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11 08:49:49

法華玄論(論觀音)(隋,吉藏)

 

 法華玄論卷十
    論觀音義

     隋 吉藏 撰

    論觀音與妙音菩薩同異

  問:觀音妙音弘經何異?
  答:有同有異。同者並以神通應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薩位行門,以菩薩為佛事也。又同就人門說法華也。同是他方大士,來影向釋迦共利物弘道也。
  所言異者,略明十一義:
  一者名題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觀音人法兩舉也。妙音從能受名,觀音能所合目,觀是能觀之智,世音為所觀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觀音用名為佛事。妙音品不釋妙音之名,觀音品辨觀音之號也。
  二者所對人異。說妙音對華德文殊,說觀音對無盡意持地也。
  三者來義有異。妙音東土而來,觀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觀音不召而來。妙音有來有去,觀音不明來去。妙音則後集,觀音則前來也。
  四者語默異。妙音則語謂聖說法,觀音默謂聖默然。
  五者動靜異。妙音現神通,謂不動動方便。觀音不現神通,動不動善巧。
  六者因果異。妙音品明其往因說現所得果,觀音但明現德不說往因。
  七者略廣異。妙音現身說法則廣,故有六道之身。觀音則略,故無地獄餓鬼之身也。
  八者有無異。說妙音無挌量,說觀音則有挌量。說妙音無供養,說觀音則有供養。
  九者利益異。說妙音則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說觀音但利益此土。說妙音利益則深,故有得法華三昧及無生忍。說觀音利益則淺,但雲發菩提心。
  十者妙音不明紹尊,觀音敘其補處。
  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覺,觀音則是往古如來。

    論觀音普門義

  就觀音略有二十條義:一者人法一雙。二者本跡一雙。三者三輪一雙。四者名德一雙。五者內外一雙。六者智慧功德一雙。七者智斷一雙。八者顯密一雙。九者慈悲一雙。十者二身一雙。十一者權實一雙。十二者三業一雙。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淺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現。十七力無畏。十八四等四攝。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雙。
  所言人法,觀音則弘道利益之人,普門謂所弘利物之法。非法無以成人,非人無以秉法,人法實無前後。但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後辨法也。又此下諸品以菩薩為佛事,故先顯人也。
  問:此品何故人法雙題?
  答:為下無盡意之二問,先問人次問法,是故先題人次題法也。就此人法因緣無礙,指人為法指法為人,說此人法為開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蓮華也。
  二者言本跡者。觀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觀物根緣也。普門謂應身,法身地照緣,故垂應救拔。如華嚴雲:「金翅鳥王上升虛空,以清淨眼觀大海,龍應命盡者,即以兩翅搏水令兩辟,而撮取之。」菩薩以法身智眼觀法界虛空,見眾生應得度者,以實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脫之。如雲非本以無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不思議一,因此本跡為開不本不跡正法蓮華也。
  次辨三輪者。觀音謂他心輪,觀察法界眾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門即神通輪,說*輪觀察既竟,或為說法,或為現通。現通生其功德,說法生其智慧。現通滅其苦果,說法生其樂因。現通發其信心,說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現通多為鈍根,說法多為利根。現通多為在家眾生,說法多為出家眾生。如前說也。
  四者名德一雙。觀音謂三種名,普門謂三密德。三名者:一觀世音生眾生口業善,二觀世意生眾生意業善,三觀世身生眾生身業善也。普門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說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謂生眾生三善,則生善義周也。三密德則應物善盡也。下二問答正明三名三德,攝十方諸佛菩薩名德皆盡,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觀音謂大悲心,普門明大悲事。悲者前則無際,後則無窮,亦無中間,所以前無際者。無始來有眾生則有菩薩悲,故此悲與前際等,後則無邊者。眾生若盡悲心乃息,以眾生不盡故悲心不息也。
  問:後際無盡可然,無始來則有眾生者,亦應無始來有觀音耶?
  答:眾生無始今悲此無始,故無始有悲也。淨名雲:「從癡有愛則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癡愛。既其無始,悲心亦無始,故無始亦有悲也。普門謂悲事者,雖有悲心若無悲事,則是假相悲,以無實益故非實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
  又題名釋名一雙。觀世音者,謂標菩薩名,並歎菩薩名用,謂眾生起於三業免脫眾難。普門者,則是釋免難。菩薩所以能拔難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問:雲何用三普耶?
  答:眾生三業向感,菩薩于一一業中隨用三輪,或應通或說法等也。
  五者內外一雙。觀世音謂菩薩內德,潛眸密照,即知病識藥。普門謂菩薩外德,種種方便充滿十方,救度眾生應病授藥也。
  六者智慧功德一雙者。觀世音即是智慧,謂知根欲性。普門即是功德救度眾生也。
  七者智斷一雙。觀音即是菩薩智慧謂之智德。普門即是斷德。大經雲:「隨所調伏眾生之處名為解脫。」今亦爾。遍度眾生令一切解脫,乃是斷德。不如二乘之人,自無煩惱名為解脫也。
  八者顯密一雙。初問答釋觀音名,明顯感密應。顯感者,謂眾生三業興感。密應者,觀音不現身,不說法而令得解脫也。普門即是密感顯應,顯應觀察其心現身說法,密感者不明眾生三業興感。但有應以言,謂根緣真發故,即為現身說法也。然顯密感應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應,後章明顯應,應章雖多不出顯密。今經正明感應,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義,乃總攝一切眾經應感義也。
  九者慈悲一雙。觀音即是大悲,謂拔七難三毒等苦,令其得脫。普門即是大慈,說法現身令其得果。
  十者二身一雙。觀音是藥樹王身,根莖枝葉華果皆能愈病。普門謂如意珠王身,能與一切樂。二身義出十地論釋文,無心能滅物苦,如藥樹王無心而與物樂如意珠王也。
  十一者謂二智一雙。觀音即是實智,普門即從實智起方便智益物也。
  十二者三業。觀音謂菩薩意業,普門謂身業、口業。
  十三者三德。觀音謂波若德,以觀察即是智慧,智慧名為波若。普門謂現一切身,即是法身。為調伏一切眾生令得解脫,即是解脫也。
  十四者二益一雙。觀音謂眾生與世間樂,拔世間苦,故有七難及無男女難等,即是世間獲益。普門現一切身說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間益也。
  十五者釋二德。觀音即是明菩薩字義門,普門即是實德門。字義門者,釋論雲:「菩薩字有無量義。」今釋觀音字有無量功德義,故是字義門。普門明三密實德,故是實德門也。
  十六者神通示現。觀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門者謂如意通、漏盡通,漏盡通即是說法也。觀音名雖攝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現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現,謂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現亦神通,謂他心、如意及漏盡。故六通中三是示現,三非示現。所以大品雲:「三事示現。」下文即雲普門示現,今普門即是三事示現。觀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現,即是示現不示現一雙。
  十七者觀音是十力。十力是內照故,普門謂四無畏,四無畏外用故也。
  十八者觀音即是四等。謂慈心欲與樂,悲心欲拔苦,喜心慶脫苦得樂,舍心修於平等。普門即是四攝,攝取眾生,應以佈施攝者,即以佈施攝之。餘亦如是也。
  十九即是解行一雙。觀音謂智慧,智慧解也。普門救度,救度謂行也。
  二十者悲慧一雙。華嚴雲:「觀音說大悲經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間父母見子受苦欲救,而無智不能救拔;世醫有智慧能救,無悲心故不欲救。菩薩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薩欲救而無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無悲故不欲拔也;觀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論觀音名

  觀音可具二義:一者智境合題,二者應感雙舉。觀謂能觀之智,世音即所觀之境,故名境智也。觀即是觀察赴應,世音即是眾生機感,故名應感也。
  問:境智為名具幾智耶?
  答:正是實方便智耳。知世間音聲,即不有有不聞聞義,既了世間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識不聞聞,即知聞不聞。以識不有有不聞聞義,名為實方便。若知有不有名為方便實,不有有豈是有?有不有豈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實非方便,名為中道觀。故觀音之名具三觀:世諦觀、真諦觀、非真俗中道觀也。
  問:今文但言觀世音耳,何處有三觀?
  答:觀音受記經出觀音所解具三觀音也。又論雲:「因緣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間音聲,即是因緣、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觀也。
  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種:一者眾生世間,二者五陰世間,三者國土世間。眾生世間者,謂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眾法中生,故雲眾生。五陰世間,謂能成眾生之法,即是色之與心。三國土世間,即是色法為體,謂國土風俗。今菩薩正觀眾生世間,但五陰能成眾生,國土是眾生所托,不得相離,故總名世間也。
  世音者,世間語通。音是世間中之別,子夏毛詩序雲:「以聲成文謂之音。」尋大小經論明音與聲不異。雜心界品雲:「聲有三種:一因受四大聲,謂有情物聲。二因不受四大聲,謂外物如鐘鈴等聲。三因俱聲,如人吹管等聲。」此則但解聲不明音,故知音與聲不異也。成實論雲:「如人欲聽鐘鈴等聲,則以耳就鈴。」此品雲即時觀其音聲。化城品雲:「迦陵頻伽聲。」如是等皆明音不異聲。
  普者,上明觀其聲,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門。普以周普為義,但普有二種: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無二普,始行菩薩心雖周普而事不普,觀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眾眾苦,大慈欲普與物樂,謂心普也。外現一切身說一切聲,謂事普也。
  門者,以心、事二普為法門,故雲門。又令眾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為門。
  問:觀世音有幾名?
  答:古經雲光世音,今雲觀世音也。未詳方言,故為此號耳。若欲釋者,光猶是智慧,如大經雲:「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觀也。又菩薩智慧光明照於世間,故雲光也。華嚴雲:「觀音菩薩說大悲經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謂智慧,則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羅什注淨名經明有三名:觀世音、觀世意、觀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釋者,見普門品具釋三名,故有三號耳。
  問:何故立三名耶?
  答:立此三名,則遍察眾生事盡。眾生唯有三業,菩薩具觀其三業,故立三名也。又隨眾生好樂不同。又眾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禮,故具說三名。又眾生忌諱不同,故備三名。
  問:何故具觀三業?
  答:欲遍生三業善,故若口稱名乃至身禮拜者,皆為觀音所照,必得脫苦也。
  問:眾生三業興感,三業具幾業耶?
  答:口業稱名具三業:發聲即口業,動舌即身業,經意則意業。身禮拜但身、意二業。意存念唯意業也。
  問:菩薩觀者但意業能觀,身口二業亦能觀耶?
  答:菩薩三業無礙,皆能觀也。
  問:觀是智慧,意地可能觀耳,身、口雲何能觀耶?
  答:阿修羅琴無心尚能應物出聲,天寶無情隨諸天意而走使,況菩薩身口光明,不能觀物耶?
  問: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稱觀世音?
  答:此越舉一名也。二者,眾生稱名具動三業,今欲遍生三業善,故偏名觀音也。三者,娑婆以音聲為佛事。四、稱名得自行化他,余但自行。五者,稱名便易,若遭難之時,身禮意念為難。六者,直稱名尚脫苦,何況意念身禮拜耶?如妙藥但得聞能治病,況意念身觸耶?七者,弘猛海惠經明觀音過去世,值空王觀世音佛發願,願未來名觀世音,餘二名無有願也。則觀音名有二:一行,二願。行者觀名救苦,願者過去發願也。

   論脫難不脫難

  問:稱菩薩名何故有脫苦不脫苦耶?
  答:至心則脫,不至心故不脫。
  問:菩薩自應救之,何須至心?
  答:以至心故則罪滅,菩薩方得應之耳,故須至心。二者罪輕則脫苦,罪重則不脫苦。三者習因有厚薄,薄者脫苦,厚者不脫苦。四者業有定不定,定者不脫,不定者脫。
  問:不定者可稱名,定者應不用稱名?
  答:今雖無益,作後世因也。五者有密益顯益,則脫苦者謂顯益,則不脫者謂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脫苦,無利益者不令脫也。
  問:稱觀世音複有以神力殺害眾生以不?
  答:如前明以利益為定,餘悉不定。若爾者或令脫火,或令不脫,或故燒殺之也。今稱名而不脫死苦者,此事難知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