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0 10:50:0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0 10:34:52   編輯部 報導

龍樹《迴諍論》之譯註與研究  指導教授:林鎮國

迴諍論》(Vigrahavyāvartanī)是龍樹除了《中論》(Mūlamadhyamakakārikā)以外,最為人所熟知、也最為學界所重視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迴諍論》中,龍樹對於身分疑為正理學派的敵論者,由知識論作為切入點,質疑其「一切法空」的主張,有著相當精采且尖銳的答辯。藉由此種論難與反詰的對話形式,龍樹清楚地闡明自己強烈反對實在論式知識論的理據何在,同時亦連帶呈現了中觀學式的語言觀,並再次澄清「一切法空」的真義,及其在倫理學與宗教實踐等價值論上的增益和積極性。


迴諍論》原先僅有漢、藏兩種語言的譯本,梵文原典則已逸失多年,直至西元1936才在西藏發掘面世,隨後並有多名國外學者陸續投身梵本的校對和翻譯工作,但在此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中,新的中文譯本始終付之闕如,現存可見之《迴諍論》漢本主要仍是譯於西元541年的版本。

該漢本咸認艱深難解,除了譯者行文晦澀之外,蓋因論中多處關涉正理學派的哲學觀點及術語(如「四量」、「五支分」,或種種的「誤難」等),顯然已預設讀者應熟稔於當時印度哲學的諍論傳統。本篇論文既以《迴諍論》為研究素材,主要內容即為參照古典漢本與藏本,以白話中文重新對譯梵本,以方便中文讀者把握梵本文意。

其次,本篇論文亦重建了龍樹與其敵對學派的對話脈絡,透過對《正理經》(Nyāyasūtra) ――尤其是卷一與卷五――的大量徵引與解釋,指出其與《迴諍論》的對應性,這對了解敵論者的哲學立場有相當程度的幫助。而《迴諍論》中最富爭議性的段落――第二十九頌的「我宗無」、第三十頌的「不取少法轉迴」、第六十三頌的「我不遮」;本篇論文除整理列舉出近年來學界對此相關的各種研究成果之外,也提出了個人的詮釋看法。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92/碩士/研究生:羅尉慈  

本文延伸閱讀與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館藏圖書網站   國立臺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
中文
後魏三藏毘目智仙、瞿曇流支 譯《迴諍論》,《大正藏》冊32,No.1631。
 
任杰 藏本譯漢「回諍論頌」,錄於《龍樹六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梵志青目 釋,姚秦三藏鳩摩羅什 譯《中論》,錄自《藏要》第一輯第十五種,台北:新文豐,1988。
 
劉宋三藏求那跋陀羅 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卷2,No.99。
中文
A. K. Warder著,王世安 譯,《印度佛教史》,台北:華宇,1987。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新竹:正聞,民81。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民87。
 
印順,《空之探究》,新竹:正聞,民89。
 
T˜ran˜tha著,沂暖 譯,《印度佛教史》,台北:佛教,民67。
 
C. Datta著,伍先林 等譯,《印度哲學概論》,台北:黎明,民82。
 
Th. Stcherbatsky著,宋立道、舒曉烽 譯,《佛教邏輯》,北京:商務,1997。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台南:智者,民83。
 
梶山雄一 等著,李世傑 譯,《中觀思想》,台北:華宇,民74。
 
D.M. Datta、S.C. Chatteyee著,李志夫 譯,《印度哲學導論》,台北:幼獅,民63。
 
吳汝鈞 編,《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民72。
 
梶山雄一 著,吳汝鈞 譯,《印度中觀哲學》,台北:圓明,民82。
 
金克木,《梵佛探》,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民88。
 
S. Dasgupta著,林煌洲 譯,《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民85。
 
平川彰 著,莊崑木 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
 
瓜生津隆真 等著,許洋主 等譯,《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
 
R. H. Robinson著,郭忠生 譯,《印度與中國早期的中觀學派》,南投:正觀,民85。
 
T. R. V. Murti著,郭忠生 譯,《中觀哲學》,台北:華宇,民73。
 
Bu-ston 著,郭和卿 譯,《布頓佛教史》,台北:華宇,民77。
 
中村元 編,葉阿月 譯,《印度思想》,台北:幼獅,民73。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台北:佛光,民90。
 
萬金川,「關於迴諍論的一些歷史考察以及當代的若干研究」(一)、(二)、(三)、(四),載於《中國佛教》第27卷第6─9期。
 
萬金川,《詞義之爭與義理之辨》,南投:正觀,民87。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鄉,1998。
 
梶山雄一 等著,張春波 等譯,《印度邏輯學論集》,台北:華宇。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21《佛教邏輯與辯証法》,台北:大乘,民67。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42《佛教邏輯之發展》,台北:大乘,民67。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46《中觀思想論集》,台北:大乘,民67。
 
張曼濤 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95《部派佛教與阿毗達磨》,台北:大乘,民67。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圖書,民77。
 
楊惠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民84。
 
木村泰賢 著,歐陽瀚存 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民82。
 
梶山雄一 著,蕭平、楊金萍 譯,「佛教知識論的形成」,載於《普門學報》第15─17期。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林鎮國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研究專長 佛教哲學 中國哲學

林鎮國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備註 : 聯絡信箱