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11 09:05:13
學習次第 : 初階

觀音義疏(隋,智顗)

觀音義疏

  隋 天臺智者大師 說
  弟子 灌頂 記

  此文既別出大部,有人亦作三段分文,謂初問去為序,佛答去為正,持地去為流通。複有雲:經家序者為序,無盡意白佛去為正,持地去為流通。
  今師有時亦作三段,有時不作三段名,但分為三章:一無盡意問,二佛答,三持地歎。或為四章:三如前,四者聞品得益。或作二段,謂前後兩問答也。多種分章,隨人意用也。
  若作問答分章,則有兩問答;初問答明觀音樹王冥益等義,後問答明普門珠王顯益等義。
  就前問答為二:一問,二答。就問為四:一時節,二標人,三敬儀,四正問。

【爾時】

  一「爾時」者,爾言即也。即是說東方妙音弘經已訖,次說西方觀音弘經之時,故言「爾時」。
  或可大眾已聞妙音弘經,歡喜已竟;宜聞觀音發心生善之時,故言「爾時」。
  或可時眾疑於妙音,若為利益,上來說法,破眾疑情已竟。時眾有疑,觀音之德正破此疑之時,故言「爾時」。
  或可時眾機在妙音,聞即得道,如二土菩薩得道已竟,八萬四千悟理之時,須聞觀音,故言「爾時」。
  諸佛如來不空說法,有四悉檀因緣,爾乃為說,正是敷演四悉檀時,故言「爾時」也。

【無盡意菩薩】

  二標人者,即是無盡意也。名無盡者,非盡非無盡。為對小乘名盡,故言無盡,小乘明盡。為對盡智無生智,滅色取空之盡,故名無盡也。
  又雲何無盡?所謂空不可盡,假不可盡,中不可盡,故言無盡。
  大品經雲:「即色是空,非色滅空,空故無盡也。」
  又大集經釋無盡意:東方過十恒沙國微塵世界,國名不眴,佛號普賢。純諸菩薩無二乘名,但修念佛三昧,不滅不生不出,心行平等,猶如虛空,是為念佛。即見佛時即具六波羅蜜,得無生忍。所謂不取色即檀,除色相即屍,觀色盡即羼提,觀色寂滅即毗黎耶,不行色即禪,不戲論色即般若也。
  身子問:「誰為汝作字,名無盡意。」
  答曰:一切諸法因緣果報無盡,一切諸法不可盡,初發無上菩提心已不可盡。譬如虛空不可窮盡,為一切智發菩提心,豈可盡乎?諸佛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十力無畏等無盡,因如是等發心,故不可盡。眾生性無盡,教化眾生無盡,知一切法性無盡,故無盡是名菩薩發心無盡。又檀波羅蜜無盡,乃至方便無盡,凡八十無盡。八十無盡悉能含受一切佛法,從是得名,名無盡意也。
  又淨名雲:「何謂為盡?謂不盡有為。何謂無盡?不住無為。」
  華嚴有十無盡法門。如此等經,皆就假名分別一切諸法因緣果報,以明無盡意。
  又如勝鬘經雲:「如來色無盡,智慧亦複然,一切法常住。」
  又大品經雲:一切法趣意是趣不過,意為法界意則非盡非無盡,如是無盡。例如非常非無常,是乃為常。
  又淨名雲:法若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與不盡,故知非盡非無盡,是真無盡義。
  又大品經雲:癡如虛空不可盡,乃至老死如虛空不可盡,色不可盡,乃至識不可盡。
  如此等經皆約中道之理,以名無盡。通達空假中三諦之法不可盡,故名無盡意菩薩。亦名無盡心智,識、色、受、想、行等義不可說。不可說,不能具載。
  菩薩者,外國雲摩訶菩提質多薩埵,此雲大道心眾生。始心行者,為煩惱所生,二乘為五分法身所生,六度菩薩為福德所生,別圓為中道所生。故大品雲:如來身者,不從一因一緣生如來身。菩薩為眾行生,故言眾生。發心求佛,故言為大道,利益一切,以法道成他,或言成眾生。
  廣釋菩薩,義如別記。

【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三敬儀者為三:一起,二袒,三合掌。
  起者,禮雲請益起,請業起。菩薩於佛備其二儀,故言起也。
  觀釋者,菩薩常修遠離行,故言起。亦是契諸法空,空即是座於此空無所染著,故言起也。
  又菩薩安住空理,理本無起,湣眾生故,乘機利益,故言起。
  又中道之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無起之起,起即實相,亦起眾生實相,故言起也。
  偏袒右肩者,外國以袒為敬,露右者,示執奉為便,表弟子事師充役之儀,是故以袒為恭也。此方以袒為慢,然古有須賈,肉袒謝於張儀,露兩髀也,此方亦不一向是慢也。
  觀解者,覆露表空假二諦,又表權實。實不可說,如覆左表有冥益;權於化便如露,右表有顯益也。
  合掌者,此方以拱手為恭,外國合掌為敬。手本二邊,今合為一,表不敢散誕,專至一心,一心相當,故以此表敬也。
  觀解者,昔權實不合,而今得合。
  又五指表陰。仁王經雲:法性色受想行識,此即實智真身,亦有五陰也。應化因緣,亦有五陰也。眾生性德之理,亦有五陰也。眾生生死果報,亦有五陰也。聖人為化眾生,示有應身五陰,是則權實陰殊。若眾生法性理顯,聖人亦息化歸真,權實不二。合掌表於返本還源,入非權非實,事理契合,故合掌也。
  向佛者,表萬善之因,向萬德之果也。亦是行人分證權實,合向於究竟權實,合故言向佛也。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四發問者,此下有兩番問答:初番問觀世音,後番問普門。前問為三:一稱歎,二標所問人,三正問。
  大經雲:汝具二莊嚴,能問是義;我具二莊嚴,能答是義。今無盡意具二莊嚴,欲顯觀音二種莊嚴,咨發如來;如來究竟具二莊嚴,當答此義。釋論雲:問有多種,不解問、試問、赴機問,今無盡意即是赴機問也。
  世尊者,即是稱歎尊號。十號具出釋論,用彼釋此。
  觀世音菩薩即是標所問之人也。具如前釋。
  以何因緣者,因緣甚多,略言境智因緣。若就眾生,則以善惡兩機為因;聖人靈智,慈悲為緣。若就聖人,觀智慈悲為因,眾生機感為緣,以是因緣。
  名觀世音,如上釋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第二佛答即為三:初總答,二別答,三勸持。就初總答為二:一明機,二明應。就機為四:一標人數,二遭苦,三聞名,四稱號。
  數者,十法界機,實自無量而言。百千萬億者,此乃通途商略業同者。如一地獄界,大略是同,其間優降,複有何量?如一獄複有百千萬億品格之殊,一一品格複有百千萬億罪人,是罪業正同,所以同受一品罪苦。將此意廣曆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皆亦如是,故知此數是標同業之意也。所以舉多數者,明百千萬億種業,遭苦稱名,一時有機,一時能應,皆得解脫。何況一人一業一機,獨來而不能救。此舉境眾機多,以顯觀深應大也。
  二明遭苦者,即是受諸苦惱也。此語成上義,上百千是業同,此言諸苦惱,一苦惱是一業者,凡有百千萬億,故知有諸百千萬億。上明數同,下明業別。用此意曆十法界,萬機之徒不可說,不可說也。
  今言受苦惱者,正是現遭苦畑也。此苦由於結業果多故,因亦多。此即總答。文略而意廣,遍該十界,不止人道而已。
  後別答中,文廣而意狹,別舉人間七難而已,故此處總答也。
  三聞名者,上明遭苦,次明生善,善惡合為機,此即明文。
  聞有四義,如別記。
  若能如是通達四種聞義,即聞慧。心無所依,無住無著,即是思慧。一心稱名,即修慧。此文雖窄,三慧意顯。
  四稱名者,稱名有二:一事,二理。
  若用心存念,念念相續,餘心不間,故名一心。或可如請觀音中,繫念數息,十息不亂名一念。或可無量息不雜異想,心想雖長,亦名一心。一心歸憑,更無二意,故名事一心也。稱名者,或可略稱,如此文。或廣稱,如下文。南無者,歸命之辭,皆是事一心稱名也。
  理一心者,達此心,自他共無,因不可得,無心無念,空慧相應,此乃無一亦無心。知聲相空,呼響不實,能稱、所稱,皆不可得,是名無稱,是為理一心稱名也。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二應者,先明應,次明解脫。
  應有多種,三教之應,應不一時,圓教觀音,一時圓應。眾機畑急,應速一時,聞即稱是機速,稱即應是應速。
  皆得解脫者,即是蒙應利益也。皆者,非但顯於多機眾益,亦是顯於圓遍之應也。或時為機速、應速、平等利益速,貼文。
  問:「十法界眾生無量機,既無量,雲何一時令得解脫?」
  答:「譬如父母,念子心重,多智多財,具大勢力,眾子在難,即能俱拔之。菩薩亦如是,無緣慈悲重,權實二智深,聖財無量,神通力大,十界雖多,應有餘裕。安樂行雲:『忍辱大力,智慧寶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即此意也。又如毒龍罪報,尚能以一眼遍視一切,視之皆死,何況菩薩種智圓明耶?又如磁石,亦類明鏡。又如入王三昧力,一時十番利益,一切此義,具在大本玄義。」
  問:「一心稱名,皆得解脫,今見稱唱,累年不蒙寸效,何也?」
  答:「經雲一心稱名,有事一理一,二途無取,何能感聖?譬如臨鏡背視,對穀閉口,何能致影響耶?」
  第二別答為三:一口機感應,二意機感應,三身機感應。就口機為二:初明七難,次結口機。
  有人雲:次第三機者,口顯居前,音成由意,意識成身也。
  通論口機,亦脫三種苦,但先除果苦,次除苦因,次滿願與樂。
  問:「此中明拔苦,那忽與樂?」答:「少分與樂,欲引接之也。」
  問:「何意不與其樂因?」答:「因非引接故不與,又其文在後,為說法,是與樂因。」
  問:「悲門既少分與樂,慈門應少分拔苦?」答:「前悲全拔苦已竟,後但與樂,無苦可拔,何論少分?」
  有人解七難為兩雙一隻:火水無識為一雙,鬼非類為一隻,王賊是類為一雙。鬼聞去來,王論輕重,故成七難也。
  次第者,火水無識為難則重。鬼雖有識,非類為次;王賊有識,是類故輕。然鬼王相間,初以鬼比王,王輕則鬼重;又以王比鬼,王重鬼輕。此二相似,故間出。
  有師以風,足為八難。有人彈之,文雲:「稱名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不道風為難。」
  今明聖人赴機,何必如此情蔔?次第何必不次第?今不同前者,此本明赴機拔苦,那得更以與樂間之?今言次第者,先入國隨俗,赴口機為初,意冥身顯以為次也。若尋經意,一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經不雲次第觀機,那可作次第釋耶?
  他既作七難次第,今還複作對之耳。入火,即有燋身絕命之憂,最為卒重,故居初。水漂沉浮,小緩於火。羅刹雖暴,如經雲:「有五百羅刹女,妻五百飄人,生子受樂,時節猶長,然後頓食。」此複緩于水。王難非即得即戮,研罪虛實,實則刑,虛赦,不同於鬼,一概並食,故複次羅刹也。鬼來取者,無的所取,衰乃逢害,逃脫可免,不同王法,定判死生,故複次王難也。枷鎖節身,不慮失命,但有禁固之苦,小緩於鬼。怨賊覓寶,輸寶即畢若,能卑辭善巧方便,賊可免脫。此一往次第爾。至如凶賊忽發,與火燒何異?
  問:「諸難眾多,何意取七耶?」
  答:「此有所表,人以六種成身,還以六種自害,如人共七難同住,複以七為難。今通用七難等來表六種也。火水風即表身內三種也;刀杖枷鎖表地種也;鬼賊王等表識種也;三千大千世界表空種也。」
  雲何空得為難?如人身有內空,四大圍之,識於中住;何異大千界圍地水火風,王鬼賊等,於中住耶?空為難者,空是來難之由。如身體堅實,外病不侵,身若虛疏,眾疾逼惱。又如人家宅,無垣牆,盜賊則進,能來難故,空亦成難。
  識種是難者心識邪計,橫起愛見,毀滅法身慧命;如王鬼賊劫奪財寶,斷傷壽命,故識種是難。
  所以不多取者,正應表此假,令多舉諸難,亦是表此。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一火難為四:一持名即是善為機,二遭苦即是惡為機,三應,四結。
  上總雲受諸苦惱,未判其相,今別答故,舉水火等也。
  釋諸難,例為三意:一貼文,二舉事證,三觀行解釋。
  貼文者,持者口為誦持,心為秉持。秉持為理不失,雖非口持,覺觀亦得是口行,故通屬口業機攝。若有、設有、複有,皆是不定挑脫之辭也。余皆難起方稱名,此中前持名而遭難,此或是前後互出爾。今為火難卒暴,須預憶持,憶持必無此難。設脫有者,皆是放舍所持。背善從惡,稱之為設。如慈童女因緣,若能至意修孝,不遭火輪,違母絕發受地獄苦。此是秉孝不純,廣出因緣云云。行人持名,本不應遭難。緣差忽忘,設入大火,若能憶先所持,即得免難。火難既重,機亦須深,故先持後脫,其義可見。
  威神力是結火難也。
  次約證者,晉世謝敷作觀世音應驗傳,齊陸果又續之。其傳雲:竺長舒,晉元康年中於洛陽,為延火所及,草屋下風,豈有免理?一心稱名,風回火轉,鄰舍而滅。鄉裏淺見,謂為自爾。因風燥日,擲火燒之,三擲三滅,即叩頭懺謝。法力於魯郡,起精舍於上穀,乞得一車麻,於空野遇火,法力疲極小臥,比覺火勢已及,因舉聲稱觀,未得稱世音,應聲火滅。又法智遇野火,頭面作禮,至心稱名,餘處皆燒,智容身所無損。又吳興郡吏,此皆記傳所明,非為虛說信矣。
  三就觀行釋者,火有多種,有果報火、業火、煩惱火。
  果報火至初禪,業火通三界,煩惱火通三乘人。
  果報火難者,從地獄有,上至初禪,皆有火難。如阿鼻鬲子,八萬四千,內外洞徹,上下交炎,餓鬼支節,煙起舉體燋然,畜生燠煮湯炭。修羅亦有火難,人中焚燒現見,故若至劫盡,須彌洞然,諸天宮殿,悉皆都盡。初禪已下,無免火災。凡一十五,有眾生百千萬億諸業苦惱。持是觀世音名,火不能燒,何但止就閻浮提人作解耶?直就一十五有果報,望舊解火,誠可笑哉?餘九番,非彼所知。
  次明修因。惡業火者,隨有改惡修善之處,若五戒十善。多為惡業所難,故經雲燒諸善根,無過嗔恚,雖生有頂,頭上火然。術婆伽欲火所燒。金光明雲:「憂愁盛火,今來燒我。」能破善業,退上墮下,皆名為火。若能稱名,得離惡業。故請觀音雲:「破梵行人,作十惡業,蕩除糞穢,令得清淨。」由斯菩薩威神之力也。
  次明煩惱火。若聲聞人,厭惡生死,見三界因果,猶如火宅。四倒結業,煙炎俱起,輪轉墮落,為火所燒。生死蔓延,晝夜不息,勤求方便,競共推排,爭出火宅。稱觀世音,機成感應,乘於羊車,速出火宅。入有餘、無餘涅槃,即得解脫也。
  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行,次明通教,次明別教,次明圓教,次明變易土鈍根人,次明變易土利根人。凡有九番行人,修道之時,[+]為五住煩惱惑火之所燒害,各修方便,方便未成,火難恒逼。稱觀世音,方便即成,便得解脫。一一當其法門細作機感之義。
  問:「菩薩住何法門,而能如是耶?」
  答:「菩薩法門,無量不出,別圓兩觀,本起慈悲,故能十番垂應。所以者何?菩薩元初發菩提心,見果報火燒諸眾生,即起慈悲,誓當度脫。受持禁戒,亦起慈悲,救諸業火。修無漏觀,白骨流光,發火光三昧,八勝處中有火勝處,十一切處中有火一切處,皆起慈悲,當為眾生滅煩惱火。又觀諸火,悉是因緣所生法,體之即空。又從火空而觀火假,分別因緣。又觀火中見火實相。如是次第,節節皆有慈悲,誓當利物。今住補處,力用無盡,以本誓力,熏諸眾生,未曾舍離,隨有機感,即能垂應。若事火起,稱名求救,即對本時果上慈悲,拔苦與樂。惡業火起,即用持戒修定中慈悲。煩惱火起,即用無漏入空、入假、入中等慈悲,節節相關。若眾機競起,一時牽感,慈悲遍應,皆得解脫。如華嚴第四十雲:『善財詣進求國,見方便命婆羅門修苦行求一切智,有大刀山,四面火聚,從刀山上自投於火。語善財雲:能入此者,是菩薩行。善財生疑,言是邪法。梵語善財:莫作此念,此是金剛大智人,欲竭愛海。自在天雲:此菩薩五熱炙身,令我滅邪見,離我心諸魔。又雲:菩薩炙身時,我等宮殿猶如聚墨,我即發菩提心。乃至他化自在天,於煩惱中得自在法門。乃至龍鬼阿鼻,皆發菩提心,舍本惡念。善財聞空中語已,即時悔過,登刀山,入大火聚,未至得菩薩安住三昧,入火得菩薩寂靜安樂照明三昧。此火山者,名為無盡法門,若入此門,能知諸法故。』舉彼經火法門如此,證成觀音火法門慈悲救苦十番利益也。」
  次明菩薩。本修圓觀所起慈悲者,但觀一火具十法界,一切諸法入火字門。於一火門雖無分別,明識一切果報火、業火、煩惱火等,明瞭通達無緣慈悲,遍覆一切,是為火門入王三昧。若法界火起,菩薩以本地誓願,普應眾生,如磁石吸鐵。雖無分別,而分別說者,以十五三昧救果報火;用二十四三昧救修因火;二十五三昧通救二乘、通教、六度、別、圓等入空煩惱火;還用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火;還用二十五三昧圓救圓教人入中煩惱火。雖應入諸火,不為諸火所燒,大集經雲:「譬如虛空火災起時,所不能燒。」菩薩亦如是,以不思議慈悲,普應一切,皆得解脫也。常途釋七難,止解得救人中苦,失二十四有及變易中苦,止得如幻三昧少分,全失二十四三昧廣大之用也。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第二水難者,亦為三意:一貼文,二引證,三觀釋。貼文為三:一遭水是有苦,二稱名是善,三得淺處是應也。
  問:「何意言為大水所漂?」
  答:「小水不成難,或戲故入水亦不成難,欲論其難,故言大水所漂。火難所以言入者,小火亦應斷命。若故入,若不故入,入則害命。今舉其重難,重難既救,何況其輕?是故言其入火,不言入水。言其大水,亦言大火。水論其淺即成應,火猶少在未成應也。」
  二引證者,應驗傳雲:海鹽有溺水,同伴皆沈,此人稱觀音,遇得一石,困倦如眠,夢見兩人乘船喚入。開眼果見有船人,送達岸不復見人船,此人為沙門大精進。又劉澄隨費淹為廣州牧,行達宮停遭風。澄母及兩尼聲聲不絕唱觀世音,忽見兩人挾船,遂得安穩。澄妻在別船及他船皆不濟。道冏三人乘冰度孟津,垂半,一人前陷,一人次沒,冏進退冰上,必死不疑,一心稱觀世音,腳如蹋板,夜遇赤光,徑得至岸。此例甚多,皆蒙聖力也。
  三約觀解者,果報水至二禪,惡業水通三界,煩惱水通大小乘。
  如地獄,鑊湯、沸屎、鹹海、灰河、流漂、沒溺,餓鬼道中亦有填河塞海,畜生淹沒沖波致患,阿修羅亦有水難,人中可知水災,及二禪泛漾無岸。是時若不稱名,尚不致淺處,何況永免耶!
  次惡業水者。諸惡破壞善業者,悉名惡業波浪。愛欲因緣之所毀壞,澍入三惡道中,忘失正念,放舍浮囊,見思羅刹,退善入惡者,即是水漂,何必洪濤巨波耶!若能一心稱名,即得淺處也。
  次次明煩惱水者。經雲:煩惱大河,能飄香象。緣覺觀愛欲之水,增長二十五有稠林,潦水波蕩惱亂我心,暴風巨浪有河洄澓沒溺眾生。無明所盲而不能出,涅槃彼岸何由可登?
  二乘人修三十七品之機,運手動足截有生死險岸,前途遙遠,一心稱名。若發見諦,三果皆名淺處,無學為彼岸。
  次支佛,侵習為淺處。通教正習盡為彼岸。次別教,斷四住為淺處,斷無明為彼岸。次明圓教,六根清淨為淺處,入銅輪為彼岸,變易中分分是淺處,究竟無明方稱彼岸。
  複次,初果免見流,三果免欲流,四果免有流,乃至圓教方免無明流。
  菩薩所以遍應水難者,皆是本修別圓二觀慈悲,今日成就王三昧力。所以者何?菩薩修別觀時,見眾生漂果報水,起誓拯濟。菩薩修戒定時,以善治惡,於諸禪定水、光三昧水、勝處水,一切處皆起慈悲。以善攻惡,又從水假入空,發真無漏;從空出假,達水因緣,入水中道,見水實相。節節法門,皆起慈悲,熏諸眾生。今成王三昧,寂而常照。眾生報水所漂,稱名為機。對事慈悲,救果報水;戒定慈悲,救惡業水;三觀悲救煩惱水。一切一時皆得解脫。如華岩三十八明善財至海門國,海雲比丘為說普眼經。雲十二年來,常觀此海,漸漸轉深,大身居止珍寶聚集,如是觀已,則見海底生大蓮華,無量天龍八部莊嚴華上,有佛相好無邊,即申右手摩於我頂,為說普眼經千二百歲,一日所受阿僧祇品,無量無邊,若以海水為墨,須彌聚筆,書寫此經,不能得盡。當知水法門攝一切法,亦如大品阿字門,具足一切義。觀音于水法門,久已通達,故能遍應一切水難。
  複次,本修圓觀法門,無緣慈悲,遍應一切者。觀水字門,十法界趣水字,是趣不過水尚不可得,雲何當有趣不趣?十法界趣水是俗諦,水尚不可得即真諦。雲何當有趣不趣?即雙非顯中道第一義諦。如此觀水字十法界三諦之法,即起無緣慈悲,遍熏三諦十法界眾生,故能圓應一切。
  若分別觀者,以十六三昧救果報水;以二十四三昧救惡業水;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入空有流等水;以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於有流中,令無染濕;以二十五三昧救圓教入中無明流水;一切一時俱得解脫也。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碼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第三羅刹難者,亦為三:一貼文,二約事,三觀釋。貼文又為二:一明難,二結名。難中為五:一舉數,二明遇難之由,三遭難,四明機,五明應。
  人數者,但舉百千總數,不定判多少。明入海求珍,結伴無定,雖無定數,終不可獨往,故舉百千也。賢愚雲:田殖百倍,商估千倍,仕宦萬倍,入海吉還,得無量倍。故入海也。
  次遭風。是難由約下文證,今若開風為正難,下文雲皆得解脫羅刹之難,此豈不獨是羅刹難也?難由正應無在由者,何但由風?由風墮難,由入海遭風,求寶入海,由貪求珍寶,輾轉相由,風災難切,故風是墮難之由也。
  七寶是正寶,珠是偽寶,又如意珠寶最上。今言等者,等上等下諸寶也。樓炭雲:「巨海有七種似實,一百二十種真珠寶。」
  黑風者,舊雲風無色,吹黑沙故爾。有人彈雲:「沙中無船,水中無沙,非是吹黑沙,乃是吹黑雲爾。」今還例此難:水中無雲,雲中無船,何得彈沙而取雲?風能吹黑雲,何意不能吹黑沙?請觀音雲:「黑風洄波。」仁王般若有六色風,黑赤青天地火也。受陰經明五風。阿含亦雲黑風。風加以黑,怖之甚也。
  羅刹是食人鬼,人屍若臭,能咒養之令鮮。複有啖精氣鬼,人心中有七渧甜水和養精神,鬼啖一渧令頭痛,三渧悶絕,七渧盡即死。
  一人稱名。餘者悉脫者,同憂戚休否是共,雖口不同唱,心助覓福,故俱獲濟是均。若後值賊則同聲者,陸地心多不並,決須稱號,令使齊,與水難為異。何意就此結觀音之名?此正就一人稱名而賴兼群黨,明慈力廣被,救護平等,顯觀音之名也。
  二約事證。應驗傳雲:外國百餘人,從師子國,泛海向扶南。忽遇惡風墮鬼國,便欲盡食。一舶眾人怖稱觀音,中有一小乘沙門,不信觀音,不肯稱名,鬼索此沙門,沙門狼狽學稱,亦得免脫。
  次觀釋者,不但明世界中風,黑業名風。華嚴雲:嫌恨猛風,吹罪心火,常令熾然。吹諸行商人,墮落惡道,失人道善寶,及無漏聖財。從地獄上至三禪,皆有果報風難。如僧護經,明地獄種種形相,疾風猛浪,沒溺破壞,餓鬼所啖。若鬼道中,寒風裂骨,身碎碑黬,畜生飛走之類,傾巢覆卵,何可勝言?修羅亦有風難,若風災起時,諸山擊搏,上至三禪,宮殿碎為微塵。當此之時,誰能救濟,唯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以王三昧力,或以手障,或以口吸,無量方便,令得解脫也。
  次明若修諸善,惡業風吹壞五戒十善船舫,墮三途鬼國,及愛見境中。大經雲:「羅刹婦女,隨所生子,而悉食之,食子既盡,複食其夫。」急須稱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力能令解脫。
  次明二乘人。采聖財寶,為煩惱風吹慧行船,行行舫墮見愛境,為見愛羅刹所害,若能稱觀世音,得脫見愛二輪,永得免二十五有黑業也。
  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別、圓、變易等,入煩惱海,采一切智寶。八倒暴風所吹,飄諸行船,墮二邊鬼國。用正觀心,體達諸法不生不滅,入實際中,即得解脫。鬼義合前後章,故不重說也。
  法界風難無量,一時圓應者,皆由別圓慈悲所薰。菩薩本修別觀,見事中風,即起慈悲修戒定;見惡業風,即起慈悲修三觀,時節節慈悲。今入風實相王三昧中,以事慈悲,救果報風;以戒定慈悲,救惡業風;三觀慈悲,救煩惱風;故能十番拔難。
  若作圓觀,論機應者,但觀風字門,具照十法界,三諦宛然,通達無礙,慈悲遍覆。
  若分別說王三昧者,以十七三昧救果報風,以二十四三昧救修因風,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從假入空煩惱風,以二十五三昧救別教出假無知風,以二十五三昧救圓教入中無明風,變易可解。如是遍救法界,一切一時皆得解脫也。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第四明刀杖難者。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貼文為三:一遭難即是苦,二稱名即是善,三應。
  今言刀杖段段壞者,明人執殺具,一折一來,隨來隨斷,彌顯力大。
  問:「水火何不令再滅耶?」
  答:「刀杖折再來重明聖力,水火滅後誰複持來?既無持來,滅何所顯?今只令絕炎不燒,洪流更淺,存顯力大,各有其意,不得一例作難也。」
  二約事證者。應驗傳雲:晉太元中,彭城有一人被枉為賊。本供養金像,帶在髻中,後伏法,刀下但聞金聲,刀三斫,頸終無異。解看像有三痕,由是得放。又蜀有一人,檀函盛像安髻中,值姚萇寇蜀,此人與萇相遇,萇以手斫之,聞頂有聲,退後看像,果見有痕。其人悲感:寧傷我身,反損聖容,益加精進。晉太元高簡,榮陽京人,犯法臨刑,一心歸命,鉗鎖不復,見處下刀,刀折絞之寸斷。遂賣妻子及自身,起五層塔在京縣。宋太始初,四方兵亂,沈文秀牧青州,為土人明僧駿所攻,秀將杜賀刑妻司馬氏(云云)。
  三明觀釋者,非但世間殺具名為刀杖,惡業亦能傷善業身命,煩惱六塵三毒等皆名刀箭。從地獄去,即有刀山柱骨,劍樹傷身,鋸解屠膾,狼藉痛楚。餓鬼更相斬剌,互相殘害。畜生自有雌雄,牙角自相觸突,又被剉切披剝。修羅晝夜征戰,龍王降雨變成刀刃,人中前履白刃,卻怖難誅。複有橫屍塞外,複有銜刀東市。天共修羅鬥時,五情失守,皆有刀杖怖畏失命之苦。若能稱觀世音,若應刑所,刀尋斷壞,若應戰陣,立之等力,令得安和。
  次明修諸善因,為三毒刀箭惡業,破壞善心,割斷戒皮、定肉、慧骨、微妙心、髓法身,慧命退失墮落,失人天道,乃至正命,登難崩易,萬劫不復。起怖畏心,稱觀世音即蒙救護,三毒不傷,清升受樂,即菩薩力也。
  次明聲聞人,厭患生死,即時觀三界見思,劇於刀箭。故大經雲:「寧以終身近旃陀羅,不能暫時親近五陰。愛詐親善,六拔刀賊,趣向正路,如為怨逐。」大論雲:「譬如臨陣白刃間,結賊未滅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如人被縛將去殺。爾時雲何安可眠?」五苦章句雲:「十二重城,三重棘館,五拔刀人守門。」爾時思惟如此怖畏,何由得脫著于正路?須一心稱觀世音,三業至到,機成感徹,則能裂生死券,度恩愛河,不為煩惱刀杖所害。欲主魔王,無如之何!
  次明支佛,次明六度行,次明通別圓變易等。五住刀箭傷法身,損慧命者,若能稱名即蒙聖應,免離通別刀杖,脫二死地,豈非法身慈力耶?
  複次,明刀杖機應遍法界者,良由本修別圓觀時,見諸鋒刃傷毀,即起慈悲,我當救護;修善遮惡時,於善惡業,複起慈悲;若觀刀杖是因緣生法,修三觀時複起慈悲,願行填滿。
  今住王三昧中,無量神力,以本事慈悲,對果報刀箭;修善慈悲,救惡業刀箭;三觀慈悲,救煩惱刀箭。刀杖是質礙,屬地字門攝,菩薩於質礙地門,通達明瞭。如華嚴四十,明彌多羅童女,於師子奮迅城,師子幢王宮中,處明淨寶藏法堂,不可思議莊校此堂,一一琉璃柱,一一金剛壁,一一摩尼鏡,諸寶、諸鈴、諸樹、諸形像、諸瓔珞中,住是一切質礙具內,悉見一切如來。從初發心,行菩薩道,乃至成等正覺,入滅,皆於中現,無不明瞭。如于淨水見月影像,此法門名般若普莊嚴法門。善財入此地法門時,能得不可說陀羅尼,大慈大悲陀羅尼,能作佛事陀羅尼,一切法無不具足。當知地字門普應一切,令得解脫也。
  複次,圓觀觀地大質礙之法,攝一切十法界三諦,宛然明瞭,在地門中。圓起慈悲,遍於法界,寂而常照,無機不應。
  若欲分別說之令易解者,以十三昧救果報刀杖;以二十四三昧救三毒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空煩惱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出假無知刀杖;以二十五三昧救入中無明刀杖。一切一時皆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

  第五鬼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解。貼文為四:一標處所,二明遭難即是苦,三稱名即是善,四應。
  三千大千滿中者,此假設之辭也。若言滿中,複更從何處來?知是假言爾。上水火何不假設滿大千耶?鬼有心識,相延故滿,假設為便;水火無心,假設為難。鬼所以畏者,觀音有威有恩。若非懷恩,則是畏威,所以聞名尚不能加於惡眼,豈容興害心?害心、惡眼二俱歇也。
  次約事證者。
  次觀解者,若果報論鬼難者,地獄道亦應有弊惡,大力鬼惱諸罪人,鬼道中力大者惱于小鬼,畜生道鬼亦啖畜生,人中可知。諸天既領鬼,何容為鬼所惱?如阿含中雲:有大力鬼忽坐帝釋床,帝釋大嗔,鬼光明轉盛;釋還發慈心,鬼光明滅即去。天主既為鬼所惱,何況四王修羅道耶!如是等處,鬼難怖畏,稱觀世音,即不能加害也。
  次明修因者,自有惡業名為鬼,自有鬼動三毒。如阿含雲:淫亦有鬼,鬼入人心則使人淫佚無度,或鬼使嗔使邪,當知鬼亦破善。三毒當體是鬼者,淫破梵行,嗔破慈悲,貪鬼惱不盜戒,嗜鬼惱不飲戒,乃至十善諸禪亦如是,皆為惡業鬼毀損人天動、不動業。若能稱名,即不加害也。
  次明煩惱鬼者,見心為男鬼,愛心為女鬼,若論此鬼,即得滿三千大千世界,非複假設之言。何以故?以見使曆三界,有八十八;愛曆三界,合有九十八;豈不遍滿?此鬼欲來惱二乘人,乃至六度通別圓等行人。大經雲:「唯願世尊,善良咒師,當為我等,除無明鬼。」又雲:「愚癡羅刹,止住其中。」豈非煩惱鬼耶?若稱名誦念,觀智成就,能令見愛塵勞,隨意所轉,不能為害也。
  次別圓本。觀慈悲機應者,別觀菩薩初發心時,見諸惡鬼惱亂世間,無能救解,如訖拏迦羅等惱毗舍離,是故菩薩興起慈悲,為作擁護。若修諸善,為惡所壞。亦起慈悲,令善成就。若觀此鬼及以業鬼,皆是因緣生法,從假入空,出假入中,皆節節慈悲誓願。於諸煩惱,深達實相,成王三昧,以誓願熏修,法界眾生,若遭鬼難,能遍法界救護。以事中慈悲救果報上鬼,修善慈悲救惡業鬼,以三觀慈悲救愛見無明等鬼,悉令諸鬼堪忍乘禦,不能為惡眼視之。如華嚴四十三,迦毗羅婆城,娑婆陀夜天,於日沒後,見處虛空,見其身上,有一切星,現一毛孔中;見所化眾生,或生天上,或得二乘,或修菩薩,行種種方便,皆悉見聞。爾時夜天告善財言:我於惡眾生,發大慈心;不善眾生,發大悲心;於聲聞緣覺,發安立一切智道心。我見眾生,遠離正道,趣於邪徑,著諸顛倒。虛妄迷惑,受眾苦惱,我見此已,無量方便除諸邪惑,安立正見。故知法身菩薩以夜叉鬼身,能作如此安立眾生,觀音菩薩於此鬼神法門,豈不通達普應一切,令得無害?
  若圓觀識種是愛見鬼門,一切法趣此識種鬼法門,十法界三諦具足,無緣慈悲,普被一切,即是鬼門王三昧力遍應法界。
  若分別說者,以十三昧救事鬼,二十四三昧救惡業鬼,以二十五三昧救二乘通別圓入空鬼,乃至入中道,一切一時俱不加害。

【「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第六枷鎖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貼文為四:一標有罪無罪,二遭難,三稱名,四應。
  上臨當被害,此定入死目。此明有罪無罪,或是推檢未定,或可判入徒流。若判未判,俱被禁節,明聖心等本救其囚執,不論有罪無罪也。在手名杻,在腳名械,在頸名枷,連身名鎖,此則三木一鐵之名也。系名系礙,檢是封檢,系未必檢,檢必被系,系而具檢,憂怖亦深。鳥死聲哀,人死言善,若能稱觀世音者。重關自開,鐵木斷壞。
  次引事證者。應驗傳雲:蓋護,山陽人,系獄應死,三日三夜心無間息,即眼見觀音,放光照之,鎖脫門開,尋光而去,行二十裏,光明方息。張暢為譙王長史王,及暢系延尉,誦經千遍,鎖寸寸斷,不日即散虛。丞相(云云)。
  三觀釋者,地獄體是囹圄,鬼及畜生,亦有籠系;修羅亦被五縳;北方及天上自在,應無此難。降是已還,無免幽畑。若能稱名,皆得斷壞也。
  次明修因。惡業即名枷鎖也,諸業雖有力,不逐不作者。若有造業,果終不失,故雲不失法如券。若人修習諸善,被惡業覆,如大山映覆於心。使善敗壞,更增惡業,惡業即招果縳,無由可解。若欲脫此業者,因時可救急,稱觀音能令三惡業壞。故經雲:妻子以為鎖械,錢財以為牢獄,王法以為獄籍,遮礙行人,不得修道,望現在是果報縛,望過去是業。
  次明聲聞者,凡夫及三果皆是有罪,羅漢是無罪。大品雲:摩訶那伽雖有罪無罪,同在三界獄中,五陰繩所縛,三相無常檢束印封之。權實上惑名杻,定慧上惑名械,中道上惑名枷,法身上惑名鎖,如是等束縛行人不能得脫。稱名繫念必蒙靈應,若發定慧是械斷,若發權實是杻斷,若破無明是枷斷,法身顯現是鎖斷,入無餘涅槃是縛斷。免三相是離檢,出三界是出獄。
  此複有通別意。
  次明支佛六度行通別圓。若論枷鎖猶是地質礙,別圓本觀所起慈悲遍應之義,不異於前。若三千大千以表空種,王賊鬼等以表識種,論其十番普應,此亦如前。論其本觀,今當說菩薩見眾生以空識成果報身,還為空識所惱。修諸善時,空識之業亦能壞善觀。空識有三諦之障,有三諦之理,如是節節皆起慈悲,悲欲拔眾生苦,慈欲與眾生樂。故淨名雲:菩薩觀四大種、空種、識種皆空,空故無四大、無空、無識,是為入不二法門。
  成王三昧能遍十法界,垂應以事中慈悲救果報空識難,以修善慈悲救惡業空識難,以三觀慈悲救煩惱空識難,故知觀音于空識法門而得自在。華嚴三十九,善住比丘於虛空中大作佛事。
  若作圓觀,觀空種因緣性相,本末究竟等,則一切十法界悉趣空門,識亦如是。起無緣慈悲熏諸眾生,十法界有機,即能一切一時而得解脫。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

  第七怨賊難,亦為三:一貼文,二約證,三觀釋。貼文為四:一標難處,二標遭難人,三明有機,四明應。
  難處者,先明處即是大千國土。
  次明難即滿中怨賊。滿中,假設之辭也。國曠賊多,聖力能救,顯功之至也。怨者,此難重也。賊本求財,怨本奪命,今怨為賊,必財命兩圖。若過去流血名怨,現在奪財名賊,如此怨賊遍滿大千,尚能護之,輕者豈不能救也!

【「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

  二標遭難人者,即商主也。此又為四:一明主,二有從,三懷寶,四涉險。
  商者訓量,此人擇識貴錢,善解財利,商量得宜,堪為商人之主。既有商主,即有將領諸商人。既涉險遠,所齎者必是難得之貨,故言重寶也。險路者,或可曠絕幽隘,名為險路;或值怨賊沖出之處,名為險路者也。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機者亦四:先明一人安慰,二勸稱名,三歎德,四眾人俱稱。
  所以安慰者,止其恐怖也。所以勸稱名者,設其上策也。所以歎德者,獎令定膽也。若不安慰,則怖遽慞惶。雖安慰止怖,若不設計,唐慰何益?故勸稱名。雖勸稱名,若不歎德,設計則心不定,膽亦不勇,所以歎德。故知此菩薩決定能施無畏,決果依憑。三義既足,俱時稱唱。南無雲歸命,亦稱為救我。機成獲應,即得解脫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次結口機也。
  今言觀音勢力既大,加護亦曠,豈止七難而已!當知遍法界皆能救護,故言巍巍。巍巍者,重明高累之辭也。明觀音之力,出於分段之外,豎應二土,故雲重明;載沐神應,故雲高累;以是義故,故言巍巍如是也。
  二約事證者,應驗傳雲:慧達以晉隆安二年,北隴上掘甘草,於時羌餓捕人食之。達為羌所得,閉在柵中,揀肥者先食。達急一心稱名誦經,食餘人稍盡,唯達並一小兒,次擬明日。達竟夜誦,猶冀一感。向曉羌來取之,忽見一虎,從草透出咆哮,諸羌散走,虎因齧柵作一穴而去。達將小兒,走叛得免。又裴安起從虜叛還南,至河邊,不能得過,望見追騎在後,死至須臾,於是稱觀世音,見一白狼,安起透抱,一擲便過南岸,即失狼所。追騎共在北岸,望之歎惋無極。道明于武原劫奪船道往徑遇賊難等。
  三觀釋者,若果報論怨賊者,從地獄至第六天皆有鬥諍,如阿含雲:忉利戰不如修羅,索援至第六天,如此怨會,稱名得脫也。
  次修善時惡多是怨,猶如冰炭,稱名惡退,善業成就,如闇滅明生。
  次明煩惱為怨賊者,一切煩惱是出世法怨,商主是三師羯磨,受戒人是商人,無作戒是重寶,五塵是怨賊;或法師是商主,商人是徒眾,理教是重寶,兩遇魔事是怨賊;或心王是商主,心數是商人,正觀之智是重寶,覺觀為怨賊;或般若是商主,五度萬行是商人,法性實相是重寶,六蔽是怨賊。將此意曆諸教,義自在作,悉成稱名,即得解脫也。
  複次,約怨賊難,結成別圓慈悲應,例前可解(云云)。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第二從「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去,是明意機也。釋此為二:初貼文,二觀解。貼文為二:初正明意機,次結意機。
  意機約三毒,為三章,章各有三:一明有苦,二默念此兩即是明機,三明離即是明其應三也。通稱毒者,侵害行人,喻之如毒。但名有單複。
  有人解雲:三毒多者,不知其是過,故不求觀音;少者念觀音,梵行之德,所以能感。
  意謂此釋乖文。文雲: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念即得離。雲何對面違經耶?今明三毒多者,能念觀音,菩薩有力,令多得離,何況少相?此則以多況少爾。大論雲:「女人為戒垢,謗法餘殃。」不擇禽獸,不避高牆廣塹之難,不計名聞德行,破家亡國,滅族傾宗。禍延其身,如術婆伽。禍延其國,如周敗褒姒。淨住及禪經明多欲人有欲蟲,男蟲淚出而青白,女蟲吐血而紅赤;又言有欲鬼,嬈動其心,令生倒惑。如大經雲:「若習近貪欲,是報熟時。」此舉多欲相也。若少欲人,蟲鬼潛伏,無過狂醉,是少欲相。
  嗔恚多者,今世人不喜見,如渴馬護水,如射師子母。故教遺雲:「劫功德賊,無過嗔恚。」華嚴雲:「一念嗔起,障百法明門,菩薩以嗔乖慈,障道事重。」大集雲:「一念起嗔,一切魔鬼得便。」涅槃雲:「習近嗔恚。」若例淫恚亦應有鬼,如柰女經:嗔則有蠍蟲,是名多嗔相;與上相違,是嗔少相。
  愚癡多者,邪畫諸見,撥無因果,謗毀大乘,如大經。例前亦應有蟲鬼。
  三毒過患如此。欲離此故至心存念觀音,即得離也。
  有人解雲:起伏相違,稱之為離,非滅離也。
  今謂經文說離,何意言非?若依請觀音者,淨於三毒根,成佛道無疑。今作十番,明救三毒,三番是伏惑論離,七番是斷惑論離也。
  問:「離煩惱須智慧,但念豈得離耶?」
  答:「經稱常念,即是正念,體達煩惱,性無所有,住貪欲際,即是實際。絕四句,無能無所,念性清淨,如此正念,非是智慧,更何處覓智慧?此慧不離煩惱,其誰能離耶?若如所難,必須別用智慧破煩惱者,此則有惑可斷,有智能斷,非唯惑不可斷,慧還成惑,豈得名斷惑之慧耶?」
  今此正念,不以色念,不以非色念,如此四句。亦以色念,亦以非色念,如此四句。或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非念,或不次第論念,或次第論念,或次第論離,或不次第論離。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次就觀解者,七番例上可解。
  今但順逆兩意,約界外作也,不取分段三毒相。
  今取善欲之心名貪。大經雲:一切善法,欲為其本。二乘欲樂涅槃名貪,厭生死名嗔,不達此理名癡。開三毒,即有八萬四千,宛然具足。淨名雲:「結習未盡,華則著身。」二乘未斷此三毒,即變易三毒相也。未斷別惑,菩薩亦同有此三毒,故雲菩薩貪求佛法,于恒沙劫,未曾暫舍,多學問無厭足即貪相。惡賤二乘,不喜聞其名,故言寧起惡癩野幹心,不起二乘心。如大樹折枝之譬,豈非嗔相?無明重數甚多,佛菩提智之所能斷,佛性未了了者,皆是癡相。欲除此三煩惱,故常念觀音,隨機應赴,即得永離。
  永離有兩種,若此菩薩於生身中,全未除別惑,就變易論,全未永離;若生身中已侵別惑,就變易中除殘論,永離。
  次明逆說三毒觀者,一切眾生名為少欲嗔癡,何以故?止嗔三途之苦,貪人天之樂,二乘只嗔生死,欲得涅槃樂,皆名為少。菩薩不爾,樂求佛法,非但求一佛法,遍求一切不可說佛法,如海吞眾流,猶自不滿。非但不受生死,亦不受涅槃。故大品五不受,此即大嗔。無明力大,佛智能斷,菩薩於無明,大力之惑尚在。又癡如虛空不可盡,乃至死如虛空不可盡。如此三毒即為三法門:一取,二舍,三不取不舍。
  大慈大悲,四攝十力,無畏三昧,解脫無上菩提,淨佛國土,化度眾生,名為取門,即大貪也。
  一切法空無所有,不住不著,般若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大涅槃空迦毗羅城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以四句得菩提,無得無證,即是舍門,名為大嗔也。
  中道非取非舍,不憎不愛,不斷不常,無去無來,無生無滅。如鏡中像不可見而見,見而不可見,非可見非不可見,遮二邊故不可言說。淨名杜口,名為中道,此即大癡。
  故文殊雲:「我是貪欲屍利,嗔恚屍利,邪見屍利。」此即其明證。欲滿此三法門,常念觀音,即得滿願。一切聖人,自行化他,無不從此三門而入,離此更無有道。故無行經雲:「貪欲即是道,恚癡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足一切佛法。」
  一切佛法,不出萬行波羅蜜,不受三昧廣大之用中道實相。此三法門不可宣示,湣眾生故。或作順說,或作逆說,互有去取,此即四悉檀意赴緣利益。如華嚴四十二,明險難國寶莊嚴城,婆須密多女說離欲際法門,一切眾生隨類見我,我皆為其女像,見我者得歡喜三昧,共我語得無礙妙音三昧,執我手得詣諸佛刹三昧,共我宿者得解脫光明三味,目視我者得寂靜法門,見我頻呻得壞散外道法門,阿黎宜我者得攝一切眾生三昧,阿眾鞞我者得諸功德密藏。住是離欲法門,廣為利益。此豈非逆順,欲法門導利群品耶!
  又四十一,滿幢城滿足王于正殿行王法,其犯法者,斬截燒煮,劈裂屠膾,嗔目訶責,苦楚治罪。善財生疑,王斷事已,執善財手入其宮,見不可思議境界,不可諸喻。語善財雲:我知幻化法門,化作眾生,而苦治之,以調一切,其見聞者,發菩提心,此豈非嗔法門?
  方便命婆羅門五熱炙身,即是癡法門,如前說。
  次此應明別圓兩觀觀三毒,慈悲機感例可知,不具記。
  第三從若有女人,去明身業為機,亦為三:一貼文,二引事證,三觀解。貼文為二:一求願滿,二結歎。求又為二:一求男,二求女。
  文雲女人求男,若是無子,則絕嗣。有子則父母俱欣,雲何獨標女人求男耶?
  解者或雲:女厭女身,非求子也。又解女性多愛,欣子偏重,故標女人。
  今解女人以無子為苦,夫之所棄,[+]婦所輕,旁人所笑。又婦有七失,六猶可忍,無子最劇。容惡性妒,不能事公姑,貪食無子,拙無子既苦,故以標女人求男也。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求男文為三:一立願,二修行,三德業。
  願與行如文。
  德業者,明士有百行,智居其首。若但智而無福,則位卑而財貧,觸途壈坎。智與福合,彌相扶顯,福則財位高升,慧則名聞博遠,故言便生福德智慧之男也。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求女文中,但明願與德業,不明修行者,行同禮拜,故不重論。願德既殊,故須各辯。
  女人端正,七德之初。但端正無相者,成早孤少寡,相祿不佳。今明貌與相,相扶彌顯,其德端正,則招寵愛,相則招於祿敬,故文雲眾人愛敬。若愛帶慢,何謂為德?愛而敬之,故是相也。
  有人解宿植德本,是釋疑眾人鹹謂觀音但能交會父母,智慧端正兒之宿植。若是觀音與其智慧端正,則墮無因之過。
  私難此語:若言福慧是兒業,觀音唯能會其受生,兒無生緣,觀音會生,兒無福慧,觀音亦能使有,觀音遂不能令無福種,福何能使無生而生?論福畏墮無因,論生何不畏墮無因?若爾,聖人全不能與福慧,只能作媒人,此不可解也!難觀音不能令兒有福慧者,上一人稱名,多人皆脫羅刹之難,此無因而不與,彼無機那忽脫耶?今明聖力甚大,無所不與,能使先世有福慧者托生也。縱令先世不植善緣,亦能令其於中陰中修福,此義出中陰經也。今不取此句為釋疑之意。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若有禮拜福不唐捐,此結成身業之機,亦是釋疑之義。結義可解釋疑者,若言禮拜願滿,自有禮拜不蒙願滿者,何得雲不唐捐?唐者言徒,捐者言棄,由心不志,即願未滿。禮拜之功,冥資不失,此得是釋疑也。
  問:「禮拜是身業機,亦應脫水火等難不?」答:「此舉男女為言端爾。」
  次引事證者。應驗傳:有人姓鬲,四月八日生月氏國癡人。
  次觀解者,果報求男女者,如阿含中,地獄界已上,乃至欲天,皆有無子之苦。禮拜求願,亦能滿心。
  次明修因論男女者,先辯法門,次明與願。
  法門者,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男,六塵女,識為媒嫁,生出無量煩惱之子孫。此男女不勞願求,任運成眷屬也。若外書以天陽地陰沈動為男女,何況佛法而無此耶?
  若就內典,佛為國王,經教為夫人,出生一切菩薩佛子。又善權方便父,智度菩薩母,一切諸導師,無不由是生。又慈悲為女,善心為男;或禪定靜細為女,觀慧分別為男;二乘定多慧少,菩薩定少慧多。大經雲:若聞大涅槃佛性之法,當知是人有丈夫相,正觀剛決為男,無緣慈悲含覆一切為女。今借世間男女,以表法門爾。
  問:「那得以男女表法門?無男女故即無法門。如大經:『永離十相,名大涅槃。』大論雲:『無男女相,故名無相。』淨名雲:『一切諸法,非男非女。如佛所說,亦非男非女。』安樂行雲:『亦不分別是男是女。』入不二法門雲:『無聲聞心,即無於定;無菩薩心,即無於慧。』小乘三藏緣諦理,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成論入空平等,亦無男女。男女既無,所表安在,故知無定慧法門也。」
  答:「大乘實相,不當有男女及無男女。善巧方便,以四悉檀說於有無。天女雲:無離文字說解脫義,文字性離即是解脫,皆以文字有去來,今非謂菩提實相亦爾。非有非無,非二而二,明此二法,未曾相離。譬如一身,有左右手。定慧亦爾,定靜慧照,雖複二分,不離法性。言定即有慧,言慧即有定。譬如女人而有左手,亦如男子而有右手。定慧亦爾,無緣之慈具正觀,慧而以定當名中道種,智具大慈定以智標目。何但理然今文亦爾,文雲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此語自具二法門,何勞有疑而稱男子也?文雲便生端正有相之女,端正無邪醜表中道正觀,離二邊之醜即慧義也。相即三十二相,慈心所種即表定義也,雖具二而名女。故知此文若作男女二解,即表定慧不二而二;若作不二解,即表定慧二而不二。理實非二非不二,赴緣為二為不二,即是表二法門,文義斯在。」
  次明應機滿願者,果報滿願如前說。
  修因者,若就修五戒事論:不殺是仁,不盜是廉,屬女表定法。不妄語是質直,不淫是貞良,不飲酒是離邪昏,此屬男表慧法。若不得此五戒,男女則失人天道,孤獨墮在三途,歸命求救。五戒完全,即男女願滿。
  十善例可知。
  修禪時,方便修慧;精進等三方便為男,念一心為女。若就支林,覺觀喜為男,樂一心為女,乃至非想禪,禪中細作可解。
  次明聲聞男女者,五停心觀:治嗔用慈,治散用數,此二為女;治貪用不淨,治癡用因緣,治障道用念佛,此三屬男。又直緣諦理正智決斷名為男,出觀用法緣慈為女。若不得此兩法,即當墮落凡夫,為火宅燒害,貧窮孤露。若蒙垂應五停心,男女生即得入真,出觀男女生得入假,二義既滿,則不復畏二十五有也。
  次支佛者。緣方便道,起慈觀名女,慧觀為男。若發真緣理名男,出觀緣慈名女。支佛譬鹿,猶有回顧之慈也。若不得如此定慧,何由速出?殷勤求法,若得願滿,坦然快樂。
  次明六度菩薩。菩薩有慈悲不斷惑,在生死利物名女,行六度方便智慧名男。女人法應生子,慈悲法應受生死化物,化于前人善心開發,即是生子義。前人生五度者是生女,前人生智慧是生男。若定慧義不成,則菩薩行不立,故求觀音而獲願滿。
  次通菩薩既斷煩惱,則有智斷緣諦理之慧為男。慈悲扶餘習,入三界名女。何以故?如男法不生表智慧決斷,斷於煩惱,不生三界,而今還生者,乃是慈扶餘習,故得更生稱之為女。
  求願觀音,蒙此願滿。
  次明別教。十信菩薩,修福德莊嚴,五波羅蜜為女,從一地二地智慧莊嚴為男。三十心名男女交處聖胎,初地中道正智開發名為男生,無緣慈心發名為女生。此兩要在初地方得開發,亦名男女雙生。若不如此,即墮二乘生死兩邊之過。生此男女者,生大歡喜,故稱歡喜地。慈悲被物,物荷恩故,稱為大慈大悲。大慈大悲,能成佛道,生出般若,是諸佛之祖母,故稱為大女。十力無畏等,眾生不知,故不名為大也。
  次圓教。以無緣慈悲種,三十二相業,亦名為女,此女端正有相。以中道智慧為男,此男質直福德。十信六根清淨名為處胎,初住慈智,男女雙生。若得此男,不畏愛見,大悲順道法愛,亦不畏無慧方便縛,無方便慧縛。方便與慧俱解者,即男女具足,二求願滿也。
  變易兩番可解。
  複次,從五戒十善齊第六天已來,皆無禪定。番番悉是散心慧法,狂男子也。但慧無定,四禪有支林,一心名為男女,福慧備也。
  從三界定慧男女,男無破惑之功,女無生出無漏之力,此無用之男女。
  從二乘通教等,慧有斷惑之用,則是幹事之男女,有發生無漏,紹繼之德也。
  從二乘通教所有定慧,不能破無明,見佛性雖男而女,定則不能懷于中道之子,猶如石女雖女而男。故大經雲:「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見佛性;通教菩薩之人,慧多定少,亦不見佛性;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見人也。」
  唯有別教登地,真明慧發,無緣慈成,此乃名為真正男女。圓教初住見中道時,定慧具足,男女相滿,方稱經文。男則福德,女則端正。
  故知借事表法,何得作媒嫁,解觀音耶?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第三從「是故眾生」去,是勸受持也。即為三:一勸持,二格量,三結。
  勸持者,上說觀音得名因緣,其力廣大,既不辯形質相對,正述名論德,若欲歸崇,宜奉持名號,故舉持名為勸也。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二格量為四:一格量本,二問,三答,四正格量。
  格量本者,舉三多:六十二億舉福田多,盡形壽舉時節多,四事具足舉種子多。舊但三意,今持名字多。凡舉四多,為格量本也。

【「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次問。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答如文。

【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次正格量者,還舉四少,以格四多也。功德正等持名少、田少、時少、種子少。
  問:「何意以少敵多?」答:「佛眼稱量,不增不減,四多重倍,功德正齊,如此格量,秋毫無謬。」
  問:「何意等?」
  「舊解有五:一雲其福實殊,引物論等。此解乃是虛談,觀音遂無實德可貴也。
  「二雲田有高下,薄瘠所致;如供養百初果,不如一二果,乃至無學。此亦非歎德之意,乃是以下比高,法應優劣爾。
  「三心有濃淡,故令福不等。
  「四時得解不得解,此二釋皆是前人心力致福,何關觀音德高也。
  「五有緣無緣者,如供毀路人罪福淺,供毀父母罪福深也。」
  今明一多,性不可得,無有二相。一則非一,多則非多,同入如實際正等無異。一中解無量,故說六十二億;無量中解一,故說觀音。輾轉生非實者,則是一無一實;一從無量生,故多無多實;多從一生故,其理正均,故言不異。智者無所畏者,照其事理,既明不生疑畏,故言正等也。法華論雲:畢竟決定知法故,法即法性,真如法身,是故六十二億佛名與觀音名,功德無差別也。
  又約觀解者,二觀發中,道二觀實不等,而言等者,以中道等故,故言為等。如乞人等,彼難勝如來,故言等也。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三結成,一時稱名福不可盡。大品雲:一華散空,乃至畢苦,其福不盡。如文。
  第二問答,從「無盡意白佛言:雲何遊娑婆」下。
  前問何緣得名,佛答眾生三業顯機為境,法身靈智,冥應境智因緣,名觀世音。此義已竟。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今問雲何遊此娑婆世界,佛答以普門示現三業顯應,應眾生冥機等十義。一問二答,問即為三。
  一雲何遊,是問身業;雲何說,是問口業;方便,是問意業。此是聖人三業無謀而遍應一切,亦名三不失三輪不思議化也,亦名三不護。
  三不護者,明觀音住不思議圓普法門,實不作意計校籌量,次第經營,方施此應。既無分別,亦無前後,任運成就。譬如明鏡隨對即現,一時等應,故言三業不護也。
  三無失者,眾生根機不同,深淺有異;觀音雖不作念逗機,逗機無失,契當前人,冥會事理,故言不護。
  三輪不思議化者,若示為佛身,亦示佛心、佛口,乃至示執金剛神身,亦示金剛心口。雖普現色身,屈曲利物,于法身智慧,無所損減。淨名雲:「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不動而動,此乃不思議化故也。」
  問:「意業雲何可示?」答:「聖意無能測者,若欲示之,乃至昆蟲亦能得知也。」
  佛答為三:一別答,二總答,三勸供養。
  初別答,還答三問。應以之言,是答其方便之力,意業問也。何以故?意地觀機,見其所宜,宜示何身?宜說何法?隨而化之,故知應以是答意也。現身是答身業,說法是答口業,故知具答三問也。
  又但作二答,兼得於三。論其現身不止色陰而已,必具五陰,即兼答意也。口亦依身,即兼答口。若說法者不止如樹木無心。欲知智在說,巧運四悉檀方便,即兼口以答意也。
  二釋俱明答三問也。
  從別答中,凡現三十三身、十九說法,束為十界身。
  而文闕二界者,或指上品雲菩薩身;或翻者脫落;或依古本正法華文;或言觀音即是菩薩身,何須更現?
  若三解皆有難,今所不用,今依古本為明菩薩義。故然菩薩一界,或權或實,種種應化義不可闕,故釋菩薩界也。
  又無地獄界身者,或指上品,或言苦重不可度,或言其形破壞,人見驚畏故不現。
  今明別釋,雖無總答,中有文雲:「以種種形,遊諸國土。」何得言無耶?又請觀音雲:「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或言止代受苦,不論說法。若依方等,婆藪教化,即有說法。釋論雲:「菩薩化地獄,多作佛身,獄卒見不敢遮。」以此而推,應有地獄界身說法也。若爾十法界身則為具足。
  今通約十身,四句料簡:自有一界身度一界,自有十界身度十界;自有一界身度十界,自有十界身度一界也。
  若妙覺法身應實報土,為舍那佛受化之人,純諸菩薩皆求佛道,更無異身,此一界度一界也。若方便有餘土,五人同生,皆求大乘。上文雲而於彼土求佛智慧,於此土為佛,亦是一界度一界也。若同居土寂滅道場,初成佛先開頓說,稟教之徒,皆有見思煩惱之人,而是圓機同感佛身,亦得是一界身度一界也。
  若寂滅道場,稟教之徒,諸界不同,或人或天龍神鬼等,又根性圓別兩異,雖諸界不同,同見一佛身而為說法者,即是一界度多界也。
  若有一界之機,但見一界身現,則不得度,則示種種之身,眷屬圍繞共逗一緣,是名多界身度一界也。
  若佛身菩薩身,遍作十法界身,遍入諸道,各令得見同其形像,而為說法,此是多界度多界。
  用此四句曆五味,五時現身,皆如此。
  複次,約說法多少者,如善財從百一十知識,聞諸法門,則多法為一人說。如淨名雲為聲聞說四諦,為緣覺說十二因緣,乃至為梵王說勝慧,為帝釋說無常,一人用一法,為一人說。若如通教說般若,三乘人同稟,此則一法為多人說也。若是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開佛知見,此則多法為多人說。
  複次,因果相對明多少者,五戒十善,因少果亦少;聲聞五停心暖頂等入二涅槃,此因多果少;支佛見華飛葉落即得道,此因少果多;諸菩薩萬行成就萬德果圓,因多果亦多。
  觀音明瞭眾生根之所趣,或示現身多少,或說法多少,或修因多少,或證果多少,逗彼機宜,必無有差。
  有人雲:現因身說果法,現果身說因法,現一身說多法,現多身說一法,或現身而無說,此比十法界機狹。
  舊釋三十三身為三:初三乘人,二四眾,三八部,各有枝末。以人天為聖末,以其是受道器故;童男童女為四眾末,可成四眾故;執金剛為八部末,同有大力故。
  「若爾執金剛力大,何意為末?」答:「此最在後,為掩跡故也。」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今明三十三身,文為八番: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身,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
  一明聖人先明佛者,為是應佛,為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欻,有為化應,同始終名,應若尋此,文明於應義也。
  問:「何不以真佛,為眾生說法,而以應耶?」
  答:「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人。真佛者,據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毗盧遮邪,乃名真佛。真佛淵遠不可說示,雲何能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為示真身耶?如為牛羊彈琴,不如作蚊之虻聲。」
  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十一地實報土眾生,為說一實諦正真之法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餘界所堪也。何以故?此等諸地已分入地位,不可以餘界身應,亦不得以餘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餘土所堪也。
  複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雲: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方生方便土。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釋論雲:「法性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甯無應佛。」法華雲:「我于餘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
  此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於前但為二佛,更不示為種種諸身。
  何故爾五種意生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說次第不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餘身餘法化也。
  若圓人無明未破,及已分破別人于回向中,及分破無明者,此人生於彼土,則利別人未修、未伏,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也。
  凡聖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淨,二穢。如富樓那士西方等土,其中眾生具三毒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淨,此名淨土。如此娑婆三惡四趣,荊棘丘墟,是名穢土。若淨若穢,皆是凡聖同居土也。
  二土眾生各有二種,根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根鈍濁輕。濁重者,若娑婆眾生身形醜惡矬短卑小,命止八十,或複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強,時節粗險,是為五濁重也。淨土不爾,是為五濁輕也。何故爾不多修福德,生重濁土,多修福德,生於輕土。
  若穢土中生,有戒乘俱緩,有乘急戒緩,有乘緩戒急,有戒乘俱急。
  戒急受人天身,乘急有感聖之機。
  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機則示三藏佛身說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說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
  頓機所感,即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處胎說法,十方眾生,皆在胎中,出胎光明,遍滿寂滅道場,成盧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輪,譬如日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槃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之謂也。
  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出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于鹿野苑轉生滅四諦*輪,拘鄰五人,初得甘露,悟小乘道。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未堪大教,如聾如啞,於其無益。於大教中,止有冥熏之力,取譬如乳。
  聞方便說三界,斷見思時,爾時轉乳名酪。
  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彈小,恥權慕實,起殷重心,名為生酥。
  次聞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為熟酥。
  次聞法華舍三方便,但說一實佛之知見,聲聞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爾時名為醍醐。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二乘之人始自於此,得見佛性。
  故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前大機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此經,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於法華,得入醍醐也。
  若複有鈍根,於法華不悟,更於般若調熟,至於涅槃,說勝三修,即明常住,得見佛性,乃是醍醐。
  是為同居穢國示現佛身,說圓漸法。或示種種身,說圓漸法四句,此開五味義。穢國既爾,淨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寧不頓漸二說,以明應身及說法也。此中應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遍法界,起應例前思之(云云)。
  問:「經但言遊於娑婆,不言實報方便等國。」
  答:「總答中雲遊諸國土,諸是不一,豈止獨娑婆耶?又如大本文雲:『若能深觀,見我在耆闍崛山,共聲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方便也。』又雲:『即見我純諸菩薩,無聲聞緣覺者,即此是實報也。』故約二土明義無咎。
  問:「二同稱為法性,雲何異?」答:「真諦中道,此則大異。」
  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別圓等,輔佛不同。若佛於實報作佛,觀音即為實報菩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作同居土菩薩形,赴利鈍兩緣。
  赴利緣者,即如華嚴中法慧金剛藏等,赴鈍緣者,或如彌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薩亦節節興廢,若權若實,廣利眾生。
  此中亦應明別圓本觀機應。
  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二萬億劫作支佛,化眾生現身說法。
  次明應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作隨五味轉聲聞。
  內秘外現莊嚴,四枯四榮,引導眾生。
  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見住不思議法門者,成此義也。
  次引大經四種觀十二因緣,觀別圓本地慈悲,不取不舍,今作四種聖人,普應一切。
  問:「佛雲何度佛?」答:「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亦能度人(云云)。」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為屍棄,此雲頂髻。瓔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為千界之主也。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隨禪生不舍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雲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舍,說種種勝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自在天是欲界頂,具雲婆舍跋提。此雲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是魔王也。淨名雲:「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大自在即色界頂,魔榼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雲:「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雲:「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雲:「魔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指王為將。
  天大將軍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為大將。大經雲:「八健提天中力士。」釋論稱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摩伽此,雲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捉赤幡韋紐,此稱遍聞;四臂捉貝持論騎金翅鳥,皆是諸天大將。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小王身者,或雲天王為大,人王為小。就人王中,四種轉輪王自有大小;如非四輪王,有名粟散王,自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言小者,小尚為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句,何獨為福業,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是為王也。
  長者身者,應釋十長人之德,內合法門。
  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豐盈,以此為名也。
  宰官者,宰主義,官是功能。義謂三台,以功能能輔政於主,故雲宰官。郡縣亦稱為宰官,宰政民下也。
  婆羅門者,稱為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人以稱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娑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次列四眾,釋如舊。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得遊散,化物為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雲于王后宮變為女像也。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童男女者,取妙莊嚴二子釋之。華嚴童子算砂嬉戲也。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舉二十八天等,或可星宿掌人間者也。
  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天龍。
  夜叉,此雲捷疾,此有三處:海島、空中、天上,傳傳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說法傳唱至天。
  乾闥婆,此雲香陰,帝釋樂神,在須彌南金剛窟住,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雲:在寶山中住,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也。
  阿修羅,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雲無酒。一持不飲酒戒,男醜女端,在眾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風輪持水如雲,居其下。上文雲:居在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為之失光,掌搏須彌,須彌為之跛[(-)+(-)]。入海齊腰,見天飲甘露,而四天下采華置大海中釀,海中眾生業力持,進失甘露,退不成酒,即斷酒,故雲無酒神。不飲酒故得大力也。
  迦樓羅者,此雲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龍約:汝繞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為汝給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啖。天力持須彌,不可斷故龍輸子。卵生食卵,龍不能食三生;濕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
  緊那羅者,天帝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角,亦呼為疑神,亦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釋緊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爾。
  摩睺者,什師雲是地龍;肇師雲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變本形,在座聽法也。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金剛非八部數,手執此寶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諸天,即大權神也。經雲:是吾之兄。
  問:「上界身可化下,下界身雲何化上?」答:「菩薩所為應以得度,乃應之爾,如王聞蟻鬥。」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

  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德者,是總答也。
  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德」是結別也,「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是總答也。
  諸名不一,橫則遍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變現,何止三十三身?托化逐緣,豈局在娑婆世界?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遊諸國土,總明所化處廣;度脫眾生,總明得益廣。言雖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為總答也。
  善財入法界文雖廣,義未必該十法界。地人見文廣,判為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為不真宗;若尋此意,無不真之義也。
  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也。
  佛答前問,先總後別,末勸受持。而眾生仰荷冥益,但可持名秉字而已,故前開三段,始終開合,於義相稱。
  佛答後問,前別後總,末勸供養,眾生既荷顯益,見色聞聲故勸供養,此則開合始終相稱。
  而總別前後者互舉爾。有人以總答為歎德,此分文傷義。
  問:「後勸供養,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答:「默念持名,故不彰文,供養事顯,須脫瓔珞也。」
  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冥機。後是冥機,複更供養,即成顯機,合二義具足。
  問:「亦應更成二應耶?」答:「二機既具,必知有應,故不更說。」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初勸供養,二奉旨。初又二。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先稱美功德如文。
  二出供養之意,意者正由能施,眾生無畏,從德受名,眾生於畏得脫,為作此名。德既無量,名亦應多,不可說不可說也。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奉旨供養中為六:一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受,六結其德。
  經文不定,或眾寶瓔珞、或珠、或眾寶珠,此翻譯減長爾。眾寶珠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
  「若依瓔珞經,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珞,今無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
  答:「此略言百姓萬民,爾實不啻堪此也。」
  若就觀解者,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舍行,故一切願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解也。大集雲: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功德,即十萬也。
  法施者,舊雲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學法施,皆名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也。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於法名財,即是法財,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於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
  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

【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重白湣我者,或可請上湣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湣,或可我為四眾,故施仁湣四眾。故受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佛勸湣者,即是湣一切眾生,及四眾也。正以菩薩為物故施,為物故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編者注:現行《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此後有大段偈頌,但智者大師作本疏時所用鳩摩羅什譯本,無諸重頌。宋四明知禮著《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時有專文說明:「文後重頌,什公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荊溪雲:『此亦未測什公深意。』續高僧傳雲:『偈是闍那崛多所譯。』智者出時,此偈未行,故無所解。荊溪亦於輔行記中,引還著于本人之文,故知具釋理亦無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師,分節其文,對於長行,二種問答,宛如符契。」特此錄出,讀者明鑒。)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第三從持地說去,歎聞品功德也。文雲聞是觀世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聞顯益一段問答也。
  此中明自在業者,若是凡夫之業,為愛所潤,有漏因緣,不得自在。觀音為調伏十法界,示此三業,慈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為中道第一義諦,所攝於二諦中得自在。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無等等者,二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故言無等。發求佛心,故言無等等,等於佛也。
  又約心,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實相心,即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亦是八萬四千波羅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為如來種。故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今發初心,等於後心,初心雖發故言是無等,等於後心,名無等等。此即四悉檀意明發心也。
  發心有三:一名字發,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是六根清淨。三分真發,即,初住已上。此發心是真發心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