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4 23:58:54
|
釋迦牟尼佛
|
| | |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二○一一年修訂版)
—道源長老民國七十四年二月講于臺北淨宗蓮社—
施旺坤 成文
懸談
今天要講的這部經,是《佛說八大人覺經》,在未講這部經之前,先說要講這部經的因緣。佛教是世界宗教的一種,世界上其他的宗教苦於經典太少,佛教則苦於經典太多,翻譯到中國來的經典,在宋朝最初結集藏經的時候,有五千零四十八卷,後來翻譯越來越多,注解越來越多,現在有兩萬多卷,初學的人簡直無從下手。聽經呢?聽這一位法師講這一部經,說的是這個道理;聽那一位法師講那一部經,又說一種道理。比方聽《阿彌陀經》,說一切皆有,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聽《金剛經》,說一切皆空,我也空,法也空,空也空。初學的人,看經無從下手,不知從哪裡看起,聽經也聽不出綱要來。
開辦本蓮社,是為宏揚淨土法門,領導大家念阿彌陀佛,所以定名為「淨宗蓮社」。淨宗蓮社就是淨土宗蓮社,時光飛快,開光之後已經過了兩年。開光以後先講《普門品》,去年講《阿彌陀經》,又講《地藏經》。為什麼先講這三部經呢?因為現在的佛弟子跟觀音菩薩特別有緣,大家都喜歡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所以先講《普門品》,使大家瞭解念觀音菩薩的意義,念觀音菩薩的功德。除了跟觀音菩薩有緣,就是跟阿彌陀佛有緣,於是又講《阿彌陀經》,講念阿彌陀佛的道理。再者,就是跟地藏菩薩有緣,所以再講《地藏經》,讓大家瞭解地藏菩薩的功德。佛說法是應機說法,我們說法也是應大家的機,所以講這三部經。
諸位要是這三部經都聽過,那很好,但是恐怕三部經連貫不起來。為什麼呢?因為講《普門品》,要大家念觀音菩薩的聖號;講《阿彌陀經》,要念阿彌陀佛的聖號;講《地藏經》,要念地藏菩薩的聖號,好像這三部經彼此沒有連貫,這就是佛教的經典太多,每一部經說一種道理,初學的人連貫不起來。每一個星期六,本蓮社有念佛會,大家都來一起念佛,在念佛中間,道源給大家講開示,我感覺大家對佛法的綱要不太瞭解,所以我去年就講全部佛法的綱要給大家聽,佛說法是應眾生的機說法,但是他說法有一個綱要,就是全部佛法為五乘法、一乘法。
五乘法分為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人乘法,就是受三皈五戒,保持人身不失,來生來世,決定轉為人。天乘法,受三皈五戒,再加上十種善法,來生來世,決定生天。人乘法、天乘法,是釋迦牟尼佛方便中的方便,因為要度眾生出三界、了生死,眾生不容易接受,先把眾生度出三惡道,所以要說人乘法、天乘法。釋迦牟尼佛出世,為度眾生成佛,成佛的法門是什麼呢?菩薩法。但是眾生對大乘菩薩法不容易接受,釋迦佛又開方便,開二乘法門,就是聲聞乘、緣覺乘。聲聞乘說四諦法,緣覺乘說十二因緣法。這二乘法,合起來就是小乘法,把眾生先度出三界,再教他學大乘法。所以對大乘法來說,聲聞、緣覺乘都叫小乘,這就是方便,等到眾生能夠接受,再說大乘法。大乘法與小乘法有何不同呢?出發點不同,也就是發心不同。學小乘法,要自己了生死,不發心度眾生,所以叫小乘。大乘法,發心以度眾生為第一,為度眾生而來學佛,夠得上學大乘法,佛就跟他說菩薩乘。菩薩乘是五乘法中權巧方便的大乘,上面還有一乘法,釋迦佛最初說的《華嚴經》,最後說的《法華經》,都屬於一乘法門,才是真實的大乘法。學了五乘法,乃至一乘法的道理,聽懂了要修,要了生死,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想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今生有因緣聞到佛法,發心修行,來生來世是不是還能接觸到佛法?這就起了恐懼,害怕來生來世不能繼續修行。於是佛再開一個殊勝方便法門,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剛才講的人乘、天乘,是方便中的方便,聲聞乘、緣覺乘是方便,菩薩乘還是方便。淨土法門,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最特殊、最超勝、最方便的法門。
我們懂得佛法的綱要,可以把過去講的三部經連貫起來,講《阿彌陀經》,是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劫的生死一旦了脫,證到無生法忍,回入娑婆世界,再來度一切眾生,這是《阿彌陀經》的要義。《普門品》是教我們念觀音菩薩,西方三聖中間是阿彌陀佛,上首是觀音菩薩,他也是接引眾生生西方,但是《普門品》上怎麼沒有說生西方呢?因為娑婆世界是個苦惱世界,多災多難,災難現前,念阿彌陀佛念不來,念觀音菩薩的功德偏於救苦救難。你把苦難解脫了,再念佛求生西方,不就連貫在一起?《地藏經》教我們供養地藏菩薩,禮拜地藏菩薩,持念地藏菩薩的聖號,沒有要我們求生西方,但是釋迦牟尼佛說《地藏經》,並不希望我們生天,因為天上的福報不長久,《地藏經》說:「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你懂得這句話的要義,你就瞭解業力甚大。業力甚大我們要消業,住在娑婆世界,業不容易消;生到天上享天福,業更不容易消;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業力自然消,《地藏經》不就跟《阿彌陀經》連貫起來了嗎?
去年每個星期六,念佛中間講開示,講佛法綱要,但是大家恐怕不容易記得。今年我選擇講《八大人覺經》,因為這部經是大乘菩薩道的綱要。我們學大乘法,修菩薩道,依著《八大人覺經》去修,決定不會走錯路。菩薩乘是大乘法,大能攝小,小不能攝大,大乘法含有小乘法,小乘法不含大乘法。你聽了《八大人覺經》,不但瞭解菩薩乘的綱要,連聲聞乘、緣覺乘的綱要也都能瞭解,就是三乘法你都瞭解。過去的大祖師們,感覺到佛經太多,初學的人不容易學到佛法,於是選出《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遺教經》,三部最簡單、最重要的經典,合成一本,叫《佛遺教三經合訂本》。我們這次先講《八大人覺經》,希望大家發心聽圓滿。將來再講《四十二章經》、《遺教經》,把遺教三經講完,使大家能得到佛法的要義。
《八大人覺經》的注解很多,最好的是續法大師作的《佛說八大人覺經疏》,大家有空可以參閱。
以上說明講《八大人覺經》的因緣,下面開始講解經文。
佛說八大人覺經
這部經的題目,叫《佛說八大人覺經》,先講「佛說」兩個字,「佛」指本師釋迦牟尼佛,梵語叫做「佛陀」,翻成中國話叫做「覺者」,為什麼不翻成覺者,而保存梵語呢?這叫含多義不翻。譯經有規矩,含的意義太多,跟中國的名詞不合,不能翻譯。中國的覺者,是指覺悟的人,但是梵語佛陀含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意思,含有多義,那就不能翻,要保存它的梵音,所以翻成佛陀。因為過去的祖師知道中國人的根性,說話愛簡略,所以略掉「陀」字,簡單翻成「佛」。梵語佛陀含有三覺的意思,依著《大乘起信論》,三覺是:本覺、始覺、究竟覺。
一、本覺: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也叫佛性,也叫實相,也叫一真法界。本覺者,本來覺,人人都有本覺,本覺是個真理之體。人人都有覺性,我們現在是眾生迷而不覺,什麼時候迷的呢?佛經上說是無明迷的。那麼什麼時候有無明呢?無始,推不出原始來,叫做無始無明,沒有個頭。為什麼沒有個頭呢?因為我們是凡夫眾生,從我們當眾生,就有無明,假如沒有無明,我們不會當眾生,所以在眾生的地位上,找不出原始來。那麼既然是因為有無明才當眾生,怎麼知道我們有本覺呢?因為我們在當眾生的時候,有個求真理的覺性,要是沒有本覺,永遠當眾生,不會成佛,所以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本來的覺性,叫做本覺。
《大乘起信論》上說一個譬喻,叫帶礦之金,黃金是在金礦裡面,經過化煉才成純金,在沒有化煉之前帶著礦石,就是帶著無明的本覺。雖然不是純金,你不能說它不是金,它要不是金,化煉不出金子來。能化煉純金出來,因為在礦石裡面已經有金子了。所以我們的本覺,雖然在無明裡含藏著,不能說沒有本覺,沒有本覺永遠不會覺悟。本覺譬喻榨油的油性,我們想榨出油來,必須找有油性的東西,比如芝麻、黃豆、花生,一榨就榨出油來。因為它有油性,在沒有榨之前,它不叫做油,只叫油性。等於在無明裡面含藏的覺性,但是它決定有覺性。因為我們聽到佛法以後能夠覺悟,要是沒有覺性,等於沒有油性的東西,怎麼榨也榨不出油來。我們能覺悟佛理,證明我們有本覺,但是有個疑問,既然我們本來有覺性,為什麼不早覺悟,到現在還迷而不覺呢?這就是一切法從因緣生,本覺只是覺悟的因,沒有遇到緣,不會覺悟。
二、始覺:內有本覺之因,外遇師教之緣,因緣和合起來,才生始覺智。外遇師教之緣,師是善知識,教是佛的經教。你遇到善知識講佛經,得到覺悟的外緣,內有本覺的因,忽然間覺悟,始覺智生出來了。就是過去沒有覺,今天開始覺叫始覺。懂得因緣生出來的始覺智,還要瞭解始覺的智慧,是由本覺理體生出來的,不是從外緣生,是自己本具的。我們本來有覺性,為什麼當眾生呢?因為有無明,所以想成佛,必須斷除無明,就得用功修行,大乘修行由淺至深,有五十二個位子。
三、究竟覺:大乘五十二個位子,前面五十一個是菩薩的因位。第一是十信位,今天聽到佛經,明白了佛理,忽然間覺悟了,要斷無明,了生死、成佛道,這就是開始覺悟,叫始覺。開始覺悟要修行,不是那麼簡單,你悟的是理,事實上還是一個凡夫,要想成佛,還要腳踏實地修行。在十信位,對於自己有覺性生了信心,信心有十個位子,這十個位子雖然叫始覺,其實是「名字覺」,因為它進進退退,隨境界轉,所以名字叫覺,實際上還是不覺。
十信修圓滿,進到三賢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賢位超過了凡夫,還不是聖人,所以叫賢人。三賢位的菩薩,還不是真實的覺,他看見本覺理體,仿佛隔雲望月,看天上的月亮,還有一層雲彩隔著,月亮的本體沒有看見,只看見月亮的影子,這叫「相似覺」。
三賢位修圓滿,進入十地位,十地位叫十聖地,由賢人成了聖人。聖人有十種,一分一分證得本覺理體,證得佛性,叫「分證覺」。初地菩薩,破一分無明,親證一分法身,法身就是本覺理體,雖然只證得一分,他是親證到了,所以稱為聖人。於是地地高,分分破無明,分分證法身。無明分成十二分,到了十地菩薩破了十分,十地上面,等覺菩薩再破一分,最後還有一分無明,還不能成佛,叫「等覺菩薩」。像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王菩薩、彌勒菩薩,都屬於等覺菩薩,沒有成佛,還有一分無明在。拿釋迦佛作例證,他未成佛之前,也是等覺菩薩,等到把最後一分無明破掉,成正覺,叫「究竟覺」。
在我們凡夫位上,只有一個「本覺」。明白了佛理,始覺智生出來,算是一位菩薩。像我們現在是什麼地位的菩薩呢?十信位的第一個位,初發信心的菩薩。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這五十一個位子的菩薩,都屬於「始覺」,到了成佛,才叫「究竟覺」。
前面講梵語「佛陀」,具有三覺的意思,就是本覺、始覺、究竟覺,完全在佛的位子上講。本覺是理體,始覺是智慧,由本覺理體生出始覺智慧,由始覺智慧觀照本覺理體,觀照到成佛的時候,始本合一,始覺智慧與本覺理體合成一個,叫「究竟覺」,就是佛陀,這是講佛陀的字義。這部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說的,所以叫做「佛說」。
再解釋「八大人覺」,「八」是指下麵經文有八種事相。「大人」,是大乘的聖人:佛、菩薩。這八種事相完全是諸佛菩薩大乘聖人所覺悟的,所以叫「八大人覺」。「經」字,梵語叫「修多羅」,中國話翻為「契經」,契者合也,佛的經,上契合諸佛之理,下契合眾生之機。無論哪一部經,都與諸佛之理相契合,都與眾生的根機相契合,順中國人的根性,簡單翻成「經」字。
《佛說八大人覺經》的經題講完,我們要注意:「八大人覺經」不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一部經,是印度過去的大祖師們在大乘經典上,摘錄八條出來。為什麼冠上「佛說」呢?因為這八條沒有一句不是佛說的。過去的大祖師們為什麼摘錄《八大人覺經》呢?因為佛經太多,為便利初學的人找到綱要,所以在浩瀚經典之中,摘錄出八條大乘菩薩法的綱要。
以上把「經題」講完,接著講「人題」,就是翻譯經典的人,這部經是後漢沙門安世高翻譯的。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後漢」是朝代的名字,對著前漢,叫後漢。梵語「沙門」是出家人的通稱,翻成中國話叫「勤息」。勤是精勤,息是息滅。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出家人出家要修行,怎麼修呢?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精進不休息。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三種根本煩惱。
「安世高譯」,譯《八大人覺經》的沙門有個別號,叫做「安世高」,他是安息國來的法師,就姓「安」。「世高」是他的法號,「譯」是他翻譯的。
安世高法師出家之前,是安息國的太子,他本來應該接國王之位,因為他善根深厚,發心出家,把國王之位讓給他叔叔。他出家修行精進辦道,斷了煩惱,得了神通,觀察到他弘法的因緣,是在中國,就到中國來弘法。他不僅通達梵文,也通達漢文,他翻譯的經典一共有二十九種,一百七十六卷,《八大人覺經》是其中一種,經文雖然很短,但是當時流通得很廣,佛弟子都喜歡念這部經。安世高法師是鳩摩羅什法師之前的大譯經師,他對於梵文經典,抉擇最要緊的才翻譯,所以《八大人覺經》是一部很重要的經典。
經題、人題都講完了,現在開始講經文。
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凡是佛說的經,前面都有一段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某處,與某某大眾俱。」因為釋迦牟尼佛告訴弟子:「你們要結集經藏的時候,要安上這一段經首。」所以佛說的經前面都有這一段經文,叫證信序,證明相信這一部經是佛說的。
這部《八大人覺經》是過去的大祖師摘錄出來的,所以沒有「如是我聞」這一段證信序。晉朝道安法師發現佛說的經,有一定的章法,每一部經,無論經文長短,都分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序分前面六種成就的經文叫證信序,或稱通序。證信序後面一段經文,叫做發起序,或稱別序,把正宗分發起來。《八大人覺經》前面沒有證信序,按文法上,這段經文可以作為發起序,由這段經文,把下面的正宗分發起來。
「為佛弟子」,學在師後曰「弟」,法從師生曰「子」。我們學佛法是學在師長後面,等於弟弟生在兄長後面一樣;我們的佛法是從師父那裡生出來,等於兒子從母親那裡生出來,所以對於師長自稱「弟子」,是謙遜之詞。《八大人覺經》屬於大乘菩薩法,菩薩有兩種:一種是出家菩薩,比丘、比丘尼;一種是在家菩薩,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都可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都可以做大乘弟子。
「常於晝夜」,「於」作「在」講,白天叫「晝」,夜晚叫「夜」,在印度叫晝夜六時,現在是晝夜二十四小時。要注意「常」字,晝夜不息地念八大人覺,不是今天用功,明天不用功;也不是白天用功,夜晚不用功;不是在佛堂就用功,離開佛堂就不用功。要長遠用功下去,每一個晝夜、每一個晝夜連續下去,不能懈怠放逸。
「至心誦念」,「至心」就是一心,一心不亂地誦,一心不亂地念。「至心」就是至誠心,沒有妄想夾雜其間,沒有一點虛偽,很懇切地誦念,才叫真實的用功。「誦念」,誦是口誦,念是心念。對著本叫讀,背著本叫誦,要把《八大人覺經》背熟,一面口裡誦經文,一面心裡觀想義理,隨文作觀。你口裡誦《八大人覺經》,心裡在打妄想,不叫用功。所以口在誦經,心在念經,念要從心不從口,心口才能如一。「至心誦念」是用最誠懇的道心,來背誦、觀想《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八」是八種事相,就是下面的經文,第一覺悟、第二覺悟……乃至第八覺悟,這八種事相都是諸佛菩薩大乘聖人所覺悟的。
誦經文要把它背熟,要是經文太長,我們背不起來。我們每次講經之前,要念一遍《心經》,因為《心經》屬於般若部,佛弟子為求智慧,早晚課都要念《心經》。《心經》共有五種翻譯,我們現在念的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來以後,作了一部《大唐西域記》,記載他到印度取經,沿途遭遇很多災難,都能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就是念《心經》的感應。所以玄奘法師翻譯了六百卷《大般若經》以後,又把《心經》重新翻譯。唐朝是佛教的黃金時代,《心經》上的道理,當時的佛弟子都能瞭解,所以大家念起來特別有興趣。現在是末法時代,佛弟子對於佛教的道理知道得不多,《心經》上講的道理不容易瞭解。你沒有聽法師講過,經文看不懂,聽法師講過了以後,道理也不容易記在心裡。
《八大人覺經》總共三百七十二字,比《心經》二百六十字,多一百多字,經文不算長,容易背誦,而且文字好瞭解,一面誦其文,一面念其義,容易隨文作觀,所以希望諸位能把《八大人覺經》背誦起來,天天誦念。
「為佛弟子,常于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無論你是出家弟子、在家弟子,既然作為佛弟子,就要跟佛學佛法,學佛法要學八大人覺。學八大人覺要精進,不可以懈怠。
接著講正宗分,先講第一覺悟。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八大人覺經》是大乘菩薩法,前面講過,大能攝小,小不能攝大,二乘人修這個法門,菩薩也修這個法門,所以這是三乘共修之法。第一覺悟裡面,有八個事相應該覺悟,這八個事相都是破我執、破法執。二乘聖人聲聞、緣覺,是專門破我執,他們不瞭解破法執,因為佛只對他們說破我執的法,沒有跟他們說破法執的法。等於我們現在只上小學、中學的課程,沒有上到大學的課程,只瞭解小學、中學的道理,不瞭解大學所教的道理,所以二乘合起來叫小乘。佛對於大乘菩薩弟子,不但教他們破我執,同時教他們破法執,但是大乘菩薩用功修行破這兩種執,任運自然,先破我執,後破法執。
《華嚴經》上講,本師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時候,三歎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世尊成佛的時侯,他看到一切眾生都是佛,太稀奇了,所以連著讚歎三句奇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功德、如來的相好,一切眾生都具足,為什麼沒有成佛呢?「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妄想是虛妄的想像,不起執著,迴光返照,一照就空了。但是眾生要執著,把妄想當成是真實的,這樣生了障礙,本來具有的如來智慧德相,不能證得。執著再分開,分一個我執、一個法執,裡面執著有個我,外面執著有一切法,以為都是真實的,就起惑、造業、受苦,流轉生死,無窮無盡。所以眾生與佛本來平等,就是多了一個妄想執著。佛觀察清楚,眾生受苦是因為造業,造業是因為迷惑,迷惑就是煩惱執著,分成我執、法執。佛要度眾生,就要教他破我執、法執,把兩種執著破了,妄想空了,跟佛一樣,平等平等,把一切眾生都度成佛了,所以有八個事相要覺悟,都是破我執、破法執。
「第一覺悟」,明而不昧曰「覺」,知而不迷曰「悟」。我們眾生是昏昧的,昏昧就無明,覺了就明而不昧。眾生在迷,佛法不知道,世間法也不知道,一切都是昏迷的。要是悟了,知而不迷,一切法都知道,再不迷惑。下麵說八個法應該覺悟。
第一、「世間無常」,「世間」現在說的時間,分成三世: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久住曰「常」。我們眾生在迷,把時間當成是常住之法,這裡叫我們要覺悟,時間是「無常」之法。過去的時間,過去就沒有了;現在的時間不常住,剎那就沒有了;未來的時間,還沒有到來。時間沒有個體質叫我們看見,怎麼能得到真實常住的時間呢?所以古人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人的壽命活不到一百年,但是他卻懷著如一千年的憂愁,這就是迷而不覺,所以要覺悟世間是無常的。
第二、「國土危脆」,「國土」現在叫做空間,就是世界。「危脆」,不安曰「危」,虛浮曰「脆」。十方世界都是虛浮不安定,危險很多。所以《法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三界不安定,就像一個大房舍失火了,這是譬喻國土是危險、不堅實的,按現在說,你看種種災難隨時發生。十方世界我們把它縮小到小世界,小世界再把它縮小到地球。你以為地球是實在、堅固的嗎?不是,它很脆弱,說壞就壞,說空就空。夏天的夜晚,我們看見流星在虛空裡亮了一下,就是一顆星球爆炸了,碎片落到地球上叫隕石。證明星球並不結實,說爆炸就爆炸,所以你把國土觀察清楚,要覺悟它不是安定的世界,災難重重。
第三、「四大苦空」,執著有個我,執著身體執著得厲害,叫身見。執著身體這個邪見,把身體硬當成我,所以要先觀察「四大」:地、水、火、風四大種,有內四大、外四大。我們的身體屬於內四大,外面的山河大地,屬於外四大。內四大,我們的身體有四種元素:堅、濕、暖、動。一、地大,堅相為義,我們的身體有骨頭,是堅硬的,屬於地大。二、水大,潤濕為義,我們的身體有血液、水分,屬於水大。第三、火大,暖觸為義,身上有熱氣,屬於火大。第四、風大,動搖為義,鼻子能呼吸,身體四肢能動,屬於風大。身體是地、水、火、風組合起來的,分開來是四種元素,哪有我的本體呢?把身體的四種元素分開來,找不到個我,身體是假的,就把身體觀空了。假的身體,你把它當成我不好嗎?「苦空」,生、老、病、死,一切痛苦都在身體上,你有了身體就要受苦,結果一點代價也沒有,白白地受苦,苦到死無所得,所以應該把它觀空,不可以再執著身體是我。
第四、「五陰無我」,我們執著有個我,不單身體屬於色法叫我,裡面還有個心,心有四種作用: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叫五陰,就是《心經》上的「五蘊」,翻譯的文字不一樣,意思相同。蘊是積聚之義,是五種法積聚起來,成一個身體,成一個心。
「陰」者蓋覆之義,我們人人都有本覺,顯現不出來,因為被五陰蓋覆住了。五陰,色陰,質礙為義,有體質會阻礙,是眼睛可以看得見的,所以身體屬於色陰。受、想、行、識四個陰,屬於心法,就是妄心。我們的心臟是肉團心,屬於身體的一部分,它不是知覺的心,知覺的心眼睛看不見。雖然看不見,怎麼知道有心呢?因為有受、想、行、識四種作用:一、受陰,領納為義,領受、納受外境,心對著的境界有順境、違境,順著我們的心就受樂,違背我們的心就受苦。二、想陰,取像為義,境界現前,由受陰領納。境界過去了,是樂的境界,它能取個像,想起來很快樂;是苦的境界,它能取個像,想起來很痛苦。三、行陰,造作為義,行是行動,它能造作一切善業、惡業。四、識陰,了別為義,它能明瞭分別人、物。
身體屬於色陰,心有受、想、行、識四個陰,合起來叫五陰,這五陰假合起來是一個我。你詳細地觀察分析,五個陰一旦分開來,沒有一個我的本體,我就空了,所以五陰沒有我,這個觀察是要破我執。二乘聖人觀察到五陰和合的假我,找不到我的本體,所以把我執破掉,但是他們認為真實有五陰,法執不空。菩薩把我執觀空以後,再觀察五陰是五類,沒有本體,就把法執也破了。說一個譬喻,比方五根線合成一條繩子,凡夫認為繩子是真實的,二乘聖人觀察到繩子分開來是五根線,繩子沒有本體,我執就破掉了。菩薩進一步觀察這五根線沒有本體,把線分開來,全是纖維,線的本體也找不到,法執就破掉了,所以五陰也是空的,這是第四個覺悟。
第五、「生滅變異」,一切法都有生、住、異、滅四個相。從沒有而有,叫做「生」。暫時有一個相,叫做「住」。但是住不久住,剎那剎那變異,叫做「異」。變來變去滅掉了,叫做「滅」。拿人為例:我們的身體,就是生滅變異的假法。本來沒有我,父母把我生出來,是「生」相。活在世間,是「住」相。但住在世間不能長久,剎那剎那在變異,是「異」相。變來變去死了,是「滅」相。這句經文只說「生相、滅相、異相」,沒有說「住」相,因為住相不久住,剎那剎那變異,所以不說住相,住相包括在異相之中。父母把我們生出來是個小孩子,慢慢長成大人,大人慢慢變老,老了之後死了、滅了。學佛法要觀察,從出生的時候就開始接近死亡,所以《楞伽經》上說:「初生即有滅,不為愚者說。」愚笨的人聽不懂什麼時候開始滅?不是活到一百二十歲才死,是活著的時候就開始慢慢接近死亡。
再觀察我們的心,也是生、住、異、滅,一個念頭跟著一個念頭來,剛動一個念頭,這個念頭過去了,第二個念頭又跟著上來;第二個念頭剛過去,第三個念頭又來了。就像念珠,看是一串,實際是一個珠子、一個珠子連接起來。心也是一個念頭、一個念頭連接起來,這一個念頭剛生出來叫「生」相;暫時有這個念頭,叫「住」相;但是不久住,它有變異,叫「異」相;這個念頭過去了,叫「滅」相。所以我們的心也是虛妄的,剎那剎那在生滅。這就是五陰和合的假我,生、住、異、滅,中間變異了,最後滅了,你想停住,也不能停住,你執著它作什麼呢?
第六、「虛偽無主」,我們的身體沒有個主,內心也沒有個主,再往深處推究,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是由無明煩惱生出來的,無明煩惱不是真實之法,煩惱是「虛」而不實,無明是「偽」而不真。無明煩惱要是真實之法,無明煩惱你破不掉。因為是虛妄之法,所以你用功觀察,用智慧觀照,無明煩惱就沒有了。
第七、「心是惡源」,第八、「形為罪藪」,我們執著的這個我,把它分開來,外面一個身體,裡面一個心,這個假合起來的我,你不把它觀空,它就作惡、造罪。惡法一共有十種:身三、口四、意三。意,就是心,我們的妄想心有貪、瞋、癡三種惡法。
「心是惡源」,一切惡法都是從貪、瞋、癡生出來的,這三種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叫三種根本煩惱。這三種根本煩惱是從心生出來的,所以心是惡法的根源。
「形為罪藪」,「形」是我們的身體,「藪」是一大片亂草。形容造罪像一大片亂草,都是從我們的身體生出來的。身體有形有相,可以看見,包括身、口二業,分開來有七種,叫身三、口四,都是造罪的。
身三:身體造殺、盜、淫三種罪,殺生害命,是身體造的罪。偷盜財物、邪淫男女,也是身體造的罪。
口四:口造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四種罪。妄言,是說謊話,是,他說不是;看見,他說沒看見。綺語,是說不正經的話。兩舌,鬥構是非,離間恩愛。見到甲方,說乙方不好;見到乙方,說甲方不好。比方見了父親,說他兒子不好;見了兒子,說他父親不好,父子的感情被他離間,結果生起是非。好像一個嘴裡生了兩個舌頭,叫兩舌。惡口,是說罵人的話。
身業三種、口業四種,叫做身口七支。身業、口業合起來就是一個身形,造的罪多,像亂草一樣。我們的身形,等於生罪業的地,一切罪業都從身形上造出來。所以「心是惡」法之「源」,「形為罪」業之「藪」。
那麼「惡源」和「罪藪」有什麼關係呢?「眾生畏果不畏因」,畏是害怕。眾生果報臨頭了,才害怕;果報沒有臨頭,不害怕。他要作惡只管做,造罪儘管造,不曉得如是因、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作了惡,造了罪,要墮地獄。等你到地獄去,悔之晚矣!所以不如現在畏因。「菩薩畏因不畏果」,菩薩害怕造惡因,他知道造惡因一定得惡果,所以不敢造惡因。等到墮地獄,再後悔晚了!墮地獄,不是天公叫你墮地獄,也不是閻羅王叫你墮地獄,是你自己造的惡業,把自己牽引到地獄應該得的惡果。
最後總結起來,「如是觀察,漸離生死。」「如是」,指上文八個法,這八個法你把它觀察清楚,就漸離生死。造業是因,生死是果,你不造生死之業因,自然不會得生死之果。
從第一覺到第八覺都是「覺悟」,但是有的寫「覺知」。因為漢朝、唐朝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經文都是用抄寫的,《八大人覺經》經文短,大家都喜歡念,抄寫的次數很多,有些地方有筆誤。但是經典有個規矩,錯字不可以更改,所以有的寫「覺悟」,有的寫「覺知」,後人不敢更改,但是我們要知道,「覺知」就是「覺悟」。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二覺悟,「多欲為苦」。前面第一覺悟,有八個事相都要覺悟,八個事相破法執、破我執,但主要是破我執。先說根本沒有個我,你執著有個我,外面一個身形,裡面有個心,它要你作惡、造罪,把你牽引到地獄裡去,所以一定要把它觀空,把我執打破。
第一覺悟,是講破除煩惱,先糾正我們錯誤的知見,破見惑,見惑是迷理之惑,見惑破了,明瞭佛理,還得破思惑。思惑是迷事之惑,事相境界現前,你還是被境界所轉,所以自第二覺悟以後,都是破思惑。前面講身、口、意,是造業的工具,身體造的惡業:殺、盜、淫。口造的惡業: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合起來是身口七種。身口造惡業,完全由意業推動。意就是心,心不打妄想,身口不會去造惡業,所以身口七種惡業,完全起於意業貪、瞋、癡,而貪心是根本中的根本,因為眾生一起心動念,就貪圖五欲;貪得不順心,才動瞋恨;不應當貪而貪,不應當瞋而瞋,就是愚癡。瞋煩惱、癡煩惱,都由貪心生起。
貪是貪圖五欲,廣泛地說,就是五塵之境:色、聲、香、味、觸。眼睛看到色法可愛,就貪色;耳朵聽到聲音好聽,就貪聲;鼻子聞到香氣好聞,就貪香;舌頭吃到好的滋味,就貪味;身體接觸感覺很舒服,就貪觸。五塵之境是總說,分開來,色有多種色,聲有各種聲,所以叫「多欲」。
五種境界,世尊為什麼取名叫「五塵」呢?塵者染汙之意,境界能染汙我們的真心,你一貪圖境界,就把你的真心染汙了,所以境界叫做塵境。境界能轉動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被境界轉,就是凡夫。我們的心能轉動境界,就是聖人。佛、菩薩的心能轉五塵之境,他在五塵境界之中不被境界轉,而能轉境界。他不多欲,不造罪,能夠權巧方便在五塵境界之中做佛事。
五塵境界,都是貪欲之境,其中轉人轉得最厲害,最粗重的是五欲:財、色、名、食、睡,我們凡夫對五欲沒有不貪的。貪了怎樣呢?墮地獄。所謂:「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種善根可以成佛,種惡根一定轉到地獄,就是貪圖財、色、名、食、睡五欲。這五欲很重要,下面分別解釋:
一、貪財,五欲最重的是色欲,為什麼把錢財列為第一?因為凡夫的根機不一樣,有少數凡夫,不貪男女之色,但是沒有不貪財的。因為財是生活的要件,沒有錢財不能生活,食衣住行都需要錢財,所以錢財列在第一。但是錢財夠用就好,不要多貪,多貪變成苦惱法。貪財的欲望要是多了,沒有饜足,沒有止境。按現在說,生活要過得舒服一點,有一百萬元就好了,但是有了一百萬,他要貪一千萬;有了一千萬,他要貪一億;有了一億元,他還想要更多。所以貪財的欲望多,思慮複雜,影響吃飯、睡眠,就變成一種苦惱。
二、貪色,色不是廣義的色塵,專指男女之色。男女之色是生死的根本,要是男人不愛女色,女人不愛男色,就不會流轉生死,所以男女的色欲,是無始劫來的習氣。佛叫我們斷煩惱,是把男女之色的淫欲心完全斷掉。《八大人覺經》第二覺,是對四眾弟子說法,尤其是對漸根人說法,叫你慢慢地斷,你完全斷掉男女之色最好,但不是簡單的事,佛就開方便定規矩,在家弟子一夫一妻制,男居士除妻子以外,再去貪愛第二個女人,就犯邪淫戒。女居士除丈夫以外,再去貪愛第二個男人,也犯邪淫戒。我們中國過去重男輕女,女人不可以有第二個丈夫,但丈夫有優越權,可以有很多個太太。到了民國法律規定一夫一妻制,不許有第二個太太。但是法律有漏洞,丈夫有第二個女人,在法律上不許可,不能稱太太,叫同居人。但是男人多享女色是福嗎?多欲為苦,社會上有一句經驗之談:叫你娶兩個太太,保證你一生不會痛快!你多一個女人,實際是多苦惱。
三、貪名,就是希望有名氣,和貪財、貪色比較,貪名是一種清高的貪欲,他不貪色、不貪財,要大家都知道他的名。但要是只求名,不求實際,還是生苦惱。「名是實之賓」,名是真實學問、道德的賓客,不是主人,主人是學問、道德。你有真實的學問、道德,不需貪名,自然有名。以佛弟子來說,你佛理學得好,修行修得好,有真實功夫,你不用求名,自然就有名。你瞭解佛理,不真實修行,要想求名,不是自生苦惱嗎?
四、貪食,吃東西是生活的要件,不吃飯人會餓死,吃飯有菜配就好,不要貪多。我在念佛會曾經跟大家講:我們不要為吃眾生肉,去殺害眾生。青菜、豆腐營養很多,我們只要有青菜、豆腐配飯,不就很知足了嗎?你要是貪吃眾生肉,就變成苦惱。有的人絕不吃素,一定要貪吃眾生肉,廚師為迎合顧客心理,變出很多花樣,一桌葷菜能花新臺幣幾萬元。貪吃還是小的苦惱,最重的苦惱是把你牽引到地獄去,地獄出來還得還命債,這都是貪食遭受的苦惱。
五、貪睡,人的果報需要睡眠,要是夜裡睡不好,隔天就不舒服;要是很多夜沒睡,就要生病。但是不可貪睡,因為你貪睡,就把臥室、臥具佈置得很考究,越弄越好,你就多睡。社會上的人貪睡,影響社會上的事業;學佛法的人貪睡,影響學佛的事業。貪睡的心一起,睡越多,懈怠的煩惱就起來了。不能精進修行,就要放逸,你放逸了,戒律就持不清淨,所以睡覺睡到地獄裡去,太冤枉了!
財、色、名、食、睡是人生的必需品,可是貪多就變成罪過。這就是第二覺知,對於五欲不可貪多;對於五塵之境,不可貪多,貪多就生起苦惱,叫「多欲為苦」。下面解釋生死大苦。
「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疲勞」,疲乏勞累。我們每天從早上開始做事,到晚上就感覺很疲乏勞累,因為沒有得到休息。人的生命,一生一死,死了再生,生了再死,不得休息,沒有智慧的人,感覺不出來。佛叫我們覺悟生死是大苦惱,從無始劫來生死流轉到現在,使我們不能休息,疲乏勞累。這是由佛親證告訴我們,我們才知道,因為我們凡夫只知道現在,死了以後的事不知道,受生以前的事也不知道,所以只講現在,不講過去,也不講未來。那麼有沒有過去呢?沒有過去就沒有現在。有沒有未來呢?沒有現在就沒有未來,有現在一定有未來。佛教講生死的學問,其他的宗教講不清楚。社會上宗教以外的學問,只講現在生活,不講生死。從小學至大學畢業,讀了十六年,求的是生活的知識,不談生死的學問,但是生死是件大事,沒有智慧的眾生,不研究不相信,就沒有生死輪回嗎?生死輪回是因果事實,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該生天轉人,一定生天轉人;該墮三惡道,一定墮三惡道。
果報法從你造業來的,業是業因,有人學佛理問:「我們生從何來?死從何去?」生從業道裡來,死從業道裡去,業就是生死的道路。你怎麼會受生呢?前生造的業。你怎麼會轉人呢?前生造的業。你死了以後隨業受報,你活著造善業,決定生到三善道;造惡業,決定轉到三惡道。生了死,死了生,都因為造業,你說死了沒有來世,除非你現在不造業。身、口、意三法,是造業的工具,造身業、口業、意業。你心意沒有思想,口沒有說話,身體沒有做事,死了沒有來世。身口意三業都在造作、行動,造善業決定生三善道,造惡業決定生三惡道,如是因,得如是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天天種瓜、種豆下去,不結瓜、結豆行嗎?你不種瓜、不種豆,種些亂草的種子,不就生亂草?所以造了業,想不受報絕不可能。
我們生在三善道,而且轉人生天,不是很好嗎?不久長。所以佛不勸我們轉人生天,人乘法、天乘法是方便法,先把眾生救出三惡道,實際不是究竟法。我們現在轉人,是三善道之一,可是人身難得易失,人生多苦。人生雖有快樂,但不長久。人身難得,你必須守五戒才能轉生為人。你轉人的時候,不持五戒,犯殺、盜、淫、妄的業,結果把人身失掉,墮到三惡道去。人生不滿百年就結束,墮到三惡道時間長得很,再想出來,不知哪一生、哪一劫?
「生死疲勞」,生了死,死了生,不得休息,必須學佛,開了智慧,才能感覺到生死疲勞是個大苦。生死疲勞從哪裡來的呢?「從貪欲起」,造了貪欲業,才有生死的果報,輪回不息。生死疲勞的大苦,是從貪欲之業生起的。下面就勸我們用功修行。
「少欲無為,身心自在。」「無為」,是指凡夫沒有貪多的作為,不是無漏法的無為。這是對著漸根人說法,也是對著四眾弟子說法,不說完全斷絕貪欲,先要減少貪欲。你身體不貪多,心裡減少思慮,就沒有貪多的作為,身心沒有太多作為,就得到解脫自在。
你多欲,白天奔波勞碌,身體不自在。心裡計畫了再計畫,考慮了再考慮,白天心裡不得閒暇,夜裡也睡不著覺,心裡生了痛苦。身體不自在,心也不自在,所以要少欲。人要生活,衣、食、住是生活必需品,夠生活就可以,所以對漸根人說法,不叫你完全斷欲,先做到少欲。多欲多苦惱,少欲就得到解脫自在的快樂。
下面第三覺知,要修「知足」的法門,是跟著第二覺知「少欲」法門來的。第二覺知「少欲」,不要貪多,是第一步功夫。接著講第三覺知,「知足」的功夫。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心無厭足」,「心」是我們凡夫的妄心,具足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第一、貪心,貪到什麼時候才知足呢?「心無厭足」,「厭」字作「滿」解,沒有滿足的時候。前面講過貪財,有了一百萬,想要一千萬;有了一千萬,想要一億元;有了一億元,還是不滿足,因為我們的心沒有滿足的時候。
「惟得多求」,「求」是欲,財、色、名、食、睡,越多越好,因為他心裡只希望求得多,所以沒有滿足的時候。對不瞭解佛經、不修佛道的人來說,貪心是根本煩惱,由根本煩惱作出發點,多求不厭足,就增長罪惡。要是用正當的方法多求,罪過較少;要是用不正當的方法求,罪過就大了。
前面講的五種粗重的煩惱,財、色、名、食、睡,凡夫眾生沒有不貪的。一、貪財,因為錢財是生活必需的要件,沒有錢財不能生活,足夠生活就可以,但他不知足要多求,錢財多了,接著就貪色、貪名、貪食、貪睡,都是增長惡法。二、貪色,如果沒有很多錢財,一個太太都養不活,還會貪色嗎?因為錢財多,妄想就起來。一個太太不夠,還要到家庭以外去找女色,不是增長罪惡嗎?三、貪名,因為錢財多,就花錢買名,名氣大了,不做好事,利用大名做惡事,不是增長罪惡嗎?第四、貪食,因為錢財多,吃一桌菜可以花幾萬元台幣,吃什麼東西這麼貴呢?吃眾生肉,變很多花樣來吃。變花樣的時候,眾生受苦受得很多,但是吃葷菜的人,不顧念眾生苦。
道源出家早,二十歲出家就吃素,沒有到葷菜館子吃過變花樣的菜。道源還沒出家未吃素以前,前生帶了一點善根,觀察到因為貪吃眾生肉,眾生受到特別的痛苦。我的俗家請客,請廚子到家裡來做特別的葷菜,有一道叫清蒸螃蟹,把活的螃蟹都壓到盤子上面,一次壓上一、二十只,上面扣一個大盤子,再用繩子把兩個盤子捆起來,放在蒸籠裡,下面用火蒸,蒸籠熱起來,螃蟹受不了,掙扎逃命,拼命掙扎,只能把腿從盤子縫伸出來,身子是逃不出來的。裡面有一、二十只螃蟹,伸出來的腿很多!我那時才十幾歲,他們怎麼捆螃蟹,我都看見,心裡好著急!又看他們蒸螃蟹,聽到螃蟹抓著蒸籠,抓得喀嚓響,就像抓著我的心,好難過!好難過!我叫大人把螃蟹放出來,但是誰肯聽我的呢?
除了清蒸螃蟹外,還有一道叫蟹髓湯,把活生生的螃蟹吊起來,將活活的螃蟹腿砍斷,下面擺一個碗,因為螃蟹不會叫,只看見螃蟹痛得腿一直顫抖。每一隻螃蟹都這樣砍,把蟹髓打成一碗湯。據他們說味道鮮美,因為看見螃蟹受苦,我從來不曾喝過蟹髓湯。
又一次請客,請吃鱔魚,鱔魚像蛇一樣長長的,用手抓不住,一抓就滑掉。人是萬物之靈,也是萬物的魔鬼,想出方法,拿一把草來抓住鱔魚,就不滑了。下面放一塊幾寸寬的長板子,鐵釘、鐵錘都準備好,用鐵釘先把鱔魚的頭釘在板子上,抓住鱔魚的尾巴,用尖刀把它的肚子劃開,裡面五臟六腑都掏出來,鐵釘再拔掉。鱔魚的生命很難斷滅,頭釘鐵釘,沒有釘死;肚子劃開,也沒有死;五臟六腑掏出來,也沒有死。把鱔魚往旁邊的大水盆一放,它就喳喳喳一直轉,還是想逃命。它轉的時候,我感覺痛得受不了,身上起一身雞皮疙瘩。鱔魚洗乾淨,拿到砧板上,用刀剁成一寸長,它還在蹦、還在跳。等到把全部的鱔魚剁好,放進油鍋炸,因為鱔魚剁成一寸長,還沒有死,放進油鍋一炸,還是痛,兩頭翹起來,就像馬鞍一樣,叫馬鞍翹鱔魚。做好了,想到吃到肚子裡恐怕還在動,所以我一生沒有吃過鱔魚,這是我親眼看到的。
在座的在家居士很多吃素,恐怕還有少數吃葷的,你們想想:為我們舌尖上貪圖那點滋味,叫眾生受無窮的痛苦,就是錢財太多了。你沒錢買米,還能吃螃蟹、鱔魚嗎?所以錢財多,貪吃眾生肉,不是增長罪惡嗎?
「菩薩不爾」,到第三覺悟才標出「菩薩」來,《八大人覺經》是三乘共學之法,前面第一覺、第二覺,聲聞、緣覺、菩薩都要學。你看圓教的經典,說太高太深的玄妙之理,你學大乘法不會學,修行不會修,做出來都是空中樓閣,底下沒有基礎的功夫。《八大人覺經》是從基礎做起,第一覺悟的八個事相都得覺悟,第二覺悟要「少欲」,第三覺悟要「知足」,這個菩薩是指在家菩薩。
先解釋菩薩這個名詞,梵語「菩提薩埵」,簡稱菩薩,「菩提」翻為「覺」,「薩埵」翻為「有情」,一切凡夫都有情識,所以叫「覺有情」。覺有情就是發大乘心,上求覺道,下化有情的人。他還沒成佛,一方面上求覺道,一方面下化眾生,所以叫菩薩。不要誤解,菩薩不是神,不是仙,也不是天公、城隍公、土地公。開經那天講過,大乘因果的位子有五十二個,前面五十一個位都叫因位,十信位,最初一個就是初發心菩薩。我們發過菩提心,或者受過菩薩戒,都是上求覺道,下化有情的人,雖然佛道修得淺,但是名字已經叫菩薩。
前面講過菩薩有兩種,有出家菩薩、在家菩薩。這是對在家菩薩說法,第二覺悟要「少欲」,這是漸次的教化,在家菩薩不能完全斷欲,要減少貪欲。第三覺悟要「知足」,在家菩薩不能受別人供養,自己要謀生活,不能不求,只是不可多求,多求就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不爾」不是這樣,在家菩薩多求增長罪惡。少欲是個功夫,我們發心學佛還是凡夫,凡夫的心就是貪、瞋、癡,哪能不貪欲呢?但是你既然學佛,就要修行用功,不能完全斷欲,就要少欲;不能完全不求,就要少求。怎樣才能安定少求呢?「常念知足」,「知」道我的生活已經夠了,這就「足」了。你常念知足,多求的心就安定下來,這是知足的功夫。不要跟有錢人比較,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發財,我怎麼不能發財呢?越比較,你的貪欲心越會增長起來。你跟生活不如你的人比較,高樓大廈我沒有,只有一間房子。山珍海味我吃不起,可是還有米、青菜豆腐可吃,比沒有飯吃的人,已經很好。華美的衣服穿不起,但是比沒有衣服穿的人好多了。跟不如你的貧窮人比,你就知足了。
古人有個知足的偈子:「別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回頭又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人家騎馬,我騎毛驢,唉呀!太寒酸!想一想,我太不如人家了,不知足的心就起來了,也想弄匹馬來騎。但是回頭看到一個做苦力的人,推了一輛車子,車上堆滿了貨物,心就安定了。比騎馬的人,我不如他,可是比推車的人,我不但不用推車,也不用走路,還有驢子可以騎。比推車的人,我還有多餘的財富,這樣心裡就安定下來了。所以想用功辦道,必須先有知足的功夫,多求的貪心就安定下來了。
「安貧守道」,我們雖然是在家人,卻是在家菩薩,菩薩是修道的人,你要「守」持「道」,不要退失。怎麼把菩薩道守持住呢?要「安貧」,不安貧就會多求。我們中國稱孔子為聖人,他的門下三千人裡面,有七十二個大弟子,稱為七十二賢人,第一賢人是顏回,孔子為什麼稱為人間聖人呢?因為他有聖人的學問、聖人的道德,所以到現在,經過了二、三千年,大家對他還是尊重。顏回為什麼被稱為賢人?因為他有高尚的學問、高尚的道德,所以他能安貧。如果他不能安貧,高尚的道德、學問都得不到。顏回窮到什麼地步呢?孔子說得很詳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顏回吃飯,沒有飯碗,喝水沒有杯子。「簞」是大竹竿截下來一段,拿來當飯碗吃飯。喝水用「瓢」,就是把葫蘆剖開來舀水喝。住在窮人住的地方,他不但不憂愁,還過得很快樂。這是他能「安貧守道」,他為何那樣窮,還能快樂呢?因為他得了道。
我們佛教不是儒教,我們菩薩「安貧守道」,守的是智慧之道。「惟慧是業」,菩薩有菩薩的事業,你是在家菩薩,應該做有智慧的事業。佛告訴我們的叫般若智慧,人人本具,不從外來。前面講過,人人有個本覺,本來覺悟的智慧。本來覺悟怎麼迷了,到現在還沒有覺呢?因為沒有遇到師教之緣。本覺是內因,外面得有助緣,遇到善知識講經教,才能把你的智慧引生出來。但是智慧是從自己內心生出來,是本具的,不是善知識給你,也不是佛經給你的。但需要有善知識講經教,告訴你開智慧的方法,不然你本具的智慧打不開。聞、思、修這三種智慧,叫加行慧,由這三個方法加功進行,才能把本具的般若智慧啟發出來。
一、聞慧,得多聞。有人說:「佛法很好,可是道理太難懂!」難懂是你聞得太少,多聞就瞭解,聞,包括看經,但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聽經智慧開得快,所以多聞就開智慧,叫聞慧。
二、思慧,思是思維,也叫思想,就是研究。你聽到耳朵不算,要聽到心裡,道理明白了以後,再進一步研究瞭解佛理,你思維出來的智慧,叫思慧。
三、修慧,依著佛經上說的,依著善知識講的,你要修行用功。比如你由持戒修定,進一步得了智慧,叫修慧。
聞、思、修三種加行慧,用功到純熟的時候,一旦貫通,發現智慧在心裡,並不在心外,本具的智慧就開發出來了。
三加行慧都是要你用功,必須要少求,要安貧,要守慧業之道。你要是多貪多求,我們凡夫身力、心力都有限度,你忙著去多求,白天奔波忙碌沒休息,晚上想這個、想那個,睡覺沒有睡好,哪有精神去多聞佛經,怎麼能開智慧呢?所以你想要得到智慧,一定要安貧,才能守道。
有人說:「佛經上叫我們要安貧守道,已不合時代,現代要進取、要爭取。」進取就是多求,爭取就是惡求。他根本觀想不到,多求、惡求就增長罪惡,要墮地獄的。這種講現實道理的人,他只講現世,不講來生,他說墮地獄誰看見?現在他只要發財享受,你說的他不接受,這種人就是沒有善根。佛告訴我們:你發不發財是前生培來的,屬於果報。你前生修福培福,今生自然發財;你要是前生沒有修福培福,怎樣多求、惡求,也發不了財。社會上的人沒有不求財的,如果求財的人都發財,為什麼求財的人多,發財的人少呢?這是事實擺在眼前。佛經上講的並不是玄妙難解之理,都是事實之理,因為前生修福培福的人少,所以今生發財的人少。任你用不正當的手段,甚至做傷天害理的事去追求?結果還是沒有發財,可見財富不是求來,是自然來的。
有人批評佛教的道理不合時代,這是他根本不瞭解佛理。佛教講的是真理,不被時代轉動,不被地方轉動,過去是這個真理,現在、未來還是這個真理。若是隨著時代轉動,古時候可以用這個道理,現在不能用這個道理,這不叫真理。若是隨著地方轉動,在中國可以用,到了英國、美國不能用,這不叫真理。在中國講是這個理,到英國、美國還是這個理,才叫真理。
第一覺悟,瞭解八個事相,第二覺悟,要腳踏實地修行,就要「少欲」,第三覺悟,要「知足」。能少欲知足,才能精進用功,第四覺悟,就要講「精進」。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懈怠」,感覺身心疲倦,就起了懈怠,不願意求解,也不願意修行,就是懈怠心起來,跟著就要放逸,懈怠放逸一定要墮落下去。前面三覺,是要修行用功,出三界、成佛道,你怎麼可以懈怠呢?懈怠,你不但不能超出三界,連人身都保持不住,恐怕要墮到三惡道。
我們學佛法有個歷程,少欲是第一步功夫,知足是第二步功夫,少欲,不可以多貪五欲;知足,要安貧守道。不去貪圖五欲,恐怕要受貧窮之苦,但是能夠安貧,要守持道法,你得精進修行,到這時候有一個關鍵,就是要起懈怠心。他不去貪圖五欲,少欲知足了之後,就起懈怠。他不曉得用功的歷程,叫我們少欲知足,是對著五欲不要貪圖,把身心空閒下來,是要精進修學佛法。知足,是對於世間凡夫的生活知足,不是對於佛法知足,你要是成了佛,所作皆辦,具諸佛法,那你知足了。你雖然明瞭前面三個覺悟的佛理,對於用功求解求行,沒有精進,就是懈怠。五欲沒有貪圖,你能知足,可是惡法壞事沒有做,善法好事也沒有做,就要墮落。
有人問:「我惡法壞事沒有做,沒有修善法,不能生天就是了,我的人身總不會失掉,怎麼會墮落呢?」剛才講過,你懈怠以後跟著放逸,就會犯齋破戒做壞事。懈怠以前,少欲知足,壞事沒有做。等到懈怠之後,放逸就做壞事,應該少欲而不少欲,要多欲;應該知足而不知足,要貪圖。這樣一放逸,就會犯了戒,你怎麼不會墮落呢?
有人進一步說:「我懈怠,只是沒有精進修行,並沒有放逸,所受的戒律都能保守,沒有犯戒作惡,我的人身應該保持不失吧?」學佛法是要斷煩惱,你的煩惱沒有斷,自己做不了主,雖然今生你沒有做壞事。但是你前生前世、多生多劫,做了多少壞事,都在你的八識心田保存著。你今生學到佛法,不精進修行把煩惱破掉,過去惡業種子一旦發了現行,你不是要受果報墮落三途嗎?所以你應該覺知懈怠不得,懈怠就要墮落。
那麼應該怎樣呢?「常行精進」,純一不雜叫「精」,勇往直前叫「進」。精進是六度之一,你修學佛法,要純一不雜,專修佛法,不要把世間法夾雜進去。要少欲知足,不要再去貪圖世間法。修學佛法要破除煩惱,煩惱是無始劫來的煩惱,不是隨便用功就能破,要勇往直前才能破掉。
精進有三種:
一、披甲精進,精進破除煩惱惡法。披甲是形容詞,煩惱惡法等於怨賊,要跟他打仗,古時候打仗要披甲。煩惱太多,等於怨賊太多,你不精進勇猛,煩惱惡法破除不了,結果你會打敗仗。所以精進,要純一不雜,勇往直前,等於與敵人打仗一樣。
二、攝善精進,攝受一切善法。煩惱惡法要破除,要修善法,大的善法要修,小的善法也要修,只要是善法都要攝持,這叫眾善奉行。
三、利樂精進,利樂一切有情。眾生沒有得到佛法的利益,你讓他得到佛法的利益;眾生沒有得到佛法的法樂,你讓他得到佛法的法樂。利樂就是利樂一切眾生,不是利樂一個眾生、二個眾生。大的利樂,度眾生成佛;小的利樂,令眾生種善根。絕不捨棄一個眾生,一定要使眾生得到佛法的利益,得到佛法的法樂。
「常行精進,破煩惱惡。」就是披甲精進,在世間法上少欲知足,把身心力量空閒出來,要精進修行,把煩惱惡法破掉。煩惱是生死之因,屬於意業,你把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斷掉,身口七支就不作惡。十種惡業,意業三種是根本,身口七支是枝末。你造的身口二業,都是由意業推動的。你的意業貪、瞋、癡三個根本煩惱破掉,一切惡法都破掉,你的身體不會造惡業,口不會造惡業,身、口、意三業就清淨了。
「摧伏四魔」,「摧」是摧破,「伏」是降伏。本來應該是,先降伏後摧破,但是我們的目的是要摧破,所以摧字放在上面,伏字放在下面。梵語「魔羅」,簡單翻為魔,意思就是害,魔把你的法身慧命害掉,使你永遠流轉生死,所以叫做魔。「四魔」,一、天魔,二、煩惱魔,三、五陰魔,四、生死魔。
一、天魔,我們現在初發心用功,天魔不會來魔我們,拿本師釋迦牟尼佛作例證,他在菩提樹下打坐,要成佛的時候,天魔就來魔。欲界有六層天,天魔是欲界最高一層天,他化自在天的天主。超出三界,要先超出欲界,天魔認為欲界的眾生都是他的子孫,你要超出欲界,他就心生恐怖,要來魔你,使你不能超出欲界。好像父母聽說兒女要出家,起了恐怖,一定要阻礙,使你不能出家,就是這樣的心理。
二、煩惱魔,三界以內的煩惱就是見惑、思惑。見惑是見地不正確,起了不正的知見,叫你昏煩惱亂。由不正的知見起的顛倒思想,叫思惑。見惑叫迷理之惑,思惑叫迷事之惑。對於佛說的真理你不瞭解,對於三界以內的事相,你不能觀空,所以昏煩惱亂,叫做煩惱。煩惱魔魔到你了,你怎麼能修行用功呢?
三、五陰魔,五陰前面講過,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五種能蓋覆我們的本性,魔害我們。前面講,懈怠要墮落,你怎麼會懈怠呢?感覺到身心疲倦。身體疲倦屬於色陰,心疲倦屬於受、想、行、識四陰。你不能精進修行,就是五陰魔魔到你。
四、生死魔,你生死沒有了脫,生命有限度。人的生命短促,活到一百歲,那是極少數。人生不滿百年,小孩時不知道修行,少年也不知道修行,你有善根,到了壯年聞到佛法,要修行用功,還沒有得到利益,壽命盡了,來生來世是不是還能轉人,遇到佛法繼續修行?成了大問題,縱然你來生來世還能轉人,沒有遇到善知識,佛法就間斷了。要是來生來世墮落三惡道,你想修行也不可能,就被生死魔魔到了,因為有生才有死,所以叫做生死魔。
摧伏四魔,要先摧伏煩惱魔。煩惱魔是四魔之因,所以上面一句是「破煩惱惡」,下面「摧伏四魔」裡面就有個煩惱魔。為什麼上面單說「破煩惱惡」呢?因為煩惱魔是四魔之因。我們人有個身體、有個心,這五陰和合的假我是個果報法。你要是沒有煩惱之因,怎麼會有五陰的果報?沒有五陰,怎麼有生死之魔呢?所以你把煩惱魔破掉,五陰魔也破了,生死魔也破了,天魔也魔不了你,四魔都破了。
「出陰界獄」,「陰」是五陰,「界」是三界。我們凡夫流轉生死,有一個範圍,不超出三界。超出三界就是聖人,聲聞、緣覺是小乘聖人,佛、菩薩是大乘聖人。三界之內是凡夫的範圍,五陰,色陰在我們的身體外面,受、想、行、識四個陰是心,在身體裡面。我們的法身慧命被身心包圍著,等於一個人坐在監獄裡面。凡夫流轉生死的地方,空間超不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等於一個大監獄,所以你能把四種魔破除,五陰也破除了,三界也破除了,自然了脫生死,超出三界五陰的監獄。
講到這裡,你不要把前面兩句忘記了,切不可以「懈怠墮落」,一定要「常行精進」,你不常行精進,四種魔破不了,五陰三界的牢獄出不去。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流轉生死是個大苦,這是應該覺悟的。怎麼會流轉生死?因為愚癡。愚癡是生死之因,生死是愚癡之果。愚癡不是什麼事都不知道,不明佛理,就叫愚癡。你明白佛理,把愚癡煩惱破掉,生死大苦就了脫,不然,你流轉生死不得休息。
「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這就是菩薩修六度法門的般若度。梵語「般若」,翻成中國話叫「智慧」,智慧有三種:聞、思、修三加行慧。第一是聞慧,你不多聞,怎麼得思慧?不能得思慧,怎麼得修慧?所以三加行慧,以聞慧為第一。
「菩薩常念」,「念」是心念,心念不是暫時念,而是長久念,這就屬於精進。「廣學多聞」,精進學佛法要廣學,三藏十二部,包括一切經、律、論,都要學。廣學,你去看大藏經,不容易瞭解,一定要多聞,有法師講經就去聽。前面講過,娑婆世界的眾生耳根最利,你想開智慧,聽經比看經來得快。佛理不瞭解,是你學得少、聽得少,廣學多聞,你的智慧日漸增長起來,就把愚癡煩惱破掉。愚癡煩惱是因,愚癡煩惱破掉,生死之果就破掉,再不會流轉生死。
小乘弟子與大乘弟子不同,小乘是自利,不能利人;大乘弟子,以利人為先。小乘人增長了智慧,破除愚癡煩惱,了脫生死,認為所作皆辦,叫他度眾生,不發心。大乘弟子菩薩,增長了智慧,要去教化眾生。教化眾生要有辯才,辯才從智慧生出來,心裡增長智慧,辯才成就,說法就不生障礙,叫做無礙辯才,分開來有法、義、詞、樂說四種:
一、法無礙辯,你不廣學多聞,連地、水、火、風四種法相都不知道,叫你說也說不出來。你廣知一切法相,說一切法相,不生障礙。
二、義無礙辯,世間法、出世間法,每一種法相,都有無量的義理,你得了辯才,講起來不生障礙。
三、詞無礙辯,我們不得辯才,心裡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口說不出來,言詞生了障礙。你得了辯才,言詞無礙。
四、樂說無礙辯,你能應機說法,說眾生喜歡聽的佛法,使眾生聽了能得到法樂。
因為你廣學多聞,才能增長智慧;因為你增長了智慧,才能成就辯才。要知道次第,必須要廣學多聞,自然增長智慧,成就辯才。
「教化一切,悉以大樂。」你增長了智慧,成就了辯才,要教化一切眾生,就是講經說法給眾生聽,使眾生得到出世間的大樂。世間的樂是苦因,樂是壞苦,三界以內的樂不久長,樂事一壞,使你感覺痛苦。既然五欲之樂是受苦之因,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貪圖五欲,結果墮到地獄,不是受苦嗎?所以我們要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眾生,給眾生的快樂,不是三界以內的小樂,是出世間佛法的大樂。
出世間的大樂有三種:
一、瞭解佛理之樂。眾生不瞭解佛理,有愚癡之苦,我們有智慧、有辯才,能應機說法,教他瞭解佛理,給他們得到法樂。
二、修行之樂。眾生瞭解了佛理,不知道修行的方法,我教導他。比方他要念佛,我教他念佛的方法;他要參禪,我教他參禪的方法。眾生學會了修行的方法,得到修行的法樂。
三、轉凡成聖之樂。他瞭解了佛理,又知道修行方法,能轉凡成聖,由菩薩位步步高升就能成佛,那是究竟的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佈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你發心去教化眾生,要發平等心,怨親平等,不要捨棄怨家。什麼人跟你結怨呢?貧苦的人,財產缺乏謂之「貧」,饑寒交迫謂之「苦」。同是一個人,他前生少培福,今生轉了貧窮的人,因為沒有錢財,沒有產業,就受苦。最嚴重的是饑寒交迫之苦,要吃飯沒有飯吃,受饑餓之苦。寒冷的天氣,沒有禦寒的衣服穿,受寒冷之苦。這種人上怨天,本省人說天公不平等,保佑別人發財,不保佑他。下怨人,看見一切人都跟他不親近,怪別人都對不起他。家親眷屬他也要怨,內怨父親、母親對他不平等,妻子對他不好。外怨師長、朋友、親戚、鄰居對他不好,這叫「多怨」。
「橫結惡緣」,這是不講理的惡緣。你如果對不起他,跟你結惡緣有理由。現在一點理由也沒有,他憑空跟你結惡緣。比方我們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要弘法利生,看見貧苦的人可憐,要講佛法給他聽,他不但不聽,還痛駡你一頓。
「菩薩佈施,等念怨親」,菩薩度眾生,行佈施有三種:財施、法施、無畏施。前面「教化一切」,菩薩行法佈施的時候,不能揀擇是親愛的人,就教化他;怨家對頭,就不教化他,這樣心不平等。要以平等觀念去教化,親愛的人教化他,怨家對頭也教化他。
「不念舊惡」,「舊惡」是過去的惡。舊惡有二種:第一種,你知道這個人過去不做好事,是個惡人,要教化他學佛法,他過去做的惡不要計較。第二種,他跟你結過惡緣,舊惡你不要計較,只要現在講佛法他能接受,還是要教化他。
「不憎惡人」,「憎惡」是憎惡、討厭。壞人令人一看見就起憎惡、討厭之心。但是我們行菩薩道,以慈悲為本,要憐憫他,曉得他是貧窮多怨的人,不要憎惡、討厭他,要假種種方便攝受他。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在家弟子應當知道五欲的罪過患難。五欲前面已詳細講過,粗重的五欲,有財、色、名、食、睡,廣泛地講,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你要貪圖五欲,增長罪惡,將來就要墮地獄,罪過患難就大了。
「雖為俗人,不染世樂。」雖然你沒有出家,是個世俗之人,但是不要被世間的五欲之樂污染。我們學了佛法,瞭解佛理,知道五欲之樂不應享受。因為享受五欲之樂,起貪欲之心,就有罪過患難。我們在家弟子,要持在家菩薩戒,《在家菩薩戒本》講到最後,佛讚歎在家菩薩是「清淨蓮華」,出淤泥而不染,蓮花從淤泥生出來,但是清淨得很,不染淤泥。我們生在世間,就好像住在淤泥裡面,但是我們持佛的菩薩戒,雖然處在淤泥之中,不被淤泥所染,仿佛清淨蓮花一樣。
「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我們在家弟子,要景仰出家太好了!出了家什麼都舍掉。但是佛制有規矩,出家應該有三件衣、一個瓦缽。出家人的三件衣是五衣、七衣、大衣。五衣是五條衣,一長一短,又叫作務衣,是做事務時披的衣。因為世尊出世的時候,還沒發明有袖子的衣服,印度是熱帶,不需要衣服,但是人知道廉恥,身上披上一塊布,就可以遮蔽身體。顏色都是白色,你看佛經上,說到白衣就是指在家人。佛弟子要是出了家,不許穿白衣服,披袈裟,也是一塊布,跟在家人不同,把它割截開來,做事務時要披作務衣。七衣,是一塊布分成七條,每條二長一短,兩塊長的,一塊短的,割截開來,再把它縫起來,叫七衣,又叫入眾衣,加入出家大眾的衣,參禪、打坐、聽經都披七衣。大衣分九品,從九條算上去,都是單數,九條、十一條、十三條,叫做下三品,都是二長一短。十五、十七、十九條,叫中三品,都是三長一短。廿一、廿三條、廿五條,叫上三品,都是四長一短。
五條衣是作務衣,做事務披的,但是佛法漢朝才傳到中國,那時中國早已發明有袖子的衣服,出了家,披五衣做事務,感覺很不方便,尤其中國幅員廣闊,寒冷的地帶很多,冬天不穿便服不行,於是五衣成了紀念品。現在傳戒還是傳這三件衣,但是五衣派不上用場。因為我們有短衫、中衫、長衫,還有大袍種種便服,做起事務,有短衫、中衫就好了,不需要披五衣。但是五衣我們不敢廢掉,所以傳戒還是傳,成了紀念品。七衣叫入眾衣,中國出家人的規矩,早起要作早課,晚上要作晚課,都要搭七衣。來聽經也要搭七衣,你們看見來聽經的師父們搭衣都是七條,二長一短。每天出去托缽化飯,要披大衣;有因緣見國王,要披大衣;講經說法,要披大衣。佛法傳到中國,托缽的制度沒有推行開來,普通出家人不出去托缽,大衣用不著。見國王要有特殊的因緣,也用不著大衣。你要是學會講經說法,當法師,一定要披大衣,我現在披的是廿五條,四長一短,是最上品的大衣,這都是戒律上的規定。
「瓦缽」,「缽」是梵語「缽多羅」的簡稱,翻為中國話叫「應量器」,應你的飯量的器具。你是大飯量用大缽,中飯量用中缽,小飯量用小缽。就是這一缽飯,剛好跟你的飯量相應。印度出家人,每天都帶缽出去化飯吃。中國托缽化飯的制度為什麼沒有行開呢?因為風俗、人情不同,印度稱托缽化飯的人是聖人,特別恭敬。在中國,看見出家人出去托缽化飯,當成乞丐,看不起。所以佛法傳到中國,托缽化飯的制度沒有推行開。
戒律上許可鐵、瓦二缽,不許用銅、錫或是金銀、七寶做缽,《八大人覺經》這裡為什麼翻為瓦缽呢?因為鐵缽容易生銹,要時常打磨,不如瓦缽容易清洗,所以直接翻成瓦缽。
托缽的制度在中國沒有推行開,所以出家人都在寺廟裡面吃飯。在寺廟吃飯用缽很不方便,因為缽口小肚子大,不像碗口大底小,可以一個一個一個迭起來,容易收藏。而且口小吃飯不方便,所以現在中國只在傳戒的時候傳缽,作一個紀念品。
缽現在不合實用,並不是釋迦佛的智慧不夠,因為我們沒有推行開來托缽的制度,泰國是小乘佛教的國家,寺院沒有廚房,不許自己做飯,每天要出去托缽,口小肚子大的缽才合用,他們的缽很大,上面有個蓋子。他出去托缽要夠一天吃,有的信徒供養飯,有的供養菜,有的供養湯,如果是碗不容易容納,缽小口加個蓋子,很方便。
你們有機會到泰國觀光,要參觀出家人托缽化飯。早晨,六點鐘到七點鐘,滿街都是穿黃衣服的出家人。他們的缽有一條繩子,掛在頸上,兩隻手捧著,蓋子打開。因為全泰國都是佛教徒,在家弟子早晨起來把飯做好,一定先盛一碗供僧。大人有時間就在門口等著,沒有空閒,就叫小孩在門口等著,等托缽的出家人走過來,供養的在家弟子就跪下來,把飯倒在出家人的缽裡,算一天中的第一件好事做好了。這一碗飯不夠,缽蓋不蓋上,繼續往前走,每家供養一碗,等到夠吃,出家人把缽蓋蓋起來,就回寺院用功去了,過了七點鐘以後,街上看不見出家人。
還有「臥具」,也叫坐具,就是一張單人被單,要睡覺把它攤開在床上,就是臥具。要是打坐參禪,把它對折起來,就是坐具。《金剛經》上「敷座而坐」,就是把臥具折好坐下來,但是在中國,出家人打坐,寺院都準備了坐墊。睡覺,中國寒冷,單一張被單不行,都有禦寒的棉被,臥具也廢掉。在清朝以前,祖師們有智慧,把它改成「拜具」,要拜佛就展開,表示恭敬,要是不做拜具用,臥具也要廢掉了。怎麼知道是清朝以前呢?因為寶華山《傳戒正範》,律宗第二十二代祖師讀體見月大師說:「現在坐具,變成拜佛的拜具。」什麼時候改的,他也不知道。讀體大師是清朝初年的人,所以是清朝以前就變成拜具了。
「法器」,我們敲的大磬、木魚、引磬,總稱法器。「志願出家」,在家弟子雖然減少五欲,但是麻煩的事很多,所以要景仰出家人的生活單純,要立志願將來一定要出家。
「守道清白」,在家弟子有家庭,只能戒邪淫,不能戒正淫,實際正淫還是生死的根本,所以還是要出家,出家的戒律很多,都要嚴格守持不犯戒。「梵行高遠」,「梵」是清淨,出家人能完全斷除淫欲,比在家弟子清淨的行門高遠,所以能夠出家最好。
「慈悲一切」,出家並不是為圖過單純的生活,利益自己,是要度眾生,度眾生要發慈悲心。「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眾生沒有得到佛法的快樂,你要講佛法給他聽,使他得到法樂,就是慈心。眾生有煩惱、有生死,是大苦,你要協助他斷煩惱、了生死,拔除眾生的一切苦,就是悲心。眾生無邊誓願度,你要度一切眾生了生死、成佛道,誓願與樂拔苦。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熾然」,像火燒那麼痛苦。沒有學佛法,根本連生死二字都不知道,學了佛法,不去深入觀察,也不會瞭解生死之苦這麼嚴重,你要觀察眾生,受的是生死輪回大苦,生了死,死了生,不得休息,像火燒一樣,一生一死,包括無量苦惱,自從無始劫來,不曉得經歷過多少生死,所受的苦惱,更是無量無邊。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觀察眾生在受生死之苦,你慈悲心生起來,菩提心就生出來。你觀察到自己的生死苦,再觀察到一切眾生都在受生死之苦,就發大乘心,要普遍利濟一切眾生。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你觀察到眾生苦,發菩提心,為利益眾生,要發願:眾生有無量苦,都願意代他們受。事實上你發了菩提心,要弘法利生,就是代眾生受苦,弘法就是弘揚佛法,利生就是利益眾生。法師坐在高座,聽眾坐在下面,是《梵網經菩薩戒》的規定,不這樣做,犯菩薩戒。你們不可以為法師坐高座,大家給他頂禮,對他恭敬是享受,其實法師講經,是代眾生受苦。
法師受的苦,拿道源作例證,學說法的時候受的苦,講多少天也講不完。學會了講經說法,到今年八十六歲,已經當了五十二年法師,還在講經受苦。八十六歲身體已經老弱不堪,走路都走不動,搖搖擺擺,你們看我走路,得有一個侍者攙著我,眼睛視力退化,小字看不見,經文請人抄得像茶杯口這麼大,看起來還是費力氣。身體衰弱沒有抵抗力,稍微吹一點冷風就咳嗽,多穿衣服則發熱,我每次講完下座,渾身出大汗,不是受苦嗎?但是道源還是願意講經,因為願意慈悲一切,願代眾生受苦。因為你們聽道源講經,發道心修行,結果把生死大苦了脫,成就佛道,我出汗受的是小苦。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前面第五覺悟講到出世間的三種法樂,都不是「畢竟大樂」,畢竟大樂是成佛的樂。成了佛,證得佛果,按智慧、理體分二個果:一個菩提果,菩提是智慧,得了智慧的果,叫做智果。一個涅槃果,涅槃是證得理體,叫做理果。證得菩提果,一切法沒有不知道的,佛有這一種菩提覺法樂。證得涅槃理體,證得涅槃果,叫做涅槃寂靜樂。因為無明煩惱,都在昏煩惱亂中,在那兒動,動即是苦。成了佛,得了涅槃,完全寂靜,得一種寂靜樂,叫做「畢竟大樂」。
第一覺悟到第八覺悟,是本經的正宗分,已經講完了,下面有一段結示,算是流通分。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複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
「如此八事」,指第一覺到第八覺所覺悟的八種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這句解釋了經題「八大人覺」,「八」是「如此八事」。「大人」是諸佛菩薩大乘聖人。上面所說的八種覺悟,是諸佛菩薩大乘聖人所覺悟的。
「精進行道」,前面第一覺到第八覺,你都覺悟了,只是覺悟理,事實上你還是凡夫,你要依著覺悟的理精進修行。「慈悲修慧」,你不可以懈怠墮落,要常行精進;要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
「乘法身船」,生死無量,好像大海,要乘法身船,才能渡過生死大海。佛有三個身:法身、報身、化身。法身沒有形相,是個理體,怎樣乘這艘船呢?法身無形無相,但是它由五分法組合起來,五分法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你修五分法就能證得法身。你先持戒、修定,證得了智慧以後,就解脫一切煩惱。解脫一切煩惱以後,再生出來的知見,叫解脫知見,也就是佛知佛見。證得法身,是人人本具的本覺。本覺在《大乘起信論》上叫做真如,「真如在纏,名如來藏;真如出纏,名曰法身。」我們的本覺,給它換一個名字叫真如,真如在眾生分上,叫做如來藏,就是無明煩惱纏縛著眾生,把如來含藏起來,證,證不得;見,見不到。破了無明煩惱,名字換了叫做法身,換句話說,就是成佛。
「至涅槃岸」,「岸」是形容詞,本來沒有海,因為生死無量等於海。本來沒有船,我們修持,等於乘著五分法身船,渡過生死大海,證得涅槃果,等於登了岸。「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圓寂」,圓滿寂滅。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一切功德都修圓滿,叫做圓。一切障礙,煩惱障、所知障都斷盡,叫做寂。所以圓寂、涅槃,換句話說,就是成佛。
「複還生死,度脫眾生。」有人問:我們學佛法,成了佛度眾生,眾生在哪裡呢?眾生在生死苦海。所以到了涅槃彼岸,自己成了佛,了脫生死,再回來生死此岸,度脫一切眾生,這叫乘願再來。那麼要度眾生,在這裡度就好,何必修行成了佛,再回來呢?成了佛,是把度眾生的本事學成功,才回來度眾生。在這裡我們自己是凡夫,生死沒有了脫,怎麼度眾生呢?所以我們修行用功成佛,叫兩足尊,福報具足、智慧具足。我們要度眾生,智慧不具足,不能度一切眾生;福報不具足,不能度一切眾生,所以要福慧都具足,才回到生死此岸度脫眾生。
度眾生就說這八種法,教眾生覺悟這八種事,所以我們成佛以後,再回到此岸,也要以這八種事開導一切眾生。你要曉得,我們現在是凡夫,依著佛說的法,學著講給大家聽,使大家種善根而已。成了佛,能觀機逗教,應機說法,一說就把眾生度脫成佛了。
「以前八事,開導一切」,講《八大人覺經》給眾生聽,開導一切眾生。「令諸眾生,覺生死苦」,眾生不瞭解生死大苦,《八大人覺經》說明白生死大苦,令諸眾生都能覺悟生死是個大苦。覺悟生死苦,要修行用功,怎麼修呢?「舍離五欲,修心聖道。」五欲是生死之因,先把五欲舍離,你不貪圖五欲,就不會流轉生死。所以你要了生脫死,得舍離五欲,才能修習自心,入於聖道,聖道就是佛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這裡合到經首的發起序,我們修行用功,要舍離五欲修行,怎麼修呢?「誦此八事」,你是佛的弟子,就要把《八大人覺經》讀熟背起來。前面開經就說:「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你誦念的時候就是修行用功,念念之中,滅除無量的重罪。
「進趣菩提」,「菩提」就是智慧,你念念之中滅無量重罪,智慧啟發起來,就能證得正覺之果,成就佛道。「速登正覺」,「速」字,和第一覺悟「漸離生死」的「漸」字相對。前面說,你慢慢、漸次遠離生死,是對漸根人說法。你要是用功進趣菩提,漸根就變成頓超的根機,很快就證得菩提,很快就成佛。「永斷生死」,把自己無量的生死大苦,永遠斷掉。「常住快樂」,成了佛有二種樂:菩提覺法樂、涅槃寂靜樂,一得永得,不會再失掉。
小乘弟子怕生死不能了,只用功了自己的生死,不度眾生,所以落於小乘。大乘弟子修行用功,利益眾生為先,以利他為自利,天天弘法,天天利生,結果自己的生死了脫,先成佛,這就是大乘用功的權巧方便。
《八大人覺經》已經講完了,希望大家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