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19 00:10:1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8 23:48:00   編輯部 

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指導教授:李志夫

所長李志夫

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論文提要

本文的內容結構,大體分成文獻與思想兩部份。

第一章,回顧現有僧肇研究成果,標定待決或未曾處理的問題。

第二章,僧肇的生平與著作。全章主要是考據工作,作為探究僧肇思想的文獻基礎。重點置於會通慧皎《高僧傳‧僧肇傳》中學界認為仍有疑點的生平文記;考訂題名為僧肇作品的真偽,並為真作標定年代;〈涅槃無名論〉真偽辨,以此論尚有文獻衝突未能解決,且義理上未提及《中論》「世間即涅槃」,更以文章風格為〈般若無知論〉與〈答劉遺民書〉的結合等問題,暫定為疑偽之作;附論《肇論》篇章編集次第問題,慧達《肇論疏》注疏所示編章次第已與今本編排次第有所不同,依卷後題記,論述此一現象可能係抄寫時因合卷所致。

僧肇

第三章,僧肇之前的般若思想,包括般若經典傳譯;兩晉時期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以及依僧肇對三家義的批評,重新檢討本無、即色兩家的代表人物與思想;《般若經》與《中論》空假中義的區別。以此作為探討僧肇思想的背景工作。

第四章,討論〈般若無知論〉中觀思想。

第五章,討論〈不真空論〉中觀思想。

第六章,討論〈物不遷論〉中觀思想。以上三章論述僧肇的思想確為依緣起立論的龍樹中觀思想。其中第六章一併處理明‧鎮澄質疑〈物不遷論〉所持論點及其前承思想的分析,以及諸方與之辯論的相關論點分析,並依研究所得做出批評。即鎮澄對該論的解釋自相矛盾,質疑無法成立。而與之辯論的真界、德山所持論點成立,道衡、雲棲均不成立,幻有則只有部份成立。

第七章,僧肇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依宗派及歷代《肇論》注疏分別論述。指出在判教的制約以及自宗教理格局下,僧肇思想對天台、華嚴兩宗的影響甚微,而對淨土與禪則只有個別人物的影響,至於對三論宗的吉藏則影響確實存在,但在主要教理的建構上並不明確。

第八章,當代重要學者對僧肇及其作品的評價,分哲學學者與佛學學者兩部份敘述,並評論學者們的評價或批評。第九章,結論,本文研究結果的總結,及下一步研究論題的提出與展望。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0/博士/研究生:李明芳

 

李志夫所長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體例說明:
●藏經,依《大正藏》、《卍續藏》、《乾隆藏》、《大藏經補編》,再依典籍所在冊數先後排列。
●古籍依年代先後順序。
●參考書籍、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由少至多,同一作者再依作品年代先後順序排列,國別依中、西、日次序。
藏經
放光般若經,西晉‧無羅叉譯,《大正藏》第8卷
光讚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8卷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卷
道行般若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8卷
小品般若波羅密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卷
大智度論,龍樹,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卷
十二門論,龍樹,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0卷
中論,龍樹,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0卷
百論,提婆,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0卷
迴諍論,龍樹,後魏‧毘目智仙、瞿曇流支譯,《大正藏》第32卷
成實論,訶梨跋摩,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2卷
法華玄義,隋‧智顗,《大正藏》第33卷
法華文句,隋‧智顗,《大正藏》第34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大正藏》第35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大正藏》第36卷
注維摩詰經,後秦‧僧肇,《大正藏》第38卷
維摩詰經玄疏,隋‧智顗,《大正藏》第38卷
維摩經略疏,隋‧智顗述、唐‧湛然略,《大正藏》第38卷
淨名玄論,隋‧吉藏,《大正藏》第38卷
往生論註,北魏‧曇鸞,《大正藏》第40卷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唐‧法藏,《大正藏》第42卷
中觀論疏,隋‧吉藏,《大正藏》第42卷
百論疏,隋‧吉藏,《大正藏》第42卷
三論玄義,隋‧吉藏,《大正藏》第45卷
大乘玄論,隋‧吉藏,《大正藏》第45卷
二諦義,隋‧吉藏,《大正藏》第45卷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東晉‧慧遠問、後秦‧鳩摩羅什答,《大正藏》第45卷
肇論,後秦‧僧肇,《大正藏》第45卷
肇論疏,唐‧元康,《大正藏》第45卷
肇論新疏,元‧文才,《大正藏》第45卷
註華嚴法界觀門,唐‧宗密,《大正藏》第45卷
四教義,隋‧智顗,《大正藏》第46卷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宋‧楚圓,《大正藏》第47卷
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元‧行秀評唱,《大正藏》第48卷
禪宗永嘉集,唐‧玄覺,《大正藏》第48卷
宗鏡錄,延壽,《大正藏》第48卷
歷代三寶紀,隋‧費長房,《大正藏》第49卷
佛祖統紀,宋‧志磐,《大正藏》第49卷
釋氏稽古略續集,明‧幻輪,《大正藏》第49卷
高僧傳,梁‧慧皎,《大正藏》第50卷
續高僧傳,唐‧道宣,《大正藏》第50卷
法華傳記,唐‧僧詳,《大正藏》第51卷
廣弘明集,唐‧道宣,《大正藏》第52卷
出三藏記集,梁‧僧祐,《大正藏》第55卷
眾經目錄,隋‧法經等,《大正藏》第55卷
眾經目錄,隋‧彥琮,《大正藏》第55卷
眾經目錄,唐‧靜泰,《大正藏》第55卷
大唐內典錄,唐‧道宣,《大正藏》第55卷
開元釋教錄,唐‧智昇,《大正藏》第55卷
日本國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錄,[日]圓仁,《大正藏》第55卷
慈覺大師在唐送進錄,[日]圓仁,《大正藏》第55卷
入唐新求聖教目錄,[日]圓仁,《大正藏》第55卷
中論疏記,[日]安澄,《大正藏》第65卷
三論玄義檢幽集,[日]澄禪,《大正藏》第70卷
釋肇序,唐‧體請,《大正藏》第85卷
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唐‧道掖,《大正藏》第85卷
華嚴經疏鈔玄談,唐‧澄觀,《卍續藏》第8冊
夾科肇論序注,宋‧曉月,《卍續藏》第96冊
肇論疏科,宋‧遵式,《卍續藏》第96冊
注肇論疏,宋‧遵式,《卍續藏》第96冊
肇論新疏游刃,元‧文才,《卍續藏》第96冊
肇論略注,明‧德清,《卍續藏》第96冊
物不遷正量論,明‧鎮澄,《卍續藏》第97冊
物不遷論辯解,明‧真界,《卍續藏》第97冊
物不遷正量證,明‧道衡,《卍續藏》第97冊
紫柏尊者全集,明‧真可,《卍續藏》第126冊
憨山老人夢遊集,明‧德清,《卍續藏》第127冊
名僧傳抄, [日]宗性,《卍續藏》第134冊
五燈會元,宋‧普濟,《卍續藏》第138冊
肇論疏,陳‧慧達撰,《卍續藏》第150冊
龍池幻有禪師語錄,明‧幻有,《乾隆大藏經》第153冊
竹窗隨筆,明‧祩宏,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23冊
竹窗三筆,明‧祩宏,藍吉富主編《大藏經補編》第23冊
閱藏知津,明‧智旭,《昭和法寶總目錄》第3冊
古籍
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慶義著,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1995年5月2刷
魏書‧釋老志,北齊‧魏收,台北:鼎文書局,民76年5月5版
晉書,唐‧房玄齡等,台北:鼎文書局,民69年8月3版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台灣明倫書局,民66
肇論中吳集解,宋‧釋淨源集,《叢書集成續篇》46,台北:新文豐,民78
參考書籍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7月,第2刷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台北:黎明文化,民75年6月再版
石峻主編,中國哲學名著選讀(漢英對照),台北:書林,民81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學社,民39
印順,佛法是救世之光,台北:正聞,民69
印順,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民70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民72年4月三版
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民76年3月三版
印順,中國禪宗史,台北:正聞,民76年4月四版
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民78年12月十版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民79年9月二版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台北:新文豐,民79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民78年2月3刷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台北:學生書局,民71年1月修訂三版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民79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民84
吳汝鈞,印度佛學研究,台北:學生書局,民84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民71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民74
巫壽康,因明正理門論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4
李潤生,僧肇,台北:東大,民78
李潤生導讀,中論(上下),香港:密乘佛學會、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版,1996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1月2刷
沈劍英,佛家邏輯,台北:商鼎,民83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姚衛群,佛教般若思想發展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洪修平釋譯,肇論,高雄縣:佛光,民85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卷二),台北:學生書局,民67年3月3版(台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三),台北:學生書局,民75年10月,全集校訂版
涂艷秋,僧肇思想探究,台北:東初出版社,民84
許抗生,三國兩晉玄佛道簡論,山東:齊魯書社,1991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民81
許抗生,僧肇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郭朋,中國佛教思想史(上冊),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民79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二),台北:三民書局,民76年3月增訂再版
單培根,肇論講義,台北:方廣文化公司,民85
彭自強,佛教與儒道的衝突與融合──以漢魏兩晉時期為中心,四川:巴蜀書社,2000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台北,台灣商務,民52年台二版
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2月2 刷
楊俊誠,般若與玄學,高雄縣:佛光,民82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民71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民77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民78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民82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民87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學生書局,民74
劉保金,中國佛典通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劉培育編,因明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劉貴傑,僧肇思想研究──魏晉玄學與佛教思想之交涉,台北:文史哲,民74
鄭郁卿,鳩摩羅什研究,台北:文津,民77
霍韜晦,佛教的現代智慧,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2
韓廷傑,三論宗通論,台北:文津,民86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魏晉、隋唐佛學篇(上冊),台北:學生書局,民74年11月再版
釋印順述義、釋昭慧整理,《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增定本],台北:東宗出版社,民82年5月2版
釋果樸,敦煌寫卷P3006「支謙」本《維摩詰經》注解考,台北:法鼓文化,民87
釋聖嚴,明末佛教研究,台北:東初,民76
徐梵澄譯註,Three Theses of Seng-Zhao, Chinese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1985
Jaidev Sinbh 著,賴顯邦譯,英漢對照中觀哲學概說 (An Introduction to Madhyamaka Philosophy),台北:新文豐,民79
Liebenthal W. Chao Lun, the Treatises of Seng-Chao, a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Notes and Appendice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68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民72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民66年12月再版
山雄一著、吳汝鈞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民67
山雄一等著、許洋主譯,般若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民78
塚本善隆主編,肇論研究,東京:法藏館,昭和30(1955)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第二卷],高雄縣:佛光,民75
期刊論文
大光:〈僧肇與肇論之研究〉,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元弼聖:〈僧肇之二諦義及其影響──以「不真空論」為中心〉,《正觀》第3期,民86年12月
元弼聖:〈從佛教的語言思想發展看僧肇之假名觀〉,《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民87年3月
方廣錩:〈道安避難行狀考〉,《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民88
田博元:〈釋道安之般若思想〉,《華梵佛學年刊》創刊號,民71
石峻:〈讀慧達《肇論疏》述所見〉,《圖書季刊》新第5卷第1期,民33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十五),《鵝湖》第21卷第5期,民84年11月
安樂哲:〈僧肇研究〉,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江燦騰:〈晚明〈物不遷論〉的諍辯研究──諸家的意見與空印鎮澄的答辯〉,《東方宗教研究》新2期,民80年10月
吳汝鈞:〈龍樹之論空、假、中〉,《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民73年9月
何啟民:〈東晉之般若學〉,張曼濤主編《般若思想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5,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余崇生:〈僧肇之「有無同義」思想〉,《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民76年9月
余崇生:〈僧肇「體用相即」思想之考察〉,《獅子吼》第28卷第1期,民78年1月
余崇生:〈僧肇「體用相即」思想述論〉,《國際佛學研究》第1期,民80年12月
余敦康:〈六家七宗──兩晉時期的佛教般若學思潮〉,《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
李幸玲:〈格義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民86年3月
李昌頤:〈中論空無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與現代的關係──兼述中論辯證法的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7期,民72年12月
周伯戡:〈庫車所出《大智度論》寫本殘卷之研究──兼論鳩摩羅什之翻譯〉,《台大歷史學報》第17期,1992年12月
周伯戡:〈讀僧叡〈小品經序〉〉,《台大歷史學報》第23期,1999年6月
周伯戡:〈《大智度論》略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卷上‧中文篇,2000年5月
周慶華:〈「格義」學的歷史意義與現代意義〉,《國際佛學研究》第2期,1992年12月
林傳芳:〈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民61年 8月
邱敏捷:〈從僧肇到印順導師──《肇論》研究史的回顧與檢討〉,藍吉富主編、釋聖嚴等著《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台北:正聞,2000年4月
洪修平:〈僧肇“三論”解空的哲學體系初探〉,《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唐君毅:〈僧肇三論與玄學〉,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唐君毅:〈略說中國佛教教理之發展〉,《唐君毅全集》卷18‧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民79
張春波:〈論發現《肇論集解令模鈔》的意義〉,《哲學研究》1981年第3期
張炳陽:〈僧肇「不真空論」釋論〉,《中國佛教》第28卷第5期,民73年5月
陳寅恪:〈支愍度學說考〉,《陳寅客先生文集(一)》,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民70
陳寅恪:〈逍遙遊向郭義及支遁義探源〉,《陳寅恪先生文集(二)》,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民70
傅偉勳:〈四聖諦的多層義蘊與深層義理:為慶祝印順法師九十大壽而作〉,《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民84
傅偉勳:〈突破傳統佛教,開展現代佛法〉,《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民84
傅偉勳:〈緣起思想的義理開展與現代意義〉,《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民84
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哲學與宗教五集》,台北:東大,民84
傅偉勳:〈從中觀的二諦中道到後中觀的台賢二宗思想對立──兼論中國天台的特質與思維限制〉,《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民86年7月
單培根:〈僧肇物不遷論探旨〉,《內明》第282期,民84年9月
彭文林:〈《肇論‧不真空論》釋義〉,《佛教思想的當代詮釋》,高雄縣:佛光出版社,民86
游俠:〈鳩摩羅什〉,《中國佛教》第二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1996年1月5刷,1982年8月初版
開因:〈肇論宗本義說要〉,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黃國清:〈小乘實有論或大乘實相論──分析明末三大師的「物不遷論」解釋立場〉,《中華佛學學報》第12期,民88年7月
黃錦鋐:〈莊子逍遙義與般若學即色派的關聯性〉,《內明》第150期,1984年9月
黃懺華:〈六家七宗的般若思想〉,張曼濤主編《般若思想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5,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黃懺華:〈六家七宗〉,《中國佛教》第四輯,上海:知識出版社, 1991年7月2刷,1989年5月初版
黃懺華:〈僧肇〉,《中國佛教》第二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1996年1月5刷,1982年8月初版
楊政河:〈魏晉南北朝佛學思想玄學化之研究〉,《華岡佛學學報》第5期,民70年12月
楊郁文:〈初期弗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上)〉,《中華佛學學報》第4期,民80年7月
楊郁文:〈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民81年7月
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民85年7月
萬金川:〈般若經的語言概念──以《小品》為中心的一個研究〉,《鵝湖》第98期,1983年8月
萬金川:〈存在、言說與真理──一個印度的觀點〉,《揭諦》創刊號,1997年6月
葉偉平:〈從緣起性空談僧肇之物不遷論〉,《鵝湖》第2卷第4期,民65年10月
廖明活:〈東晉佛教的「即色」義〉,《大陸雜誌》第100卷第5期,民89年5月
廖明活:〈僧肇物不遷義質疑〉,《內明》第126期,1982
廖明活:〈龍樹辯破方法的商榷──從漢譯(中論頌)之論六根與因果說起〉,《內明》第166期,1986年1月
廖鍾慶:〈僧肇般若無知論析義〉,《鵝湖》第1卷第7期,民65年1月
劉成有:〈關於《涅般無名論》作者問題的討論──〈涅槃無名論〉的著作權應歸僧肇〉,《文史哲》1990年第4期,1990年7月
劉果宗:〈有關頓悟義的諸論說〉,《獅子吼》第31卷第10期,民81年8月
劉果宗:〈慧遠、僧肇之頓悟義〉,《獅子吼》第32卷第3期,民82年3月
澄璧:〈試譯僧肇「物不遷論」〉,張曼濤主編《三論典籍研究》,現代學術叢刊4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68
蔡宗齊:〈德瑞達和僧肇:語言學和哲學的解構主義〉,《哲學與文化》第28卷第3期,2001年3月
蔡振豐:〈道安經序思想的轉折及在格義問題上的意義〉,《台大文史哲學報》第48期,1998年6月
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以不真空論為主要依據〉,《師大國研所集刊》第30期,1986
賴鵬舉:〈東晉慧遠法師〈法性論〉義學的還原〉,《東方宗教研究》新3期,民82年10月
賴鵬舉:〈關河的三世學與河西的千佛思想〉,《東方宗教研究》新4期,民83年10月
賴鵬舉:〈關河的禪法〉,《東方宗教研究》新5期,民85年10月
賴鵬舉:〈後秦僧肇的「法華三昧」禪法與隴東南北石窟寺的七佛造像〉,《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二期,1997年7月
賴鵬舉:〈中國佛教義學的形成──東晉外國羅什「般若」與本土慧遠「涅槃」之爭〉,《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7月
錢偉量:〈僧肇動靜觀辯析──讀《肇論‧物不遷論》〉,《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3期
謝大寧:〈論郭象與支遁之逍遙義及支遁義之淵源〉,《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民77年6月
羅因:〈僧肇〈物不遷論〉後設基礎的檢視〉,《中國文學研究》第15期,2001年6月
譚世保:〈關於鳩摩羅什及其門下考辨〉,《漢唐佛史探真》下編,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
釋惠敏:〈《中論偈》於諸註本中傳承與翻譯差異之研究〉,《中觀與瑜伽》,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79年9月3版
釋惠敏:〈天華本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文義商榷:以第三章「般若理論的研究」為主〉,《中觀與瑜伽》,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79年9月3版
釋惠敏:〈梵本《中論頌‧月稱註》(淨名句論)研究序論〉,《中觀與瑜伽》,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民79年9月3版
龔雋:〈僧肇思想辯證──《肇論》與道、玄關係的再審查〉,《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民90
Whalen W. Lai: The early PrajJA-schools, especially “Hsin Wu,” reconsidered.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volume33, no.1), January, 1980
三桐慈海:〈物不遷論に對する一見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6卷第2號,平成10年3月
木村宣彰:〈注維摩經所引の別本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5卷第2號,昭和62年3月
江島惠教著,法光佛學院日文佛學論文選讀班譯:〈《中論》註釋書中有關「緣起」的語義解釋〉,《法光學壇》創刊號,1996年6月
伊藤隆壽:〈鳩摩羅什の佛教思想──妙法と實相〉,《佛教學》第30號,1991年3月
谷川理宣:〈僧肇における「涅槃」の理解〉,《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昭和61年3月
奧住毅:〈中觀における思想と言語〉,《佛教學》第20號,1986年10月
奧野光賢:〈吉藏における僧肇說の引用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昭和61年3月
橫超慧日:〈魏晉時代の般若思想──僧肇の不真空論にみえる三家異を中心として〉,橫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第二,京都:法藏館,昭和55年7月2刷
藤凡智雄:〈曇鸞と僧肇──不思議の語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4卷第2號,平成8年3月
博碩士論文
元弼聖,從僧肇之〈不真空論〉看空的意義及其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3
何充道,僧肇三論哲學研究,香港: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1
洪修平,論僧肇哲學──魏晉玄佛合流的終結和中國化佛教哲學體系的初創,南京: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84(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9冊,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翁正石,僧肇之物性論:空及運動之討論,香港: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5
黃百儀,僧肇〈物不遷論〉思想研究,台中縣:東海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楊士偉,知識與行動──僧肇聖人概念的批判分析,台北: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0
蔡纓勳,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以「不真空論」為主要依據,台北:師大中國文學研究所,民74
鄭梅珍,僧肇與吉藏的般中觀思想比較研究,新竹縣: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
羅因,僧肇思想研究──兼論玄學與般若學之交會問題,台北:台大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
[韓]孫炳哲,肇論通解及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6(收錄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第19冊,高雄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僧肇(384414),中國東晉僧人。俗姓張。據《高僧傳》卷六 ,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原崇信老莊,讀《維摩經》,欣賞不已,遂出家從鳩摩羅什門下。擅長般若學,曾和道融等講習鳩摩羅什所譯三論,人稱解空第一;曾在姑臧(今甘肅武威)和長安于鳩摩羅什譯場從事譯經,評定經論。著有《肇論》等。

 

論文目次  僧肇中觀思想研究 1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1
第三節 結果預期 3
第四節 全文概述 4
第二章 僧肇生平及其著作 5
第一節 僧肇生平 6
第二節 僧肇的著作 17
第三節 〈涅槃無名論〉真偽辨 29
第四節 附論《肇論》的集編 40
第五節 結語 47
第三章 兩晉時期的般若思想 49
第一節 般若經典在兩晉時期的傳譯 49
第二節 六家七宗的般若學 51
第一目 本無宗 53
第二目 本無異宗 63
第三目 即色宗 65
第四目 識含宗 68
第五目 幻化宗 68
第六目 心無宗 69
第七目 緣會宗 71
第三節 般若經與龍樹中觀學派的空假中義 72
第一目 般若經的「空」「假」「中」義 73
第二目 龍樹中觀學派「空」「假」「中」義 77
第四節 結語 82
第四章 〈般若無知論〉的中觀思想 83
第一節 文本解讀基點標定 84
第二節 本論釋義 85
第一目 本論釋義 85
第二目 難問與答難釋義 87
第三目 〈答劉遺民書〉釋義 92
第三節 辨正 94
第四節 結語 95
第五章 〈不真空論〉的中觀思想 97
第一節 本論釋義 97
第一目 緣起無自性 98
第二目 諸法假名有 102
第三目 二諦 103
第四目 即假而真 105
第二節 辨正 106
第一目 不真空義辨正 106
第二目 「至虛無生」辨正 111
第三目 「非有非無」具描述義的辨正 113
第三節 僧肇的二諦義 115
第四節 結語 117
第六章 〈物不遷論〉的中觀思想 119
第一節 〈物不遷論〉解釋基點之再標定 119
第二節 本論釋義 121
第三節 辨正 128
第四節 晚明〈物不遷論〉諍論之再議 136
第一目 澄觀對〈物不遷論〉的看法 138
第二目 延壽《宗鏡錄》釋〈物不遷論〉 141
第三目 鎮澄《物不遷正量論》 143
第四目 諸家駁鎮澄 149
第五節 結語 165
第七章 僧肇思想對中國佛教的影響 167
第一節 由宗派看僧肇思想的影響 168
第一目 三論宗 168
第二目 淨土宗 172
第三目 天台宗 173
第四目 華嚴宗 173
第五目 禪宗 174
第二節 由歷代注疏看僧肇思想的影響 176
第三節 結語 177
第八章 當代學者對僧肇思想之評價 179
第一節 哲學學者之評價 179
第一目 方東美之評價 179
第二目 唐君毅之評價 180
第三目 牟宗三之評價 181
第四目 勞思光之評價 183
第二節 佛教學者之評價 184
第一目 湯用彤之評價 184
第二目 印順法師之評價 185
第三節 結語 187
第九章 結論 189
參考書目 193
藏經 193
古籍 195
書籍 195
期刊論文 198
博碩士論文 202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90/博士/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研究生:李明芳 指導教授:李志夫  李志夫所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