道行最高深的道士叫褚善信,認為道教是中國的宗教,教理很高,而皇帝卻信仰外國宗教,很不高興。於是褚善信等在永平十四年,向孝明帝上一道奏本,要跟佛教比賽,要用火燒經,孝明帝批准許。於是在正月十五日大眾集合于白馬寺南門,褚善信等道士在東邊建築一個道壇,把道教的經典擺在上面。佛教的經典、佛像、舍利,都擺在西邊皇帝的行殿裡面。決定用旃檀柴等來燒經典,道士褚善信等,一面繞著道壇,一面懇切地啟請他們崇拜的天尊,希望道教的經,火燒不了,沒想到道教的經一燒,統統變成灰燼。以前道教使用的升天、入火、履水、隱形等法術,都不靈驗了。
可是佛的舍利用火一燒,現出五色光,直上天空,像一個寶蓋,旋轉在空中,使來參觀的大眾都在寶蓋之下。舍利放出五色光,把太陽都障蔽住。這時候迦葉摩騰以神足通,在虛空之中行、住、坐、臥,變化自在。同時天空降下天花,還聽見奏天樂,這時來參觀的大眾都讚歎從來沒看見過,這就是佛法進入中國的開始。
用火燒經,道士出這個主意,違背世間法。因為無論是真經、假經,紙沒有不怕火燒的,道士為什麼出這個主意呢?因為道教有避火咒,拿紙點火,念避火咒,紙就點不著,很靈驗。佛教這二位高僧,怎麼敢答應這樣的比賽呢?佛教的經典也是紙寫的,哪有不怕火燒?因為二位高僧是阿羅漢,都有神通,他們以神通力觀察到,用火燒經的時候,會有天龍八部來護法,火燒不壞,還有佛的真身舍利,更不會燒壞,所以他們才敢答應參加比賽。用火燒經的時候,天龍八部都來到燒經的地方,那些道教的小鬼、小神都不敢來,所以道士念避火咒不靈驗,用火一燒,把道教的經都燒掉了。佛教的經不但沒有燒掉,而且還放光。二位高僧到中國已有四年之久,沒有顯過神通,因為佛教不許顯神通,要在降伏外道的時候,才能顯神通,所以迦葉摩騰就飛到虛空裡,現種種神通變化。
道教念避火咒不靈驗,把道教的經燒掉了,他們最高首領褚善信當場氣死。看見佛教的經燒不壞,迦葉摩騰飛到虛空裡顯神通,五嶽的道士,當時願意出家的就有六、七百位,還有當時來參觀的男女,有好幾千位都要出家。於是孝明帝在洛陽城內,建了三座寺院,安頓女眾出家人。另外在洛陽城外建了七座寺院,安頓男眾出家人。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漢朝分為西漢、東漢。「後漢」就是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這二位高僧都是中印度人。「譯」是翻譯,這部《四十二章經》是他們二位高僧翻譯的。
以上把經題和翻譯的人都講完,下面開始講經文,在尚未講解經文之前,先奉告諸位幾句話,請諸位留心聽到。
這部《四十二章經》多半是對出家人說法,在家弟子或者認為這一部經不必聽。你要是這樣想是大大的錯誤,所以我要先跟諸位講明白。
釋迦牟尼佛出世,為度眾生了生死、成佛道,需要真實的修行用功,就必須要出家,所以佛以身作則,給我們作一個榜樣。佛出了家,把全家人除了淨飯王以外,都度出家。他的養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出家,同父異母的弟弟難陀也出家,太太耶輸陀羅也出家,兒子羅睺羅也出家,淨飯王因為國家大事沒人接手,不能出家,所以給淨飯王授三皈五戒,當在家弟子。
眾生要了生死、成佛道,就要斷煩惱,斷煩惱一定要出家,不出家煩惱難斷,所以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相,把全家人都度出家,才是真實的修行。淨飯王的因緣不能出家,釋迦牟尼佛才開方便法門,作在家弟子。要知道,在家弟子是開方便法門,不是真實的法門。有人說: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不是一樣嗎?如果在家與出家修行一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家呢?所以話不可以如此說,說了會錯解。我們修淨土法門的人,出家弟子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家弟子也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結果不是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兩樣?你要曉得,事實上不一樣。按《十六觀經》上說,往生極樂世界分為九品,上三品全是出家人。在家弟子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最高是中三品,所以都是生極樂世界,品位高下不同。《阿彌陀經》上說,念阿彌陀佛名號,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能念到一心不亂,都能往生極樂世界。那麼出家人念七天佛,往生極樂世界;在家人念七天佛,也往生極樂世界,哪有兩樣呢?但是要注意,你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極樂世界,出家弟子和在家弟子的因緣大不相同。《在家菩薩戒本》最後,釋迦牟尼佛有一句話警策在家弟子:「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為不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出家持菩薩戒很容易,在家持菩薩戒很難,因為在家多惡因緣所纏繞,易生煩惱,很多惡因緣纏繞著你,持戒不容易持清淨,念佛怎麼能念到一心不亂?念不到一心不亂,怎麼能往生極樂世界呢?
在家菩薩持戒為何困難?出家菩薩持戒為何容易?就拿吃素來說,出家自然吃素,因為寺院全吃素,根本不能吃葷。出家你不要煩惱不能吃素,出家住在寺院,吃素有什麼困難呢?可是在家弟子就困難了,因為你的家庭不見得全家吃素,你一個人吃素可真困難!尤其是家庭主婦,你吃素,他們要吃葷,你得去買肉,還得切肉、煮肉,可真是煩惱!
這幾句話是奉勸諸位,切不可以說:出家人與在家人修行一樣,實際不一樣。釋迦牟尼佛出世,為度眾生了生死、成佛道,一定要出家,現在講《四十二章經》,我們是學佛說法,希望諸位在家弟子都發心出家。聽《四十二章經》,先把出家的道理聽明白,假若你沒有聽明白,糊裡糊塗就出家,出了家應該做什麼事?也不知道,這樣辜負了自己出家的善根。不見得在家弟子都能出家,像淨飯王就不能出家,在家弟子因緣不具足,不能出家,先發個出家心,叫「心出家而身不出家」,身體雖然沒有出家,你的心已經出家了。那麼出家的心是什麼樣子呢?你得聽《四十二章經》,聽明白了,才好發出家的心。《四十二章經》我講出家的道理,讓在家弟子不能出家的,「取法乎上,適得乎中。」取法取最上等的法,我們修行用功,恰好得到中等的果,不會得到下等的果。所以希望諸位在家弟子,不能出家的也要好好聽,切不可誤會,這是為出家人講的經,不要聽,那是大大的錯誤!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于鹿野苑中,轉四諦*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複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講解經文,「世尊」就是釋迦牟尼佛,前面講過,佛的德號,超九界以獨尊,具足三覺的義理。世尊,也是佛的德號,「世尊者,為世出世間之所尊」,世是世間,世間的六道凡夫,都尊敬釋迦牟尼佛。出世間,三乘聖人也都尊敬釋迦牟尼佛。超過六凡法界、三乘聖人法界,超九界以獨尊,所以稱為「世尊」。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就是成佛,要說法度眾生。「思惟」,平常講的觀想,怎樣觀想呢?「離欲寂靜,是最為勝。」釋迦牟尼佛是過來人,他追念成佛以前的功夫,想成道必須「離欲」,就是遠離五欲,心才能寂靜下來。我們的心就是被五欲所擾亂,白天不寂靜,夜晚睡覺還夢想顛倒,所以苦惱。要是遠離五欲,就能夠得到寂靜之樂,這是最超勝的境界。
「住大禪定」,離欲寂靜也是禪定,但是禪定有小乘禪定、大乘禪定之別,恐怕你誤解離欲寂靜是小乘禪定,所以加一個大字。「住」是安住,安住在大禪定的境界之中,這叫出世間的上上禪定。「降諸魔道」,「降」是降伏,「諸」,不只一種,大別來說有四種魔道:一、煩惱魔,二、五陰魔,三、死魔,四、天魔,把這四種魔道都降伏了。
一、煩惱魔,就是貪圖五欲之樂的貪煩惱,貪不到就動瞋恨,叫瞋煩惱。不應當貪的去貪,不應當瞋的去瞋,叫愚癡煩惱。被貪瞋癡煩惱擾害,無法用功修行,叫做煩惱魔。
二、五陰魔,五陰《心經》叫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色陰,就是我們的身體,受、想、行、識是我們的妄想心。不是身體魔,就是妄想心在魔。身體魔,比方你不修行用功,不生病;一旦你修行用功,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使你不能用功。受、想、行、識是妄想心,你不用功,妄想還少一點;你越是用功,妄想越多,擾亂你不能用功,色、受、想、行、識,合起來叫五陰魔。
三、死魔,有生必有死,尤其我們人命短促,活不到一百年,就算你活到一百二十歲,也是轉眼就到。年輕的時候沒有聞到佛法,聞到佛法已經中年以後了。你覺得道心真正發起來,一定要了生死、成佛道,認真修行,生命到了,死了!來生來世不曉得轉到哪一道?就算你轉到人道,修行也間斷了。我們前生前世都曾經修行,要是不曾修行,今生今世不會坐到講堂裡來聽佛經,那前生曾經修行,是不是今生出了娘胎就接著修呢?不會,一入娘胎就迷糊,間斷了,不能接續修行。剛發道心,要認真修行,結果生命到了盡頭,要死了,這叫死魔。
四、天魔,天魔是到你成佛的時候才下來,就是欲界第六層天的天主,叫魔王。他把欲界的眾生,都當成自己的兒孫,要是有一個人成佛,他認為兒孫就少了一個,一定要下來魔你。像釋迦牟尼佛要成佛的時候,魔王派他三個女兒來魔,魔不了,於是他自己帶著天兵、天將,下來要殺佛,這都屬於天魔。
釋迦牟尼佛成道以後,作這個觀想,要是眾生能遠離五欲之境,是最超勝的境界,要是住在大禪定,能降伏煩惱魔、五陰魔、死魔、天魔,不是太好了嗎?希望眾生都得到這個利益。
「于鹿野苑中」,釋迦牟尼佛從菩提場起來,走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轉四諦*輪」,真實不虛之理曰「諦」,有四種,叫「四諦*輪」,就是苦、集、滅、道。苦、集二法是俗諦,是世間的真諦。一、苦諦,「苦是逼迫性」,眾生得了這種果報,逼迫身心,使你的身心難受,所以叫苦。二、集諦,「集是招感性」,煩惱能招感苦果,所以叫集諦。苦諦、集諦,是世間真實不虛之理。出世間的真諦也有二種:一、滅諦,「滅是可證性」,滅諦是出世間的果,滅是寂滅,梵語叫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寂滅,寂滅者不生不滅,了脫生死證得涅槃。出世間果怎麼能證得呢?二、道諦,「道是可修性」,要修道才能夠證得滅諦。滅諦、道諦是出世間真實不虛之理。
應該先因後果,四諦法為什麼先說果,後說因呢?因為眾生對於果報法容易明白,對於因法很難明白,所以世尊轉四諦*輪,先說果法,後說因法,讓眾生容易瞭解。眾生不知道苦,先告訴眾生,除了苦還是苦,苦是由集的煩惱招感來的,煩惱是因,苦是果,先說果後說因。要想證得出世間寂滅的樂果,你得修道,也是先說果,後說因。這叫「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你知道苦,要斷集、斷煩惱。仰慕寂滅之法,要去修道法。
「度憍陳如等五人」,度五比丘,一、阿濕婆,二、跋提,三、摩訶男,四、憍陳如,五、十力迦葉。首先說憍陳如,因為他是第一個開悟證果的人。「而證道果」,證得寂滅的道果。憍陳如的前生,就是《金剛經》上的歌利王,釋迦牟尼佛那時候是忍辱仙人,歌利王節節支解他的身體,忍辱仙人就發願:我要是沒有瞋恨心,你給我節節支解的身體馬上復原,結果他發了願,身體就復原了。他就告訴歌利王:我要是成道,最先度你。因為憍陳如是歌利王轉世,所以釋迦牟尼佛成了佛,最先度他得道。
「複有比丘」,度了這五個人以後,再度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還有其他無量數比丘。「所說諸疑」,這些比丘沒有得道之前,都有疑惑,不解佛理。「求佛進止」,求佛開示哪一個法是對的,就精進;哪一個法是不對的,就停止,就是應作則作,應止則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世尊能觀機逗教,應機說法,跟名醫看病一樣,他知道你的病源,因病與藥,應眾生的根機說法,一個一個都開悟了。
「合掌敬諾」,這些比丘在尚未開悟之前,他們來請法時,要合掌、恭敬。「諾」是承諾、答應,世尊說什麼就聽什麼。「而順尊敕」,「尊」是世尊,「敕」是敕命。順從世尊的敕命,世尊叫他精進就精進,叫他停止就停止。
這一段是序分,敘述三寶出現世間,「世尊成道已」,說明佛寶出世。「轉四諦*輪」,就是法寶出世。度五比丘以及諸比丘,就是僧寶出世,這個時候世間就有佛、法、僧三寶了。
現在開始講正宗分,就是四十二章的第一章。
第一章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生七死,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四十二章開頭都是「佛言」二字,因為諸比丘請求佛為他們說法。「辭親出家」,「辭」是辭別,你辭別父母親來出家,就要學佛法。「識心達本」,眾生的心是妄想心,本來的真心,被妄想心蓋覆住了。眾生要先認識妄想心,不是本來的真心,把妄想心破除,就了達本來的真心。
「解無為法」,「解」字要念「謝」,就是開悟,開悟無為法。無為法是無所作為之法,就是真心之法,也就是實相妙理。真心、實相本來就有,不是我們修行成功作為出來的。
「名曰沙門。」「沙門」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勤息」,勤是精勤,息是息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是出家人的通稱,出了家都叫沙門,沙門應該勤修戒定慧,可以息滅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你開悟人人有一個真心,有一個實相理體,就叫做沙門,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學佛法有四個次第:信、解、行、證。「辭親出家」,是信,你發了信心,要學佛的道理。「識心達本,解無為法」,是解,進一步解悟、開悟。「常行二百五十戒」,是行,修行要持戒,持戒不是今天持,明天不持。出家二眾: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進止清淨」,應進則進,應止則止,戒律清淨要修行,修什麼行呢?「為四真道行」,就是前面說的苦、集、滅、道四諦法。「成阿羅漢」,是證,修行了證果,證得了阿羅漢。聲聞乘有四聖果,阿羅漢是聲聞乘最高的果位,第四果。「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阿羅漢得了神通,能在空中飛行,能現種種變化。「曠劫壽命」,證得阿羅漢,能了生脫死,可以隨意住世,能久遠劫住在世間,壽命長遠得很。「住動天地」,有二種解釋:一、阿羅漢住的地方,能驚動天神、地神來護法。二、阿羅漢的威神不可思議,他住的地方,能震動天地。
「阿羅漢」是梵語,含三種義理:一、殺賊,煩惱等於害人的賊,他把煩惱賊殺死,就是把煩惱斷盡。二、應供,他應受人天的供養。三、無生,他了脫生死,再不受生死。前面說的「比丘」,也有三種意義:一、怖魔,一個人出了家,要受比丘戒的時候,魔宮震動,魔王生大恐怖。二、乞士,釋迦牟尼佛訂的規定,出家弟子應把家裡的資財都舍掉,但是出了家還是要生活,去托缽化飯吃。三、破惡,出了家破除煩惱惡法。
比丘的三義與阿羅漢的三義,因果一對,比丘的三義,是因位中的三義;阿羅漢的三義,是果位上的三義。在比丘因位是「破惡」,破除煩惱惡法,證得阿羅漢的果位,把煩惱賊殺死,叫「殺賊」。比丘因位是「乞士」,托缽化飯吃,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不用托缽化飯,人天都來供養他,叫「應供」。比丘因位是「怖魔」,比丘出家時,魔王恐怖;出家後精進修行,證得阿羅漢的果位,了脫生死,叫「無生」。出世間的聖人有四種,小乘二種:聲聞、緣覺。大乘二種:佛、菩薩。佛是極果的聖人,聲聞、緣覺、菩薩合起來叫三乘聖人。聲聞乘所證聖人的果位有四種,叫四聖果: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四十二章經》,先從四果說起,是令眾生起敬仰之心,證得四果阿羅漢。
「次為阿那含」,這是三果。「阿那含」翻成中國話叫不來果,也叫不還果,他超出欲界,再不還來欲界受生。「壽終靈神」,阿那含證了三果,欲界的壽命終了,他的靈神就超出欲界。「上十九天」,「上」是超上,超越十九天之上。三界以內一共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層天。色界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每一禪有三天,共十二天。四禪之間有一個外道的無想天,共有十九天。上面有五層天,是三果聖人住的地方,叫五不還天。再加上無色界有四天,一共有二十八天。三果聖人是超越十九天之上,住在五不還天中,便證得阿羅漢。
「次為斯陀含」,這是二果。「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一上」就是一上欲界天。「一還」還來人間受一次生死。「斯陀含」翻成中國話叫「一來果」,就是一來天上,一還人間,即證得阿羅漢。
「次為須陀洹」,這是初果聖人。「須陀洹者」,翻成中國話叫「入流」,已經入于聖人之流,就是超出凡夫的境界,證得聖人之流,稱為初果聖人。「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凡夫的生死無限量,有無窮的生死。初果聖人雖然還有七番生死,但是生死已經有了限量,七番生死之後,就證得阿羅漢。
《四十二章經》說初果、二果、三果都是即證阿羅漢,是一種超越的翻譯。按次第,初果、二果、三果,到四果才證阿羅漢。三界以內的煩惱,叫做惑,有見惑、思惑。
見惑是迷理之惑,三界的理只有一種,要是開悟,一下子就轉過來,三界的見惑,一斷一切斷,所以斷了三界的見惑,即證初果。思惑是迷事之惑,理是明白,對事還迷。思惑分九地,每一地分九品,一共八十一品,欲界的九品思惑最難斷,初果聖人斷欲界思惑的前六品,就證得二果。二果聖人斷欲界後三品思惑,證得三果,就超出欲界,住在五不還天。上二界色界、無色界,雖然有八地七十二品思惑,但是斷起來很容易,一下子斷掉,就證得四果,超出三界,了脫生死。(按:四果之斷證,欲詳研究,可參閱蕅益大師作的《佛說四十二章解》,續法大師作的《佛說四十二章經疏鈔》)
「愛欲斷者」,見惑思惑變一個名字,叫「愛欲」。愛欲是生死的根本,把愛欲的煩惱,就是將三界以內的見惑、思惑都斷掉,證得四果阿羅漢,生死就了脫。接著說個譬喻,「如四肢斷,不復用之。」等於人的四肢,兩隻手和兩隻腳斷掉,不能再用了。
第二章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曆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佛言:出家沙門者」,佛說:出家修行是真實的修行,出家做什麼呢?「斷欲去愛」,第一章叫愛欲,這裡分成「欲」和「愛」二個,欲是心外五欲的境界,愛是內心貪愛之心。要修行用功,先斷除外面五欲之境,五欲之境不貪了,再把內心貪愛之心斷掉。「識自心源」,把欲愛都斷除,就認識自己的真心本源。前面講過「識心達本」,我們的心是妄想心,沒有本體自性,它的本體自性是真心,真心才是心的本源。我們為什麼沒有認識自己的心源呢?因為被愛欲蔽覆住了,把欲斷掉,愛也斷掉,真心就現前。
「達佛深理,悟無為法。」了達佛甚深的道理,就能開悟,悟到無為法。學大乘法,要先求開悟,悟到無為法之理,依著無為法之理,再去修行。我們的佛性是無所作為之法,本來具足,因為被煩惱蔽覆住了,必須修行用功,把煩惱斷掉,佛性才能現前。佛性現前,不是作為出來的。我們為什麼要修行?不修不能斷煩惱,悟不了無為法。懂得這一章的道理,在沒有開悟之前,我們天天修行用功,不是修佛性,是斷煩惱、破無明。
下面所講的,都是大乘甚深之理。沒有了達甚深的佛理,我們求自己的修行有所得。「內無所得」,我們的心內無所得,因為佛性不從外面來,是內心本來具有的,《法華經》譬喻為「宅內的寶藏」,我們家裡有金、銀、琉璃七寶之類的寶藏,過去埋在地下不知道。現在把土搬開,七寶現前,只能說發現,不是從外面得到,不能說得。所以證得佛性的時候,是發現本來有的佛性。
「外無所求」,我們求佛道,要在自己心裡去求,不要在心外去求。其他的宗教,我們取名叫外道,因為是心外求道,不明白道在內心,都在心外去求道。我們學佛的人,要明白佛的深理,心外無法。
「心不系道」,拿繩子綁上叫「系」。我們修行,對於佛道起了執著,叫法執。《金剛經》上說:「知我說法,如筏喻者」,釋迦牟尼佛說的法,就像過河用的船筏,古人說:「過河需用船,登岸不需舟。」我們要渡過生死大河,需要修佛的法,但是登岸了,還背著船筏走嗎?因此對於佛道不要起執著。
「亦不結業」,「結」是結縛。修行的菩薩,把煩惱的種子都破掉,不會結縛新的業,生新的業出來。「心不系道」,不執著法,是破法執。「亦不結業」,是破我執,沒有我,怎麼生新的業呢?
「無念無作」,內無所念,外無所作。我們學大乘法,先要求悟得根本智,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按體用上講分二個:一、真智,二、權智。真智又叫「無分別根本智」,不起分別,才能大徹大悟。既然不起分別,內心無所念,就證得真實的智慧。得了智慧的本體,再生起一種妙用,就是證得根本智以後得到的智慧,叫做「後得智」。後得智是權智,對著真實的智慧,叫權巧方便之智。用權巧方便之智度眾生,怎麼度呢?要講經說法,你天天講經說法,無法可說;天天度眾生,無眾生可度,叫做「外無所作」。《金剛經》上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你要是執著說法之相,不叫說法;要說法而無法可說,才是真說法。度眾生要是著了度眾生之相,你度不了眾生。所以《金剛經》上說:「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度一切眾生皆成佛,實實在在沒有眾生可度,才是真正度眾生。
「非修非證」,要修行才能證果,但是按大乘深理講,為什麼修行叫「非修」呢?「稱性之修,修即無修。」依著本具的佛性起的修行,佛性沒有相,所以沒有修行之相。證得佛果,為什麼叫「非證」呢?「全性作證,證無別證。」證得了佛果,是證得本具的本性,本性本來有,哪有所證呢?
佛法分漸法和頓法,前面講的是漸次悟理、漸次修行,慢慢一步一步地來。這裡解釋到頓法、頓超,「不曆諸位,而自崇最」,小乘聲聞乘,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四個果位。大乘的階級更多,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共有五十一個因位,才能成佛,這是漸次的教法。講到頓超的法門,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用經歷這麼多階級的因位,才是最崇高殊勝。「名之為道」,本來沒有名,眾生不瞭解,所以勉強命名為道。在尚未了達佛甚深之理時,慢慢漸次地悟,有不同的因位。要是能了達佛的深理,一下子悟到無為法,哪有什麼階級次第?《永嘉禪師證道歌》:「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作夢的時候明明有三善道、三惡道,六道流轉生死。夢醒了以後,三千大千世界都空了,哪還有階級次第呢?
第三章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受道法者,去世資財,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佛言:剃除鬚髮而為沙門」,比丘剃除掉鬍鬚、頭髮,作為一個出家人。「受道法者」,來接受佛的道法的人,得腳踏實地修行。
第二章雖然悟到佛的深理,悟後要起修,不是開悟就成佛,還要腳踏實地修行。修行從哪裡下手呢?「去世資財」,把世間資養生命的財物,都舍掉才出家。「乞求取足」,出了家還要生活,去托缽化飯吃,要求知足常樂,只要可以修行就滿足。
「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叫頭陀行,梵語「頭陀」,翻成中國話叫「抖擻」,就是振作精神來斷除煩惱。不吃飯不能活著,日中吃一頓飯就可以了。睡覺是果報法,不睡覺不行,在樹底下睡一覺就可以了。「慎勿再矣!」不要再貪圖多吃多睡,就是「取足」。
最高修行的方法頭陀行,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我們取法乎上,適得乎中。現在已經出家,「日中一食,樹下一宿」的比丘,不是沒有,實在太少!我們學了這個道理,要發慚愧心,現在早上起來吃稀飯,快到中午再吃點心,已經吃太多,不可以再多吃了。我們現在住的房屋,有床,已經夠享受,不可以再貪睡了。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為什麼要行苦行呢?因為使人愚癡蔽覆,就是「愛與欲」。愛是內心裡面的貪愛之心,欲是外面貪圖五欲之境: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去世資財」,不要貪財;「日中一食」,不要貪吃;「樹下一宿」,不要貪睡,就是除五欲。因為你貪愛五欲,就把本來具有的智慧蔽覆住,永遠不會開悟。
第四章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淫。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眾生就是凡夫,以十事為善法,也以十事為惡法。「何等為十?」哪十種呢?「身三、口四、意三。」我們修行用功,就是修身業、口業、意業。身業有三種、口業有四種、意業有三種,合起來十種。
「身三者」,惡業,身業有三種:「殺、盜、淫。」殺,殺生害命,殺害眾生的生命,叫殺業。盜,不予而取曰盜,眾生沒有給你財物,你把它拿來了,叫盜。偷竊或強盜,都屬於盜。淫,二身交合叫淫,就是色。殺生、偷盜、行淫是身體做的三種惡業。
「口四者」,說話有四種惡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口業最重的是「兩舌」,兩舌是個形容人鬥構兩頭,見甲方,說乙方不好;見乙方,說甲方不好,等於一個人生兩個舌頭。離間恩愛,譬如:他見到哥哥,就說你弟弟怎麼說你不好!見到弟弟,又說你哥哥怎麼說你不好!本來兄弟感情很好,經他一說,感情變壞了,都是兩舌造成的。第二種口業叫「惡口」,凡是說出的話會令人難過、傷心,出口罵人,都屬於惡口。第三種口業叫「妄言」,口與心違,就是講謊話,他心裡知道是這樣,口裡說不是這樣。第四種口業叫「綺語」,說不正當的話,就是浮言蜜語。
「意三者」,意是我們的心,意有三種惡業,《四十二章經》翻譯成「嫉、恚、癡」,嫉是嫉妒,恚是瞋恚,癡是愚癡,以後的佛經都翻譯成貪、瞋、癡。嫉,嫉妒是貪心的一種,嫉妒心是不耐他榮。別人有光榮的事情,他心理耐不得,要去障礙人家。恚,是瞋恚,就是發脾氣、發怒。癡,是愚癡,不明白因果報應之理。
「如是十事,不順聖道,名十惡行。」身三:殺、盜、淫。口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三:嫉、恚、癡。這十種事,不順佛道,名字叫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上面十種惡行,假若能停止下來不做,就是十種善行。去惡修善易如反掌,譬如我們的手掌,是十種惡業,你把它翻過來就是十種善業,很容易!
學佛法要理事無礙,理要解得圓,事要行得方,要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才不會偏差。第二章是解理,解理要解得圓融無礙。第三章和第四章,要我們腳踏實地修行。第三章叫我們斷欲去愛,第四章,要斷除十種惡法,要修行十種善法,屬於事相修行,一步都不能走錯,一定要按部就班去做。你解理解得圓融無礙,如果不修行,十種惡法不能斷,十種善行不能修,你生死不能了脫,所以你瞭解佛的深理,理不礙事,一定要腳踏實地修行。
那麼說來說去,還是要修行,我修行就好了,何必聽經?可是你不聽經,怎麼知道圓融無礙之理呢?不知道圓融無礙之理,你怎麼修行?所以你要曉得圓融無礙之理,再腳踏實地修行,這叫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才不會有偏差。
第五章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心;罪來赴身,如水歸海,漸成深廣。若人有過,自解知非,改惡行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
第五章是跟著第四章來的,第四章叫我們按部就班,腳踏實地修行,要斷除身口意十種惡業,行十種善業。第五章要我們求懺悔,修行就好了,為什麼要求懺悔呢?因為我們是凡夫,身口意三業不清淨,今天發心要修行,以前身口意造了很多罪,叫罪障,它發生障礙,叫你不能修行。還有前生前世、多生多劫造的罪,都要生障礙。你不發心修行,還不知道有業障;你發心修行,業障全現前,叫你不能修行,所以必須要懺罪,要懺悔。《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我們在佛的面前先要頂禮,叫禮敬諸佛;再唱香贊,叫稱讚如來;點蠟燭、點燈、獻花、獻香、獻水果等,都是廣修供養。拜佛拜好了,香贊唱好了,供養也供好了,要修行先懺悔業障,你不把業障懺悔清淨,它會障礙你,使你不能修行,所以第四大願,先要懺悔業障。《地藏經》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不學佛、不修行,不知道什麼叫業力?等你學佛要修行,才知道業的力量很大,多麼大呢?比須彌山還高,比大海還深,能夠障礙佛道,叫你佛道修不來,給你生障礙,所以業力太大了。
「佛言:人有眾過,而不自悔」,前面講身口意三業,分開來有十種惡業,身業:殺、盜、淫。口業: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業:嫉、恚、癡。這十種惡業是總綱,詳細分析是無量無邊的罪業,所以人有很多很多的罪過,自己卻不知道懺悔、改過。
要懺悔、改過,罪從哪兒造的?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罪是由身口意三業造的,但是身業、口業,是由意業妄想心推動的。你現在知道錯誤,不能再造罪,造了罪就生障礙,不能修行用功。「頓息其心」,「頓」是馬上,「息」是息滅、斷除。馬上斷除你造惡業的心,這在懺悔法上叫斷相續心。你若繼續造惡業,永遠不能修行,懺悔要斷相續心,就是造惡的心,把它頓時息滅下來。要是懺悔不斷相續心,不成懺悔。說一個例證,譬如:你喜歡喝酒,現在要修行,知道喝酒是一種罪過,決定不再喝酒,但是不能斷相續心,今天喝了酒,今天懺悔;明天還是要喝酒,喝了酒,自覺不對,還要再懺悔;懺悔之後過一天,還再喝酒。這種懺悔變成惡習,簡直是跟自己開玩笑,在佛祖面前打妄語,所以知道喝酒不對,頓時把它息滅下來,從今天起,永遠不喝酒,把飲酒的相續心斷掉,才稱懺悔。
「人有眾過,而不自悔」,不能「頓息其心」,有何不好呢?你造業造成了罪,「罪來赴身」,罪業赴到你的身上。「如水歸海」,像水歸到大海裡,「漸成深廣」,本來是條小水,歸到大海裡變成深水,變成廣大的水,罪業越來越大,變成深廣之罪。
佛接著告訴我們,消滅罪業的方法。「若人有過,自解知非」,假若人有罪過,自己知道是不對的。「改惡行善」,你把惡法改正過來,行十種善法,惡業就變成善業。「罪自消滅」,這是消滅罪過的妙法,造罪的業力甚大,懺悔的力量更大,所以千般罪業抵不過一個「悔」字。你只要真心懺悔,過去所造的罪業,自然就消滅了。
下面說一個譬喻,「如病得汗,漸有痊損耳。」「漸」是逐漸,「痊」是痊癒,「損」是損減。比如我們生病,雖然不能一下子完全好,但是吃了藥流了汗,病情一天一天減輕,逐漸痊癒了。
第六章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汝自禁息,當無瞋責,彼來惡者,而自惡之。
「佛言:惡人聞善,故來擾亂者」,你行善法,惡人會來擾亂你。他為什麼要來擾亂你呢?因為他是個惡人,見不得你做好事,所以你越行善,他越來擾亂你,要不然他怎麼叫惡人呢?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對治惡人的方法。你看見惡人來擾亂,要是動瞋恨心,責備他,認為我在行善法,你為什麼要來擾亂我?想報復他,你就上了惡人的當,你舊的罪業剛剛懺悔,又要造新的業了。
「汝自禁息,當無瞋責」,你想要動瞋恨心,責備惡人時,要禁止住,把它息滅下來,瞋恨心不能發起來。你用不著責備惡人,因為惡人作惡,你責備他,他還是作惡,所以你應該禁止息滅瞋責之心。
「彼來惡者,而自惡之」,你不要責備他,他來擾亂你,他作惡法,一定得惡的果報,惡到他自己,惡不到你。對待惡人,有一個妙訣,就是「不理他」,因為惡人理不得。他來擾亂你,或者罵你,讓你忍不住,跟他對罵,本來他罵你一句就好,你跟他對罵的結果,他就多罵你二句、三句,格外罵得多,如此你上了惡人的當,所以你只要不理他,他自有因果報應。彌勒菩薩告訴我們,如果有人罵你、打你、欺侮你,你要忍讓,你忍讓不是吃虧,因果報應會替你報復,你再過幾年看看,他非遭惡報不可。因果報應有三種:現世報、來生報、多生報。你看見那些作惡的人,他今生作惡,沒有遭到果報,來生就會遭到惡報。來生沒有遭到果報,多生報,早晚總是會報。今生你就能看到,再過幾年他就遭惡報,叫現世報。他為何得現世報呢?因為他太惡了。你是行善的人,他故意來擾亂你,他的惡力種子太強,發現行很快,他惡因造得厲害,惡果也快,得現世報。現代人不相信來生報、多生報,結果造惡業都變成現世報,所以他造的惡業,過不了幾年,就要遭報應。
第七章
佛言:有人聞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罵佛,佛默不對,罵止。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猶回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
佛拿自己現身說法,佛怎麼對待惡人?我們是佛的弟子,我們學習佛就對了。「佛言:有人聞吾守道」,有個惡人,聽說我在修行,守持菩提道。「行大仁慈」,要教化一切眾生,改惡向善,了生死、成佛道。「故致罵佛」,他應該恭敬才對,他非但不恭敬,還故意來罵我。我如何對待他呢?「佛默不對」,「默」是默然、不說話。對方罵佛,但佛沈默不說話。「罵止」,對方就不罵了,他罵得沒勁了。
「問曰:子以禮從人」,「子」是你的客氣稱呼。「以」是用。「從人」是送人。佛問:你用禮品送人,比方買些糖果餅乾要送人。「其人不納」,對方不接受你的禮品。「禮歸子乎?」禮品是不是要歸你自己呢?「對曰:歸矣!」對方回答:當然禮品歸我自己!「佛言: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子身矣!」佛說:你現在罵我,我不接受,你這罵人的罪禍,終究歸到你自己身上。
「猶回應聲,影之隨形,終無免離,慎勿為惡。」猶如迴響應聲。比方有個地方,這裡叫一聲,對方就應一聲,你發出聲音,它就迴響。又如影子隨形,你有身形,就有影子。終究無法免離罪禍,所以你要謹慎,從此以後要改過自新,不要再作惡,你作了惡,結果惡你自己。
第八章
佛言: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賢不可毀,禍必滅己。
再說二個比喻,一方面勸我們要忍辱,他害不了我們,他害他自己。一方面勸那個惡人,不要再作惡了。
「佛言:惡人害賢者」,「賢者」就是賢善的人。惡人看見賢善的人,就要加害他。「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猶如仰著臉吐口水,想吐到天上去,可是你吐的口水,不但不會吐到天上,反而吐到自己的臉上、身上。
「逆風揚塵,塵不至彼」,你抓一把塵土,要灑到對方身上,可是逆著風,塵土沒有灑到對方身上,「還坌己身」,「坌」念「笨」,指塵土。塵土反而落在自己身上,污染自己的身體。
「賢不可毀」,懇切地勸惡人不要加害賢人,賢人你不可以毀,你毀他毀不了,猶如「仰天而唾,逆風揚塵」。「禍必滅己」,你造的罪業,必定毀滅自己。
第九章
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想要修行用功,被罪業障礙住了,必須先懺悔罪業。罪業懺悔了,要修行用功,惡人來擾亂,忍辱不理他,把惡人對付好了。那麼可以開始修行了,佛接著告訴我們修行的方法,用功不要用錯了。
「佛言:博聞愛道」,學佛法,要廣學多聞,多看經,多聽經,要隨著經文觀想義理。你過去沒有看過經,也沒有聽過經,不懂佛教的名相,現在看多、聽多,一講起來,知道得很多,比方過去不知道什麼叫做六度?現在知道六度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些名相記得很熟,沒有隨文作觀想,依著六度法門修行,盡記些名相,以為自己學到佛法,就錯誤了。「愛道」,是愛好佛道,修行用功,你心外求道,就不能開悟。
「道必難會」,博聞是求解,愛道是修行,一走錯了路,想會悟佛道悟不了。所以博聞求解是對的,但要隨文作觀,不可以專記名相。愛道修行是對的,但不可以心外求道。
怎樣才正確呢?「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守持著你發的菩提志願,不要妄失菩提心,奉行菩薩道,你的菩薩道就大了。
第十章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第十章勸我們要隨喜功德,《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五者隨喜功德,見人家做功德,你發隨喜心,就是大修行。
「佛言:覩人施道,助之歡喜」,「覩」是看見。你看見人家在行佈施之道,或者施財,或者施法,你看見很歡喜,並盡你的力量去幫助他,使行佈施之道的那個人生歡喜。比方人家要行財佈施,你看見了,也參加一份,把這個功德做圓滿,對方一定很歡喜。比方對方要發心行法佈施,講經說法,但沒有講堂,你有個房子很大,可以給他作講堂;或者人家有了講堂,你幫忙搬桌椅,方便大家來聽法,幫助他行法佈施。「得福甚大」,《法華經》上有明文,有人在講《法華經》,大家都來聽,最後來了一個人,找不到座位要走了,你把座位讓出來一半,給他坐下來聽,你得福甚大。為什麼得福甚大呢?因為他到講堂來,找不到座位,經聽不下去,要走了。你給他找一個座位,讓他坐下來聽,他雖然第一次來聽經,但是他的善根發現得很快,勇猛精進,辦道進步得很快,不是你成就的嗎?
「沙門問曰:」一位比丘問佛:「此福盡乎?」人家在做功德,幫助的人得的福很大,是否把作功德那人的福占去了?為什麼問這問題呢?因為初發心做功德的人,怕別人搶了他的功德,人家要幫助他,反而不歡喜,所以才起疑惑問佛。
佛就說一個譬喻,「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譬如你有一支火把,數千百人,每人拿一支火把,來分取你火把的火,作什麼呢?「熟食除冥」,「熟食」是作飯。「除冥」,晚上點燈照明,除黑暗之冥。你的火把被分過去,依然如故,不會因此滅掉。「福亦如之」,福也是如此,你所修的福,別人分不了,你的福還是你的福。
《維摩詰經》上有個無盡燈的法門,比如你有一盞燈火,別人到你這裡來點燈,他把燈火點著了,你的燈火不會受損。《維摩詰經》要我們發心,叫大家來點燈,大家有了燈火,再希望別人來點。就如你一個人在講經說法,希望大家都來聽,聽了法都去弘法,各人再各開一個講堂。比方我們現在講堂有一百多人,以後成了一百多個法師,在一百多個講堂講經,再變成幾千個法師、幾千個講堂,這叫無盡燈。一盞燈能夠分成無盡盞的燈,叫無盡燈法門,這個功德無量。
第十一章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第十章講到看見人家行佈施之道,要隨喜功德,第十一章就講行佈施之道,佈施有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這章講的是財佈施。財佈施有上施、下施,上施是對上位的人行佈施,下施是對下位的人行佈施。現在佛門上施叫供養,下施叫結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叫我們行供養、結緣呢?是叫我們種福田。種福田,一種是要我們發心,二種是要分別福田。《四十二章經》是分別福田,你種福種在不好的田裡,收的福很少;種的福田好,得的福就很多。較量福田不同,下面一共有九番比較。
「佛言: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財佈施叫打齋,平常叫打齋供眾,要是你打齋供養佛菩薩,福報大了!這章說世間的惡人,我們也應該與他結緣,但是你供養惡人,他的田地不好,你得的福很少。要是供養善人,就得福多。你供養世間的惡人一百位,不如供養一位善人。你供養善人一千位,不如供養一位持五戒的居士。這三種較量都是凡夫,不應該說供養,應該說跟他們打齋結緣。
下面的比較都是上施,供養聖人,供養的聖人不同,得的福報也不同。「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須陀洹」是初果聖人,你供養一萬個持五戒的人,不如供養一個初果聖人。「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斯陀含是二果聖人,你供養一百萬個初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二果聖人。「飯千萬斯陀含,不如飯一阿那含。」阿那含是三果聖人,你供養一千萬個二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三果聖人。「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阿羅漢是四果聖人,你供養一億個三果聖人,不如供養一個四果聖人。「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辟支佛」翻成中國話叫「緣覺」,他觀十二因緣而覺悟。你供養十億個阿羅漢,不如供養一個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佛是最高的果位,你供養一百億個辟支佛,不如供養一位三世諸佛。三世是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你只要供養一位佛,就遠超過供養一百億個辟支佛的功德。
「飯千億三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前面有八番比較,最後再加上一番,變成九番比較。你供養一千億個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位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先消文,再釋義。「無念」,內無心念。「無住」,外不住境。《金剛經》上說:「菩薩于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叫我們行菩薩道,行佈施要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就是你行佈施,不住於六塵境界。「無念無住」,就是內心無念,心外無境。「無修無證之者」,他是稱性起修,修即無修,全修作證,證無別證,以上是消文。
我們學佛,知道佛果最高無上,怎麼又來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比佛還要高,這是什麼人?要解釋這個道理,就得研究教義。佛有三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沒有相,報身、化身有相。報身應該翻成「盧舍那佛」,但是《華嚴經》翻譯成「毗盧遮那佛」。報身佛是修了無量功行,得到功德之報,所以叫報身。
《梵網經》說:我們住的這個世界叫華藏世界,華藏世界像一朵大蓮花,教化華藏世界的報身佛,叫毗盧遮那佛,這朵蓮花有一千片蓮花葉,每一片蓮花葉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由報身佛變化出來一千尊釋迦牟尼佛,每一尊釋迦牟尼佛,教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有一百億個小世界,每一個小世界有一尊釋迦牟尼佛。由一千尊釋迦牟尼佛,每一尊再變化出一百億尊釋迦牟尼佛。教化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叫勝應身,是殊勝的應化身,是大化身佛;教化一個小世界,叫做劣應身,是小化身佛。
我們念釋迦牟尼佛的德號,是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為什麼叫千百億呢?因為由報身佛先變化出來一千尊大化身佛,由一千尊大化身佛,每一尊再變化出一百億小化身佛。經上所指的三世諸佛,就是指小化身佛,因為小化身佛,是小乘教的佛,比辟支佛高一級。在圓教菩薩來說,他連十信位都還沒有修圓滿,小化身佛只是第九信的菩薩。
再講最後這個比較,「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是什麼人呢?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初住叫做「發心住」。圓教的菩薩,證到初住以後,能分身百界作佛,分化自己的身,在一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作佛。再比較數目,這位元圓教初住菩薩,能在一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作佛,超過千億三世諸佛十倍,所以供養千億三世諸佛,不如供養一位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
中國大乘有八個宗派,佛經很多,有的經談「有」,有的經談「空」,有的說「不有不空」,有的說「亦有亦空」,這些道理很難分別。天臺宗智者大師,把一切佛經分為藏、通、別、圓四個教。藏教是小乘教,通教是初步的大乘,通於小乘又通於大乘。小乘教等於現在的小學,通教等於初中。別教是別為菩薩說的教,等於高中。圓教等於大學,佛經由淺入深,分成四個教。到了唐朝賢首國師,因為那時候頓教禪宗大興,把頓教禪宗搜羅到教典裡面,分為五個教,叫小、始、終、頓、圓。一、小教。二、始教,是大乘初門。三、終教,大乘的道理講到究竟之處。四、頓教,頓教禪宗。五、圓教。天臺的藏教就是賢首的小教,通教就是始教,別教就是終教,圓教和賢首的圓教一樣,就是少一個頓教。因為天臺智者大師是隋朝人,那時候還沒有頓教禪宗,頓教禪宗是由六祖大師,在唐朝才興盛起來。
「三世諸佛」,是指小乘教的佛,「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小乘教的佛,在圓教菩薩來說,十信沒有修圓滿,是第九信的菩薩,十信修圓滿才入初住位,所以無念無住無修無證這個菩薩,超過小乘教的佛。
希望諸位用功研究教義,我為諸位介紹兩部書,一部是《天臺四教儀集注》,一部是《賢首五教儀開蒙增注》。研究教義,不看注解不行,這兩部書在臺北佛教書局都有流通,可以請回來研究。
第十二章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佈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覩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覩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佛言:人有二十難。」前面是要我們去種福田,種到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的圓教菩薩,得福最多。但是我們想修行用功,要透過二十個難關,一個難等於一個關,把你關住了,要透過去這二十難,你才能修學佛道。人有二十難,眾生以差別為性,或者你有這一種難,或者他有那一種難。
「貧窮佈施難」,貧窮的人行佈施最難,因為他衣食住行不具足,生活都顧不來,怎麼能行佈施呢?但是佛經上很多公案,都是貧窮人行佈施,得的感應很大,所以要透過這個難關,省吃儉用,去行佈施,得的福報最大。
「豪貴學道難」,大富大貴的人,受持佛道最難,像持戒、修定、求智慧,都是佛的道法。富貴的人都是前世修來的,因為有善根,所以和佛教容易接近,但是聞了戒定慧的佛道,不能受持。因為富貴的人,五欲之樂太多,所以持戒持不好,修禪定也修不好,求智慧也難,被五欲之樂障礙了。要把難關透過去,大富大貴的人,一定要守持佛道。釋迦牟尼佛就是以身作則,他不是個大富大貴的人嗎?怎麼能出家修道?
「棄命必死難」,古人說:千古艱難唯一死。什麼都容易舍掉,生命舍不掉,因為命只有一條,到了大災大難,要逃命的時候,平常舍不掉的都能舍。比方家財能舍,眷屬能舍,但是命不能舍。要想把命捨棄,說死就死,這是很難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這一個難呢?因為釋迦牟尼佛定的戒律,要受持這個戒律,寧舍生命不犯戒,乃至於失命因緣戒律不犯,尤其是重戒,出家戒、在家菩薩戒,六條重戒都是這樣,到了要我的命的時候,我還是不犯戒。這樣才能把戒受持住,所以棄命必死的難關,我要透過去。
「得覩佛經難」,佛經是文字般若,有了文字般若,能夠學會修行,再起觀照般若,才能證得實相般若,所以佛經是成佛的根本,可是如果我們沒有善根,是看不到佛經的。有的人沒有善根,看到佛經,把佛經當廢紙,不但無法得到佛經的利益,反而造業。唐大圓居士對於唯識宗研究得很好,作了一部《唯識三字經》,可以令初學的人很容易學習唯識宗。最初他不懂佛法,有一次他到一個大寺院去參觀,參觀到後面藏經樓,藏的是清朝的《龍藏》,很大的摺子本,一個樓上就是一部藏經。他看見有一個士兵,拿著藏經練大字,因為大陸上軍隊都住在寺廟裡,出家人不敢惹他們,唐大圓居士就問他:這位先生,怎麼拿佛經來練字?他說:佛經有什麼用?我正好廢物利用,利用它來練大字。唐大圓居士一看藏經,有幾部唯識宗的經很好,藏經樓上沒有人管,於是他拿了幾部唯識宗的經回家看,一看就入門,以後就著《唯識三字經》,所以佛經有善根的人才能看到。沒善根的人看到,像那士兵拿佛經來練大字,反而造業。現在諸位看佛經不難,而且不用拿錢買,送人的經很多,就怕你不看。你要是前生前世沒有種善根,你看不到佛經,所以能看到佛經,就把「得覩佛經難」,這個難關透過去了,千萬不要辜負你的善根,要好好研究佛經,好好依著經義修行。
「生值佛世難」,你出世為人,正好遇到佛出世,這個很難。你遇到佛出世,佛能觀機逗教,他知道你是什麼根機,說的法正應你的機,一說法你就得道,等於名醫治病,應病與藥,給你開一個藥方,吃了藥,你的病就好了。「生值佛世難」,這一個難關,我們透不過去,因為我們的善根太淺薄,出世為人的時候,佛已經涅槃三千年。佛法能住世間,等於佛還住世一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中國佛教史有三千零一十四年,就是正法一千、像法一千年過去了,末法一萬年才過了一千年,還有九千年,我們這個難關算透過去了,但是你要好好修行,你不修行不能了生死,如果這九千年過去了,那才是真正遇不到佛世。
「忍色忍欲難」,「欲」就是五欲:貪財、貪色、貪名、貪食、貪睡。為什麼要貪呢?它是一種欲樂。五欲之樂最重的是色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把色欲特別提出來。我們是凡夫煩惱沒斷,見了五欲之境就動心。佛開示我們,遇到五欲的境界要忍耐,叫貪欲之心不要動,你就把這個難關透過去了。
「見好不求難」,「好」就是外面的五欲境界。上面講的是粗重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廣泛的五欲是色、聲、香、味、觸。色,是物色,不是男女之色,眼睛所看到的都叫色。聲,是耳朵所聽到的聲音。香,是鼻子所聞的香氣。味,是舌頭所嘗的味道。觸,是身體所接觸的感覺。色、聲、香、味、觸,都令人容易生起貪愛心,見到好的你就求。要是不求,這個難關就透過去了。
上面「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是要去貪煩惱。「被辱不瞋難」,是要去瞋煩惱。被人家侮辱、欺侮,或者罵你,或者打你,或者殺你,不動瞋恨心,你要忍受,這是很難的。《金剛經》上說佛過去當忍辱仙人時,遇見歌利王,節節肢解他的身體,他不動瞋念。這是很難很難的一個難關,你要透過去,不然一動瞋恨心,比動貪心來得厲害,叫做「瞋火能燒功德林」,你過去修了多少功德,一動瞋恨,等於一把火把功德林都燒掉了。
「有勢不臨難」,「有勢」就是富貴的人,富人有財勢,貴人有官勢。「不臨」,臨是加臨,不加臨於人,現在說不壓迫人。不用自己的財勢、官勢來壓迫人,這也是很難的,要能透過這個難關。
「觸事無心難」,「觸」是接觸,我們天天都要接觸事情,遇到順境的事,就動貪心。遇見逆境的事,就動瞋恨。接觸事情只管接觸,不動心,這是很難的。
「廣學博究難」,「廣學」廣學一切文字。「博究」博究其義理。廣學包括聞,多聽講;包括看,多看經。廣學多聞,增長智慧。但是還要博究經義,多研究經的義理。廣學屬於聞慧,博究屬於思慧。第九章佛言:「博聞愛道,道必難會。」這章叫眾生「廣學」,怎麼前後文不一樣呢?第九章是說:你要是博聞,執著名相,不深究義理,就成文字障,不能開悟,所以叫你不要執著文字相,不要生文字障。這章不但要你多聞,還要多研究義理,才不會障礙。
「除滅我慢難」,「我慢」是自己覺得了不起。五種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慢是第四種根本煩惱,有我慢,生了障礙,學道不會學下去,所以把我慢貢高除滅,也是很難,這難關要透過去。
「不輕未學難」,「輕」是輕視,這是對著我慢說的,你有我慢煩惱,對於沒有學的人,一定輕視他。比方你學佛法多年,認為自己了不起,這一個人還沒有學佛法,你就輕視他。不輕視沒有學佛法的人,這個心理很難發起來。
「心行平等難」,「心行」就是心念,生心動念,不起差別,管你是久學的,管你是未學的,都有佛性,佛性是平等平等,我的心也應該平等平等,這也是很難的。因為我們一生心動念,即起分別。不起我慢、不輕未學、心行平等,講的都是意業。
「不說是非難」,這是修口業,一開口說話,不是「是」就是「非」,尤其我們佛弟子,無論出家弟子或在家弟子,都是學佛法的,講佛法講不好,講是非卻講得頭頭是道,那是造口業,也是大的難關。
「會善知識難」,「善知識」就是良師益友,最好的師長,最好的道友。如何好呢?佛法瞭解,能講能說,修行也修得很好,解行並重的師長、朋友,都是善知識。要遇到這樣的善知識,很難很難!如果難關透過去,遇到了要久久親近;不久久親近,遇到也等於沒有遇到。
我們中國大乘佛法有八大宗派,其中有一宗是淨土宗,開山祖師是慧遠大師,他在東晉時,親近善知識道安法師二十五年之久,不離開。後來前秦苻堅帶兵要攻打湖北省襄陽,兵災來了,道安法師散眾,說你們各人逃難去,打仗很危險!這時候慧遠法師才離開道安法師,以後到廬山才開淨土宗,成為淨土宗初祖。
「見性學道難」,學佛法先求明心見性,開悟佛理,以後再學道,就是悟後起修,這是很難的。開悟不容易,開了悟,他以為就成了佛,不要再學道了,所以開了悟見了性,再修道,很難很難!
「隨化度人難」,教化眾生,眾生以差別為性,隨著眾生的根機教化他,也是很難很難的難關。
「覩境不動難」,遇到任何境界都不動心,遇見好的境界,不動貪心;遇見不好的境界,不動瞋心,這是很難很難的。
「善解方便難」,這是第二十難,教化眾生要隨化度人,但人不是好度的,直來直去跟他講佛法不能接受,要善解方便,應機說法。我們打念佛七,念大回向文最後兩句:「善知方便度眾生,巧把塵勞為佛事。」你要度眾生,不知道方便法門,度不了眾生。方便法門是「巧把塵勞為佛事」,六塵境界你都能拿來利用,就是把眾生煩惱的境界,拿來作佛事。比方我們要度這個人,他喜歡畫畫,你就要善知方便,告訴他:你喜歡畫畫,不如畫佛菩薩像,能種善根。他接受你的方便法門,你就度了一個眾生。比方這個人喜歡插花,告訴他:你會插花很好,不如插花供佛有功德,這都是巧把塵勞為佛事。
第十三章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沙門問佛」,出家人來請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過去的事都知道,叫宿命通。阿羅漢有六種神通,一、他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盡通,佛當然也有這六種神通。沒有得神通的出家人很羡慕,也想得到神通,尤其更羡慕知道過去的事,於是請問佛:以何因緣,能得宿命通?接著又問:「會其至道?」「會」,就是會悟、開悟。「至道」,就是佛道,佛道至高無上,所以叫至道。
「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淨心」是清淨其心,就是前面說的,我們每一個眾生有十種惡業:身三、口四、意三,把惡業不做,再做十種善業。惡業不順佛道,一定要戒之。善業與佛道相順,應儘量去做,但是不可以著相,著了相,你想得善的果報,還是貪心。所以先把身、口七種惡業去掉,再把意業的貪、瞋、癡去掉,修十種善業,也不要著相,心就清淨了。有十種惡業,心被染汙就不淨。修十種善業,著了相,也被善業染汙。所以學佛法要細心,越聽越精細,惡業不能做,善業也不可執著,這樣子心就清淨了。
「守志」,守持著你的菩提志願,不要退了菩提心,不要忘失菩提心。你學佛法發過菩提心,這就是你的志願。「依願引行,以行填願。」依著菩提大願,引起來行菩薩道,以菩薩道的行門,把你的菩提願填滿。你要是發了菩提心,不行菩薩道,發了願等於沒有發。所以守持著你的菩提志願,一定要行菩薩道去度眾生,叫眾生修十善業。
我們的心體譬如鏡子,本來是清清淨淨的,被黑墨染汙了,把黑墨磨掉,等於把惡業禁止了。修善業,你一著相,等於鏡子被白粉染汙了,那鏡子還是不清淨,所以修善業不可執著,才能清淨其心。
我們聽佛法不細心聽,聽了一半,忘了一半,等到修行的時候,修了一半,忘了一半。要去惡業記住了,把惡業去掉了,善業沒有做。這在禪宗叫做落於無事家中,沒有事做,惡事不做,好事也不做,這樣能會至道,能成佛嗎?所以聽佛法要細心聽,修行要細心修,惡業要完全去掉,善業要做得越多越好,但是不可以著相,不然,怎麼能成佛呢?「可會至道」,在佛那一方面說,可以會悟到佛道。在我們本份上說,可以開悟到自己的佛性。
「譬如磨鏡」,說個譬喻,心等於一個大明鏡,明鏡現在不明,因為上面有塵垢。「垢去」,你把鏡子上面的塵垢磨掉。「明存」,鏡子本來具有的光明存在,不會看不見了。這個譬喻很好,修行不是修佛性,佛性本來有,被無明煩惱蓋覆住了,所以修行是破無明、去煩惱,等於磨鏡子,鏡子的光明本來就有,不是你磨出來的。你去磨木板,能磨出光明嗎?它沒有光明,你怎麼磨也磨不出來。鏡子本來有光明,被塵垢蓋覆住了,所以需要磨,把塵垢磨掉,光明就現出來,一現出來光明就永遠存在,不會再失掉,所以只要開悟,悟到自己的佛性,不會再失掉。
再答覆他怎麼知道宿命?「斷欲無求,當得宿命。」「欲」是愛欲,「求」是求得。你貪圖五欲之樂:財、色、名、食、睡,這是粗重的五欲,要不得。色、聲、香、味、觸,是廣泛的五欲之境,也要不得,也要斷除。世間凡夫的五欲,都去掉了,你愛佛法,愛宿命通,還不是愛欲嗎?你不求五欲,求宿命通,還不是求得嗎?所以你有愛欲之心,有求得之心,宿命通顯不出來。要把你的愛欲斷得乾乾淨淨,世間法的五欲,不要愛,也不要求,這樣你的心才能清淨。神通是真心的妙用,只要你的心淨,光明現出來,六種神通都具足,不是單有一個宿命通。你有欲望之心,有求得神通的心,決定不會得到神通。
出家人問佛,先問如何才能得宿命通?再問如何會到佛道?佛先答覆他如何得到佛道,再答覆他宿命通,前後順序顛倒,因為學佛法決不能求神通,要先斷煩惱,心裡清淨了,光明現出來就是神通。神通不要求自然得到,你有個求得之心,決定得不到神通,你不依著佛的開示下功夫,不去斷煩惱,要求神通,非著魔不可。因為魔是過去的冤家對頭,落到鬼神道,鬼神也有五種神通,他看見你煩惱不斷,要求神通,他正好要找你報仇,就趁隙而入。你門關起來,他進不來,如果你開了一個縫,他就進來了。他看你不斷煩惱,在求神通,就來加被你,讓你得了小小神通,你就執著得厲害,以為真得神通了,就越魔越厲害!按現在的話說,就是得了精神病。所謂:「不怕千生不悟,就怕一生著魔。」你沒有開悟不要緊,慢慢修,還知道修。著了魔,顛倒錯亂,不知道修,就糟糕了!
鬼神若加被你,你就超出平常人的境界,最近幾年發現有一個出家人,他很多天不吃飯也不餓,他師父嚇得不得了,把他送到台大醫院檢查。不吃飯不餓,可能胃生病了,作了七天檢查,胃一點毛病也沒有。還有一個人能吃十幾個人的飯量,廟裡的人把飯煮好,問他能把這些飯都吃下肚嗎?他真的把十幾個人的飯量,都吃下去了,你想想看:這不是著魔嗎?不吃飯能成佛嗎?吃十幾個人的飯能成佛嗎?這不是顛倒錯亂嗎?
要是真正得了神通,不可以說,也不可以隨便顯神通,要在降伏外道的時候,才可以顯神通。前面講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迦葉摩騰顯神通,他到中國四年之久,沒有顯神通,因為沒有顯神通的因緣,到了和道士比賽,要降伏外道時才顯神通。若你有神通,有人問你,不能說。若開口就說:我得了什麼神通,這個人決定是著魔了。
第十四章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沙門問佛:何者為善?何者最大?」這個「善」,不是世間善,是出世間善。「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佛答覆他:你去行菩薩道,守持著你的真心、菩提心,就是最善。你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要是你的菩提志願和菩薩道相合,就是最大。
第十五章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心垢滅盡,淨無瑕穢,是為最明。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十方所有,無有不見,無有不知,無有不聞,得一切智,可謂明矣!
「沙門問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什麼法的力量最多?什麼法最光明?「佛言」,佛答覆他,「忍辱多力」,忍辱的力量最多,為什麼?「不懷惡故」,他能忍辱,不動瞋恨,心中不懷惡念。「兼加安健」,他心裡沒有惡念,加上安定堅強,生出來一種最大的力量。前面叫我們要忍辱,有人罵我們,我們不要報復他,要安忍不動。他罵我,我不接受,他把罵的惡業,還至自己身上。這章再假藉一位出家人請問,佛再講,忍辱能發生一種最大的力量。忍辱有三種:一、生忍,就是忍于眾生,也叫耐怨害忍,忍是忍耐,有冤家對頭來加害我,我能忍耐。加害於我的冤家對頭是個眾生,叫做生忍,也叫做眾生忍。二、法忍,就是心外之法,要是境界逼迫你的身心,你受了苦,能夠安受,不動其心,叫做法忍,也叫做安受苦忍。三、無生法忍,這是最高的一種忍。能夠對無生法,安忍不動,叫做無生法忍。能夠諦察無生法,也叫做諦察法忍。這個意義最高,也叫做第一義忍。
舉一個例證,虛雲老和尚發願要朝五臺山,報答母親的恩,從南海普陀山起拜,三步一拜,拜到五臺山,拜了三年之久,颳風下雨他能夠忍苦,夏天再熱,他還是堅持要拜。冬天再冷,北方會下雪,他還是要拜,這都是安受苦忍。有土匪找他要錢,他沒有錢,就把他打了一頓。後來估計他有錢再打,這一回打得更厲害,把他打死了!七天之後,他竟然又醒過來,但是對於打他的土匪,他不動瞋恨心,這就是耐怨害忍,也叫眾生忍。他既能安受苦忍,又能夠耐怨害忍,自然證得無生法忍。但是他沒有講給我們聽,他活到一百二十歲,成為德高望重的大和尚。
還有《金剛經》上釋迦牟尼佛現身說法,他前生前世當忍辱仙人時,遇見歌利王割截他的身體,節節肢解,他不動瞋恨心,才顯出他的力量大。他對於歌利王不但惡念不起,還發了願,得了道要先度他。前面講五比丘時講過,第一個開悟的憍陳如,就是那時候的歌利王,佛成佛之後就先度他,這都是忍辱的功夫。
以上舉虛雲老和尚,和釋迦牟尼佛過去當忍辱仙人時,忍辱的力量,給我們作榜樣,我們遇到逆境,要忍辱。比方你想要來聽經,這種機會很難得,但天氣太熱,你不想來;下點雨,你也不想來,一點忍力都沒有!到這裡來,出家眾或者在家信眾,說了不如你的意的話就不來,這都是沒有忍辱的力量。一點天熱,一點下雨,這是法忍。出家眾或在家信眾,對你說不如你意的話,這是眾生忍,所以要學著忍辱。
再看經文,「忍者無惡,必為人尊。」你為什麼不能忍呢?你怕不如人,要跟人爭強勝,不曉得越爭,人家越看不起你。你能忍辱,不懷惡念,自然不做惡事,不說惡話,人家會更加尊敬你。
再答覆第二個問題,什麼法最光明?「心垢滅盡」,你的真心最光明,真心現在怎麼現不出光明呢?被無明煩惱染垢了。你用功修行,斷無明煩惱,把染垢滅盡。「瑕」是玉石有了裂縫。「穢」是清淨的鏡子,被塵土所染。「淨無瑕穢」,就是真心清清淨淨,等於玉石無瑕,明鏡無穢一樣。「是為最明」,這時候最光明了。這是講把心垢滅盡,真心之體最光明,因為真心之體起了妙用,就得一切智。
「未有天地,逮於今日。」從沒有天地之前,一直到今天,講的是時間。「十方所有」,「十方」是東西南北、四維上下,講的是空間。一切所有,「無有不見」,眼睛起了智慧,沒有看不見的。「無有不知」,心裡起了智慧,沒有不知道的。「無有不聞」,耳朵起了智慧,沒有聽不見的。「得一切智,可謂明矣!」為什麼眼睛、心、耳朵都起妙用呢?因為證得一切智,真心之體起了光明,所以能夠看見一切法,能夠知道一切法,能夠聽見一切法,可以說是最光明了。
第十六章
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覩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第二章講「斷欲去愛」,第三章講「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第十六章,「佛言:人懷愛欲,不見道者」,「愛欲」叫你愚癡,叫你蔽覆,你真心具有的光明現不出來,就是愛欲害的,所以你要是懷念愛欲,不肯斷欲去愛,你是見不到佛道的。「譬如澄水」,「澄水」指清水,比方我們讚歎佛的偈子:「紺目澄清四大海」,佛的眼睛沒有塵垢,叫做澄清。這裡念「瞪」,是指有泥沙的水,把它澄清了,但泥沙還在下麵。「致手攪之」,「致」是「用」。你不去愛欲,等於用手攪一盆澄清的水,把沉底的泥沙攪起來,清水攪成濁水。
「眾人共臨,無有覩其影者。」你把一盆清水攪成渾濁的水,不要說一個人來看他的影子看不到,眾人想從這一盆水中,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找不到,因為水被攪濁了。
「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交錯」是交互錯亂。愛欲心是一個妄想,接著一個妄想,交互錯亂。我們的心本來是清淨的,愛欲心生起來,把你的清淨心攪成渾濁的心,所以你想見佛道見不到。
「汝等沙門,當舍愛欲」,《四十二章經》是對著比丘說法,實際包括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不過以比丘作當機者。你要修行辦道,應當要捨棄愛欲,愛欲是染垢之法。「愛欲垢盡,道可見矣!」把愛欲斷盡,佛道就可以見到了。
你聽懂這個道理,再研究經典,隨文作觀,心裡覺得非常的清淨,你研究的道理,會記得很清楚。但是當你正在研究經典的時候,忽然打了一個妄想,或者想到貪錢財,或者想到貪男女之色,這時心中的渾濁生起來,你看經看了半天,一句也不記得,怎麼能見到道呢?你打坐時,忽然打起妄想,或者貪財,或者貪色,渾濁一生起來,心中亂糟糟的。你平常每次坐一小時,坐得很好。今天坐一小時,坐得身心不安,就是自己把心攪渾濁了。
第十七章
佛言: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
「夫見道者」,「見道」,就是見到至高無上的佛道,也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怎樣能大徹大悟呢?就是去除愛欲,斷了無明煩惱。這裡起了二個疑惑?一、不知道開悟是什麼樣子?二、恐怕無明煩惱不容易斷掉,因為是無始劫就帶來的,怎樣能把它斷盡呢?這一章就告訴我們。
「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譬如你拿火把,進入一間黑暗的房間之中,黑暗立即滅掉。「而明獨存」,黑暗的房間,變成光明的房間,只有光明獨自存在。這就是:「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你不要怕無明煩惱破不了,因為無明煩惱沒有本體、自性。譬如這一間房子,暗了一千年,你今天點個燈,那一千年的黑暗,瞬間就破了。就怕你的智慧不現前,智慧一現前,無明煩惱都斷掉。
「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學佛的道,見到真諦之理,智慧現前,無明就滅了,你真心的光明常存不滅。
第十八章
佛言: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言:吾法」,「吾」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吾法」就是佛的法,佛的法是甚深之法,所以下面四句文很難懂!
「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這四句就是佛的深法,前面講,你先要依文解義,瞭解佛的深理,才能夠開悟。諸位靜下心來聽,決定會叫你聽得懂。依文解義,是把文字之中所含的義理,解釋清楚。開悟很難,依文解義很容易,我們看這四句,文字不容易瞭解,道理好像很深,這都是聽經太少的緣故。要是你常常聽經,常常看經,多聞熏習,名相熟了,義理熟了,就很容易瞭解。因為佛法是心法,是人人本具的真心、佛性,這些道理是我們本來具有的,一聽就會瞭解。不過佛經上釋迦牟尼佛的開示,你要諦聽諦聽!諦是詳實為義,你要詳詳細細地聽,實實在在地聽,這個時候,切不可以打妄想,哪怕你是第一次聽到,也可以聽得懂。
這四句經文我作三番解釋,第一番先就經文解釋,就是叫我們修行用功,不可以起分別心,心裡頭不可以動妄念,動一個念頭就有能、有所,由兩個念頭再起來很多念頭。能是能念之心,所是所念之法,你一動念頭,裡面有個能念之心,心外有個所念之法,這樣起了分別就不是佛法。所以一定要不起分別,能所雙亡,亡就是把它空掉,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都把它空掉,這個時候就與佛法相應。懂得這原則,這四句經文,就好消通。
先解釋第一句,「吾法念無念念」,佛的法,不是斷滅空,沒有了的空,也不是虛空的空。佛法是真空,真空不空,還是有個心念,但是不起分別。順著文解釋,雖有心念,但沒有能念、所念,不起分別,沒有能所,能所雙亡。下面兩個念字,就是能念、所念,沒有能念、所念的分別,所以叫做「念無念念」。
再說一個譬喻,把第一句解釋明白,我們的心念不起分別,就是真心之體現前,真心之體的靈知靈覺有妙用!真心之體,等於鏡子的體,鏡子有照的功能,起照的妙用,人來照人,物來照物。鏡子沒有分別,它沒有說:我是能照的,人、物是所照的,它能所雙亡,能所皆空,但是它有體有用。我們人人本具真心,本具妙用,但不是分別出來的,跟鏡子有本體,能夠照人照物,而不起分別一樣。
懂得「念無念念」的解釋,下面三句就好懂了。第二句,「行無行行」,「行」是行菩薩道,你發了菩提心,要行菩薩道,不要起分別,一起分別就著相,菩薩道就行不好。所以雖然行菩薩道,但沒有能行所行的分別,才是真正的行菩薩道。要是在修行菩薩道的時候,起了分別,你的菩薩道不能普遍實行。因為我們度眾生,要冤親平等,不管他是我的冤家,還是我的親人,我平等的度脫。你要是一起分別,親人跟我有緣,我才度他。冤家跟我有冤仇,我怎麼肯度他呢?這樣你的菩提心就不普遍,你的菩薩道也不能普遍,被分別心障礙住了。所以行菩薩道的時候,不要起分別,不可以有能行、所行之念。
第三句,「言無言言」,「言」是說法,不是閒言閒語。說法時,你只管說法,不能起分別。雖然你言,無能言所言,才是平等說法。說法不能著說法的相,我能說法,法是我所說的,有能、有所,起了分別。起了分別有什麼不好呢?一、用分別心講出來的法,與佛的深理不能相契合。二、增長我慢的煩惱,以為別人都不會講經說法,只有自己會講經說法,我慢增長起來,你以為天天在講經說法,天天在轉*輪,卻不知天天在養無明。你講得時間越久,無明增長得越大,所以有一句土話:「法師的架子大!」就是法師難款待,這樣款待也不好,那樣款待也不好,因為法師容易發脾氣,無明太大了。哪來的無明呢?自己天天講經養起來的,所以你以為你在轉*輪,實際在養無明。
第四句,「修無修修」,修行用功,修的是大乘行門,不是自己斷煩惱、了生死的小乘行門。大乘行門要修一切善法,度一切眾生,但是不許起分別心。修善法儘管修,度眾生儘管度,天天在修行,但是不許起能修、所修,叫「修無修修」。以上是第一番解釋,依著經文來解釋義理。
第二番解釋,依著《金剛經》來解釋,第一句,「念無念念」,就是《金剛經》上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起一個心,就是生起一個念,但是無所住,不住一切法,就無能無所,沒有能念所念。雖然生其心,而無所住,這樣才是「念無念念」。
第二句,「行無行行」,「行」是行菩薩道,就是《金剛經》上的「應無所住,行於佈施,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為什麼要行佈施呢?行菩薩道。佈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但是行佈施不住於六塵,要內無能佈施之我,外無所佈施之人,中間自然沒有所佈施的財物,叫三輪體空。終日行佈施,終日行菩薩道,而沒有能行所行。
第三句,「言無言言」,就是《金剛經》上的「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不許執著說法之相,終日說法而不起執著,這樣才是真正的說法。雖然說法,沒有能言所言,叫「言無言言」。
第四句,「修無修修」,大乘菩薩的修行,就是修善法度眾生,就是《金剛經》上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法。」你要修善法,切不可以著相,要離一切相,雖然修行善法,沒有能修所修。行善法要度眾生,而不著度眾生之相,《金剛經》上講「度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就是把一切眾生都度成佛,而沒有一個眾生是我度的。因為你根本不著度眾生的相,叫「修無修修」。
第三番解釋,回應前面經文來解釋,《四十二章經》第一章講「有」,我們出家要持戒,要修苦、集、滅、道四真道行,證得阿羅漢,飛行變化,曠劫壽命,能得神通,能得長壽,都說「有」,沒有說「無」。為什麼第一章講「有」呢?因為眾生把五欲都當成實「有」,才去貪著。你告訴他五欲不可貪,要跟他說「空」,接受不來,先跟他說「有」,拿佛法的「有」,換他世間的「有」。再告訴他世間五欲之樂: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貪了五欲之樂,將來要墮地獄,不如把五欲舍掉,來出家持戒,修四真道行,證得阿羅漢之後,可以神通變化,曠劫長壽多好呢!所以度眾生要有方便,拿佛法之「有」,換取世間之「有」,眾生就容易接受。
第二章講「無」,也就是空,講「內無所得,外無所求」,你想得到阿羅漢,想求得神通變化,那是錯誤的。「無念無作」,內無能念之心,外無所作之境。「非修非證」,依著性來起修,修即無修,全修作證,證得的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的本性不需要修。第二章用「無」字,把第一章佛法之「有」空掉。
第十八章透過「有」、「無」兩關,會歸中道,要修菩薩道,要修中道。「有」,偏到有一邊;「無」,偏到無一邊,各有所偏,把「有」「無」兩關都透過去,才能會歸中道。
這四句經文會歸中道。「念無念念」,念,不是無,不是有,沒有能念所念。「行無行行」,行菩薩道,不是無,但不許著相,也不是有,沒有能行所行。「言無言言」,言,要講經說法,不是無,但是講經說法,無法可說,沒有能言所言,不屬於有。「修無修修」,要修行,不是無,但不許執著,不是有,沒有能修所修。
「會者近爾」,「會」是會悟、開悟,這四句你一定要依著文義,會悟到自己本性上,這個法與你很近,因為是你的心法、本性。「迷者遠乎!」你要是一迷,這個法與你不相干,離你太遠了。
「言語道斷」,言語之道斷滅了,因為佛法不是你講得出來的,我們能講的,都是對待的假名言相。你說有,不是;你說無,也不是;你說亦有亦無,也不是;你說非有非無,也不是,乃至於你把這四句,再分成一百句,都不是,這叫「離四句,絕百非」。要把這些對待的假名言相離開。
《楞嚴經》上說:「但有言說,都無實義。」你天天講經說法,是為使眾生瞭解佛理,依文解義明白了,必須會悟到自己的本心自性。你說的那些語言相,都不是自己的本心自性,說得再玄妙、再高深,還是言語相,不是真實之義。那麼佛的法,不是說出來的言語相,怎麼能夠得到佛的法呢?「唯證相應」,你要開悟,依你所悟的再起修,才能夠證得,證得就與佛的法相應了。你開悟,悟得了;你修行,證得了,是什麼樣子呢?不是言語能說出來的。
古人有一個譬喻:「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喝水,喝的是冷的、暖的,自己知道。你用言語怎麼形容,都無法形容水的冷、暖。比方我們飲的是熱水,要告訴對方,這水熱到什麼程度?你怎樣解釋都不是熱水的本來面目,因為你解釋不太熱,不太熱是什麼樣子?不燙口,不燙口又是什麼樣子?有人說:現在有溫度計,用溫度計一量就知道了,比方不太熱的水,拿溫度計一量,四十度,這溫度還是不容易瞭解。叫對方親自喝一口,你用不著解釋,也不用講幾度,他馬上瞭解了,這叫以心印心。佛法不是言語說出來的,到了言語道斷的時候,唯證相應。
「非物所拘」,「物」包括有情之物、無情之物。「拘」是拘礙,把你系縛、障礙住。有情是眾生,無情是一切山河大地等身外之物,都能夠拘束人、障礙人。等你開悟之後,它系縛不住你,對你不能生障礙。
「差之毫釐,失之須臾。」佛再警告我們,你會悟佛法要細心,不能粗心大意。剛才講的那四句深奧之理,你聽懂就以為開悟了,那是打自己的閑岔。你聽懂了那是佛的理,你自己並沒有開悟,還是凡夫。你的本性什麼樣子?你自己不知道,所以你「差之毫釐」,就「失之須臾」,還沒有開悟,你執著文字相,這叫語言相。心裡在那兒想,想這個樣子是開悟了,想那個樣子是開悟了,這叫心緣相。言語之相不對,你心裡攀緣思慮,還是起分別。前面說沒有能、沒有所,要能所雙亡,你說的想的全是錯,叫做「開口即錯,動念即乖。」你開口講這樣是佛法,那樣是佛法,全錯!你心裡動念頭,這樣是佛法,那樣是佛法,都是錯誤。
第十八章是解理,理要解得圓,解釋得深,不容易懂。懂得深奧之理,要依著所瞭解的理來起修,所以第十九章以後,要腳踏實地修行,屬於事相之法,反而好瞭解。
第十九章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先修無常觀,觀念「慣」,「觀」是觀想,觀察一切法皆無常,最大的法莫過於天地,莫過於世界。天地,不是常住之法;世界,也不是常住之法,要觀想到無常,你才能夠修行佛道。世界無常,我們住的地球,你以為長遠住世,那是大大的錯誤。它是無常之法,有成、住、壞、空。從沒有地球,到形成地球叫成。暫時有,叫住。慢慢壞了,就沒有、空掉了。我們現在住的地球還沒壞,但是將來還是要壞、要空。這個世界以外虛空之中,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很多,都是在成、住、壞、空。我們有時看見虛空之中,忽然劃過一道亮光,那叫流星,到達地球上是一塊石頭,取名叫殞石。殞石就是虛空之中,別個星球爆炸之後,飛到地球,和空氣摩擦,放了光落下來。科學家現在可以在太空中,觀察到殞石雨,那些碎石頭,像下雨的雨點那麼多,虛空之中的星球,壞了很多,這是科學家證明的。《圓覺經》上說虛空之內,世界無邊,「猶如空華,亂起亂滅」,生出的世界很多,壞的世界也很多。
「觀靈覺,即菩提。」世間法都是無常的,迴光返照,照自己靈知靈覺的心,即是菩提。梵語「菩提」,中國話翻成覺道,就是佛的道。成了佛就證得菩提果,最初發成佛的心,叫發菩提心。我靈知靈覺的心,就是佛的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你能這樣觀照佛的菩提道就在我心裡,不向外求,很快就能得到菩提道。
第二十章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這章更好懂了,要腳踏實地修行,觀一切皆是無常,先要破除我執,我執是外面有一個身體,裡面有個妄想心,合起來叫我。但是凡夫執著身體,身見重得很,人人都執著有我,以為身體就是我,所以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為求衣、食、住、行、育、樂,不瞭解這個身體是假合的。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破除身見怎麼破呢?「當念」,就是觀察自己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組合而成。一、地是堅硬之性,我們身體上有骨頭,屬於地大。二、水是濕潤為性,我們身體上有水分、血液,屬於水大。三、火是熱燥為性,身體上有暖氣,屬於火大。四、風大是流動為性,我們能呼吸,身體會活動,屬於風大。這四大種「各自有名,都無我者。」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沒有哪一個是我,找個我,找不到。假若每一個都是我,變成四個我。「我既都無,其如幻耳!」既然在四大中都找不到有個我,那麼我這個身體是幻化,不是真實的,叫四大假我,像變幻術變出來一樣,這樣就把身見破掉,身見一破掉,我執很容易破掉。
第二十一章
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後。
這章勸我們不要貪名。「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世間的人為什麼要貪名呢?隨他情欲之心起的執著。他要貪圖聲名,但是不容易得到。他今天貪名,明天貪名,「聲名顯著」,等到社會上都知道他的大名。「身已故矣」,他的壽命也到了,人也該死了。
「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世間的聲名,是平常的聲名,你要去貪;佛道才是真實的,你不去學。你要貪世間的名,世間的名很不容易貪到,要用一番功夫。就算讓你貪到了,也是平常的聲名,可是你的生命已經盡了。「枉功」,你用這些功都是冤枉的。「勞形」,求聲名,奔波勞碌,勞累你的身形,也是冤枉的,得到虛名有何好處呢?所以應該學道。
「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譬如燒香,雖然人家可以聞見香氣,但是香已經燒完了。下面再警策我們,「危身之火,而在其後。」你貪圖虛名,名聲雖然得到了,你的壽命也盡了,像香燒完了一樣。危害你身體的火,就在貪名的後面,平常講「樹大招風,名大招禍。」颱風來了,把大樹先吹倒,因為樹大,招的風也大。你的聲名大,招來的災禍也大。危害你身體的火,是在你求聲名之後跟著來的,你要注意:不要貪名。
第二十二章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
「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五欲之樂:財、色、名、食、睡,前面勸我們不要貪名,這裡再勸我們不要貪財、貪色。眾生為什麼要貪財、貪色,不肯舍離呢?好像刀刃上有點蜂蜜。「不足一餐之美」,不能當一頓飯吃飽。「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舐」是用舌頭舔取東西。小孩子不知道刀刃危險,看見刀刃有蜜,就用舌頭舔,把舌頭割破了。「小兒」,就是譬喻沒有智慧,貪圖財色,結果把自己貪圖到地獄裡去的人。
第二十三章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人」指凡夫,「系」是系縛,「舍宅」,指家產。佛說:凡夫被妻子、家產系縛,「甚於牢獄」,比牢獄還厲害,為什麼呢?「牢獄有散釋之期」,因為坐監牢有坐滿的一天,可以把你放出來。「妻子無遠離之念」,妻子永遠系縛你,不能遠離。
「情愛於色」,這是對男性說法,就是愛女色。「豈憚驅馳」,「豈」是哪裡,「憚」是害怕。「驅馳」,是騎馬賓士,形容奔波勞碌。他貪愛女色,哪裡害怕奔波勞碌呢?「雖有虎口之患」,雖然前面有只老虎,走過去,老虎就會吃他,他不怕!「心存甘伏」,為貪圖女色,他甘心降伏,被老虎吃了,也不在乎。
「投泥自溺,故曰凡夫。」自己投到污泥裡面,把自己溺死。這不是投水之溺,因為投到水裡面,還有浮起來的機會,投到污泥裡面,浮不起來,一定要溺死,所以叫做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把妻子、舍宅這一關透過去,你就是超出凡塵的阿羅漢了。
此經是對男眾說法,所以以妻子作物件。你要是女性,把它反過來,女性貪愛丈夫兒女,不怕奔波勞碌,辛苦一輩子,甘心作奴隸。你自己觀照:我為什麼要為丈夫兒女作奴隸呢?自己要覺悟,女性貪愛丈夫、貪愛兒女,一樣等於投泥自溺,一樣是個凡夫。把此關透過去,你也是個阿羅漢。
第二十四章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下面講的都是事相修行,沒有玄妙之理,玄妙之理已講過了,依著玄妙之理腳踏實地修行,不必再談玄說妙了。因為修行要斷煩惱,斷煩惱就要斷欲去愛,你不能斷欲去愛,盡談玄說妙,不是說空話嗎?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愛欲」就是五欲:財、色、名、食、睡,但是五欲比較起來,以色欲最甚。「色之為欲」,色欲甚大,多麼大呢?「其大無外」,沒有比它再大的。「賴有一矣」,五欲幸好只有色欲最大。「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假若五欲裡面,還有一個像色欲這麼大。有二個欲都是其大無外,那麼糟了!普天下沒有一個人可以修道了。
色欲,就是男女之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釋迦牟尼佛示現八相成道,成了道以後,他就現出家相,要度弟子出家,所以把家裡的人,除了淨飯王,國家大事沒人接手不能出家,其他家人都度出家。為什麼要出家呢?因為出了家,男女不結婚,就斷愛欲。愛欲是生死的根本,愛欲不斷,生死不能了,三界超不出去,證阿羅漢都證不到,怎麼能成佛道呢?所以要成佛,必須了生死;要了生死,必須斷愛欲;要斷愛欲,必須要出家。
《四十二章經》都是對出家人說法,但是佛教有四眾弟子,有出家二眾,也有在家二眾,那麼在家二眾不要學《四十二章經》嗎?《四十二章經》談的全是佛法,不學《四十二章經》,就是你不願意學佛法,那麼在家二眾沒有出家,不能斷愛欲,學了《四十二章經》有什麼用呢?一、在家二眾弟子,聽了《四十二章經》,希望你發心出家。二、知道你的因緣不能出家,釋迦牟尼佛才開方便,度在家弟子。在家弟子受五戒,不邪淫。不邪淫者,除了正式夫妻以外,不可以再干犯一切男女,你要好好受持五戒,不能出家就夠慚愧了,除了夫妻以外,再去找其他的男女,實在太對不起釋迦牟尼佛了。再進一步,在家菩薩戒,每一個月有六齋日,這六天過出家人的生活,受八關齋戒,前面八條叫關,第九條不非時食,叫做齋。由前面八條戒關閉邪惡之門,作成不非時食的齋法,就是這六天做臨時的出家人,受的八關齋戒是連正淫都不許做。你要好好持六齋日的戒,因為因緣不成熟,不能出家,一個月持六天出家戒,也是種出家的善根,將來因緣成熟,還是希望你們出家。
第二十五章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佛言,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釋迦牟尼佛要我們斷愛欲,你不聽釋迦牟尼佛的開示,不斷愛欲,就好像手裡拿著火把,逆著風走。「必有燒手之患」,一定有燒到手的禍患,愛欲是害人的,一定會遭愛欲的災禍。
第二十六章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天神愈敬,因問道意。佛為解說,即得須陀洹果。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天神」是欲界第六天的天主魔王。魔王把女兒獻給佛,他的女兒相貌美麗,所以叫玉女,把自己的玉女獻給佛作什麼?「欲壞佛意」,想破壞佛的道心。佛不會讓她擾亂,因為佛知道人的身體,只是一具臭皮囊,五臟六腑都是污穢的東西。若依佛經上說,身體內有三十六種不淨之物,叫「革囊眾穢」。「爾來何為?」佛說:你來做什麼呢?「去!吾不用」,去!我不要用你。
「天神愈敬」,魔王看見佛不接受玉女,更加尊敬他。「因問道意」,就請佛開示佛道的意義。「佛為解說」,佛就跟他應機說法,「即得須陀洹果」,魔王就證得初果,入于聖人之流,這就是佛降魔,把魔王度脫了。
《四十二章經》是對比丘說法,因為佛示現的是比丘身,所以他要觀想女人身體是個臭皮囊,說這個法,就是給我們這些比丘、優婆塞聽。我們觀想女人的身體是個臭皮囊,就遠離愛欲了。那麼比丘尼、優婆夷,女眾不要去除愛欲嗎?把它反過來觀想就對了,觀想男眾的身體是臭皮囊,愛男人作什麼呢?
第二十七章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佛言:」佛先說一個譬喻,下面再說法來合譬喻。「夫為道者」,要修學佛道的人。「猶木在水」,好像一塊木材在水裡面。「尋流而行」,順著流水往前走,「不觸兩岸」,這塊木材要流到大海裡,得順著中間走,要是觸到此岸,流不到大海;觸到彼岸,也流不到大海,要不觸到兩岸才可以。「兩岸」,指此岸、彼岸,此岸是生死,彼岸是涅槃。你觸到此岸,就是觸到凡夫的生死,你貪愛煩惱不斷,流轉生死。彼岸是二乘人證得的涅槃,叫做偏空涅槃,不發菩提心,不度眾生。那麼觸到此岸,流轉生死。觸到彼岸,了生死,不去度眾生,這塊木材不會再往前流走。
兩岸中間是流水,表示菩薩的中道,你不留戀生死,也不貪著二乘的涅槃。你修菩薩的中道法門,既不觸此岸,也不觸彼岸。「不為人取」,人怎麼取呢?用情愛來取。你在修行用功行菩薩道,想入佛法的大海,你情愛心不斷,不能斷欲去愛,等於一個人把你這塊木材取去了,流不到大海裡。「不為鬼神所遮」,「鬼神」譬喻一切外道。「遮」是遮擋。你學道,要學佛的正道,你要是學外道,等於鬼神把這塊木材遮擋住了,要再往前流,流不過去了,怎麼能入佛法的大海呢?現在外道很猖獗,眾生真是可憐湣者,他想修道,不修佛法的正道,去修那些鬼神的外道,等於被鬼神遮擋住了,永遠流不到佛法的大海。
「不為洄流所住」,有一種洄流,水打圈轉,木材要是流到那裡,盡轉圈出不去。這譬喻我們要行菩薩道,要直心正念真如,要悟無為法。自己的心不直,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想要這麼修、那麼修,等於掉到洄水的漩渦裡面,轉來轉去,流不到大海裡。
「腐敗」是木材本身爛掉了,譬喻道心退失了。最初發道心,想修菩薩道,想要成佛,這時候把道心退失了,等於木材本身爛掉了一樣。「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木材本身沒有腐敗,譬喻菩薩沒有退失道心,上面這些障礙都沒有障礙住,我保證木材一定可以流到大海裡去。
「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下麵講佛法,來合前面的「不為人取」,你這木材怎麼被人取去?你動了情欲心,被情欲所迷惑。學道的人一定要嚴守自己的道心,不被情欲所迷惑。「不為眾邪所嬈」,合到前面「不為鬼神所遮」。你學道,直心正念真如,要悟無為法。你不要彎彎曲曲,學這個道,學那個道,被眾多邪知邪見所擾亂。「精進無為」,精進辦道,悟無為法,修無為法,證無為法。無為法,前面解釋過,無為者,無所作為,不是我們作為出來的法,是本來具有的,就是我們的真心、佛性。「吾保此人必得道矣」,我保證這個人,決定能證得佛道。
第二十八章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此章佛警策我們:你是初學佛道的凡夫,切不可粗心大意,要謹慎小心,慎勿放逸。「慎勿信汝意」,佛先警告你,不要信你的心意。你的心意是凡夫的妄想心,妄想心是有情感的,情感發生,你自己作不了主。「汝意不可信」,你的心不可以相信,因為你的心是妄想心,會動感情,會生煩惱,動了感情,生了煩惱,你控制不住。
「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這是對男眾說法,「色」是女色,你一定要跟女色遠離,不可以接近,要是會在一起,一定要生禍害。前面說「慎勿信汝意」,先警策我們凡夫,不要粗心大意,以為自己的道心很堅定,跟女色相會,不會動愛欲心。我要度眾生,要度女眾,不跟女色相會,怎麼度她呢?不曉得愛欲是生死的根本,到了跟女色相會的時候,就迷惑了,感情一衝動,控制不住自己,所以生了禍害。
「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你修行辦道,證得四果阿羅漢,你的心才可以相信。因為證得四果阿羅漢,把三界以內的煩惱賊都殺死了,見了女色,不會打妄想,不會生煩惱。煩惱斷盡,了脫生死,所以再不會生禍害。你證得阿羅漢果以後,才可以信你的心意。你是女眾,是個比丘尼,當然要度男眾,你也要注意保持距離。一、不要跟比丘接近,二、不要跟男居士接近,因為彼此都是凡夫,要保持距離。比丘尼也可以證阿羅漢,你證得阿羅漢,才可以度男眾。
第二十九章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這裡越說越詳細,腳踏實地用功,一步一步走,開步怎麼走?遠離女色。怎麼遠離?要把你的眼睛守好,不可以看女色。你眼睛不看女色,就不會打妄想。不要跟女人說話,就不會發生感情。「若與語者」,假若比丘,不能不跟比丘尼講話,也不能不跟女居士講話。「正心思念」,講話的時候,把自己的道心把持好,要端正心念,去除邪念,才可以跟女眾說話。
「正心思念」,就是要起正當的觀想,怎樣觀想呢?「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汙。」我出家當比丘,住在五濁惡世,可是我現在要修清淨法門,要與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你要是位女眾,是位比丘尼,把經文反過來,你要把眼睛守好,不要看男眾,也不要跟男眾多說話。如果一定要說話,要想到我雖然出了家,我是住在五濁惡世,要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被污泥所染汙,不要跟男眾多接近、多說話。不得已要說,要正心息念。
比丘跟女眾講話,要正心觀想,觀想這些女眾都是我的家親眷屬,就不會起淫欲之念。「想其老者如母」,遇見年老的女眾,想她是我母親。「長者如姊」,比我年紀大的,想她是我的姊姊。「少者如妹」,比我年紀小的,想她是我的妹妹。「稚者如子」,年紀很小的女眾,想她是我的女兒。如此觀想,「生度脫心」,你對於女眾不得不說話,把她觀想成你的家親眷屬,我要度脫女眾。「息滅惡念」,就能息滅淫欲念。你對你的家親眷屬,能生淫心嗎?不能。你要度脫你的家親眷屬,能生惡念嗎?不能。這樣叫做「正心思念」,才可以跟女眾講話。
你要是女眾或是比丘尼,在不得不跟男眾講話時,要正心思念,觀想年老的男眾,像你的父親。比你年紀大的,像你的兄長。比你年紀小的,像你的弟弟。再小的,像你的兒子一樣。那麼你對於家親眷屬,應該生起度脫心,要息滅淫欲的惡念,才能跟男眾說話。
第三十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夫為道者,如被乾草」,學道的人,好像身上披著乾草。「火來須避」,遇見火,得趕快避開。火能夠燒草,你身上的草是乾草,遇到火就燃燒,會燒壞你的身體。「道人見欲,必當遠之。」所以學道的人,要是見到欲境現前,一定要遠離,不可以接近。接近,等於披著乾草接近火一樣,一定會燒壞你的身體。
第三十一章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
「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我們是凡夫,煩惱各有偏重,有的人偏重於淫欲,道心雖有,但淫欲煩惱太重,怕控制不住,自己發了狠心,想要斷其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佛告訴他說:你患淫不止,與其斷陰,不如把你的心斷掉。為什麼要斷心呢?「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功曹」就是官長。心就如官長,「陰」等於隨從的人,他是聽官長的命令。你把淫欲心斷掉,等於官長息止了,隨從的人也跟著都息止了。「邪心不止,斷陰何益?」「邪心」就是淫欲心。病根在你的淫欲心,淫欲心不停止下來,還是在打妄想,斷陰有什麼利益呢?
「佛為說偈」,佛為想斷陰的人,前面講了一段開示,再說個偈頌,這就是佛的大慈悲心。因為這個人雖然淫欲煩惱偏重,但他的道心很可取,所以他才會發狠要斷陰,佛就開示要他斷心,這個人還是個可教之才,所以佛再跟他說個偈頌,教導他。「欲生於汝意」,淫欲是由你的淫欲心生起來的。「意以思想生」,淫欲心是由思想分別心生起來的,你因為思想分別,這是男人,那是女人;女人又分這是老女人,那是年輕女人;年輕女人又分這個長得美,那個長得醜,淫欲心因此生起。「二心各寂靜」,你把兩個心寂靜下來,先要寂靜你的思想心,不要起分別,因為你打妄想才起分別。妄想心沒有本體自性,你不起分別,就不起思想心,思想心寂靜下來,就不會起淫欲心,淫欲心也寂靜下來。分別心不起分別,淫欲心自然不生。「非色」,你見了女色,她不是女色,等於鏡子照影子一樣。「亦非行」,「行」是行動、行為,你把女色看作不是可愛、真實的女色,你自然不會有淫欲的行為。
「佛言:此偈是迦葉佛說」,佛佛相傳,釋迦牟尼佛的上一代是迦葉佛,迦葉佛把這個偈頌傳給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又傳給我們。談玄說妙,再玄再妙,不能夠停止你的分別心,不能停止你的淫欲心,所以如果你能把分別心寂靜下來,淫欲心寂靜下來,這就是妙法,佛佛相傳,也不過傳你這四句偈頌。如果是女眾,你把這偈頌反過來用到自己心裡,對於男眾不起分別心,就不起淫欲念。
第三十二章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于愛,何憂何怖?
「佛言: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凡夫都是本來沒有煩惱找煩惱,愛欲雖有愛欲之樂,不過愛欲之樂會生出來憂愁恐怖的苦惱。怎麼由愛欲而生憂憂愁恐怖的苦惱呢?譬如:你特別愛財,得不到就生起憂愁,想如何才能得到財呢?等你得到了以後,又害怕你得到的財丟掉,或者被賊偷去,或者被土匪搶去,或者被人騙去,生起恐怖之心,患得患失,憂愁恐怖,都是由於愛欲錢財引起來的。「若離于愛,何憂何怖?」假若沒有愛心,不會患得患失,哪有憂愁恐怖呢?
第三十三章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掛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鬪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煩惱多得很,等於一萬個敵人,我們要修道,等於一個人與一萬個敵人作戰。「掛鎧出門」,「掛鎧」是披上鎧甲。一個人要跟一萬人打仗要打起精神,披上鎧甲作戰。「意或怯弱」,心裡或者膽怯懦弱,害怕打不過他們。「或半路而退」,或者半路就退下來。「或格鬪而死」,或者失敗被打死了。「或得勝而還」,或者打勝仗回來。
「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我們凡夫想學佛道,心一定要堅持,用戒、定、慧三種力量,決定可以戰勝諸魔。前面講打仗,要披掛鎧甲,等於嚴持戒律。你想要降伏諸魔,先要嚴持戒律,不能令心意動搖。心要是堅持起來,就不會有怯弱之意,這是譬如持戒的力量。「精進勇銳」,心堅持不會動搖,精進之力、勇銳之氣發出來,只有往前精進,不會半路而退,這是譬喻定力的力量。「不畏前境」,想打勝仗,不可畏懼前面的境界,假如你把一萬人不當一回事,決定不會戰敗,這是譬喻智慧的力量。
「破滅眾魔」,煩惱各式各樣,根本煩惱是貪、瞋、癡、慢、疑五個。枝末煩惱無量無邊,煩惱魔,加五陰魔:色、受、想、行、識,再加天魔、死魔,叫做「眾魔」。眾魔雖然很多,等於一萬個敵人,你用戒、定、慧三種力量,結果把眾魔破滅了。「而得道果」,證得佛道之果,就是合著戒、定、慧三種力量,結果打勝仗回來了。
第三十四章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佛問之曰:汝昔在家,曾為何業?對曰:愛彈琴。佛言:弦緩如何?對曰:不鳴矣!弦急如何?對曰:聲絕矣!急緩得中如何?對曰:諸音普矣!佛言:沙門學道亦然,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
「沙門夜誦迦葉佛遺教經」,有一個比丘深夜用功,誦迦葉佛的《佛遺教經》,迦葉佛是過去佛,是釋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這裡有一個疑問:每一尊佛出世都講經說法,說的法叫經,這一尊佛涅槃了以後,佛經就流傳後世,有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等到末法時代過去,佛經都沒有了。過了很久的時間,另一尊佛又出世,再重新說法。如上面講的,迦葉佛涅槃之後,他說的經不是都沒有了,怎麼這位比丘會誦到迦葉佛的《佛遺教經》呢?這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叫「佛佛相傳」。第三十一章有一個人要斷陰,佛跟他說你斷陰不如斷心,說了一個偈頌,那個偈頌也是迦葉佛說的,釋迦牟尼佛流傳下來的。
現在《佛遺教三經合訂本》,其中《佛遺教經》,是釋迦牟尼佛臨涅槃的時候說的,文義非常懇切。這個比丘深夜在誦迦葉佛的《佛遺教經》,「其聲悲緊,思悔欲退。」越誦心裡越覺得悲痛、緊張,心想出了家,一定要破無明、斷煩惱、了生死、成佛道,想到自己做不來,產生後悔之心,想退道還俗。比丘都受過比丘戒,想退道還俗,就得舍戒還俗,這個比丘就跟佛說,他要舍戒還俗。佛就問他:你為什麼要舍戒還俗呢?他說:我誦迦葉佛的《佛遺教經》,感覺悲痛緊張得厲害,因為斷煩惱、了生死,做不到,想要還俗。「佛問之曰」,佛知道他誦迦葉佛的《佛遺教經》緊張過度,要舍戒還俗,但是佛有大智慧,善解方便,不問他要還俗的事。而是問他:「汝昔在家,曾為何業?」「昔」是從前。你從前在家的時候,曾經做過什麼事呢?「對曰:愛彈琴。」他回答:我在家的時候喜愛彈琴,佛就依著彈琴給他說法,這叫一切法皆是佛法。「佛言:弦緩如何?」「弦」是絲線做的,「緩」是松的意思。佛就問他:琴上面的弦太松會怎樣?「對曰:不鳴矣!」他回答:彈不出聲音來。「弦急如何?」佛問他:弦太緊會怎樣?「對曰:聲絕矣!」一彈,弦就斷了,聲音斷絕了。
佛再問他:「急緩得中如何?」弦調得很適中,不太松、不太緊,會怎樣呢?「對曰:諸音普矣!」什麼音聲都可以彈得出來。「佛言:沙門學道亦然」,佛說:出家人修學佛道跟調弦一樣。「心若調適,道可得矣!」假若把你的心調好,不要太急,不要太緩,再去修學佛道,一定可以得到佛道!
「於道若暴,暴即身疲。」「暴」是急躁。修道要精進,不雜謂之精,不退謂之進。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入道,你不能一下子修八萬四千法門,一次只能修一個法門,看哪一個法門應你的機,就修那一個。你不要太急躁,保持著修行的功夫,慢慢往前進步,只要不退,就叫做進。要是你精進過度,太急躁,身體受不了,會產生疲倦。「其身若疲,意即生惱。」你身體一疲倦,心意上就生起憂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心意一生憂惱,想這佛道難行,就退道修不下去了。退了道,有什麼不好呢?「其行既退,罪必加矣!」退了道不得了,你一退下來,要增加罪過。我們凡夫只有精進辦道,才有了生死、成佛道的希望,你退下來到哪兒去?諸位想想看,退到凡夫位上,只有造業造罪,所以你不能退下來。「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你用功修行,應當綿綿密密往前進,修得你的心清淨安樂,道就不會退失!
大家聽了經要學著修行,我們不發心修行則已,一發心修行,功夫慢慢增加,不要太急躁,太急躁身體受不了,身體一疲倦,道心要退下來。所以前面提到調心,要先調身,身體要調好,我們是凡夫,身體要負擔得了。譬如你發心拜佛,起先不要拜太多,然後慢慢增加。有的人拜佛精進用功,今天拜三千拜,明天一拜都不拜了,因為身體受不了,心意自然生起憂惱,不想再拜了。所以你要會用功,慢慢精進,只要不退步就是進步,身心清淨安樂,你一定可以得道。
拿道源作例證,我民國十九年臘月初八,在湖北省武昌洪山寶通寺閉關,要精進修行,自己不會調適,一進關,用功太急,沒有三個月就得了吐血病,大口吐!一吐就吐了半個痰盂,我在關房裡沒有鏡子,這時臉是什麼顏色,我不知道。但是我看見自己的手,像黃紙那樣黃,差不多身上都沒血了。三寶加被我、憐湣我,後來血不吐了,慢慢又活過來。要不是三寶加被,那次閉關三個月就死了,這就是自己不會用功的關係。
第三十五章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佛言:如人鍛鐵,去滓成器」,我們修行用功,好像用火鍛煉鐵一樣。因為鐵裡面含有雜質,要用火來燒,用鐵錘來打。把鐵裡面的雜質去掉,就可以做成器具。「器即精好」,去了雜質的器具,非常精妙。「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我們修行佛道跟鍛鐵一樣,把心裡面垢染的煩惱去除,行門就清淨了。
前面釋迦牟尼佛開示我們,要斷欲去愛,欲有五種:財、色、名、食、睡,都要去除得乾乾淨淨,才能夠修道。拿我們現在說,大家都在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五欲不斷除,一方面貪念五欲,一方面念阿彌陀佛……,你阿彌陀佛能念得清淨嗎?我們修淨土法門,《阿彌陀經》上說,念七天,念到一心不亂,決定可以生極樂世界。《十六觀經》上說,念十念,就是念十聲,可以生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上也說,念十念就可以生極樂世界。那麼念佛很簡單,結果念佛的人很多,為什麼生極樂世界的人很少,是什麼道理呢?就是我們念佛的心不清淨。現在念佛決不會只念一念,或念十念,或念七天,是天天在念,而且念的佛號很多,可能一天念三千遍,或五千遍,甚至一萬遍、二萬遍都有,結果還是沒有念到一心不亂,為什麼?因為不管念多少聲,都是在那兒數念珠,心裡並不清淨。為什麼念那麼多佛號,心裡還不清淨呢?因為五欲沒有辦法斷除乾淨,等於鐵沒鍛煉,裡面有雜質,打出來的鐵決定不精妙。你的心不清淨,就是五欲打的閑岔,一定要把五欲斷除得乾乾淨淨,你念佛決定能夠念到一心不亂,臨命終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第三十六章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值佛世,遇道者難。既得遇道,興信心難。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
第十二章說人有二十難,等於二十個難關,要是把一個一個難關透過去,決定得道。這章有九種難關,要把它都透過去,決定可以得道。
「佛言:人離惡道,得為人難。」這是第一種難,人生難得。佛經上講要得人身,轉生為一個相貌莊嚴,富貴、長壽的人,一定要沒有造殺、盜、淫、妄的罪業。如果有做一種,就會轉生為貧窮下賤,或者諸根不具的人。「惡道」是三惡道:地獄道、惡鬼道、畜牲道。你造了惡業,才墮落到三惡道裡面。你到三惡道把罪受滿,等於監牢的罪犯服完刑,把你放出來。所以一定要沒有造殺、盜、淫、妄的惡業,才能轉世為人,這很難很難!
這裡有一個疑問,殺、盜、淫、妄是我們受的五戒,全是淨戒,是不是現在世間的人,都是前生前世的五戒弟子轉生的呢?不是這樣講,因為殺、盜、淫、妄本性是惡法,叫性罪。佛叫我們修行,先要把這四種重的惡法戒掉,所以無論你是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要斷除殺、盜、淫、妄這四種性罪。你不是佛弟子,沒有受五戒,造了殺、盜、淫、妄的惡業,一樣會墮地獄。你不是佛弟子,沒有造殺、盜、淫、妄的惡業,一樣能轉為人。
「既得為人,去女即男難。」人分男女,既得為人,不轉女人,轉為男人,這也是很難的。看見這一句,有人認為釋迦牟尼佛重男輕女,這樣你就誤解了。釋迦牟尼佛是就事實闡述,女人的果報比男人不好,在生理上趕不上男人,心理上也趕不上男人,所以佛男眾排在前面,不是重男輕女,而是就果報應該這樣。
「既得為男,六根完具難。」轉為男人身很好,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完具才好。六根不完具,你是個男人還是苦苦惱惱,所以要六根完具很難。
「六根既具,生中國難。」有佛法的國家叫中國,沒有佛法的地方叫邊地。中國不要解釋為中華民國,印度也稱為中國。六根完具,生到有佛法的國家,實在很難很難!
「既生中國,值佛世難。」既然生到有佛法的國家,與佛同時出世,這更難了,我們不是生在佛前,就是生在佛後,佛前佛後是八難之一。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彌勒菩薩尚未下生之前,所以要與佛同時出世,這是很難的。
前面二十種難裡面,也有這一種,我們既然生在釋迦牟尼佛之後,這一個難關過不去。那麼要方便解釋,「佛世」,就是佛的法運還在世間,我們中國佛教歷史才三千年,就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過去了,末法一萬年才過了一千年,還有九千年的法運,這樣算,我們還是生在佛世。
「既值佛世,遇道者難。」「道者」是二十種難裡面的善知識,是修學佛道的人。你遇見修學佛道的人很難,那是善知識,解行並重,佛經解釋得很好,而且依著佛理修行,也修得很好,這叫良師善友。你不懂佛理,他可以講給你聽,讓你瞭解佛理;你不會修行,他能告訴你怎麼修行,要遇到這樣的修道者,這樣的善知識,很難很難!
「既得遇道,興信心難。」已經遇到這樣的善知識,興起信仰心很難,就是佛經聽了,修行也修了,但是信心很難發起來。
「既興信心,發菩提心難。」已經興起信心,相信佛道,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很難!
「既發菩提心,無修無證難。」「無修無證」,修即無修,證即無證,這是大乘圓教的道理。修,不著修的相,證,不著證的相,這個心很難發。一般學佛道的人,發了菩提心,又著發菩提心的相,不能無修無證,所以要無修無證很難!
這九種難,以最後一種最難,你把最後一關透過去,前面八種難,都不算難關了。你一定要無修無證,假若不能無修無證,發了菩提心等於沒有發。菩提心沒有發,等於沒有生信心,這九種難關要一個一個回復。
第三十七章
佛言:佛子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雖常見吾,不順吾戒,終不得道。
三十六章講有九種難,第八種發菩提心難,第九種發了菩提心以後,無修無證難。無修無證前面已經講過兩次,恐怕你落入偏空,怕你著相,才說了再說。但是你不要會錯意思,以為持戒就是著相,那你大錯特錯,所以此章特別告訴我們,要注意持戒。
「佛言:佛子」,「佛子」指大乘弟子,因為大乘弟子能夠擔荷佛法,等於佛的孩子。「離吾數千里」,「吾」是佛自稱。你離開我數千里之遠,「憶念吾戒」,你跟我出家,我傳給你的戒法,你心裡要常常憶念不忘。「必得道果」,雖然你離我很遠,沒有關係,一定會得道的。
大乘佛法難學就在這裡,聽了後面忘了前面,這就是我們聽經的毛病。你聽說這也空、那也空,因為持戒修定太麻煩,你不願意持戒修定,所以聽見談空理,特別合你的心意。《四十二章經》第二章:「內無所得,外無所求,……非修非證。」就是談空理,不能著相。第十八章:「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說不要著相,著相就錯。第三十六章,說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還要無修無證,就是不著相。要瞭解不著相,是要你腳踏實地持戒修定,而不可以著相,不是不持戒修定是不著相,如果不持戒修定是不著相,社會上不學佛的人,不都成了佛嗎?
《金剛經》專講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但是你要是錯會了經意,落了個「豁達空」,就是一切都空,結果你什麼也不修,這樣學佛法,一定會學到三惡道裡去。因為你不腳踏實地修行,不持戒修定,順著你的煩惱天天造惡業,一定墮三惡道。《永嘉禪師證道歌》說得好:「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殃禍!」豁達空,也叫做惡取空,一切不在, 乎,什麼因?什麼果?一切皆空嘛!不曉得因果是天然的法律,你空不掉因果,造如是因,一定得如是果;你造了惡業,一定會得惡果。莽莽蕩蕩叫做莽蕩漢,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冒失鬼,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做。莽莽蕩蕩造些惡業,你還能比閻羅王厲害嗎?最後你逃不出閻羅王的勢力,閻羅王一定抓你下地獄。
你說一空一切空,什麼都不著相,你這個道理從哪裡學的呢?你說從《金剛經》學的,這樣你連《金剛經》都譭謗,《金剛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不要著相呢?因為一切相都是虛妄之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就是那些虛妄之相。在那虛妄之相之中,你能夠見到「非相」,見到不是虛妄的真實之相。「即見如來」,你就見到法身如來。須菩提尊者聽到這裡就大徹大悟,但是他關心其他的眾生,恐怕領略不到這甚深的道理,所以須菩提問:「頗有眾生,聞是章句,得生信否?」「頗有」是輕疑之詞,須菩提替眾生擔心,有沒有眾生,聞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章句,能生起信心來呢?釋迦牟尼佛當下就制止他,佛對須菩提說:「莫作是說!」你不要講這樣的話,「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不要說我在世,就是我涅槃以後,正法時代、像法時代,乃至於末法時代,一萬年過了九千五百年,到了最後五百年。就是佛法的法運快結束的時候,要是有一個佛子能夠持戒修福,對於這個章句,還是能生信心。
《金剛經》上「持戒修福」四個字,你怎麼沒有注意到呢?你不持戒、不修福,《金剛經》上的空理,你根本不會悟到,所以修行,你得腳踏實地修,得先戒律持清淨。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到了臨入涅槃的時候,問諸大弟子還有什麼疑惑要趕快問。阿難尊者趨前請問:世尊在世的時候,我們依世尊為師,世尊涅槃以後,我們以誰為師?佛開示他:「以戒為師」。我在世的時候,以我為師,得順守我的戒法。我涅槃以後,你必須以戒為師,要是你不持戒,就是無師之徒,是沒有師父的徒弟,如何能修得好呢?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只說三無漏學:戒學、定學、慧學,這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三大綱要。佛弟子分出家弟子、在家弟子,定學、慧學不分出家、在家弟子,一樣修定,一樣開智慧。但是戒律則不同,受了在家戒,成為在家弟子;受了出家戒,成為出家弟子。按戒學分為四眾弟子,要是你不持戒,要修定、修慧,根本得不到定,也得不到慧。《楞嚴經》上講得很明白:「依戒生定,因定發慧。」三無漏學,以戒學為基本,依戒才能生定,因定才能發慧。你不持戒,根本不會生定發慧,因為你不持戒,身、口、意不清淨,一天到晚為非作惡,怎麼能得到無上的禪定呢?得不到無上的禪定,如何能開般若智慧?所以定慧二學,以戒學為基本,你不持戒,想要修定得智慧,是自己在作夢。要把第三十七章記清楚,如果不持戒,你給佛當侍者也沒有用。
第三十八章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複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此章要作無常觀。「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佛問出家弟子,人的生命在幾何之間?人的生命在幾十年左右,也有活到一百多歲的,但是佛問這話,一定不是說人的生命在幾十年之中。「對曰:數日間。」有一位出家人回答:壽命很短,只有幾天的時間,因為幾天前我還見到這個人,幾天後這個人不在了,可見人命很短促,這就是作無常觀。「佛言:子未知道。」佛說:你不知道我的道法。
「複問一沙門」,佛又問一個出家人,「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第二個出家人聽見第一個出家人,受到佛的呵斥,所以回答:人的壽命,在一頓飯的時間,因為吃飯以前還活著,吃飯以後就去世了,可以說真的無常,但是還是遭佛的呵斥!「佛言:子未知道。」佛說:我的道法,你還是不知道。
「複問一沙門」,佛再問另外一個出家人,「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問到第三人,第三人回答人命在呼吸間,人的生命非常脆弱,一口氣呼出去,吸不進來,這個人就去世了,所以人的生命無常到了極點。「佛言:善哉!」佛大加讚歎說:你講得太好了!「子知道矣!」你知道我說的無常之道。
第十九章,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時間,念非常。」「非常」就是無常,一切都是無常,都不是常住之法,剎那剎那都在生滅。這章專講無常觀,你要觀到人命,念到無常,講這個作什麼呢?修行用功要了生死,生死是個大事,其他都是小事。你怎麼好拖延時間呢?有人說:說實在的,佛學太好了,生死一定要了,不過我現在事情還沒有辦好,過幾年再說。生命能等你幾年嗎?一口氣不來,你就來生來世再說了。你今生今世不了生死,要等到哪一生才了生死呢?
第三十九章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譬如食蜜,中邊皆甜,吾經亦爾。
「佛言:學佛道者,佛所言說,皆應信順。」你學佛道,佛說的經,你都應該信仰、順受。「譬如食蜜,中邊皆甜。」等於吃蜂蜜,吃到第一口是甜的,吃到第二口、第三口,甚至最後一口還是甜的。中間是甜的,兩邊也是甜的,因為蜂蜜本來就是甜的。「吾經亦爾」,我所說的經,也是如此,中間、兩邊皆甜。
這就是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哪一個時間說的法,不是善法,因為都是佛說的法,所以你學佛法,只要是佛說的經都應該信受。不過佛說的法,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他是應機說的。佛涅槃了,你自己看哪一部經應你的機,你就學哪一部經。但是除此以外的經,還是要信受,因為都是佛說的。一部經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你以為正宗分才是重要的道理,序分不要信,流通分更不必信,那你就大錯特錯。食蜜中邊皆甜,正宗分中間是甜的,序分、流通分兩邊也是甜的。所以你學佛說的法,要完全接受、信受。
第四十章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佛言:沙門行道,無如磨牛,身雖行道,心道不行。」在機器做麵粉之前,都用石磨磨麵粉,當時麥子如何磨成麵粉呢?必須用牛來拉石磨。「磨牛」,就是拉石磨的牛,它不走,磨就不會轉動,就不能磨麵粉。所以拉磨的牛,身體在行道,心可沒有行道。佛說:我們出家人要行道,不要學磨牛,身體雖然行道,心裡不行道。「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佛道在哪兒?佛道在心裡,你心裡要是與佛道相應,何必用身體行道呢?
這兩句話不要錯會了意,以為我要修「心道」,身體不必行道,不要修行用功。我們現在要身心相應,曉得佛道不在外,在心內,不只身體行道,心裡也要行道。
第四十一章
佛言: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出離淤泥,乃可蘇息。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言:夫為道者」,修行佛道的人。「如牛負重,行深泥中」,好像一頭牛,背負很重的東西,走在深泥中間。「疲極不敢左右顧視」,它的身體疲乏到了極點,但是不敢左右張望,只能努力一直往前走。「出離淤泥,乃可蘇息。」等到離開淤泥,才可以休息。
「沙門當觀情欲,甚於淤泥。」出家人修學佛道,應當觀想斷除情欲,要是情欲不斷,比牛陷入淤泥裡面還可怕。「直心念道,可免苦矣!」你不要打妄想到情欲上面,直心念著佛道,像那頭牛不敢左右張望,一直努力往前走,才能免除墮落惡道之苦。
第四十二章
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紈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千界,如一訶子。視阿耨池水,如塗足油。視方便門,如化寶聚。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視佛道,如眼前華。視禪定,如須彌柱。視涅槃,如晝夕寤。視倒正,如六龍舞。視平等,如一真地。視興化,如四時木。
這是本經最後一章,「佛言: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過隙塵」就是浮塵。門窗有一個隙縫,陽光從隙縫射進來,在一道光線之中,你能看見很多的塵土飛揚,這叫浮塵。它的份量輕於空氣,不會沉落下來,要是沒有縫隙,陽光透不進來,還看不見浮塵。
我們凡夫有二種執著:我執、法執。前面告訴我們破我執,要先破身見,觀想我的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種假合而成,四大種把它分開,身體沒有了,當體就空了,等於變化的假東西,不要執著。把身體觀空了以後,再觀察我們的妄想心,不過是受、想、行、識四個法,把這四個法分開,妄想心沒有本體、自性。妄想心一空,外面身體也空了,我執就空了。我執空了,還要曉得一切法都是空的,連地、水、火、風都是空的,連受、想、行、識也是空的,叫做破法執,要觀想法空。
我們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蘊都把它觀空,阿羅漢只把五蘊裡面的假我觀空,五蘊裡面沒有我,但是他認為五蘊是實在的。大乘菩薩把五蘊再觀空,所以觀自在菩薩是大乘菩薩,他照見五蘊皆空,我也空,法也空。第四十二章是觀法空、破法執,前面先觀空世間法,後面連佛法都要觀空。
先破世間法,「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國王、諸侯是人間最富貴的人,你想得卻得不到。你把它觀空,不要起執著,王侯之位,沒什麼了不得,都是世間法幻化不實在。所以佛說:我把王侯之位觀照到像浮塵一樣,有什麼可以執著呢?
「視金玉之寶,如瓦礫。」前面是把功名看空,這裡再把金銀財寶觀空。「瓦」是瓦片,「礫」是沙子。金銀七寶之類,在佛眼看來像瓦片、沙子一樣。
「視紈素之服,如敝帛。」「紈素」是綢緞之類。「敝帛」是破布。看見綢緞的衣服,好像破布一樣。
「視大千界,如一訶子。」大千世界很大,一訶子很小,訶子的樣子不常見,像一個桂圓。這就是要破房舍、財產這些執著。一棟房子,你放不下,看大千世界好像一訶子,你還有什麼可以執著呢?
「視阿耨池水」,「阿耨池水」,也叫阿耨大池,翻成中國話叫無惱熱,按文義上的意思,叫清涼水。阿耨大池,在大雪山上面,周圍八百里,很大。「如塗足油」,印度的比丘出去托缽,不許穿襪子、鞋子,要赤腳走路。托缽化飯回來,用完飯要打坐,腳上有塵土,一定要先洗腳,洗了腳,得抹油,叫「塗足油」。因為印度是熱帶地方,赤腳走路,很容易受熱,洗了腳,把塗足油抹一抹,就不會受熱。塗足油,只用一個小杯子裝著,很小。我把很大的阿耨大池,看成像塗足油般很小。
講到這裡,世間法不起執著,都觀空了。下面的佛法也不能執著,也要觀空。
「視方便門,如化寶聚。」度眾生要善解方便,方便法門才能度一切眾生,但是你一起執著,變成法執。「化寶聚」,一大堆的七寶,都是變化出來的,不是真實的。你要觀方便的法門,如變化出來的七寶一樣,不要起執著。
「視無上乘,如夢金帛。」超過權教的大乘,叫一乘,或者叫「無上乘」,或者叫佛乘,就是最高的佛法。眾生沒有成佛,需要用無上乘,等你成了佛,無上乘等於你作夢,夢到的金帛一樣。因為眾生本來是佛,用不著無上乘。所以眾生在還沒有成佛之前,無上乘是最高的佛法,等你成了佛,佛法本來具足,不是從心外來的,等於作夢,夢到了金帛一樣。
「視佛道,如眼前華。」我們尚未成佛之前,要求佛道,等到成佛以後,佛道本來現現成成,不是你修來的,佛道好像眼前的空中花,不是常住的。你看見空中有花,空中本來沒有花,所以在眾生沒有成佛之前,你看到有一個佛道;等你成了佛,哪有佛道可成呢?
「視禪定,如須彌柱。」我們這一個小世界,東、西、南、北四大部洲,中間有一個中心點,叫須彌山,翻成中國話叫妙高山,有八萬四千由旬那麼高。這一個小世界,都由須彌山支撐著,等於一根柱子一樣,叫「須彌柱」。須彌山很重要,但是須彌山是金、銀、琉璃……七寶所成,也是無常之法,須彌山也有空的一天。我們現在要降伏自己的煩惱妄想,需要禪定,等煩惱妄想息滅以後,禪定也是空的,像須彌柱一樣。
「視涅槃,如晝夕寤。」梵語「涅槃」,翻成中國話叫寂滅,就是把無明煩惱都滅除,湛寂不動,證得聖果,就證得涅槃。「晝夕寤」,「晝」是白天,「夕」是晚上,「寤」是睡醒。你尚未證得涅槃之前,無明用事,感覺白天是醒著,實際白天還在睡覺,晚上也睡覺。等到你把無明破了,證得涅槃,不睡覺了,白天醒著,晚上也醒著。
「視倒正,如六龍舞。」凡夫法叫「倒」法,聖人法叫「正」法。凡夫六根「背覺合塵」,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背了自己的覺性,合了塵勞煩惱,就起了顛倒,叫做「倒」法。等到聽到佛法,不起顛倒,六根「背塵合覺」,背了塵勞妄想,合了自己的靈知靈覺,叫做「正」法。實際上還是那六根,等於六條龍在那跳舞,只是頭跟尾巴互換而已。
「視平等,如一真地。」「平等」是對著「次第」說的,不執著次第,一切法完全都平等。對著次第講平等,還不是真平等。平等不要對著次第講,才是真平等。「如一真地」,如真如實地一樣,真如不是離開一切法,另外有一個真如。一切法皆以真如為本體,所以平等就在次第之中顯平等,好像在一切法上顯真如實地。
「視興化,如四時木。」我們教化眾生,要興起佛法,教化眾生不要執著,像四時的花木一樣。到了春天,它就發芽生出樹葉;到了夏天,它就開花;到了秋天,它就結果,它是順著時間走的。我們去度眾生,也是應眾生之機說法,眾生的善根成熟,你一說他就得度,並不是你逼他得度,是他的善根成熟,好像樹要開花結果,是時間到了,所以用不著執著。
佛法難學就在這裡,你沒有破我執之前,先破我執。破我執,得用佛法來破,但是佛法也不能執著,執著就起了法執。所以一切法都要觀空,世間法觀空,佛法也得觀空。你把世間法觀空,執著佛法,還不是法執嗎?所以要把我執、法執都破掉,一切法都要觀空。
《四十二章經》說聽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