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11 23:39:38
學習次第 : 進階

中觀思想簡介 

歐蜀華居士

學習佛法應當是一件歡喜的事,
因為每一個人都是老師;
每一種經驗都是課程;
每一層關係都是學習。--歐蜀華

佛教主張知識與行為,理論與實踐並重。了解人生宇宙只是過程,其最終目的在於尋求解脫,讓我們從生老病死、無常的世界解脫出來,解決生命種種險阻、悲哀與痛苦。

眾生對世間的真相是迷惑的。生命的輪迴,始乎於無明,繼之而有貪愛執著,以自我為中心稍無暫歇的生命活動,產生了生命的推力,轉動生死之輪,無始以來,生生死死,死生相續,人生實一大苦聚。依佛法,讓人生向上發展、進步、乃至完成的實踐,稱之為道。中觀是實踐「道」的智慧。

略釋中觀

中觀學派的創始人是印度龍樹菩薩。他充滿傳奇性的生平,與中觀思想的鋒健、超拔的風格很是相應。在西元第二世紀,他將原始佛教緣起的教義,配合初期大乘佛教「空」的思想,倡導緣起性空的佛法真實義,並透過系統化論證,建立了中觀學說。

「中」是正確真實義,遠離顛倒戲論,不落空、有二邊。「觀」是聽聞、思維、觀察、抉擇法義,乃至最後的現證法性。以智慧觀察一切諸法的真實,豁破有無兩邊的戲論的諸法實相慧,名為「中觀」。

中觀的智慧

有外道問佛:「所說何法?」,佛答:「我說緣起。」,「我論因說因」,緣起法是佛法不共世間的特質。

龍樹菩薩主張緣起的真相在於八不中道: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不來不去。從生滅、一異等的世俗緣起假有無實上,顯示出世勝義實相的不生不滅。中觀學者以甚深睿智去觀察,凡是存在的必是現起的,必有時間性、與運動相,這四雙總掇了世間一切。如執有真實自性的八法,就不能理解通達出世間的實相,故一一予以否定,成立八不。八不的緣起,能滅除世間一切落於二邊--實有、實無的戲論,歸於無生的寂滅。這是佛法的精髓。

龍樹菩薩點明:緣起的必定沒有自性,自性空寂才能從緣起而有。法法緣起有,法法自性空;故宛然有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二者相成無礙。無自性的緣起,所以世俗諦的如幻如化--生滅;緣起的無自性,所以勝義諦空寂--不生不滅。從緣起的世間生滅,以顯示世間的寂滅,是佛說緣起的目的。

中觀的倫常道德

道德的行為有二面:一是消極的避惡,一是積極的行善。經由緣起無我的甚深自覺,消除一切由「我」引起的對立衝突的種種惡行,外在粗重的罪過,如殺、盜、淫、妄、酒、;內在細微的煩惱,如見、愛、慢、無明,皆因甚深智觀,滅之於無形。清淨高尚的人格,不但是個人的道德水準提昇,更影響社會風氣的向善向上,彼此和睦協調。

進一步,通過緣起的相關性,觀察整個世界是一「一合體」,世間的一切皆非獨立,均為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因此得以打破種族的分別,國家的疆界,消融爭戰與諍鬥,促進全人類的互助互信。同時,智觀緣起重重的關係,無限的差別都不是實體的存在,直透底裡,即通達平等一如的法性。通過緣起的平等性,體現的是無緣的大慈與同體的大悲。

更進一步,中觀學者觀察,緣起幻有即自性空寂,故即世間而出世間,即生死而涅槃。凡夫執實,一般行為處處為私欲所累,不得自在,利他亦不外以自我為中心。聲聞雖有空慧,但偏於空寂,悲心不足,視世間無常是苦,自了心切,自認所作皆辦,不重利他。中觀行者在不落二邊的智慧中,知生死如幻,涅槃亦如幻,不急了生死,不急求涅槃。具堅定的信願,廣大的悲心,在長時大空中,以出世的智慧,作入世的利生事業,發揮即世間而出世的最高德性。

中觀的現代意義

中觀學,尤其是龍樹菩薩的中觀學在歐美的研究,是相當深刻與有成就的。原因很多,主要可以說是中觀學與西方哲學有較多可相互比較之處。如中觀學與康德的超越說、黑格爾的辯證法、現象學的虛無說和邏輯都有相當關聯。尤其龍樹菩薩思路敏銳,表達與論證直接,對西方學者來說是充滿了魅力。在西方一流的印度哲學與佛學方面的學報中,有關中觀的投稿相當多,退件亦是大量。理由是稿件缺乏新意,皆已為前人所探討過了。

現代其他學科與中觀思想的關聯,也是顯著的。物理學揭露了一種活動的實相,物質只是一種存在的傾向,東西是沒有的,有的只是種種關係。科學的全體系統理論是相當現代的觀念,它主張任何系統中,一個變數與其他變數的交互作用非常徹底,以致無法分別因果,所有事物都是一種關係,不能分成部分來看。教育學家宣揚新的學習態度,如果不用階級性觀點來界定老師與學生,那麼每個人都是老師,每一種經驗都是課程,每一層關係都是學習。醫學界在華盛頓舉辦的一場討論會,議題是「整體健康」。許多著名大學與基金會都參與,他們認為身體各部分的互相影響,心靈環境與健康也有關係。生態學家發現,一部汽車所排廢氣,一百年後將傳到大西洋污染了生態,並使地球溫度逐漸上升。這些重大發現與思潮,若是對換成龍樹菩薩的話,便是:一切存在的只是因素、條件、關係合成,沒有實體,緣聚時幻生,緣散時幻滅,生滅當下即「不生不滅」;所有事物都是一種關係,不能分成部分來看,故「不一不異」;現前的剎那過去,作用卻延續至未來和他方,故「不常不斷」、「不來不去」。

參考資料:

  • 1、《中觀今論》--印順導師著。
  • 2、《中觀論頌講記》--印順導師著。
  • 3、《印度的中觀哲學》--吳汝鈞著。
  • 4、《佛教哲學》--D. J. Kalupahana 著,霍韜晦譯。
  • 5、《中觀的勝義》--黃懺華等著。
  • 6、《The Aquarian Conspiracy》中譯《寶瓶同謀》--By Mary Ferguson

* 歐蜀華居士,自羅無虛老師處研習《雜阿含經》而入佛法之門,復遍讀印順導師著作而生起法喜。曾親近仁俊、妙境等長老,以及Ven. U silanada、Rina Sircar等南傳佛法大德,勇猛精進,在灣區各居士學佛團體之間講學;又多次隨仁俊長老赴世界各地弘法。自一九九四年起,在「菩提學會」陸續講授《阿含經》、《成佛之道》、《學佛三要》、《佛法概論》,又指導「雜阿含」、「妙雲」等讀書會至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