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24 07:06:50
學習次第 : 進階

 

第二部分  《地藏經》的重要內容

第二部分就想談一下《地藏經》的重要內容。

經題

先簡單介紹一下《地藏菩薩本願經》經題的大概意思。“地藏”這兩個字,上面我們已簡略地談過,“地”,就是大地。大地能夠生長一切,能夠運載萬物。“藏”,就是寶藏。也含有儲藏的意思,大地能夠儲藏一切寶藏。佛法是心地法門,心如大地。心地是一切智慧福德的寶藏,智慧福德都從這裏生長。正如慧能大師開悟時說的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智慧福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都是原來有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都由心生,都是自性的顯現,這就是佛法的精髓。佛陀證悟了這個事相,他毫不保留的把這些東西拿來教化我們,希望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讓我們都能夠悟入佛的知見,這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也就是教育我們開發自己心地的寶藏,才能脫離塵世的苦惱,才能夠得自在樂,如來不開示,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正如經典上說的,“譬如暗室寶,無燈不可見”暗室裏有一顆金鋼鑽,沒得燈,你在哪里去找?“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解。”菩薩是自覺覺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菩薩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人。但是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泥塑木雕的就是菩薩,所以土地、財神都稱為菩薩,這是錯誤的。“本願”就是根本大願,也就是自性的流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這個就是菩薩的根本大願。

翻譯者   

譯者是和田沙門實叉難陀,“沙門”的意思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戒定慧是我們自性本具,貪嗔癡是我們本來沒有的,也就是說除去本來沒有的,恢復本來有的,所以沙門含有返本還原,恢復本來面目的意思。“實叉難陀”漢譯為喜學。他是西域和田人,他當時應武則天的邀請,攜帶了八十卷《華嚴經》來到洛陽,後來同菩提流支、義淨法師一起把八十卷《華嚴經》翻譯出來了,就是這位大德,他是《地藏經》的譯者。

全經內容   

現在把《地藏經》的內容大體上作個介紹。《地藏經》共有十三品,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包括忉利天空神通品第一,分身集會品第二這兩品。第一部分這兩品主要介紹地藏菩薩,他是幽冥教主,他的誓願就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久遠劫來分身無量,化度眾生,出地獄,生人天,行孝道,培福德。他發心是從度親,度自己的親人開始,再擴大為度一切眾生,所以在這一部分裏,介紹了地藏菩薩過去生中示現為長者子、婆羅門女、光目女、國王這四種身份,這就提供我們學習的榜樣,這是第一部分。第一部分最難的是“因果”,我們在上面亦已作介紹,這點我們必須瞭解清楚:

第二、包括觀眾生業緣品第三,閻浮眾生業感品第四,地獄名號品第五,這三品主要講地藏菩薩教化的對象。《地藏經》教化的對象都是些什麼人呢?不孝父母,不敬三寶,不信因果,造種種罪惡,要受地獄苦報的眾生。地藏菩薩要救度的眾生就是這樣的人。

第三、包括如來讚歎品第六,利益存亡品第七,閻羅王眾讚歎品第八這三品。這三品主要講地藏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我們看《地藏經》上這樣說:閻浮眾生中,包括我們大家在內。“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所以可以說閻浮眾生,多數的人都在種地獄因。這個教導也告訴我們修行就是在起心動念之間。因為我們起心動念都在造業啊!都在種惡因啦!要這樣用功才得到真實利益,要心念清淨才能夠廣造善業。所以《地藏經》告訴我們要時時警惕,應該在起心動念上注意,不要造三惡道的因。我們學習了這部經典,就有一個很好的對照,應當時刻謹慎,不要認為地獄離我們很遠,其實我們種的因,往往都是地獄之因。

在這部分中,我們應懂得“如來盛讚菩薩威神救苦”的原因和利益眾生之事。上面講了許多,但地藏菩薩的大慈悲、大力救護、利益末法眾生之事,大家還瞭解得不多,今複舉《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六品中,如來所說的菩薩利益人天的十一件大事,以加深學習地藏菩薩精神諸同修的理解。

一  未來世中若有人聞地藏菩薩名,或合掌讚歎作禮戀慕者,是人當超越三十劫罪;

二  若人或彩畫形像,或用土石膠漆,金銀銅鐵等類,作此菩薩,一瞻一禮者,此人就可生天,不墮惡道,如天福盡,下生人間,猶為國王,不失大利;

三  若有女人,厭棄女身,盡心供養菩薩像,盡此一報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可萬劫不受女身;

四  若有女人,厭是醜陋多疾病之身,但于地藏像前志心瞻禮,千萬劫中生富貴家,相貌圓滿;

五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對菩薩像前作諸伎樂,及歌詠讚歎,香華供養,乃至勸於一人多人,則在現世及未來世中,常得百千鬼神日夜衛護,不令惡事輒聞其耳,何況親受諸橫;

六  若有惡人及惡鬼神,見人歸敬供養菩薩形像,妄生譏毀者,此人當永受譏毀之報,墮阿鼻地獄,輾轉惡道;

七  若未來世之病患者,但當對諸佛菩薩像前,高聲轉讀此經一遍,或舍施財物供養經像,或造佛菩薩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燈,或施常住,就可永得解脫。如病人氣盡,七日之間高聲讀經,是人終後,宿殃重罪,至於五無間罪,永得解脫。何況善男子、善女人,自書此經,或教人書,或自塑畫菩薩形像,乃至教人塑畫,所受果報必獲大利;

八  若人夢見鬼神纏擾者,皆因其過去眷屬未離惡道故。佛敕普廣菩薩,以神力勸其眷屬,令對諸佛菩薩像前,志心自讀此經,或請人讀,其數三遍或七遍,如是惡道眷屬,經聲畢是遍數,當得解脫,乃至夢寐之中,永不復見;

九  諸下賤人乃至不自由者,覺知宿業,懺悔禮像,乃至一七日中,念地藏菩薩名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生尊貴家,更不經三惡道苦;

十  若新產兒,或男或女,七日之中早與讀誦此不思議經典,更為念菩薩名萬遍,是新生子,宿殃解脫,安樂長壽;

十一  若未來世眾生,於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等十齋日中,誦《地藏經》一遍,可永離災橫疾病,衣食豐滿。

第四、是最後一部分,包括了稱佛名號品第九,校量佈施功德緣品第十,地神護法品第十一,見聞利益品第十二,囑累人天品第十三這五品。這五品講的什麼呢?講的地藏菩薩度眾生的目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要度眾生出地獄,升人天,然後引導他們走成佛的道路。所以地藏菩薩這個願心是了不起的。而且我們從《地藏經》上就可以知道,地藏菩薩已經化度眾生成了菩薩,成了佛的人都是無量無數呀!有人懷疑,這地藏菩薩他還是菩薩,他怎麼還能夠度眾生成佛呢?實際上《地藏經》上說得很清楚,地藏菩薩在作國王的時候就發願心,他和一個鄰國的國王同時發願心,大家認真修行,他的願心就是要把眾生度盡才成佛。那一位國王早已經成佛。當然從修持的境界來說,地藏菩薩的境界也早已達到佛的境界了。不過他沒有去登佛的寶座,所以他當然可以度眾生成佛,我們對這一點不應有任何懷疑。所以,菩薩的宏偉願心是非常難得的,他要把地獄道的眾生都化度成佛,這就是《地藏經》的內容。

在這部分中必須認清楚“稱佛名號是成佛正因”  《地藏菩薩本願經》各品或說六道差別之相,或說利益存亡之事,使諸眾生出離苦趣,漸得解脫。此即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一切皆為度生之緣,使眾生種入善緣,助眾生離苦得樂。唯《稱佛名號品》為成佛之正因

梵語Buddha,音譯“佛陀耶”、“佛陀”,簡稱為“佛”,為佛教修行成就的最高境界。秦時翻譯為“知者”,就是一切諸法,了了覺知。故在漢語中便稱為“覺者”,佛的覺悟非普通之覺悟,他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在佛經論中:“召體曰名、表德曰號,則名別、號通”。一切諸佛,皆具十號: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稱的意思是念,佛功德在名號中,念佛名即念佛的功德。凡夫念佛功德,當可悟佛功德、修佛功德、最後證佛功德,所以念佛是成佛的正因。

《念佛三昧寶王論》載:浴大海者,已用於百川。念佛名者,必成於三昧。在三味中,便能觀到佛無量功德。古德說:“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所以初發心的人,最好能念佛,因為念佛能降伏自己的妄想和煩惱。

淨土宗基本經典《佛說阿彌陀經》說:執持名號或一日乃至七日,得一心不亂,心不顛倒,臨終就能往生淨土。華開見佛,悟無生忍,是以念佛有無量功德。故說本品是成佛的正因。

在本品中,地藏菩薩對世尊說,他在久遠劫前就已發願,要度眾生成佛:現在已成者,已了生死。當成者,當了生死。還有未來眾生,未種成佛之因,地藏菩薩希望為未來的眾生,說出世利益的事,於此生死海中,令種菩提之因,將來得大利益之果。世尊聽了菩薩所說的話後,就應菩薩所請,於是地藏菩薩說,過去有無邊身如來、寶性如來、波頭摩勝如來、師子吼如來、拘留孫如來、毗婆屍如來、寶勝如來、寶相如來、袈娑幢如來、大通山王如來等出世,若有男子女人,暫生恭敬,發心皈依,乃至塑畫形像,供養讚歎,是人即得超越無量劫生死重罪,乃至得遇恒河沙諸佛廣為說法,摩頂授記,成就佛道。又於過去還有淨月佛、山王佛、智勝佛、淨名王佛、智成就佛、無上佛、妙聲佛、滿月佛、月面佛等說都說不盡的佛。地藏菩薩皆曾經親近供養,承事。若人承事十方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於佛菩提,方可希冀。

經中地藏菩薩又說:“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得一佛名號,功德無量,何況多名。是眾生等,生時死時,自得大利,終不墮惡道。”

世尊現在未來一切眾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皆可以求佛功德。佛功德在名號中,每一尊佛在其名下的德相周遍法界。而且一德含一切德,故說念一佛名,功德無量,此指狹義,屬根本智;若論廣義,須要一一承事十方諸佛,廣學諸佛無量道法。念無量佛名,會其名所含之義,到十方世界參學。學無量世界種種法門,然後一一貫通。森羅萬象,一法即之,才是到家時節,屬差別智。《十輪經》載,若念一佛,則見一佛;若念多佛,則見多佛。若念小身佛,則見小身佛;若念大身佛,則見大身佛;若念無量身,則見無量身佛。其功德,何只無量,而且圓融。此為地藏菩薩,教化眾生盡性之談。

上面經中所說的“是眾生等”,指念佛眾生,念一佛也可,念多佛也可。念到得益時,生則在世間上,成就種種功德,利益人天;死則即見十方諸佛,隨願往生十方淨土,親近十方諸佛,廣學法門。唯其在生時念佛要有工夫,方能於死時有把握。生時死時,皆能念佛,是真念佛,此人終不墮惡道。

經接下去說:“若有臨命終人,家中眷屬,乃至一人,為是病人高聲念一佛名。是命終人,除五無間罪,餘業報等悉得消滅。是五無間罪雖至極重,動經億劫了不得出,承斯臨命終時,他人為其稱念佛名,於是罪中亦漸消滅。

上文所說的是自念,仗自力念佛;死時聞人念佛,是仗他力念佛。自力、他力都有功德。所以臨命終之際,其家中眷屬多人乃至一人,為病人將近死時,高聲念一佛名,曆其耳根,其人臨終時,因心猛利,一聞佛名,就執持不放,全副精神,在一佛名上,念念不舍,承此佛力,除五無間罪以外的其餘業障報障,悉皆消滅。五無間罪,是極重之罪。佛功德力,為力之最大者。極大佛力能消極大罪業,但要漸漸消除。因此人業力甚大,他人為其稱念,將佛名善根,種入其八識田中,要等種子漸漸栽培、漸漸萌芽、漸漸增長,方能消滅極大之罪。唐代法照大師親到五台,在竹林寺見文殊菩薩在西、普賢菩薩在東為眾說法,大師作禮問:“末代凡夫,智識淺薄,佛性心地,無由顯現,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菩薩回答說:“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又問:“當念何佛?”文殊菩薩說:“此世界西,有阿彌陀,願力難思,汝當繫念,念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說已菩薩為法照大師摩頂而退。

經中說他人代念,尚有這麼大的功德之力,何況自念呢?自念則分分己獲,功德更大。罪滅福生,福生罪滅,獲無量福,滅無量罪!

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第十一《地神護法品》中,世尊藉堅牢地神,說明對此不思議殊勝經法,一切人天鬼神皆受付囑而護持,經雲:“若未來世中,有善男子、善女人供養菩薩,及轉讀是經,但依《地藏本願經》一事修行者,汝以本神力而擁護之,勿令一切災害,及不如意事,輒聞於耳,何況令受”。堅牢地神贊地藏菩薩於閻浮提有大因緣,並說:“我觀現在未來眾生,於所住處,於南方清潔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龕室,是中能塑畫,乃至金銀銅鐵作地藏形像,燒香供養,瞻禮讚歎,是人居處,即得十種利益,何等為十?一者土地豐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現存益壽,五者所求如意,六者無水火災,七者虛耗辟除,八者杜絕惡夢,九者出入神護,十者多遇聖因。世尊!未來世中,及現在眾生,若能於所住處方面,作如是供養,得如是利益”。堅牢地神“複白佛言:世尊!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