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
一、經典 |
1.《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新文豐出版社。 |
2.《中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一卷,新文豐出版社。 |
3.《雜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卷,新文豐出版社。 |
4.《增一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二卷,新文豐出版社。 |
5.覺音著、葉均譯《清淨道論》(上、中、下),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 |
6.《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88。 |
7.《中部》,《南傳大藏經》第九卷到第十一卷。 |
8.《相應部》,《南傳大藏經》第十二卷到第十六卷。 |
9.《增支部》,《南傳大藏經》第十七卷到第二十二卷。 |
10.徐梵澄譯《五十奧義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
11.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 |
12.Pali Text Society “Digha-nikaya” London, PTS., Vol.I〜III. |
13.Pali Text Society “Majjhima-nikaya” London, PTS., Vol.I〜III. |
14.Pali Text Society “Sajyutta-nikaya” London, PTS., Vol.I〜IV. |
15.Pali Text Society “Anguttara-nikaya” London, PTS., Vol.I〜V. |
16.Max Muller, “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50 vol. ,1973. |
二、專書 |
(一)中文部分 |
1.Chatterjee.Datta著,伍先林.李登貴.黃彬譯《印度哲學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 |
2.Debiprasad Chattopadhyaya著,王世安譯《順世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
3.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I》,台北,編譯館,1996。 |
4.中村元主編、葉阿月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84。 |
5.木村泰賢著、歐陽瀚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
6.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0。 |
7.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台北,法鼓文化,2000。 |
8.玉城康四郎主編、李世傑譯《佛教思想─在印度的開展》第一冊,台北,幼獅文化,1985。 |
9.舟橋一哉著、余萬居譯《業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8年。 |
10.佛使比丘《無我》,嘉義,香光書鄉,1997。 |
11.李世傑《印度哲學史講義》,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
12.李世傑譯《印度奧義書哲學概要》,台北,台灣佛教月刊社,1965。 |
13.李潤生《佛家輪迴理論(上)》,台北,全佛文化,2000。 |
14.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1994。 |
15.武邑尚邦等著、余萬居譯《無我的研究》,台北,法爾出版社,1989。 |
16.袁廷棟《哲學心理學》,台北,輔仁大學,1985。 |
17.馬定波《印度佛教心意識說之研究》,台北,正中,1977。 |
18.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高觀廬譯《印度哲學宗教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
19.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市,圓光出版社,1995。 |
20.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
21.糜文開譯《印度三大聖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
22.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23.釋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24.釋印順《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25.釋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26.釋印順《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
(二)日文部分 |
1.三枝充《初期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學研究所,1978。 |
2.三枝充《初期教の思想》,東京,東洋哲研究所,1978。 |
3.大谷大佛教編《業思想の研究》,京都,文堂,昭和五十年。 |
4.中村元《初期のヴェ-ダ-ンタ哲學》,東京,岩波書店,1981。 |
5.中村元《原始教の生活倫理》,東京,春秋社,昭和47年。 |
6.中村元選集《インド人の思惟方法》,東京,春秋社,1988。 |
7.壬生台舜編《佛教の倫理思想とその展開》,東京,大藏出版社,昭和50年。 |
8.木村泰賢《木村泰賢全集 第三卷》,東京,大法輪閣,昭和43年。 |
9.直四郎《古代インドの說話:ブラ-フマナ文獻より》,東京,春秋社,昭和53年。 |
10.平川彰《生活の中の教》,東京,春秋社,昭和56年。 |
11.平川彰《法と緣起》,東京,春秋社,1992。 |
12.田中教照《初期教の修行道論》,東京,山喜房佛書林,平成5年。 |
13.寺本婉雅《根本教緣起觀──行の中道實踐哲》,東京,書刊行會,昭和56年。 |
14.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3 因果》,京都,平寺書店,1989。 |
15.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5 苦》,京都,平樂寺書店,1987。 |
16.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2 惡》,京都,平樂寺書店,1985。 |
17.佛教思想研究編《教思想8 解脫》,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 |
18.佐々木現順《業論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 |
19.村上真完《インド哲概論》,京都,平寺書店,1991。 |
20.和哲郎《原始教の實踐哲》,東京,岩波書店,昭和46年。 |
21.和哲郎《教倫理思想史》,東京,岩波書店,1985。 |
22.武內紹晃《緣起と業-原始教から大乘教へ》,京都,本願寺出版社,1992。 |
23.金倉圓照《インド哲史》,京都,平寺書店,1990。 |
24.湯田豊《ウパニジャッドの哲》,京都,平寺書店,1989。 |
25.雲井昭善編《業思想研究》,京都,平寺書店,昭和62年。 |
26.福原亮嚴《業論》,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
(三)英文部分 |
1.Bruce R. Reichenbach,“The Law of Karm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1. |
2.Christmas Humphreys “Karma and Rebirth” , London, Curzon Press, 1983. |
3.Genjun H. Sasaki “Linguistic Approach to Buddhist Thought”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2. |
4.James Paul McDermott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Buddhist Concept of Kamma/Karm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1984. |
5.Kewal Krishan Mittal “Perspectives on Karma and Rebirth”, Delhi, Delhi University, 1990. |
6.Sarvepalli Radhakrishnan、Charles A. Moore “A source book in Indian Philosoph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1966. |
(四)學位論文 |
1.林煌洲《奧義書輪迴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
2.高正哲《中阿含經之業論念初探──以〈業相應品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1996。 |
3.盧宥佐《印度大梵思想的源流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
4.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香港,私立能仁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
三、期刊論文 |
(一)中文部分 |
1.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下)〉,《內明》,第155期,1985年2月,頁11-14。 |
2.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上)〉,《內明》,第153期,1984年12月,頁9-13+22。 |
3.D. J. Kalupahana著、劉逢吉譯〈佛陀之前的緣起論─吠陀傳統時期(中)〉,《內明》,第154期,1985年1月,頁8-10,21。 |
4.木村泰賢〈佛教的業論與意志的自由〉,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45-58。 |
5.木村泰賢〈業與輪迴之研究〉,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81-99。 |
6.吳老擇〈緣起法之研究(二)〉,《妙林》,第十二卷八月號,2000年8月,頁5-8。 |
7.吳老擇〈緣起法之研究(三)〉,《妙林》,第十二卷十月號,2000年10月,頁10-12。 |
8.李志夫〈泛論佛陀及中論緣起理事觀與邏輯理事觀〉,《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頁200-223。 |
9.李志夫〈試分析印度「六師」之思想〉,《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1987年3月,頁245-279。 |
10.李榮熙〈南傳佛學的中心思想──無我〉,《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2冊,頁339-350。 |
11.知法〈因緣論〉,《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81-108。 |
12.阿.基列巴里耶夫著、朱明忠譯〈印度教的神及其傳說〉,《世界宗教資料》,1982年,第四期,22-25。 |
13.姚衛群〈古印度宗教與哲學中的「我論」〉,《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二期,頁27-33。 |
14.唐紹宏〈論印度宗教對印度哲學思想形成發展的獨特作用〉,《宗教哲學》,第4卷第3期,1998年7月,頁166-172。 |
15.真源〈依業輪迴說的根源及其演變〉,收於李嘉興編《業與命運》,台北:常春樹書坊,1992年,頁66-74。 |
16.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八期,頁107-121。 |
17.陳清惠〈阿含的正見理論〉,《法光雜誌》,1997年4月,版3。 |
18.陳玉蛟〈「發心」在漢藏佛學中之意義及其在宗教實踐上之心理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90年4月,頁209-234。 |
19.傅偉勳〈關於緣起思想形成與發展的詮釋學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頁107-197。 |
20.馮禹〈中國的“天人合一”與印度的“梵我一如”〉,《宗教哲學》,第4卷第2期,1998,04,頁62-68。 |
21.黃心川〈印度耆那教的哲學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四期,54-66。 |
22.黃俊威〈自我觀念的癥結〉,《諦觀》,第53期,1988年4月,頁37-75。 |
23.黃俊威〈佛教緣起論的詮釋史─從「緣起」、「緣起性實」、「緣起性假」到「緣起性空」〉,《法光雜誌》,第102期,1998年3月,版4。 |
24.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第六期,頁83-101。 |
25.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北,《哲學論評》,第6期,1983年1月,頁83-102。 |
26.楊郁文〈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1988年10月,頁1-50。 |
27.楊郁文〈南、北傳十八愛行之法說及義說〉,《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1980.04,頁1-23。 |
28.楊郁文〈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1996年4月,頁1-34。 |
29.劉嘉誠〈佛教倫理學探究〉,《輔仁宗教研究》,2000年5月,頁129-158。 |
30.賴顯邦〈古代印度的生死輪迴觀〉,《哲學雜誌》,第八期,1994年4月,頁156-172。 |
31.藍吉富〈佛教的緣起哲學〉,《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179-194。 |
32.釋聖嚴〈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頁17-40。 |
33.釋達和〈原始佛教的業報思想〉,《佛光學報》,第6期,1981年5月,頁215-225。 |
34.釋演培〈佛教的緣起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53)》,1980年10月,頁151-177。 |
(二)日文部分 |
1.三枝充〈原始佛教の宗教性と倫理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28-32。 |
2.三枝充〈無常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頁178-186。 |
3.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と成道との結合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54-157。 |
4.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と成道との結合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54-157。 |
5.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の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1卷第2號,頁216-217。 |
6.上野順瑛〈十二緣起の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46-147。 |
7.上野順瑛〈十支緣起に於ける識名色の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0卷第1號,頁122-123。 |
8.上野順瑛〈六師外道の斷常二見と無我輪迴との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1號,頁89-94。 |
9.上野順瑛〈阿含經における緣起の論理的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1號,頁112-113。 |
10.上野順瑛〈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我輪迴說の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頁190-193。 |
11.上野順瑛〈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我と緣起との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第1號,頁183-186。 |
12.上野順瑛〈原始佛教に於ける輪迴の論理的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卷第1號,頁120-121。 |
13.上野順瑛〈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無記說の論理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頁307-310。 |
14.上野順瑛〈無我輪迴の主體〉,《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1號,頁130-131。 |
15.丸山孝雄〈十二緣起成道說の成立特に律藏 度部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1號,頁190-191。 |
16.土山泰弘〈意と語の祭祀的側面ghraを中心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73-76。 |
17.小島一晃、石井將幹、渡邊真光〈原始佛教における緣起說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頁185-199。 |
18.小島一晃〈原始佛教における五蘊についての私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第2號,頁160-163。 |
19.山本量〈佛教認識論上の五蘊〉,《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1號,頁89-92。 |
20.山本量〈原始佛教における解脫の構造に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1號,頁198-201。 |
21.山本量〈原始佛教の緣起觀と解脫涅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2號,頁196-199。 |
22.山本量〈原始教における輪迴並びに無始無明と觸に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第1號,頁184-187。 |
23.山本量〈解脫への契機に立つ「觸」考察の推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1號,頁162-165。 |
24.中村了權〈原始佛教における善惡と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1號,頁182-185。 |
25.中村元〈十善の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498-503。 |
26.中村元〈インド思想一般から見た無我思想〉,中村元編《自我と無我──インド思想と教の根本問題──》,京都,平寺書店,1976。 |
27.中祖一誠〈ウパニジャッドにおける同置判斷(梵我一如)の性格とその根據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1號,頁182-183。 |
28.井上教順〈「正見」に關する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頁170-171。 |
29.井上善右衛門〈無と道德的自律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5卷第1號,頁121-124。 |
30.井上善右衛門〈業說と無我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1號,頁162-165。 |
31.今西順吉〈我と無我〉,《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號,頁28-43。 |
32.水野弘元〈十二緣起說について特にその心理的見方〉,《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1號,頁11-22。 |
33.加藤宏道〈斷惑論の特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2號,頁471-。 |
34.北炷利親〈十二因緣の有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8卷第2號,頁152-153。 |
35.平川彰〈原始佛教の倫理〉,《佛教の倫理思想とその展開》,東京,厚德社,昭和50年。 |
36.平川彰〈無我と主体──自我の緣起的理解、原始教を中心として〉,中村元編《自我と無我──インド思想と教の根本問題──》,京都,平寺書店,1976。 |
37.玉井威〈施設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2號,頁212-214。 |
38.玉城康四郎〈解脫に關する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39-46。 |
39.田中教照〈八正道の展開と修行道論〉,《佛教學》,第9.10特集號,頁111-144。 |
40.田村芳朗〈法と緣起〉,《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145-146。 |
41.吉原瑩覺〈自我と自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8卷第1號,頁290-292。 |
42.宅見春雄〈佛教解脫論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1號,頁129-130。 |
43.安藤正見〈四部.四阿含における四念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2號,頁138-139。 |
44.安藤正見〈原始佛教における四念處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卷第2號,頁146-147。 |
45.池上和夫〈身語意の三業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頁736-740。 |
46.池田練太郎〈思業と思已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298-302。 |
47.羽矢辰夫〈二つの無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卷第2號,頁56-61。 |
48.羽矢辰夫〈空と無我--原始佛教に於け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0卷第2號,頁12-16。 |
49.羽矢辰夫〈尊と業報輪迴〉,東京,《佛教文化》,第11卷第14號,頁56-64。 |
50.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緣起說の二面について(下)〉,《大谷學報》,第30卷第2號,昭和25年11月。 |
51.舟橋一哉〈阿含における緣起說の二面について(上)〉,《大谷學報》,第30卷第1號,昭和25年9月。 |
52.舟橋一哉〈宿業について宿命說.宿業說.宿業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3-154。 |
53.佐藤密雄〈無我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卷第1號,頁52-61。 |
54. 劫井尚夫〈ウパニジャッドの二三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1號,頁35-38。 |
55.岡邦俊〈因緣法の根本構造〉,《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48-149。 |
56.岩崎真慧〈プラジュナ.ウパニジャッドの輪迴思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70-171。 |
57.松尾寶作〈比較哲學と十二緣起の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3卷第1號,頁140-143。 |
58.松濤誠廉〈個と全体との關係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3卷第2號,頁1-8。 |
59.金兒默存〈原始佛教に於ける人間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176-177。 |
60.金兒默存〈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我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2號,頁262-265。 |
61.金兒默存〈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明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1-152。 |
62.金兒默存〈原始佛教に於ける輪迴の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2號,頁108-109。 |
63.金兒默存〈原始教に於ける無明の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卷第2號,頁151-152。 |
64.長尾雅人〈佛教的主體性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卷第1號,頁49-54。 |
65.南清隆〈バ-リ「沙門果經」の六師外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號,頁158-159。 |
66.春日井真也〈業施設論に引用せられたるマガ婆羅門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卷第1號,頁。 |
67.柏原信行〈パ-リ佛教の惡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2號,頁47-50。 |
68.皆川廣義〈佛教教理上からみた傳道原理の一考察緣起說を中心に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號,頁913-915。 |
69.宮本正尊〈緣起說におけるupadanaの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號,頁437-441。 |
70.宮地廓慧〈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緣起說と無我說の位置〉,《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7卷第2號,頁187-190。 |
71.宮地廓慧〈悟りと緣起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7卷第2號,頁53-60。 |
72.宮崎作〈Karma-prajapti解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2號,頁146-147。 |
73.真野龍海〈初期佛教の倫理思想-善の位置について-〉,《佛教の倫理思想とその展開》,東京,厚德社,昭和50年。 |
74.荒井行央〈意志と行動「業施設論」における無間業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第1號,頁122-123。 |
75.高峰了州〈緣起法と緣已生法〉,《龍谷大學論集》,第353號,頁77-85。 |
76.高橋審也〈jvikaの業思想について(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號,1974.03,頁432-436。 |
77.高橋審也〈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我と我(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8卷第2號,頁258-263。 |
78.高橋審也〈ア-ジ-ヴィカの業思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1卷第2號,頁140-141。 |
79.森章司〈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無我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2號,頁346-349。 |
80.森章司〈ニカ-ヤ阿含無常.苦.無我說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頁338-341。 |
81.渡邊文耛〈有と涅槃の問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2卷第2號,頁167-170。 |
82.湯田豐〈梵我一如とウパニジャッ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5卷第1號,頁176-179。 |
83.雲井昭善〈佛陀時代の社會觀〉,《大谷學報》,第36卷第2號,昭和31年9月,頁18-32。 |
84.雲井昭善〈初期佛教資料における順世思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第1號,頁180-183。 |
85.雲井昭善〈原始佛教の倫理〉,《大谷學報》,第30卷第4號,昭和26年6月。 |
86.雲井昭善〈原始教におけるcittaの構造〉,《佛教學》,第9.10特集號,頁25-51。 |
87.雲井昭善〈順世思想に關する二つの傳承〉,《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9卷第2號,頁24-30。 |
88.雲井昭善〈輪迴と無我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卷第2號,頁280-282。 |
89.雲井昭善〈輪迴の思想的根據〉,《大谷學報》,第34卷第2號,頁1-12。 |
90.雲井昭善〈善惡應報の思想〉,佛教思想研討會編《惡》,頁91-114。 |
91.遊龜教授〈行為の論理〉,《龍谷大學論集》,第336號,頁63-78。 |
92.福原亮嚴〈科學思想と業說との關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0卷第1號,頁265-268。 |
93.增田英男〈無我と主體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4卷第2號,頁110-113。 |
94.橋浦寬照〈十二緣起について(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卷第1號,頁160-161。 |
95.橋浦寬照〈十二緣起について(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278-281。 |
96.橋浦寬照〈十二緣起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卷第1號,頁114-115。 |
97.藤田正浩〈原始佛教に於ける緣起と一切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3卷第1號,頁274-277。 |
98.尾慈〈十二支緣起體系の構造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1號,頁348-351。 |
(三)英文部分 |
1.Austin B. Creel, “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 Treatments of Karma and Rebirth”,(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pp. 1-14. |
2.Francis Srory, “Karma and freedom”, Kamma and Its Fruit , ed. Nyanaponika Thera, (Srilanka: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0),pp. 74-80. |
四、工具書 |
1.水野弘元《パ-リ語辭典》,東京,春秋社,1989。 |
2.赤沼智善《漢巴四部金阿含互照錄》,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
3.荻原雲來編纂《漢對照梵和大典》,東京,講談社,昭和六十二年。 |
4.雲井昭善《パ-リ語佛教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 |
5.謝國平譯《漢譯牛津實用英文法》,台北,東華書局,1988年。 |
6.T.W. Rhys Davids and William Stede “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 The Pali Text Society, 1979. |
7.Robert Caesar Childers “Dictionary of the Pali Language” , Kyoto, Rinsen Book Company, 1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