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7 11:24:41

什麼是萬法唯識

「萬法唯識」是唯識學的根本教理。即是說一切境都是由八個識所顯現。一切有情從無始以來各自具有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那耶識)。平時我們說用眼睛看東西,除了是利用眼睛這個器官(眼根)外,還利用了精神活動(眼識)去了別所看到的色境。眼耳鼻舌身識是屬於向外攀緣的精神活動;此外還有第六意識是與前五識一起去攀緣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收到訊息後再作分析及整理。

另外還有兩個很細微的識,那就是第七識及第八識。因為他們的活動太過細微而不為我們所能認識,只有聖者才能覺察到。宇宙的萬有,不外乎是由此八種識所變現的。就第八識(阿那耶識)而言,它是能變現宇宙萬有的根源,這包括了精神及物質現象,全部都是從此識內所含藏的種子功能勢力所開發起的。換句話說,每一眾生(有情識個體)都各自有自己的宇宙,而這個宇宙的根源,就是眾生各自的第八識。

問:何謂法?法有多少種?
法,【成唯識論】說,所謂法者,有軌範與任持的意思。軌範者,謂可令他生解。即是說每一事物存在於時空中,都有其令他人明白瞭解的軌範。比如我說念珠,他人的腦海中便會現出念珠的軌範;其他事物亦如是。任持者,謂能任持其自相而不失。即是說檯有檯自己的相貌,屋有屋自己的相貌,不會忽然變成別的東西。所以,凡具有這兩種意義者- 軌與持,不論它是有形的物質還是無形的概念,都可稱之為「法」。

法是包羅萬象的,是一切事物的通名。如物質現象稱為色法,精神現象則稱為心法。
唯識強調「心外無境」或「萬法唯識」,這個法並不是單一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千差萬殊的。色法與心法都是「有為法」,宇宙的真如本體是「無為法」。因此,一切法者「有為法與無為法」可說是宇宙萬有的總稱。

問:法義既明,法究竟可分幾類?
法,雖千差萬殊,細分之可有百法,歸納起來不出五大類,稱為五位百法。

五類法者:

1心王法指八個識,是識的自相。何以稱王呢?因為這八個識是主體眼、耳、鼻、舌、身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第八阿那耶識。這八個心王是生命主體的精神活動,故名為心王。

2心所法 指五十一心所,是心王所有的心理作用,與識相應而起的。部派佛教說有四十六種心所,大乘唯識說有五十一種心理活動。這五十一心所是不會獨立生起活動的,必與心王相應而起的;又心所是隸屬於心王;又心所恆依心王而起作用,所以名為心王所有之法。

3色法指色聲香味觸五種客觀現象境界,是識所攀緣或認識的對象。

4不相應行法指既非屬心法亦非屬色法者有二十四種,皆不與心色法相應。惟是識的分位。例如無常,生,老等。此二十四法是五蘊中之行蘊所攝。

5無為法指一切法之本體,或稱為真如、空慧、般若等,是識的實性。識是作用,體是無為,因此亦屬於法的範疇。以上五類法概括了宇宙萬有,而此五法皆非離識而存在有,所以說萬法唯識。

問:八個心王,各各的行相是如何呢?
變似外境的識,數目有八個:
1眼識眼根(神經系統)對色境時,生起眼識的了別作用。眼識依止眼根向外認識青、黃、赤、白等顯色;長、短、方、圓等形色。
2耳識耳根對聲境時,生起耳識的了別作用。耳識依止耳根向外認識各種聲音。
3鼻識 鼻根對香境時,生起鼻識的了別作用。鼻識依止鼻根向外認識香臭等氣味。
4舌識舌根對味境時,生起舌識的了別作用。舌識依止舌根向外認識甘、苦、辛、酸等味。
5身識身根對觸境時,生起身識的了別作用。身識依止身根向外認識堅、濕、煖、動、滑、澀、輕、冷、飢、渴等觸。

以上五種識,惟了別現前、顯現、現在的事物,稱為現量境。這五識亦只能瞭解外界的現象,不能了別內界的心理作用。就它的行相活動來說,前五識是不恆亦不審。不恆,是因為當眼耳鼻舌身識起認識活動時,是剎那剎那地生滅的,不是無間斷的延伸。所以,在五無心位(熟睡、悶絕、無想定、無想天、滅盡定)的狀態下是不起作用的。不審,是前五識認識現象時,只能直覺的把捉它而不能比知推度,這種認識過程名為自性分別。

6意識此識是以第七識為其所依止根,所以名為意識。它是普遍地向過去、現在、未來,內、外一切事物思惟了別的識。又,此識可細分為五俱意識與不俱意識二種。就它的行相活動來說,第六意識是審而不恆。不恆如前所說。審者是指它比知推度,這種認識過程名為共相分別。

7末那識 末那,意也、思量也。第七識末那識是以第八識為其所依止根,而且又以第八識為其所緣慮的對象。第七識從無始以來是與第八識俱起並生的。就它的行相活動來說,第七識是亦審亦恆,即於一切處、一切時,恆審思量第八識的能緣作用是「我」、是「我所有」,故名為意。

8阿賴耶識是一切物質現象及精神現象的根本;是攝持所有色法及心法種子的根本識。阿那耶識舊譯為「無沒」或「無滅」,即無間斷的意思。玄奘法師新譯為「藏」。在五無心位之狀態下,前六識是不起作用的。而第八識卻是從無始以來直到未來際,都是以一類相續無有間斷的狀態存在,其作用是攝持一切色法及心法種子令其不喪失,故名藏識。就它的行相活動來說,第八識是恆而不審,唯一類相續而不比知推度。在凡夫位這執持識稱為阿那耶識,至福慧圓滿成佛時,改稱為無垢識。

所謂藏者意義有三:能藏,所藏,我愛執藏。
能藏者,是阿賴耶識有攝持一切色法與心法種子的功能(是一切事物所由生之原因),含藏於自體中,故名能藏。
所藏者,是一切心法及色法將其種子薰附於所依處(第八識),故名所藏。
我愛執藏者,第八識恆常被第七末那識愛肴執著為自我,故名為我愛執藏。 


備註 :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